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是歐洲強國

英國為什麼是歐洲強國

發布時間:2022-05-23 05:40:32

❶ 英國成為世界強國的原因

掠奪和工業革命相互促進 技術提高,更容易打敗別人促進 打敗別國後的掠奪資金,又可以技術提高 資本主義的原始階段充滿血腥的 揭密:清朝落後西方的真正原因 清朝人口4億,在小農經濟條件下,是很難再次飛躍突破的,而清朝沒有象西方那樣掠奪,可想後果如何。就是後來的洋務運動,也是在本土上老老實實的一步一步來的,盡管有很大成績,詳見我的慈禧mm 萬歲萬歲萬萬歲,但速度依然趕不上西方的。洋務運動是經濟改革,後來,中國有兩次實行君主立憲的機會,但因為洋人的直接或者間接的破壞而失敗,這里說的間接原因是指洋人支持中國的「革命」活動。清朝落後西方的原因很多,過去我說了儒家文化問題,這次說說西方強盛的內幕。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年的紀念日,波士頓的一家博物館用實物圖表和數據顯示,從15世紀以來,有3000多萬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殺害.一位印第安人領袖譴責說:「這是滅絕種族和悲痛的500年哥倫布紀念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悼念日,是一個十分黑暗的日子。」 19世紀的美國教科書這樣寫到:「哥倫布是個莊重的人,謙恭有禮,言行謹慎,他的道德無可指責,是一個堪稱楷模的教徒。」在美國,哥倫布被給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稱,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鎮、郡縣、大專院校、歷史景點多達70多處。 對於以上這兩種對哥倫布的不同評價,為什麼會存在如此截然相反的觀點呢? 這就是歷史觀的問題。歷史是隨意打扮的小姑娘,在國外如此,中國也這樣,世界都如此。分辨歷史真偽是不容易的事。對哥倫布的評論,美國的印第安人和教科書都不能算錯,但都不全面。美國教科書要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如果孩子知道美國的黑暗歷史,會愛美國么?印第安人的悲慘經歷,被歐洲人用傳染病屠殺,這個歷史不能忘。是的,歐洲人使美國成為最強的國家,但哪不是印第安人的國家。不只是印第安人遭受屠殺,還有黑人。美國和歐洲的發家是多麼殘酷和血腥,而我們的教科書卻少有揭示真相的,只是責怪清朝如何落後。一嘆。 同樣的,日本的發家也是血腥的,而我們的主流媒體少有揭露,以為日本勤奮或者其他什麼。 過去和現在的西方人都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過去實質的把黑人當奴隸,現在用「貿易」和「文化」來奴役其他國家的人。所謂的人文主義或者民族自由是對自己的統治階級內部說的。 人文主義 :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它既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的指導思想,其主要內容有:用人性反對神性;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慾主義;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主張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 個人主義: 一般來講,個人主義是用於描述在理論或實踐上強調個體,而不是群體,甚至亦可能不利於群體的概念。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直接相對;也與全體主義(或極權主義)相對,並與獨我論相關。 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個性,自由,權利和平等,政治上反對國家對個人事務的干預,經濟上強調私有財產權和自由市場經濟。 奴隸貿易:十六至十九世紀歐洲殖民主義者將非洲黑人掠往美洲作為奴隸的骯臟買賣交易。美洲大陸「發現」以後,大批印第安人被歐洲殖民強盜虐殺,為了彌補美洲勞動力不足,歐洲殖民主義者從非洲掠販黑人充當奴隸。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法美等國先後參與奴隸貿易。十六至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被販賣到美洲的黑人共約一千五百萬,加獵奴和販賣途中死去的人數,非洲損失的人口約在六千萬到一億。奴隸貿易給歐洲和美洲殖民國家帶來了巨額財富,成為歐美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卻將億萬非洲黑人拋向死亡的深淵或置於奴隸制枷鎖之下。 1492年10月1日,一位帶著西班牙國旗的義大利人在被海水打濕的甲板上,看到了綿延不絕的被森林覆蓋的土地浮現在茫茫的海水之上。這個名叫哥倫布,一方面他是功勛卓越的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另一方面他又是臭名昭著的殖民掠奪者。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一片新大陸,他簡單地認為這只是通往東印度的捷徑。哥倫布第一次登上美洲大陸時,土著的印地安人歡迎了他們,他們在沙灘上進行了最初的交易,歐洲人用廉價的玻璃製品換取印地安人昂貴的寶石。這時候的哥倫布和他的追隨者顯然滿足於類似的欺詐行為,他們和印地安人相處的不錯。當哥倫布第二次來到時,他的身份不再是一個發現者,而是一個征服者。按照他和西班牙王室的協議,他成為了西印度群島的總督,以及他所發現海域的海軍上將。哥倫布開始了血腥統治,他的繼任者更殘暴,最終, 100多萬印地安人分別被打死、累死、餓死、凍死和病死,印地安人在西印度群島悲慘地接受了滅絕的命運。 消息傳到歐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法國人和英國人、荷蘭人和其他歐洲人紛紛漂洋過海,像蚊子似的一團團地擁向了神秘的美洲大陸,開始了無情的征服狂潮。聶魯達在詩中把他們稱作一群戴著假牙和假發的人,這群殖民掠奪者在此後的300年裡,使4000萬人口的印地安人下降到了900萬人口,將田園詩般的印地安世界變成了恐怖的人間地獄。與此同時,西班牙從美洲運回了250萬公斤的黃金和100萬公斤的白銀,英國和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也同樣掠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 總之,中國和西方的差別擴大是多方面的因素。儒家文化導致輕視科學, 此外,還有科舉制度,有才能的即使當不了官,也做文人,很少研究和生產有關的學問。馬克思說,生產力進步很小,封建制的生產關系也自然沒有必要改變。而歐洲是貴族獨掌大權,那些有才能的人沒什麼事干,就搞蒸汽機玩,不自覺的推動社會的進步。 清軍曾經吃過武器落後的大虧,努爾哈赤就是被袁崇煥用火炮炸傷而死,清軍作戰也需要火炮呀?那麼為什麼在乾隆的時候,外國人把大炮送上門來不研究呢?這個很簡單,實際上是沒條件, 大炮或者沖鋒槍之類的,要一定冶金,物理和化學等知識才能研究出來的,而清朝和明朝的自然科學幾乎是空白,原始的火器還可以,但象西方後來高級的火器就不行了。康熙時代和俄國人打仗,清朝也用火器,但哪個時候俄國的火器也不怎麼樣,後來就不行嘍。不過,慈禧新政後就不一樣了,哪個時候清朝為美國製造了兩艘萬□貨輪呢。詳細的見樓下帖子。 有人常說中國落後是閉關鎖國,實際上,清朝與西方的交流與以前相比反而是增加了,清朝的欽天司一般由外國人擔任,紅樓夢中提到了法蘭西。如果真是閉關鎖國和外國交流貿易很少的話,林則徐又怎麼會說, 鴉片貿易會使朝廷幾無充餉之銀?其實,中國的落後, 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傳統和政治制度的滯後,只不過是在清朝時候積累爆發而已。 中國的政治制度,從秦朝確立,漢朝鞏固,朝代的完善,到清朝的時候發揮到了極至, 也就是所謂的最「專制」。封建的政治制度鑄就了中華文明,而當時的歐洲正處在黑暗中,連羅馬帝國時代都不如,但是, 因為中國的這種制度太優秀了,以至於在幾千年之間只需稍加改進而已,沒有必要進行大變革。而歐洲窮則思變,英國經過反復動亂,才確立了立憲制。法國的大革命更亂,今天吉倫特,明天雅各賓,弄的民不聊生,最後拿破倫時期才安定下來。歐洲經過動亂而煥發出新的生機,中國卻還坐在封建社會這輛舊馬車上吱吱呀呀的前進,這多半辦要感謝儒家。後來,清朝也實行洋務運動的經濟改革,以及慈禧新政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但都被洋人破壞了,洋人不希望中國強大的。可恨的是,一些中國的野心家也來幫助洋人破壞,,,,除了上面這些,西方因為掠奪而成為爆發戶,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美國後來獨大,更是靠發戰爭財。至於老實發展自己的, 如韓國,一場「金融風暴」錢就被搶走了。這世界還是黑社會好發財啊。

❷ 英國為何能成世界霸主幾百年

近代史對於全世界大部分國家而言,都是一段苦不堪言的歷史。早從18世紀後半葉開始,提前進入工業革命,邁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西方列強就開始了對全球資源的瓜分掠奪。而這些落後的封建君主國家,譬如東亞,南美,以及非洲的絕大部分國家,都被殖民成了資本主義市場的的原料產地。

不難看出,歐洲這些西方列強基本上都被英國錘了個遍。侵略殖民地那些本就弱小的國家不算本事,只有跟同行干架,才算真正的實力。看看他打敗的這些歐洲強國,沒有一個是吃素的。這個近代世界霸主,舍英其誰?

❸ 英國在資本主義發展和工業革命方面領先於其他歐洲國家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英國的土地和物產都十分的豐富。

英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民主制度對專制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英國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英國革命後,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社會經濟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英國開展工業革命和成為工業強國創造了前提。英國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起來。



(3)英國為什麼是歐洲強國擴展閱讀:

從世界史的觀點看,英國革命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英國革命沒有根本解決政治經濟制度落後性,反而與舊貴族聯合鎮壓英國人民起義。

英國革命極大促進歐洲各國反專制勢力,起到思想啟蒙作用,對世界歷史產生重要影響。也使一些封建專制的國家陷入害怕和擔憂。

但是英國革命畢竟是不徹底革命,沒有從政治制度上徹底鏟除舊的毒瘤。但對1789年法國大革命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英國通過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推動了歷史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到來。

❹ 大國的崛起之路,英國是怎樣成為世界強國的

英國擺脫封建態度是在15世紀末,是在1485年,當時英國出現了一個王朝是在英國歷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王朝,是都鐸王朝,英國對世界影響太大了,都鐸王朝的奠基人就是這個人,這是他的兒子這是他的女兒,這三個人,祖孫三代,亨利七世二子,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女兒伊麗莎白,使英國第一次擺脫依附和落後的狀態,成為歐洲強國,為英國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定的基礎。這裡面的故事很多很多了,如果說我給學生開英國史的課的話,這三個人的故事可以講好幾次,當然我也沒那麼多時間去講,特別是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一世,這兩個人的故事多極了,但是無論這些故事是怎麼說的,無論這些故事是表明這個主人公他人品好還是不好,它英明還是不英明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英國後來步步走在前面,這是第一步。所以我們說英國,說英國那麼強大,它造成的影響那麼巨大是有道理的,這一步是它走出來,接下來還不止這一步,光榮革命以後,英國的正式結構問題已經解決了,就是它建立了一個現代性質的政治結構,一個政體,當然這個政體在後來一二百年當中不斷地改變。但是這次事件以後,英國就出現了一個非常適合於經濟發展的社會和政治的環境。在這樣一個政治和社會的環境之下,英國開始了它的經濟方面的大踏步的這種飛速的發展。

18世紀我們剛才說,17世紀的英國做一件事,解決政治制度的問題,18世紀的英國,做兩件事,第一是發展經濟,上半葉出現了所謂的農業革命,下半葉出現了工業革命。第二件事就是18世紀的英國,開始去爭奪世界的大權了。這張圖就表現英國在18世紀和其他的歐洲幾個國家在世界上爭奪殖民地的情況,特別是在這一百多年當中,英國和法國爭奪世界的霸權,最終是以英國的勝利被告終的。這個勝利它的堅強的經濟基礎就是工業革命,我們看這樣一組數字,我們就可以明白,英國在工業革命期間它的生產發展的情況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英國的工業和農業的比例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在1801年的時候,英國它的國民經濟中,工業的比重只佔29.7%,農業是35.9%,英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在1860年的時候,我們看到英國的工業產量佔世界40%到50%,對外貿易佔世界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這樣強大的經濟實力是出自於一個非常小的國家,英國的國土面積佔世界陸地總面積0.2%,而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2%,英國也是一個很小的國家。

英國小小的國家,能夠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據一個半世紀之久,這是超常發揮。本來不應該是這樣,本來不應該,它憑什麼?它就這么大,就那麼多人,它憑什麼?根據我們剛才我剛才向大家介紹的情況來看,有一點是非常突出的,就是它的那種創造的能力。就是靠得這樣的創造能力它能夠超常的發揮,它發揮了本來根本就不可能發揮的作用,做本來根本不可能做的事。你看,它在各個方面都是有巨大的創造力的,政治、經濟、文化很多很多其他方面,它都發揮了巨大的創造力,這是它成功的秘訣。

❺ 英國成為強國的原因

樓主你真會問,這個問題回答你,可能再少也得一篇五千字的論文,所以,我盡量簡單說:綜合起來,其實也確實令人不解:他只是個海島國家,歷史上也不是歐洲的重心,為什麼會成為近代的一個日不落帝國。其實,分析起來,也有合理之處:一是歷史機遇,西班牙和葡萄牙刺激了他,二是,地理位置偏歐洲一隅。三是外民族的謙卑性。
西葡這兩個半島國家最早實現海洋霸權,而位於歐洲一角的大不列顛,本來就是個窮國。地理位置不佳,很多香料等急缺貨物都要經過這兩個國家的收稅。這極大刺激了英倫的謀富心裡。樓主你可以查閱一下資料,英倫早期的實際統治者並不是現在的法國後裔,他們是外來者,統治這塊土地時,免不了有謙卑性。所以,歷史機遇給了他最大的機遇。西葡兩國給了他足夠的動力,而他偏安一隅,是個島國,不容易受到攻擊,再加上民族渴望富強謙卑的民族性,讓他成為後來統治世界上五分之一國土的日不落帝國。

❻ 英國成為世界強國的原因英國是怎樣成為世界強國的,它

第一發展海盜事業,搶劫財富。第二,積極取代荷蘭的貨運大國地位,第三推進製造業和工業革命,第四,進行資產階級革命

❼ 英國為什麼是發達國家

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有三點。
第一,人種的變化。
英國是近代工業革命最早的國家,也是現代商業社會的締造者,所以這種文化刻入了英國人的心中。而我們看到,英國統治下真正發達的國家,如加拿大等,其實人口上,基本上都是英國人近代移民的後裔,也就是英國人。這一點可以說是基礎,同樣都是英國人,發展能差到哪裡去?
第二,殖民方式不同。
英國近代搶占殖民地,其實為的不是開疆拓土,而是經濟利益,發展貿易。也就是打開市場,然後相互貿易,傾銷英國的商品,然後賺錢,進一步刺激經濟。當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也就是這個路子。
所以,英國的統治方式,使得殖民地要有利可圖,最基礎的就是先要發展當地的經濟,這樣才有能力通商,有能力購買英國產品。因此這種統治方式下,英國殖民地基本快速建立商業體系,快速進行工業發展,自然越來越發達。
第三,文化制度的建立。
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先進的政治制度上的,這是基礎。而英國人佔領殖民地,直接打破其原有的政治結構,建立英國似的民主制度。這一點給殖民地帶來了制度的跨越式進步,為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使得經濟能夠快速解放。

❽ 英國為什麼能在十九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其中經濟因素是圈地運動新航路的開辟,導致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一系列的文化原因,導致資本主義不斷壯大,到了1689,《權利法案》的頒發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因為有了法律的保障,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因為英國是最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所以先進入工業革命.進入了工業革命就意味著,經濟進入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成為世界第一.相比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在那時,亞洲國家還處於封建制度,非洲正處在殖民的境地,美洲國家在侵略和被侵略的情況,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都在封建和資本主義間徘徊.
工業革命推動了經濟的發展.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後英國國力逐漸開始強於其他封建國家,開始擁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市場,再加上資本主義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和18世紀的圈地運動的發生,使得18世紀的英國最先爆發了工業革命並在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工業國.特點:以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為主要內容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國家支持拓展海外市場.

❾ 英國面積很小,為什麼還可以成為世界強國

英國面積很小,為什麼還可以成為世界強國?

原因如下:

1英國是一個島國,和歐洲大陸隔離開來,使得其能夠較少受到歐洲大陸各國紛爭的困撓。有許多優良的港灣,這有助於英國發展海運,成為海洋國家。當金雀花王朝在英法百年戰爭中失敗尚失了所有法國領地後就開始減少對歐洲大陸事務的參與,一心一意利用島國優勢發展海洋貿易。而島國面積小,農業不發達,以畜牧業為主,物產不豐富又刺激英國海洋貿易的發展。

4這樣英國成為海上霸主,擁有最龐大殖民地,擁有更大的市場和資源,手工業發展迅速,最終率先產生工業革命,加上相對穩定開明的君主立憲政體、圈地運動、煤鐵資源十分豐富,近工業基地和易開采等等因素成為世界工廠,成為世界霸主,後來雖然因其它國家崛起而相對衰弱,但一直是世界強國。

❿ 英國為什麼能在十九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很多因素
其中經濟因素是圈地運動新航路的開辟,導致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一系列的文化原因,導致資本主義不斷壯大,到了1689,《權利法案》的頒發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因為有了法律的保障,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因為英國是最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所以先進入工業革命。進入了工業革命就意味著,經濟進入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成為世界第一。相比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在那時,亞洲國家還處於封建制度,非洲正處在殖民的境地,美洲國家在侵略和被侵略的情況,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都在封建和資本主義間徘徊。
經濟特點
機器大生產代替工場手工業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是歐洲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蘇是越南人口多少倍 瀏覽:920
清朝晚期中國有哪些地方比較發達 瀏覽:1
英國貓應該怎麼養 瀏覽:7
印尼現在國情怎麼樣 瀏覽:785
美國為什麼盯住伊朗不放 瀏覽:641
印尼奇楠怎麼樣 瀏覽:607
去英國下載什麼app 瀏覽:214
印尼打電話中國加什麼 瀏覽:783
學中國舞哪裡好學 瀏覽:844
中國大恆怎麼樣 瀏覽:80
越南案板多少錢一斤 瀏覽:324
10元人名幣等於多少印尼 瀏覽:579
印尼幣k是什麼意思 瀏覽:818
中國有多少個俄語同聲傳譯 瀏覽:171
和平精英國際服小哥斯拉怎麼購買 瀏覽:731
如何評價印度經濟增長 瀏覽:675
印度除了泰戈爾還有哪些人 瀏覽:189
印度人怎麼吃火鍋是用手 瀏覽:36
義大利首都是什麼州 瀏覽:58
中國最大的王妃墓在哪裡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