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如何處置德國武裝力量的問題上,各國的觀點分別是怎樣的
在如何處置德國武裝力量的問題上,又引起了美英法三國的爭論。美國出於牽制英法和對付蘇俄的考慮,主張幾乎全部保留德國的軍事力量。英法對此堅決反對,英國所考慮的是要徹底摧毀德國的海上力量,而不過分削弱德國的陸軍,使它能同法國互相制約,以保持「大陸均衡」。法國則要徹底摧毀德國的軍事力量,還要求限制德國的軍火生產,使這個宿敵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最後各方都作出讓步,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貳』 英國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反抗德國
英國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強本國的防禦能力。1940年6月24日,丘吉爾致電加拿大首相麥肯齊•金,表示不與希特勒進行任何和平談判。6月底,丘吉爾拒絕了羅馬教皇和瑞典國王關於德英和解的建議。對於希特勒7月19日的「和平呼籲」,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於7月22日,通過廣播斷然予以拒絕。
『叄』 一戰後英國如何處置德國英國堅持這種主張的原因
主張適當的削弱德國,使其脫離於與英國爭霸的行列,但反對法國主張的徹底削弱德國,英國向來主張大陸均勢,反對一國在歐洲大陸鶴立雞群,戰後法國異軍突起,英國為了遏製法國,需要德國對法國進行一定的制約,以維持歐洲的實力平衡,這也是日後德國能在英國的暗中縱容下迅速軍事崛起的重要原因,英國堅持這一主張的原因就是其傳統的大陸均勢政策
『肆』 世界第一次大戰英國為了應對德國的挑戰採取的外交措施是什麼
英國的外交政策就是放棄均衡戰略,拉攏一切國家,建立反德聯盟以求徹底地消除德國威脅
當1905年
俄國在日俄戰爭中失敗後,其擴張勢頭受挫,英國便不再考慮俄國為全世界的頭號敵人。在1904年英法協約完成以後,英俄接近與諒解便勢在必行了,於是在1907年英國與俄國達成了在波斯和阿富汗劃分勢力范圍的協議。
至此,英國已經與法國和俄國解決了全部殖民沖突,而把國家力量全部聚焦在對德關繫上來。
『伍』 二戰時期,英國是如何准備與德國對戰的
英國前後兩任本土軍陸軍總司令艾恩賽德將軍和艾倫•布魯克將軍,指揮部隊在島山構築堅固的防線,挖掘反坦克壕,修建鋼筋混凝土掩體,還組建了直接打擊登陸敵軍的機動部隊。7月,羅斯福總統不顧許多人的激烈反對,給英國運來了50萬支步槍,8萬挺機槍,1億3千萬發子彈,900門75毫米的大炮,100萬發炮彈以及炸彈、烈性炸葯和無煙火葯。這些物資幾乎把美國軍火庫的家底搬空了。丘吉爾立即指示以「有計劃的軍事行動」組織分運,並立即發放給近100萬國民自衛軍。英國人本來准備用乾草叉和連枷來對付德軍,現在有了武器彈葯,更感覺自己不可戰勝。
比弗布魯克在飛機生產方面作出了很大成績,「噴火式」和「旋風式」戰斗機從大撤退時的331架增加到620架,後備飛機從36架增加到289架。海軍也把大部分驅逐艦從執行護航任務中調回來對付德軍入侵。為了避免「打另一場戰爭的危險」,丘吉爾還不顧中國等國家抗日戰爭的需要,宣布關閉緬甸通道3個月。這一姑息日本的行動,實際上為英國後來在東南亞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丘吉爾對可能遭入侵的地區進行了一系列視察,在肯特郡和蘇塞克斯郡觀看了軍事演習,在哈里奇和多佛爾視察了防禦工事。他還到東北沿海一帶視察,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士氣。
丘吉爾還藉助於廣播,利用其前任從未用過的方式直接向全國軍民發表演說,以堅強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激發大家的戰斗勇氣。據估計,全國有64%以上的成年人收聽了他於7月14日發表的廣播講話並被感動。
『陸』 二戰中,英國是如何有效應對德軍空襲的
一方面,英軍用飛機裝載探照燈配合地面探照燈部隊為戰斗機照明,並在德機來襲方向大量施放阻攔氣球;另一方面,以無線電干擾德國空軍的夜間導航設備,破壞德機投彈命中率。他們還及時研製出了炮瞄雷達、戰斗機夜航設備和機載雷達系統等一批新武器裝備。
到1941年後,英國的「伯倫翰式」夜間戰斗機和「勇士」式戰斗機都裝備了名為「AI」的機載雷達。這種雷達能夠使飛行員發現數英里以外的敵機,並根據雷達信號的引導追擊幾乎是毫無防禦的德國轟炸機。
英國還將雷達用於防空炮火。10月份開始裝備高射炮指揮射擊的雷達,12月份將雷達裝備了探照燈射束。與此同時,英國的高射炮數量也增加到2400門,其中重高射炮1400門,輕高射炮650門。英國電子技術的發明和改進大大增強了防空炮火的威力。在德國夜襲開始後的最初4個月里,英國高射炮隊一共擊落約70架德國飛機;到1941年5月時,僅頭2個星期,就擊落敵機70餘架。
所有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納粹空軍的猖獗行動,從而減小了倫敦和其他大城市的損失。
『柒』 根據材料一,英國主張如何處置德國英國持這種主張的原因是什麼
主張:剝奪德國海外殖民地,削弱其海軍,但反對肢解德國(或將其領土置於別國統治之下)。
原因:避免德國的報復和避免德國倒向蘇俄。
『捌』 英國制定了什麼計劃來對付德國
形勢嚴峻。6月23日,英國軍方決策者們召開會議,商討如何對付德國佔領高加索地區的形勢問題。討論的結果是,應該搶在德國佔領高加索之前摧毀蘇聯油田。與此同時軍方也向政府提出通過外交途徑向蘇聯方面施壓,讓他們自行炸毀油田的建議。7月4日,英國方面向莫斯科建議,在德國軍隊抵達高加索油田之前,英國的皇家空軍從伊拉克的摩蘇爾起飛,摧毀這個油田。作為回報補償,英國將向蘇聯提供重型機械設備和石油。但斯大林回絕了這個建議。到了7月中旬,蘇聯的潰敗似乎已成定局,無法挽回了。面對這種情況,丘吉爾越來越焦急,留給英國人的時間好像已經不多了。英國負責制定轟炸計劃的石油專家貝爾圖這時趕到了倫敦,與軍事行動總指揮、陸軍少將肯尼迪商討對策。貝爾圖敦促英國應該盡快准備行動,並建議該行動只有在蘇聯剛剛失去對油田的控制,德國剛剛接管油田的混亂時期執行。而軍方的肯尼迪則提出在蘇聯有跡象失去油田時就開始進行轟炸。這時,烏克蘭首府基輔已經陷入德軍的包圍之中,盡管丘吉爾知道,轟炸蘇聯油田將使蘇聯農用燃油機械處於癱瘓狀態,並導致大批的蘇聯人陷入飢荒,但是德軍距離油田僅僅只有數百里的距離了。丘吉爾按奈不住,再次呼籲斯大林盡快自行摧毀油田。作為回報,英國將向蘇聯提供1億元英鎊用於進口石油。他告訴斯大林:如果蘇聯方面不自己動手炸毀油田,那麼,英國將出手替蘇聯來完成。此時,英國皇家空軍已經制定出摧毀蘇聯石油工業計劃的大部分詳細步驟,即全面摧毀高加索地區的石油泵站。煉油廠和石油輸送設施。由於無法准確估計蘇聯空軍將如何對付出現在高加索上空的英國飛機,為了減少風險,軍方建議轟炸機夜間進行低空飛行襲擊目標,並列舉了3方面的優勢:轟炸引起的大火,會使轟炸目標更加清楚;海岸沿線城市比較容易定位;蘇聯的防空相對較為薄弱。英國人知道,這部分油田的高度低於海平面,如果幸運的話,只要一次有效的轟炸,就可以將油田變成一片汪洋。然而,轟炸另一個國家的油田到底是否有必要,英國人心裡還是沒有底。至少要選擇最恰當的時機和充分的借口。
1941年秋天,基輔被完全包圍,50多萬蘇聯紅軍成為德軍的俘虜。蘇聯南方戰線危在旦夕。幾天後,德國開始進攻莫斯科,並很快就推進到距離莫斯科140英里處。蘇聯紅軍的潰敗,為德國軍隊直搗北高加索地區開辟了道路。到了10月20日,德國軍隊已經到達距離莫斯科不到65英里的地方。與此同時,英國也在不斷向伊朗增兵。丘吉爾告訴斯大林,英國的軍隊將有效地保障蘇聯供給線的暢通,並可以向高加索派遣英軍協同蘇軍作戰。斯大林對丘吉爾在高加索地區以及伊朗問題上的用意頗為疑慮,對英國的「好意」絲毫不領情。他用冷冷的口氣回復丘吉爾:高加索沒有戰爭,戰爭在烏克蘭。丘吉爾對斯大林的態度十分氣憤,他埋怨蘇聯的不領情,並指責說正是蘇聯同納粹德國簽訂了條約,讓德國攻破了波蘭的大門,開始了這場戰爭。他一度懷疑蘇聯人面對德國軍隊的進攻能否迎刃而上,他曾經說:「我們不知道,當希特勒攻打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迎刃而上,還是躊躇不決。有著這樣一種背景的政府竟然指責我們試圖靠著他們的血本,在伊朗爭取利益,這真讓我感到寒心。」丘吉爾指示總參謀部,不管斯大林怎樣表態,英國都要作好轟炸油田的准備,只要德國軍隊向巴庫進軍,英國就要阻止他們。莫斯科會戰中,蘇聯紅軍第9軍在首戰中就全軍覆滅,在英國人看來,蘇聯的潰敗已經是指日可待了。在伊拉克境內待命的英國皇家空軍已經,隨時准備實施轟炸。當時的態勢異常的緊張。
『玖』 英國是怎樣的德國進行反擊的
9月5日,英國輕型轟炸機攻擊了德國在法國的2個基地。9月7日夜裡,英國皇家空軍的重型轟炸機首次對德准備發動入侵的港口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皇家空軍對從勒阿佛爾到安特衛普,從安特衛普到布倫的整個沿海各個港口的攻擊,使擁塞在那裡的德國船隻遭到很大的損失。在敦克爾刻擊沉擊損84艘駁船;在瑟堡到登一赫耳德,炸毀一座500噸的軍火庫,焚毀一所軍糧倉庫,炸沉許多輪船和魚雷艇。從9月7日到10月12日希特勒宣布取消入侵為止,皇家空軍共擊沉擊損德國運輸艦21艘,駁船214艘,拖船5艘,汽艇3艘,這個數字約佔德國入侵英國而集結的船隻總數的12%。9月23日至24日,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指揮部派出119架惠特尼、威林頓斯和漢普登斯式轟炸機襲擊柏林。其中84架飛機抵達目標區域,唯一最成功的轟炸是在夏洛騰堡,燃燒彈炸燃了一個煤氣儲存罐。可是也有許多炸彈沒有爆炸,包括一枚投到希特勒官邸花園里的炸彈,它把希特勒的衛隊嚇得魂飛魄散,可最終卻是有驚無險。這次轟炸死亡22個德國人。9月16日,皇家空軍的轟炸機空襲了正在進行大規模入侵演習的德國部隊,使人員和登陸艦只遭受到慘重損失。運回柏林的被打死和燒傷的士兵整整裝了2長列救護火車。結果,在德國以及歐洲大陸許多地方都流傳開這樣的消息:德國人確已試圖登陸,但是被英國人打退了。在德軍還沉浸在失利的沉悶之中時,英國皇家空軍借勝利的餘威發起了攻擊。9月15日晚上,以及16日、17日,皇家空軍轟炸機隊大規模持續轟炸了准備發動入侵的德軍停泊港,使德國海軍遭到嚴重打擊。從布洛涅到安特衛普的各港口內的船舶,遭到了猛烈轟炸。安特衛普遭受的損失尤其嚴重。海軍將領紛紛向元首報告所受損失。9月17日,希特勒不得不同意海軍參謀部的意見,認為英國皇家空軍仍然沒有被打垮,德國空軍並沒掌握英倫三島的制空權。納粹統帥不情願但只能再次推遲登陸行動。10月12日,希特勒發出了正式指令「海獅」計劃推遲。希特勒名為推遲,實際上出於種種復雜原因被迫放棄了對英國本土的入侵計劃。就這樣罪惡的「海獅」悄悄地遁去了。
德軍狂炸倫敦引起大火。圖為火海一角。
『拾』 布爾什維克背景下,英國主張如何處置德國,英國此主張的原因大神們幫幫忙
英國主張剝奪德國海外殖民地,盡可能地削弱德國的海上力量。但反對過分削弱德國,反對肢解德國和將其領土置於別國統治之下。原因是英國要維持其傳統的歐洲大陸勢力均衡政策,防止法國稱霸歐洲大陸;避免引起德國的怨恨和可能發生的報復;避免在德國發生布爾什維克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