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島戰爭中的英軍怎樣對待俘虜
還是比較人道的
英國人把戰俘關進戰俘營,然後發放相應物資
在達成停戰協議以後,就將這些戰俘移交給阿根廷政府了
2. 二戰時,對於戰俘各國都有哪些不同的處理方式
出於不正當立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日本,義大利最後都向反法西斯的國家投降。那段時間大概有7000萬人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更是有1.3億的人受到了傷害。但是,有一部分人不是因為戰爭而受到的傷害,或者是喪失的性命,而是不小心成為了俘虜而被折磨到死。那麼我覺得最殘暴的應該是蘇聯,第二是日本,最後就是美國。
那麼美國呢,美國是不會直接動手。所以他把德國的戰斧都送給了德國的死敵法國。因為之前德國侵略過法國,使得法國喪失了大部分的國土。還有就是關在柵欄裡面,讓他們飽受飢餓和折磨。死了之後還會將死者的手腳綁在樹上面公式。
3. 二戰時英軍給德意戰俘吃什麼
雖然日內瓦公約規定不得虐待戰俘,但是各國軍隊都有不同程度的虐俘。英國對待戰俘分為兩個階段,戰爭前期,英軍虐待戰俘明顯,食物差,分配給德軍戰俘的有發霉的麵包,帶蟲子的菜葉。轉折點是隆美爾攻佔托布魯克,因為佔領突然,大量的英軍文件被繳獲,其中發現了一封由丘吉爾簽發,命令英軍虐待戰俘的命令,英國顏面大失,承諾不再虐俘,並接受紅十字監督。後來為了防止逃跑並造成破壞,所有德意軍戰俘都轉送加拿大關押,由加拿大軍方看管,加拿大方面到是為德意戰俘提供了良好的食物和環境。
4. 為什麼二戰時英美盟軍對德軍戰俘既有仇恨也有同情
二戰結束後英美法受降了大約五百萬德國戰俘, 當時德國兵迷信美英, 爭相向西線潰退投降. 除法國將戰俘的一部分押送回國做苦工, 其餘大部分都被囚在德國中西部的露天營地里, 從45年夏直到46年初, 據估計大約有一百萬德國戰俘死於凍餓及盟軍的出於仇恨的折磨.
真正受到優待的是早於二站結束前投降的德國兵, 當時大約有20萬被送到美國, 大多數都最終幸運回國.
在德蘇戰爭的頭一年, 大約有五六百萬紅軍被成建制的打垮, 大部分都做了德軍俘虜, 用做苦力, 受盡折磨, 所以蘇軍對德軍俘虜也毫不手軟, 斯大林格勒一役, 30萬德軍除戰死的大約有十萬投降, 最終活著回到德國的只有不到三千人, 而且都是有一官半職的.
當時德軍知道派到東線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反倒能英勇作戰, 1945年最後的柏林戰役, 以雙方各死傷30萬人收場, 不能不說是雙方互不妥協魚死網破的典型.
德國人對二戰的反省是多方位的, 除了不斷的揭示德國給他人帶來的災難, 更多的是揭示第三帝國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自掘墳墓的. 當時的著名歷史人物, 從將軍到演員, 都在一系列的歷史記錄片中得到剖析, 主題很明確, 不只是希特勒發動了這一切, 德國的悲劇更是當時普通德國人自己的錯誤選擇.
這種根深蒂固的教育後果是德國人的普遍厭戰心理, 不分青紅皂白, 一味講究和平. 當年波黑內戰, 德國就力挺不出兵, 科索沃危機也不願出頭. 德國青年必須強制服兵役, 很多人寧願通過參加為時一年的以工代賑, 也不願當九個月的兵.
加拿大作家約翰·格蘭特在查找了眾多的資料和訪問了眾多的當事人後,意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卻很少為人所知的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美軍的德國戰俘集中營里,有一百萬已經投降的德國戰俘死於人為的飢餓、疾病和無醫無葯。他用了三年時間查訪了當時盟國(美,英,法,蘇等)的政府檔案,與當事人談話。記錄了以下事實。至1945年5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50萬德國俘虜,英國-加拿大聯軍受降200萬人,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釋放回家,其中有30萬人被送往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美國在歐洲和北非受降525萬人。美國處理德國戰俘的作法不同於英、法、加等國。當時駐歐洲盟軍最高統帥部司令是艾森豪威爾將軍,他不願與英軍合作處理德國戰俘。因為英國人按照日內瓦公約處理戰俘,即:戰俘在吃飯、住宿等基本生活條件方面不能亞於俘虜他們的軍隊的士兵待遇,有與家人通信的自由,紅十字會定期訪問戰俘營地。但是艾森豪威爾決定自搞一套。在l945年4月,他提出一項建議,建議將德國戰俘分成兩種等級:1、投降的戰俘。2、繳了械的敵對武裝力量。第一類人按日內瓦戰俘公約處理,第二類人,按照艾森豪威爾的指示,仍舊按敵對武裝力量處理,即,即使他們投降了,也可以殺死他們。實際上到了1945年8月,所有的德國戰俘都歸入了第二類。從l945年5月國際紅十字會的材料表明,所俘獲的德國戰俘的健康狀況,除受傷者外,基本上是健康的。但是在美軍的戰俘營里,情況迅速地惡化,戰俘們被置於露天的黃土坡上,沒有遮蔽風雨和太陽的帳篷,沒有樹陰,更沒有房屋,強壯的戰俘自己用手刨個洞出來,像地老鼠似地蜷在洞里,體弱的就在露天里躺著,晚上太冷,就一堆人擠在一起互相取暖。有時下大雨,土洞的泥土松動而塌方,倒霉的"地老鼠"就被活埋在裡面。這還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戰俘們得不到食物和飲水。當時的情況並不是食物缺乏,由當時盟軍和國際紅十字會披露的材料表示,美軍在歐洲的食品總部有大量食品囤積,國際紅十字會有十萬噸食品儲存在瑞士。但是飢餓卻在戰俘營里蔓延。戰俘們得不到足夠的飲水,有時河水近在營地旁,但就是那樣的臟水戰俘們也喝不到。有兩位曾經在美軍駐歐洲醫療隊工作的醫生喬馬斯·馬森和查爾斯·貝斯里曾視察過美軍戰俘營,在1950年他們寫道"大約十萬名衣衫襤褸的人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里,骯臟,憔悴,瘦弱,目光無神--"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里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疽和肺炎。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葯的情況,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這是造成戰俘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45年4月艾森豪威爾將大量德國戰俘界定為"繳械的敵對武裝量",到l946年一月,有l00萬德國投降戰俘從美軍的戰俘營消失。到l950年,大多數非登記在冊的德國戰俘的材料被美軍相關機構銷毀。這l00萬在戰俘營里死亡的德國士兵人數相當於從1941年至l945年整個在西線與盟軍打仗死亡的德軍人數的總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在這樣的殺人中落幕的。死亡的人數並不亞於日本在原子彈轟炸下的死亡數字。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虐待戰俘、屠殺猶太人的事件,通過影視作品、小說和文章的放大及宏揚,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毒氣室焚屍爐、最終解決,死亡集中營!人民更增加了對法西斯罪惡的認識,同時愈發地痛恨希特勒與納粹德國,認識到納粹是世界邪惡的根源,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與必要性。既然知道法西斯這么做不對,是犯罪!那麼我們這些正義人士肯定不會去這么做的。但如果人民能關心一下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那些德國俘虜的命運,了解一些真相後,是否也有值得我們深思與反省的地方呢?所謂的日內瓦公約在某些強權國家的眼裡完全是一張廢紙。
根據數據統計德軍東線被俘人數估計為250萬人左右,這些俘虜大多戰爭後期被蘇軍包圍而突圍不成的。能跑的都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庫爾蘭的德軍無路可逃,除了戰死只能向蘇軍繳械,其中估計有50萬戰俘死在蘇軍的集中營中,但只有363343名德國俘虜的身份被蘇聯確認。
稍微關心二戰歷史的人們都知道得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蘇聯紅軍消滅了德國33萬人,其中俘虜了9萬多人。不過戰爭結束以後,只有5000人回到德國,其他人因為各種原因死在蘇聯西伯利亞的集中營中。不知道你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也是否會考慮一下,蘇聯是個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納粹,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監獄里有這么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運的5000人中的一個後來回憶,「我們在蘇軍士兵的驅趕下用雙腿走往戰俘營,中途如果有人掉隊的話,蘇軍士兵會立即將他槍斃。到達戰俘營後,我們三天吃一次飯,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從2月2日到3月初的這段時間里,有50000多名德國俘虜先後死於傷寒。......活下來的36000人被蘇軍用火車運往西伯利亞去勞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達西伯利亞後,我們在零下60度的天氣下被強迫勞動,死亡率很高,很快只剩下6000人......」
與另外一個例子比較起來其實這9萬人真的算幸運的了。在1943年的科爾孫口袋中,德軍撤退時,留下了所有的3000名傷員和一些護理人員,想要成為蘇聯紅軍的俘虜。戰後蘇聯方面公布,當俄國突擊部隊抵達時,發現所有的德國傷員都已經中彈而亡,由此斷定德軍在撤退時殺害了全部傷員。這3000名德軍想成為戰俘都沒有資格。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次屠殺?反正沒有任何人因為這3000人的死而受到責難,這3000條生命真的是死了白死。
蘇聯人雖然不是什麼好鳥,但要與人權鬥士美國比,那真的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德軍千方百計要逃到西方去,向美英投降,迎來的會是什麼樣命運在等待著他們呢?
到1945年5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50萬德國俘虜;英國與加拿大聯軍受降200萬人,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被釋放回了家,其中有30萬人被送到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國人回憶說在英國的戰俘營,每天的口糧是12塊很小小的餅乾和2杯茶水。而向美軍投降的520萬德國俘虜遭到了比向蘇聯投降的俘虜還要慘的恐怖待遇,據說有一百萬德國俘虜被虐殺在集中營中,當然這個聳人聽聞的數字已無從考證,因為美國銷毀了這方面的全部檔案。估計數字有可能被誇大,但是德國俘虜死在美國集中營的人數絕對是觸目驚心的。這就是自詡為世界文明傳播、民主衛士的典範的美國人乾的傷天害理的罪行。
美軍設立的德國戰俘營是在露天野外,每1萬人一個方陣。用鐵絲網隔離著,沒有被耨,白天挨曬,晚上挨凍,下雨挨淋。衣衫襤褸的戰俘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里,骯臟,憔悴,瘦弱,目光無神。給戰俘開飯就把戰俘列成兩列,前面放著桌子,只有麵包、巧克力、乳酪、肉乾等東西,一個德國老兵回憶說,美國人會把食品先澆上汽油然後再發給戰俘。開飯時就是一批一批上來搶,搶到什麼就是什麼,因為長期沒有蔬菜和水果,飲用水和生活用水被嚴格限制.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里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蛆和肺炎。
食物的嚴重不足、營養不良、衛生條件極差等原因導致大批原本健康的德國戰俘的大量死亡。有些集中營周邊的德國婦女往鐵絲網中扔食物,立即被發現的美國憲兵開槍擊斃。許多戰俘滿身污垢地死去時,明凈的河面就在10幾米遠的鐵絲網的另一邊......枉死在美國戰俘營的德國俘虜數目相當於二戰中德軍在西線的死亡總數。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始作俑者就是後來一直被人們、被歷史歌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雄、軍事家、統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
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葯的情況下,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遭到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以後德國俘虜才被轉移到正規的戰俘營。這時許多的生命已經逝去了。對標榜自己為最講民主、人權國家的美國最大諷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邪惡」的納粹德國俘虜的9萬美國戰俘在被關押期間都受到了德國人的良好關照,僅有1600多人死亡。美國把德國納粹僅有的幾樁屠殺事件放大再放大,而對自己的惡行隻字不提。
西方盟軍於1950年釋放了所有戰俘,大部份德國戰俘甚至僅被關押一年。而蘇聯的情況則完全不同:1946年7月底才遣返第一批戰俘,當這批幸運者的名單公布以後,親友們紛紛通過廣播電台向他們表示問候。死於蘇聯俘虜營的德國士兵總共為130萬,其餘200萬倖存者中的最後一批,直到1956年才獲釋返國。
5. 二戰中聽說英軍對待俘虜的政策最好/ 是這樣么
對待俘虜的話:
東線戰場不管是蘇軍還是德軍,被俘虜的不是用最殘酷的方式折磨死你,就是讓你活得生不如死。(蘇軍對待德軍狙擊手:活著的時候把睾丸生切下來,塞嘴裡,用刀子在胸膛上淺淺的插進去轉幾下,用刺刀把含著睾丸的嘴戳爛,眼睛挖出來,用槍托把臉部打的變了形狀,手指剁下來,腿也給用刺刀戳成篩子。當然,做這一些的時候都不會讓你死,直到沒什麼可下手的地方了,才給你一槍)
在西線戰場,美軍的戰俘營伙食標准什麼的還是不錯的,但偶爾會發生暴力事件,比如虐殺德軍戰俘什麼的,畢竟手無寸鐵的戰俘就是任人宰割的(美軍部隊在西線傷亡較大,一些親眼見到兄弟戰友死在德軍槍口下的士兵當然不會給德軍戰俘好臉色看)
英軍部隊對待德軍戰俘比較好一些,至少他們保持了一些紳士風度
德軍對待法軍戰俘比較好,但後期由於戰事吃緊,物資供應緊缺,導致俘虜英美部隊時,無法提供不錯的待遇
義大利?他們對待戰俘絕對是最好的,因為這國家的人都是樂天派,或者是敵我區分最不明顯的部隊,他們能毫無顧忌的和戰俘一起踢足球,搞運動,完全沒有處在戰爭時期的參戰國的自覺,如果沒有德軍部隊看守,他們能拉著戰俘上街喝酒泡妞去
日本對待戰俘就是當勞工來使用的,因為日本發動戰爭就是為了資源,為了日本的戰爭機器的運轉,需要大量的資源開采力(你可以看看《桂河大橋》這部電影)
中國軍隊一般很少俘虜敵人,日本人在投降時說不定都攥著手雷准備和你玉碎呢!所以沒人敢輕易的俘虜日本人,俘虜的偽軍什麼的也都是關幾天就放了,都是中國人,為了混口飯吃,他們也不是真心賣國的。至於解放軍對待俘虜,你相信會有部隊讓俘虜吃的比自己還好么?既然解放軍都是吃黃窩窩頭什麼的,可想而知戰俘是什麼待遇了
6. 世界各國都如何對待俘虜
總的來說,二戰中各國都有遵守日內瓦公約的例子,也有虐待戰俘的情況,只是地域文化不同所表現的程度不一樣罷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侵略國都會YY式認為自己是優良的純種,他們的使命是去清除或解救劣等民族。 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軍國主義思想造就了日本軍人的殺戮習性,地小人稀使得他們相當的自卑和害怕報復,認為使用殺戮虐待來減少威脅,而且日本男尊女卑的格局也造就了對女性的野蠻行徑。英法等國家延續了歐洲的騎士思想,對待戰俘相對要好的多,特別是對女性多少還會表現出紳士的風范。美國對待戰俘受歐洲影響也有紳士風度,但是美國的種族意識強烈,時常以虐待侮辱體現自己的優越感。德國軍人的納粹思想導致他們跟其他納粹國家一樣冷血,企圖通過血洗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在對待女性問題上比日本多點紳士風度而已。中國受儒家和佛教的熏陶,一般都能禮待戰俘,但軍隊的組成良莠不齊,局部會出現虐待的情況發生,但與以上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I或Second World War,簡稱WWII或WW2)簡稱二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衛星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餘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霸世界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球戰爭。
7. 二戰時英軍為什麼對德軍戰俘那麼好
這一方面不得不說英國人確實是有紳士風度(這是英國佬的傳統~~)。
另一方面,對於西方人來說,如果一個軍人成了對方的俘虜,那麼對於他來說,戰爭就已經結束了。這樣的人跟平民其實沒什麼區別~舉個例子來說,當初英國皇家海軍為了擊沉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當他們把俾斯麥號最終擊沉後,卻還主動救援德艦上的落水倖存者。這種行為跟在戰爭中保護和救援平民沒什麼兩樣~~
而在東方(包括蘇聯),平民和軍人的區別是比較模糊的。尤其是在戰爭環境下,如果對敵方的戰俘好,就等同於重演《農夫與蛇》的故事。因為這樣會讓對方更快的轉化為重新具備戰鬥力,並且對自己產生威脅的人。所以,東方人在對待戰俘的問題上跟西方人是有很大差異的。當然說白了,從根本上說,這也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
8. 二戰中英國人對待戰俘很人道嗎
總的來說,還算不錯。二戰中,英國人基本上遵照了《日內瓦公約》的規定來處理戰俘,即:戰俘在吃飯、住宿等基本生活條件方面不能亞於俘虜他們的軍隊的士兵待遇。有與家人通信的自由,紅十字會定期訪問戰俘營地。
9. 二戰中,對待戰俘最好和最壞的國家分別是哪個
萊茵大營那個是杜撰出來的,連原作者巴克切自己都承認了。
另外抗戰中國軍也不是軟柿子,因為親人和戰友被日軍殺害,他們也不能百分之百地善待日軍俘虜。
事實上國軍部隊對待日軍戰俘一點都不比蘇聯紅軍遜色,經常是一次會戰下來抓住的俘虜只有區區幾人或者數十人。日軍士兵信奉「武士道」死戰不降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即使有日軍戰場繳械投降,常常也逃不脫被就地處決的命運。很多時候,國軍士兵抓到日俘後,就地砍頭、剖腹、活埋、火燒,直欲置於死地而後快。滇西反攻中,日軍的負隅頑抗使國軍蒙受極大傷亡,國軍士兵惱怒萬分,將活捉的日俘全部脫光衣服,挑斷手腳筋,用荊棘纏身,釘在樹上。他們以為那些日本人會死了,結果沒死,然後就挖出眼睛,割掉鼻子和耳朵,把嘴巴打上洞,用樹枝穿過去上下嘴唇縫起來;還沒死,就開始剝日本人的臉上的皮,即使這樣,那些日本人往往也要六七天左右才死。。。史沫特萊在《中國在反擊》一書中記述,國軍士兵在武漢保衛戰中,對舉手投降告饒的日軍從來不喊「交槍不殺」,而是高喊「殺----」一個活的也不留。台兒庄會戰,我軍俘虜了30多名日本士兵。為了讓老百姓見識一下日軍的猙獰面目,蔣委員長命令押送到武漢,拴在電線桿子上示眾。後被憤怒的市民亂石砸死。1941年冬天,我廖磊部在湖北和河南交界的雞公山,端了日軍一個野戰醫院,日本女護士被國軍強奸後幹掉。日本傷兵被殺掉。日軍在中國很少主動投降的。除了武士道精神毒害以外,中國軍隊不接受其投降,也是個重要原因。
至於新四軍和八路軍,據一些老兵的回憶說八路軍中殺害日軍俘虜的事也是有的,只不過較國軍要少一些。
個人認為二戰中對待俘虜最好的國家是英國,因為英國是最看重《日內瓦公約》的國家。
至於二戰中對待俘虜最壞的國家,日本肯定是其中之一,另外老毛子和德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德軍殺害蘇軍戰俘的事估計懂點二戰史的人都已經知道了,另外我這里還有德軍屠殺盟軍戰俘的資料(資料來源:《正義之劍---全球追捕審判納粹戰犯史鑒》),不妨做個參考。
美、英以及西歐國家落入納粹德國手中的戰俘,其生活待遇一般來講要明顯優越於蘇軍戰俘,但也多次遭到被殺害的結局。突出的一例是47名美、英、荷蘭被俘飛行員的悲慘境遇。1944年夏天,上述47名飛行員在對德國的一次轟炸中飛機被擊落,跳傘後被俘。他們全部被納粹法庭判處死刑,並押送到素以殺害戰俘聞名的毛特豪森集中營執行死刑。集中營司令官馬克斯·齊萊斯認為,無論使用槍決還是絞刑,都對飛行員們太便宜了。他於是採用了一種讓他們吃盡苦頭的處決辦法,送他們去採石場做工,讓不堪忍受的苦役和毒打把他們慢慢地折磨死。他們慘死的情景是後來由倖存的戰俘講述的:毛特豪森集中營的採石場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從地面上有一條用80塊粗糙的大岩石塊壘起的階梯通往盆地底部。這47名空軍戰俘,每天光著腳,只穿襯衣和短褲,有的光著膀子。他們抱著或扛著25公斤到30公斤重的石塊,沿著石台階往上走,時不時地飽嘗拳打腳踢,甚至被有意投下的石塊砸傷。搬到地面還來不及放下,就又被趕下去,強迫他們搬一塊比前一回更重的大石塊。這樣折騰了一天,到晚上收工時,已有21人活活累死。次日,黨衛軍又用同樣的手法對付還活著的人。到第二天晚上,就只剩下一個活人了。
聞知戰友們慘遭殺害,被關押在毛特豪森集中營薩岡分部「3 號空軍戰俘營」的數百名美英飛行員決定越獄。他們以難以想像的毅力,挖通了1 條越獄隧道。1945年3 月24日,80名英國飛行員越獄成功。希特勒聞訊大怒,親自下令殺害敢於逃跑的飛行員。3 月26日,蓋世太保總頭子繆勒下命令給布雷斯勞地區的蓋世太保頭子、黨衛軍突擊隊中隊長沙爾貝文克,要他執行殺害重新被捕的飛行員的任務。盡管不少納粹大員出面做希特勒的工作,還是有50名飛行員被殺害。這就是二戰中有名的薩岡事件。戰後,這兩起慘案的罪魁禍首、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司令官馬克斯·齊萊斯及其主要幫凶,被美國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在布亨瓦爾特集中營,幾十名文身的法國年輕戰俘被集中營司令官漢斯·科赫的妻子伊爾絲挑選出來。她以注射防疫針的幌子給他們注射了致命的毒劑。其實,這些法國青年完全是無辜的,伊爾絲之所以殺害他們,其目的僅僅是為了剝取他們的人皮,去製作各種工藝品,以滿足自己酷愛「藝術」的嗜好。
在納茨維勒集中營,漢斯·羅德等納粹醫生甚至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抓獲到盟軍的女官兵,一律使用注射毒劑的辦法處死。為此,戰後盟軍法庭曾對這些淪為戰犯的納粹醫生進行過嚴正的審判,直至判處死刑。這就是聞名歐洲的納茨維勒集中營罪犯審判案。
10. 二戰時各國都是怎樣對待俘虜的
總的來說,二戰中各國都有遵守日內瓦公約的例子,也有虐待戰俘的情況,只是地域文化不同所表現的程度不一樣罷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侵略國都會YY式認為自己是優良的純種,他們的使命是去清除或解救劣等民族。 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軍國主義思想造就了日本軍人的殺戮習性,地小人稀使得他們相當的自卑和害怕報復,認為使用殺戮虐待來減少威脅,而且日本男尊女卑的格局也造就了對女性的野蠻行徑。英法等國家延續了歐洲的騎士思想,對待戰俘相對要好的多,特別是對女性多少還會表現出紳士的風范。美國對待戰俘受歐洲影響也有紳士風度,但是美國的種族意識強烈,時常以虐待侮辱體現自己的優越感。德國軍人的納粹思想導致他們跟其他納粹國家一樣冷血,企圖通過血洗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在對待女性問題上比日本多點紳士風度而已。中國受儒家和佛教的熏陶,一般都能禮待戰俘,但軍隊的組成良莠不齊,局部會出現虐待的情況發生,但與以上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I或Second World War,簡稱WWII或WW2)簡稱二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衛星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餘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霸世界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球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