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首先是因為在二戰之前,憑著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了整個世界最發達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所以在整個歐洲世界,英國是排名第一的歐洲強國。
那麼當希特勒准備發動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首要的目標就是瞄準英國,因為槍打出頭鳥,英國當時的經濟實力和國力是最強的,這些法西斯分子肯定要尋找一個最矚目的目標來攻擊,以此來證明法西斯實力的強大。
要不是英國仗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地形,靠著英吉利海峽,相信英國已經像法國一樣被德國攻陷了。盡管德國是從陸軍和空軍兩方面進攻英國,但唯獨攻克不了英國的海軍,英國海軍在作戰經驗還有實力上都要強於德國。
英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日不落帝國經過二戰之後,徹底的從世界強國中除名了,二戰也給英國的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以至於到現在都難以恢復過來。
B. 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走向衰敗的
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英國曾經被稱為太陽永不落下的帝國,其殖民地曾經幾乎覆蓋了半個世界。但今天,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大。你有沒有想過,英國為什麼會衰落?殖民地擋住了工業革命的道路。我們知道,大英帝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受益者。因為當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時,整個歐洲大陸都在與拿破崙交戰,只有不列顛群島除外,所以它有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而且,當時英國已經開始實行君主立憲制,是歐洲最成熟、最先進的國家。因此,英國的生產技術進步很快,到處佔領殖民地。而凡是新技術殖民得好的地方,都會迅速推進。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蒸汽船的使用。
與此同時,西方的新強國--德國和美國卻在做相反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國,這個技術先進的國家崛起得太晚了,當它有能力擴張的時候,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經被瓜分了。它只有在技術上優於他人,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但德國也是一個軍國主義體系。雖然軍國主義並不民主,但它可以集中力量完成偉大的事業。他們把國家的力量集中在工業上,很快在技術上超過了英國。德國的例子表明,殖民統治可以成為技術進步的障礙。
C. 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什麼原因導致它衰落
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英國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世事無常,在經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卻迅速衰落,淪為二流強國,今日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英國衰落原因的幾點思考:
一、資產階級不願投資新設備、新技術
據英國國防部戰後統計,二戰期間英國軍官死亡人數在40多萬,軍民死傷總超160萬,國家財產損失接近1500億美元,航空母艦和輔助航空母艦各損失5艘、其他各種水面軍艦損失共計341艘,英國此後基本上喪失了對海洋的控制權;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英國在二戰後由於殖民地相繼宣告獨立,其所屬殖民地也丟了個干凈;
戰爭也在不斷地吞噬著英國的國力,國家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為了打贏戰爭,大量的真金白銀不斷地從英國流向美國,用於購買武器、彈葯用以應對戰爭狂魔德國,不斷地將英國國庫掏空,而美國等國在戰爭初期大發戰爭橫財,國力蒸蒸日上,最終,英國從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退居二線,衰弱了下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可謂是風水輪流轉。
D. 從稱霸全球到四分五裂,強盛一時的英國為何會衰落到如此地步
在2013年英國政府決定「脫離歐洲」後,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脫英」運動也在不斷興起。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英國很可能會分崩離析,其第二梯隊強國的地位也處於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英國衰落的原因吧。
1965年底,英國國遭受了所謂的「英國病」,整個國民經濟呈現出下崗失業、國際經濟收支不平衡等狀態。不僅英國對經濟衰退感到擔憂,許多周邊國家也開始關注英國經濟的趨勢。1970年後,世界主要的經濟中心從英國轉向美國。而且德國、美國、法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積極發展新的工業生產,但英國仍然堅持舊的經濟政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E. 「從世界霸主到如今的落魄」,英國為何會如此衰落
英國是近幾年來混得最慘的國家,甚至可以說從二戰之後,英國的國際地位就開始一落千丈,日不落帝國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個夕陽西下的帝國。這樣的情況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英國沒有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其次就是英國雖然稱霸近百年,但是隨著周邊的德國崛起,英國被迫和德國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戰爭,讓英國的國力大規模消耗。最後就是因為二戰之後,世界上興起了一股驚天動地的獨立浪潮,英國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
最後就是世界獨立運動的興起,英國所屬的各個殖民地開始慢慢興起了獨立的浪潮,所以在這樣的世界大潮下,英國的各個殖民地陸續陷落,而英國的經濟主要依靠的就是殖民地發展起來的。所以喪失了大批的殖民地之後,英國的日子過得更是步履維艱了。
F. 短短幾百年時間里擁有眾多殖民地的英國是怎麼由日不落帝國迅速衰敗的
英國衰落的內因是因為其科技水平相對的落後了。外因是兩次世界大戰和殖民地獨立。
G.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二戰後英國為什麼迅速衰落呢
19世紀,英國憑借著工業革命和海上霸主地位,成為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曾在1865年描述說:“北美和俄國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傑文斯並沒有吹牛。從16世紀末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英國就開始在全世界瘋狂擴張。到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英國已經在各大洲都擁有了殖民地。並且世界上諸如法蘭西帝國、沙俄帝國、大清帝國等強國都被英國擊敗。所以,說英國是當時世界的霸主也並不為過。
(納粹德國軍舊照)
第二次失誤,是英國的戰略方向選擇錯誤。
在一戰之後,資本主義世界遭遇了一次巨大的經濟危機,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英國有不少人將這次危機判斷為戰爭後遺症,這讓整個國家陷入一種反戰情緒中。
1933年,納粹黨正式上台,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希特勒上台後無視《凡爾賽條約》的約束,瘋狂發展重工業和軍備力量,這讓整個歐洲蒙上了一層戰爭的陰影。
1938年,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歐洲的大戰已經一觸即發。然而在危急關頭,英國卻始終堅持綏靖政策,對於德軍的入侵視而不見。並且為了將禍水東引,讓德國和蘇聯打起來。英國更是夥同法國,一起和德國、義大利簽訂了互相之間永不投入戰爭的《慕尼黑協定》。
H. 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什麼原因導致它衰落呢
英國這個國家在近代的確是風光占盡,何止是顯赫一時,而是制霸海洋300年,號稱「日不落帝國」。
但有句老話說得好,「盛極而衰,物極必反」,英國在整個世界歷史的長河中,也只算其中的大帝國的一個,雖然已經做到超級牛了,但也免不了衰落的命運,如今看來英國還算一個世界大國,但味道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已經蛻變成美國人的跟班小弟了,真是令人唏噓。
這也能夠理解英國和法國在二戰前夕,一直對納粹德國的施行綏靖政策,不就是因為怕打仗,導致自己現有地位不保嗎?但事實證明怕是沒有用的,該來的總會要來。
I.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二戰後英國為什麼迅速衰落
首先,英國作為堂堂的「日不落帝國」應該不算是在二戰後迅速衰落的,或者說二戰後地位和實力的明顯下降其實是有之前很長過程的鋪墊和發展的。如果歸結英國本身內因動力不足的話,應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甚至其資產階級革命時。
不巧的是,一戰二戰促進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眾多殖民地獨立,英國因此喪失了海外原料產地和市場,這對於其經濟發展來說也是雪上加霜(雖然殖民地獨立也有一些好處,但弊端也是同時存在的)。
J. 為什麼英國從二戰之後一直衰落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來解析英國是怎麼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它到底靠什麼才成為世界霸主
成也殖民地,敗也殖民地
依靠著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人率先開創了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蒸汽機的改良推動了機器特別是交通領域的革新,英國資產階級一手船艦利炮,一手廉價工業產品,打著“自由貿易”的幌子,大力拓展海外貿易並瘋狂進行殖民掠奪。
依靠著榨取殖民地的廉價資源和人力,英國順利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工業化,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
▲亞非拉美獨立浪潮
此時英國最大的依仗就是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了,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直接在英國蘇伊士運河危機中暗中插手施壓,致使英國遭到孤立,隨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自此英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