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作家有多少

英國作家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17 19:12:51

1. 英國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1、約翰·德萊頓

英國詩人、劇作家、文學批評家。一生為貴族寫作,為君王和復辟王朝歌功頌德,被封為「桂冠詩人」。主要作品有《時髦的婚禮》(1673)、《一切為了愛情》(1667)、《阿龍沙與施弗托》(詩作)、《論戲劇詩》、《悲劇批評的基礎》等。

他也是英國古典主義時期重要的批評家和戲劇家,他通過戲劇批評和創作實踐為英國古典主義戲劇的發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玄學詩人一詞就是他最先提出來的。在歐洲批評史上享有極高的地位。

2、蒲柏

全名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蒲柏出生於一個羅馬天主教家庭,由於當時英國法律規定學校要強制推行英國國教聖公會,因此他沒有上過學,從小在家中自學,學習了拉丁文、希臘文、法文和義大利文的大量作品。

3、約翰·彌爾頓

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國詩人、政論家,民主鬥士,英國文學史上偉大的六大詩人之一。代表作品有長詩《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1]

1625年,彌爾頓入劍橋大學,並開始寫詩。大學畢業後又攻讀了文學6年。1638年,彌爾頓到歐洲游歷。1640年英國革命爆發,彌爾頓毅然投身於革命運動之中,並發表了5本有關宗教自由的小冊子,1644年,彌爾頓又為爭取言論自由而寫了《論出版自由》。

(1)英國作家有多少擴展閱讀:

蒲柏寫作風格

蒲柏的詩多用「英雄雙韻體」。他的許多詞句寫得工整、精練、富有哲理性,有些詩行幾乎成為格言。

1725年,他對莎士比亞的作品進行重新編輯,用當時的標准衡量,作了不少改動,受到學者們的批評,他又寫了《群愚史詩》,把批評他的人描寫成「沉悶女神」的寵兒。

17世紀30年代他計劃寫一部關於人、自然和社會關系的巨著,但只完成一部序論:《人論》(1734年)。 1735年,他寫作了《致阿巴思諾醫生書》,諷刺了身居高位,逍遙法外的道德敗壞者。

2. 英國無產階級文學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十月革命後,工人階級佔領政治舞台,無產階級文學開始蓬勃發展。除了寫《穿破褲子的慈善家》的特萊塞爾,還有工人階級作家奧凱西(1884—1964),他早年與著名的詩人葉芝(1865—1939)和著名的劇作家沁孤約翰·辛格(1871—1909),發動了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20世紀30年代加入共產黨,他的戲劇《星星變紅了》(1940)反映了愛爾蘭無產階級的斗爭。此外吉本(米契爾,1901—1935)的三部曲《蘇格蘭人的書》的第三部《灰色的花崗石》(1934)。考得威爾(1908—1937)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礦工作家劉易斯·瓊斯(1897—1937)寫威爾斯工人階級斗爭的自傳體小說《我們的生活》(1939)、索麥菲爾德(1908—)的《西班牙志願軍》(1937)、蘇格蘭詩人麥克迪爾米德(1892—)獻給列寧的詩,都是無產階級文學的碩果。工人階級的文學,除了奧凱西後期的創作,主要成就在傑克·林賽(1900—)的《被出賣了的春天》(1953)等4部小說中。「具有傑出才能的無產階級一位小說家」格溫·托馬斯(1913—)寫了反映威爾斯工人運動的《眾叛親離》(1949)。工人出身的蘭伯特(1922—)的小說《他應當如此生活》(1956)、《沒有時間休息》(1957)寫了共產黨員領導的工人斗爭。西利托(1928—)的《火上的一棵樹》(1967)寫毛澤東思想信仰者參加阿爾及利亞的反法解放革命斗爭的故事。

3. 英國著名作家及事跡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著名的劇作家和詩人。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劇、悲劇和歷史劇。他的劇本至今仍在許多國家上演,並為人們所普遍閱讀。莎上比亞的作品文才橫溢,創造的喜、怒、哀、樂場面使人印象深刻,歷久難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劇:《奧賽羅》(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麥克白》(Macbeth),《李爾王》(King Lear);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歷史劇《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愛情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也都很受歡迎。《哈姆雷特》敘述了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替父報仇,殺死篡奪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為經典台詞。《羅密歐與朱麗葉》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因家族間的世仇而不能聯姻結果自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殘酷無情,同時,歌頌了青年男女純潔堅貞的愛情。

濟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他出身貧苦,作過醫生的學徒,後來才以寫詩為業。他對當時英國社會的現實不滿,希望在一個「永恆的美的世界」中尋找安身立命之處。他的詩歌以文辭聲調之美著稱,在藝術上對後代的英國詩人影響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貝拉》(Isabella)、《夜鶯頌》(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頌》(To Autumn)等。

雪萊(Shelley ,1792一 1822)是英國浪漫主義的重要詩人。他生於貴族家庭。他既創作了富於政治思想性的詩,也寫了很多優美的抒情詩,特別是愛情詩,顯示了不羈的想像,瑰麗的色彩和動人的音韻,這些使他成為英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麥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國人民之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等。《西風頌》里的名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If Winters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成為婦幼皆知的詩文。
簡·奧斯丁(Jane Austen ,1775一1817),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家。她是鄉村牧師的女兒,一生住在鄉間。寫過六部小說,多以鄉間生活為背景,更以婚姻問題為中心題材。她的作品情節結構精密緊湊,人物描寫深刻生動,戲劇場面精彩,對話巧妙。主要作品有《理智和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非爾德花園》(Mansfield Park)、《愛瑪》(Emma)等。華人導演李安(Ang Lee ,1954—)於1995年導演的外語影片《理智與情感》獲當年美國奧斯卡(Oscar)最佳劇本改編及最佳女演員獎。

夏洛蒂、愛米麗和安妮姐妹(Charlotte, Emily and Anne) 三人出身貧寒,幼年喪母,不得不在慈善學校度過童年。夏洛蒂38歲才結婚,次年去世。兩個妹妹終生未嫁。夏洛蒂的代表作《簡愛》(Jane Eyre)是她的自傳體小說,小說問世後立即產生了巨大影響。小說坦率而熱情地塑造了同自己的天生慾望和社會地位發生沖突的婦女。愛米麗的《呼嘯的山莊》(Wuthering Heights)被譽為第一部社會革命小說。安妮的小說具有平靜力和現實性,也得到了一些評論者的稱贊。

查理·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 - 1870), 19世紀英國偉大的小說家。幼年家貧,曾作徒工,成名後仍接近貧苦人民。一生創作辛勤,留下了20多部小說,包括《匹克威克外傳》(Pickerwick Papers)、《霧都孤兒》(Oliver Twist)、《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艱難時世》(Hard Times)和《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等。狄更斯的小說情節曲折動人,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寫景敘事真切而又富想像,既有尖刻的諷刺,又有幽默的誇張。

維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1882一1941),英國現代女作家。她對小說的寫作形式曾作出獨特貢獻,也是當時最優秀的評論家之一。她在倫敦的住地布魯姆斯伯里成為文學中心,座上客都是當時著名作家和文人。維吉尼亞的小說著重寫人物的內心世界。主要作品有《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遠航》(The Voyage Out)、《奧蘭多》(Orlando)和《黛洛維夫人》(Mrs. Dolloway)等。《黛洛維夫人》是吳爾夫早期的佳作,寫黛洛維夫人一天24小時之內的生活。情節簡單,風格特點是抒情、深邃、細致。用「意識流」 (stream of consciousness)這一創作方法深刻細膩地描繪了人物內心深處的思想感情、個性及弱點。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英國劇作家、政論家。他接受過柏格森、叔本華和尼採的哲學思想,又攻讀過馬克思的《資本論》。1884年他參加了「費邊社」,主張用漸進、點滴的改良來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暴力革命。在藝術上,他接受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影響,主張寫社會問題,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1933年2月17日,乘「不列顛皇後」號輪船到上海訪問中國。
蕭伯納的文學始於小說創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戲劇。《鰥夫的房產》(Widower』s House,1892),《華倫夫人的職業》(Mrs. Warren』s Profession,1894),《芭芭拉少校》(Major Barbara,1905)、《傷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1913)、《聖女貞德》(Joan of Arc,1923)、《蘋果車》(The Apple Cart,1929)等。其中《聖女貞德》獲得空前的成功,被公認為他的最佳歷史劇,是「詩人創作的最高峰」。
蕭伯納傑出的戲劇創作活動,不僅使他獲得了「20世紀的莫里哀」之稱,而且「因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勵和諷刺往往蘊含著獨特的詩意之美」,於1925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著名的作家、詩人、戲劇家。在牛津大學學習期間受到了沃爾特·佩特等人審美觀念的影響,並接觸了新黑格爾派哲學、達爾文進化論和拉斐爾前派的作品,這為他之後成為唯美主義先鋒作家確立了方向。王爾德曾經因為同性戀而成為當時同性戀社群的一個文化偶像。對他的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

和文學史上著名的案件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童話集《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戲劇《少奶奶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 《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a,1893年),《莎樂美》(Salomé,1893),《理想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

4. 英國各個時期的文學家

中世紀有喬叟、托馬斯·馬洛禮等,16世紀有托馬斯‧莫爾、馬洛、莎士比亞等,17世紀有李爾本﹑溫斯坦利、彌爾頓等,18世紀有蒲柏、笛福等,19世紀有布萊克、拜倫﹑雪萊﹑濟慈等,20世紀有蕭伯納、艾略特、高爾斯華綏等。

1、馬洛

克里斯托弗·馬洛,英國詩人,劇作家。1564年2月出生於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與莎士比亞同年出生。

1593年5月30日因在酒吧斗毆卒於倫敦附近的德特福德,作為伊麗莎白時期最偉大劇作家而去世。而與此同時,莎士比亞還處於事業上升期。

1587年在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在倫敦期間曾與探險家、政治活動家羅利,劇作家查普曼,數學家哈里奧特等懷疑宗教者結成團體,人稱黑夜派和無神論者。曾一度入獄。後被人刺死。

馬洛革新了中世紀的戲劇,在舞台上創造了反映時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偉的詩行」,為莎士比亞的創作鋪平了道路。

代表作品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劇》,《帖木兒大帝》,《馬爾他島的猶太人》等。

2、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海瑟薇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夥人之一,後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後逝世。

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所有戲劇家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威尼斯商人》、《馴悍記》等。

3、笛福

丹尼爾·笛福(1660年~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的「小說之父」,「英國小說之父」,「英國報紙之父"和「現代新聞業之父」等。

其作品可讀性強。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中,樂觀又勇敢的魯濱遜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

4、拜倫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唐璜》等,並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

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斗一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

5、高爾斯華綏

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1867-1933)出生於倫敦,英國小說家、劇作家。

高爾斯華綏是個多產作家,他一生共創作了17部小說、26個劇本、12個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和書信集。生前曾獲美國許多大學授予的名譽學位,擔任過國際筆會會長。

1929年獲得榮譽勛章。他被認為是英國文學中現實主義傳統的優秀繼承者,與威爾斯、貝內特並稱為20世紀英國現實主義三傑。

他的小說不採用離奇怪誕的誇張手法,而是在真實的描繪中透露作者的褒貶。他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筆自然流暢,故事情節跌宕有致。

鑒於他在文學上的傑出成就,特別是「為其描述的卓越藝術----這種藝術在《福爾賽世家》中達到高峰」,而於193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有《有產業的人》、《銀盒》、《福爾賽世家》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文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廉·莎士比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克里斯托弗·馬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爾斯華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治·戈登·拜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丹尼爾·笛福

5. 英國和法國著名的作家有哪些(具體點)

英國:莎士比亞,狄更斯,D.H.勞倫斯,哈代,勃朗特三姐妹,弗朗西斯.培根,毛姆,簡.奧斯汀,拜倫,濟慈,葉芝,華茲華斯,雪萊,蒲柏,斯威夫特,笛福,菲爾丁,班揚,彌爾頓,王爾德,康拉德,英國籍紐西蘭裔作家曼斯菲爾德等。
法國:狄德羅,盧梭,巴爾扎克,莫泊桑,左拉,儒勒.凡爾納,薩特,加繆,福樓拜,司湯達,喬治桑,雨果,華裔高行健,都德,梅里美,大仲馬,小仲馬,繆塞,莫里哀,拉伯雷,高乃依,拉辛,布瓦洛,波德萊爾,魏爾蘭,普魯斯特,法郎士
法國和英國是歐洲盛產大作家的國度,德國是歐洲盛產哲學家的國度,俄羅斯是世界上盛產文學巨匠的國度,列夫托爾斯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代表世界文學的廣度和深度,是兩座難以逾越的高峰,不得不讀!

6. 20世紀21世紀有哪些英國作家

20世紀英國傑出的女哲學家和富有才華的作家 艾麗絲·默多克Iris Murdoch
英國20世紀 康拉德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 亨利·格林(Henry Green) E.M.福斯特 喬治·奧威爾
21世紀英國女作家J.K.羅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

7. 英國的著名作家有哪些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英國最偉大的作家。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作品有:
歷史劇:《理查三世》、《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 》、《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等。
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無事生非》、《第十二夜》等。
悲劇:《哈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瑟羅》四大悲劇等。
詩作有十四行詩和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和《魯克麗絲受辱記》。

簡·奧斯丁,英國18世紀末19世紀初女作家,被英國作家、評論家司各特成為可與莎士比亞齊名的作家。作品有小說六部:《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勸導》、《諾桑覺寺》、《愛瑪》和《曼斯菲爾德庄園》。

狄更斯,英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創造第一時期的《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老古玩店》等基調樂觀,對社會進行溫和諷刺的作品。第二時期,創作了《怪誕故事集》、《董貝父子》、《大衛·考波菲爾》等對社會批判日益深沉的作品。第三時期,創作了《荒涼山莊》、《艱難時世》、《小杜麗》、《雙城記》、《遠大前程》等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頂峰的作品。

8. 求幾個英國作家的資料

回眸莞爾朋友,你好。下面我依次列舉出你在提問中所說到英國作家的相關資料:
1、william golding(1911-)威廉·戈爾丁
威廉·戈爾丁(1911~1994)英國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蠅王》、《繼承者》、《金字塔》、《自由墮落》、《看得見的黑暗》、《紙人》等。1983年作品《蠅王·金字塔》獲諾貝爾文學獎 。
威廉·戈爾丁(William Golding, 1911~ 1994)英國小說家。生於英格蘭康沃爾郡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小愛好文學。 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兩年後轉攻文學。1934年發表了處女作——一本包括 29首小詩的詩集(麥克米倫當代詩叢之一)。1935年畢業於牛津大學,獲文學士學位,此後在一家小劇團里當過編導和演員。 194o年參加皇家海軍,親身投入了當時的戰爭。 1945年退役,到學校教授英國文學,並堅持業余寫作。1954年發表了長篇小說《蠅王》,獲得巨大的聲譽。1955年成為皇家文學會成員。1961年獲牛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辭去教職,專門從事寫作。
戈爾丁是個多產作家,繼《蠅王》之後,他發表的長篇小說有《繼承者》(1955)、《品契·馬丁)(1956)、《自由墮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見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紙人》(1984)、《近方位)(1987)、《巧語》(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獲布克·麥克內爾圖書獎。此外,他還寫過劇本、散文和短篇小說,並於1982 年出版了文學評論集《活動的靶子》。
戈爾丁在西方被稱為「寓言編撰家」,他運用現實主義的敘述方法編寫寓言神話,承襲西方倫理學的傳統,著力表現「人心的黑暗」這一主題,表現出作家對人類未來的關切。由於他的小說「具有清晰的現實主義敘述技巧以及虛構故事的多樣性與普遍性,闡述了今日世界人類的狀況」,198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2、john braine約翰·布萊恩:
約翰·布萊恩(1922—),1922年生於英國約克郡的布萊德福。父親原為工人,後成為監工。母親原籍愛爾蘭,是天主教徒。布萊思也是天主教徒,他沒受過很多正規教育。初中畢業後作過店員、實驗員、海軍報務員。從軍隊復員後,他任布萊德福圖書館館員多年,隨後靠自己的一點積蓄為生,開始從事專業寫作,起初只是在雜志上發表文章。1957年他的小說《向上爬》出版,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他一舉成名,從此長期居住在英國一個小鎮的工人區,專事寫作。這部作品則被認為是英國「憤怒的青年」這一文學流派的代表作之一。1962年,他出版了另一部重要小說《上層生活》,是《向上爬》的續篇,寫主人公約瑟夫。蘭普登爬到上層社會以後的精神幻滅。這兩部小說都是以英國約克郡的實地生活為背景,真實地描繪了當時英國工業區中下層社會青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自此以後,象許多「憤怒的青年」派作家一樣,布萊恩的作品開始改變方向。《嫉妒的上帝》(1964)是基於他本人天主教背景的一部有關精神問題探討的作品,《叫喊的游戲》(1968)反映了他激烈的反左派觀點;《陪我待天明》(1970)重點在於寫性變態,反映了他對先鋒派文學的反感。此外他還出版有《寫一部小說》(1974)等作品。
3、kingsley amis:金斯利.艾米斯:
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1922年生於倫敦南部,中學畢業後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參軍服役,在皇家通訊兵里任中尉。退伍後他就讀於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獲英國文學學士學位。1949年至1963年他先後在威爾士的斯旺西城和劍橋大學任講師。他愛好科幻小說和爵士音樂。
1947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燦爛的十一月》(Bright November);1953年出版了第二部詩集《心態一種》(A Frame of Mind),開始以詩人的身份步入文壇。
但他詩歌的影響遠遠不如他的小說。1954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說《幸運的吉姆》(Lucky Jim),小說里的主角吉姆·狄克遜被稱做「憤怒的青年」,艾米斯從此成名。1956年他發表了小說《露水情》,也是「憤怒的青年」類型的作品。艾米斯從1961年起主要從事文學活動。
他的其他小說還有:《我喜歡在這兒辦》(I Like it Here,1958)、《英國胖子》(A Fat Englishman,1963)、《翹辮子》(Ending Up,1974)、《傑依克的東西》(Jake�s Thing,1978)、《俄羅斯迷藏》(Russian Hide�and�Seek,1980)、《斯坦利和女人》,(Stanleyand the Woman,1984)。他的這一類小說大多是揭露現實矛盾之作。比如《翹辮子》尖銳揭露了英國社會老人的晚境凄涼,《傑依克的東西》描寫了中年人的庸碌無能,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金斯利·艾米斯也寫其他類型的作品。他的《反死亡同盟》(Anti�Death League,1966)表面上是一部偵探小說,其實是對宗教的控訴。它揭露了上帝對人的殘忍,從而否定了上帝。他也寫地道的偵探小說,他的《詹姆士·邦德檔案》(TheJames Bond Dossier,1965)、《孫上校》(Colonel Sun,1968,用筆名羅伯特·馬克安發表)便是典型的驚險小說。

他未能忘情於他一向喜歡的科幻小說。他1960年出版的《地獄新地圖》(New Maps of Hell),1981年出版的《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TheGolden Age of Fiction),都是關於科幻小說的論文。他自己也寫科幻小說,1976年出版的科幻小說《變化》(Alteration)曾獲約翰·W·坎倍爾紀念獎。他還寫過一本神怪小說《綠人》(TheGreen Man,1969)。
1975年他出版了《吉卜林和他的世界》(Rudyard Kiplin and His World),是研究英國著名的小說家、詩人路德雅·吉卜林(1865—1936)的。

1979年和1980年他分別出版了他的詩集和短篇小說集。

此外他還曾寫過一些有關政治、教育、語言、電影、電視和飲酒的作品。
到80年代中期他一共出版了小說十四部,短篇小說集三部,劇本四部,詩集六部,其他著作(主要指論文集)七部金斯利的《幸運的吉姆》描寫了出身中產階級下層的大學講師吉姆·狄克遜的遭遇。吉姆思想激進,對現存制度持尖銳的抨擊態度,甚至主張把它推翻;對於假冒偽善、裝腔作勢、玩弄權術都極其反感。這個性格很受當時讀者的歡迎,被稱為「憤怒的青年」(AngryYoung Man),成了當代英國文學里的「反英雄」典型。隨後的《露水情》也是同一類型的小說。
只有最後一個「maraget drabble」,我不知道你所指的是英國的哪位作家。請你確認一下這一人名的拼寫是否准確。

9. 英國有那些著名作家

英國著名的作家有

1、傑弗里·喬叟

喬叟出生於倫敦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受過大學教育,熟悉法語和義大利語。1357年開始出入宮廷,後常出訪歐洲,在義大利接觸到了但丁、薄伽丘等人的作品.這影響了他後來的文學創作。喬叟於1400年在倫敦去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之角」。

10. 著名英國作家有哪些,越多越好

著名英國作家:

  1. 中世紀:傑弗里·喬叟

  2. 文藝復興:托馬斯·莫爾▪馬洛▪威廉·莎士比亞▪斯賓塞

  3. 新古典主義:德萊頓▪威徹利▪丹尼爾·笛福▪喬納森·斯威夫特▪亞歷山大·蒲柏▪理查生▪斯摩萊特▪亨利·菲爾丁▪勞倫·斯泰恩▪奧列佛·歌德史密斯▪格雷

  4. 浪漫主義:羅伯特·彭斯▪威廉·布萊克▪威廉·華茲華斯▪塞繆爾·柯勒律治▪騷塞▪拜倫▪雪萊▪沃爾特·司各脫▪約翰·濟慈

  5. 維多利亞時代:薩克雷▪夏洛特·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查爾斯·狄更斯▪托馬斯·哈代▪瓦爾特·佩特▪蕭伯納

  6. 20世紀:約翰·奧斯本▪大衛·赫伯特·勞倫斯▪約翰·高爾斯華綏▪約瑟夫·康拉德▪毛姆▪格雷厄姆·格林▪金斯利·艾米斯▪伊夫林·沃▪戈爾丁▪艾麗斯·默多克▪多麗絲·萊辛▪艾略特▪弗吉尼亞·伍爾夫

閱讀全文

與英國作家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威廉為什麼當英國國王 瀏覽:137
西西里是義大利哪裡的 瀏覽:945
軸心一方的義大利什麼梗 瀏覽:651
伊朗的演員什麼波波 瀏覽:830
美國什麼時候暗殺的伊朗將軍 瀏覽:547
義大利麥當勞怎麼點 瀏覽:448
中國人壽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瀏覽:336
眾所周知印度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600
為什麼英國王室很有錢 瀏覽:293
越南老乾媽怎麼樣 瀏覽:107
中國武警部隊有哪些下屬單位 瀏覽:103
印度的子彈是什麼 瀏覽:943
如何成為越南老師 瀏覽:852
澳洲對比中國的東西哪個好 瀏覽:580
越南自衛反擊戰為什麼沒用導彈 瀏覽:128
印度人吃什麼不幹凈 瀏覽:319
從英國能帶多少小電器 瀏覽:155
到印尼雅加達機票多少錢 瀏覽:299
武漢比英國小多少 瀏覽:84
英國封國怎麼改善自己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