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疫情過後英國怎麼樣了

疫情過後英國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2-05-22 20:14:21

㈠ 英國躺平後果嚴重,感染人數再創新高,對經濟發展會造成哪些影響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蔓延的趨勢就非常快,由剛開始的一個國家感染導致世界上的更多國家紛紛感染。這些國家剛開始出現疫情的時候都有非常努力的去做好防疫工作。但是可能是防疫工作做得不到位對於疫情不夠重視,所以導致感染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有些國家就開始採取躺平政策,不願意再去救治了,例如英國。但是當英國採取了躺平政策之後,後果就更加嚴重了,感染的人數一天比一天多,屢創新高,這對於當地的政治經濟發展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這樣龐大的數字,對於英國政府當地造成不小的打擊,英國醫院方面關於新冠肺炎患者住院的人數比之前都增加了好幾萬,占醫院所有患者的40%多。而且很多醫院都紛紛發布公告,希望新冠肺炎的家屬能夠把患者給帶回去,因為醫院正處於強大的醫療壓力中,醫療人員短缺病例也在大幅度的增加。所以由此可見,這樣龐大的感染人數肯定會對英國的經濟造成影響,醫療成本會急速上升,還會出現很多不確定的現象,像旅遊業、製造業等秩序都已經被打亂了。

㈡ 為什麼英國堅持要脫離歐盟脫歐後的英國過得好嗎

談起自二戰後歐洲最為顯著的兩次格局變化,第一次若要歸功於柏林牆的倒塌,那麼第二次則非英國脫歐莫屬了。眾所周知,自二戰之後歐洲內部演化的總趨向是一體化開展,英國作為歐洲老牌強國在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可謂費盡心機。

1946年9月,面對二戰之後凋謝的歐洲,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提議樹立「歐洲合眾國」,固然這一想法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提出的,但確實預示著歐洲將來一體化的趨向。50年代,歐洲一體化逐步被提上日程,從歐洲煤鋼聯營的樹立到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立,再到1965年兼並為歐洲共同體,歐洲大陸內部的一體化趨向日益明顯。看到歐洲結合的步伐加快,同時迫於美蘇冷戰帶來的嚴峻形勢,英國在參加聯盟的門檻上摩拳擦掌,英國首先在1961年提出參加歐洲共同體的申請,但由於英法在英聯邦利益問題和英國農業利益問題上存在的嚴重分歧,會談不斷到1963年仍未獲得本質性停頓。隨著英國經濟增速與歐共體中法國相比差距逐步拉大,英國的位置也越來越顯現出邊緣化趨向,國度本身利益和民眾呼聲都請求英國加快入歐腳步。


在隨後的幾屆政府中,英國指導人一步步妥協,放棄了許多附加條件,恰逢悲觀開放的蓬皮繼任法國總統,終於在1973年,英國如願成為歐洲共同體的一名成員國。

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結合化水平不時進步的歐盟在經濟開展和政治話語權上都表現出了極大優勢,也為英國本身開展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機遇,使其在外貿、關稅、農業、漁業等眾多方面收獲了宏大的利益。可就在歐盟一片欣欣向榮的表象下,英國脫歐的「危機」逐步浮現出來。

縱觀英國脫歐道路,可謂歷盡坎坷。英國初次脫歐以及公投表決由2013年的前首相卡梅倫提出,此話一出即引來國內外的紛繁爭論。

英國脫歐引發了極大的震驚,時至今日,脫歐帶給英國的到底是什麼?

2020年1月31日,當歐洲議會經過英國脫歐協議時,唐寧街10號隨即演出了燈光秀扮演,匯集在倫敦議會廣場上的人們聽到這一音訊後歡天喜地,揮舞起國旗慶賀這一歷史性成果。

在脫歐協議達成後,英國首相約翰遜快樂地說:「英國將成為一個嶄新的、真正獨立的國度。」兩位前任首相也發文恭喜,表示脫歐協議是一項宏大的勝利。

自然,脫歐問題從被提出以來曾經閱歷了七年時間,這七年無論對英國政府還是廣闊民眾來說都是難熬的一段時間。可以將這一問題處理,無疑成為約翰遜等一批政客擺得上檯面的政績。

英國脫歐之心早已有之,英國與歐盟的關系問題實踐上早就被提上了日程。按照現有形勢來說,脫歐的益處頗多。從方式上看,英國自此奪回了對本國貨幣、邊境、法律、貿易等方面的控制權,不再依賴歐盟。

能夠說脫歐協議是一項歷史性協議,它維護了英國市場的完好性和獨立性,也在一定水平上減緩了歐盟近幾年給英國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英國將本人的命運控制在本人手中。

但是作為歐洲經濟社會構造的一次宏大變動,英國脫歐難免會招致短期內的動搖,很多人對此評價為「方式脫歐易,本質脫歐難」。在重新取得開展自主權的同時,英國與歐盟這兩大板塊之間的關系不得不被重新審視。

英歐互為重要的經貿協作同伴,雙方在經濟、政治各方面都堅持著高度的分歧性,此次脫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加大雙方的貿易本錢,限制了雙方的商品、效勞、資本、人員的自在活動。英國脫歐公投以來,隨著脫歐不穩定性的持續發酵,英國內需、外貿、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凈移民等都呈現了不同水平的下滑。

英國目前的就業穩定、貿易增長等方面面臨的應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等要素,加劇了英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就2020年疫情迸發後的經濟情況來看,到5月份,脫歐和疫情的雙重打擊曾經招致英國GDP萎縮了近五分之一。嚴峻的經濟情況之下是人民生活的擔負加重,勞動力市場萎縮直接招致了3月份到6月份有近65萬人失業。

英國政府自然首先要對這一現象擔任,但是脫歐曾經招致政府財政收入減少,巨額的補助金加劇了支出擔負,真可謂是入不敷出,目前英國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曾經超越100%,遠超歐盟戒備線。

就對英國經濟的影響而言,短期來看,由於脫歐帶來的格局變化以及需求的大量調整本錢,英國的貿易、金融等方面確實遭到了消極影響。也就是說,脫歐帶來的不肯定性加大了英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固然在短期內也曾呈現過異常增長,但總體來看,至少到目前,脫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是負面的。

不只全國整體的經濟境況不好,民眾的生活也遭到了很大影響,這種影響首先表現在最根本的人口活動上。脫歐之後,英國與歐盟國度別離,在後者領土上的英國人竟成了「外人」。依據規則,外國游覽者不能攜帶肉類和奶製品進入歐盟,因而在歐盟海打開,經常可見被沒收了自帶食物的英國人在長吁短嘆。

英國藝人前往歐盟國度扮演時也需求辦理諸如工作簽證、演出答應等種種手續,要曉得,這在以前是完整不存在的,繁瑣不堪的程序讓明星們集體發聲埋怨。

除了英國人,以至他們的言語——英語也成了歐盟吐槽的對象。在英國參加歐洲共同體之前,法國和德國不斷是歐洲大家庭的老大哥,無論從言語運用人數還是法語國度位置上來說,法語都在歐共體中佔主要位置。但英國的參加改動了這一情況,使得運用英語的人口比重上升到50%,成為最盛行的言語。

於是在英國脫歐之後,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博納就向歐盟提出降低英語位置的請求,並稱其為「糟糕的言語」,足見英國的位置降落,連言語都慘遭針對。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一點是,英國脫歐可能會加劇本就存在的國內領土和主權問題。眾所周知,現今英國的北愛爾蘭本來屬於愛爾蘭王國,這一片區域可以歸入英國與武力降服不無關聯。

英國脫歐已成事實,邊境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再加上疫情給北愛爾蘭帶來的沖擊,當地人民生活質量直線降落,內部斗爭問題愈演愈烈,於是就呈現了今年4月份共和派和聯盟派的劇烈對峙,以至引發街頭暴力抵觸。

問題不止於此,蘇格蘭也不安寧,其主要產業就是漁業,英國脫歐重新限制了蘇格蘭的捕魚范圍和漁業進出口量,直接招致漁民利益受損,再加上歷史、民族、宗教等復雜舊怨,蘇格蘭的獨立認識再次抬頭。歷史與理想的撲朔迷離,讓英國政府大為頭疼。

在2020年12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是時分翻過這一頁,瞻望將來,完畢也是另一個開端。」

確實,英國脫歐不過是千百年變幻莫測的國際政治格局的一個小插曲,脫歐前,有人支持有人反對;脫歐後,同樣是幾家歡欣幾家愁。既然曾經邁出脫歐這一步,英國政府和民眾就得考慮如何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畢竟世界上沒有懊悔葯,處理問題才是獨一的出路。

㈢ 新冠疫情重創英國經濟,英政府為此推出了什麼應對措施

英國政府採取了縮減對外援助,加強內部投資的措施。據英國政府預測,英國經濟將在2020年萎縮11%,這應該是英國百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所以在這個背景之下,英國財政部決定縮減對外援助的規模。盡管這項計劃推出之後,遭到了內部部分人士的強烈反對,但英國並沒有改變其縮減規模的計劃。財政部長表示,未來英國對外援助的規模,將降低到0.5%以下,而過去是在0.7%以上,但該財政部長也表示,如果經濟按照預期恢復,英國的對外援助將再度上升到0.7%。

而且至今為止,英國的疫情並沒有好轉,社會也在持續封鎖當中,下半年的經濟並不能樂觀,有專業人士表示,如果疫苗順利生產,明年英國的經濟可能得到恢復和增長。

㈣ 解除疫情封鎖後英國房價創新高,這意味著什麼

新冠疫情的到來改變了英國一直以來的房產價格變化模式。由於社交距離和戒嚴,居家隔離的措施,短期內房屋的交易和修建都產生了停滯,買賣基本上都停止了。即使lockdown結束並且市場逐漸開始了「解凍」,交易量在短期之內也有可能大幅下降,因此價格也會因此趨於下降。尤其是隨著大量人的失業,減薪,實際的收入減少帶來了不少的財務困境,尤其是西方很多人不愛存款的文化,讓大多數人在收入減少的時候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買房,價格自然會跌。

但是,盡管新房的建設和交易都因為疫情的影響受到較大波動,但由於新房僅占房產總存量的很小的一部分,這對英國房屋總供應量的影響其實是很小的,因此對抵消房價下跌的作用也不大。此外,在未來幾年中,由COVID-19引起的死亡絕大多數其實是老年人,這反而將釋放一些現有的房產存貨,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增強房價的暫時下降趨勢。總體而言,供應對房價的負面影響可能會被忽略,因為這兩種影響(建築工地的工程延緩停滯,和現有庫存的釋放)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

所以短期內房價到底是跌,跌多少呢,需要考慮一些點:比如,房貸借款人的實際收入將下降多少,並將持續多長時間?以及開發商們到底是想不計一切在疫情期間賣掉存貨,還是說不肯低價出售掉房產?封鎖時間要到多久?政府將對企業提供多大的財政支持和貸款支持?失業,企業破產的情況將會如何,等等。

因此短期內房價無論是從供給側還是需求側來講,肯定都是一個下跌的狀態。

而中期來看,我們必須要注意的一個點是,隔離和限制經濟活動的時間越長,企業破產的就越多,失業率就越高,經濟增長反彈的速度就越慢。反彈越慢,住房收入需求的復甦就越慢。即使人們的收入開始逐漸恢復,因為歐美的存款率比較低和消費為上的觀念不同,很多人的積蓄到那個時候也會耗盡的,尤其是相比於他們疫情之前的儲蓄。

而原本計劃購買房屋的購買者會發現,他們用於儲蓄的大部分資金,無論是原本想用於首次購買還是用於換購的資金,基本上都在疫情期間用在了收入下降時維持家庭生活這一點。

不光是房屋購買者,由於政府要求的減租和對於租房者的保護政策, 現有的房屋業主從其現有房屋中獲得的租金收益其實也是減少的,從而降低了他們在現在和未來去投資其他房產的能力。

無論是對於購買者還是投資者業主來講,即便短期內甚至中期的房屋價格更便宜了,大多數人其實是很有可能推遲購房的。我們可以從西班牙大流感的教訓中看到,直到1945年,全世界的實際房價才恢復到1931年左右的的水平。

所以其實當我們發現2024年的實際房價遠低於當前水平的時候應該並不感到驚訝。同時,由於全球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由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下滑甚至可能等同於甚至大於大流感之後1930年代的大蕭條。

所以,中期來講,收入減少和儲蓄並沒有恢復的情況下來看,較低的房價也不會讓購房者「有能力購房」。但是如果疫情結束,消費者信心上漲,房價回彈,甚至彈至更高水準,是必然的。



各房產專業機構以及網站對於英國疫情後的房價預測

從長期來講,到2022年及以後,如果不出意外,經濟活動還是會逐步恢復正常,步入正軌 。如果新冠疫情徹底消失,人們逐漸恢復了工作和穩定的收入,儲蓄和財富積累都將逐漸回到正軌。

但我們同時需要意識到的是,英國的新房建築一直以來都是供遠遠少於求,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很多開發建築都停滯甚至取消房屋建築。那麼到時候新的房屋建築將更加低於滿足需求所需的水平。而且,當人們的收入最終恢復到之前的水平的時候,價格最終就會開始上漲,甚至還會更快。

其實現在英國還有一個相關趨勢,就是這幾年,英國把很多高薪工作的崗位,例如銀行和公司的部分部門,轉移到了除了倫敦以外的一些一線城市,曼徹斯特,伯明翰,愛丁堡,格拉斯哥,甚至利茲,而一些二線城市甚至小鎮例如德比,考文垂,劍橋,坎特伯雷,埃克塞特,哈羅蓋特,赫克瑟姆,諾里奇或牛津等。

這些規模較小但資源配置好且交通便利的城市,也逐漸受到了高級中產的一些青睞,這些地方的住房需求在最近的幾年一直都在相對增加。

疫情之後人們或許對於大都市擁擠的房源擁有了一些顧慮,可能會考慮新房,或者空間較大,在綠帶上,甚至不靠近市中心比較擁擠地方的房源,因此上述這些地區的房價也會面臨上漲趨勢。

最後再來聊一點,疫情期間關注房產市場,其實可以有一個「抄底」概念。其實對於海外買家來講,在疫情之後的短中期內房價和經濟低迷的時候可以在低位考慮入手一套海外房產,倫敦的房價還是整體非常穩定的,畢竟面臨著眾多國際買家,即便在金融危機期間也沒有怎麼下跌過。

無論是出租還是套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價逐步恢復,未來的收益空間還是很大的。畢竟巴菲特說過一句話:當市場恐懼時你要貪婪,當市場貪婪時你要恐懼。

英國藍莎置業

㈤ 查爾斯王子感染、對外輸出病例居首,疫情下的英國究竟要何去何從

最近英國的疫情情況確實是比較緊急,連英國的首相和王儲查爾斯都已經被感染了,這其實就代表著英國的防控措施其實做的極其不到位。但即使是這種情況下,英國也只能痛定思痛,從過往中的措施中吸收經驗教訓,再別的國家的防疫措施中吸收寶貴的經驗,加大防疫的措施,努力扭轉防疫頹勢。

但即使是英國已經知道自己的防疫措施十分錯誤了,也不能輕易地放棄,即使是現在開始防疫也不算是太晚,傾盡全國之力,還是能夠扭轉一部分局勢的。所以,在這種危機的時刻英國更要實行更加嚴密的防疫措施,做好防疫的攻堅戰,加強醫療物資的調配,開始建設方艙醫院以應對後續確診人數暴漲之後的住院壓力。

現在的英國沒有時間去自怨自艾,他們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盡量快速的行動起來的行動起來,用一切的方法去阻止疫情更大程度的傳播,想盡一切辦法拯救自己的國民。

㈥ 疫情讓英國損失了多少,為何會出現航空拍賣藏品救急現象

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都遭到了重創,不少行業都出現了破產、兼並、收購、清算等危機。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情況呢?中國的疫情不是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了嗎?

那這次疫情到底是影響多大呢?讓英國損失了多少,才會出現讓航空公司進行拍賣藏品救急活動呢/根據不完全統計,受疫情影響英國的航空母公司第一季度必須要削弱百分之九十四的航班,這些航班加起來18個億的流水。所以和這次藏品的170萬相比,不過就是杯水車薪,只能救急一時而已!除了航空影響之外,英國的電影、電視、攝影等文化創意產業也受到了重創,據往年相比萎縮了百分之五十七,一年的損失就是453億美元的收入。百姓受到損害,王室也不好過。受到疫情的影響,王室自家的宮殿被迫暫停營業損失了近百萬海內外遊客,這使得王室的資金缺口達到了近2000萬英鎊的損失。女王的所有今年活動也被迫終止,直接拖到了2022年。眼下的英國恐怕比任何國家都渴望復工復產了,不然是真的難!

㈦ 取消防疫措施後英國感染人數激增,專家對此有何表示

“西方不能再犯類似錯誤”,德國新聞電視台18日稱,在去年第一波疫情中,美歐就因防控措施不嚴,造成疫情擴散。現在,英美等國的疫情形勢可能讓它們在疫苗接種方面的優勢盪然無存。美國廣播公司17日引述世衛組織的最新報告稱,“全球疫情遠未結束”,世界許多地區的疫情再次惡化,使新的、更危險的變異病毒的出現“變得極有可能”。

㈧ 疫情導致經濟嚴重衰退,英國政府決定如何應對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大幅下降,其中曾經號稱日不落國度的英國似乎迎來了夕陽西下,因為疫情之下,英國經濟嚴重衰退,經濟收縮幅度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要快,英國失業率大增,英國投入了300億英鎊來緩解就業危機。

同時量化寬松意味著借貸比較容易,也就是說所有人都可以比以前更容易獲得資金來源,能夠讓企業在這次疫情沖擊下生存下去。

㈨ 疫情肆虐英國動物園因無力承擔巨額租金,之後怎麼樣呢

2020年已經過去了。過去一年,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疫情突然蔓延。疫情給包括英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據英國媒體近日報道,由於負擔不起每年100萬英鎊的租金,愛丁堡動物園計劃將兩只來自中國的大熊貓陽光和甜甜送回英國。這是怎麼回事?

10年前,陽光和添添被送到英國,開始了他們的外星生活。陽光是一名8歲的男性,天天也是8歲,但她是一名女性。無論是在旅途中,還是在抵達愛丁堡動物園後,這兩只幼崽都吸引了英國人民的注意,並享受了最高水平的國寶待遇。為了迎接陽光和添添,英國在接他們的飛機上特別畫了熊貓頭。著陸後,他們被警車護送到了動物園。

動物權利組織和英國公眾指責該動物園在多次人工受精過程中給熊貓注射了太多麻醉劑。租期先後為2021年,英國打算延長租期。然而,由於疫情的爆發,動物園在一瞬間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收入一落千丈,但養育熊貓寶寶的成本卻無法降低。由於入不償失,動物園最終決定考慮是否提前將大熊貓送回中國。最後的決定取決於兩國之間的討論。

你想要陽光和甜蜜回家嗎?請在評論中分享你的想法。

㈩ 取消防疫措施後英國感染人數激增,這在你的意料之中嗎

取消防疫措施後英國感染人數激增,這肯定在我的意料之中,全民免疫只會導致交叉感染人數更多,而且病毒傳染性和殺傷力更強。

與疫情過後英國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封去伊朗朝聖的人怎麼樣了 瀏覽:972
謝謝用印度語怎麼說中文 瀏覽:629
越南如何把葯寄往中國 瀏覽:592
中國移動積分怎麼得 瀏覽:810
印度買的口罩快遞怎麼查詢 瀏覽:919
在越南讀大學費用多少 瀏覽:340
英國是怎麼打敗法國的 瀏覽:125
95歲英國女王叫什麼名字 瀏覽:170
英國移民綠卡多久能拿 瀏覽:693
什麼軟體可以翻譯印度人語 瀏覽:62
義大利的公路車哪裡買 瀏覽:560
印尼像荔枝一樣的水果叫什麼 瀏覽:784
今年中國杯在哪裡買 瀏覽:445
伊朗領土最大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577
新大洲本田在越南賣多少錢 瀏覽:740
印度國名怎麼來 瀏覽:114
義大利實心粉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134
12萬印度盧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44
伊朗人喜歡說什麼 瀏覽:537
去英國買什麼麥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