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紹一下英國的軍情六處。軍事
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1939年改組,歸國防部領導。
主要負責在國外進行情報間諜活動,如打入敵對國的組織內部進行策反、招募等。總部設在倫敦威斯敏斯科橋南邊一幢20層樓內,對外稱「政府電信局」,該處由外交部控制。
軍情6處與軍情5處同時於1909年成立,第一任處長是皇家海軍上校曼斯菲爾德·卡明,後來擴展為秘密情報局。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軍情6處經歷了組織上和行動上一系列不幸災難。1939年11月9日,在荷蘭邊境小鎮芬洛,兩名英國高級情報官亨利·史蒂文斯少校和佩恩·貝斯特上尉,輕易被德國黨衛隊欺騙並劫持。軍情6處從而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情報渠道。
在當時,情報的搜集主要是由駐外情報站來提供。這些材料送回倫敦後,總部人員對其進行分類和分析後,分發給各「用戶」——陸海空三軍。芬洛事件後又遇上財政困難,軍情6處陷入了混亂不堪的局面。
1940年5月,德國的閃電戰使英國不得不關閉了在歐洲的各個情報網,軍情6處只剩下在中立國為數不多的幾個情報站。
軍情6處第二任處長辛克萊海軍上將在任職14年之後,於1939年11月4日因患癌症去世,隨即由其副手斯圖爾特·孟席斯接任。面對困境,孟席斯毅然拋棄傳統的刺探情報觀念,把目光投向了剛剛接管過來的政府密碼學校,決心依靠對密碼學校的利用,從截獲和破譯德國電報中獲取情報。他果然如願以償,布萊切利庄園破譯人員獲取的「厄爾特拉」(超級機密)為英國贏得最後的勝利立下了奇勛。
丘吉爾擔任首相後,情報機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大量才華出眾和有獻身精神的年青人,從大學、從倫敦商業界、知識界紛紛應召加入秘密情報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爆發後,英國從監獄釋放了不少偷竊技術高超的保險櫃撬竊犯等刑事犯罪分子,要他們為盟軍服務。其中大多數人獲准參加突擊隊;少數人參加軍情6處,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制鎖、橇保險箱和爆破。這看來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戰時對策,因為按英國招收間諜的穿透標准來看,理想的間諜是一個出身於上等社會、有經濟收入、性格開朗的年輕人。他必須受過比一般人稍高的教育,英俊、勇敢、頑強、比較冷靜和客觀,一如銀幕上的「007」詹姆斯·邦德。因此,英國的間諜機構歷來都重視從牛津和劍橋這兩所世界名牌大學中招收間諜。
1930年以來,軍情6處內曾設有一個專門從事破壞和顛覆活動的D處。1940年7月22日根據丘吉爾首相的命令,新成立的特別行動屬將D處接管。特別行動屬的任務是在海外進行破壞性活動。特別行動屬由英國經濟戰爭部部長休·道爾頓博士組建,不久,又由弗蘭克·納爾遜爵士接替道爾頓。
1942年5月,特別行動屬組織參與了暗殺納粹黨衛隊保安局局長賴因哈德·海德里希的事件。1942年5月27日,海德里希在捷克被暗殺,這次行動引起了德國法西斯分子百倍的瘋狂報復。單在布拉格就有1萬多人被捕,至少1300人被殺。最野蠻的暴行發生在利迪斯村,這個位於布拉格附近的小村莊,環境寧靜優美,村裡的紅瓦房圍著一座古老的巴羅克式教堂,恍如世外桃源。一天夜裡,黨衛隊突然包圍了村子,全體村民不管男女老幼都被集中起來。黨衛隊以村裡曾有村民掩護過暗殺者為由,把村民中16歲到70歲的男人通通槍斃,將婦女兒童全部用卡車送進集中營,然後一把火將整個村莊的房屋燒毀。
特別行動屬確實值得稱贊的成績,是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其特工人員非常成功地拖住了德國精銳的裝甲部隊,延誤了他們抵達沿海地區的時間。
B. 英國有哪些知名建築
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位於倫敦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博物館之一。這座龐大的古羅馬式建築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初創於1753年,1759年對外開放。現有房屋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100多個陳列室,面積6,7萬平方米。原來主要藏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迄今共藏有展品400萬件。 大英博物館整日免費開放。
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是英國的王宮,位於倫敦最高權力的所在地----威斯敏特區。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臨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王宮初建於1703年,白金漢公爵、若曼底公爵和約翰.謝菲爾德在這里建造了一座公館,並以白金漢公爵的名字命名。白金漢宮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展,現已成為一座規模雄偉的三層長方形建築。外國的國家元首和政界首腦訪問英國時,女王就在宮院中陪同貴賓檢閱儀仗隊。
白金漢宮對外開放參觀,使用夏令時時,每天進行著名的禁衛軍交接典禮;使用冬令時時則兩天一次,這成為英國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觀。
白金漢宮位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是英國王室的王宮和居所。宮內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775間廳室,宮外有佔地遼闊的御花園。女王的重要國事活動都在該地舉行。來英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也在宮內下榻,王宮由身著禮服的皇家衛隊守衛。白金漢宮的主體建築為5層,附屬建築包括皇家畫廊、皇家馬廝和花園。
皇家畫廊和皇家馬廝均對公眾開放參觀。每年夏天,英國王室在花園內舉行盛大的皇家招待會。除此之外,來英國做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也在宮內下榻。白金漢宮的廣場中央聳立著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紀念碑,頂上站立著展翅欲飛的勝利女神。
皇家衛隊每天上午都在廣場操練。紀念碑的下方有階梯,這里是欣賞白金漢宮的好位置。其中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若皇宮正上方飄揚著英國皇帝旗幟,則表示女王仍在宮中。
整個白金漢宮用鐵欄桿圍著,對著主建築的鐵欄桿外,有個廣場,中央豎立著維多利亞鍍金雕像紀念碑,它的四周有四組石雕群。王宮西側為宮內正房,其中最大的是皇室舞廳,建於1850年,專為維多利亞女王修建。廳內懸掛有巨型水晶吊燈。藍色客廳被視為宮內最雅緻的房間,擺有為拿破崙一世製作的指揮桌。拿氏失敗後,法國路易十八將桌子贈送給當時英攝政王喬治四世。白色客廳用白、金兩色裝飾而成,室內有精緻的傢具和豪華的地毯,大多是英、法工匠的藝術品。御座室內掛有水晶吊燈,四周牆壁頂端繪有15世紀玫瑰戰爭的情景。正中的御座是當今女王1953年加冕時和王夫愛丁堡公爵使用的,室內還保存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加冕御座和喬治四世加冕時用的四張大座椅。宮內音樂室的房頂呈圓形,用象牙和黃金裝飾而成,維多利亞女王和王夫艾爾伯特親王常在此舉辦音樂晚會。
白金漢宮前的廣場中央屹立著有伊麗莎白二世的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的紀念碑。
國會大廈及大本鍾 Capitol and Big Ben
國會大廈是白廳大道上最醒目的建築也是英國君主政體的象徵,哥德式的建築群,壯麗中帶有古典風韻,氣勢磅礴。
現在所看到的國會大廈其實是倫敦最新建的宮殿。1834年,一把大火燒掉了整座原來的西敏宮,僅留下一座只剩屋瓦的西敏廳,之後花了12年的時間才建成現在的規模。改名國會大廈之後便成為倫敦的政治中心,國會議員的開會場所。
C. 英國那個擰著的長得像子彈頭的大樓叫什麼名字
芝加哥螺旋塔(英文: The Chicago Spire),是一座正在建造的純住宅摩天大廈,位於美國芝加哥市中心,計劃高度為610米。建築師是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地產發展商是en:Shelbourne Development。
芝加哥螺旋塔預計2010年完工。
【你說的是不是這個啊?弄錯了嗎?】
D. 英國最高的樓叫什麼
是位於 Canary Wharf 金絲雀碼頭 HSBC 的辦公大樓
新建的地標建築在市中心BANK的春筍
另外歐洲最高的建築,倫敦的夏德大廈(垂直之城)2010年4月28日已經破土動工了
E. 世界各國著名建築
中國: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
北京天壇
香港匯豐銀行
萬里長城
山東曲阜孔廟
太和殿
印度:
泰姬陵
姬路城
薩馬拉大清真寺
嚴島神社
法隆寺
婆羅浮屠
金閣寺
仰光大金塔
平等院鳳凰堂
吳哥窟
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
蘇州拙政園
世界著名建築集秀
巴黎聖心教堂
新天鵝城堡
米拉公寓
大英博物館
巴黎歌劇院
英國國會大廈
蓬皮杜中心
神聖家族教堂
冬宮
巴黎凱旋門
紅屋
盧浮宮
艾菲爾鐵塔
倫敦塔橋
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總部
倫敦塔
巴黎聖母院
白金漢宮
水晶宮
凡爾賽宮
世界著名建築集秀
巴黎榮軍院
聖保羅大教堂
華西里·伯拉仁內教堂
圓廳別墅
溫莎堡
威斯敏斯特教堂
比薩斜塔
佛羅倫薩大教堂
聖米歇爾修道院
聖彼得教堂
聖馬可廣場
萬神廟
彌諾斯王宮
阿蘭布拉宮
帕提農神廟
米蘭大教堂
沙特爾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亞眠大教堂
楓丹白露宮
世界著名建築集秀
蘭斯大教堂
亞琛大教堂
古羅馬角斗場
克里姆林宮
聖索菲亞大教堂
薩伏伊別墅
巴塞羅博覽會德國館
朗香教堂
馬賽公寓
施羅德住宅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勞埃德大廈
千年穹頂
包豪斯學校校舍
愛因斯坦天文台
巴黎先賢祠
愛麗舍宮
悉尼歌劇院
金字塔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
世界著名建築集秀
白宮
范斯沃斯住宅
西格拉姆大廈
環球航空公司候機樓
自由女神像
流水別墅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母親住宅
林肯紀念堂
聯合國總部大廈
費城獨立廳
美國國會大廈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
芝加哥西爾斯大廈
古根海姆美術館
古根海姆美術館
帝國大廈
克萊斯勒大廈
金門大橋
多倫多塔
F. 英國倫敦軍事博物館在哪區哪條路
地址:Imperial War Museum, Lambeth Road, London, United Kingdom
時間: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最晚入場時間是下午5點半
IWM London最初設在Sydenham Hill的Crystal Palace,1920年向公眾開放。1924年又搬到了South Kensington的Imperial Institute,後於1936年獲得Southwark的原Bethlem皇家醫院作為永久館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該館的收藏和范圍又有擴展。但在戰後, IWM London進入了衰退期。20世紀60年代最終改建了位於Southwark的建築,即是現在的帝國戰爭博物館的總館。
在20世紀70年代,帝國戰爭博物館開始擴展到其他地點。1976年,劍橋郡的一個機場成為它的分館,也就是Imperial War Museum。1978年,皇家海軍的貝爾法斯特號輕巡洋艦成為帝國戰爭博物館的一個分館,也就是我們介紹過的HMS Belfast。1984年,內閣戰爭辦公室(Cabinet War Rooms),一處戰時的地下指揮中心開始向公眾開放。2002年,Imperial War Museum North在曼徹斯特的特拉福德成立,這是英格蘭北部的第一座分館。IWM London and IWM North這兩所是免費入場的,而其他三家分館入場則需繳納一定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