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能打清兵

英國為什麼能打清兵

發布時間:2022-05-18 23:56:46

A. 在鴉片戰爭當中,清軍為何會一敗再敗

在鴉片戰爭當中,清軍為何會一敗再敗?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說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從而認為我們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與英國人,所以我們才會輸。

我們說清政府腐朽,這是對的,在那種情況下都開戰了還是依舊戰備鬆弛,這能贏嗎?清朝當時承平時久,很多年沒打過仗了,就當時清兵的士氣,即便是白刃戰英國人也能打的他們屁滾尿流。

第二點,人力物力的調度方面,很多人都可能會認為英國人勞師遠征,調度應該不及清政府,錯了,清政府的戰船根本無力去面對英國人的戰艦,所以英國人無論怎麼打,都可以以大海作為基地,隨意攻擊中國的城市,而清政府抓不住他們,無論怎麼打都會慢一步,況且英國人的物資補給可以從南洋等地補給,所以在這方面是英國人佔了戰略性優勢,這個優勢不是可以簡單地解決的。

第三點,我們有時候在說清政府被大炮打醒了天朝上國的美夢。其實這話還是有些不完全對的,我個人認為,清國是一種從自卑到自大的心態,也是立國之處便遺留下來的東西,在他們眼中,無論什麼東西,不管是百姓還是國土,都沒有滿清的統治重要,他們也從來沒把自己當做這片土地的人。所以在他們發現很難在實質上打敗(參考第二點)英國人之後,總想拿點東西打發英國人了事,而英國人在看到滿清的外強中干之後,也逐漸擴大戰爭力度。

總之,無論是人員士氣,調度乃至上升到滿清那種自大性格上,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之中失敗是情理之中的事。

B. 英國入侵中國時,用刺刀拼贏過清兵具體是哪一場戰爭

超出大部分人想像,鴉片戰爭英軍大部分戰役最終是靠拼刺刀打贏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在火炮對射階段還能和英軍抗衡,一到肉搏階段就立即崩潰
林則徐認為英軍「器良技熟,膽壯心齊」,這話不是白說的。
八旗屬於步兵戰兵的馬甲、領催、小甲之類的就不考慮了。烏蘭泰在挑選駐防八旗加強到廣西剿滅太平軍前線時,就曾經奏稱:「駐防八旗已多不習刀矛,弓箭十無五中…………唯今所恃,唯以鳥銃…………」
駐防八旗如此,京師八旗也不過如此。當烏蘭泰以原秦定三的黔兵2000別領一部後,所帶駐防八旗兵也「唯以奴才所帶鳥槍發給教習…………黔兵雜以刀矛。」才教習完畢之後,攻打永安一役,八旗兵雜以威寧兵數百守炮位,被7名太平軍士兵持長矛短刀就追得丟棄大小炮位十餘,投身激流,寧願淹死也不肉搏。
八旗馬隊,八旗馬隊以吉林、黑龍江馬隊和蒙古馬隊為主。吉林黑龍江馬隊6000,曾經是江北大營主力,可偏偏就是這支主力,在和太平軍肉搏當中,望風潰散,甚至有「不及逃跑,下馬跪受賊刃者」蒙古馬隊素稱勁悍,但是在僧王和勝保麾下的時候,於太平軍北伐部隊民馬雜湊成的馬隊對戰的時候,也是撒丫子時候居多。天津知縣謝子澄一次親自率隊攻撲獨流木城,蒙古馬隊以為後殿,結果謝子澄被太平軍士兵以長矛刺死的時候,蒙古馬隊數百在後觀望不前,當太平軍挺矛上前的時候。「…………轟然潰散,有遁至靜海,無鞋無錢,向民間丐食者…」怯懦如此,真是丟光了老祖宗的臉。
而鴉片戰爭的時候,只要英國人列隊整齊的前進到100米處,齊射,然後刺刀沖鋒(標準的拿破崙時代步兵戰術),清朝的軍隊就已經基本上潰退干凈了。另外,定海那麼多八旗綠營將士殉城,也是洋鬼子白刃突擊拿下來的,洋鬼子死2個,傷15個。
三元里抗英斗爭中,英軍馬德拉斯步兵團一個連迷路被鄉勇包圍,幾乎一萬多人對英軍不到二百人,天降大雨火槍失靈,英軍完全憑借白刃戰突圍而出和大部隊會合,總共死了六個人。鴉片戰爭後十四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曾有英軍一個排四十人以白刃戰擊退俄軍兩千人的記錄
白刃戰很多人會被嚇尿褲子的,宿北戰役兩個旅的士兵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以連方陣刺刀沖鋒打垮對方兩個師,是多麼震撼人心和壯觀。要是拍出來,什麼BOB,大兵都要靠邊站,不過這種絕對血腥的影片能不能上映都是個問題。
刺刀戰術在當時最能反映一支軍隊的訓練和意志。鴉片戰爭的英軍,甲午戰爭的日軍,都是靠最後的刺刀沖鋒打垮清軍,清軍在火器對射階段一般能穩住陣型,到了對方刺刀沖鋒後無一例外崩潰。
到了甲午戰爭,清軍又不敢跟日軍拼刺刀。一位日本軍官描述
"……步兵經常好像二百乃至五百一群,這一群里必有大旗兩面 。並有六厘米炮兩門,攜帶地兵器全是毛瑟槍格拉槍等優良步槍,必定在散開後射擊為常規……他們經常用的隊形是在散開後的一隊中揮舞大旗開火,開火為隨意射擊,並沒有一齊射擊,他們的隊形到處都有薄弱的一線,沒有預備隊。但是稱為總預備隊的,是經常擔任總指揮官的護衛,在散兵線的後方若干米的位置上。退卻地時候。這個預備隊先退,散兵則無秩序的潰逃……也許是不善於射擊,也許是不善於測量距離。也許是時間與演習在射擊上有很大的差異,其子彈多從頭上通過。達到很遠地距離。他們不考慮利用地形地物,從不用跪射,卧射。一律站著射擊,這是經常為了保持隊形的整齊,便於他們能力不強地軍官掌握,否則他們很快就會停止射擊潰退……淮軍所部,只有聶士成所部有堅定射擊到底的勇氣,但是當我軍在付出不大的傷亡(因為他們射擊技術地拙劣),逼近並且亮出刺刀的時候,清軍每次都轉入崩潰,無一例外……

C. 鴉片戰爭中,英軍為何完爆清軍,雙方差距究竟在哪

http://bbs.tiexue.net/post2_11458650_1.html

鴉片戰爭的戰場上,幾艘英國軍艦的側舷對著岸上清軍的炮台,一串齊射。
隨後,數百名英軍士兵乘坐小艇,從炮台側翼登錄,繞到炮台後方展開進攻。炮台上的大清守軍亂成一團,毫無頭緒的胡亂射擊,英軍開始大規模登陸,士兵列隊一排排的齊射,將清軍趕出了炮台,炮台失手,清軍潰敗……
和這類似的場景,在鴉片戰爭中不停地重復上演著。
鴉片戰爭的失敗,不得不讓我們思考,雙發的差距究竟在哪裡?
現在看來,英軍的優勢主要集中表現在武器、士兵素質以及戰術上。
當時清軍所使用的火器,主要是火繩槍,士兵隨身配備有火葯和點火的火柴。這種槍的射速為每分鍾1-2發,射程為100米左右。除了射速慢,射程短等缺點外,在實戰中,因為槍身過長,裝填和擊發都非常不方便,而且還不能安裝刺刀,和敵人近距離交戰時基本沒用。另外,火繩槍的擊發裝置十分落後,在擊發過程中,火葯還非常容易灑落出來並被點燃,士兵甚至會被燒死或炸傷。最讓人吃驚的是,這些槍的年紀特別大,清軍使用時間最長的槍,竟然有160多年的歷史。而且在這160多年中,沒有任何更新換代。然而就是這樣的火繩槍,也僅僅只裝備了大約一半的部隊,其餘部隊,皆使用冷兵器作戰。
再看英軍,英軍當時普遍裝備的是一種新式的前裝滑膛擊發槍,射速為每分鍾3到4發,射程為300米左右。有人計算過,一支英軍火槍的火力,相當於5支清軍使用的火繩槍,然而在實戰中,這個差距還會被拉得更大。
點擊看大圖[圖]英軍所使用的火槍和刺刀
我們再來對比下火炮。
說起來讓人很難相信,因為清朝嚴禁火器,時間長久後,舉國上下竟然沒有什麼可以建造大炮的地方,所以清朝的火炮甚至還不如幾百年前的明朝。庫存的火炮,也因為年久失修,早就銹跡斑斑,不知是否可以繼續正常使用了。天津地區的一些炮台,使用的就是明朝的大炮。
後來清軍開始模仿17世紀的歐洲火炮來建造大炮,但是還是存在鑄造工藝落後,鐵質差,設計存在缺陷等問題。

訓練場上,一批新造好的火炮在等待檢驗,它們威風凌凌的一字排開。大清主將在觀禮台上坐著,眉頭緊鎖,一言不發,隨後揮了揮手,一旁的軍官看到,立馬跑到台下,高聲下令:准備試射!
大炮面前的士兵們一聽到「試射」兩個字,一個個腿肚子直打哆嗦。這兩個字意味著他們又要去鬼門關走一遭。
因為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那些缺陷,清軍大炮的炸膛率是出奇的高,很多炮兵在試射過程中因為炸膛而丟掉性命。
1835年,虎門試射了59門新火炮,有10門炮當場炸毀,3門炮被炸受損,剩下來的炮,雖然沒炸,但也很難保證它們可以經得住實戰的考驗。
除了質量外,衡量火炮優劣還有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射速。在那個年代,火炮的射速甚至比精度更重要。當時清軍火炮的射速為每6分鍾1發,而英軍火炮的射速為每2分鍾3發,簡單的說就是,清軍一枚炮彈打過去,英軍9枚炮彈都砸到臉上來了。再加上清軍火炮質量差,士兵素質低,實戰中射速只會更慢。

除了火炮,炮彈上也有巨大的差距,雖然雙方發射的都是實心鐵鉛彈,但清軍火炮只能發射幾斤重的小炮彈,而英軍則可以發射幾十斤重的大炮彈,而且英軍還配備有當時最新式的爆炸彈,這是清軍最恐懼的東西,殺傷力巨大,琦善曾在給皇帝的奏摺中就描寫過這種炮彈。
同時雙方在士兵素質上差距也是驚人的。
英方的海陸軍皆由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組成,這些士兵熟悉當時的作戰方式,對武器運用自如,聽從號令,戰術動作規范,射擊精準,而且在開戰前有充分的准備。
[圖]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士兵
而這些英軍的對手,基本上從來沒經歷過戰斗,無論是火器,還是冷兵器,都不熟悉。至於士兵,一個個和苦力一樣,穿著短褲,手裡拿著扇子和藤牌。緊急集合的時候,士兵們既不穿軍服,也不帶武器,沒有任何准備,半夢半醒,軍官讓人把旁邊一堆破布一樣的制服發給他們,衣服前後各縫上了一個「勇」字,用來顯示他們和平民的區別,然後從庫房裡搬運出那些已經生銹了的刀劍。
清朝的海軍也一個模樣,鴉片戰爭前的大清水師戰艦,基本上都是木頭建造的,龐大又笨重,就像一堆木材,船上的大炮也是能少放就少放,因為放多了木船行不動,船上的大炮和岸邊炮台里的如出一轍,威力小射速慢,有些大炮在船上開火,產生的後坐力直接讓大炮撞開了屁股後面的船舷,直接落入海中。
經過近代化的那些西方國家,又是如何看待當時大清帝國的軍事實力的呢?
馬戛爾尼訪華時曾說過:對付他們帝國的整個海軍,只需要兩艘炮艦即可,只需要半個季度,就可以完全破壞他們沿岸的海上交通。
俄國人尼古萊出使大清後也認為,清軍毫無戰鬥力可言。

十九世紀初,一個外國人創辦的雜志社:《澳門月報》,從平民的角度對當時清朝軍隊進行了一番總結。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清軍完全沒有戰鬥力,不要說戰爭了,連一般的暴亂都很難平定,清朝的軍事實力完全被高估,在外國直接一擊之下,整個帝國軍隊就會頃刻間崩塌。
我們現在再來看這個結論,其實並不離譜,仔細數數那位乾隆也得意的號稱舉世無雙的「十全武功」的具體內容,再看看洪秀全從全州到南京一路凱歌縱橫上千里,大致就可以知道,大清帝國的軍事實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水平了。
這樣的一支軍隊,在鴉片戰爭這樣一場近代戰爭中,毫無勝算

D. 為什麼清軍能打得過明軍但被英國日本吊打

那時的明軍擅長於與蒙古騎兵大兵團作戰,騎兵單兵格鬥能力一般般,倭寇來的時候,才重視起來,但以後的明軍受到的軍事訓練很少,戰鬥力大大下降,騎兵更是不堪一擊(除了關寧鐵騎,也就三千餘人),加上李自成農民軍滅了明朝,所以清軍在吳三桂的幫助下,才得以入關。被西方列強欺負,也不至於吊打。中法在越南數次交火,各有勝負,尤其是鎮南關大捷,清軍軍事上已經戰勝法國,卻在談判桌上求和。中日交火時,黃海大戰,清軍表現也不怎麼差。主要是人員編制和制度上的根本問題。

E. 戰爭,英國為什麼敢打離自己那麼遠的大國清朝

最主要是發了戰爭財。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發展起來的國家
世界大戰,是全球性的戰爭,波及國家很多,我國是亞洲戰場的主力對抗日本。反而沒有波及美國
我們打架,美國佬埋頭發展經濟。引進個國的人才來為他們服務。其實這些人都是因為世界大戰離開自己國家的,多難的成份多,正好美國可以提供他們這個機會,還可以使他們沒有生命之憂。大量的世界級科學家都來他們這里了。
我們打架,他們高價賣武器。賣物資,來控制局面。看的打的差不多了,靠向勝利的一方,以正義的使者占出來維護世界和平,忽悠了很多人,他們自己得到了黃金。打架的雙方談判時候,美國肯定當第三方當和事老,從而在中間得到好處,美國人真聰明。

F. 為何清朝十萬士兵打不過數千英軍

因為清軍的技術落後,英國最弱的軍隊來了,也能大獲全勝,而最重要的原因其實從歐洲販賣鴉片就已經開始了,具體情況請看具體分析。

鴉片的侵蝕

鴉片被歐洲國家販賣到中國,清朝就認為那是一個好東西,可惜碰上了就上癮,歐洲國家也是通過這個逐漸讓清朝慢慢腐化腐敗,而由於清朝人被鴉片的侵蝕,身體羸弱,各個部隊還沒有協同作戰能力,單單拿著長槍長矛又怎麼能打得過歐洲的洋槍洋炮。

所以,清朝的失敗是必然的,個人認為,就算再來10萬清軍,也不一定能打得過這4千英軍,而其中第一點的技術落後和第三點的鴉片侵蝕,才是導致清朝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清朝是閉關鎖國導致的,但是在往前追溯,歐洲通過販賣鴉片,就開始對清朝開始侵蝕,那個時候開始,就註定了清軍的失敗

G.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敢打離自己那麼遠的大國清朝

當時的大英帝國如日中天,號稱」日不落帝國「。雖然其本土距離大清很遠,到要知道印度可是英國的殖民地,從印度出發到大清是很近的。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能打清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漁業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瀏覽:59
英國脫歐利率怎麼樣 瀏覽:31
講英國歷史講什麼最好 瀏覽:337
越南種什麼草最好 瀏覽:430
羅馬寶貝義大利劇插曲有哪些 瀏覽:667
英國的薯片有多少種 瀏覽:106
英國租房有什麼問題 瀏覽:274
中國男籃對希臘徐傑得多少分 瀏覽:439
越南打表多少錢 瀏覽:334
電腦版越南服怎麼改模組 瀏覽:266
中國什麼省最有錢 瀏覽:962
印度有多少紅茶 瀏覽:207
中國做了哪些努力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瀏覽:103
印度香蕉怎麼煮最好吃 瀏覽:477
印尼花梨木多少錢 瀏覽:672
義大利語有了一點點基礎該怎麼學 瀏覽:941
英國禁用什麼塑料 瀏覽:938
印度為什麼屠宰牛 瀏覽:654
援伊朗醫生有多少報酬 瀏覽:383
印度餅名字怎麼樣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