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人睡眠多久調查

英國人睡眠多久調查

發布時間:2022-05-18 21:54:25

Ⅰ 高分求助:如何提高睡眠質量問題

近日,據英國媒體報道,一項新的調查發現,50%的英國人每晚睡眠不足6個小時,18%的人睡眠甚至不足5個小時。這項研究由英國愛丁堡睡眠中心克里斯·伊濟科夫斯基醫生負責,他發現睡眠不足的人中3/4早起後感覺筋疲力盡,1/4會因過於勞累不得不提前下班。睡眠問題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化的話題,英國愛丁堡睡眠中心給睡眠不足者提了的10個改善睡眠的建議。
1. 少吃多餐。一些失眠者往往會在凌晨3點左右醒來,這很可能是因為血糖降低、機體開始分泌腎上腺素所致,對此,營養學家瑪麗蓮·格蘭威爾建議:「最好在白天穩定血糖,每隔3個小時少吃些東西,但不要一次吃太多。」她說,「睡前感到飢餓,不妨喝點熱甘菊茶,吃點燕麥餅。」

2. 關掉手機。打電話或發簡訊會讓人過度興奮,這很容易導致失眠。因此在晚上或一回到家時,就把手機關掉。此外,你可以做深呼吸,用5秒吸氣,然後屏住呼吸5秒,最後吐氣,這樣重復3次。它就能產生令人放鬆的內啡肽,讓大腦盡快平靜下來。

3. 清理大腦。在你的床邊放好紙和筆,把你的焦慮隨時寫出來,這樣你就不再那麼擔心,可以安然入睡了。

4. 聽聽催眠CD。睡覺時,聽聽催眠CD,它會播放出如「睡覺是自然的過程,無需費力。睡眠很輕松,很好……」之類的話。這樣,你就會慢慢沉入這個既定的情境中,有助於盡快入睡。

5. 生活有規律。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有助於調節睡眠周期;周末時不要長時間賴床。

6.把洗澡水溫調低。睡前熱水浴會使體溫暫時升高,然後又會自然下降,可能會影響睡眠。所以,洗澡時把水溫相對調低一點,減少身體適應溫度變化的過程,可以讓你睡得更好。

7. 卧室不要刷紅色。紅色會使人興奮。所以,應把卧室刷成「皮膚」顏色,從粉紅色到褐色,柔和的色彩讓你產生睡意。

8.晚上不玩游戲。年輕人睡覺前不會受游戲中明亮閃爍屏幕的影響,但是成年人則會覺得過於興奮,該睡覺時大腦還在高速運轉。

9.保持腳的溫度。保持腳部溫暖能夠提高睡眠質量。

10.遵守20分鍾規則。如果你躺20分鍾都無法入睡,那就起床干點什麼,直到有睡意再躺回床上。

提高睡眠質量的十個方法:
1.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那麼周日晚上你可能就會失眠。

2.睡前勿猛吃猛喝。在睡覺前大約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為晚上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質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3.睡前遠離咖啡和尼古丁。建議你睡覺前八小時不要喝咖啡。

4.選擇鍛煉時間。下午鍛煉是幫助睡眠的最佳時間,而有規律的身體鍛煉能提高夜間睡眠的質量。

5.保持室溫稍涼。卧室溫度稍低有助於睡眠。

6.大睡要放在晚間。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後還睡覺。

7.保持安靜。關掉電視和收音機,因為安靜對提高睡眠質量是非常有益的。

8.舒適的床。一張舒適的床給你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空間。另外,你要確定床是否夠寬敞。

9.睡前洗澡。睡覺之前的一個熱水澡有助於你放鬆肌肉,可令你睡得更好。

10.不要依賴安眠葯。在服用安眠葯之前一定要咨詢醫生,建議你服用安眠葯不要超過4周。

最後提醒,失眠的時候不要給自己壓力,因為壓力會讓你更睡不著。

Ⅱ 哪個機構做了一個全球睡眠調查,希望找出各地市民的平均睡眠時間

男性女性,誰更愛睡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城市居民中,女性平均每天睡眠時間為8小時40分鍾,男性為8小時34分鍾,女性睡眠時間平均比男性多6分鍾,這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調查結果是一致的。一般男性比女性少5分鍾到20分鍾。日本和韓國等少數國家則屬於例外,男性睡眠時間長於女性。我國城市男性和女性居民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時間分配上差異是很大的。在工作日,男性平均睡眠時間為8小時20分鍾,女性平均為8小時30分鍾,男性比女性少睡10分鍾;而在休息日,情況則恰恰相反,男性平均睡眠時間為9小時8分鍾,女性平均睡眠時間為9小時6分鍾,男性比女性多睡2分鍾,大概是工作日平均睡眠較少,而希望在休息日通過增加睡眠來恢復體力和精力。據生物學家研究,睡眠時間的長短與人的壽命有密切關系,合理的睡眠時間與規律的睡眠習慣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女性睡眠時間較男性長,因此女性平均預期壽命也較男性長。據北京市衛生局提供的資料,1992年北京市男性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2.56歲,而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為76.41歲,兩者差3.85歲。南方人北方人,誰睡的時間更長通過對廣州、南京、北京、沈陽四城市居民的調查,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依次為8小時54分鍾、8小時39分鍾、8小時28分鍾和8小時14分鍾,可以發現,由南向北,四城市居民的睡眠時間依次減少,這與人們的傳統看法正好相反。一般人們認為南方日照時間長氣溫高,人的精神長時間持續處於亢奮狀態,精力充沛,睡眠時間較少,而北方由於日照時間短,氣溫不太高,人們較容易感到睏倦和疲乏,需要的睡眠就多。本次調查結果與上述觀點截然相反,這是因為南北居民睡眠時間差異不能光從氣候因素去解釋,還應該考慮市場活動因素。從每日市場活動工作時間看,廣州為8小時4分鍾,沈陽為6小時30分。另外在調查中還發現,四城市男性居民在休息日和工作日睡眠時間分配上也有較大差異。在廣州,居民休息日的睡眠時間比工作日多75分鍾,在北京、南京和沈陽這一數字依次為56分鍾、58分鍾和33分鍾,即由南向北,休息日和工作日的睡眠時間的差距依次減小,這表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們的生活節奏較快,工作和社會的壓力就較大,平時睡眠時間就較少。墨水喝得越多,覺越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造成人們在睡眠時間的分配上表現出較大差異,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睡眠時間越少,反之亦然。在本次調查中,受小學教育的居民平均睡眠時間最長,為8小時54分鍾,具有雙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平均睡眠時間最短,為8小時18分鍾,兩者相差36分鍾。這一差異在女性身上表現得更為顯著。具有雙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女性比只受過小學教育的女性平均睡眠時間少47分鍾,而這一差異在男性身上僅為18分鍾。這一結果表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睡眠時間明顯較少,而工作時間明顯增多,這在女性身上尤為顯著。這說明在當今社會只有接受高等教育才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著。」根據本次調查,20歲~24歲年齡段的人平均睡眠時間為8小時48分鍾,然後隨年齡增大而逐漸減少,到50歲~54歲這一年齡段時降至最低,平均睡眠時間為8小時20分鍾,但隨後對睡眠時間的需求又不斷上升,如65歲~69歲這一年齡段的人平均睡眠時間為8小時56分鍾,這一現象可以解釋為,雖然老年人夜間睡眠時間縮短,但由於老年人的大腦興奮性和身體的各種機能活動都不易持久,因而白天的倦怠和瞌睡就增多,如此一來,老年人的睡眠總量就相應增多了。2:50分,睡覺的人最多調查資料表明,睡眠時間在人的一天作息中大約佔三分之一左右,而這8個多小時的睡眠時間在具體分配上則因人而異。多數人選擇夜間作為主要睡眠時間,也有少數喜歡白天睡覺,晚上工作。如果將我國城市居民睡眠從0:00到24:00作為橫坐標,將睡眠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重百分比為縱坐標,中國城市居民的睡眠狀態分布大致呈"W"型。以工作日為例,從0:00至6:00將近97% 到99%的人都處於睡眠狀態。在2:50處於睡眠狀態的人最多,峰值為99.2%。休息日為99.3%。從6:00到7:30人們開始陸續起床,其中,6:30到7:00起床的人最多。而在休息日這一時間則推遲到8:00左右。在中午13:15至13:50又是一個睡眠高峰時間,在13:30有35% 的人處於午睡狀態,晚上,從22:30到23:30進入睡眠狀態的人最多,23:30達到83%,在24:00為89%。本次調查資料還顯示出一個問題,即男、女性在睡眠時間的具體安排上表現出較大差異。不論在工作日還是在休息日,男性晨7:00前起床的比例均低於女性,而在晚21:00以前入睡的男性比例也均低於女性,即表現出男性"晚睡晚起",女性"早睡早起"的不同休息習慣。這種差異與男性在晚間參加社交活動或觀看電視節目如球賽、電視連續劇等比例高有關。另外在調查中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即在工作日女性午睡比例高於男性,而在休息日,女性午睡比例則低於男性。干什麼的人睡得最少不同的職業對人們的工作的強度和時間上的長度要求不盡相同,這樣就造成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在睡眠時間的分配問題上的差異。通過對社會上15種職業的分類調查,各職業的從業人員按睡眠時間由長到短依次排列為下崗及待業人員、學生、醫務人員、農牧漁業人員、黨政機關幹部、教育工作者、文化藝術界人士、私營企業主或個體勞動者、軍人和武警、工人、公司職員、商業服務人員、專業技術及研究人員、公檢法人員、企事業單位領導和管理人員。睡眠時間最長者為8小時57分鍾,最短者為8小時22分鍾。收入與睡眠時間長短收入也是影響睡眠時間分配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收入水平不僅取決於所從事的職業,也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同的生活水平關繫到為人們睡眠所能提供的環境質量如房間是否具備空調就對人們的睡眠時間有重要影響,因此收入因素是影響人們睡眠時間分配的一個復合因素。據本次調查資料顯示,作為總趨勢是,在工作日,收入越高者睡眠時間越短;在休息日收入越高者睡眠時間越長。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時間約為9小時9分鍾;而睡眠時間最短的為月收入在1501元~1750元之間的人,時間約為8小時16分鍾。從調查資料還發現,月收入在1500元~2500元之間的人工作日睡眠時間最少,休息日的睡眠時間最多。因為這一階層的人大多為白領,在大公司、大企業、外企或合資公司工作,工作壓力較大,參加社交和學習的時間又較多,因此壓縮了睡眠時間。

Ⅲ 成人一天睡眠需幾個小時

人睡眠時間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在一項 100萬人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9小時范圍內者佔80%。另一項800人的調查結果,平均睡眠時間是8.5小時,也就是說成人睡眠時間7~9小時即可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睡眠時間。
還有另一項 800人的調查結果表明平均睡眠時間是8.5小時,睡眠在4~5小時的所謂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0~11小時的長睡眠者佔1%—2%,而睡眠在4小時以下的超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1小時以上的超長睡眠者不到1%。(短睡與長睡認定標准可不一樣,另有作者把平均睡眠時間在8小時、小於7小時、7~8小時的人群分別認定為長睡者、短睡者、中睡者,並調查發現他們各占人群的1/3)。

睡眠與體型、性格和年齡有關。對於體型與睡眠,肥胖型的人睡眠較好,很少失眠;無力型的人神經敏感性高,不易入睡;運動員的人睡時間雖少,但精力十分充沛,極少失眠。睡眠時間與年齡有關,青年人平均每天睡 8小時,隨年齡增長,睡眠逐漸減少,到老年時又稍有回升。

多數作者都認為睡眠時間與性格有關。認為性格外向者睡眠比性格內向者睡眠少。有人對一批健康受試者進行研究。一組睡眠在 7小時以內,一組睡眠超過9小時,結果發現,睡眠時間少的人工作勤奮,精明能幹,辦事效率高,而睡眠時間較多的人易焦慮、抑鬱,在困難面前常常退縮。還有人將每晚只睡4小時的超短睡者與每晚要睡8~9小時的長睡者作比較,結果發現,兩者在生理上沒有什麼差異,他們的身高、體重甚至智力發育都相同,而心理狀態差別很大,短睡者性格極為樂觀,而長睡者總是憂心忡忡。雖然兩組睡眠時間相差甚大,但慢波睡眠的第三四期睡眠量相仿,而多睡者有二倍的快波睡眠。

成人睡眠時間有時還有十分明顯的個體差異。有人曾觀察過一組人,每天睡眠不足 3小時即可滿足,並不產生任何心理和生理的不適。著名科學家愛迪生是短時間睡眠的實踐者,有時緊張工作時他每天睡3~4次,每次僅30分左右,每天總共只睡1.5~2小時,他的30分睡眠是一種打盹式睡眠。有人認為,在集中精力工作和學習時,打盹可發揮應急作用,據說打盹十分鍾,可以相當夜間一小時的睡眠,理由是短時間打盹或睡眠呈淺睡狀態,因此醒得比較快,不會造成深睡期醒後的無精打採的現象,可以很快地從睡眠狀態回到緊張的工作、學習或生活中去。有人還做過這樣的實驗,召集某公司52名管理人員(平均年齡35歲)先讓他們進行一系列簡單計算,然後睡20分鍾,醒後重新進行類似計算,結果與睡前比較,成績可以提高42%。一般來說,對人生有理想、有抱負、性格開朗、精神上充實的人,即使在很短的睡眠時間里,也可獲得充分的休息,反之,終日無所用心、沒有理想者雖然睡眠時間較長,睡後仍然懶散,睏倦。但睡眠時間僅為4小時或更少的超短睡者只佔一般人群的1%~2%,他們顯得活躍,外向、有能力、不焦慮,僅在夜間出現厭煩或孤獨時才去尋求幫助。超短睡眠者有時以這種有效的睡眠為其驕傲,如其伴侶是一個多睡者,他們很可能會因缺乏同步而出現相關的問題。

因此,對於一些總抱怨睡眠時間少的失眠症者,如果能向這一組睡眠時間少反而性格更開朗的人群學習,從根本上糾正自己的一味要求「睡多些」的想法,將對他的睡眠改善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這里還可介紹一些短睡眠的名人:德國哲學家康德,羅馬尼亞作家薩多維亞努,英國電影藝術大師卓別林,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巴解執委會主席阿拉法特,我國的周恩來、朱德等等,據了解幾乎所有的科學家和有作為的人他們的睡眠也都是量少質高的。當前,世界上睡眠最少的是日本人,英國人與中國人睡眠時間比日本人長,日本人並非睡眠少而壽命短,相反它是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男 74.4歲,女80.1歲)。

有的人錯以為睡眠越多越好,可以保養腦力。每天睡眠十多小時,結果適得其反,越睡越乏力。因為睡眠時間長,改變了睡眠和覺醒的正常周期,使人體生物鍾的節律紊亂,從而使大腦長期處於抑制狀態,人的生理活動和新陳代謝降低過久,反而對健康不利。前面我們說過睡眠也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長時間的睡眠也會使大腦的司管睡眠的細胞疲勞,醒後同樣有頭昏、不適感。

Ⅳ 中國人一年的睡眠時間平均是多少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眾所周知,人體長高與骨頭的增長有很大關系,而人體骨端和骨幹之間,有被稱作成長期中的「成長線」的骨端軟骨,整根骨頭通過這部分組織接受發育激素及其它有關的激素,不斷地伸長。與身高有密切關系的小腿、大腿骨的良好發育對長高起著重要作用,一般在第二個發育高峰期增長最快。而與身高關系最密切的脊柱椎骨則比小腿骨頭的增殖發育期要長得多,故人體第二個發育高峰期過後,骨頭並沒有完全停止生長,只是處於緩慢的生長期。這時,讓青少年及其家長了解一些身體長高的基本知識至關重要,而且要同時讓他們了解,骨骼的發育生機盎然能完善與肌肉的發育必須同步進行,孩提時如果肌肉發展不良的話,要想有健康的骨骼發育是相當困難的,那些讓孩子一味進補或挑食、偏食,使其長成「胖墩兒」和「豆芽菜」體型的做法,則對青少年長高和正常發育無任何好處。我們國家的現行家庭結構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很大的制約因素,大多數家庭都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服務,養成了孩子嬌、橫和怕吃苦的習慣,一些家長寧願讓孩子吃葯,也不願看著孩子鍛煉身體「吃苦」這樣使孩子淡泊了健身意識,身高自然也就受到了影響。當孩子到一定年齡又身體不高時,再來後悔則害了他們。真正想使身體達到理想的高度,就必須科學地了解人體,只有了解了長高的因素後,才會促使身體長高。人體就象一部精密儀器,各個方面都要關照,即便是僅長個子這件事,也是由復雜的生理作用的結果得來的,為了取得100%的長高效果,很有必要提高人體的生理機能的整體作用。

換句話說,堅硬的骨骼發育也好,柔軟的肌肉發育 也罷,即不是靠拽、壓或敲打,也不能靠服用特殊的營養劑,注射高價的激素來達到。很多例子表明激素劑等葯物只會對身體起到有害的作用,那伯促身高長上去了,也會對身體帶來不良的後果。

人們把遺傳基因作為身高的決定因素,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前蘇聯有一位跳高運動員,在14—16歲時,身高始終是164厘米,他以為遺傳的原因使他不會再長高,曾一度打算放棄努力。一位富有科學經驗的教練告訴他:①在主觀上要有非常想長高的願望。②要努力完成特定的體操鍛煉。果然,3年後為這位運動員獲得了成功——身高達187厘米,並且成為聞名世界的優秀跳高選手之一,他就是阿赫麥德夫。

日本長高研究專家川煙博士經過多年的調查和研究也表明:身體長高的因素,遺傳僅佔23%,後天的因素佔77%,這對矮個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消息,只要後天努力,長成高個子並不是難事。我們運用運動?營養的方法對一些矮個者進行了研究,結果也證明了後天的努力對長高極為重要。研究過程中,長高效果最好的,在兩個月時間內長高了3厘米,一般也都長高了1.5厘米,而這些研究的對象均都是15—20歲的男女青少年,一般都是幾年時間未長個子,有的屬父母輩個子矮小。例如,有一16歲男孩,父親身高1.54米,母親身高1.49米,他本人身高1.52米,經過我們的幫助,他長到了1.55米,另外還有一20歲的女青年經過長高訓練,也增高了1.5厘米。這就排除了青少年自然增高因素和遺傳因素的作用,為科學地促使青少年增高提供了依據。我們利用運動+營養方法進行增高的具體做法是:營養方面主要是在訓練結束以後讓青少年喝一杯經過營養師調劑的牛奶並提供一份春、夏、秋、冬四季的營養食物配餐資料讓訓練者回家根據增高所需要的營養量進食飯菜。

運動方面主要採用兩套增高體操與一項獲國家專利產品的運動助力拉拉帶相結合進行增高訓練。
第一套為:「長高中心操」,共五節;①仰卧伸展運動——仰卧在軟墊上,兩臂屈臂置胸前十指交叉,下肢伸直;邊吸氣兩臂同時用力伸向頭頂,腳尖同時蹦直,身體盡量伸展;輕輕呼氣,身體放鬆,還原;運動次數視年齡大小做10—25次。②挺身跳運動——運動次數視年齡大小做6—20次。③劃船運動——站著,右腳向前邁一步成弓箭步,兩臂同時上舉向前、下、後方象劃船一樣奮力揮25次。④無繩跳繩運動——手作握繩狀而不握繩做原地跳繩動作,速度以每秒兩次為宜;動作次數視個人體質跳3—5分鍾,每分鍾120次左右。⑤俯卧收蹬腿運動——雙手撐地呈俯卧撐狀,然後收腹收雙腿;上體不動,雙腿同時用力伸直後蹬;動作次數視年齡大小做3—5組,每組15坎。

第二套為拉帶操,這套操配合專利產品運動助長拉拉帶同時使用,共五節:①踩關節屈伸運動——將拉帶附在踩關節處系好,身體仰卧;兩腳尖同時用力向上勾起,然後兩腳尖同時用力向前蹦直,反復有節奏地做18—25次;勾腳尖時吸氣,蹦腳尖時呼氣。②小腿拉伸運動——將拉帶系好後仰卧,雙腿同時沿床面運動一伸一縮,收縮時,小腿與大腿成90度;反復做15—20次,收縮兩腳時吸氣,伸直雙腳時呼氣並心中默念,長,長,長。③大腿蹬運動——拉帶系好後仰卧,大腿發力將雙腿拉至腹前與身體成90度,然後雙腿後跟發力用力蹬伸;收大腿時吸氣,蹬伸時呼氣並心中默念長,長,長;反復做10—20次。④蜻蜓式運動——將上肢拉帶系好於肩上,俯卧,雙手自然後伸,做深吸氣時,兩臂用力向後擴展,抬起上體,仰頭,雙腿也同時用力向上抬起,整個身體如同飛動的蜻蜓;呼氣時放鬆,反復做5—8次。⑤雙腿車輪運動——仰卧成肩肘倒立式;雙腿如同騎自行車似的,不停地來回轉動,並時快時慢地變換速度;連續做2—3分鍾。

這兩套操是長高訓練的主體,我們每隔一天讓訓練者練習50分鍾,並要求他們早晨練習長高中心操,晚上練習拉帶操,結果,增高效果相當好。通過這種實驗表明,盡管體育活動是當今體育領域內採用最廣泛的活動,但並非所有的體育比賽都對練成健壯的身體起作用,一旦將其利用的方式和練習方法搞錯,就要給身體帶來危害,特別是對身高發育將起到副作用。比如,鍛煉身體時經常用的啞鈴、杠鈴,對於增加胸圍、腕圍很有作用,但對身高及腿部的線條卻有害,甚至起到抑製作用,特別是處於發育全盛期,其影響程度更大。根據我國對青少年體質調查的資料表明,青少年體質略為下降趨勢,這不能不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並採取積極措施。我們運用多功能運動助長拉拉帶不但對青少年長高有作用,經常使用還能預防近視眼,矯正不良坐姿和異型腿,尤其用拉拉帶配上一套健美操,對消除多餘脂肪,效果非常好。

這對青少年健康發育,增強體質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要想增進身高,形成良好的體姿,就要有選擇地進行體育活動,而且要以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運動為中心,所有的生理部位都按特定的節奏運動;要注意與全身運動的充分諧調性;要強調身體運動中的動與反動的巧妙組合(如彎曲後伸展,伸展後彎曲);要做到運動時精神和身體融為一體,要堅持運動的持久性。

總之,青少年長高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遺傳、運動、營養和環境都在起作用,但日本長高專家經過長期的研究,探討出運動和營養對身高的影響佔50%多,這就為青少年矮個子長高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而要真正促進長高,就必須科學地將運動與營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第一,讓青少年及其家長首先了解長高的基本原理,讓他們認識到長高究竟要具備一些什麼條件,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這樣才能為科學地增高打下基礎。第二,因為後天的的因素比先天的因素所佔的比重大得多,所以要讓青少年抓住後天的努力,加強運動,注意營養調節,改善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就會收到比較好的增高效果。第三,增高體操要堅持做,不間斷,因為增進身高的運動比向身體寬度發育要麻煩,而且包含著非常微妙的問題,需要做比向寬發育強度輕,時間長的運動,這就需要長久堅持,要具有耐心和勇氣,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式的運動,不會收到滿意的效果。只有經常運動,體質增強了,體形好了,身高自然就上去了。促長的最佳期和時間是小學——中學階段,每年3—6月份,抓住這段時間,堅持每天早晚將長高中心操和拉帶操各運動10分鍾就能實現理想的身體高度。第四,營養的合理搭配。牛奶、魚、菠菜、胡蘿卜和柑桔對增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天然食物對人體的負作用少,而且有利於全面攝取青少年生長發育期所需要的營養,決不可用葯物和保健品所取代。天然食物雖然加工麻煩,但只要事先排好食譜,按食譜加工也並不是很困難。第五,要注意克服一些對身高有損害的不良習慣,如坐姿要正確;良好而充足的睡眠;禁煙、酒及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勤鍛煉防感冒;努力學習,充分休息,做到每學習1小時,休息10分鍾,最好是躺著休息;多曬太陽,充分接受日光的撫摸。

青少年和家長可以採納的治療方法如下:

1、食物與營養。營養有七大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水、纖維素、礦物質,缺一不可。

2、運動是人體發育的重要條件。運動不等於勞務,後者一成不變的重復動作無益身高。增高運動應是完全協調使身體發育的運動。

3、葯物。如果有葯物能使身體長高,可能是所有方法中最受歡迎的。在基因時代,科學家們結合人體基因發育工程學原理、現代生物技術及中醫理療方法,可以達到比過去的各種醫療及營養保健品更好的長高效果。

4、其它因素。生活方式,跪坐、睡眠姿勢,甚至傢具高度都與身高有關,厚而硬的被褥影響血液循環。勞逸結合,醫治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無裨益。

有人觀察到,人的生長發育可持續到25歲,女性初潮後仍有旺盛的生長過程。

能增高的食物

如果你現在尚未滿25歲,那麼只要你遵行下面所說的飲食方法,仍然有機會再增高一點。

要想增高,應該多吃蛋白質,尤其是含有中"胺基酸"的食物,如:麵粉、小麥胚芽、豆類、蝦、螃蟹、貝類、海藻、牛肉、雞肉、肝臟、豬腿肉、蛋、牛奶、乳酪及深色蔬菜等。

反之,白米、糯米、甜點等食品則應盡量不吃。可樂與果汁也少吃為妙,因為其中所含的糖份多,會阻礙鈣質的吸收,吃多了會影響骨骼的發育。此外,鹽也是增高的大敵,必須養成少吃鹽的習慣。

讓我們介紹幾種促進增長維護健康與身段的理想食物:

1、百分之百的蛋白質:蛋白質能使體內多餘的脂肪很快地燃燒掉,使體重減輕,又可增強身體對疾病與疲勞的抵抗力。攝取蛋白質對健康有很大的稗益,這是專家們共同的意見。
2、動物性蛋白質,在肉類、魚、蛋等都含有多量。

3、蛋:各種動物性蛋白質之中,蛋是最重要的食物。蛋也有製造細胞的各種氨基酸,所以用餐時吃蛋,一定可以發揮優異的效果。

4、早餐不能省掉:有許多怕胖的女孩,都忽略了早餐,事實在西洋人眼中,早餐才是一天的主餐,不管體重多少,早餐一定要吃。

5、少吃零食:零食如糖果、巧克力、花生等,大多都含有高量的熱量,實在危險,不吃零食不行的人,不妨學模特兒咬紅蘿卜。芹菜或熱量少的食物。

6、量要多而熱量要少:每個人都有食慾,大小不同而已,既想滿足食慾又要減肥,就該選擇此類食物,水果西瓜即是,即使吃得滿肚子,卻幾乎沒有熱量;蔬菜湯也是。

7、維生素的補給:如前所說,維生素是生命的泉源,為了美容及營養,每天要補給充分的維生素。

8、少飲酒:因為酒精的熱量很高,取代了脂肪的燃燒作用,體重自然增重。

9、多作運動:讓多餘的能源盡量消耗,存積在體內,會轉化成脂肪。

10、多吃生菜:如紅蘿卜。芹菜等卡路里少的食物,生菜未經煮食,養分沒有被破壞。許多模特兒都有隨時伸手吃食生菜的習慣。

維持優美的身段不容易
身材優美的人,吃時除了維持上面幾個食物原則,吃的方法也有幾個原則。

(一)慢慢吃:慢慢地邊吃邊欣賞味道,可以減少空腹感。觀察身材苗條的人,其用餐總比狼吞虎咽的人花了加倍的時間。

(二)多喝水:水不含有熱量,絕對不會胖的,當想喝茶或飲料時,不妨以水代替,水會洗掉體內的不凈物,使你的肌膚更漂亮。

(三)生吃:油膩的調味汁是發胖的原因,所以要避免,盡量以自然的味道來飲食。

(四)人工甘味料代替糖:糖是最高的精力資源,最後會變成熱量。其它脂肪或澱粉就儲存在體內,食物內如果一定要有甜味,無妨用人工甘味料替代熱量高而且會增加體重的糖。例如普通奶油蛋糕一般是200卡熱量,如果使用人工甘味料,則只有70卡熱量。

(五)沙拉:沙拉對美容有很大的效果,毋庸諱言,然而沙拉卡路里高,最好以熱量較少的一種白色調味汁,或檸檬汁來取代。

其它的食物諸如巧克力,咖啡。牛油。紅薯。炸雞肉都能使你在保持迷人身段的努力中招致失敗,不可不慎。一般說來,維持一個迷人身段的攝食情形是一天要2300卡熱量,當然這個數字也要視各人的體質而略為增減。
為防止體重的增重,平時要養成測量體重的習慣。

成人睡眠時間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在一項 100萬人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9小時范圍內者佔80%。另一項800人的調查結果,平均睡眠時間是8.5小時,也就是說成人睡眠時間7~9小時即可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睡眠時間。

還有另一項 800人的調查結果表明平均睡眠時間是8.5小時,睡眠在4~5小時的所謂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0~11小時的長睡眠者佔1%—2%,而睡眠在4小時以下的超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1小時以上的超長睡眠者不到1%。(短睡與長睡認定標准可不一樣,另有作者把平均睡眠時間在8小時、小於7小時、7~8小時的人群分別認定為長睡者、短睡者、中睡者,並調查發現他們各占人群的1/3)。

睡眠與體型、性格和年齡有關。對於體型與睡眠,肥胖型的人睡眠較好,很少失眠;無力型的人神經敏感性高,不易入睡;運動員的人睡時間雖少,但精力十分充沛,極少失眠。睡眠時間與年齡有關,青年人平均每天睡 8小時,隨年齡增長,睡眠逐漸減少,到老年時又稍有回升。

多數作者都認為睡眠時間與性格有關。認為性格外向者睡眠比性格內向者睡眠少。有人對一批健康受試者進行研究。一組睡眠在 7小時以內,一組睡眠超過9小時,結果發現,睡眠時間少的人工作勤奮,精明能幹,辦事效率高,而睡眠時間較多的人易焦慮、抑鬱,在困難面前常常退縮。還有人將每晚只睡4小時的超短睡者與每晚要睡8~9小時的長睡者作比較,結果發現,兩者在生理上沒有什麼差異,他們的身高、體重甚至智力發育都相同,而心理狀態差別很大,短睡者性格極為樂觀,而長睡者總是憂心忡忡。雖然兩組睡眠時間相差甚大,但慢波睡眠的第三四期睡眠量相仿,而多睡者有二倍的快波睡眠。

成人睡眠時間有時還有十分明顯的個體差異。有人曾觀察過一組人,每天睡眠不足 3小時即可滿足,並不產生任何心理和生理的不適。著名科學家愛迪生是短時間睡眠的實踐者,有時緊張工作時他每天睡3~4次,每次僅30分左右,每天總共只睡1.5~2小時,他的30分睡眠是一種打盹式睡眠。有人認為,在集中精力工作和學習時,打盹可發揮應急作用,據說打盹十分鍾,可以相當夜間一小時的睡眠,理由是短時間打盹或睡眠呈淺睡狀態,因此醒得比較快,不會造成深睡期醒後的無精打採的現象,可以很快地從睡眠狀態回到緊張的工作、學習或生活中去。有人還做過這樣的實驗,召集某公司52名管理人員(平均年齡35歲)先讓他們進行一系列簡單計算,然後睡20分鍾,醒後重新進行類似計算,結果與睡前比較,成績可以提高42%。一般來說,對人生有理想、有抱負、性格開朗、精神上充實的人,即使在很短的睡眠時間里,也可獲得充分的休息,反之,終日無所用心、沒有理想者雖然睡眠時間較長,睡後仍然懶散,睏倦。但睡眠時間僅為4小時或更少的超短睡者只佔一般人群的1%~2%,他們顯得活躍,外向、有能力、不焦慮,僅在夜間出現厭煩或孤獨時才去尋求幫助。超短睡眠者有時以這種有效的睡眠為其驕傲,如其伴侶是一個多睡者,他們很可能會因缺乏同步而出現相關的問題。

因此,對於一些總抱怨睡眠時間少的失眠症者,如果能向這一組睡眠時間少反而性格更開朗的人群學習,從根本上糾正自己的一味要求「睡多些」的想法,將對他的睡眠改善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這里還可介紹一些短睡眠的名人:德國哲學家康德,羅馬尼亞作家薩多維亞努,英國電影藝術大師卓別林,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巴解執委會主席阿拉法特,我國的周恩來、朱德等等,據了解幾乎所有的科學家和有作為的人他們的睡眠也都是量少質高的。當前,世界上睡眠最少的是日本人,英國人與中國人睡眠時間比日本人長,日本人並非睡眠少而壽命短,相反它是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男 74.4歲,女80.1歲)。

有的人錯以為睡眠越多越好,可以保養腦力。每天睡眠十多小時,結果適得其反,越睡越乏力。因為睡眠時間長,改變了睡眠和覺醒的正常周期,使人體生物鍾的節律紊亂,從而使大腦長期處於抑制狀態,人的生理活動和新陳代謝降低過久,反而對健康不利。前面我們說過睡眠也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長時間的睡眠也會使大腦的司管睡眠的細胞疲勞,醒後同樣有頭昏、不適感。

在被窩里懶會兒,將使你留下很多事情不能做。從幼年起,人們便不厭其煩地告訴你每天需睡足八小時,這彷彿是法定的,一點也不能減少,其實,每天少睡兩小時,不一定影響健康。其關鍵 是要把握好熟睡階段。

安靜地睡三小時比在煩躁中睡八小時的效果要好。 然而,你應該懂得一點睡眠基本常識。 例如不要空著肚子睡覺;不在睡前喝過多的刺激性飲料;不靠安眠葯和燒酒催 眠。睡時室內保持安靜,空氣新鮮等。 怎樣才能睡得 少而又能保持 旺盛的精力呢? 有人總結出十二要點:

l、要有明確的目標。從第一天開 始,就切實地把減少睡眠省下來的時間 用在你平時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事情 上去。

2、在充分休息的情況下開始試 驗。精神最緊張、工作最繁忙時試驗是 無益的。

3、最初一、二個星期按原來生活節 律起居。不過要記下每天睡眠的時數 和感覺。

4、然後起床時間不變,晚上遲睡半 小時。

5、以半小時為單位逐漸減少睡眠, 要分階段練習。

6、如感到不適,不妨退回原來階 段。也許你的睡眼就是不能少於特定 時間。

7、要在一個階段里予以適應,不要 急於向新階段過渡。

8、睡眠時間減少到六小時以後,還 要繼續試驗下去,以便找出你所需要的 最低限度睡眠時數;若感到不適,就停 下來。

9、試驗過 程中可放鬆一 下,不必著急。 完成這個試驗 所需要的時間不是一定的。

10、當你的睡眠時間由八小時減少 到六個半小時的時侯,你不妨夜裡睡六 個小時,中午補充半小時的午睡。

11、如果需要的話,周末閑暇時加睡半小時;只是半小時,切勿多睡。否則會破壞你已經形成的規律。

12、閱讀有趣的書籍或和友人談天。這可以使你的腦神經得到放鬆。

Ⅳ 英國人一般幾點起床

6:47am
叮鈴鈴,鬧鍾響起。英國人的平均鬧鍾時間是6:47am,但是啦,大部分人並不會立刻起床,而是再在床上磨個25分鍾再起來。——看來賴床是全世界人民的好習慣啊。
7:12am
起床咯, 據調查英國人的平均起床時間是7:12分,差不多睡7個小時。雖然7:12分起床確實挺早的,但早起其實是對健康有益哦。根據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專家調查,早晨5:22分到7:21分之間的荷爾蒙分泌最為旺盛,這個時間起床可以更好地應對一天的壓力,同時對防止心臟病也很有好處。——恩,明天開始早起!

瀏覽原圖
看看英國人典型的一天都在幹嘛
8:14am
上班去,在1小時加2分鍾後,英國人出發上班去了。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花在路上的時間為23分鍾54秒單程,其中倫敦人用時最久,需要37分48秒。——魔都帝都平均單程都是一小時起啊,這么一比倫敦人還是很幸福的。
8:38am
車禍高發期,保險公司的調查顯示造成8:38分是行人最容易被車撞到的時間,其中22%的是源於他們太專注在自己的電子產品上而沒有看路。——走路的時候千萬是看路,不是看手機啊!
9:32am
幹活!這是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產出最豐富的時刻。——為走上人生巔峰而奮斗ing!

Ⅵ 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的覺人

第二天能夠感到精神,輕松就行了。其實現在的8小時睡眠已不科學了,最新的統計是每天7小時,得病的機率最小。兩三個小時太少了吧??

人為什麼要睡眠?
在人類存在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時間內,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呈現的節律性與大自然的晝夜變化相一致,是人類賴於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睡眠是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改變,包括呼吸、心臟功能、腦電波、體溫、激素的分泌及血壓等的改變,不僅可以消除疲勞,而且在睡眠過程中身體必要的物質又重新獲得補充,以保證足夠的精力進行活動和工作,睡眠是大腦的暫時性作息過程,是一種保護性抑制;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在睡眠過程中得到某種程度的修整和加強。
睡眠的內涵是體現個人健康的指標之一,也直接關繫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人類不睡眠就無法生存,而連續幾天不進食物,,卻能生存下來。有關人士的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時的人,其死亡率比每天睡七、八小時的人高180%;科學家研究表明人不睡只活五天、不喝水只能活七天、不吃飯能活二十天,所以失眠是人類健康是頭號天敵。

睡眠是自然界賜予人類最聰明、最完美的攝生方法,我們要維持身體的健康,就必須使睡眠和活動交相更替,以取得平衡。

正常人的睡眠時間是多少?
成人睡眠時間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在一項100萬人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9小時范圍內者佔80%。另一項800人的調查結果,平均睡眠時間是8.5小時,也就是說成人睡眠時間7-9小時即可滿足大多數人的睡眠時間。
還有另一項800人的調查結果表明平均睡眠時間是8.5 小時,睡眠在4-5小時的所謂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0-11小時的長睡眠者佔1%-2%,而睡眠在4小時以下的超短睡眠者和睡眠11小時以上的超和睡眠者不到1‰(短睡與長睡認定標准可不一樣,另有作者把平均睡眠進間在8小進、小於7小時、7-8小時的人群分別認定為長睡者、短睡者、中睡者,並調查發現他們各占人群的1/3)。
睡眠與體型、性格和年齡有關。對於體型與睡眠,肥胖型的人睡眠比較好,很少失眠;無力型的人神經敏感性高,不易入睡;運動員的入睡時間少,但精力十分充沛,極少睡眠。睡眠時間與年齡有關,青年人平均每天睡8小時,隨著年年齡增長,睡眠逐漸減少,至老年時又稍稍有回升。
多數作者認為睡眠時間與性格有關。認為性格外向者睡眠比內向者睡眠少。有人對一批健康受試者進行研究。一組睡眠在7小時以內,一組睡眠超過9小時,結果發現,睡眠時間少的人工作勤奮,精明能幹,辦事效率高,而睡眠時間較多的人易焦慮、抑鬱、在困難而前常常退縮。還有人將每晚只睡4小時的超短睡者與每晚要睡8-9小時的長睡者作比較,結果發現,兩者在生理上沒有什麼差異,人們的身高、體重甚至智力發育都相同,而心理狀態差別很大,短睡者性格極為樂觀,而長睡者總是憂心忡忡。雖然兩組睡眠時間相差甚大,但慢波睡眠的第三四期睡眠量相仿,而多睡者有二倍的快波睡眠。
成人睡眠時間有時還有十分明顯的個體差異。有人曾觀察過一組人,每天睡眠不足3小時 即可滿足,並不產生任何心理和生理的不適。著名科學家愛迪生是短時間睡眠的實踐者,有時緊張工作時他每天睡3-4次,每次僅30分鍾左右,每天總共只睡 1.5-2小時,他的30分鍾睡眠是一種打盹式睡眠。有人認為,在集中精力工作和學習時,打盹可發揮慶急作用,據說打盹十分鍾,可以相當夜間一小時的睡眠,理由是短時間打盹或睡眠呈淺睡狀態,因此醒得比較快,不會造成深睡期醒後無精打採的現象,可以很快地從睡眠狀態回到緊張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去。
有人還做過這樣的實驗,如集某公司52名管理人員(平均年齡35歲)先讓他們進行一系列簡單計算,然後睡20分種,醒後重新進行類似計算,結果與睡前比較,成績可以提高42%。一般來說,對人生有理想、有抱負、性格開朗、精神上充實的人,即使在很短的睡眠時間里,也可獲得充分休息,反之,終日無所用心、沒有理想者雖然睡眠時間較長,睡後仍然懶散,睏倦。但睡眠時間僅為4小時或更少的超短睡者只佔一般人群的1%-2%他們顯得活躍,外向、有能力、不焦慮,僅在夜間出現厭煩或孤獨時才去尋求幫助。超短睡眠者有時以這種有效的睡眠為其驕傲,如其伴侶是一個多睡者,他們很可能會因缺乏同步而出現相關的問題。
因此,對於一些總抱怨睡眠時間太少的失眠症者,如果能向這一組睡眠時間少反而開朗的人群學習,從根本上糾正自己的味要求"多睡些"的想法,將對他的睡眠改善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這里還可以介紹一些短睡眠者的名人:德國哲學家康德,羅馬尼亞作家薩多維亞努,英國電影藝術大師卓別林,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巴解執委會主度阿拉法特,我國的周恩來、朱德等等,據了解幾乎所有的科學家和有作為的人他們的睡眠也都是量少質高的。當前,世界上睡眠最少的是日本人,英國人與中國人睡眠時間比日本人長,日本人並非睡眠少而壽命短,相反它是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男74.4歲,女80.1歲)。
有的人錯以為睡眠越多越好,可以保養腦力。每天睡眠十多小時,結果適得其反,越睡越乏力。因為睡眠時間長,改變了睡眠和覺醒的正常周期,使人體生物鍾的節律紊亂,從而使大腦長期處於抑制狀態,人的生理活動和新陳代謝降低過久,反而過健康不利。睡眠也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長時間的睡眠也會使大腦的司管睡眠的細胞疲勞,醒後同樣有頭昏、不適感。

判斷睡眠質量的標準是什麼?
一個質量好的睡眠可以用以下科易標准衡量:
(1) 入睡快,在10-20分鍾左右入睡。

(2) 睡眠深,呼吸深長不易驚醒。

(3) 無起夜或很少起夜,不驚夢現象,醒後很快忘記夢境。

(4) 起床快,早時晨起床後精神好。

(5) 白天頭腦清晰,工作效率高,不睏倦。

為什麼不可賴葯而眠?
嘗過失眠滋味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種令人煩惱的體驗,輕者入睡困難,或睡而不酣,時睡時醒,醒後不能再次入眠;嚴重者則整夜輾轉反側,直到天明,長此以往,就會影響身體、工作和學習,實在苦不堪言。因此,為了能安然入睡,減輕痛苦,常有人依賴於安眠葯,每晚必服,要知道這是十分錯誤的,雖然合理地使用一些安眠葯幫助入睡有時是必要的,但單純求助於安眠葯,不僅對治癒失眠症不利,而且還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影響人的健康。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如情志抑鬱、胃腸不和、勞倦思慮太過、病後體虛、失血過多、心膽氣虛、年邁體弱及有咳、喘、痛、癢等等一些症狀,均可影響心神而導致失眠。因此,治療失眠必須首先設法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同時注意精神因素,避免情緒緊張及煙、酒、茶、咖啡等的刺激,配合氣功、太極等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睡即會好轉。

其次,安眠葯在體內大多是經過肝臟、腎臟代謝的,長期服用會增加肝腎的負擔,有的還會引起肝臟腫大、肝區疼痛、黃疸、浮腫、蛋白尿、血尿及惡心、腹脹、食慾不振、便秘等肝腎功能損害及胃腸道反應。有些巴比妥害安眠葯還會導致精神不振、智力減退、血壓下降等蓄積中毒症狀,甚至引起呼吸、循環功能障礙等。

第三,有些長期服用安眠葯的人,會產生依賴性,入睡非靠葯物不行,結果造成惡性循環;有的還因耐葯性,使劑量越吃越大,療效卻越來越差。

睡眠時間與性格
【 作者:佚名 轉貼自:中國心理熱線 點擊數:157 更新時間:2005-7-12 文章錄入:huyajie 】

人的睡眠時間與性格有什麼關系?
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類,各自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一般可歸納為內向型與外向型兩大類,兩類不同性格的人,他們睡眠時間的多少也不一致。
有研究資料表明,每個人每天需要睡眠多長時間,與其性格特點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睡眠需要短的人,性格大多有點外向性,他們大都胸懷寬廣,樂觀而自信、積極努力、工作干勁大。這類人多是在學習上孜孜不倦、有雄心壯志,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信心的人,看來愛迪生就是這種類型的代表。而睡眠需要長的人的性格則多是內向型的,這類人對工作小心謹慎,興趣廣泛,善於思考,對一切事物都有獨立的見解,他們富於藝術創造性,相對論的創始人愛因斯坦便是這種類型的代表,他每天睡眠的時間比一般人長。

長睡眠與短睡眠者的人格氣質一樣嗎?
人們的睡眠習慣各不一樣,有的人每天要睡8、9個小時以上,有的人則只睡6、7個小時,於是就形成了長睡眠者和短睡眠者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睡眠習慣。這兩種不同睡眠習慣的人,他們的人格氣質和生活方式,經睡眠研究人員研究後證實也完全不同。下面介紹《睡眠與夢》一書記載的哈特曼氏的一則對比研究報告結果。
哈特曼等人於1972年發表了一篇頗有影響的報告,報告者最先在波士頓和紐約的報紙上公開登出廣告,徵求20歲以上的成年男性志願受試者,要求身心健康,同時有每夜長於9小時或短於6小時的恆定睡眠模式,應征者多達400餘人。通過調查睡眠模式,填寫睡眠與夢的日記,接受心理測驗,精神狀況檢查及體格檢查等一系列步驟,精選出29名合格對象接受睡眠實驗室檢查及研究。其中的長睡者組平均每夜睡眠9-7小時,短睡者組平均每夜睡眠5-6小時。
就非眼快動睡眠的第3~4期慢波睡眠而言,兩組的睡眠量差不多,長睡者組平均每夜69.9分鍾,短睡者組平均每夜78.3分鍾,後者甚至長於前者,只是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然而,眼快動睡眠量的差異卻極為顯著。長睡者組平均每夜121.2分鍾,短睡者組平均每夜65.2分鍾,長睡者組幾乎為短睡者組的一倍。而且,長睡者組的眼快動密度(單位時間內眼球快速運動的次數)比短睡者組高。就對夢境的回憶程度而言,長睡者組能記憶的夢境比短睡者組多得多。
研究發現,長睡者的人格氣質和生活方式與短睡者頗有不同。就對睡眠的態度而言,長睡者們覺得睡眠極為重要,非睡不可,多睡為佳;而短睡者們睡醒便起床,覺得躺在床上未免浪費時間。短睡者們平素總是顯得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積極進取、有自信心、對自己比較滿意;而長睡者們大都沒有以上特點,還會顯得差怯,帶些神經質和輕度抑鬱。長睡者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往往信心不足,總有煩惱,常常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重新規劃」;而短睡者們卻是以預先規劃為特點,行動之前預先打定主意,干起來便不再左思右想、猶豫徘徊。
通過上面的對比研究結果不難看出,長睡眠者與短睡眠者的人格氣質、生活方式、精神狀態、以及對事物處理方式等都是完全不同的。雖然長睡眠者與短睡眠者都可在工作、事業上創造出輝煌的業績,也曾出現過各自的著名人物(如長睡眠者的愛因斯坦、短睡眠者的愛迪生等),但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時間比什麼都珍貴,當然還是以短睡眠者更有可能走在時代的前列。

Ⅶ 英媒:近七成英國人每天坐躺11小時,這種舒適為何令他們不滿意

在英國2月28日的新聞報道表示,有將近一大半的英國人,都過著非常舒適的生活,他們每天坐著或者躺著的時間就超過了11個小時,其中還不包括睡覺的時間,也就是說除了睡覺之外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都非常的休閑,根據媒體報道,英國最休閑的地方就是西米德蘭茲郡,他們那八成的人,每天不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就是在沙發上面看電視,並且像這樣的舒適生活,劍橋和愛丁堡也是如此,英國總體來說有七成的人都是過著這樣的生活,但是他們覺得,這種舒適的生活並不是他們想要的,覺得非常的焦慮。

其實可以在家做一些運動,採取一些在家居的器材,然後在家裡面健身,或者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游戲,都是可以鍛煉自己的,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一些在家也能運動的器材,可以很好的鍛煉自己,也不至於荒廢了時間,可以利用好疫情被封閉在家的這段時間,好好的提升一下自己,可以學一些自己喜歡的興趣,學一學其他國家的語言或者是畫畫,跳舞健身,在家裡都是可以的,一味的荒廢自己的時間也會讓他們覺得非常的焦慮,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做,而且長此以往也會引發他們的睡眠問題。

Ⅷ 名人一天睡幾小時,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一天24小時內應該睡多長時間才能確實保證健康的需要,這是人們比較關心而有眾多的科研人員注意研究的問題。這個時間從有關資料介紹的情況和人們的具體實際看,很難硬性地制定,只不過是大概而言。有一項百萬人的問卷調查發現,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9小時范圍內者占絕大多數,約為80%。另一項800人的調查結果為,平均睡眠時間為8.5小時。實際當中還有一些長睡眠者,他們一天的睡眠時間要在10~11小時,但這種情況僅占總人數的1%~2%。世上也有個別短睡眠者,他們每天只睡3~5小時,即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如法國歷史上那位科西嘉島出身、曾威震世界的人物拿破崙,拿破崙一天只睡3個多小時,通常晚上11點上床睡到凌晨2點,起床後在辦公室工作到清晨5點,然後再睡個短覺到7點。這位小個子法國皇帝異常活躍,幾乎是一刻也不能安靜,總是精力充沛地工作著,拿破崙工作效率極高,他有一句口頭禪:「在我的字典里沒有不可能這個詞。」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的首相丘吉爾也是位短睡眠者,每天睡5~6小時,他是個晚睡型短睡眠者,工作到凌晨3~4點鍾才上床,到8點鍾又開始照常工作,然後中午睡個午覺。丘吉爾一生成果卓著,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同時又是偉大的文學家,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再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他也是位短睡眠者。中國人民將永遠懷念我們的好總理——周恩來,中南海西華廳的燈光徹夜不滅,總理日夜為國為民操勞,雖然並無明確記載,但據周圍工作人員的回憶,總理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難怪工作人員都看不下去了,出於對總理的敬愛和心疼之情,貼出了一張特殊的大字報「總理,我們要造您一點反」。總理是位天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文造詣也很高,盡管他睡眠如此之少,但給我們留下的印象總是那麼神采奕奕、思路敏捷、氣宇軒昂。以上這些偉大的人物占總人口數的比例很小,象這種超短睡眠的人也的確很少。他們當中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是後天形成的,很可能也有遺傳因素參與。

總而言之,睡眠時間是因人而異的,並無法制定一個絕對時間,通常我們所說的每天每個人要睡足8小時才能保證健康,只是平均值罷了。但還是平常人所佔的比例數大,平常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可以參考8小時左右這個基本睡眠時間值。

閱讀全文

與英國人睡眠多久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如何搶占人才市場 瀏覽:692
妹妹來約會用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644
環繞中國一圈多少公里 瀏覽:370
中國最貴的郵票多少錢 瀏覽:549
二十萬印尼幣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73
伊朗教科書是什麼樣子 瀏覽:519
寧波印尼館在哪裡 瀏覽:265
英國女王為什麼退出皇室 瀏覽:742
中國移動呼號限制怎麼驗證 瀏覽:408
義大利的葡萄酒最好的有哪些酒 瀏覽:355
中國在印尼有多少士兵 瀏覽:209
印尼小姐什麼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100
印尼潛艇為什麼未打撈出來 瀏覽:37
如何找一個英國的筆友 瀏覽:978
疫情期間中國一共消耗多少口罩 瀏覽:17
印尼1975年戰爭死了多少人 瀏覽:320
印度為什麼加入上海合作 瀏覽:469
印度棉紗為什麼這么漲 瀏覽:423
伊朗軍隊是多少人 瀏覽:465
印尼為什麼不喜歡華人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