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中世紀到18世紀很多歐洲國家的王室都說法語那時法語是歐洲通用語嗎
算是的,法語在歐洲曾一直是貴族的通用語。
諾曼底公爵征服了英格蘭,成為英格蘭國王,所以有大量的法語詞彙被帶到了英國,而且之後很長時間英國宮廷也都說法語,再後來,由於法國的強大及各國聯姻,整個歐洲的宮廷都在說法語,包括俄國宮廷也說法語。大家都覺得法語才是高級的,法語成為當時所有上流社會貴族的通用語。
18至19世紀的俄國,在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大力提倡下,整個俄國社會出現了一股貴族「歐洲化」的風氣。19世紀,莫斯科貴族開會時第一語言是法語,有時候是先用法語講一遍,再用俄語翻譯一遍。
❷ 法語曾是歐洲貴族語言,為何後來它會被英語所取代
1066年征服者威廉把法語帶到了英格蘭,並對英語產生了影響。另一方面,18世紀歐洲各國貴族欣賞法國的生活方式,法語也成了各國的宮廷語言。直到1920年代以前,法語是歐洲外交場合的通用語。法語曾經輝煌一時,是世界上第一種外交通用語言。法語被稱為貴族語言,發展到11世紀,法語是除了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就連英國國徽,上邊那兩行字都是法語。自16世紀開始,法語成為歐洲各國宮廷、外交及學術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青年不會說法語是不允許結婚的。
❸ 美國的第一外語是西班牙語,英國第一外語是法語,為什麼
首先,地理原因的確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其次,歷史原因,如樓上所言,美國太多西班牙移民,法國和英國應為戰爭。
第三,我想說的是,你的問題也不全對。。。英國的第一外語也不一定就是法語,通常大家選擇的都是法語,應為離得近,在英國第一外語是可以選擇的,你可以自選西班牙語或者德語等等。。。法國也是如此,,很多法國人都不會說英語,但是西班牙語很流利
第四,語系原因。。。英語很多詞彙來源於法語。。。方便學習,很多英國人就學了法語羅~~而且歐盟么。。。
❹ 為什麼好多英國人會法語呢謝謝你啦!
雖然很多法國人認為他們是高盧人(lesgaulois)的後裔,但是今天似乎只有很少的凱爾特人的影響保留在法國人中。很多的詞彙是來源於拉丁文或日耳曼語言。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法國,拉丁文開始在法國流行。至公元5世紀,拉丁文已經廣泛取代了原先通行於法國的凱爾特語。在高盧境內,隨著羅馬移民的增加,高盧人與之使用的通用拉丁語融合成為大眾拉丁語(lelatinvulgaire),與此同時,作為上層文人使用的書面拉丁文開始衰退。公元5世紀,高盧境內的說拉丁語的早先居民,與隨著民族大遷徙進入高盧的講日耳曼語的法蘭克人的語言開始融合。法語開始失去非重音音節。公元6、7世紀,大眾語變為一種混合性語言(unlangagecomposite)。公元8世紀,查理曼帝國的建立開始使得法文開始規范化。到公元9世紀,拉丁語和日耳曼語最終融合成羅曼語。從公元939年卡佩王朝開始,法文成為法國唯一的官方語言。近代法語的前身是通俗拉丁語演變而來的高盧-羅曼語。
法文是下列國家的第一語言:法國(六千萬人使用,包括瓜德羅普島、馬提尼克島和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加拿大(6,700,000使用者,特別是魁北克、新不倫瑞克)比利時(4,000,000使用者,瓦龍語是Langued'Oïl語的一種方言,與比利時法語有顯著的差異)瑞士(跟德文(German),義大利文(Italian)和羅曼文四文共行)摩納哥法屬蓋亞那(Guyanefrançaise)海地。
同時法文也是下列國家的主要第二語言:阿爾及利亞、黎巴嫩、模里西斯、摩洛哥、新喀里多尼亞、留尼汪和突尼西亞。它在下列國家是官方語言,也是學校唯一使用的語言:葛摩、剛果共和國、法屬波利尼西亞、加彭和馬里。它在下列國家是官方語言,但是沒有當地語那麼常用:貝南、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象牙海岸、幾內亞、馬達加斯加、尼日、盧安達、塞內加爾、塞席爾、多哥、萬那杜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它在安道爾和盧森堡也是一種普遍的語言。另外,在埃及、印度的本地治里(Pondicherry)、義大利(Valléed'Aoste)、寮國、毛利塔尼亞、英國(汊河島,海峽群島)、美國(阿卡迪亞,Cajun)和越南也有一些法語使用者。LaFrancophonie是一個國際法語使用者和非法語使用國家和政府組織。法國人一直對自己的語言非常自豪。殖民地時期,大英帝國將英文帶到廣大殖民地;而在二戰後,強大的美國繼續在世界各地傳播英語,使法語的地位持續下降。法國人對此十分不忿,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全力抗擊英語文化勢力。盡管如此,法語也在各個方面不同程度受到了英語的沖擊。
法語在美國是一個小語種,根據2000年的統計資料,約160萬五歲以上的美國人在家中使用法語。法語在美國的使用人數排在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所有方言)之後,居第四位。由於歷史原因,使用法語的社群主要集中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及新英格蘭地區北部。法語在如下四個州為第二重要的語言:路易斯安那、緬因、新罕布希爾和佛蒙特。約一千三百萬以上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有(至少一部分)法國祖籍。
❺ 為什麼英國國徽上面的格言要用法語寫
英國國徽上的法文格言「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是英國上流貴族自古就流傳下來的,意思是「惡有惡報」。而自從1066年,來自法國的諾曼底大公威廉和他的軍隊征服英格蘭後,大量的法語元素整合進了古英語,文化教育、教會、法律等各方面都改用征服者們所使用的母語,即法語。法語成為當時的官方語言,上流貴族階級更是使用法語交流。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四五百年。所以那句上流社會流傳下來的格言自然是法文形式了,寫入國徽也不可能再轉譯為英語。這樣才原汁原味,體現了英法兩國千百年來的深厚的關系和淵源。
❻ 英國人會說法語嗎,法國人會說英語嗎
英國人的母語是英語,法國人的母語是法語,當然有一些英國人需要跟法國人交流的話,可能他會學法語,法國人也會學英語。
❼ 為什麼英國的國家格言是法語
這句話來源於據說這句話是理查一世在法國的戰爭中用的一個通行口令
查理五世Henri V (1413-1422) 統治時期成為英國國家格言。
英國流行法語自從威廉一世(征服者)起,法語是貴族統治階級的語言,因為其生活在法國諾曼底好長一段時間,所以在英語里有好多諾曼底語和法語殘留。查理五世Henri V說法語也說英語。
威廉一世(征服者)(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英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❽ 百年戰爭開始的時候英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還是法語
450到1066年在英國歷史上稱為諾曼征服,這一時期英國國王是法國人被法國統治,所以上層都講法語,百年戰爭是在1337年 - 1453年,這時候英國已經脫離法國統治,說英語了,不過此時的英語已經從法語裡面借鑒了大量的詞彙。。
❾ 英國王室的晚宴菜單都是用法語書寫,這是為何
首先,法文菜單是英國王室的傳統,其次,法文是烹飪界的官方語言,所以英國王室的晚宴菜單都是用法語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