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足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最早最早中國在六七千年以前的半坡時期就有踢球,到黃帝時期被稱為蹴鞠,漢朝唐朝發展最盛,一直到明清時期開始衰退。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在19世紀傳入中國,經清政府得以推廣
⑵ 中國足球發展史
中國足球發展歷史分為:中國古代足球歷史和現在中國現在足球歷史,具體如下:
中國古代足球史:
足球運動,最早的起源在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蹴鞠」或名「塌鞠」。最早的說法見《戰國策·齊策》:「臨富甚福而實...塌鞠」。到了漢代,由於社會經濟的繁榮,蹴鞠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幾乎是萬人空巷。
唐代是蹴鞠的鼎盛時期。到了宋代,兩個球門的踢法已經不見了,主要流行一個球門或是不用球門。這種方式運動的技術性和娛樂性都增強了。清代由於民族風俗的關系,十分喜歡在冰上蹴鞠(最早的冰球運動)。玩時分為兩隊,每隊數十人,球擲起後,兩隊爭踢,以球在自己本方隊員的腳下傳遞為樂。
中國現代足球史: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國家隊曾集體去匈牙利留學,並與1958年回國,可惜沖擊1958年世界盃決賽圈失敗,打擊不小。其後的時間內,是十年「文革動亂」,在一個「政治第一」的年代,足球被禁止了。改革開放之後,蘇永舜率領中國隊沖擊1982世界盃決賽圈失敗。
1985年5月19日,由於中國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中主場敗給了香港,失去出線權。1988年的奧運會和1990年的世界盃,中國隊擦肩而過。1979年開始改革,開始對外開放,但足球上與「洋教頭」的「再一次親密接觸」卻一直等到了90年代。
1992年,謀求開拓發展的中國隊將請來了施拉普納,但是沖擊1994年世界盃決賽圈又再次的失敗了。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全面啟動,這意味著中國足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1997年的戚務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沖擊世界盃力不從,所以慘敗大連金洲,國人繼續失望。
中國女足於1982年建立,但是長期以來女子足球在中國並不普及,仍然處在可有可無的從屬地位,體制和思維方式仍然停留在專業體育時代,第一代女足球員仍然活躍在賽場上。只有在1996奧運會,1999世界盃上中國女足兩度沖擊冠軍未果,屈居亞軍之後,全國才掀起一定的女足熱。
在1915年到1934年,中國獲得了遠東運動會的九連冠,並於1936年,1948年兩次入圍奧運會。這時,中國足球在亞洲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2)足球什麼時候由英國傳入中國擴展閱讀:
中國足球獲得的成就:
1、1959年,中國國家隊戰勝了匈牙利奧林匹克隊。
2、1959年,中國建國十周年在北京舉行的「中、蘇、匈三國足球對抗賽」上,中國足球隊獲得亞軍。
3、1960年,在「中、朝、越、蒙四國足球的對抗賽」中,中國足球隊奪得冠軍。
4、1966年,中國足球隊獲得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足球比賽的亞軍。
5、1976年,中國足球隊獲第六屆亞洲杯季軍。
6、1978年,中國足球隊獲第八屆亞運會足球比賽第三名。
7、1984年,第八屆亞洲杯上,中國足球隊獲得亞軍,這是建國以來中國足球隊參加亞洲重大的國際比賽獲得的最好成績。
8、1987年,中國足球隊獲得二十四屆奧運會小組出線權,雖然在決賽階段未獲得小組出線權,但終究實現了沖出亞洲的宏願。
9、1992年,中國足球隊獲得第十屆亞洲杯第三名。
10、1994年,中國足球隊獲得第十一屆亞運會銀牌。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足球
⑶ 足球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現代足球是二十世紀之初由歐洲傳入中國,古代足球起源於中國。足球分為古代足球和現代足球,現在所說的足球一般指現代足球。20世紀30年代中國足球在亞洲逐漸發展強大,和李惠堂一起,涌現出了第一批開天闢地式的先驅,第一次出現代表國家外戰的正規球隊。這是一種標志,中國足球開始起步,足球在中國成為規范化的競賽。在1915年到1934年,中國獲得了遠東運動會的九連冠,並於1936年,1948年兩次入圍奧運會。這時,中國足球在亞洲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⑷ 現代足球哪一年傳入中國
1860年-1870年間傳入中國香港,1873年傳入中國內地。
19世紀60年代以後,現代足球傳入中國
1840年鴉片戰爭後,香港淪為英殖民地。19世紀60年代,英國本土足球運動的不斷開展,香港的英國人足球活動也日趨活躍。當時中國人只是在場外作壁上觀,並沒有投身足球運動的條件。
19世紀80年代,香港快樂村兩所官辦小學「育才小學」與「王東寧小學」,因為毗鄰英國人的足球場,孩子們逐漸對足球產生濃厚興趣,開始效仿英國人踢起了足球。
足球傳入香港之後,通過外國傳教士進入廣東內地的教會學校,率先教授足球運動。1947年《五華縣志》記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德國巴色教會開辦了元坑中書館(中學),首次將足球運動作為體育課程傳授,使中國人第一次成為了踢足球的主角。
1881年北洋水師學堂的體育課開始設有足球項目。
1895年聖約翰書院成立了上海第一支足球隊,人稱「約翰辮子軍」。
1898年2月,英國傳教士山雅各在廈門鼓浪嶼創辦英華書院,初期雖未設體育課程,但課外活動以足球為最盛,還成立了英華足球隊。
由此來看,現代足球於1873年傳入梅州五華縣,確定了足球在中國內地的發祥。
⑸ 我們知道足球運動興起於19世紀的英國,它是如何在上海興起的
我們都知道現在足球運動在19世紀中葉的時候起源於英國,而隨著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擴張,這項運動傳入到世界各地。並且在鴉片戰爭後,香港廣州一代較早地引入了足球運動。
而除了在上海的高等學校外,一般的中等學校中國學生也較多的接觸了各項西式體育運動。在當時徐匯公學足球隊的驚人表現也引得了坊間流傳出許多的傳言。
而在我們國家的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的足球隊在數量上有了較為明顯的增加,但是卻在質量上差強人意。不過我們國家的足球運動發展其實就是來自於我們個人,對於足球運動的熱愛,也源自於在當時中國社會對於本土足球運動水平提高的期待。
⑹ 足球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一、古代足球起源於我們中國。漢代蹴鞠是訓練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體制。如專門設置了球場,規定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決定勝負。經過漢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時期蹴鞠活動達到高潮,甚至出現了按照場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種方式,有比賽巔球次數的「打鞠」,有場地中間掛網、類似網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參與拼搶的「躍鞠」,還有了設立球門的比賽,這種方式每隊有一定人數和固定位置,規定隊員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動。同時蹴鞠和佛教一起傳到了日本,日語及韓語中仍可見稱足球為「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國的影響。
二、現代足球在19世紀傳入我國。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傳說在11世紀,英格蘭與丹麥之間有過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後,英國人在清理戰爭廢墟時發現一個丹麥入侵者的頭骨,出於憤恨,他們便用腳去踢這個頭骨,一群小孩見了便也來踢,不過他們發現頭骨踢起來腳痛,於是用牛膀胱吹氣來代替它——這就是現代足球的誕生。
三、足球,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標準的足球比賽由兩隊各派10名球員與1名守門員,共11人,在長方形的草地球場上對抗、進攻。
⑺ 足球運動起源的時間
足球運動的起源很早,在中國古代的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1年)和11世紀的英國,都產生過與現代足球相類似的運動。現代足球運動正式確立於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球聯合會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足球組織,此外它還統一了足球規則。男女足球分別於1900年第2屆奧運會和1996年第26屆奧運會被列為比賽項目。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聯在法國巴黎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職業足球開始風靡於歐洲和南美。但當時的奧運會足球比賽仍然禁止職業球員參加,1920年羅馬會議上,國際足聯做出了實際上承認非公開性職業足球為業余足球的瑞士提案,導致英國的四個足協集體退出國際足聯以示抗議,使得奧運會足球比賽的水平大打折扣。 1930年首屆世界盃足球賽舉行,這一世界大賽的展開使奧運會足球賽更陷入困境。直至1988年,國際足聯才正式決定,今後奧運會足球賽的球員年齡將限制在23歲以下,並列為國際足聯系列賽四個年齡組中的一個世界大賽,從1992年第25屆奧運會上開始實施。這一變革使奧運會足球賽的吸引力空前提高。1995年11月,國際足聯成立了由國際足聯主席和各洲足聯主席組成的「國際足聯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一般事務。1997年後又對比賽規則做了部分修改。足球運動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有「世界第一大球」之稱。運動器具:標准足球場長90~120米,寬45~90米,場地中間有一條橫穿球場的中線,中央有半徑為9.15米的中圈。球門立柱間距為7.32米,高2.44米。高足球以皮革製成,周長為68~71厘米,重396~453克。比賽規則:兩隊對抗,主要以腳和頭支配球。比賽時每隊上場人數不得多於11人,其中1人為守門員。每場比賽90分鍾,分上下兩個半時,每半時45分鍾,中間休息15分鍾。射門時,球的整體從兩根門柱間及橫木下越過球門線外沿的垂直面,即為勝一球。國際理事會在1970年6月27日的會議上接受國際足聯的建議,終止在淘汰賽中成平局時對兩隊中決定晉級或授獎時採用抽簽的辦法,代之以比賽結束時以互踢球點球決定勝負。後又規定比賽雙方如果在90分鍾的常規比賽時間中戰成平局,將先進行加時賽,若仍為平局,則互射點球決勝。 1996年,國際足聯開始推行「金球制」,即在加時賽中攻進一球比賽便立刻結束。由於金球制勝不能完全體現出公平競爭的原則,國際足聯於2003年又推出「銀球制」,即一方如果在加時賽上半場結束時領先即為勝者;如果雙方仍然是平局,加時賽下半場也同樣採取「銀球」規則,加時賽結束時還是平局,雙方將依靠點球決勝。2004年2月,國際足聯在第118次年會上宣布,從7月1日起廢除「金球制」和「銀球制」,恢復傳統加時賽制。國際賽事:奧運會足球項目、國際足球聯合會世界盃比賽、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世界少年足球錦標賽、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室內足球錦標賽。國際機構: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1904年5月21日成立於法國巴黎。總部設於瑞士洛桑。該聯合會的宗旨是利用各種途徑促進足球協會間的比賽;通過鼓勵業余及專業性足球比賽,增進友好關系;採取必要或適當步驟防止違反規則,防止種族、宗教和政治歧視;保證組織自由;提供解決和協調爭論的辦法。國際足球聯合會因其擁有203個成員國,而成為最大的單項體育組織之一。國際足球聯合會現任主席是布拉特,瑞士人。中國於1931年加入該組織。中國足壇:中國早在距今2500年前的戰國時代,就產生了與現代足球運動相類似的「蹴鞠」運動。現代足球運動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傳入中國,最初是由英國人帶入香港。190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國現代足球運動的第一個組織??南華足球會。1910年至1948年,舊中國舉行的七屆全國運動會,足球均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13年至1934年間,中國共參加過10屆遠東運動會,獲得8次足球比賽的冠軍。1931年中國加入國際足球聯合會,1936年和1948年中國足球隊還參加了第8屆、第14屆奧運會的足球比賽。新中國成立後,從1956年起,開始實行甲、乙級聯賽制度。80年代後,中國曾多次參加世界盃及奧運會的足球預選賽,結果都差強人意。90年代末,開始實行職業聯賽制度,使足球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女子足球,在國際上取得了輝煌的戰果,被贊為「鏗鏘玫瑰」。在2001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上,中國男子足球隊以優異的戰績取得了出線權,完成了「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歷史使命,幾代人的努力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參考資料:如果您的回答是從其他地方引用,請表明出處
⑻ 足球是誰帶入中國的
古代足球起源於中國,現代足球始於英國。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英簽定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從此,香港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英國本土足球運動的不斷開展,香港的英國人足球活動也日趨活躍。當時中國人只是在場外作壁上觀,並沒有投身足球運動的條件。到了19世紀80年代前後,香港的快樂村有兩所官立小學--一所叫「育才小學」,一所叫「王東寧小學」--毗鄰英國人的足球場,孩子們經常見到英國人在球場踢球,逐漸對足球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也開始仿照英國人踢法踢起足球來了。這可以說是中國人在香港踢現代足球的開始。那時孩子們沒有人指導,放學後就自動地集結,找塊空地作球場,自分兩隊,用衣服、書包或磚頭石塊作球門就踢起橡皮球來。小學畢業後,學生們大多升入了香港的皇仁書院、聖約瑟和拔萃等三所足球開展較早的學校。這些學校培養了不少中國現代足球運動的先驅者。
⑼ 足球是在什麼時候引進我國的
足球是在二十世紀從歐洲引進我國的,剛進入國內沒多久就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睞,所以那時候基本大部分年輕人都會踢足球,而且天賦方面也都很強。但是一開始並沒有出現專業足球隊。
我個人平時也非常喜歡觀看足球比賽,所以非常希望在下一屆世界盃上面看到中國足球隊身影,也讓全世界的國家看看我們中國足球隊潛力有多強。同時我也相信我們國家不論在哪方面都肯定可以超越其它國家,為出生在中國而感到自豪。同時也希望當代年輕人能加強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鍛煉身體,沒准以後也可以做到為國爭光,這是誰也說不準的事情。
⑽ 足球什麼時候來到中國的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游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所以說,足球的故鄉是中國。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游戲為「哈巴斯托姆」。而現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國,是來源於12世紀前後他們和丹麥發生了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後英國人看到地上有丹麥士兵的人頭,由於英國對丹麥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頭。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 所謂的《劍橋規則》,即是在19世紀早期的英國倫敦,牛津和劍橋之間進行比賽時制定的一些規則。當時每隊有11個人進行比賽。因為當時在學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個學生和一位教師,因此他們就每方11人進行宿舍與宿舍之間的比賽,現在的11人足球比賽就是從那時開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球協會在英倫召開了現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會議。比賽歸程草擬出來,但有些條文卻離今天的規則相距甚遠。比如當時有這樣一條:當球從球門柱之間進入或在上面的空間越過,不論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擊、運進去的,都算贏一球。那時球員的位置與陣形也不同於今天:每隊一名守門員、一名後衛、一名前衛和八名前鋒。制定規則不久,陣形有所改變:一名守門員、兩名後衛、三名前衛和五名前鋒。所以上場比賽的隊員就是十一人了。 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前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漢代蹴鞠】
漢唐兩代是中國古代足球發展最興盛的時期,發展成直接對抗的競賽。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內填毛發改為由人用嘴吹氣,同時用兩個球門代替「鞠室」。至宋代(公元九六○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發展了雙球門及單球門的競賽,還有稱作齊雲社或圓社的球會組織出現,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氣,發展到用氣筒打氣,愈來愈接近現代足球。 漢代蹴鞠是訓練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體制。如專門設置了球場,規定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決定勝負。 經過漢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時期蹴鞠活動達到高潮,甚至出現了按照場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種方式,有比賽巔球次數的「打鞠」,有場地中間掛網、類似網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參與拼搶的「躍鞠」,還有了設立球門的比賽,這種方式每隊有一定人數和固定位置,規定隊員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動。 2004年初,國際足聯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蹴鞠」是有史料記載的最早足球活動。《戰國策》和《史記》是最早記錄蹴鞠的文獻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現山東臨淄)流行蹴鞠活動,後者則記載,蹴鞠是當時訓練士兵、考察兵將體格的方式(「蹹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世界最早的足球入選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宋前蹴鞠簡況】
「蹴鞠」一詞,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游說齊宣王時形容臨淄:"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漢代的《西京雜記》、《鹽鐵論》、《蹴鞠新書》、《劉向別錄》中都有關於蹴鞠的記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蹴鞠之習依舊流行未衰。唐代時,蹴鞠仍是一項很普遍的運動,杜甫有詩曰:「十年瞰鞠將雛遠,萬里鞦韆風俗同」。但是,卻有了很大的發展。主要有三: (1)有了充氣的球:《宋朝事實類苑》中載:「顏師古注霍去病芽域踢鞠雲:『鞠以皮為之,實以毛,蹴蹋而戲也。』顏謂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徐堅《初學記》:「今蹴鞠曰戲毬。古用毛纖結之,今用皮,以胞為里噓氣閉而蹴之。」 (2)設立了球門:《文獻通考》「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勝負,豈非時鞠之變歟?」 (3)踢法多樣:雙球門踢法:唐人仲無顏《氣球賦》中有記載。單球門踢法:從《蹴鞠圖譜》中可窺一斑。無球門踢法:一人或幾個人單獨踢,稱為打鞠;二人對踢叫白打;三人以上共踢稱為場戶,如三人場戶、四人場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