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軍隊的構想
冷戰結束後,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變化,1990年7月,英國國防部發表了題為《改革選擇方案》的政策性文件,1991年7月,公布了題為《防務預測報告一90年代及其以後的英國國防》的國防白皮書;爾後,英國海、陸、空三軍又制定了本軍種的軍事改革計劃。這些文件分析了英國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和各種威脅,提出了英國軍隊建設的構想。
制定新的軍事戰略,為軍隊長遠建設提供指導方針根據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世界和歐洲政治、軍事戰略形勢的變化,英國於90年代初提出了新的軍事戰略——「應變選擇」戰略。英國軍事領導人認為,英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的特點是:總的來看,全球性戰爭已「極其遙遠」,世界形勢將繼續朝著緩和的方向發展,所受到的現實軍事威脅減少;但地區性不穩定因素將不斷增多,局部沖突此起彼伏、分布廣、動因復雜、難以解決。英國政府強調,在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內,它仍面臨著不可忽視的威脅:一是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量核武器的常規武器依然存在,今後獨聯體形勢一旦發生逆轉,戰爭的陰影就會重新籠罩英倫三島;二是核生化武器、彈道導彈和高技術武器的擴散,會威脅英國的海外利益;三是東歐地區經濟困難、政局不穩、民族矛盾加劇,可能危及整個歐洲的安全與穩定;四是國內威脅,即北愛爾蘭共和國的分裂和恐怖活動。英國受到的外來威脅有以下特點:從威脅的性質上看,已由「現實」變為「潛在」,由「公開」變為「隱蔽」,由「明確」變為「不確定」;從威脅的數量上看,從單一的前蘇聯和華約轉向「多元化」;從威脅的產生地區看,從歐洲轉向世界各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廣大地區;從威脅的程度看,由「危及民族生存」變為「危及國家安全利益」。「應變選擇」戰略的基本點是:以集體防務為主要支柱,以戰略核力量為後盾,以常規力量建設為重點,強調質量建軍,調整組織結構,把英軍建設成「少而精,機動靈活,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適應性強,具有快速反應能力、應付各種危機的能力和對付突發事件能力的強大軍隊」。 由過去側重保持軍隊數量轉為強調提高軍隊的質量,建設「精乾的」常備軍和「具有威懾作用的」戰略核力量。在防務指導方針上,強調英國本土的安全與歐洲大陸的安全與穩定「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維持北約存在的同時,加強自主防務;在防務安排上,承擔北約的集體防務義務,參與解決地區性沖突,防止核生化武器擴散,推動軍控進程。在軍事部署上,壓縮駐德兵力,平時將主要兵力部署在本上,戰時派出快速反應部隊實施機動作戰。在主要作戰對象上,由過去的蘇聯,轉而應付多種威脅,特別是地區性沖突。在作戰方針上,將以「防禦一反應」為主轉為以「干預」為主,強調機動作戰。在戰場准備上,將以歐洲為主變為全方位作戰,重視應付突發事件。
根據「防務職能」,確定軍隊兵力規模英國根據軍隊職能確定軍隊員額的程序分四步:首先是明確「防務職能」。1993年英國國防白皮書規定,英軍有三項「防務職能:
第一,在沒有嚴重外來威脅的情況下,確保英國及其屬地的安全。這就需要英軍隨時隨地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時時刻刻密切監視和警戒英國的領海、領空,隨時向美國政府提供充足的軍事力量。
第二,對付針對英國及其盟國的重大外來威脅。英國仍然是北約的成員國,必須繼續為北約軍隊的「快速反應主體防禦和擴充部隊」非出貢獻。
第三,通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英國更為廣泛的安全利益。其次是規定「政策領域」。根據上述三項「防務職能」,英國規定了11個「政策領域」,即核威懾、英國平時的安全與領土完整、北愛爾蘭問題;附屬領地平時的兵力部署、對附屬領地的增援、其他任務、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北約主力防禦部隊、北約增援部隊;地區安全(平時活動與部署)和地區性沖突干預。其中,第一項「防務職能」包括五一6個「政策領域」,第二項職能包括第7~9個「政策領域」,第三項職能包括最後2個「政策領域」。
再次是區分「沖突類型」。英軍將可能捲入的沖突分為6種類型:
(1)對英國政府的軍事支援,如增援北愛爾蘭,對付恐怖活動等:
(2)對本上安全的內部或外部威脅;
(3)對北約盟國的大規模突擊或進攻;
(4)北約捲入的有限地區性沖突;
(5)不針對北約,但對歐洲安全、國際安全和英國在其他地區的利益有較大影響的嚴重的沖突;
(6)其他軍事援助活動和目的有限的軍事行動,如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等。第一、二種屬於第一大職能,第三、四種屬於第二大職能,第四、五種屬於第三大職能。
最後是根據「軍事任務」和「力量要素」計算所需的總兵力。每個「政策領域」又分為若干項具體的「軍事任務」,總共50項。根據「沖突類型」和「軍事任務」,英軍將所需的武裝力量區分為26個「力量要素」。陸軍的炮兵、工兵、裝甲兵部隊以1個團為1個「力量要素」單位,步兵以1個營為1個單位;海軍以1艘航母或1艘兩棲攻擊艦。五艘戰略核潛艇或1艘核動力常規潛艇為1個單位;空軍以三架主要作戰飛機(如「旋風」F3飛機等)為1個單位。根據每項「軍事任務」所需的「力量要素」單位數,就可累計出英國需要的軍隊總兵力。在計算所需總兵力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些「力量要素」可遂行多種「軍事任務」,因而,可多次使用,可重復計算;二是某些「力量要素」屬專用軍事力量,只能遂行一種任務,不可重復計算。英軍根據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到對世紀初應該保持的軍事力量包括:65個陸軍航空兵團,10個裝甲與偵察團,15.3個陸軍正規炮兵團,7個陸軍地方軍炮兵團,41個陸軍正規步兵營,46.2個陸軍地方軍步兵營,5.3個陸軍地方軍偵察團,12.6個陸軍正規工兵團,且是個陸軍地方軍工兵團;3艘航空母艦,35艘驅逐艦與護衛艦,7艘兩棲艦,萬艘掃雷艦,6艘輔助艦船,35個皇家陸戰隊突擊隊,4艘戰略核潛艇,12艘核動力攻擊潛艇;223架運輸、加油與救援飛機,6架空中預警機,3架「堪培拉」式PRg型飛機,48架「鷂」式飛機,40架「美洲虎」式飛機,27架「豬迷」式飛機,42個「輕劍」式防空導彈分隊,如90架「旋風」式F3型飛機,以及96架「旋風」式GRI型飛機。 推進數字化建設在未來戰爭中,信息戰將成為一種主導作戰樣式。為了打贏信息戰,為了能夠與裝備戰場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化武器系統的北約盟國軍隊實施聯合作戰,英軍已經或即將採取多種措施,推進數字化建設。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1995年10月,英軍成立了第一個數字化機構——地面指揮信息系統作戰需求辦公室。該辦公室主任是一名准將軍官,主要職責是:統一規劃戰場探測器材、通信設備和各種指揮信息系統的研究與發展,確保系統的標准化和通用性;對將被「嵌入」武器系統的信息裝置的研製工作實施監督,對「非機動式指揮信息系統」發展計劃的實施進行協調。英軍下一步將成立的數字化機構有兩個:一個是數字化軍事工作組,其成員為通信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計劃項目的負責人,將代表用戶對要發展的系統進行審查和評定;另一個衛星系統綜合委員會,下轄陸軍指揮信息系統處和地面系統審查中心,主要職責是對發展各種信息系統提供保障和檢驗論證勤務。「軍數字化總綱」:1996年初,英國防部已頒發指導陸軍部隊逐步實現數字化的「英國陸軍數字化總綱」。根據該總綱,英陸軍將分三個階段逐漸實現數字化。在1997—-2001年的第一階段,將首先在作戰師的范圍內從縱向上,即從師司令部直到各基層分隊的作戰平台,都配備信息系統。然後在作戰旅的范圍內,裝備更多的「貼花」式戰場管理系統。此間,還要做兩件事:一件是指定1個旅擔負對某些信息系統進行大量裝備部隊前的檢驗性實驗任務;另一件是對「貼花」式系統進行演示試驗,以確定發展何種作戰平台上的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為了解決系統的通用性問題,英國將派代表到美國、德國、法國或瑞典去學習取經。第二階段為2001年至2007年。在這一階段,將全面建成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將有更多的「貼花」式系統進入戰斗支援部隊和戰斗勤務支援部隊,作戰平台將裝備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在第三階段的2007-2014年,將使陸軍的所有作戰部隊全部裝備戰場管理系統,使陸軍全部實現數字化。執行6項數字化計劃,第一項是對正在研製的系統的「全面審查」計劃。這一計劃涉及的系統有60多個,如「追蹤者」式偵察車、「多星」式戰場雷達系統等,目的是確保各系統具有通用性,能採集、處理、傳輸和使用各種信息。第二項是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通過該計劃的實施,可建立從戰場最高指揮到塹壕士兵及各平行單位之間的、縱橫交錯的基本網路結構,最終建成數字化戰場。執行第三項計劃——戰場信息系統應用計劃的目的是,為上述共用基礎設施開發一批應用軟體。第四項計劃為作戰平台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研製計劃。實施該計劃,不僅可使各個作戰平台上的作戰管理系統與外部的各作戰單元實現一體化聯網,還可大大提高戰場透明度和後勤保障能力。根據第五項計劃——通信系統開發計劃,將研製多種數字化通信系統,如「弓箭手」式戰術無線電台、「松雞」式作戰地域通信系統等。最後一項是技術保障計劃,它包括三項分計劃:一是旨在提高應用技術效用的研究分計劃,如研究作戰環境對戰場管理系統的影響與技術要求、作戰信息系統的脆弱性與安全保密、圖像傳輸的數字壓縮方式等;二是標准化分計劃,它要求利用「英國國防與陸軍綜合數字模型」,通過多次演示與論證,設計出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的技術框架結構;三是作戰分析、模擬、建模和論證分計劃,據此將建立模擬實驗室,在各信息系統裝備部隊前對其進行試驗論證。
㈡ 英國軍銜大小等級
英國的軍銜比較奇特,我這里簡單說一下軍官的軍銜。英國陸軍中,有元帥(一般只在戰時授予或者授予皇室成員) 上將 中將 少將,但不像其他西方國家,英國陸軍裡面沒有準將,而是有一個大校,英語叫brigadier,屬於校官。以下是上校 中校 少校 上尉 中尉 少尉。皇家海軍裡面有準將,英語叫commodore,沒有大校,以下到中尉,沒有少尉,有一個見習海員,英語叫midshipman。皇家空軍就比較正常了,從元帥到少尉都有。
㈢ 英國軍銜
英國陸軍軍銜
將級:元帥 上將 中將 少將 准將
校級:上校 中校 少校
尉級:上尉 中尉 少尉 一級准尉 二級准尉
士級:軍士長 上士 中士 下士
列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空軍軍銜
將級:元帥 上將 中將 少將 准將
校級:上校 中校 少校
尉級:上尉 中尉 少尉 一級准尉 二級准尉
士級:軍士長 上士 中士 下士
列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海軍軍銜
將級:元帥 上將 中將 少將 准將
校級:上校 中校 少校
尉級:上尉 中尉 少尉 一級准尉 二級准尉
士級:軍士長 上士 中士 下士
列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海軍陸戰隊軍銜
將級:上將 中將 少將 准將
校級:上校 中校 少校
尉級:上尉 中尉 少尉 一級准尉 二級准尉
士級:軍士長 上士 中士 下士
列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請採納~
㈣ 敬禮的士兵(簡易畫)。
敬禮是一種禮儀,分為舉手禮、注目禮、舉槍禮和少先隊禮等。行禮表示尊敬,用於書信結尾表示尊敬,對人恭敬,以禮相待。
軍禮,指:1.舊時指軍中的禮儀。西周五禮之一,是用於征伐,是軍事活動方面的禮節儀式。 2.軍人的禮節;軍中的禮節。包括舉手禮、注目禮、持槍禮。
軍禮的由來:
軍禮,是軍隊中使用的嚴肅禮節。當今世界各國的軍禮,其由來有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英國軍隊奮力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女王為凱旋歸來的將士舉行了一次壯觀的祝捷大會。在會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為有功的將士頒發獎品。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別規定將士領獎時,要用手遮蔽眼部,不得對女王平視。這一動作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軍禮。
軍禮的演變:
古羅馬的帝國騎士在相遇時,有舉起盔甲上的面甲的傳統。據說這是為了表示敬意和騎士精神;同時,還可向同伴顯示臉部,以免被誤殺。到中世紀,西歐的武士都丟掉了面甲,舉面甲的傳統也就演變為脫下頭盔或帽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其軍隊為簡便起見,正式把脫帽致禮的傳統改為用手接觸帽檐或一束頭發(在不戴帽時)。
英國軍人敬禮時手心外翻,表示手中沒有武器;而且雙腳並攏,成立正姿勢,表示軍人氣魄。
由於行禮主要是為了表示敬意,因而在實行軍銜後,便由同時相互舉手改為下級向上級首先敬禮,爾後上級還禮。
世界各國軍隊的軍禮動作雖各有不同,但舉手接觸帽檐這一點卻大多是一致的。
各類敬禮:
1、在軍禮徒手敬禮都是五隻手指,立正右手的手掌攤平,手心微微向內中指微觸眉梢。
2、童軍徒手敬禮都是三隻手指頭,立正右手手掌攤平手心微微向「外」中指微觸眉梢。這三隻手指頭有人釋意為三達德或是三條諾言,對中國童子軍來說並沒有錯。
但比較正確的說法(或是另一個較為世界所公認的說法)是:靠近自己的食指代表對自己負責;中指朝上代表對上蒼負責;無名指朝外代表對他人或對社會負責,大拇指壓住小拇指除了避免小指翹起來外,也代表了大幫小,強扶弱的意思。
3、幼童軍的兩指禮源自於叢林奇談,代表的是狼的耳朵,並不是智仁勇中少了哪一個;幼童軍跟稚齡童軍不同的是幼童軍兩指是張開的,稚齡是閉合的(代表狼寶寶還沒長大耳朵還沒開)。不過在國外幼童軍或稚齡都多采三指禮不用二指禮了。
4、如果只是敬禮(比如說學校的升旗或是軍隊等等),還是以五指禮為主;若是穿著童軍制服、童軍與童軍間、童軍活動或聚會場合,應行三指禮。
㈤ 小女孩向國旗敬禮怎麼畫簡單又漂亮
歷史發展
軍禮的由來
軍禮,是軍隊中使用的嚴肅禮節。當今世界各國的軍禮,其由來有兩種傳說:
閱兵式敬禮
一種傳說,英國軍隊奮力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女王為凱旋歸來的將士舉行了一次壯觀的祝捷大會。在會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為有功的將士頒發獎品。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別規定將士領獎時,要用手遮蔽眼部,不得對女王平視。這一動作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軍禮。
另一種傳說,嚴肅的軍禮來自中古情場。歐洲中古時代,一個公主若下嫁給一位勇敢的武士,而武士要得到公主,就免不了要在公主面前刀光劍影一番。比武之前,武士們必需列隊在公主的寶座前走過。為了示意自己被公主的美麗所暈眩,都將手舉起蓋在眼前。漸漸地,這個動作演變成了當今的軍禮。
軍禮的演變
古羅馬的帝國騎士在相遇時,有舉起盔甲上的面甲的傳統。據說這是為了表示敬意和騎士精神;同時,還可向同伴顯示臉部,以免被誤殺。到中世紀,西歐的武士都丟掉了面甲,舉面甲的傳統也就演變為脫下頭盔或帽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其軍隊為簡便起見,正式把脫帽致禮的傳統改為用手接觸帽檐或一束頭發(在不戴帽時)。
英國軍人敬禮時手心外翻,表示手中沒有武器;而且雙腳並攏,成立正姿勢,表示軍人氣魄。
由於行禮主要是為了表示敬意,因而在實行軍銜後,便由同時相互舉手改為下級向上級首先敬禮,爾後上級還禮。
世界各國軍隊的軍禮動作雖各有不同,但舉手接觸帽檐這一點卻大多是一致的。
㈥ 美國中國英國軍隊敬禮,都是怎樣的
美軍手心向下,靠近帽檐處
㈦ 敬禮的小學生怎麼畫簡筆畫。
敬禮的小學生簡筆畫如下:
㈧ 英國軍隊的陸軍軍銜
將官: 上將 中將 少將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准尉:一級准尉 二級准尉
軍士:上士 中士 下士
士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空軍軍銜:
空軍元帥(只在戰時授予)
將官:上將 中將 少將
准將:准將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准尉:一級准尉 二級准尉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士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海軍軍銜:
海軍元帥(只在戰時授予)
將官: 上將 中將 少將
准將:准將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准尉:一級准尉 二級准尉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士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海軍陸戰隊軍銜:
將官:上將 中將 少將
准將:准將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准尉: 一級准尉 二級准尉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士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㈨ 找圖 以前在微博上看到一種高跟鞋設計的手繪 特漂亮 英倫英國軍隊風 就是有羽毛或者鏈子那種元素的 感激
㈩ 英國軍隊的主要軍種
皇家 空軍 皇家海軍 英國陸軍 英國皇家衛隊 還有世界排名第一的特種部隊SAS英國 特種空勤團 又稱空中特勤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