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17世紀政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英國17世紀政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發布時間:2022-05-24 14:35:05

① 17世紀初至19世紀末英國行政制度的演變

摘要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前,英國處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

② 概括17世紀英國經過了哪些政治動盪

英國出現清教徒運動。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1640年—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新議會的召開:資產階級提出政治要求),內戰,建立共和國,護國主制,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是曲折的,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議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終是在工業革命後)。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也為歐洲文化復興和啟蒙提供了可能。歐洲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之中,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上打破教會的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

③ 17世紀英國有那些政治制度

1、1640年前是斯圖亞特封建王朝統治;2、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949年處死查理一世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3、1660年斯圖亞特封建王朝復辟;4、1688年宮廷政變,1689通過《權利法案》,英國又變成了君主立憲政體。這樣算一算的話應該有三種:封建君主專制、資產階級共和國、君主立憲。

④ 17世紀英國的政治體制與生產方式分別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從君主專制政體轉變為君主立憲制
從封建的生產方式專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⑤ 17世紀英國政體經歷了哪些變化,帶給我們的啟示

640年 查理一世被迫召開議會

關於英國議會請同學們閱讀課本21頁回答英國議會產生於何時?它有哪些權力?(學生回答後指出)英國議會有贊成或拒絕徵收新稅和特別稅的權力,因此,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結成反對派利用這個權力同國王展開斗爭。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開議會後,反對派們不但拒絕通過征稅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權。他們的斗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聲勢日盛。這次議會的召開,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查理一世不甘心「和平」的走下歷史舞台,在議會中國王同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經過反復的較量後,最終在1642年挑起了內戰。

英國內戰 1642—1648年

要求學生看課本22頁地圖《英國內戰形勢》,回答內戰的交戰雙方分別是誰?各自的根據地在哪裡?議會軍的著名領袖是誰?議會軍取得了哪些戰役的勝利?內戰的結果怎樣?(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內戰的結果是議會軍打敗王軍。查理一世成為議會的階下囚,經議會審判,以叛國罪於1649年1月在倫敦被處死。同學們可以觀看課本插圖《議會審判查理一世》。處死查理一世意味著否定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是歷史的進步。內戰結束後,英國宣布為共和國。開始了克倫威爾的統治時期。

克倫威爾統治時期 1649—1660年

英國建立共和國後,國內外的局勢都非常緊張。國內由於戰爭英國經濟受到一定損失,階級矛盾並未結束,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也並未停止。在國外,荷蘭乘機搶走許多海外貿易,愛爾蘭擁立查理一世的兒子為王,稱查理二世,蘇格蘭也支持查理二世。在這種形勢下,克倫威爾掌權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回答克倫威爾採取了哪些措施,對這些措施怎樣評價?(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克倫威爾主要從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鞏固統治。這些措施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說明了克倫威爾代表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但是,共和制還處在不成熟階段,封建君主思想並沒有得到徹底批判,舊勢力沒有被鏟除,再加上克倫威爾本人逐漸擅權專斷,好大喜功,年他被宣布為「護國主」,並先後多次解散議會,成為軍事獨裁者。

克倫威爾死後,政局混亂。其子曾繼任護國主,但他既沒有克倫威爾的威望,又沒有其父的才幹,因而引起軍官們的不滿,他被迫下台。高級軍官都想獨攬大權,他們的明爭暗鬥使政局極為混亂。為了維護和鞏固統治秩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對恢復君主制的勢力採取了妥協和贊同的態度,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60-1688年

1660年,查理一世的兒子帶領一群亡命海外的保王黨人,返回倫敦,登上王位,稱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一個曲折,查理二世復辟不久就實行反攻倒算的政策,進行殘暴的統治,使在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逐漸的被否定甚至喪失。這種倒退使政治斗爭又趨於尖銳,在這種形勢下,英國政壇發生分化,政黨開始形成,出現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政黨——輝格黨和托利黨。關於兩黨問題請同學們看課本解釋。輝格黨代表金融資本家、大商人、新貴族等的利益,托利黨代表貴族地主和英國國教上層教徒的利益。這是英國近代政黨的起源。19世紀中期,托利黨發展成保守黨,輝格黨發展成自由黨。

詹姆士二世即位後,由於他是一位狂熱的天主教徒,因此,他不僅大力壓制反對派,而且企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如果他的企圖得逞,在英國會有什麼變化嗎?(同學看書後回答)這樣,詹姆士二世在議會中不僅引起了輝格黨人的反對,也遭到一部分托利黨人反對。從而發生了在英國歷史上為英國人所津津樂道的一場政變,即「光榮革命」。

光榮革命1688年

由同學介紹光榮革命情況,教師指出幾個問題,為何稱「光榮革命」因為這次政變基本上沒有流血,光榮革命是輝格黨和托利黨的聯合行動,,是資產階級和地主貴族之間的一場妥協,這場政變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此後,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限制王權,在議會中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 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行為。此後,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我們已經了解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簡要過程,請同學們互相討論一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有哪些特點?。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指出)總的來說有二個特點:(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英國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夠充分,資產階級力量還不夠強大。(2)由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利益上一致,促使他們在反封建專制制度的斗爭中聯合起來。這種聯盟致使資產階級在革命過程中帶有軟弱性、保守性。這就決定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前進、螺旋式上升的趨勢。其結果是,資產階級和地主貴族達成妥協。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學生回答後指出)第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斗爭,最終以「光榮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的任務。瑪麗和威廉三世雖然仍屬於斯圖亞特家族(後為漢諾威家族),但是,作為封建專制統治的君主制已經被推翻了,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證;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第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反映,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從此,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所以;它又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

⑥ 17世紀的英國社會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17世紀的英國發動了政治變革,使得形成了現代議會制度、君主立憲制、現代政黨制度和內閣制,這些制度的形成和發展促成了近代英國的「主權在議會」體制,正是這一體制引起政治領域其他方面的進一步變革,例如現代文官制度的出現、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司法制度的改革和選舉制度的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政治制度變革形成了對本國產權、經濟活動、信仰自由以及個人自由的政治制度保護,進而推動了近代英國經濟制度變革。

經濟變革包括:公債制度和英格蘭銀行的建立,「圈地運動」,貿易公司與東印度公司等股份公司制度的出現和發展……

歷史已經證明,正是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制度變革,最終導致了近代英國的崛起。

⑦ 十七到十九世紀,英國政治體制發生了什麼變化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前,英國處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英國進入共和國時期,實際上是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
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結束了英國的君主專制,確立起君主立憲制政體。實際權力開始由國王轉移到議會。
18世紀中葉,議會取得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控制權,標志責任內閣制形成。國王處於統而不治的局面。
19世紀70年代後,內閣的權力膨脹,議會的權力和作用開始縮小。

⑧ 十七世紀的英國政治上發生的什麼大事件足以影響英國興起的進程

政治領域:164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影響:英國:確立了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為英國資本主義反正掃清障礙,成為英國率先開始工業革命的前提 世界:反應了世界開展資產階級革命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趨勢
經濟領域:1760奶年開始的工業革命
影響:世界: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取代了封建的手工工場,資本主義發展過渡至自由資本主義階段 英國: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稱霸世界

⑨ 光榮革命後英國政治體制發生了什麼變化

17世紀中期,英國爆發了全國范圍的內戰,在交戰雙方妥協的條件下,1660年查理二世建立了復辟王朝.1685年,詹姆斯二世繼位,意圖恢復天主教在英國的統治,另外由於王位繼承等原因,遭到了英國各個階層的一致反對.在反對恢復天主教問題上走到一起來的各派代表在1688年共同作出決定,廢黜詹姆斯二世,迎立他新教徒的女兒瑪麗和其夫荷蘭執政威廉為英國女王和國王.1688年11月威廉率軍登陸英國,詹姆斯二世出逃法國,1689年2月威廉即英國王位,是為威廉三世.這就是1688年革命.這場革命沒有流血即獲得成功,因此歷史上稱之為「光榮革命」.革命後,英國議會頒布包括《權利法案》在內的一系列法案鞏固了革命的成果.光榮革命是英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此後,新教成為英國國教,王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英國初步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走上近代國家憲政之路.

閱讀全文

與英國17世紀政體發生了什麼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美女要多少人民幣彩禮 瀏覽:228
駱家輝老家在中國哪裡 瀏覽:810
伊朗賣出的石油多少錢一升 瀏覽:881
西安至越南火車票多少錢 瀏覽:715
去越南買什麼紀念品 瀏覽:243
到越南旅遊可買什麼 瀏覽:586
越南紫檀和印度有什麼區別 瀏覽:397
小米11u在越南多少錢 瀏覽:636
越南干貨市場在哪裡 瀏覽:613
伊朗跟印度哪個發達 瀏覽:319
中國重名景區有哪些 瀏覽:840
越南為什麼冷熱不均 瀏覽:804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應太戰略 瀏覽:785
瑞士人拜訪英國總是抱怨什麼 瀏覽:286
中國還有哪個地區有疫情 瀏覽:5
中國電建為什麼不漲 瀏覽:822
英國作業滿分5分得b多少分 瀏覽:438
伊朗佔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多少 瀏覽:293
伊朗怎麼上油輪 瀏覽:822
印度什麼時候朝聖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