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當年英國在華有多少租界

當年英國在華有多少租界

發布時間:2022-05-22 22:59:17

A. 舊中國外國租界資料

租界是指兩個國家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的另一國設立的合法的外國人居住地(土地國有化)。

在中國是指近代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的簡稱,多位於港口城市。

現在租界由於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及作用,被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所特有的。

歷史上19世紀中葉以前的中國、日本、印度、伊朗等國家均有租界的存在。1845年11月15日,英國在中國上海設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塊租界。

(1)當年英國在華有多少租界擴展閱讀:

舊中國的租界介紹:

1、天津英租界

是英國設在天津的專管租界。它是近代中國七個在華英租界之一,同時也是天津的九國租界中設立最早、發展最繁榮的租界,因與法租界毗鄰位於天津紫竹林附近,亦有「紫竹林租界」之稱。

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布將民國政府遷往天津英租界,使這里一度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及政府所在地。

1930年代,英國與日本曾因天津英租界相關問題而爆發沖突和外交糾紛,並導致天津英租界危機。英國租界在天津自1860年起共存在了八十餘年。

2、上海英租界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宮慕久以告示形式,公布上海租地章程,劃定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廠(今北京東路、圓明園路一帶)以南之地,准英國商人租地建屋,後稱租界,次年定西界於界路(今河南中路)。

道光二十八年英國領事阿禮國與蘇松太道麟桂商定將租界擴展為北至蘇州河,西至周涇浜與蘇州河畔蘇宅之間的一條直線(今西藏中路)。

面積為2820畝。同治二年(1863年)9月20日,與上海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佔地10685畝。至1930年,共擴展至15893畝。

3、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又名英美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合並而成。

1943年,美英等國分別與重慶政府簽訂條約,宣布將上海租界交還中國。實際上,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國政府收回。

B. 抗戰時期在上海有幾個國家在上海有租界啊

抗戰時期,在上海保留租界的只有法國(上海法租界)、美國英國(1863年9月,租界合並組成後來的公共租界)以及日本(1899年5月,公共租界被劃分為中、北、東、西四個區。1937年淞滬會戰後,日本實際控制其中的北區和東區,即公共租界日本區)。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將上海公共租界「交還」中國。1943年8月,日本又將其控制下的上海租界「交還」給汪偽。其實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直到抗戰勝利,上海的各國租界才算名義上全部收回(但租界內的外國公產一直無法收回)。真正完全取消租界和收回外國公產,以及各種外國特權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

C. 租界地的資料

租界: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根據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通商口岸劃定由他們永久或長期佔用的地域,每年交納一定數額年租,無限租用也可轉租,業主不得停租。1845年英國在上海建立第一個租界,到l904年列強在華已建立了43處租界。可分為單一國家管理和多國共同管理兩種。列強在租界內設立司法、審判、警察、監獄、市政管理機關和稅收機關等殖民統治機構,使租界變成「國中之國」,成為西方列強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侵略的據點。1919年起中國陸續收回租界。l949年新中國成立,租界制度徹底取消。

租借地:指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出於軍事目的,強行向軟弱的清政府租借的大片戰略要地,地域廣闊,有的還包括大片水域,而且多數還附有軍事設施。如九龍租借地。

勢力范圍:是指列強憑借軍事、政治、經濟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的全部或部分領土,宣稱它享有獨占的特殊權利,不許其他國家染指。

D. 租界地有哪些

租界地是指依據條約,一國將某部分領土租借給另一國,供其在租期內用於條約所規定的目的。指帝國主義國家通過不平等條約,在他國強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時期使用和管理的地區,在租借期內主權仍屬於出租國。如:九龍租界地、天津租界地、上海租界地等。
1843年10月底,上海正式宣布開埠通商。不久,英國駐上海第一任領事巴富爾到任。他一到上海,就察看地段,想設立租界,向清政府提出土地賣絕的要求。這為當時中國法律所不允許,開始遭到拒絕。巴富爾大耍賴皮,死纏著上海地方政府不放,直到1845年,蘇松太道宮慕久,被迫以其名義,用告示形式,公布了他同巴富爾簽訂的《上海租地章程》。其中規定:「洋涇浜以北,李家莊以南之地,准租與英國商人,為建築房舍及居住之用。」這樣,英國開創了帝國主義在中國境內劃定租界的權利,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租界。
隨後,美、法、俄、日、意、比、奧匈等帝國主義國家,競相效尤。到1904年,近60年間,帝國主義列強在我國上海、廣州、廈門、福州、天津、鎮江、漢口、九江、煙台、蕪湖、重慶、杭州、蘇州、沙市、長沙、鼓浪嶼等16個市區強佔有「租界地」。

E. 在舊中國的外國租界地是怎麼回事兒

租界是指兩個國家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的另一國設立的合法的外國人居住地(土地國有化)。

在中國是指近代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的簡稱,多位於港口城市。

現在租界由於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及作用,被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所特有的。

歷史上19世紀中葉以前的中國、日本、印度、伊朗等國家均有租界的存在。1845年11月15日,英國在中國上海設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塊租界。

(5)當年英國在華有多少租界擴展閱讀:

舊中國的租界介紹:

1、天津英租界

是英國設在天津的專管租界。它是近代中國七個在華英租界之一,同時也是天津的九國租界中設立最早、發展最繁榮的租界,因與法租界毗鄰位於天津紫竹林附近,亦有「紫竹林租界」之稱。

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布將民國政府遷往天津英租界,使這里一度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及政府所在地。

1930年代,英國與日本曾因天津英租界相關問題而爆發沖突和外交糾紛,並導致天津英租界危機。英國租界在天津自1860年起共存在了八十餘年。

2、上海英租界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宮慕久以告示形式,公布上海租地章程,劃定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廠(今北京東路、圓明園路一帶)以南之地,准英國商人租地建屋,後稱租界,次年定西界於界路(今河南中路)。

道光二十八年英國領事阿禮國與蘇松太道麟桂商定將租界擴展為北至蘇州河,西至周涇浜與蘇州河畔蘇宅之間的一條直線(今西藏中路)。

面積為2820畝。同治二年(1863年)9月20日,與上海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佔地10685畝。至1930年,共擴展至15893畝。

3、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又名英美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合並而成。

1943年,美英等國分別與重慶政府簽訂條約,宣布將上海租界交還中國。實際上,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國政府收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租界

F. 西方列強曾經在中國有哪些租界

英國 7處:
天津英租界
漢口英租界
廣州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廈門英租界
鎮江英租界
上海英租界
日本 5處:
天津日租界
漢口日租界
蘇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重慶日租界
法國4處:
上海法租界
天津法租界
漢口法租界
廣州法租界
德國2處:
天津德租界
漢口德租界
俄國2處:
天津俄租界
漢口俄租界
義大利1處:
天津意租界
奧匈帝國 1處:
天津奧租界
比利時1處:
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 2處:

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並而成)
鼓浪嶼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麥、荷蘭、瑞典-挪威)

G. 什麼是租界當時中國的租界有哪些

租界是指兩個國家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的另一國設立的合法的外國人居住地。在中國是指近代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的簡稱,多位於港口城市。
各國在華租界數目

據統計,中國自1845年英國從《上海租界章程規定》中取得第一塊租界,至1902年奧匈帝國設立天津租界。前後共有27塊租界,其中有25塊租借國單一的專管租界,2塊公共租界。

各國租界的分布:(1911年)

英國 6處:

天津英租界

漢口英租界

廣州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廈門英租界

鎮江英租界

日本 5處:

天津日租界

漢口日租界

蘇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重慶日租界

法國 4處:

上海法租界

天津法租界

漢口法租界

廣州法租界

德國 2處:

天津德租界

漢口德租界

俄國 2處:

天津俄租界

漢口俄租界

義大利 1處:

天津意租界

奧匈帝國 1處:

天津奧租界

比利時 1處:

天津比租界

1931年中國收回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 2處:

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並而成)

鼓浪嶼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麥、荷蘭、瑞典-挪威)

上海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上海法租界,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

天津租界

天津最高峰時有9個國家設立租界(天津美租界在1902年合並入英租界)

漢口租界

漢口租界的數目僅次於天津(5個租界)。

廈門租界

廣州租界

鎮江租界

九江租界

H. 租界的在華租界

據統計,中國自1845年英國從《上海租界章程規定》中取得第一塊租界,至1902年奧匈帝國設立天津租界。前後共有27塊租界,其中有25塊租借國單一的專管租界,2塊公共租界。
各國租界的分布:(1911年)
英國 7處:
天津英租界
漢口英租界
廣州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廈門英租界
鎮江英租界
上海英租界
日本 5處:
天津日租界
漢口日租界
蘇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重慶日租界
法國4處:
上海法租界
天津法租界
漢口法租界
廣州法租界
德國2處:
天津德租界
漢口德租界
俄羅斯2處:
天津俄租界
漢口俄租界
義大利1處:
天津意租界
奧匈帝國 1處:
天津奧租界
比利時1處:
天津比租界 (1931年中國收回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 2處:
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並而成)
鼓浪嶼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麥、荷蘭、瑞典-挪威)
天津最高峰時有9個國家設立租界(天津美租界在1902年合並入英租界)
關於在華租界數目的另一說:
對於我國租界的數字問題,向來有多種說法,有費正清、錢實甫的33處說,有《國際法辭典》的28處說,有張海鵬的38處說,有《申報年鑒》的37處說,有《中國外交年鑒》的32處說,有吳圳義的44處說,有屠思聰與嚴中平的34處說,有許滌新的30餘處說等等。
對於我國過去的租界數字所以眾說不一,關鍵在於沒有把居留地(settlement)和租界(concession)加以區分。居留地的所在國是保有行政權的,而租界的所在國則失去了行政權,所以租界成了所在國的「國中之國」。租界是由居留地發展而來的;居留地所以會發展為租界,關鍵就在於治外法權。按說租界在英文只可以用Concession;settlement只是沒有行政權的居留地。可是英國卻把公共租界寫作International settlement,而不是International Concession;只有上海的法租界的法文才用Concession Francais 。由於英文對租界使用的是settlement,更加造成人們對租界數字的其說不一。
根據前述的區分居留地與租界的原則,自1845年至1905年的60年間,外國在我國共有27處租界,另有北京使館界一處。茲將此27處租界分列如下:
上海:英租界、法租界
廣州:英租界、法租界
廈門:英租界、日租界(廈門日租界1900年1月劃定,佔地4萬坪)
天津:英租界、天津美租界、法租界、德租界、日租界、俄租界、比租界、意租界、奧匈租界
鎮江: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漢口:英租界、法租界、德租界、俄租界、日租界
重慶: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蘇州:日租界
沙市:日租界(沙市日租界1898年劃定,佔地180875坪)
福州:日租界(福州日租界1899年4月劃定,佔地17萬坪)
鼓浪嶼:公共租界
北京:使館界
有些書上說營口、沈陽、安東劃有日租界,說營口劃有英租界,說福州劃有英租界,都是把居留地錯當成了租界。有的書上說長春劃有日租界,哈爾濱劃有俄租界,也是把居留地錯當成租界。蕪湖和長沙確實劃有英租界,但因為市面沒有發展,所以實際沒有開。另外有煙台、牯嶺、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等15處居留地,都是非法形成的。

I. 中國曾經有過外國租界的有哪些城市

中國曾經有過外國租界的城市有:上海、廣州、廈門、天津、鎮江、九江、漢口、重慶、蘇州、杭州、沙市、福州、鼓浪嶼、北京。

閱讀全文

與當年英國在華有多少租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如何把葯寄往中國 瀏覽:592
中國移動積分怎麼得 瀏覽:810
印度買的口罩快遞怎麼查詢 瀏覽:919
在越南讀大學費用多少 瀏覽:340
英國是怎麼打敗法國的 瀏覽:125
95歲英國女王叫什麼名字 瀏覽:170
英國移民綠卡多久能拿 瀏覽:693
什麼軟體可以翻譯印度人語 瀏覽:62
義大利的公路車哪裡買 瀏覽:560
印尼像荔枝一樣的水果叫什麼 瀏覽:784
今年中國杯在哪裡買 瀏覽:445
伊朗領土最大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577
新大洲本田在越南賣多少錢 瀏覽:740
印度國名怎麼來 瀏覽:114
義大利實心粉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134
12萬印度盧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44
伊朗人喜歡說什麼 瀏覽:537
去英國買什麼麥 瀏覽:345
ff中國基地建在哪裡 瀏覽:231
英國屬於地球哪裡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