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lacktea是什麼意思
blacktea
紅茶
在英文中,綠茶的英文名是「Green tea,紅茶的英文名卻不是「Red tea ,而是「Black tea(直譯為黑茶)。原因是最早武夷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茶市場,武夷茶色黑,故被稱為「Black tea(直譯為黑茶)。而後來茶學家根據茶的製作方法和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茶沖泡後紅湯紅葉,按其性質屬於「紅茶類。但英國人的慣用稱呼「Black tea卻一直沿襲下來。
2. 紅茶是Black tea ,那黑茶用英語怎麼說啊
黑茶.. 1. black tea 黑茶(Black Tea)就是紅茶啦:多喝黑茶亦可以令大家心臟更健康,減慢神經衰退的速度,也可減低患癌風險。 2. Post-fermented tea 中文: 黑茶 | 英語: Post-fermented tea | 日語: 黒茶 | 3. dark tea Lao She Teahouse(希望英語中出現的單詞) black tea紅茶
dark tea黑茶
black day 凶日;不是黑天或黑日
black tea 紅茶;不是黑茶
black and blue 遍體鱗傷;不是又黑又藍 ...
3. 什麼叫黑茶
黑茶是利用菌發酵的方式製成的一種茶葉,最初出現在西漢,源於長沙黑茶起源:渠江皇家薄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笥茶」——渠江皇家薄片,已有2300年歷史,是安化黑茶起源。[1]後出現於唐代103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由於黑茶的原料比較粗老,製造過程中往往要堆積發酵較長時間,所以葉片大多呈現暗褐色,因此被人們稱為黑茶,六大茶類之一,屬全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等地。黑茶採用的原料較粗老,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類為湖南黑茶,雅安藏茶(黑茶鼻祖),雲南黑茶(普洱茶)、陝西黑茶及湖北黑茶。
黑茶起源於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時茶馬交易中早期。茶馬交易的茶是從綠茶開始的。當時茶馬交易茶的集散地為四川雅安和陝西的漢中,由雅安出發人措馬馱抵達西藏至少有2~3個月的路程,當時由於沒有遮陽避雨的工具,雨天茶葉常被淋濕,天晴時茶又被曬干,這種干、濕互變過程使茶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導致了發酵,產生了品質完全不同於起運時的茶品,因此「黑茶是馬背上形成的」說法是有其道理的。久之,人們就在初制或精製過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於是就產生了黑茶。黑茶在中國的雲南、湖南、廣西、四川、湖北等地有加工生產。黑茶類產品普遍能夠長期保存,而且有越陳越香的品質。
「黑茶」二字,最早見於明嘉慶三年(1524年)御史陳講奏疏:「以商茶低偽,征悉黑茶。地產有限,仍第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書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曬一篾,運至茶司,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賣」(《甘肅通志》)。此茶系蒸後踩包之茶,具有發酵特徵,實為黑茶無疑。
藏茶是黑茶的鼻祖,也稱南路邊茶其製作工藝極為復雜,經過32種古法製成,而且由於持續發酵的原因,所以極具收藏價值,她是古茶類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種。 四川省雅安市是藏茶的原產地, 黑茶鼻祖雅安藏茶已有1300年歷史。明代嘉靖年間,陝西涇陽商幫陸續來雅安投身邊茶行業。他們的資金雄厚、經商有道,從明到清先後創辦了10餘家茶號,經營規模很快超過當地川幫,每年認「引」數額占雅安全部的三分之二,其中最有名、規模最大的是陝西「義興茶號」,從明代嘉靖25年開辦,到現代的義興茶號已有460多年的歷史,堪稱中國古代商界的一個奇跡。藏茶品之「紅、濃、陳、醇」。「紅」指茶湯色透紅,鮮活可愛;「濃」指茶味地道,飲用時爽口酣暢;「陳」指陳香味,且保存時間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濃厚;「醇」指入口不澀不苦、滑潤甘甜、滋味醇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通過特殊工藝持久發酵製作而成的藏茶包含近500種對人體有益的有機化合物,約700種香氣化合物,無機物也相當豐富,包括磷、鉀、鎂、硒等不少於15種礦物質。
青磚茶是黑茶中的一種,也稱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沒有的自然茶香。湖北省赤壁市羊樓洞是青磚茶的原產地,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羊樓洞商人雷中萬於清乾隆元年( 公元1736年)開辦「羊樓洞茶莊」,後又將「羊樓洞茶莊」更名為「洞庄茶號」。「公設茶莊於廟場,始制茶磚」(《中萬公傳》),茶號設在羊樓古鎮廟場街中段,廠房設在觀音泉下60米處,以羊樓洞茶為原料,引觀音泉水製作。因觀音菩薩座駕為蓮花,故所產磚茶「以蓮花為案,以洞庄二字為識」,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有"磚茶之源,百年洞庄''之說。古詩:羊樓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樓秋,千載修得茶香繞,觀音泉韻洗風流。便是描寫的羊樓洞著名的觀音泉與洞庄磚茶史。它以老青茶為原料,經蒸汽高溫壓制而成,湯色澄紅清亮,濃釅馨香,味道純正,回甘雋永。青磚茶經發酵、高溫蒸壓、適當存放自然後發酵後,茶葉中的兒茶素和茶多酚比普通茶更易溶於水中,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膩健胃,降脂瘦身,禦寒提神,殺菌止瀉等獨特功效為其它茶類所不及。主要銷往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西北地區和蒙古、喬治亞、俄羅斯、英國等國家。
最早的湖南黑茶[1]是漢代時由湖南安化縣渠江鎮生產的「渠江皇家薄片」,唐代名:渠江薄片,明代後稱「渠江茶」。渠江皇家薄片有2300年歷史,是安化黑茶起源。 安化素有加工渠江皇家薄片——黑茶起源煙熏茶的習慣,茶葉通過高溫火焙,色澤變得黑褐油潤,故稱「黑茶」。黑茶也是利用菌發酵的方式製成的一種茶葉。它最顯著的特徵是加工中用松柴明火烘焙乾燥,干茶及其製品略帶松煙香。由於黑茶的後發酵特性,它也是茶葉中在一時期內,存放時間越長,滋味越甘醇,香氣越愉悅的一類茶葉。安化黑茶的神奇之處在於金花--即加工中產生的一種獨特的金黃色顆粒,研究發現這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益的益生菌體,專家命名為「冠突散囊菌」,有較強的降脂降壓、調節糖類代謝等功效。
黑茶按照產區的不同和工藝上的差別,可以分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和滇桂黑茶。對於喝慣了清淡綠茶的人來說,初嘗黑茶往往難以入口,但是只要堅持長時間的飲用,人們就會喜歡上它獨特的濃醇風味。黑茶流行於雲南、四川、廣西、山東等地,同時也受到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的喜愛,黑茶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4. 黑茶一掰開裡面有黃色的星星點點是什麼
分析如下:
黑茶裡面黃色的星星點點是一種金黃色黴菌(俗稱「金花」),學名稱之為冠突散囊菌。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
黑茶採用的原料較粗老,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類為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邊茶)、雲南黑茶(普洱茶)、廣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陝西黑茶(茯茶)、安徽古黟黑茶。
拓展資料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俗稱「金花」:屬於散囊菌目發菌科散囊菌屬的一種真菌,可生長在土壤、茯磚茶、冬蟲夏草、中葯片、沉香、木屑等基物上。
該種分布於中國、南非、以色列、瑞士、英國、美國等地。冠突散囊菌是小冠麴黴(Aspergilus cristatellus)的有性型。
5. 有一種黑色顆粒狀茶叫什麼名字
藏王黑金丹茶。
是一款純茶製成的小顆粒,結合古代煉丹方法製成的一種新式茶飲。這種茶久泡不散,泡飲方便,是現代快節奏生活的必備茶飲。
顆粒黑茶藏王黑金丹,最為獨特的特點是其外形為圓潤、飽滿的球狀顆粒;顆粒形狀的茶形,使得黑茶沖泡可以像平時沖泡綠茶一樣簡單,而且顆粒黑茶入水不化,久泡不散,茶湯清澈透亮,滋味醇厚,甘甜。
(5)英國小顆粒黑茶叫什麼擴展閱讀:
四川黑茶起源於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時茶馬交易中早期。茶馬交易的茶是從綠茶開始的。當時茶馬交易茶的集散地為四川雅安和陝西的漢中,由雅安出發人措馬馱抵達西藏至少有2~3個月的路程,
當時由於沒有遮陽避雨的工具,雨天茶葉常被淋濕,天晴時茶又被曬干,這種干、濕互變過程使茶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導致了發酵,產生了品質完全不同於起運時的茶品,因此「黑茶是馬背上形成的」說法是有其道理的。
6. 黑茶有哪幾種
黑茶品種可分為緊壓茶與散裝茶及花捲三大類,緊壓茶為磚茶,主要有茯磚、花磚、黑磚、青磚茶,俗稱四磚,散裝茶主要有天尖、貢尖、生尖統稱為三尖,花捲茶有十兩、百兩、千兩等。
一、三尖
1、天尖:是用一級黑毛茶壓制而成, 外形色澤烏潤,內質香氣清香,滋味濃厚,湯色橙黃,葉底黃褐。
2、貢尖:是用二級黑毛茶壓制而成,外形色澤黑帶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稍橙黃,葉底黃褐帶暗。
3、生尖:是用三級黑毛茶壓制而成。外形色澤黑褐,香氣平淡,稍帶焦香,滋味尚濃微澀,湯色暗褐,葉底黑褐粗老。
二、茯磚
陝西茯茶出自於陝西咸陽涇陽,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她興於宋,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茶體緊結,色澤黑褐油潤,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湯橙紅透亮,滋味醇厚悠長。
適合高寒地帶及高脂飲食地區的人群飲用。特別是對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涼地區,主食牛肉、羊肉、乳酪的游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況下因而,在中國西北地區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痛」、「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三、花磚
「花磚」歷史上叫「花捲」,因一卷茶凈重合老秤1000兩,故又稱「千兩茶」。過去,花捲的加工方法是用安化高家溪和馬家溪的優質黑毛茶作原料,用棍錘築制在長形筒的篾簍中,築造成圓柱形,高147厘米,直徑20厘米,做工精細,品質優良。
1958年「花捲」改製成為長方形磚茶。規格為35×18×3.5厘米。正面邊有花紋,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濃厚微澀,湯色紅黃,葉底老嫩勻稱,每片花磚凈重2公斤。
目前有1kg、2kg等幾種規格,花磚形狀雖然與花捲不同,但內質基本接近,成為黑茶類的新品種,代替了歷史上的花茶,受到了銷區的贊賞與歡迎。
四、黑磚
安化黑茶歷史悠久,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運輸的主要商品是絲綢、瓷器、茶葉。安化黑茶,通過古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西北邊疆,也銷往俄國、英國等國家。
湖南安化黑茶主要集中在安化生產。湖南黑茶是采割下來的鮮葉經過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五道工序製作而成。湖南黑茶條索卷折成泥鰍狀,色澤油黑,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煙香。
黑毛茶經蒸壓裝簍後稱天尖,蒸壓成磚形的是黑磚、花磚或茯磚等。湖南安化黑茶是20世紀50年代絕產的傳統工藝商品,被權威的台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五、青磚茶
青磚茶是黑茶中的一種,也稱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沒有的自然茶香。湖北省赤壁市羊樓洞是青磚茶的原產地,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羊樓洞商人雷中萬於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開辦「羊樓洞茶莊」,後又將「羊樓洞茶莊」更名為「洞庄茶號」。
因觀音菩薩座駕為蓮花,故所產磚茶「以蓮花為案,以洞庄二字為識」,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有"磚茶之源,百年洞庄''之說。它以老青茶為原料,經蒸汽高溫壓制而成,湯色澄紅清亮,濃釅馨香,味道純正,回甘雋永。
青磚茶經發酵、高溫蒸壓、適當存放自然後發酵後,茶葉中的兒茶素和茶多酚比普通茶更易溶於水中,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膩健胃,降脂瘦身,禦寒提神,殺菌止瀉等獨特功效為其它茶類所不及。
六、千兩茶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創制出了千兩茶,即「花捲」茶。千兩茶成品每支凈重合老稱1000兩,故俗稱「千兩茶」。
千兩茶是採用安化本地產優質黑毛茶為原料,將經汽蒸變軟後的黑毛茶灌入墊有蓼葉和棕片的長圓筒形的篾簍中,用棍、錘等築制工具,運用絞、壓、踩、滾、錘等技術,
經多次反復錘壓和束緊,使茶支達到緻密堅實的要求,最後形成高160厘米左右、直徑0.2米左右的呈樹狀的圓柱體,在自然條件下經「日曬夜露」七七四十九日,自然乾燥而成。
千兩茶茶包裝原始獨特,外形碩大挺拔,很具視覺沖擊力。其外形色澤黑潤油亮,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厚,味中帶蓼葉.竹黃、糯米香味。存放越久,品味越佳。
七、康磚金尖
創制於1074年前後,主要使用四川雅安、樂山一帶的原料,後擴大到宜賓、重慶等地。主銷西藏、青海及四川甘孜等藏族地區。原狀產於四川雅安、宜賓、江津、萬縣等國營茶場(廠)加工築制,年產量近萬噸。
都是經過蒸壓而成的磚形茶。康磚品質較高,金尖品質較次。兩者加工方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原料品質有差異。
八、四川邊茶
四川邊茶分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兩類,四川雅安、天全、榮經等地生產的南路邊茶,過去分為毛尖、芽細、康磚、金玉、金倉六個花色,簡化為康磚、金尖兩個花色,主銷西藏,也銷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南路邊茶製法是用割刀采割來的枝葉殺青後,經過多次的「扎堆」、「蒸、餾」後曬干。南路邊茶(藏茶)為黑茶品種製法最復雜,經過32多道工序製成。
四川灌縣、崇慶、大邑等地生產的西路邊茶,蒸後壓裝入篾包製成方包茶或圓包茶,主銷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肅、新疆等省(區)。西路邊茶製法簡單,將采割來的枝葉直接曬干即可。
(6)英國小顆粒黑茶叫什麼擴展閱讀:
一、冬季喝黑茶的好處
1、暖胃
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之季節,人體的生理機能由嚴寒而減退,從而導致人體的抵抗力有所下降。黑茶屬於後發酵的茶類,刺激胃部的咖啡鹼已在發酵過程中減少,不會對胃腸形成刺激。此外,黑茶還富含茶黃素等溫性物質,因而喝黑茶有很好的暖胃效果,可幫助身體抵禦嚴寒,增強免疫力。
2、調理胃部
相對於其它的季節而言,冬季是人的運動量較為少而肉類進食量有所提升的時期,喝黑茶能促進消化、分解肉類食物和脂肪,調整人體的糖、脂肪和水的代謝,對調理胃部有很重大的作用。
3、清理腸胃
人在冬季不僅食慾大增,還會將物質儲存在體內,極其容易長胖。對於喜食大魚大肉的人來說,多喝黑茶,不但能夠消除油膩、清理腸胃,還有利於降脂、保護血管,同時更能防止肥胖。
4、美容
對於女孩子來說,冬季容易手冷腳冷、體寒,常喝黑茶能夠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能力,起到活血、暖身的作用。同時,黑茶含有的茶黃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富含復雜類黃酮,擁有很強的活性,能夠清除人體內多餘的自由基,減緩細胞衰老,起到美容的效果。
5、降血壓、降血糖
黑茶中的茶氨酸能起到抑制血壓升高的作用;生物鹼和類黃酮物質能使血管壁鬆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徑,通過使血管舒張而使血壓下降;茶黃素能軟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內的粥樣物質,被稱為心血管的"清道夫"。
安化黑茶中特有的茶多糖具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能降低人體內的血糖含量,黑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能溶解脂肪,促進脂類物質排出,因而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
從而減少動脈血管壁上脂肪的沉積,降低動脈化的發病率;還可以活化蛋白質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機體內的脂肪含量。
二、適宜喝黑茶的五類人群
1、長期宴席應酬人士
黑茶中咖啡鹼的利尿功能是通過腎促進尿液中水的濾出率來實現的。同時,咖啡鹼對膀胱的刺激作用既能協助利尿,又有助於醒酒,解除酒毒。
2、年邁長輩三高人群
黑茶中降血糖、降血壓功效,尤宜三高長輩飲用。
3、工作疲勞上班族
飲黑茶可驅散疲勞,清思明目,止咳平喘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
4、體脂過度肥胖人士
茶葉中的纖維素等各種大分子被金花菌所分泌的酶類降解,生成一些低分子的可食性寡糖類,這些就是減肥消脂、清潔腸道、刺激有益腸道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膳食纖維。黑茶的減肥功能比較突出的原因就在這里。
5、經常性便秘人群
茶湯中的肌醇,葉酸,蛋氨酸等多種化合物都有調節脂肪代謝功能,茶葉中的芳香物質能溶解脂肪,幫助消化肉類食物。
三、喝黑茶的幾點注意事項
1、忌飯後喝茶。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時間一長引起人體缺鐵,甚至誘發貧血症。因此,正確的飲用時間是:餐後一小時。
2、忌發燒喝茶。茶葉中含有茶鹼,有升高體溫的作用,發燒病人喝茶無異於「火上澆油」。
3、潰瘍病人忌喝茶。茶葉中的咖啡因可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誘發潰瘍甚至穿孔。
4、忌經期喝茶。月經期間喝茶,特別喝濃茶,可誘發或加重經期綜合症。
5、忌喝新茶。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因此,黑茶類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應忌喝。
6、忌喝頭遍茶。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曾受到農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葉表面總有一定的殘留。因此,頭遍茶有洗滌作用應棄之不喝。
7、忌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同時,水吸收率高,可使茶葉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從而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
7. 黑茶是什麼
黑茶,屬山茶科,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有助消化解油、降脂減肥、抗氧化等功效。黑毛茶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為湖南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青磚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雲南黑茶(普洱熟茶)、廣西六堡茶及陝西黑茶(茯茶)。傳統黑茶採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較高,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
黑茶品種
黑茶品種可分為緊壓茶與散裝茶及花捲三大類,緊壓茶為磚茶,主要有茯磚、花磚、黑磚、青磚茶,俗稱四磚,散裝茶主要有天尖、貢尖、生尖統稱為三尖,花捲茶有十兩、百兩、千兩等。
三尖
天尖:是用一級黑毛茶壓制而成, 外形色澤烏潤,內質香氣清香,滋味濃厚,湯色橙黃,葉底黃褐。
貢尖:是用二級黑毛茶壓制而成,外形色澤黑帶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稍橙黃,葉底黃褐帶暗。
生尖:是用三級黑毛茶壓制而成。外形色澤黑褐,香氣平淡,稍帶焦香,滋味尚濃微澀,湯色暗褐,葉底黑褐粗老。
茯磚
陝西茯茶出自於陝西咸陽涇陽,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她興於宋,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茶體緊結,色澤黑褐油潤,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湯橙紅透亮,滋味醇厚悠長。適合高寒地帶及高脂飲食地區的人群飲用。特別是對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涼地區,主食牛肉、羊肉、乳酪的游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況下因而,在中國西北地區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痛」、「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涇陽縣位於咸陽市,涇陽縣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涇河下游。東與三原、高陵縣交界,南與咸陽市渭城區接壤,西隔涇河與禮泉縣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與淳化、三原縣毗鄰。從涇陽縣城出發到西安城北客運站44公里。茯茶的出現,約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問世,採用湖南安化黑毛茶為原料,手工築制,因原料送到涇陽築制,稱「涇陽磚」;茯磚早期稱「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稱「伏茶」。名稱由來因其葯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稱為「茯茶」或「福磚」。由於系用官引製造,清代前期須在蘭州府繳納三成至五成磚茶作為稅金,這批茶交給官府銷售,又叫「官茶」、「府茶」。其餘的磚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令在指定的銷區銷售,故稱為「附茶」。在清道光年間,將安化黑毛茶中色黃葉粗的甘引用篾簍踩成大包,包重90公斤,運往陝西涇陽壓製成磚。
茯磚茶壓制要經過原料處理、蒸氣漚堆、壓制定型、發花乾燥、成品包裝等工序。其壓製程序與黑、花兩磚基本相同,其不同之點是在磚形的厚度上。因為茯磚特有「發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條件外,一個重要的條件是要求磚體松緊適度,便於微生物的繁殖活動。茯磚與黑、花兩磚另一個不同之點,是磚從磚模退出後,不直接送進烘房烘乾,而是為促使「發花」,先包好商標紙,再送進烘房烘乾。烘乾的速度不要求快乾,整個烘期雙黑、花兩焙長一倍以上,以求緩慢「發金花」(即產生冠突散囊菌)。
茯茶功效突出原因在於有一種金花菌(冠突散囊菌),使磚茶裡面布滿星星點點密密麻麻黃色的「金花」。「金花」越茂盛,品質就越好,對消化、對生理的調節作用就越大。以肉食為主的西北牧民,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可見茯茶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茯茶消滯去膩,降脂降血,平衡生理,是不爭的事實。茯茶的「金花」,一目瞭然,茯茶金花菌的作用,不是其他茶可以替代的。茯茶中有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茯茶的原材料本身具有對人輪狀病毒的抑製作用,能有效地阻斷人體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形成;所含脂肪分解酵素含量高於其他茶類。
花磚
「花磚」歷史上叫「花捲」,因一卷茶凈重合老秤1000兩,故又稱「千兩茶」。過去,花捲的加工方法是用安化高家溪和馬家溪的優質黑毛茶作原料,用棍錘築制在長形筒的篾簍中,築造成圓柱形,高147厘米,直徑20厘米,做工精細,品質優良。1958年「花捲」改製成為長方形磚茶。規格為35×18×3.5厘米。正面邊有花紋,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濃厚微澀,湯色紅黃,葉底老嫩勻稱,每片花磚凈重2公斤。有1kg、2kg等幾種規格,花磚形狀雖然與花捲不同,但內質基本接近,成為黑茶類的新品種,代替了歷史上的花茶,受到了銷區的贊賞與歡迎。「花磚」的名稱來由,一是由卷改磚形,二是磚面四邊有花紋,以示與其他磚茶的區別,故名「花磚」。花磚茶的製造工藝與黑磚茶基本相同。壓制花磚的原料成份,大部分三級黑毛茶及少量降檔的二級黑毛茶。總含梗量不超過15%。毛茶進廠後,要經篩分、破碎、拼堆等工序,製成合格的半成品,以後進行蒸壓、烘焙、包裝等,工藝與黑磚茶相同。
黑磚
安化黑茶歷史悠久,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運輸的主要商品是絲綢、瓷器、茶葉。安化黑茶,通過古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西北邊疆,也銷往俄國、英國等國家。
湖南安化黑茶主要集中在安化生產。湖南黑茶是采割下來的鮮葉經過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五道工序製作而成。湖南黑茶條索卷折成泥鰍狀,色澤油黑,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煙香。黑毛茶經蒸壓裝簍後稱天尖,蒸壓成磚形的是黑磚、花磚或茯磚等。湖南安化黑茶是20世紀50年代絕產的傳統工藝商品,被權威的台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黑磚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澤黑潤,成品塊狀如磚,故名。其原料選自安化、桃江、益陽、漢壽、寧鄉等縣茶廠生產的優質黑毛茶。製作時先將原料篩分整形,風選揀剔提凈,按比例拼配;機壓時,先高溫汽蒸滅菌,再高壓定型,檢驗修整,緩慢乾燥,包裝成為磚茶成品。
每塊重2公斤,呈長方磚塊形,長35厘米,寬18.5厘米,厚3.5厘米。磚面平整光滑,稜角分明;茶葉香氣純正,湯色黃紅稍褐,滋味較濃醇。該品為半發酵茶,去除鮮葉中的青草氣,加以磚身緊實,不易受潮霉變,收藏數年仍不變味,且越陳越好,適於烹煮飲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調飲。年產量約5000噸,主銷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以蘭州為集散地。
青磚茶
青磚茶是黑茶中的一種,也稱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沒有的自然茶香。
湖北青磚茶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1368年,當時湖北制茶世家何氏家族首制長盛川牌帽盒茶,是為湖北青磚茶的雛形。現湖北赤壁市羊樓洞古鎮是公認的中國磚茶故鄉,從事磚茶生產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2]羊樓洞商人雷中萬於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開辦「羊樓洞茶莊」,後又將「羊樓洞茶莊」更名為「洞庄茶號」。「公設茶莊於廟場,始制茶磚」(《中萬公傳》),茶號設在羊樓古鎮廟場街中段,廠房設在觀音泉下60米處,以羊樓洞茶為原料,引觀音泉水製作。因觀音菩薩座駕為蓮花,故所產磚茶「以蓮花為案,以洞庄二字為識」,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有"磚茶之源,百年洞庄''之說。它以老青茶為原料,經蒸汽高溫壓制而成,湯色澄紅清亮,濃釅馨香,味道純正,回甘雋永。青磚茶經發酵、高溫蒸壓、適當存放自然後發酵後,茶葉中的兒茶素和茶多酚比普通茶更易溶於水中,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膩健胃,降脂瘦身,禦寒提神,殺菌止瀉等獨特功效為其它茶類所不及。主要銷往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西北地區和蒙古、喬治亞、俄羅斯、英國等國家。
青磚茶經多道工序製作後壓制而成長方磚形。感觀上為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滋味尚濃無青氣,水色紅黃尚明,葉底暗黑粗老。 青磚茶的用料分灑面、二面和里茶三個部分。其中灑面、二面為面層部分,色澤為棕色,茶汁味濃可口,香氣獨特,回甘雋永。灑、二面之間即為里茶,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湯色紅黃,滋味香濃。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還具有清新提神,幫助消化,殺菌止瀉,降低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功效,是內蒙古等西北地區人民的日用消費品,屬國家應急儲備物資。其中湖北省生產的「川」字牌青磚茶是黑茶行業中商務部首批認定的唯一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享有久遠聲譽,至今依然是邊區人民的日常首選。一些不懂漢語的少數民族消費者,只需用手在磚面上輕輕一摸,只要有三條凹進去的印跡,他們就會徹底的放心。「三道道」(即「川」字)已成為邊疆人們心目中誠信的標志。
千兩茶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創制出了千兩茶,即「花捲」茶。千兩茶成品每支凈重合老稱1000兩,故俗稱「千兩茶」。千兩茶是採用安化本地產優質黑毛茶為原料,將經汽蒸變軟後的黑毛茶灌入墊有蓼葉和棕片的長圓筒形的篾簍中,用棍、錘等築制工具,運用絞、壓、踩、滾、錘等技術,經多次反復錘壓和束緊,使茶支達到緻密堅實的要求,最後形成高160厘米左右、直徑0.2米左右的呈樹狀的圓柱體,在自然條件下經「日曬夜露」七七四十九日,自然乾燥而成。
千兩茶茶包裝原始獨特,外形碩大挺拔,很具視覺沖擊力。其外形色澤黑潤油亮,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厚,味中帶蓼葉.竹黃、糯米香味。存放越久,品味越佳。
千兩茶與百兩茶製作工藝是完全相同的,但茶越小製作工藝的難度就越大,對技師的工藝要求也越高。千百兩茶是湖南安化黑茶中的經典茶葉,以陳年茶為 最佳,現存50年之久的千兩茶市值在200萬元左右,韓國、日本等地以千兩茶做為鎮店之寶,收藏千百兩茶更為盛行。據說千百兩茶保健功效十分不錯,「日曬 夜露」之特殊發酵工藝,造就了「千兩茶」獨特的品質特徵和對人體獨特的葯理功效,長期存放的「千兩茶」對腸胃調理具有「葯」到病除的功效。臨床實驗證明,「千兩茶」對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降低血脂、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千兩茶」採用茶學界俗稱為「後發酵茶」的黑茶為原料,因此,只要存放在干 燥、無異味的場所,時間越久,其葯理保健功效則更加突出,而且口感更醇厚、自然。「千兩茶」已經成為具有遠見人士的藏品和客廳裝飾品。
康磚金尖
創制於1074年前後,主要使用四川雅安、樂山一帶的原料,後擴大到宜賓、重慶等地。主銷西藏、青海及四川甘孜等藏族地區。原狀產於四川雅安、宜賓、江津、萬縣等國營茶場(廠)加工築制,年產量近萬噸。
都是經過蒸壓而成的磚形茶。康磚品質較高,金尖品質較次。兩者加工方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原料品質有差異。
築制康磚和金尖的原料來源廣泛,類別也很多,有做莊茶、有級外曬青茶、條茶、茶梗、茶果等。所以毛茶原料必須預先過細整理,再經篩分、切鍘整形、風選、揀剔等工序,務求做到沙石、草木除凈,梗長適度,還要製成形狀勻整的灑面和里茶。再按國家規定的質量標准進行合理配料,經過稱茶、蒸茶和築壓等製造工序,製成康磚和金尖。
康磚茶每塊凈重0.5公斤,金尖每塊凈重2.5公斤。康磚為圓角枕形,大小規格為17×9×6厘米。金尖也是圓角枕形,大小規格為24×19×12厘米。康磚外形色澤棕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紅濃,葉底花雜較粗;金尖外形色澤棕褐,香氣平和,滋味醇和,水色紅亮,葉底暗褐粗老。
2013年,沉香黑茶與黃花梨黑茶獲得國家級專利。
四川邊茶
四川邊茶分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兩類,四川雅安、天全、榮經等地生產的南路邊茶,過去分為毛尖、芽細、康磚、金玉、金倉六個花色,簡化為康磚、金尖兩個花色,主銷西藏,也銷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路邊茶製法是用割刀采割來的枝葉殺青後,經過多次的「扎堆」、「蒸、餾」後曬干。南路邊茶(藏茶)為黑茶品種製法最復雜,經過32多道工序製成。四川灌縣、崇慶、大邑等地生產的西路邊茶,蒸後壓裝入篾包製成方包茶或圓包茶,主銷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肅、新疆等省(區)。西路邊茶製法簡單,將采割來的枝葉直接曬干即可。
廣西梧州
廣西黑茶最著名的是梧州六堡茶,因產於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已有上千年的生產歷史。除蒼梧縣外,賀州、橫縣、岑溪、玉林、昭平、臨桂、興安等縣也有一定數量的生產。六堡茶製造工藝流程是殺青、揉捻、漚堆、復揉、乾燥,製成毛茶後再加工時仍需潮水漚堆,蒸壓裝簍,堆放陳化,最後使六堡茶湯味形成紅、濃、醇、陳的特點。廣西梧州因梧州六堡茶享譽國際和國內,2010年和2011年舉辦了兩次廣西春茶會,形成了形良好的茶文化城市品牌效應。
梧州六堡茶是特種黑茶,品質獨特,香味以陳為貴,在港、澳、東南亞和日本等地有廣泛的市場。黑茶為中國 特有的茶類。因 茶葉顏色呈烏黑 狀,所以稱作為 黑茶。中國人一 般不太熱衷於陳 茶。據說日本人更傾注於新茶; 然而日本人開始對雲南出產的黑茶中的代表 「普洱茶」和廣西梧州生產「六堡茶」青睞起來了。這大概是受到香港慣飲陳茶的習俗的影響吧。
黑茶的功效與作用
1.補充膳食營養
黑茶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成份,最主要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物質等。
2.助消化
黑茶中的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於人體消化,調節脂肪代謝,咖啡鹼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從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3.降低血脂
黑茶中含量豐富的茶多糖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液中過氧化物活性的作用。
4.抗氧化
黑茶中的兒茶素、茶黃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較多的復雜類黃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黑茶的功效與作用具有抗氧化、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
5.防癌抗癌
黑茶的功效與作用對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6.降血壓
茶葉具有降血壓的作用早有報道。最近,日本報道,茶葉中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能通過活化多巴胺能神經元,起到抑制血壓升高的作用。
7.降血糖
黑茶中的茶多糖復合物是降血糖的主要成分。茶多糖復合物通常稱為茶多糖,是一類組成成分復雜且變化較大的混合物。
8.殺菌消炎
黑茶湯色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茶黃素和茶紅素。研究表明,茶黃素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化劑,還對肉毒芽桿菌、腸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莢膜桿菌、蠟樣芽孢桿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
9.利尿解毒
黑茶中咖啡鹼的利尿功能是通過腎促進尿液中水的濾出率來實現的。同時,咖啡鹼對膀胱的刺激作用既能協助利尿,又有助於醒酒,解除酒毒
8. 今天收到一種顆粒形狀的茶葉,說是黑茶,知道是什麼名字嗎
如果是為黑褐色顆粒狀的茶,很明確的來說,一般是苦蕎茶。這種茶葉主要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因為苦蕎茶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類的微量元素的。而且苦蕎茶能夠降血壓。有助於人們減肥,對小朋友來說以促進生長發育,而且苦蕎茶也不是很苦。它是一種很香很香的茶。香味也不是普通茶葉的那種香味。所以喝這種茶葉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9. 為什麼紅茶的英文名叫Black tea而黑茶的英文名是Dark tea
這跟歷史有關,英國人最初接觸的是中國的紅茶、而紅茶干茶外形是黑色的,所以就叫black了、dark是黑色的意思、
10. 墨金是黑茶嗎
是的
墨金黑茶的淵源
1778年英國植物學家約瑟夫賓對孟加拉的茶做田野調查,發現孟加拉東部的氣候產的茶葉是最棒的,但數量不多。
1783年英國人墨金斯在孟加拉錫萊特植物園區,研究出來新的茶葉品種,也很快地掌握全發酵制茶的工藝技術,生產出的茶葉因為顏色呈黑色被稱為墨金黑茶,並開始大范圍擴建茶農場,孟加拉東部的環境非常適合墨金黑茶種植,茶葉長得非常茂盛,質量出奇的好。
1838年墨金黑茶漂洋過海送到英國皇室,被英國皇家授予最高嘉獎和皇家指定專用茶,時至今日在英國喝的最好的茶還是來自孟加拉,一個多世紀沒有改變過。據有關文字記載只到1843年初才有少部分墨金黑茶進入倫敦市場的拍賣會,以拍賣的形式出售墨金黑茶,墨金茶倍受好評,價格節節高漲 。
1855年墨金黑茶在孟加拉國得到穩定的發展成長,到了1870年6千700噸,1885年已到3萬5千多噸,成長驚人。今天孟加拉有300多個茶園,30萬公頃之多,年產茶7萬多噸。
當今世界上最有名的貴族茶仍然是孟加拉黑茶,品質最好的是墨金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