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航母平均每一萬噸能搭載多少架固定翼飛機
這個沒有規定數量的,二戰時航母才兩三萬噸的排水量,而艦載機可達八九十架,現在美國超級航母都是十萬噸級了,艦載機也才九十餘架,這主要是由飛機的重量大小及出動量和任務所決定,輕型飛機可多裝載些,重型飛機就要少帶些。中國遼寧艦滿載也是四十餘架飛機,二十四架殲15加二十多架直升機。三哥的超日王還小兩萬噸也可帶這么多,就因為殲15是重型機,那米格29k是中型機。
② 二戰時英國的光輝,皇家方舟和競技神三級航母載機量是多少分別搭載何種飛機,型號是多少
光輝級航母的載機數量是33架
皇家方舟號的載機數量72架(設計)。通常60架:48架劍魚魚雷機,12架魚鷹戰斗/轟炸機 或者 36架劍魚魚雷機和24架魚鷹戰斗/轟炸機;服役後期魚鷹被大鷗戰斗/轟炸機(skua)取代。
二戰時期競技神號只能裝16架飛機,主要是劍魚級
③ 一艘航空母艦需要配置多少架飛機
視航母大小而定,像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一般配置70架左右的各式飛機,最多能搭載100到120架飛機。通常判斷一艘航母搭載飛機的大體數你可以根據噸位來 一般平均1000噸搭載一架飛機,最大搭載數量一般不超過20% 比如一艘6萬噸的航母搭載飛機數量在60架左右 最多搭載也就是70架左右 。這只是理論值 各種航母機庫的大小起著決定性作用
有的輕型航母經過所謂精巧的設計能搭載的飛機數量遠多於這個比例但是那也是以犧牲續航能力來做到的。比如義大利的加里波第號 只有1.3萬噸 卻能搭載18架鷂式飛機 已經達到40%
而且搭載飛機的種類不同也影響數量,比如預警機一架占的地方相當於 鷂式戰機兩個還多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通常編制為 40架左右的F/A-18攻擊機,4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16架A-6E"入侵者」攻擊機(含KA—6D空中加油機),4架E-2C"鷹眼" 空中早期預警機,6架S—3A/B「北歐海盜」反潛飛機直升機,8架HH-60"海鷹"直升機(最近EA-6B也即將退役,由F/A-18G取代)。
④ 英國百眼巨人航母上都裝備了什麼飛機
樓上的別瞎扯~~~
英國現役的航母共有3艘,即「無敵」號、「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
百眼巨人號航母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母~!!!百眼巨人號航母載「杜鵑」式飛機20架,「杜鵑」式飛機是一種專門設計的艦載魚雷攻擊機.它要是能裝海鷂的話... MY GOD~
百眼巨人號航母簡介:
從1917年開始,英國海軍將建造中的客輪「卡吉林」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艦上原有的煙囪被拆除,設計人員設計出從主甲板下面通向艦尾的水平排煙道,從而清除了妨礙飛機起降的最大障礙。飛行跑道前後貫通,形成了全通式的飛行甲板,極大地方便了艦載機的起降作業。這種結構的航母被稱為「平原型」。「百眼巨人」號初具了現代航母的雛形。 1918年5月,「百眼巨人」號的改裝工程完工。該艦標准排水量為14450噸,最大航速20節,可搭載飛機20架。同年9月,該艦編入皇家海軍的作戰序列。然而,由於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匆忙入役的「百眼巨人」號尚未來得及接受戰火的洗禮,戰爭便結束了。「百眼巨人」號只能默默地呆在皇家海軍的艦隊中,無法在真正的戰爭中一顯身手。但是,作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在航母發展史上的開拓性地位是無法抹殺的。
⑤ 航母一般自帶多少戰斗機
目前最大的航母是美國尼米茲級: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自1968年至1998年共建造了8艘,分別是「尼米茲」號,「艾森豪威爾」號,「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和「杜魯門」號。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總長332.9米,水線長317米,艦寬40.8米,飛行甲板長332.9米,飛行甲板寬76.8米,斜角甲板長237.7米,標准排水量81600噸,輕載排水量72916噸(「尼米茲」號為72798噸),滿載排水量91487噸(「尼米茲」號為90944噸),戰斗滿載排水量93400噸,吃水11.3米,最大航速33節,巡航航速30節,續航力80-100萬海里,動力裝置為2座A4W/AIG型冷卻壓水反應堆,4台蒸汽輪機,4軸,20.94千瓦。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配備20架F-14戰斗機,20架F/A-18戰斗/攻擊機,20架A-6攻擊機(已退役),10架S-3A/B反潛直升機,5架EA-6B電子戰飛機,5架E-2C預警機,6架SH-3H反潛直升機,共計9個艦載機中隊,86架各型飛機。艦上還有3座八聯裝「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4門6管「密集陣」近防系統。
艦上人員編制軍官161人,士兵3040人,艦載航空兵2480人,總計5681人。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油料裝載量為一萬噸,航空彈葯3000噸。艦載機連隊可控制25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和空域,每天可出動200架次執行作戰任務,裝彈量是美國現役其它航母的2-3倍。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美國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它的7種不同用途的艦載飛機可以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艇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可以支援陸地作戰,保護海上艦隊,可以在航空母艦周圍方圓幾百海里的海面上佈雷,實施海上封鎖。由它領銜組成的戰斗群通常由4~6艘導彈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和補給艦只構成。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自身也有強大的防衛體系,包括導彈、火炮、電子對抗系統、「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由雷達導航的「海麻雀」導彈屬短-中程導彈,可攻擊飛機和截擊敵方的巡航導彈。它的近程火炮系統有自動搜索和瞄準雷達,20毫米近程火炮系統每分種能發射3000發以上炮彈,能有效地防禦敵方飛機和導彈的近程攻擊。
兩台核反應堆為航空母艦提供幾乎是無限期的30節以上的續航能力。8台8000千瓦汽輪發電機提供的電力可供10萬人口的城市使用。4台海水淡化裝置為「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每天提供1818440升淡水。一般情況下,艦上備有供其人員消耗90天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都裝有兩座A4W密封水核反應堆,4台飛機升降機,4座飛機彈射器,4座「海麻雀」導彈發射架,3~4座「密集陣」20毫米近程火炮武器系統,SPS-48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SPS-49(V)5二維對空搜索雷達,3座Mk-91火力控制系統,AN/SLQ-32(V)4雷達電子對抗和火力控制系統,AN/WLR-1H雷達電子監視系統。
http://..com/question/9584606.html?si=1
目前最小的一艘是泰國的「查克里」號:
以農業、觀光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泰國,為了跟西邊的南亞強權——印度,以及鄰近的印尼、越南與柬普寨等東南亞國家競爭,在1990年代初期驚世駭俗地跟西班牙訂購了一艘航空母艦,使泰國皇家海軍能掌握麻六甲海峽一帶等關鍵水域的制海權。這就是本文介紹的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HTMS Chakri Naruebet R-911)短場起降輕型航空母艦的由來。1992年7月,泰國與西班牙巴贊造船廠(Bazan,現為IZAR造船集團的一份子)簽下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的建造合約,該艦於1997年3月服役。本艦的任務包括作為泰國皇家海軍旗艦、反潛、支援兩棲作戰、搜索與救援、監視與護衛、維和等等。[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由於巴贊廠先前才為西班牙建造亞斯都利亞親王號(Principe de Asturias R-11),所以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很自然地與前者有不少相似之處,例如兩者的飛行甲板構型幾無二致,兩具升降機同樣分別位於右舷的艦島前方以及飛行甲板尾部中央,讓STOVL戰機起飛的滑跳甲板同為12度。不過較晚設計的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的艦島外型比亞斯都利亞親王號先進多了,經過匿蹤設計,外觀簡潔洗鍊而且有傾斜造型,並採用具有傾斜造型、與煙囪合為一體的塔狀桅桿,而非亞斯都利亞親王號的格子桅。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的滿載排水量僅11486ton,取代了義大利的加里波底號(Giuseppe Garibaldi C-551)而成為全世界最小的航空母艦。因此,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可視為亞斯都利亞親王號的縮小與改良版。動力方面,不同於亞斯都利亞親王號,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採用復合柴油機與燃氣渦輪(CODOG),主機包括兩具高速用的美國GE制LM-2500燃氣渦輪,以及兩具德國授權巴贊廠生產的MTU 16V1163 TB83巡航用柴油機,雙軸可變距螺旋槳推進,最大航速達26節,巡航速度為16節。[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由於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需擔負泰國艦隊的旗艦,因此艦上設有相關的指管通情裝備。與亞斯都利亞親王號一樣,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大部分的電子裝備與武器都由美國提供。本艦的戰斗系統由西班牙FABA負責整合,設有七具操控台以及一具輔助操控台,處理單元則為美製AN/UYK-43C主電腦以及AN/UYK-20中型電腦。偵測方面,的主桅桿頂端設有一具AN/SPS-52 3D中程對空搜索雷達,此外擁有AN/SPS-64平面搜索雷達、凱利文.休斯(Kelvin Hughes)的I頻導航雷達、以及E/F導航/直升機管制雷達各一,上述雷達都是美國貨。導航方面,本艦擁有一套整合了全球定位系統(GPS)的MX-1105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以及URN 25太康(Tacan)導航系統。電子戰方面,本艦配備Indra Aldebaran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四具英國航太整合防衛(BAE Systems Integrated Defense Solutions,之前的Tracor)的MK-137誘餌發射器,未來還可能加裝美國雷松的AN/SLQ-32電子反制系統。射控方面,本艦配備兩具Signnal(現為Thales Nederland)的STIR照明雷達,負責指揮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接戰。此外,艦首設有一具中頻主/被動聲納。[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自衛武裝方面,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也比亞斯都利亞親王號更為進步。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配備一具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使用美製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本艦的近迫防空則由三座法制Sadral六聯裝防空飛彈發射器(陸軍西北風(Mistral)紅外線導引肩射防空飛彈的衍生型)以及四座美製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本艦的艦載機隊包括六架購自西班牙的二手AV-8S英制獵鷹(Harrier)短場起飛/垂直降落(STOVL)攻擊機,以及六架美製S-70B反潛直升機,前者負責對地攻擊、反潛以及有限度的空對空作戰,後者能進行反潛、搜救等任務。本艦的飛行甲板長174.6m,寬27.5m。[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服役之後,泰國成為東南亞唯一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不過泰國的經濟並不富裕,對於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以及艦上飛行隊的運作已經很難維持,遑論組建一支像樣的航艦戰斗群。更慘的是泰國在1990年代末期飽受亞洲金融風暴之苦,經濟被徹底拖垮,根本沒有足夠經費維持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的正常運作,艦上許多該有的裝備(如武器系統)都還沒有著落,在2003年時也傳出搭配這艘航艦的9架AV-8S中有7架因缺乏料件而無法飛行。一位泰國海軍軍官曾慶幸泰國在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泰珠大貶值前就買了這艘航艦,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近年來泰國海軍一直想整修艦上的艦載機,使其正常運作,無奈泰國近年經濟狀況一直不佳,至今這艘航艦還是很少出海,大部分都伯於港內形同廢鐵。2003年柬普寨情勢不穩,泰國終於請出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押陣示威,展現護僑決心。除了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之外,泰國還曾計畫采購第二艘航空母艦以有效保護安達曼海,但是以泰國目前的經濟狀況無異於痴人說夢。總而言之,泰國購買航空母艦的主要動機還是在於虛榮性質的軍備競賽,對泰國防衛的實際需求貢獻不大,但是泰國根本負擔不起這等開銷。這無疑是一些打腫臉充胖子、窮兵黷武勒緊褲帶擴軍的國家的又一警惕。
http://www.war-sky.com/forum/htm_data/3/0605/191381.html
⑥ 航空母艦上面有多少飛機
不等,小航母能載30多架,象「尼米茲」級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可以載90架。
⑦ 21世紀初世界上所有航空母艦一共約可以裝載多少架飛機
在波斯灣、阿富汗和太平洋地區美國利用它的航空母艦艦隊維持它的利益。在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的過程中,美國盡管在中東沒有足夠的陸上機場,依然能夠利用其航空母艦戰斗群進行主要攻擊。
21世紀初世界上所有航空母艦一共約可以裝載1250架飛機,其中美國的載機數超過1000架。英國和法國正在擴大其載機量,法國建造了戴高樂號航空母艦,英國也計劃建造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
⑧ 全世界航母總共有多少架艦載機美國有多少
美國10艘,每艘一個聯隊一般是85-90架,目前的典型配置是64架(超級大黃蜂戰斗機12-14架,大黃蜂攻擊機20-24架,反潛直升機6-8架, E-2C預警機4-6架,EA-6B電子戰飛機4-6架,C-2勤務機.
總共640架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41架(14架Su-33,或28架米格-29K,17架直升機,4架Su-25)
法國戴高樂號40架
英國卓越號22架
義大利加里波第號12架AV-8B
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29架
巴西聖保羅號39架(22固定翼,17直升機)
印度維拉特號30架(海鷂式)
泰國航母14架(6架AV-8B)
以上合計230多架。全世界總共900架
⑨ 二戰時航空母艦能帶多少飛機
看什麼型號的航母了,二戰中美國的列剋星敦級航母能和約克城級一樣都是攜帶4個中隊70多架艦載機,埃塞克斯級則更多,可以超過90架。日本航母的艦載機相對少一些,最多的翔鶴級也就是80架左右。英國航母艦載機更少,光輝級只有36架。
⑩ 航母一般能載多少架飛機
以美國為標准,常規動力50-70,核動力100左右。以下詳細介紹:
美國海軍現有2型3級12艘大型航空母艦,其中包括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3艘、企業級核動力航母1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8艘。其中,除「小鷹」號母港設在海外的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外,其餘11艘的母港均在美國本土的五大航空母艦基地。
美海軍規定,和平時期,每艘航母一個標準的訓練、執勤和休整周期為18個月,並各佔1/3時間。因此,正常情況下,美海軍現役12艘航空母艦,有1/3在海灣地區、西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外前沿地區執勤或擔負作戰任務,1/3進行海上訓練,另有1/3在港內休整或進廠維修保養。當然,戰時其訓練、休整和維修周期會縮短,能執行作戰任務的航空母艦將比平時增加50%至1倍左右,可能會集結6-8艘航空母艦投入作戰。目前部署如下:
CV63「小鷹」號常現動力航母該艦為小鷹級首艦,1961年4月服役,常駐西太平洋執勤;標准排水量60100噸,艦長323.6米;飛行甲板長318.8米、寬76.8米;動力裝置為8座鍋爐,4台蒸汽輪機,28萬馬力;航速32節;續航力為12000海里/20節;可搭載各型飛機80-90架;編制5480人;當時造價為2.652億美元,設計使用壽命30年。該艦原是作為重型攻擊航空母艦設計建造的,1973年改裝為多用途航母,1987年至1991年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服役期延長15年,滿載排水量增至83960噸。「小鷹」號服役後一直在太平洋艦隊,長期以聖迭戈海軍基地為母港,參加過越戰,多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海灣執勤,1998年7月接替退役的「獨立」號航母部署至日本橫須賀、常駐西太平洋。目前,該艦由美海軍第7艦隊第5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5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6架,包括F-14戰斗機14架、F/A-18戰斗/攻擊機36架、EA-6B電子戰機和E-2C預警機各4架、S-3B反潛機8架、SH-60F反潛直升機6架、HH-60H救援直升機和ES-3電子偵察機各2架,計劃於2008年退役。
CV64「星座」號為小鷹級航母的第2艘,1961年10月27日加入太平洋艦隊服役,性能與「小鷹」號一樣。該艦服役後一直以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迭戈海軍基地為母港。1964年8月4日美軍挑起「北部灣」事件後,「星座」號航母便於次日出動艦載機轟炸北越,是美軍發動全面侵越戰爭後第一艘參戰的攻擊航母。此後,「星座」號於1975年改裝為多用途航母,1990年至1993年完成了延長服役期的改裝,並計劃於2003年退役。該艦目前隸屬於太平洋艦隊,艦上搭載第2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6架,通常由2艘導彈巡洋艦、3艘驅逐艦、1艘導彈護衛艦。2艘核潛艇和1艘快速戰斗補給艦擔負護航。
CV67「肯尼迪」號這是小鷹級航母的第4艘,也是美國建造的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F·肯尼迪命名,母港設在美國東海岸佛羅里達州的海波特海軍基地。該艦於1964年至1967年建造,1968年9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與前3艘同級艦相比,「肯尼迪」號的機庫和飛行甲板布置有改進,斜角飛行甲板由傾斜11度20分改為11度,機庫由長225米、寬30米改為長210米、寬32米,結構更趨合理,滿載排水量減至80940噸。該艦曾參加了對古巴的海上封鎖,並於1990年9月14日至199年3月12日連續6個月部署在波斯灣,是參加海灣戰爭時間最長的美國航母。1993年至1995年9月進行了延長服役期改裝,之後轉入海軍後備隊,擔任訓練航母,2000年又回到大西洋艦隊轉為現役航母,現在是美國海軍唯一一艘訓練航母,主要用於訓練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同時電可以進行現役部署,執行作戰任務,計劃2018年退役,屆苯�?0年的服役史。
CVN65「企業」號為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1958年至1960年建造,當時造價為4.5億美元,1961年11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65年至1990年部署在太平洋艦隊,1990年至1994年進行為期4年的更換核燃料和現代化改裝,之後加入大西洋艦隊,目前母港設在弗吉尼亞州美國最大的海軍基地諾福克。該艦標准排水量73570噸,滿載排水量93970噸,全艦長342.5術,飛行甲板寬76.88米,載機約90架,由8台A2w型核反應堆為4台齒輪傳動式汽輪機提供蒸汽,航速33節,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航行20萬海至。1964年8至10月,「企業」號航母在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長灘」號和「班市裡奇」號的護航下,組成世界上第一支全核動力特混艦隊,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途中沒有加油和再補治,歷時64天,總航程32600海里,充分顯示了核動力的巨大續航力,開創了航空母艦發展的新紀元。該艦曾參加對古巴的海上封鎖以及越南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先後四次更換核燃料。現隸屬於大西洋艦隊,執行任務時搭載第3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8架。
CVN68「尼米茲」寫這是繼「企業」號之後的第二艘核動力超級航空母艦,以二戰時期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命名,1968年動工,1972年下水,1975年5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87年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設在布雷默頓,1998年3月進入位於諾福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歷時3年的大修,計劃2002年完成。該艦標准排水量74042噸,滿載排水量91487噸,總長333米,飛行甲板,寬76.8米,由2座A4W型壓水式核反應堆提供動力,28萬馬力,航速30節以上,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運行13年,續航力達80-100萬海里,可載各型艦載機90-100架,編制艦員5930人。「尼米茲」導採用了功率更大、結構更完善、壽命更長的A4W型核反應堆,並裝備了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和「海麻雀」艦空導彈,服役時間可長達50年。1997年9月5日至1998年2月28日,該艦隸屬太平洋艦隊,搭載第9艦載航空聯隊,從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出發。橫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在炎熱的波斯灣執勤3個月,參加了對伊拉克的空襲作戰,然後又穿越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達美國東海岸的梅波特海軍基地,在175天內環球航行一周。
CVN69「艾森豪威爾」號為尼米茲級的第2艘,以美國第34任總統命名,性能與「尼米茲」號一致,1977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曾參加波黑戰爭空襲波黑塞族武裝,多次前往地中海和海灣執勤。該艦目前隸屬太平洋艦隊,搭載第7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80架。
CVN70「文森」號該艦以二戰前海軍的堅定支得者美國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主席「卡爾·文森」命名,性能與尼米茲級前二艘一樣,1982年3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83年部署至太平洋艦隊,母港為布雷默頓海軍基地。該艦曾多次在海灣執勤,參加過對伊拉克的空襲作戰,目前由第3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11艦載航空聯隊,裝奮各型飛機78架。
CVN71「羅斯福」號是尼米茲級的第1艘,以美國第26任總統命名,性能略有改進,滿載排水量增至97574噸,1986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該艦曾參加海灣戰爭,1999年又參加了科索沃戰爭,在同級艦中實戰經驗最為豐富。目前搭載第8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80架.並由2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2艘核潛艇和1艘快速戰斗支援艦擔負護航。
CVN72「林肯」號以美國最受擁戴的林肯總統命名。性能進一步改進,裝載2900噸航空彈葯和350萬加侖航空汽油後,滿載排水量達102000噸,是世界上第一艘超過10萬噸的航空母艦。該艦1989年服役,先部署在大西洋艦隊,1990年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由諾福克移至華盛頓州的埃弗雷特。目前由,搭載第14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78架,配屬2艘導彈巡洋艦、6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1艘核潛艇和3艘後勤艦,正在波斯灣執勤,每天出動艦載機對伊拉克進行空中監觀和封鎖。
CVN73「華盛頓」號以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命名,性能與「林肯」號一樣,1992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目前隸屬於第2巡洋艦驅逐艦大隊,搭載第17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78架,正在地中海執勤,由導彈巡洋艦「諾曼底」號、驅逐艦「布里斯科」號和「加農」號、護衛艦「辛普森」號、核潛艇「安納波利斯」號和「阿爾巴尼」號、快速戰斗支援艦「供應」號擔負護航。
CVN74「斯坦尼斯」號,這是尼米茲級的第7艘,1995年12月服役,是美海軍第一艘裝備IT-21「21世紀信息技術」系統,實現網路化的現代航空母艦,核動力裝置也得到進一步改進,一次加註核燃料可連續運行23年,因此在45-50年的服役期內只需要換一次核燃料。該艦加入現役後先部署在大西洋艦隊,1998年8月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也由梅波特移至聖迭戈海至基地。2000年上半年,該艦搭載第9艦載航空聯隊各型飛機74架,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波斯灣進行為期6個月的海外執勤。
CVN75「杜魯門」號為美海軍20世紀最後服役的航母,造價高達45億美元。該艦以美國第33任總統命名,1993年至1996年建造,1998年7月服役,部署在了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目前,該艦正在中大西洋進行作戰部署前的最後一次海上訓練,由第2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3艦載航空聯隊的飛機74架。
保持12艘大型航母編隊,是美國國防部為「打贏兩場幾乎同時發生的戰區戰爭」而確定的最低標准。在21世紀初,美海軍將繼續維持這一計劃,到2008年,等10艘尼米茲級航母CVN77將接替「小鷹」號;而在研的CVNX級將於2006年開始建造,2013年接替「企業」號;第2艘CVNX級航母將於5年後取代「肯尼迪」號,屆時,美海軍航母將全部核動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