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國初為什麼中英是最早建交的
因為利益,英國出於盡可能保留其在華利益的考慮,所以很快承認新中國並表示願意建交。
英國是較早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之一,並願意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但是,直到1972年,雙方才正式建立大使級的外交關系。這一過程經歷了整整22個年頭。這是因為英國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在聯合國內又追隨美國,支持台灣國民黨當局。
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與世界各國進行友好往來。截至2018年8月21日,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達到了178個(其中,有兩個是准主權國家:紐埃、庫克群島)。
(1)英國怎麼是最早承認中國的擴展閱讀:
中英建交歷程:
1、一面承認新中國,一面與國民黨保持聯系:1950年1月6日,英國從自身在華的利益出發,就指派其前駐華領事高來含向中國外交部遞交了英國外交大臣貝文致周恩來外長的照會,但又聲稱不改變同美國一起「反對共產主義的長期目標」,並要繼續同台灣國民黨集團「保持實際上的聯系」。
2、周恩來與艾登會談,確認互換代辦:中英互換代辦,兩國關系向前走了一步,但還處在談判建交階段,主要原因是英國不肯改變其在台灣問題上追隨美國的立場。英國一方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唯一代表中國的政府,另一方面又在聯合國投票支持國民黨集團,致使兩國關系停滯不前。
3、毛澤東天安門城樓接見英國代辦:英國的答復雖表示接受了中方的兩個原則條件,但對台灣地位問題並未表態,其中還有文章。經研究決定由中方草擬一關於中英兩國建立完全外交關系的換文稿。文中有一條款就是要英國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的立場。
4、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中國政府關於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的立場,確認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則,1972年3月13日簽字生效,兩國終於建立了全面外交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同中國建交國家時間表
㈡ 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是哪個國家
英國。1954年6月1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建立外交關系。英於1950年承認新中國。 1954年6月17日中英兩國達成互派代辦的協議,1972年3月13日兩國簽署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
㈢ 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是瑞典。
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是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3)英國怎麼是最早承認中國的擴展閱讀:
由於氣候寒冷,農業比重較小。工業發達而且種類繁多,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葯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瑞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盟成員國之一,被視為具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以及極力追求平等,設立許多社會福利制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擁有15處世界文化遺產,森林覆蓋率為54%。瑞典風景名勝主要有諾貝爾紀念館和瑞典王宮。
㈣ 歷史上英國什麼時候開始承認新中國的
1949年以前,英國與中共並沒有官方接觸。1949年4月,「紫石英」號炮艦事件使英國與中共在軍事上、政治上首次發生接觸,當然這是一次不愉快的接觸。英國對中共發出了一些威脅,但根本沒有能夠付諸實施。
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英國表現得最為務實,眼看著人民解放軍橫掃大陸,而英國在中國有著龐大的經濟投資(當時超過10億美元),英國政府便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先行一步,試圖與中國人民政府建立事務聯系,並且放出「不幹涉中國內政」和「准備研究承認」的空氣。
在這種立場下,英國採取了一系列向中共靠攏的行動。
9月28日,在第四屆聯合國大會進行一般性辯論時,英國外交大臣貝文發表言論:英國政府不試圖干涉中國選擇它的政府,但是,中國曾經承諾了對某些國家的義務必須尊重。
9月29日,英國政府外交部發表了《英國在華投資的研究報告》,其中特別強調英國在中國擁有「經濟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0月3日,貝文表示,英國是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於中國對待英國僑民的待遇和一般態度。
10月10日,英國外交部訓令他派駐廣州的外交人員,不得跟隨國民黨方面前往台灣。
之後,英國政府又將駐國民黨政府大使史蒂文召回倫敦,要他提供英國政府是否應迅速承認中國的意見。
11月,英國在馬來西亞的柔佛召開駐遠東外交人員會議,由英國駐東南亞高級專員麥克唐納主持,會議著重討論了英國是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討論的結果是,從各方面看來,承認較為妥當,建議倫敦採取積極行動。11月9日至11日,英美法三國外長在巴黎討論武裝西德問題,英國外交大臣貝文將英國准備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圖通知了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艾奇遜對貝文施加壓力,要英國在承認問題上,必須同美國保持一致,貝文僅僅讓了一小步,答應可以延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日期。
延遲並沒有多長時間,1950年1月6日,貝文就致電周恩來,表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願意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建立外交關系,同時,英國宣布撤消其對國民黨集團的外交承認。
㈤ 哪個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
英國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一九五零年元旦剛過,英國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是,由於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華的封鎖政策,雖然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一直沒有建立外交關系。法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由於法蘭西民族的民族特性,拒絕承認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一直將法國看成「不聽話的小夥伴」,因此戴高樂政府和中國政府於1964年1月27日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建立外交關系。
㈥ 最早承認中國的歐洲國家
英國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一九五零年元旦剛過,英國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是,由於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華的封鎖政策,雖然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一直沒有建立外交關系
㈦ 在西方國家裡,第一個承認新中國到底是哪個國家
瑞典於1950年1月14日承認新中國,1950年5月9日同中國建交,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
英國是第一個承認中國的西方國家,比瑞典早幾天。1954年英國與中國建立半外交關系,即代辦級外交關系,但直到1972年才正式建交。
法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於1964年與中國正式建交。
PS:外交部的網站上說的很清楚,你可以去看看。
㈧ 最初承認新中國的有哪些國家
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民主朝鮮、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蒙古、阿爾巴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民主共和國等。
中蘇兩國迅速建交,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民主朝鮮、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蒙古、阿爾巴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民主共和國等一批人民民主國家,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相繼同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到1950年初,我國同鄰近的緬甸、印度、巴基斯坦、錫蘭、阿富汗先後達成建交協議。隨後又先後與英國、挪威、丹麥、芬蘭、瑞典、瑞士和荷蘭等國進行了建交談判。
其中,英國基於利益權衡,在西方國家中最早承認新中國。這在實際上打破了西方敵對勢力寄希望於孤立新中國的企圖。一個占人類四分之一人口的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很快在國際上站穩了腳跟。
(8)英國怎麼是最早承認中國的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外交文件:
1949年10月1日當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將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發布的《公告》並隨附公函送達各國政府。周恩來的公函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已在本日發表了公告。我現在將這個公告隨函送達閣下,希為轉交貴國政府。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世界各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是需要的。
《公告》及隨函送達各國在北京的舊領事館領事;凡在北京無領事館,而在南京有大使館或公使館者,則送達南京各舊大使館或公使館。周恩來說,這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一個外交文件,也是通過使領館向外國政府發出的第一個照會。
㈨ 英國為什麼率先同新中國建交
早在1948年下半年,英國政府看清局勢,准備放棄國民黨政府,提出「門內留一隻腳」的對華政策。英國承認新中國,一是因為其在華資產多、利益大;二是因為若不同新中國打交道,香港生計問題無法解決。
然而,英國又覺得,在配合美國遏制新中國的大方向上,不能偏離太遠。所以英國宣稱承認新中國時,妄想腳踩兩只船,既不得罪美國和台灣,又可籠絡新中國,試圖草草建交矇混過關。
(9)英國怎麼是最早承認中國的擴展閱讀:
英國是較早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之一,並願意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但是,直到1972年,雙方才正式建立大使級的外交關系。這一過程經歷了整整22個年頭。
1971年9月25日中英關於互換大使的聯合公報達成協議,基本內容有三條: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聯合王國政府一致確認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則,決定自1972年3月13日起將本國派駐對方首都的外交代表由代辦升格為大使。
二、聯合王國政府承認中國政府關於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的立場,決定於1972年3月13日撤銷其在台灣的官方代表機構。
三、聯合王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聯合王國政府的上述立場表示欣賞。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關於互換大使的聯合公報定於3月13日簽字,當日公布。口頭保證採取候任駐華大使艾惕思致函喬冠華、喬冠華復信的換文形式。
中英升格大使級的談判,到1972年3月13日簽字生效,兩國終於建立了全面外交關系。
㈩ 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英國。
1950年1月6日,英國原駐北平領事館領事高來含拜會了中國外交部辦公廳主任王炳南和歐洲司司長宦鄉,遞交了英國外交大臣貝文的照會。照會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法律上之政府」,表示願意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同時聲明英國已取消了對國民政府的承認。這樣,英國成為西方大國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
英國的外交:
英國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是世界幾個核大國之一,是歐盟、北約、英聯邦、西歐聯盟等120個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主張同美國加強關系,實現共同利益。重視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系,努力改善同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關系。
努力維系同英聯邦國家的傳統聯系,保持和擴大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積極參與全球事務,保持強大的國防力量、強調自由貿易。加強在環境保護、人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的國際合作。將人權問題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