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曼島TT比賽沒有獎金、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參加
英國曼島TT比賽沒有獎金,仍然沒有阻擋住來自全球的頂尖高手不斷超越自己,超越極限,是讓人著迷的原因。
曼島TT摩托車大賽可以稱為世界上最搏命、最壯觀、最危險的賽車比賽,賽車的平均車速超過200km/h,最高車速超330km/h。雖然至今已有超過250人在比賽中車禍身亡,但依然吸引著世界最優秀的摩托車勇士,前赴後繼博命。
曼島位於英格蘭和愛爾蘭之間的小島,曼島TT賽環島機車耐久賽,Manx T/T,Isle of Man Tourist Trophy是一種屬於世界超級機車錦標賽World Superbike Championship, SBK等級的公路機車賽,在每年6月份在這島上舉行。
曼島又稱馬恩島,是位於英格蘭和愛爾蘭之間的小島,是英國的皇家領地。每年的6月,這個地方就會舉辦一次環島機車耐久賽。
沿途有街道、山路等等十分復雜的環境。比賽勝負的條件很簡單,就是誰用最短的時間跑完6圈的比賽,誰就是冠軍。
(1)英國金牌為什麼沒有獎金擴展閱讀:
這個比賽很危險,賽車的平均車速超過200公里,最高車速超330公里,這與汽車不一樣,因為汽車有減速玻璃所以當跑到330公里時視覺是跟得上時速的。
但是摩托車沒有。這樣很危險,稍有差池便會後果很嚴重,而且至今已有超過231人在比賽中車禍身亡,曼島TT的死亡率達到了1年1人。
曼島TT有6 個組別分別為:Superbike超級改裝組,全是排量基於各大廠的公升車。Superstock原裝組,全是各大廠的原裝的公升車。
比賽的賽道是圍繞曼島外圍的公路,全長共60公里,彎道約有226個,是曼島TT賽全世界最長的賽道。賽道穿過市街地、山路等,十分多元化。比賽是運行在一個計時格式的公共道路封閉賽車,每位賽車手完成6圈(supertock組4圈,superbike組6圈)的賽道全程,並且用時最短者可成為冠軍。
賽道穿過市街地、山路等,十分多元化,由於比賽的時間很長,賽道的挑戰性更是賽車界屬一屬二的,因此參賽者的耐力和集中力相當重要。因為賽道的挑戰難度很高,所以也發生了許多的傷亡意外事故,累計從1907年開跑到2007年,共有224位車手不幸喪生。不過由於整個賽事的可看性非常高,因此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國的車迷來到這個小島,觀賞世界著名的曼島TT(The Isle of Man TT)賽事。
曼島TT的速度是由紐西蘭車手Bruce Anstey騎著改裝的GSX-R1000賽車,在進行Superbik級別賽事的時候所創下的206英哩 (331.5公里/小時),這項紀錄是在Sulby Straight的一英哩長直線跑出來的.
Ⅱ 各國奧運得冠軍後體育總局或者國家獎勵分別給多少錢!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中國古人對物質獎勵的巨大激勵作用作出的精闢概括。為刺激自己的運動員在四年一度的奧運盛會上為國家爭取榮譽,大多數國家都出台了重獎政策,有的多達千萬元。此外,許多國家政要親自為運動員壯行,以提高運動員的士氣。下面就來看看這些國家是如何使用物質與精神獎勵手段的。
中國金牌獎金高於2004年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國家直接撥款的奧運專項獎金總額是3133萬元人民幣,其中金牌獎20萬元,銀牌獎15萬元,銅牌獎8萬元。北京奧運會的賞金還沒正式公布,但有國家體育總局人士透露,北京奧運國家獎勵獎金額度肯定超過雅典奧運會,在制定新的獎勵政策時將改變過去的單一獎金制,可能會借鑒韓國的終身特殊津貼制。除了國家體育總局給的獎金,奪牌的中國選手還能從所在各級地方政府拿到獎金。
另外,我國台灣地區也有獎勵規定:(註:本版提及幣種都換算成人民幣)金牌為300萬元,銀牌是175萬元,銅牌是125萬元,第四名是75萬元,第五第六名都是37萬元。中國香港隊的獎勵計劃是:個人項目的金牌87萬元,銀牌66萬元,銅牌22萬元;團體項目的金牌123萬元人民幣,銀牌105萬元,銅牌44萬元。
此外,一些企業還會給奪牌的運動員提供贊助獎金,這個數字往往是官方獎金的很多倍。例如,香港鴻達國際集團為我國馬術選手華天奪金後開出的價碼,是100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華天能在香港獲得北京奧運會馬術三項賽的金牌,那麼將獲得1000萬元獎金。到目前為止,這筆獎金的數目高居榜首。
華天今年才18歲,他出生在英國,是中英混血兒,為了參加北京奧運會而放棄了英國國籍加入中國籍,加入中國馬術國家隊。他是本屆奧運會最年輕的騎手,也是國際馬聯最年輕的四星級騎手,更是參加馬術三項賽的第一位中國人。
排名第二的天價獎金是680萬元,是國際著名泳衣品牌「速比濤」給美國「泳壇神童」菲爾普斯開出的,速比濤也是美國游泳隊的正式贊助商。菲爾普斯今年狀態極佳,他將要在北京參加8場決賽(5個單項、3個接力),他想創造史無前例的8枚金牌的神話,從而打破他的同胞馬克·施皮茨在1972年奧運會上獲得7枚金牌的記錄,那樣的話,他將獲得「速比濤」為他開出的680萬元獎金。
美國政府一毛不拔
作為世界頭號體育強國,美國一直是奧運奪金大戶,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起,美國獲獎運動員就開始獲得獎金。與自己頭號體育大國的地位不太相稱的是,本次奧運會美國奧委會出手並不大方:金牌只能獲得17萬元人民幣,銀牌為10 萬元,銅牌為7萬元。實際上,運動員要發財還是得靠贊助商,贊助商出手要闊綽得多。
美國奧委會新聞經理凱文·紐安多夫說,美國政府對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選手沒有任何獎勵,上面所說的獎金來自美國奧委會,因為美國奧委會是民間組織,不是政府機構,所以美國奧委會的獎金不是來自納稅人的錢,而是來自贊助商。贊助商在美國體育界可謂不惜血本,由此可見美國體育產業的發達程度。
不過,政府不給錢不代表不重視。美國總統布希7月21日在白宮接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代表,8月8日布希還要出席奧運會開幕式,這對美國運動員的精神鼓勵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進入21世紀,僅有21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異軍突起,連續在兩屆奧運會上名列獎牌榜第四名。但本屆澳大利亞奧委會為自己訂立的目標似乎很低調:獎牌榜不要跌出前七名。為鼓勵自己的運動員,澳大利亞奧委會為金銀銅牌選手分別開出了13.5萬、9萬和4.5萬元人民幣的獎勵。早在6月,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就親自參加了奧運選手出征前的聚會,而且告訴運動員們他要出席8月8日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親自為澳大利亞選手吶喊助威。
俄羅斯奧運獎金要翻番
和布希的做法類似,俄總統梅德韋傑夫7月29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為俄羅斯代表團舉行壯行儀式,總理普京已確定參加奧運會開幕式。
俄羅斯奧委會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以來,對金牌、銀牌和銅牌的獎勵分別為34萬元、14萬元和7萬元。為鼓勵俄羅斯運動員取得好成績,俄總理普京日前已決定大幅度提高聯邦政府獎金:金牌為100萬元,銀牌為60萬元,銅牌為40萬元。
俄羅斯奧委會新聞發言人表示,1996年,34萬元在莫斯科還能買到一套公寓,而現在連輛好點的汽車都買不起,因此提高獎金勢在必行。除了政府獎勵,所有獲得金牌的俄羅斯運動員,還將從各種體育基金會和贊助商那裡獲得不菲的收入,此外俄地方政府也將對本地區的運動員給予獎勵,獎勵形式包括房子、車和現金。
例如伏爾加格勒州政府開出的清單就是——金牌55.5萬元、銀牌49.6萬元、銅牌43.8萬元。此外,2005 年7月27日在普京倡議下成立的「支持俄羅斯奧運健兒」基金會也准備有所表示。據悉,2006年都靈冬奧會的金牌得主,每月都能從該基金會領到4.38萬元的補貼,如今這個補貼的水平還准備提高。
據俄媒體透露,其他獨聯體國家對本國奧運獲獎選手的獎勵標准也不低,其中最高是哈薩克,其標准為金牌171 萬元人民幣、銀牌102萬元、銅牌51萬元。
法國:殘奧和夏奧同金同酬
日本、德國、法國、韓國和英國在雅典奧運會上,也都是獎牌榜前十名的國家,這些國家除韓國外,都是G8成員。但這些富國在懸賞時並非一擲千金。
比如,日本政府對獲獎選手的獎勵就不高,本屆奧運遵循雅典奧運的老規矩,金銀銅牌得主分別只有19萬元、12.5 萬元和6.3萬元。
但日本獎勵政策也有其特色——獎勵的面很廣,連獲得第八名的運動員也能拿到6萬元獎勵。日本體育組織更捨得投入,日本田徑協會7月9日宣布,在田徑比賽中奪金的日本選手將獲63.5萬元,奪銀是38萬元,奪銅是25.4萬元。
歷史上,德國曾長期占據奧運會第二集團的第一位置,在雅典奧運會之前,德國一直是中國爭奪金牌榜第三位的最大勁敵。7月26日,德國總統科勒在總統府為德國健兒壯行。德國和4年前一樣,各項目的冠亞季軍將分別從體育資助基金會獲取16萬元、10.6萬元和8萬元獎金。在不久前的歐洲足球錦標賽(歐洲杯)上,在德國隊打入決賽後,德國足協宣布將給德國隊23名球員每人160萬元的重獎。也就是說,德國在奧運會奪金的運動員只能拿到德國國足球員的1/10,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法國對奪取金銀銅牌開出的賞格是53萬元、21萬元和13.8萬元,其中金牌的獎金比雅典奧運會時多了10萬元。據法國奧委會新聞處索利亞女士說,法國將從北京奧運會起,對獲獎的奧運會選手和殘奧會選手實施同等獎勵,這在法國的奧運史上尚屬首次。
韓國曾在雅典奧運會上名列獎牌榜第九,本次韓國政府提高了給奪金運動員的獎勵,達到34萬元人民幣,比雅典奧運會多出一倍多。而培養出金牌運動員的教練員由於居功至偉,可以獲得54.4萬元人民幣的獎勵。教練員的獎金高出運動員,這也凸顯出韓國文化的特色。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日報道,對奧運選手的獎勵一直非常「吝嗇」的英國競技體育協會宣布,將為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選手每人提供26.8萬元的獎金。和此前的英國一樣「吝嗇」的國家還有紐西蘭、瑞典和挪威。當然,這些國家奪取獎牌的運動員可從贊助商和廣告商那裡,獲取比較豐厚的獎勵。
與體育大國相比,許多體育「小國」為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突破,開出了比體育大國更高的賞格。一些亞洲國家的獎金支付方式很特別,還考慮到運動員退役後的發展問題。
奧運史上最高的官方獎金是新加坡政府在本次奧運會上開出的,奪金是530萬元,奪銀是265萬元,奪銅是132 萬元。這么多年,該國選手只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得過一枚舉重銀牌,為取得金牌零的突破,新加坡政府可謂不惜血本。
泰國懸賞的價碼也不低,奪金是213萬元,奪銀是129萬元,奪銅是85萬元。
與別國不同的是,這些獎金有一半是「分期付款」,20年內付清。泰國奧委會成員差龍認為,這完全是出於對運動員這個特殊群體的長期考慮。因為泰國運動員多數出身貧寒,他們的知識結構也不完整,沒多少人會理財。
菲律賓的奧運金牌運動員除了能拿到228萬元,還將獲得大學的獎學金、免費的醫療保險以及額外的養老金。
馬來西亞也有大手筆。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冠軍獎勵212萬元,亞軍獎勵64萬元,季軍獎勵21萬元。此外,政府還把奧運會獎牌得主每月的養老金標准也相應提高,金牌得主每月將得到6200元至10400元的補貼。
作為上屆的東道主,希臘對獎牌也很重視。該國奧委會宣布,在北京奧運會奪金將獲獎200萬元,奪銀獲獎138 萬元,奪銅獲獎32萬元。
此外,獎牌得主在退役後還可獲得一份政府公務員的工作,連運動員的出路都安排好了,確實周到。
羅馬尼亞總統伯塞斯庫參加了該國奧運代表團誓師大會,並表示將親自到北京為他們加油。羅馬尼亞為自己的奪金選手拍出的獎金是68萬元。
越南朝鮮古巴更重精神獎勵
和新、馬、泰等國相比,越南雖然也是東南亞國家,雖然以往戰績也很一般(只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獲得一枚跆拳道銀牌),但該國開出的獎金不高。金、銀、銅牌的國家獎勵分別為3.4萬元、2萬元和1.7萬元,破奧運會紀錄者才能拿到5萬元獎金。
朝鮮奪牌運動員的獎金現在還沒公布,但根據以往慣例,朝鮮運動員若能獲得獎牌,將獲得英雄般的待遇,甚至獲得公寓,並得到朝鮮的國家公職。例如,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年僅16歲的朝鮮姑娘桂順姬獲得奧運柔道冠軍,她凱旋時,有數十萬市民在平壤夾道歡迎,朝鮮政府還授予她代表最高榮譽的「金日成獎」及「勞動英雄」獎章,這些榮譽在朝鮮的分量是外人很難想像的。
古巴堪稱發展中國家中的體育巨人,在過去12屆奧運會中共拿到65枚金牌,曾10次躋身金牌榜前十名,但古巴奧運選手的獎金數額同樣神秘。個別古巴運動員被問及此事時,只是回答「不多」。但男子110米跨欄選手羅伯斯(中國選手劉翔的勁敵)道出了奪取奧運冠軍的幸福所在:「只有拿到奧運會的獎牌,整個國家才會把你當作國家英雄。」
Ⅲ 奧運冠軍經濟賬,各國冠軍有多少獎金
冠軍的獎金是多個方面的,而且各個國家對冠軍的獎勵政策也不一樣。不過總體有一個趨勢,那就是那些拿獎牌相對比較困難的體育弱國的獎金要比體育大國更多。
一些經常在奧運會上拿金牌的國家肯定沒有那些基本從來沒有得過金牌的國家給出的獎勵高。
各國冠軍的獎金都不是一個定數,我們舉例的這幾位都是多的,但是也免不了有少的。就像英國,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中甚至不為奧運獎牌得主直接提供獎金,而是將約3.45億英鎊(約合31億元人民幣)的政府和彩票基金用於奧運會和殘奧會運動,包括約6100萬英鎊(約合5.5億元人民幣)的「運動員表現獎」。可見獲得冠軍也不一定能得到獎金。
Ⅳ 奧運得牌有獎金嗎,我是說得獎本身有沒有獎金,不是說國家的另外獎勵。
北京奧運金牌,從物理屬性上說,含金6.5克,加上鑲嵌的玉石和白銀,每塊金牌的造價將約2000元人民幣左右。比雅典的含金量高0.5克,
另外運動員在獲得獎牌後國家會有另外的獎金的,運動員獎牌自己保留!
得金牌國家給100萬的獎金.其他的是各個機構給數就不好說了。(比如奇瑞QQ就送楊威一輛QQ轎車)
Ⅳ 運動員獲得一塊金牌能拿到多少獎金
目前東京奧運會的賽程已經接近了尾聲,從目前的比賽情況來看,中國體育代表團已經在獎牌榜上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幾乎是一騎絕塵,領先了第二位的美國隊8枚金牌,並且美國隊許多優勢項目已經結束了比賽,未來將很難超過中國體育代表團。而在近日,有媒體統計了每個國家對於獲得奧運會金牌選手的獎勵。獲得一塊金牌能拿到多少獎金?美國3.75萬,日本4.5萬,英國就很離譜。
而在近日,有媒體統計了世界上各個國家對於金牌的獎勵機制。由於新加坡、印度和菲律賓等國家很難在奧運會中獲得一枚獎牌,因此他們對於為國家帶來榮譽的選手也是大加獎勵,比如菲律賓的舉重選手伊迪琳·迪亞茲,她以一公斤的優勢戰勝了廖秋雲,奪得了金牌,而她在奪冠之後,菲律賓的總統直接與她進行對話,並且給出了房產、終身免費機票、1300萬比索的獎勵,可謂是財大氣粗。
而美國和日本官方對金牌得主的獎勵比較低,一個是3.75萬美金,一個是4.5萬美金,並且相較於日本的集中訓練,美國的運動員還需要自己出資負責日常的比賽與集訓,一些選手錶態獎金甚至還抵不過自己付出的成本,這也難怪美國體育近年來會有下降的趨勢了。不過最摳門的還是英國,因為他們對於奧運冠軍沒有任何的獎勵措施,難怪這個國家的體育水平一直不上不下。
Ⅵ 金牌獎金制度
體育總局副局長:國家將獎勵金牌選手每人35萬,各國獎勵奧運冠軍 新加坡最大方獎50萬歐元
阿富汗慶祝首枚奧運獎牌 總統下令獎勵房子
各國獎勵運動員形式五花八門 吃喝住行全囊括
各國針對奪牌獎勵不一 42國賞金總額突破2億
國家獎金牌選手35萬 ,各個國家奧運會金牌獎金都是多少錢?
(●排名按照金牌獎金由多至少順序 ●貨幣單位:人民幣)
新加坡:500萬元
新加坡可謂最大方的國家,為每枚金牌開出了5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新加坡歷史上唯一的獎牌來自1960年羅馬奧運會,當時一名舉重運動員奪得一枚銀牌。為了打破「金牌荒」,該國開出的獎勵也睥睨群雄,他們更願意花掉這筆錢,而不希望變成無人領取的支票。
希臘:190萬元
希臘與時俱進地放棄了為冠軍頒發花環的傳統,而代之以現金,並且金額走在各國前列。在北京奧運會上奪牌的金、銀、銅牌得主分別可獲190萬元、130萬元和70萬元。獲牌選手還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公務員職位,並有幾個廣告合同。
韓國:85萬
韓國男子體操是他們最有希望沖擊奧運金牌的項目,從1991年至今的世界錦標賽上韓國人在該項目上取得過4枚金牌,遺憾的是總是無緣奧運金牌。韓國體操協會將85萬元的奪冠獎金很精準地開到這個項目的戶頭上,並且明確表示雙杠項目上的梁泰榮和金大恩就是最有力的沖擊者。
黑山共和國:60萬元
這個人口只有70萬的巴爾干國家是2007年才加入奧委會的,首次參加奧運會就為金牌懸賞60萬,國民人均捐出1元錢就夠了,雖然奪金希望不大,也算全民參與。
哥倫比亞:56萬元
哥倫比亞總統烏里韋親自為奧運獎牌得主定獎金,該國選手在去年舉行的第十五屆泛美運動會上,名列獎牌榜第六位,一舉跨入拉美體育強國行列。為了進一步刺激運動員的積極性,哥政府對北京奧運會的金牌得主的獎金幅度提高了15倍!將由原定的1000萬比索(約3.7萬元)提高到1.5億比索(約56 萬元)。
保加利亞:54萬元
保加利亞國家青年與體育署為冠、亞、季軍分別開出54萬元、40萬元和27萬元的高額獎金,這筆錢將由保加利亞奧運代表團的總贊助商——保加利亞第一投資銀行提供。另外,統一保加利亞銀行則為獲得北京奧運會獎牌的保加利亞賽艇運動員提供最高27萬元的獎金。
俄羅斯:35萬元
奧運金牌大戶俄羅斯為了尋找昔日的榮耀不惜巨資,為金、銀、銅牌選手分別開出35萬元、21萬元和14萬元的獎金,運動員所在的地方政府還將提供住房、獎金、汽車。雖然絕對獎金額不算很高,但是俄羅斯運動員都是拿牌的高手,俄羅斯政府的負擔應該是最重的。
馬來西亞:33萬元
馬來西亞目前為北京奧運會金牌得主設定的獎金數額為33萬元,外加退役津貼。
日本:19萬元
日本政府對奧運選手的獎勵並不算非常大方。金牌得主只有19萬元,銀牌和銅牌得主分別是12.5萬元和6.3萬元。與該國人均26.6萬元的年收入比較起來,這份奧運獎金真是輕如鴻毛。
美國:17.7萬元
金牌大鱷美國在發放獎金的力度上並不慷慨,其對金牌得主的官方獎勵僅為17.7萬元。不過,運動員也大可不必計較這些,因為在這個商業化高度發達和造星業高度發達的國度,他們完全可以在商場中「以豐補歉」。
德國:15萬元
嚴謹的德國人在碰到數字的時候只會更嚴謹。為了維護健康的財務狀況,他們不敢輕易開巨獎的口子,正如該國的足球甲級聯賽,其俱樂部的財務狀況是歐洲最好的,比賽的觀賞性則是歐洲五大聯賽中最差的。對於奧運金牌選手,他們也只肯給15萬元。
加拿大:14萬元
如果不是2010年冬奧會在溫哥華舉行,加拿大人還不習慣為奧運獎牌得主頒獎,這次他們破天荒地為金、銀、銅牌分別開出14萬元、10萬元和7 萬元,也算是在本土迎來奧運聖火之前嘗試新的激勵機制。加拿大奧委會主席邁·錢伯斯日前在渥太華宣布,旨在為奧運會獎牌得主提供獎金的傑出運動員基金會成立,加拿大從北京奧運會開始首次為奧運會獎牌得主發獎金。
澳大利亞:13.5萬
澳大利亞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排名第四位,但據最新的預測,他們有可能滑到法國、德國和英國之後。因此澳大利亞奧委會已經同意增加運動員的獎勵基金,他們希望在奧運會獎牌榜上不要低於第七位。新的獎金分配方案為:金牌13.5萬元、銀牌9萬元、銅牌4.5萬元,教練將獲得總數的四分之一。
蒙古:8萬元
蒙古對奧運金牌的嚮往已久,該國政府為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開出8萬元的獎金,亞軍、季軍分獲4萬元和2萬元。
從1984年國家體委給予奧運金牌獲得者6000元獎勵以來,國家對於奧運金牌以及其他獎牌獲得者的獎金數目就呈現水漲船高的局面,1988年漢城奧運會金牌獎金為1.5萬,1992年巴塞羅那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國家體委給金、銀、銅牌運動員的獎金是:5萬、3萬和2萬元。四年之後,2000年悉尼奧運會金牌的獎金就升到了8萬。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迄今為止獎金最高也是漲幅最大的一屆,國家體育總局給獎金為金牌20萬、銀牌12萬、銅牌8萬,而且都免收個人所得稅。
為了激勵中國健兒在奧運會上披金戴銀,為祖國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同時,獲得金牌或其他獎牌的運動員的獎勵問題成了人們最關注的焦點。
奧運會的金牌爭奪日益激烈,各個項目金牌的含金量也有著明顯區別,以雅典奧運會為例,為了鼓勵賽出成績,在一些項目上贏得突破,單獨設立了巨額獎勵,比如田管中心從上屆起就建立了金牌得主獲得百萬巨獎的制度,這次的獎金得主是劉翔和邢慧娜。此前未在奧運會上獲得過一金的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也設立了100萬元巨獎,孟關良和楊文軍為國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他倆每人領取100萬元獎金。
「金牌一響,黃金萬兩」,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之際也是財源滾滾之時。除了國家體育總局對獲得獎牌的運動員有一定的獎勵之外,其他的獎勵可以分為兩塊:一是每名奪得獎牌的選手所屬的地方體育局或政府也會拿出相應的獎金重獎奧運英雄。二是地方企業、私企老闆對優秀運動員作出的獎金承諾。對於獲獎運動員來說真是獎中有獎,驚喜不斷。以湖北奧運冠軍為例,湖北省對高_、李婷頒發了獎金各為50萬元,省體育局獎給兩人各8萬,武漢市婦聯各獎勵40萬元。此外,雅典奧運會後,霍英東先生給金牌得主每人價值8萬美元的金罐。
有些運動員在獲得冠軍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地方政府或企業家的允諾,將得到住房和其他形式的獎勵。比如,有山東私營企業家要送首金獲得者杜麗一套別墅,而目前她已接受淄博一家公司的邀請,出任其體育用品的形象代言人。遼寧的兩位老將王義夫和張寧,各自得到中華轎車一輛,其他獲得房產的則有郭晶晶、楊景輝、唐功紅等。不難看出,一些金牌運動員在上屆奧運會後,各類獎金平均數已經早早超過百萬之巨。
面對一年之後的2008奧運會,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全面出台獎勵辦法,但是為了鼓勵運動員多出成績,國家體育總局肯定會繼續推行重獎政策,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崔大林明確表示2008年奧運獎金不會低於雅典水平,除此之外國家還出台了奧運獎金免徵個稅的新政策,確保了獎金數額有增無減。網球管理中心為了鼓勵在2008奧運上有所突破,就已經制定了球員獎金再升15%的政策。除此之外,2000悉尼奧運會後,社會上掀起重獎奧運冠軍的風氣將在2008奧運之後達到巔峰,僅僅算上各種獎金和實物獎勵,2008奧運會上每一位奧運金牌得主獲得的獎勵估計將不會少於150萬人民幣
Ⅶ 運動員得到獎牌後有獎勵什麼嗎
國家總局先獎錢、房、車,有的幫你退役後找工作,重點大學會錄取運動員,送出國留學等。省里又有獎勵,市裡也有,逐級遞減。全運會上算該省多一塊金牌。
陳燮霞即將成為百萬富翁!
大多數國家選擇花重金獎勵運動員,其中獎勵金額處在領頭羊位置的是新加坡。為了打破金牌荒,新加坡開出巨獎:金牌的獎金是100萬美元。這也是全球最高的金牌獎勵。開出這一數額的還有喬治亞,他們的總統薩卡什維利承諾:「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百萬富翁。」 。
其他亞洲國家也是爭先恐後,泰國的冠軍獎金是1000萬株(合19.1萬歐元),馬來西亞是100萬里吉特(合19.6萬歐元)。菲律賓是500萬比索(合7.2萬歐元),冠軍還會得到大學獎學金、免費的社會醫療保險以及養老金。日本和韓國兩個亞洲體育強國相對比較「理智」,日本的冠軍獎金大概接近2萬歐元,韓國為3萬歐元出頭。當然,日本的各個單項協會還有自己的獎金,而韓國冠軍將會享受各項社會福利。
歐美國家中,義大利的獎金最高——14萬歐元,亞軍有7.5萬歐元,季軍5萬歐元。之後是西班牙,冠軍9.4萬歐元,亞軍4.8萬,季軍3萬。法國奧運冠軍能得到的獎金是5萬歐元。美國奧委會為每個冠軍准備的獎金是2.5萬美元,比四年前的1.5萬多了一些。
相對而言,英國奧委會一毛不拔,此外,紐西蘭、瑞典和挪威都沒有獎勵奧運冠軍的習慣,當然後三個國家都是高福利國家,體育完全就是業余愛好。
東歐國家是金牌大戰中的強有力競爭者,他們當然也少不了獎金。塞爾維亞的奧運冠軍能拿到6萬歐元,波黑是5萬,斯洛維尼亞是4萬,克羅埃西亞是2.9萬,保加利亞則高達7萬歐元。
這些只是各國奧委會公布的數字,還有很多運動員會得到贊助商的獎金,比如美國人菲爾普斯,如果他能打破施皮茨的7金紀錄就能至少得到贊助商的100萬美元獎勵。
有趣福利彰顯國家特色
一直以來,韓國對體育界的獎勵非常隆重。除獎金外,韓國政府還為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免除兵役。按照韓國法律,每個身體狀況合格的男性公民在成年後必須服兩年兩個月兵役,不過,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運動員,以及亞運會上取得金牌的運動員,都可以免除兵役,只需接受為期約4周左右的軍訓即可。像雅典奧運會乒乓球冠軍柳承敏、圍棋世界冠軍李昌鎬等韓國名將,都免服兵役,只進行了短期的軍訓。
德國跟啤酒的關系源遠流長。近日,德國《圖片報》報道,除了獎金,獲得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每個月可以獲得50升免費啤酒,當然他可以選擇啤酒是否含酒精;希臘方面則在發獎金的同時,許諾獎牌得主退役後能獲得一份公務員的工作。對於經濟不景氣的希臘,這樣的承諾,意味著國家將把這名運動員長期「養」起來。
在參與北京奧運會角逐的代表團中,人們可能會忽略了還有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從未登上過奧運會領獎台。也許正是由於獎牌的來之不易,體育「小國」們在奧運會上的每一個突破,都會使本國人民欣喜若狂。
在非洲,雖然國家獎勵微不足道,但運動員們知道,出色的成績能讓一名運動員受到追捧,這樣的聲望也是他們退役後「再就業」的本錢,進而改變人生命運。中長跑項目是非洲人的傳統優勢項目,這一切起源於一個衣索比亞人。1960年,「赤腳大仙」比基拉成為第一個獲得奧運會金牌的非洲黑人選手。後來,比基拉參加了一次未遂政變。但因為他是奧運冠軍,最後被免於追究。
各國福利大揭秘
朝鮮:神秘獎金+免費公寓+國家公職
朝鮮不輕易透露對運動員的獎金。雖然獎勵金額不明,但這些運動員如果能獲得獎牌,就能獲得英雄般的待遇,甚至獲得公寓,並得到國家公職。
希臘:奧運冠軍≈2004年歐洲杯國腳
希臘運動員奪得金牌將獲得19萬歐元(約合20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2004年希臘歷史上首次進入歐洲杯四強,並以黑馬姿態奪冠後,政府支付給每位球員17萬歐元,和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獎金幾乎持平。
俄羅斯:8個奧運冠軍=1個國足隊員
北京奧運會上,俄羅斯奧委會將給予每個冠軍10萬歐元(約合105萬元人民幣)。但相對於俄羅斯在2008年歐洲杯的財大氣粗,奧運獎金明顯是小巫見大巫。在歐洲杯小組突圍後,每名球員都獲得了50萬歐元的大禮包。殺入半決賽後每人再次斬獲30萬歐元。
德國:僅可購買七分之三輛寶馬320i
德國在北京奧運制定的冠軍獎金標准基本跟四年前持平,為15000歐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一輛寶馬3系320i的基礎售價為29500歐元,再加上舒適性配置,整車售價不低於34000歐元。運動員想買輛新車怎麼都需要獲得兩塊金牌、一塊銅牌,也就是說,奧運會冠軍只能購買七分之三輛寶馬320i。
美國:大鱷給錢僅與布希月薪相當
歷屆奧運的金牌大鱷、體育超級大國的美國相比之下則略顯遜色。美國對金牌的獎勵為2.5萬美元(約合17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美國總統布希一個月的工資。然而,美國運動員大可不必計較這些,因為與贊助商以及廣告運營商提供的豐厚獎金比起來,官方的獎勵簡直是九牛之一毛。
Ⅷ 請問大家各國的奧運冠軍會得到多少獎金
奧運冠軍,是競技體育最高水平的冠軍,是每個運動員最高榮譽的象徵。除了榮譽,奧運冠軍還會得到什麼?頒發奧運金牌的標准因國而異。據不完全統計,放眼世界,有兩個超過400萬元的奧運冠軍獎,分別是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相對而言,獲得金牌的小國獎金更高。2016年裡約奧運會,新加坡終於能夠發放一大筆奧運獎金。選手約瑟林擊敗菲爾普斯贏得100米蝶泳冠軍。他還成為新加坡第一位奧運冠軍和第一位百萬美元獎金得主。
除了國家獎項外,獎牌獲得者還將獲得地方省市、基金會、企業等的獎項。射擊運動員楊倩最近在東京奧運會上為中國代表團贏得了第一枚金牌。房地產商說他會送楊倩一套價值百萬的房子作為禮物。網友對此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這純粹是炒作。開發商回答說:“這房子是出於誠意。”
Ⅸ 獲得金牌之後,國家對運動員有什麼獎勵啊
對參賽選手來說,奧運金牌不只是一份榮譽,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獎勵,一塊奧運金牌能為運動員帶來多少獎金呢?新加坡為奧運金牌拍出了約合563萬元人民幣的高額獎金,而中國為每塊金牌提供的獎勵是20萬元人民幣,是排名倒數第四少的國家,尤其相比倫敦奧運會時開出的50萬元「巨獎」,里約金牌「貶值」了不少。
要說起獎金的話,各個國家的大方程度可是完全不同的。根據媒體統計,新加坡為一枚奧運金牌拍出了530多萬人民幣的高額獎金,是所有國家當中獎金最為豐厚的一個。相比起新加坡的「豪氣」,大部分歐美國家則有點「鐵公雞」,美國為金牌開出的獎金是2.5萬美元(約合17萬人民幣)。英國和挪威等歐洲國家則乾脆沒有為金牌獲得者額外准備獎金,英國奧委會表示,相比於提供物質獎勵,將這筆錢用於基礎體育建設和運動員訓練更有意義。這時候是不是讓我們想到了,老闆有時候會跟員工說,不要計較錢,關鍵是練好本領。其實我在這要說的是,如何讓所有優秀運動員更加長久的獲得一種機制上的保障應該才是更重要的。
中國的「金牌觀」,經歷了從熱情追逐到逐漸淡化的演變過程。1984年奧運會,中國的金牌獎勵是6000元。為中國射落第一枚奧運金牌的許海峰,作為「特殊貢獻運動員」額外獎勵9000元,同時工資連升四級,從每月51.5元漲到了每月98元,這些在當時已經是「天文數字」。在國家體育事業起步階段,奧運金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奧運金牌的「含金量」也發生了飛躍,國家獎勵在倫敦奧運會達到歷屆最高的50萬元。事實上,除了國家的獎勵外,地方政府、商家的大手筆獎勵才是奧運冠軍的「大頭」,不少省份開出500萬元的巨獎,有的還獎勵房產等,霍英東基金會從1984年開始給中國隊的每位金牌得主頒發一公斤足金金牌以及8萬美元獎金,摺合人民幣約210萬元。如果再加上企業獎勵以及廣告代言收入,一塊金牌的「含金量」往往超過了千萬元級別。伴隨著國家體育戰略進入調整轉型期,國家對奧運金牌的獎勵也隨之調整。本屆奧運會金牌獎勵20萬元,是上屆倫敦奧運會到達峰值後的首次回落,與2004年雅典奧運會持平。從50萬元「縮水」到20萬元,實際上是對過去「金牌至上」觀念的校正。淡化「金牌情結」,則體現了更強大的自信心與奧運精神的回歸。
Ⅹ 奧運金牌獎金多少
以下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得金牌獎勵:
新加坡:80.5萬美元(約513萬元)
義大利:18.24萬美元(約116萬元)
俄羅斯:13.5萬美元(約86萬元)
烏克蘭:10萬美元(約63.7萬元)
法國:6.52萬美元(約41.5萬元)
日本:3.59萬美元(約22.9萬元)
中國:3.14萬美元(約20萬元)
美國:2.5萬美元(約16萬元)
澳大利亞:2.03萬美元(約13萬元)
加拿大:2萬美元(約12.7萬元)
迦納:2萬美元(約12.7萬元)
德國:1.95萬美元(12.4萬元)
英國:無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