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三大黑土分布區都在哪
1、分布在烏克蘭大平原,面積約190萬平方公里;
2、分布在北美州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積約120萬平方公里;
3、分布於我國松遼流域的東北黑土區,面積約102萬平方公里,是被譽為"北大倉"的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由於黑土地土地肥沃,這三大塊黑土區均為所在國家的重要的農業產品基地,因此,三大黑土區的墾殖指數均比較高。在各黑土區的開發墾殖過程中,都曾發生過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如美國、烏克蘭等地發生的"黑風暴"等。
中國東北黑土區在近百年的大面積開發墾殖過程中,亦發生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主要表現在大面積坡耕地的黑土層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蝕溝。這些水土流失問題帶來的不僅是黑土資源的流失問題,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生態問題,甚至社會問題,如農牧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和收入問題。
(1)英國修黑士質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紅土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低緯度地區。非洲﹑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北美洲的以南北緯30°為限,常見於熱帶雨林區。歐洲特別是在地中海東岸和巴爾干半島地區也有類似於紅土的土壤存在。東亞地區北起長江沿岸﹐南抵南海諸島、南洋群島、東迄台灣、西至雲貴高原及橫斷山脈的范圍為紅土的重要分布地帶。
褐土的分布
又稱褐色森林土,分布於中國暖溫帶東部半濕潤、半乾旱地區,形成於中生夏綠林下,其特點為腐殖質層以下具褐色粘化層、風化度低。主要集中於陝西的關中地區。
② 為什麼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地求農知!
黑土是壤中質量最優良的一種,是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長時間腐蝕形成的腐殖質演化而形成的。這種土壤以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最適農耕而聞名於世。全世界僅有三大塊黑土區:一是分布在烏克蘭大平原,面積約190萬平方公里;二是分布在北美州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積約120萬平方公里;三是分布於我國松遼流域的東北黑土區,面積約102萬平方公里,是被譽為「北大倉」的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由於黑土地土地肥沃,這三大塊黑土區均為所在國家的重要的農業產品基地,因此,三大黑土區的墾殖指數均比較高。
東北黑土區位於我國松嫩平原及其四周的台地低丘區,北起我省的嫩江縣,南至吉林省的四平市,西到大興安嶺山地東西兩側。它是在東北地區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後經過長時間的腐蝕形成腐殖質後演化而成的。由於溫帶季風氣候的影響,東北地區夏季高溫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生長繁茂,地上和地下積累大量有機物質,在漫長寒冷的冬季,土壤凍結,微生物活動微弱,有機質緩慢分解,形成了厚厚的黑土層。
根據科研人員的測算,每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層需要經過400年的積累。東北的黑土地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茁壯生長的大豆、玉米、水稻、高梁、芸豆、小麥使這里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穩壓器」,黑土區同時是我國甜菜、亞麻、向日葵、大豆等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但是,近百年來,隨著人類對黑土地持續掠奪式的開發,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問題也日益加劇。專家甚至預言,按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50年後,黑土地將可能消失。因此,專家呼籲,要重視和保護黑土地資源,防止過度開發。
③ 黑土和黑鈣土質量退化
本次利用遙感技術進行黑土質量退化研究是一種新嘗試。黑土中有機質含量是黑土質量評價的主要指標。通過不同時期遙感數據黑土有機質定量反演,定量計算出黑土中有機質含量及其變化。本次研究,從數據源時相選取到樣品採集過程都有嚴格要求。在數據處理過程中,經過多次實驗和分析,精確地獲得單波段光譜反射數據及其變換數據與有機質含量的指數關系,建立反映黑土質量的有機質線性回歸模型。為更好地研究黑土質量上的變化,我們比較21世紀80年代TM和2004年ASTER數據反演結果,最終得到黑土的退化程度。以下選擇海倫縣幅進行詳細研究。
在黑土有機質含量反演結果較好的基礎上,將海倫市1986年TM影像和2004年AS-TER遙感影像反演結果進行歸一化和相減處理,得到近20年海倫市黑土有機質的相對變化量,再將有機質相對變化程度進行分級,通過計算機自動生成黑土有機質相對變化等值線(圖3.5.3,圖3.5.4)。
圖3.5.1 黑土退化類型及因素示意圖
圖3.5.2 黑土退化類型和分布圖
圖3.5.3 海倫縣黑土質量變化
圖3.5.4 1986~2004年海倫市黑土有機質含量相對變化等值線
從近20年海倫縣幅黑土有機質含量相對變化等值線圖看,其土壤有機質含量總體變化趨勢是下降的,退化程度有所不同。將黑土有機質下降量由低到高分為三級:黑土輕度退化、黑土中度退化和黑土重度退化。級別越高,說明黑土有機質減少量越大。圖3.5.3顯示:黑土中心變化級別為重度退化,說明黑土中心有機質減少量大;向沖溝靠近,其退化級別逐漸降低,說明黑土有機質下降量逐漸減少。從黑土退化程度的分布看,黑土有從中心到四周退化的趨勢。
1975年和1990年黑鈣土區有一部分是有機質高值區域,一般黑土有機質含量較高,但這些高值區屬於黑鈣土范圍內。盡管黑鈣土區有機質含量,由於受數據源的限制沒有作定量反演研究,但通過TM、ETM和ASTER圖像目視對比,同一地區,特別是西部黑鈣土與鹽鹼土和其他土壤接壤處附近,遙感圖像上顏色和色調發生了可識別的變化,明顯變淺,表明有機質含量減少還是比較明顯的。
④ 黑土的保水性好不好
黑土的保水性是很好的。黑土是由自然界的一系列東西腐殖而形成的,它裡面的腐殖質特別的豐富,裡面的肥料也很充足,不管是透氣性,還是保水性,都特別的強大。
一般養花用黑土壤或者是花園土壤來最適合,黑土壤的肥力那些都特別的豐富,適合所有的花生長。
黑土(phaeozem)是溫帶濕潤氣候草原草甸植被條件下形成的均腐殖質土壤。曾稱退化黑鈣土、變質黑鈣土、淋溶黑鈣土、灰化黑鈣土、黑鈣土型土、濕草原土和暗色草甸土等。
黑土是具有強烈脹縮和擾動特性的粘質土壤,中國東北地區黑土地處世界主要黑土帶之一。它相當於美國分類的變性土土綱和聯合國分類的變性土單元。本土綱包括中國現行發生分類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紅壤、水稻土諸土類中具備變性特徵者,因為中國以往未設立變性土獨立單元,1985年初擬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才將其列為獨立土綱。
黑土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得天獨厚的寶藏,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世界上僅有三塊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歐洲的烏克蘭平原、亞洲的東北平原。
⑤ 關於黑土和黃土的問題
由於地形和氣候等差異。北方地區多黑土和黃土,部分地區有鹽鹼土。黑土是溫帶草原地帶和森林地帶所特有的土壤。因冬季寒冷、土地封凍,土壤里形成了大量的腐殖質,使土壤呈黑色,較為肥沃,其主要分布於東北地區。南方地區多紅壤、黃壤以及水稻土。紅壤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發育的土壤。因高溫多雨的氣候,風化強烈,可溶性礦物被淋失,氧化鐵等礦物增多,使土壤呈紅色。
http://lyxgusj.cersp.net/userlog19/47909/archives/2007/324225.shtml
土壤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因土壤產生的農業,供應著人們的衣食。「民以食為天,農以土為本」道出了土壤對人類生存的重大意義。土壤是岩石在大自然中慢慢演化而成的。在土壤裡面含礦物質、有機質等成分,包括許多小的微生物,像細菌和真菌等,會將土壤中的植物遺體分解,轉化為養分供植物吸收。紅紅的蘋果、甜甜的西瓜都是從土壤裡面吸收養分長出來的,那就讓我們來瞧一瞧土壤裡面藏著什麼東西吧!
小小微生物功勞大
一般的土壤每1克當中就有1億個微生物;微生物的數量多,種類也多。這些微生物加上它們復雜的酵素系統,使土壤成為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生化工廠,任何有機物質均能在土壤中進行分解。植物遺體像根部、落葉,被微生物(細菌和真菌)分解時,會將死掉的根、葉子之類的有機質分解成礦物質,變成最簡單的水、二氧化碳、硝酸鹽、硫酸鹽和其他無機鹽。當土壤的溫度過低或過高、水分不足或過多、氧氣不足時�微生物就只能把有機質分解成甲烷、硫化氮、氮、氮氧化合物等,而這些東西並不能直接供給植物養分,必須等待環境改善而完全礦物質化後才被吸收。自然界也借著這個機構,保持地球生態環境的干凈。通常1公頃排水良好的土壤,每年可以凈化至少200噸的有機廢物。當有機廢物超過土壤的凈化能力時,土壤的生化工廠便失去凈化能力,這種情況屬於土壤污染的一種。被污染的土壤不但失去生產與凈化環境的能力,而且發出惡臭,損害人類的環境。
黑色的腐殖質
土壤中最重要的一種成分叫做腐殖質。動(植)物死後的屍體或其排泄物經過一連串分解的過程後會產生所謂的有機質,而腐殖質則是土壤中有機質中最重要的一種成分,他含有植物所需要的氧、氮、磷、硫等成分。此外,腐殖質能促進土壤的分解,讓土壤更肥沃!
土壤中常見的蚯蚓
蚯蚓平常會在土壤中鑽來鑽去,吃土壤裡面的有機物,藉由它松動泥土的過程中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質,因此有「大自然耕耘機」及「大自然施肥者」的美名。所以當我們下次看到蚯蚓後,要記得蚯蚓這種對土壤有幫助的蟲蟲哦!
土壤的顏色
陽光下土壤所呈現的顏色可以反映土壤內在性質的變化,它是劃分土壤層次、研究土壤性質的重要依據。土壤顏色的深淺與腐殖質有關,腐殖質含量多時,土壤呈黑色,譬如北方寒地黑土;腐殖質含量少時,土壤呈灰色,如新疆灰漠土。土壤的顏色還與土壤中所含化合物的種類有關,氫氧化鐵為紅色,在土壤中含量多時,土壤便呈現不同程度的紅、棕紅及棕黃色;二氧化硅、碳酸鈣、高嶺土、氫氧化鋁等為白色,土壤中含任何一種這類化合物時,即呈灰白、淺灰或黃灰色。
我國的土壤分布
受到氣候、溫度、水分的影響,土壤的類型多種多樣,我國大約有61個土類,主要有黑土、白土、磚紅壤、棕壤、黃土、紅壤、塿土、粘土、砂土、暗棕攘、白漿土、灰漠土、黃綿土、紅粘土、風沙土、紫色土、潮土(淺色草甸土)、沼澤土、水稻灌淤土和灌漠土等。
其中�黑土是土壤中質量最優良的一種。寒冷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長時間腐蝕形成的腐殖質演化,形成了黑土。這種土壤以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最適農耕而聞名於世。從全球看,能稱為黑土區的地方有3個,一是烏克蘭大平原,一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再一個就是我國東北松遼流域,由於溫帶季風氣候的影響,東北地區夏季高溫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生長繁茂,地上和地下積累大量有機物質,在漫長寒冷的冬季,土壤凍結,微生物活動微弱,有機質緩慢分解,逐步形成一塊60~100厘米的腐殖質層黑土,東北地區的黑土面積約有70萬平方公里,佔全球黑土面積的約1/5。
東北地區由於遍布黑土,其中1/4又是「土中之王」的典型黑土地,土壤全部為黑土、黑鈣土及草甸黑土,十分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因此帶來了「黑土地油汪汪,不上肥也長糧」、「隨意插柳柳成陰,手抓一把攥出油」的家園,東北的黑土地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茁壯生長的大豆、玉米、水稻、高梁、芸豆、小麥使這里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穩壓器」,黑土區同時是我國甜菜、亞麻、向日葵、大豆等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具有突出的戰略意義。
除了北方�南方的土壤是什麼樣子呢?
我國南方大多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這里廣泛分布著各種紅色或黃色的酸性土壤,自南而北有磚紅壤、燥紅土(稀樹草原土)、赤紅壤(磚紅壤化紅壤)、紅壤和黃壤等類型。
紅壤是我國分布面積最大的土壤,它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廣闊低山丘陵地區,包括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地區,除此之外,在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的北部以及浙江、四川、安徽、貴州的南部都有紅壤的分布。總面積大約有117萬平方公里,紅壤形成於中亞熱帶氣候條件下,自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礦物發生強烈的風化產生大量可溶性的鹽基、硅酸和含鋁鐵物質�鹽基和硅酸進入地下水後流走。含鋁鐵物質則積累下來,在乾燥條件下發生脫水形成無水的Fe2O3和Al2O3,紅色的赤鐵礦使土壤呈現紅色。這一地區由於氣溫高,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熱帶、亞熱帶林木、果樹和糧食作物的生產基地。
浙江是一個多宜性的農區。紅壤水稻土是其主要的土壤類型,早在7000年前後已有水稻種植,到春秋時糧食作物已有稷、黍、赤豆、稻穀、小麥、大豆、稞大麥等7種.浙江的蠶繭產量居全國第三,柑橘產量居全國第四�已知植物3800多種,森林覆蓋率60%,是中國東南的植物寶庫。
福建的典型土壤是紅壤和赤紅壤,土壤脫硅富鋁化作用和生物物質循環均較活躍,風化淋溶強烈,鐵的游離度較高,使得土壤呈現紅色。由於它的土壤狀況良好,而且又有著溫和的氣候,是一個水果之鄉,由於紅壤屬於酸性土壤,適合種植茶葉,所以茶葉是福建的傳統特色產品,茶葉總產居全國第一,烏龍茶就是在福建栽培出來的。
土壤鳥糞土
在祖國大陸南方廣闊的南海,散布著許多由珊瑚礁構成的露出水面的島嶼、沙洲,或隱於水中的暗礁和暗灘。這些島礁沙灘象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寶石,鑲嵌在綠波浩淼的南海中。
這里的土壤很特殊,過去曾經稱為「鳥糞土」。因為它的形成與海鳥鳥糞有密切關系。南海諸島海鳥甚多,其中以白腹鯉鳥為主。它們成千上萬地生活在海島上,食魚為生,白天撲向大海,追逐魚群,晚上又飛回海島。由於這些鳥類的長期活動,在林下的珊瑚沙母質上積累了一層厚厚的鳥糞。在鳥糞與珊瑚沙互相作用下,於是形成了富含磷素和鈣質的鳥糞土。根據化驗資料,其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高達20%~30%,可以用來做磷肥,所以又有鳥糞磷礦之稱。可是它還含有40%~50%的氧化鈣,現在已定名為磷質石灰土。我國的土壤大都缺磷,但是這種土壤卻能用做磷肥,是一種很珍貴的資源。
地球上的芸芸眾生,其實只是生活在地球的薄薄的皮膚上的一群螞蟻。我們每天忙忙碌碌,歸根結底是在同岩石和土壤打交道。
當清晨太陽升起,溫暖的陽光透過用岩石燒制的玻璃窗戶,喚醒你開始一天的工作。面對香氣撲鼻的早餐,你應該感謝土壤的慷慨奉獻。
http://tech.sina.com.cn/d/2007-03-11/19251410340.shtml
⑥ 黑土媽媽品牌怎麼樣
黑土媽媽品牌非常不錯。
黑土媽媽--品牌標語:黑土媽媽食品,呵護全家更健康千里沃野,無限生機,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富饒--東北黑土地,肥沃土壤,滋養優質穀物,承載家的品質生活。
幸福,就是媽媽的味道,安徽黑土媽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發軔於東北黑土地虎林,是一家為全國家庭提供健康、高品質食品的企業,以「根植黑土·德以為人」 為理念,始終堅持匠心精神鑄就健康夢想,為每個家庭帶去媽媽般的愛與呵護。
發軔於人傑地靈的黑龍江虎林,黑土媽媽從肥沃的黑土地走來,承載著千萬家的品質生活。堅持「根植黑土·德以為人」的品牌理念。
倡導「原生態·少添加」的品牌主張,打通全產業鏈,追溯每一款產品的源頭,把控每一道生產環節,從原材到產品,層層把關,致力於成為中國家庭健康飲食的守護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安徽黑土媽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⑦ 泥土表層下面一層黑土是什麼濕的時候顏色深,幹了顏色淺重量比較輕。這層土有什麼用
黑土是壤中質量最優良的一種,是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長時間腐蝕形成的腐殖質演化而形成的。這種土壤以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最適農耕而聞名於世。
⑧ 為什麼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因為黑土地營養很豐富,裡面含有很多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物質,因此在世界范圍內,都很重視黑土地生產,黑土地里長出來的農作物也比一般土地里的要好。
黑土地因為裡面很多腐蝕敗物質沒有完全分解,所以留下了很多營養。所以十分肥沃。
⑨ 東北的黑土特別出名,為何說黑土是「耕地中的大熊貓」
黑土地被廣大群眾學者稱之為大自然給於人類的天然寶藏。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非常適合植物生長,肥力好,產量高。並且像東三省一樣這么大的黑土區,全世界只有四處。論珍惜程度確實非常稀罕。
⑩ 黑土的主要性狀
(一)診斷層和診斷特性
黑土沒有特定的診斷層,以下列變性特徵作為診斷依據:①土體厚度超過50厘米;②各層中至少含30%粘粒;③在多數年份中的某些時候,土壤出現深而寬的裂縫(在50厘米深處的寬度≥1厘米);④至少具備下列特徵之一:滑擦面、粘土小窪地、楔形結構(長軸與水平方向成10°—60°夾角,出現在25—100厘米深度范圍內)。
(二)形態特徵
由於黑土形成過程中的自翻轉作用,使其剖面均一化,發生層分異不明顯,土體構型大致呈A或Ap-Bw-Ck或C,發生層之間漸變過渡。
黑土剖面還具有以下形態特徵:土色的色調一般為2.5Y或10YR,色值為2—3,彩度很少超過2,因黑土的腐殖質常與礦物質形成穩定的復合體,使其土色出現超過實際有機質含量水平通常所能呈現的暗色;剖面沒有淋溶或淀積作用的明顯跡象;表層具有明顯的團粒結構,其下是稜柱狀和楔形結構,結構體由上而下變大。
(三)理化性質
黑土膨脹系數很大,干濕體積變化范圍為25—50%;持水量大,但有效性差;濕時可塑性強,耕性很差;有機質量豐富(自然土壤50—100g/kg土 ),C/N比值為10—14;粘粒含量>35%;陽離子交換量大(25—80厘摩爾(+)每千克土),交換性鹽基(尤其是Ca2+和Mg2+)含量也很高,鹽基飽和度多在50%以上,並隨深度遞增;pH值多在6.0至8.5;蒙脫石是占優勢的粘土礦物,其次是雲母類礦物(石灰岩、珊瑚、泥灰岩發育的則少),高嶺石也是常見礦物,其含量隨風化度遞增,碳酸鹽和石膏可出現在心土層,常見於濕潤黑土和乾熱黑土的滑擦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