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群體免疫力的真相是什麼
正如大家目前所了解的這樣,新冠肺炎疫情已不再是某個國家的事,該病毒已在全世界的一百多個國家迅速蔓延,其中以義大利、伊朗、韓國這幾個國家最為嚴重。原本大家的關注點都主要集中在這些疫情發展更迅速的國家,但英國的群體免疫卻突出重圍,這個建立在不列顛群島上的國度,近日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② 如何看待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是針對疫情的一種被動性的控制措施,簡單來說就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感染病毒並康復,康復者體內就會對病毒產生免疫性的抗體,從原則上說,體內產生抗體的人群,會對該種病毒產生免疫力,減少病毒感染的幾率,人群中體內有抗體的人數越多,自然病毒發生傳播的難度就更大,從而產生阻斷疫情的效果。
如果說要實施所謂的群體免疫,可以在已經有了明確能夠產生抗體的疫苗的情況下,通過為全民接種疫苗的方式來實施群體免疫,而這種通過讓大家染病而產生抗體的群體免疫做法,面對引起死亡率較低的一些類似流感病毒之類的病毒,或許是可以的,但對於目前看來傳播性強,死亡率高的新型冠狀病毒,其實並不是適用。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採取這種不抵抗的政策,真的可行嗎?雖然大家有各種各樣的看法,甚至還有部分人為這樣的「優勝劣汰」的政策而叫好,但個人觀點看來,這樣的做法,付出的代價將是巨大的,也是非常不人道的。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我國目前的防疫措施和疫情形勢了,事實證明,想要控制好疫情,一方面要積極的採取防控措施,通過人為的干預手段來阻斷病毒的傳播,另一方面,也要對感染者進行積極的救治,盡量減少感染者繼續傳播病毒的可能性。以這樣的嚴格的手段控制和一線醫療工作者無私的奉獻和付出,才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而如果不對疫情進行防控,採取所謂的「群體免疫」的政策,靠民眾大規模感染產生抗體後再來抗擊疫情的做法,正好可以說是與我國的嚴格防控措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採取這種無為而治的不抵抗政策的英國,目前的疫情情況是確診人數為1960例,雖然沒有排在前幾位,但如果不積極採取管控措施,相信秘密簡報上的預計可能真的要成為現實。
如果一旦出現疫情爆發的情況,他們的科學家估計的死亡率是1%左右,而這個死亡率從目前看來,會遠遠高於這個數,我們來看目前海外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目前確診人數超過了3.1萬人,而死亡人數2503,粗算死亡率已經超過了8%,而我們國內武漢是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其發病人數為5萬例,死亡人數為2490,死亡率也接近5%,而如果英國真的出現爆發的情況,感染人數達到一定的層級時,對於醫療系統的考驗將是前所未有的,而死亡率也絕不可能僅僅是1%這么低,而即使是百分之一,本來可能有效防控的一次疫情,引起政府的不作為而導致疾病出現爆發性流行,對於那些因為染病而失去生命的公民來說,又何談公平和什麼「群體免疫」呢?
③ 為什麼國外能接受群體免疫,老外的心有多大
答:關於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他們了解英國人!因為英國人面對環境的變化,都講究一個「適者生存」,這個在今年就被叫做群體免疫了。
英國人這一套群體免疫是英國自古以來的法則,早在圈地運動時期,官僚們就和地主勾搭在一起,搶那些貧窮農民的土地,讓他們連佃戶都當不了,好騰出土地來養羊、賣紡織品。群體免疫其實只是一個下下策的無奈之舉,與其說是崇尚,不如說是無能為力,試問有哪一個國家在他醫療資源充沛的情況下會放棄救治本國人民的生命?顯而易見,西方的發達國家如英國 之所以要實行群體免疫,實際上是醫療資源跟不上累計確診人數的上升。首先他們沒有像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央統籌兼顧的一盤棋的對待疫情,遏制其暴發式增長,中央一聲令下,10天建兩所超大型的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幾十座方艙醫院。一聲令下就可以讓一個14億的人口大國全面進入戰疫情狀態,宅在家中。其民眾配合程度,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效率之高,舉世罕見,舉世無雙!這也是中國可以取得疫情基本勝利的最根本原因——制度優勢!然而西方的抗擊疫情的舉措卻讓我們大跌眼鏡,就像英國媒體說得那樣:「別說建設那樣的醫院,就是打算要不要建設的提議都要商量一個月!」,還有扯皮效率低下如美國政府——市政設施的一個項目如肯尼迪國際機場的跑道破舊不堪也扯皮多年,毫無動作……
其次「群體免疫」在英國歷史上是有過成功案例的,這為英國提供了參考範例!如一百年前1918年的肆虐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
再者,群體免疫,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最新科學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雖然傳染渠道多樣,傳染能力超強,傳染系數超過3(R>3,一個病毒攜帶者可以傳染3-4人)但卻是一種自愈性疾病,青壯年自我隔離休養大部分可以自愈。只要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感染產生抗體,剩下的人即使不打疫苗也可以免受感染。但是代價也是沉重的,歐洲作為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老年人口佔比達到兩成,而新冠病毒對老人致死率可達百分之十,這還是保守估計(義大利舉全國醫療力量全力救治也早已突破這個比例)。英國人口8900萬來算。結果也要死去40萬人!這不,近期集體免疫的舉措宣告破產了!畢竟代價實在太大了,就像一個英國媒體的主持人諷刺的一樣:政府就是在拿人民生命當做小白鼠來做實驗呢!懸崖勒馬,亡羊補牢雖為時不晚,但是這確確實實給英國早期防控的帶來了巨大隱患,致使一大部分人成為病毒攜帶者,潛伏者,這無疑是讓大好的窗口期給浪費了
④ 英國群體免疫暴露了英國行政體制哪些弊端
英國政府從來沒有採用任何群體免疫措施,關於群體免疫,英國首相已經說了,那隻是一個構想,從來就沒有真正實踐過而已。而且在三月份英國政府就下令,英國所有學校一律停學,英國所有娛樂場所一律關閉,大型體育賽事一律暫停,政府機構和企業都在家辦公,可見英國根本就沒有採取過群體免疫措施。既然從來沒有採取,更不能說暴露英國行政體制的任何弊端了。
⑤ 英國採用群體免疫策略,有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英國公開宣布採取“群體免疫”的策略來對付新冠病毒,雖然是英國的無賴之舉,但這樣的豪賭未免也太“無能”了,當地時間14日,英國有超過10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字,呼籲Z·F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
群體免疫:指人群或者其他生物群體對傳染病具有抵抗力,一般來說群體中60%~80%的個體對某種傳染病具有抵抗力,那麼該傳染病就很難大規模爆發,因為每個感染者周圍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具有了抵抗力。
唯一的希望就是研製出疫苗,可是疫苗的研製速度根本趕不上RNA病毒的變異速度,就如季節性流感一樣,最終的結果,就是英國被孤立,同時將在經濟、外交、國際地位上大幅下滑,一代“日不落”帝國將徹底隕落。
英國採用群體免疫策略,本質原因是這樣的富裕國家捨不得拿出資源來對抗病毒,反而想利用病毒優化年齡結構,這個方法本身就是反人類的,一旦失敗英國將付出慘痛代價,即便成功,也可能在其他方面損失重大,既然英國選擇了走這條路,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⑥ 什麼是群體免疫
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
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因為,疾病發生流行的可能性不僅取決於動物群體中有抵抗力的個體數,而且與動物群體中個體間接觸的頻率有關。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動物有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
案例
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他還稱,新冠肺炎很可能「年復一年」卷土重來。對此引發不少人的爭議。
2020年3月14日,229名來自英國各大學的科學家聯名發表公開信,認為政府現行防控策略將對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造成額外壓力,並致「遠超必要數量的生命面臨危險境地。」公開信的聯署者同時對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帕特里克·瓦蘭斯「讓感染擴散以造成群體免疫」的言論提出批評。
群體免疫的機制
群體免疫對疾病免疫的個體在疾病傳播中充當障礙,減慢或阻止疾病向他人的傳播。個人的免疫力可以通過自然感染或通過人工手段(如接種疫苗)獲得。
當一定比例的人群開始免疫時,稱為牛群免疫閾值(HIT)或牛群免疫水平(HIL),該疾病可能不再在人群中持續存在,不再是地方病。
牛群免疫的理論基礎通常假設疫苗可誘導固體免疫,種群隨機混合,病原體不會進化以逃避免疫反應,並且沒有非人類媒介可用於該疾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群體免疫
⑦ 英國的首相後悔群體免疫決定,他究竟為何會後悔
在3月23日這一天,剛好是英國紀念疫情封鎖一周年,這一天在首相官邸唐寧街一號舉行的新聞發布會,英國首相約翰遜他在會議上表示:“有很多事原本可以採取不同的做法。”縱觀自從封鎖到現在的這一年中,英國有12.6萬人因為新冠疫情失去了生命,鑒於此,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對自己當初決定採取群體免疫的舉措是錯誤的。不僅如此,英國首席醫療官克里斯·惠蒂教授也承認英國這一個情況是一個“糟糕的結果”。
目前,英國現在的新冠疫情還是不容客觀,他們那邊每日都有新增病例,疫情還在蔓延,就算英國已經收緊疫情管控措施兵器加緊推進疫苗接種活動,但是英國現在的新冠疫情的情況還是沒有好轉。更加令人無奈的是,現在英國那邊還有不少個人還有組織在上街抗議疫情防控措施,英國現在的疫情防控措施的實施還是不如人意。
⑧ 群體免疫什麼意思
群體免疫是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因為疾病發生流行的可能性不僅取決於動物群體中有抵抗力的個體數,且與動物群體中個體間接觸的頻率有關。
群體免疫
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2021年5月19日,中國疾控中心專家邵一鳴表示,在2021年內中國可以實現建立群體免疫屏障的目標。
2021年8月20日,鍾南山表示,2021年年底80%以上的人口接種疫苗之後,中國可以建立有效的群體免疫。
⑨ 什麼是群體免疫它可以保護我們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嗎
2020年疫情爆發時,我們每個人都陷入了恐慌與迷茫。
各國對待新冠病毒的態度和做法都各不相同。
三、恐慌不難發現,當英國提出要進行群體免疫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非常恐慌的。
群體免疫就意味著國家不會採取任何手段來抑制病情,全要靠自身努力。
而一些免疫力稍差的人很有可能會在這次疫情中就喪失寶貴的生命。
所以,群體免疫的概念,是會引起群眾的恐慌。國家是我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出了事若他不負責任,誰還能管我們?終究是介紹還是老百姓居多。
最後,從一開始我國就不會提群體免疫的概念。我們中華民族乃泱泱大國。就要本著負責任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