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說英國戰後墮落了美國人的航母為何不是美國人設計的
雖然大英帝國的太陽已經下山了,但是總管海軍的發展史,我們不能夠忘記英國人做出的貢獻。特別是在航空母艦上的貢獻,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對於航母有認識和探索的國家。英國的航母技術儲備不僅僅讓英國獲益,更讓美國在二戰之後建造出了非常強大的航空母艦。我決定今天放棄乳英,而是和大家講講那些山姆大叔從英倫蠻牛那裡拿走的技術。
其實我個人認為,雖然英國在二戰之後就已經衰敗。但是作為一個曾經的海軍強國,其海軍的實戰經驗和艦艇設計經驗都不是一般的豐富,是非常有底蘊的。不說技術上的事情,單單說海軍使用的禮儀,基本上都是英國人發明的。比如說,掛滿旗,比如說向掃雷艇行禮。都是英國人發明和創造的。
❷ 如今淪為二流國家英國的雙航母,它們與美國的航母相比到底有何差距
肯定是比不上美國的,美國的核動力航母在世界都是頂級存在。英國雖然有雙航母,但是美國的航母更多,而且更強。
雖然英國的航母設計得不錯,但是在美國面前還是不夠看。美國核動力航母已經把常規動力航母甩在了身後,就算是同等級的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也比不上。所以英國的航母再強,也比不上美國。
❸ 如今淪為二流國家英國的雙航母,它們的真實戰鬥力到底如何
英國的雙航母確實強,但是不是最強的。世界最強的航母當然是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了,光是在等級上就把英國的雙航母遠遠甩在身後。
就算現在英國的兩艘航母可以馬上使用,但是也不敵美國。能擁有兩艘航母,確實在歐洲已經是一霸了。但是在實力強勁的美國航母面前,雙航母確實比不上。光是動力上,核動力就比常規動力更加厲害。
❹ 如何評價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綜合戰鬥力
目前,英國皇家海軍的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均已建成,第一艘「伊麗莎白女王號」已於2017年服役,第二艘「威爾士親王號」也已經下水近2年正在舾裝之中,也即將服役!
機庫中的CH-47直升機
根據理論數據來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在不影響起飛和降落的情況下,單單是航母甲板的就可以停放42架F-35B戰斗機,而我們的遼寧艦這樣的情況只能停放16架殲-15!而且「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機庫尺寸為163米X29米,面積約為4700平米,理論上可以停放30架F-35B戰機,這樣算下來該航母是完全可以搭載70架艦載機的!
❺ 承載著英國偉大夢想的馬其他號航母,為何不切實際呢
英國曾是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帝國,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走向滑坡。經濟實力的消退,殖民地逐漸掙脫束縛,使得他們不再是從前那個強盛的日不落帝國。但是英國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看家本領,試圖重建自己的輝煌。或許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英國仍舊是那個強盛的帝國,但是對於英國本身來說,他們早已經不是站在舞台中間的那個國家。
封閉機庫在現代航母設計中非常普遍
相反封閉式機庫的採用,將會使得艦載機出擊速度下降。盡管利利克拉普提出五分鍾內可以起降15架航載機,並且可以採用後部甲板暖機的方式彌補。但是帝國海軍對於新理念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適應,他們始終對無法快速作戰的問題擔憂。不過最後出於對艦載機保護,再加上裝甲機庫的出現,使得這種觀點終於被推翻。
❻ 故障頻發的英國航母,我們中國是怎麼看待的
”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並不是永遠的王者文明,西方”天朝上國”只不過是一場“黃粱美夢”。
曾經,我們眼裡的西方,隨口就說出的外國人(咱也不知道啥是外國人,反正就是外,是就國,就是人。),我們在故事會上面看到的“洋大人”,好像都沒有一個具體說明是哪個國家,但是一說外國的,那就倆字,“牛叉”。
可是這些都是真的嗎?
強大的西方也並不是鐵板一塊。看似拯救者的耶穌永遠不會到來,從一開始就信耶穌的人,到最後哪怕失敗也不會怪罪自己,拿《聖經》騙自己只要開始,不會結束。畢竟連瑪利亞也不知道是誰讓自己懷孕的。
❼ 中國航母引發巨大爭議,外國人怎麼評論
越南網友:「中國航母如果可以開到世界各個海域,才算正式進入航母大國」
美國網友:「中國能擁有航母,就是因為有錢,而且所有的裝備都是抄他國的」
英國網友:英國什麼都沒有,這個地球上的小不點還幻想著成為帝國。中國又大又有活力,致力於成為超級強國。世界注意了!
中國台灣省網友:不管叫什麼都可以,叫台灣號也好,只要不打台灣就可以了
印度網友:為什麼中國航母這么落後?因為沒人願意賣給它航母,原因就是這么簡單!
一枚布拉莫斯足以摧毀一艘航母!
❽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是不是世界最強的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是除美國航母之外最強的。也就是說,從航母自身的性能來看,當今最強的航母應該是福特級航母,而且,在未來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美國福特級的航空母艦依然是世界上最強的航母,從這個角度來看,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並不是世界最強。當然,作為世界上第1個擁有航母的國家,英國在建造航空母艦方面的造詣還是很高的,雖然以英國當前的綜合實力根本養不起像美國福特級那樣的超大型航,但是,英國自主打造出來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還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這一點可以從英國航母的外形以及動力上就能夠看得出來。
再來看一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這一指標如何,從英國方面披露出來的性能來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目前能夠搭載40架艦載機,從艦載機的數量來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顯然是比不上美國福特級的,不過,該型航母還是有他自己特點的,因為,英國特地為該型航母向美國采購了 F- 35/B型艦載機,由此可見,雖然7萬噸級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比不上美國的福特級,但是,無論從動力方面來看,還是艦載機的先進性來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無疑是除美國核動力航母以外最先進的航母之一,也就是說,雖然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不是世界最強但也非常先進。
❾ 英國航母與中國航母
你傻拉.0000000歷史上出現的航空母艦有很多
請看以下介紹
目前航母戰力最強的當然是美國
皆下來自然是俄羅斯
在下來自然是英國啊
請看以下介紹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只。它攻防兼備,作戰能力強,能遂行多種戰役戰術任務,很具威懾力,因而倍受世界海軍的器重。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不少專家認為,航空母艦已成為一個國家軍事、工業、科技水準與綜合國力的象徵。
目前世界上現役航空母艦共26艘,在建4艘;下升機母艦3艘;兩棲攻擊艦15艘,在建2艘。
航空母艦從問世至今,世界上建造過的有8個國家,即英國、日本、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俄羅斯(前蘇聯);擁有過國家達14個,加上正建造的泰國,總計將達15個。建成服役的各種類型的航空母艦總數,據統計為300餘艘;其中艦隊航空母艦佔45%,護航航空母艦42%,水上飛行母艦6%,直升機母艦2%,兩棲攻擊艦5%。航空母艦以其迅猛發展之勢,在本世紀的艦艇發展史上,寫下了璀璨奪目的篇章。
在軍艦上搭載飛機的初衷,是想用飛行執行偵察任務。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於1910年11月14日駕機從「伯明罕」號輕巡洋艦起飛,2個月後又在「賓夕法尼亞」號重巡洋艦上實行了降落。英國海軍不甘落後,在1912年底進行了將輕巡洋艦改裝成水上飛機母艦的實踐,1914年還將一艘運煤船改建成「皇家方舟」號水上飛機母艦。接著又幾次三番地改造「暴怒」號,不斷摸索飛機直接從艦上起降時飛行甲板和上層建築的最佳布局,並在1918年9月建成一艘由客船改建的具有全通式飛行甲板的「百眼巨人」號。英國人的得意之笑是1917年4月就開始著手設計「競技神」號,這是世界上第一艘從一開始就按航空母艦設計建造的軍艦。美國人到1922年2月才將運煤船「木星」號改建成「蘭利」號航空母艦。而日本海軍去捷足先登,於1922年12月建成的「鳳翔」號,由於它是改裝的,並趕在「競技神」之前服役,因此它被認為是世界上專門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航空母艦的初創階段。
1922年初,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簽約,協定除對各國航空母艦總噸位的限額作了分配外,還給航空母艦每一次正式下定義。當時把標准排水量在1萬噸至2.7萬噸、為裝載和起降飛機的專門目的而建造的軍艦定義為航空母艦。根據條約規定的特別條款,美國把在建的2艘戰列艦改建尤了「列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日本改建成了「赤城」號和「加賀」號:英國改建成了「勇敢」號、「光榮」號,並對「暴怒」號進行了翻新大改裝;法國則改建了「貝亞恩」號。20年代是航空母艦的改建階段。
30年代,美國建成了「突擊者」號等共5艘,並著手埃塞克斯級的研製;英國於1935年3月開工建造該艦的改進型光輝級;日本更是磨刀霍霍,相繼建成了「龍驤」號、「蒼龍」號、「飛龍」號,並開工建造「翔鶴」號和「瑞鶴」號。這一時斯是航空母艦的發展階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大顯身手,它宣告了「大艦巨炮」主義的破滅,一舉取代了戰列艦,確立了自己在艦隊中的霸主地位。
航空母艦作戰有三個迥然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是從屬於戰艦的,其基本任務是保護戰斗艦中免遭攻擊,起著艦隊的眼睛和大炮火力延伸的作用 ;英國「光輝」號航空母艦空襲塔蘭托港,表明了航空母艦戰術的重大改變。在第二階段,由於日本航空母艦成功地襲擊了珍珠港,使美國海軍損失慘重,但美國卻順應形勢,果斷、快速發展航空母艦,艦隊作戰從屬於航空母艦的要求;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和戰爭中斯其他一些海空作戰地,都是按此原則進行的。第三階段,美國航空母艦在殲滅了日本艦隊之後,又頻頻空襲日本本土,快速 航空母艦不僅主宰海洋,同時也成了伸向陸地的手段。
戰爭期間,作戰雙方都竭盡全力,開始了規模空前的建造航空母艦大競賽,共建成170餘艘。
二級大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數量發展暫處低潮,但在質的提高卻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噴氣機、核武器和導彈技術即對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又對航空母艦的生命力提出了挑戰。
高性能艦載機需要航空母艦為其提供更大的起降場地和更完善的支援保障,美國憑藉它的強大經濟實力,決定發展一型能夠執行多種任務的重型航空母艦。福萊斯特是專為裝備噴氣機而設計的,並為改善適航性,首次採用了封閉式艦首,設有斜角甲板,4台蒸汽彈射器和4台升降機,從而形成了現代美國航空母艦的基本樣式。以該級為基礎,60年代除了派生出小鷹級4艘外,還發展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企業」號的服役,使航空母艦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紀元。隨後,美國著手建造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載機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前逐步取代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盡管彈道導彈核潛艇使航空母艦的戰略地位下降,但美國海軍認為,多用途攻擊型航空母艦由於具有強大的攻防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因而仍然是進行常規戰爭或局部戰爭的核心兵力,是實現其全球戰略和保持海上優勢的重要力量。作為當前乃至下世紀初的主力艦只,尼米茲級的主要任務是:奪取並保持制海權和作戰海域的制空權,對海上和陸上目標實施攻擊,封鎖海區,保衛海上交通線,支援兩棲登陸作戰,以及炫耀武力,實施威懾等。
英國限於經濟實力,一方面把二戰期間未建成的航空母艦繼續完工,自己用幾艘較精銳的,另一方面把精簡下來的多餘航空母艦賣給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國,使得戰後形成一次航空母艦大擴散。英國新建的航空母艦數量雖少,但在此時期對現代航空母艦的關鍵技術卻作出了重大貢獻,這就是斜角甲板、蒸汽彈射器、助降鏡、垂直起降飛機、滑躍起飛等技術。
1975年英國批准了鷂式飛機派生為「海鷂」艦載機的計畫。「海鷂」能垂直、短距起降,這樣可縮短飛行甲板長度,並省去笨重復雜的彈射器和攔阻裝置,從而可以大幅度地縮小母艦的尺度。到70年代後期,英國一共新建了3艘無敵級輕型航空母艦。該級艦標准排水量控制在2萬噸范圍內,造價只及尼米茲級的1/10.「海鷂」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的研製成功,也為義大利和西班牙效仿發展此種輕型航空母艦開辟了一條新路。
無敵級的主要使命是反潛,其次是在特混編隊中作為指揮艦,協調編隊中各艦艇戰斗,或用於協高岸基飛機支援特混編隊;此外,該級艦還具有一定的為特混編隊提供區域防空的能力。
在美國航空母艦的兩種風格中,法國根據自己的海軍戰略,堅持發展中型航空母艦,並向核動力方向發展,到本世紀末「戴高樂」號建成時,法國將成為繼美國之的後,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
蘇聯在60年代相繼建造了2艘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主要任務是反潛,到了70年,它又開始建造4艘裝備各種導彈和反潛直升機、垂直起降飛機的基輔級航空母艦,和於擔負反潛和防空任務。1991年建成服役的「庫茲涅佐夫」號則是基輔級的改進型,它裝備了比大型巡洋艦還要強的對空、對艦火力,目的是為了減少航空母艦自身對護航、警戒艦艇的依賴,所以,俄羅斯海軍並不稱其為航空母艦,而把它們稱作重型載機巡洋艦。它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海上作戰,奪取局部制海權。從而使俄羅斯航空艦在世界航母大家族中獨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航空母艦作戰包括陸、海、空三個層次。在海上還可分水上和水下,實際上有四個層次。在現代戰爭中,它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襲擊岸上目標(包括戰略目標),主要是攻擊沿海和內陸的城市、交通要道和樞紐、軍事設施;消滅敵潛艇和水面艦艇,而搜索和消滅敵彈道導彈核潛艇,則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作戰任務;支援登陸作戰和地面作戰;封鎖海峽、基地和港口;以及保護自己的海上交通線。保護已方彈道導彈核潛艇,也是航空母艦的一項特殊任務。
冷戰結束後,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消失,俄羅斯暫還沒有建造新航空母艦的計畫,美國超級航空母艦的發展計畫在放慢,而一些中等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如印度,泰國),還有日本等國,對發展符合本國國情的輕型或多用途航空母艦表示興趣,法國將以核動力航空母艦替代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因此,展望本世紀末至21世紀初,航空母艦仍然會出現新的發展。
❿ 看看外國專家是怎麼評價中美兩國航母的,讓美國人目瞪
澳大利亞媒體《年代報》近期發表文章質疑,在珍珠港事件75周年以後,美國締造航母還有含義嗎?假如與中國開戰,美國航母能倖存嗎?就算倖存了,能對中國造成多大損失?文章認為,美國航母在戰時很可能會被證實是浪費錢。
文章稱,近期一些美國防禦疑問分析人士已質疑,假如美國在將來幾十年面臨一場大型海戰,尤其是對於中國的海戰,航母能否得以倖存?中國已研發新的監控和導航技術,能更可靠地發現並擊沉在距離其海岸線數百公里以至上千公里航行的美國航母。假如中國的新技術能夠起作用,那麼一艘奉命對抗中國的美國航母將陷入危險,比如在南中國海。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在派遣航母打開此類對峙行動前,都必須三思而行。
按照澳媒宣揚的「航母無用論」來看,大型航空母艦體積大、自身防護能力低、簡單,易受到攻擊,且需要其它艦船合作才能發揮出其戰鬥力,好像在將來戰役中的作用越來越小。但這些情況僅僅在面向美、中、俄等大國時才會發生,假如面對軍事力量孱弱的中小國家,大型航母戰斗群的優勢將被無限制的放大。
兩個大國大打出手的概率非常的小,兩國軍方都在活躍與交流,避免誤判的發生。而除了美國以外,與中國在東海、南海有領土爭議的國家,都無力面對大型航母戰斗群的打擊,所以中國締造自個的新式航空母艦非常有必要。隨著中國海外核心利益的不斷增加,中大型航母戰斗群能夠在非常時期,保護華人華僑以及中國的海外財物,這對於中國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最後,即便是中美兩國發生了擦槍走火的情況,假如中國沒有與美國類似的大型航母戰斗群,那麼在對峙或沖突中難免吃虧。當中國有了航母,在近海、南中國海的范圍內,中國有大陸和島礁建設的依託,可以不懼美軍的幾個航母戰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