『壹』 為什麼英國不必打敗葡萄牙就能稱霸世界
「英國的敵人永遠比英國擁有更多的敵人」
——大英帝國最傑出的外交家卡斯爾雷(Viscount Castlereagh)
「英國人從來就沒有在戰爭中輸過,如果爆發新的戰爭,土耳其切勿成為英國的敵人。」
——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大元帥極為欽佩英國人的戰略視野,他臨終時叮囑繼任者穆斯塔法·伊諾努
自1704年以後,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之大英帝國及其繼承者美利堅合眾國就一直是世界霸權的主宰者,迄今為止已有三百年。
在這漫長的數百年裡,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霸權盡管多次面對來自其他國家的挑戰,但這些挑戰都一例外地被挫敗了。
這種幾乎神話的戰略成就,深深地銘刻在人類現代戰略史的板盪風塵之中。以致於傑出政治家、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大元帥在臨死之前,鄭重地叮囑他的繼承者:「英國人從來就沒有在戰爭中輸過,如果爆發新的戰爭,土耳其切勿成為她的敵人。」
霸權的秘訣:永遠以多擊少
「陛下,政治世界從不相信奇跡,以一擋十的榮冠留給別人摘取,法蘭西應永遠以聯眾擊寡!」
——現代史上最傑出政治家黎塞留在三十年戰爭中以極低的代價締造了法蘭西的歐洲霸權,他訓示法王路易十三
那麼,英美兩國為何能夠做到如此震古爍今的戰略偉業呢?他們有著怎樣的策略?
事實上,英美霸業數百年不墜的根本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在關乎命運的重大地緣斗爭中,英美盡可能地做到「聯眾擊寡,以多勝少」(唯一例外的是七年戰爭,不過主要壓力都為普魯士承擔,英國反而非常輕松,而且俄國在最後關頭倒戈)。
18世紀初的西班牙王位繼承人戰爭(大英帝國霸業崛起之戰):
大英帝國的霸權,崛起於西班牙王位繼承人戰爭(1701年 - 1714年)。在這場戰爭中,英國為了遏制歐陸超級強權法蘭西王國的雄心,聯合其他強權荷蘭、奧地利等與法國交戰,並在布倫海姆會戰中擊潰法國軍隊,以最小的代價和最大的收獲,成功攫取了勝利果實,從此奠定了不列顛霸業的根基。
油畫《英軍統帥馬爾博羅公爵在布倫海姆簽發報捷急件》大英帝國霸業的起始
「路易十四不能理解,他的優良軍隊不但戰敗,而且滅亡了,從此,他考慮的已經不是怎樣稱霸歐洲,而是如何體面地結束這場由他挑起的戰爭」
——溫斯頓丘吉爾評價1704年8月13日的布倫海姆會戰,此戰是英國霸權的開始,英軍指揮者馬爾博羅公爵是丘吉爾的祖先。有趣的是,大英帝國的霸權起於馬爾博羅公爵,終結於他的子孫丘吉爾
19世紀初的拿
『貳』 兩百年前英國區區幾百萬人口,為何能稱霸世界
島國文化,是有天然的危機感,急於向外擴張獲得資源和土地,以及自身缺乏的勞動力資源.這種緊迫感是大陸文明缺乏的.看看後來的日本也就知道了.
國民性格,英國人雖然比較保守,但敢於冒險,今天的美國人還不都是當年英國人的優秀一分子?連流放的囚犯都搞成了一個發達國家澳大利亞,可見其國民性之強悍,與中國人的小富即安不同.
最後,人家的制度合理,早就限制王權,保護私產,(現在中國人的土地房產等實產還沒有保障呢,更別說知識產權這樣的虛擬產權了)鼓勵創新開拓.所以科技發達,軍事強大,是國家強盛對外征服的有力保障,特別是打敗了大陸強敵法國(拿破崙)後,其發展無人可以遏制.隨著殖民地的增加,等於其國土和人口也無限增加,而且被征服民族還比較服氣(看看印度人現在還以做過英國殖民地為榮,香港在回歸前也是覺得不太捨得英國統治結束的,還有那麼龐大的英聯邦國家),所以已不是200萬人稱霸世界的問題,人家叫日不落帝國,就是說太陽照到的地方都是英國,和古代的羅馬帝國差不多.羅馬征服世界的時候,還沒有200萬人口呢.
『叄』 17至19世紀英國為什麼能成為世界霸主
1,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最重要的推動力——工業革命
2,英國人的冒險精神使得許多人尋求向海外發展以及經商探險
3,廣闊的國際市場
4,本國的改革和圈地運動為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5,對軍事技術的改進,軍事實力的強大是其又一主要力量
『肆』 英國那麼小,為什麼英國人還稱自己的國家是大英帝國呢
那是你不了解歷史,不說遠的在大英帝國在1938年時人口達4.58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1922年通過一戰獲得德國殖民地後,國土面積達到3367萬平方公里,約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75%,從英倫三島蔓延到香港、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爾他、新加坡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時至今天雖然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一、二戰後殖民地體系的瓦解,如今的世界已經不存在名義上的殖民地!英國還留有的只剩由原來的50多個原殖民地國家組成的英聯邦和14個海外領地。英聯邦內部成員國地位平等,英國對其他國家並沒有領導權,也就是內政和外交等互不隸屬。但名義上都對英國王的「效忠」精神。
『伍』 英國為什麼能在18世紀稱霸全世界
1,最早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適應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當然也從根本上改變了英國的生產方式,促進了其經濟的發展.2,作為島國,優越的地理位置使英國的海軍力量雄厚,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英國建立其海上霸權,為其產品的輸出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也是英國可以建立其廣大的海外殖民地的起點.3,同樣是島國的位置使英國長期遠離歐洲大陸的爭霸戰爭,保持了其國內的和平穩定.4,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以蒸汽機為標志的一系列發明創造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支持.
『陸』 英國憑借什麼成為「日不落帝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殖民地的國家。
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皇時,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在任何時間也有陽光照他的其中一個屬土,這顯示他的強大。英文是 Empire that sun never set 或 sun never set empire.
老牌殖民主義國家,一般是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俄國、法國和英國。但是,16世紀葡萄牙的殖民霸權主要在東西航路一條線,而西班牙的殖民霸權主要在中南美洲那一片,而且都是沾了探索先行和羅馬教皇聖諭的「光」,為時不長。17世紀荷蘭的殖民霸權靠轉運貿易起家的,也是曇花一現。至於16、17世紀俄國的殖民侵略,屬於區域性的陸地蠶食。法國的霸業,目標在於歐洲大陸,盡管它到處侵略擴張,在海外也佔領過廣大的殖民地,但卻處於配角的地位。只有英國,從事殖民掠奪的時間最長,佔領的殖民地最多,維持殖民統治的時間最久。據統計,1914年英國殖民地面積達335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1/4,占各列強殖民地總和的1/2,等於本土面積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億,等於本國人口的9倍,殖民地范圍包括各大洲,是當時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的國旗飄揚於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東半球還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陽光的普照。因此自稱為「日不落帝國」。
『柒』 英國憑啥稱霸世界幾百年呢
英帝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一度豪橫世界三百年。巔峰時期,統治過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那麼,作為一個人口不過幾千萬的小小島國是怎樣做到的呢?其實英帝國在海外擴張上還是有它的獨特之處和智慧招法的,在東印度公司運作上,就可窺視一斑。
東印度公司的成功,也讓聰明的英國人摸索到一條屬於自身特點的全球擴張之路。英國盡量避免像西班牙和葡萄牙那種簡單粗暴的掠奪方式,而是像東印度公司這樣,一步一步掌控住殖民地區的經濟和貿易,進而征服整個地區。
實踐中,英國人嘗到了甜頭,這種方式不但統治成本最低,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殖民效果。因此,這種辦法,成為英國人最常用的主要征服方式,也是英國人的高明之處,更是它能夠征服世界,成為世界霸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捌』 英國那麼小,為什麼可以稱霸世界那麼久歷史
原因如下:
1、英國是個海上島國,遠離大陸,受到的戰爭較小,換句話說,德國、發過、俄羅斯都必須同時擁有一支龐大的陸軍和一隻強大的海軍,而英國僅僅需要海軍就可以了!
至少在海軍和陸軍上,軍費省一半,換句話說,同樣的軍費,可以造德國2倍噸位的海軍!
2、因為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創者(先發優勢),可以用廉價的工業品換取各類資源。這給英國帶來了實質性的強盛,特別是軍事上,有便於他日後對其他國家進行侵 略殖 民,這種資本的原始積累為英國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和資本的支持,使英國國力大為發展,這也讓英國早早的走進了世界強國的先例。
3、歐洲是一個分散的大陸,這樣有助於英國合縱連橫,打擊強者。拿破崙、德國等都是這樣被打垮的。
4、在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數千萬的人口已經可以進行工業化了!現在就不行了。
『玖』 為什麼英國能統治世界長達兩個世紀
英國是後來崛起的國家,國力強盛。英國是個小島,面積僅次於中國廣西省。
原因有三。
一、英國是個彈丸之地,國靠大海,是個島國,戰爭極少。
二、英國是工業革命,吸取外國文化,在海上建軍航,稱霸海洋。
三、英國攻打小國,英軍垮海攻佔別國,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拾』 英國為何能成世界霸主幾百年
近代史對於全世界大部分國家而言,都是一段苦不堪言的歷史。早從18世紀後半葉開始,提前進入工業革命,邁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西方列強就開始了對全球資源的瓜分掠奪。而這些落後的封建君主國家,譬如東亞,南美,以及非洲的絕大部分國家,都被殖民成了資本主義市場的的原料產地。
不難看出,歐洲這些西方列強基本上都被英國錘了個遍。侵略殖民地那些本就弱小的國家不算本事,只有跟同行干架,才算真正的實力。看看他打敗的這些歐洲強國,沒有一個是吃素的。這個近代世界霸主,舍英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