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一套房子多少錢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英國房價指數(HPI),截至2018年12月,英國的平均房價為230,776英鎊(摺合約205.3萬元人民幣),指數為121.04。 房地產價格較上月上漲0.2%,與上年相比上漲2.5%。
以房型來區分,獨立屋(別墅)的平均房價為349,871英鎊(摺合約311.3萬元人民幣);半獨立式房屋的平均房價為219,116英鎊(摺合約194.9萬元人民幣);排屋的平均房價為187,198英鎊(摺合約166.6萬元人民幣);公寓的平均房價為203,578英鎊(摺合約181.1萬元人民幣)。
英國不同房產類型的平均價格(2009年1月—2018年12月)
英國每平方米房價地圖
來源:哈利法克斯(Halifax)
更多英國房價問題可以向居外網進行提問。
⑵ 一般房子的公攤面積是多少
一般房子的公攤面積是25%。其實公攤面積還是要根據不同的房子來計算,比如:
1、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
如果購房者是購買的7層以下的住宅,那麼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牆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這類住宅的公攤率為7-12%。
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20%:
每個開發商對於小高層的定義都不太一樣,因此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如果是樓層為7-11層為小高層,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
3、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住宅樓層越高的情況下,公攤面積相對來說也比較高,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另外高層建築有電梯及電梯前室佔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佔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佔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築較多層建築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1、房型結構(幾梯幾戶):
例如一梯二戶可能與一梯多戶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相差不了多少,但是每一層的戶數增加了,則分配到每一戶的公攤面積就減少了。
2、樓盤形態:
樓棟的樓層高度越高,則公攤越大。
3、物業類型:
一般來說板式得房率高,疊式次之,點式則較低。
4、公共活動區域大小:
一般來說,高品質的物業多建有高挑大堂,寬敞電梯、室內車庫,公共設施、走廊越多、面積越大公攤就越大。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一般房子的公攤面積是多少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建築界分享更多干貨
⑶ 房子公攤多少算正常
「公攤」主要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共用牆體等地方,購房者應該對此有準確的認識。
不同樓宇公攤的比例應該是多少?
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
多層建築是層數在6層左右的建築,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牆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和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
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
樓層為7—9層的小高層公攤取決於各樓盤自身的情況,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 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
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是較大的。根據建築規模的不同,高層建築一般在25-33層之間,而且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較高。
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
⑷ 國家規定房子公攤面積是多少
現有的法律法規並沒有對公攤系數設定上限。
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
公攤范圍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公攤建築面積、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僅電梯、樓道、門廳,甚至門口警衛室的一部分面積也要由購房者買單。
計算方法
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1、計算分攤系數
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總建築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2、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築面積。
(4)英國房子公攤多少擴展閱讀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原則
約束開發商的有關商品房銷售面積與公攤面積[2]的法規主要有建設部《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試行)及北京市2000年9月26日頒布的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暫行規定》。
其中北京市的規定明確了公用建築面積的分攤原則、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
1、商品房公用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本幢內的公用建築面積,與本幢不相連的公用建築面積不得分攤到本幢房屋內;
2、為整幢商品房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局部范圍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
3、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後,不劃分各套商品房攤得建築面積的具體部位,但任何人不得侵佔或改變原設計的使用功能。
面積明細
1、將整幢建築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等基本數據告知購房人,以便購房人通過這些數據求出其他數據,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2、開發商也應將購房人應分攤的公有公共部位的面積總值及各構成項目的面積加以列明,以備購房人查驗和監督。
除此之外,購房人有權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規劃單位、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比如最終設計圖紙或者最終設計方案、最終面積測量報告、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買100平房子只得70平,公攤面積「坑」有多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公攤面積
⑸ 房子公攤面積是多少
1、多層住宅公攤率
多層住宅樓層數在6層左右,這種性質的住宅中,公攤面積主要包括配電室、管道井和其他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住宅的公攤系數一般為7%—12%。
2、7-11層住宅公攤率
正常無商埠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如果帶電梯的小高層,公攤系數也比較高,公攤系數可達到15%-20%左右。
3、12-33層住宅公攤率
隨著建築整體的層數較高,樓梯間和其他公攤面積相應增加,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和公攤系數都是最大的。住宅公攤系數一般為14%—24%
4、別墅類的公攤率
一般獨棟別墅是沒有公攤面積的,聯排別墅雖有公攤,它面積比較小,一般在1%—8%之間。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家庭裝修大全》
⑹ 房子公攤面積一般多少
房子公攤面積一般是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高層住所相對更高,在20%-25%左右。
房屋公攤面積是指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對於公攤面積的處理,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台,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
計算方式
(1)房地產面積的測算,均指水平投影面積的測算。
(2)各類面積的測算,必須獨立測算兩次,其較差應在規定的限差以內,取中數作為最後結果。
(3)邊長以m為單位,取至0.01m;面積以m2為單位,取至0.01m2。
(4)量距應使用經鑒定合格的捲尺或能達到相應精度的儀器或工具。
(5)樓層高度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⑺ 房子公攤面積一般多少
公攤面積的計算方式是,公攤面積等於公攤系數乘以套內建築面積,通常公攤面積分為以下三種:
1、多層:這種樓層的公攤系數為10%-15%左右,如果房子是100平米的話,公攤面積就是10%-15%*100平米,公攤面積大概是10-15平米左右。
2、小高層:這種樓層的公攤系數為10%-20%左右,如果房子是100平米的話,公攤面積就是10%-20%*100平米,公攤面積大概是10-20平米左右。
3、高層:這種樓層的公攤系數為20%-25%左右,如果房子是100平米的話,公攤面積就是20%-25%*100平米,公攤面積大概是20-25平米左右。
公攤面積包括的項目
公攤面積包括的是樓棟內樓梯過道、電梯機房、走廊面積、共用牆體、大堂、物業公司用房、消防通道、垃圾處理站等,用於該小區所有建築服務與設備用房和樓棟中,除了業主房子以外的所有面積。
然後按房間面積平均分攤,被分攤的這部分面積叫做公攤面積。其中,套內面積加公攤面積就是房產證上的面積。
⑻ 房子公攤面積一般多少
公攤面積,是指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多層住宅在10%到20%之間;高層房一般在15%到25%之間;
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公用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實用面積
一般來說,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約在10%-15%;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約在15%-20%;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約在20%-25%。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都會註明房屋的公攤系數范圍。房屋面積以房地產交易權屬登記中心測繪部的測繪結果為准,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也以此為准。
⑼ 房子公攤的面積一般是多少
國家對公攤面積沒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范圍內,普通多層住所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高層住所相對更高,在20%-25%左右。為數不多的高層和小高層,房子面積公攤則控制在20%左右。
⑽ 一般房子公攤面積多大
1、7層以下住宅公攤面積率為7-12%。多層建築一般是指層數在6層左右磚混結構的建築,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牆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這類住宅的公攤率為7-12%。
2、7-11層住宅公攤面積率為10-20%。樓層為7-11層為小高層,一般小高層公攤取決於各樓盤自身的情況,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
3、12-33層住宅公攤面積率為14-24%。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是比較大的。根據建築規模的不同,高層建築一般在25-33層之間,而且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高。另外高層建築有電梯及電梯前室佔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佔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佔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築較多層建築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4、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
買房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備
1、做好預算規劃:購房者必須做好預算規劃,這其中包括家庭收支情況,未來幾年是否有大額消費,工作是否要變動,裝修費用,置辦傢具家電費用等,只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這樣做出來的預算規劃才最合理,買房時才不至於陷入資金不足的情況。
2、學習房產知識:在買房前有必要學習一些房產知識,比如綠地率與綠化率的區別、房屋套內面積及公攤面積等,只有自己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技能,才不至於被牽著鼻子走。
3、了解購房政策:購房者在買房前就有必要了解一下購房政策,比如是否有購房資質、房貸是否能獲批等,只有充分了解購房政策,買房才能更加順利。
4、確定購房區域:購房者需要根據自己的預算情況來確定所能接受的房價,從而確定最好的購房區域。在此,還需強調一點,大家在選擇購房區域時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千萬別讓自己最後陷入無法還貸的困境。
5、確定第一需求:對於不同的購房者來說,買房的目的自然也大大不同,比如自住、結婚、孩子上學、老人養老等。所以買房前最好確定第一需求,這樣買房時才更有目的性。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一般房子公攤面積多大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建築界分享更多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