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古代英國的國王叫什麼

古代英國的國王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9 14:33:26

㈠ 幾個國家古代對國王的稱呼

歐洲首先是元首(屋大維開始),然後是皇帝(戴克里先開始),此時推行的四帝共治,皇帝還有副手叫愷撒,從此愷撒成為歐洲君主的稱謂,俄國沙皇就是愷撒的音譯
西非桑海王國國王先稱索尼,後叫阿基里亞
埃及的是法老
阿拉伯帝國則是哈里發,奧斯曼帝國則是蘇丹(素丹),後來一些地方割據勢力有稱埃米爾的,這種稱謂一直使用到現在,中東阿拉伯國家還在使用
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則稱單於、大汗或可汗
吐蕃稱呼為贊普
印加王國叫太陽之子
古代兩河流域的國王一般的頭銜是萬王之王,宇宙四方之王(尤其是巴比倫王國、亞述王國、波斯帝國)
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稱呼,古代也叫神皇.在稱呼天皇之錢,日本大和國的最高執政者稱為'大王'.
在西方,他們奉羅馬帝國為宗主,在西方人的認知中,「皇帝」就是羅馬皇帝,而且是需要由教宗來冊封的,所以各個國家的君主就自稱「王」,也就是「國王」。
從維多利亞女王開始,到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前任喬治六世都有稱呼為「印度女皇」或著「印度皇帝」。

㈡ 英國歷史上有名的國王

伊麗莎白二世,克倫威爾,英國國父阿爾弗雷德大帝,理查一世,威廉一世

㈢ 英國最早的國王是哪位

阿佛列(古英語:Ælfrēd,英語:Alfred;849年-899年10月26日)也譯作艾爾弗雷德、阿爾弗雷德等,是英格蘭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國王,他也是英國歷史上真正第一位稱呼自己為「英格蘭國王」的君主。由於其英勇的統帥臣民對抗北歐維京海盜民族的入侵,被後世尊稱為阿佛列大帝(Alfred the Great)。

如果你問大不列顛聯合王國(UK)的第一位國王的話,那應該是安妮女王。

㈣ 英國古代有名的國王都有誰

英王愛德華一世, 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者)(1066-1087),英王愛德華一世的嫡親祖父約翰(無地王)(1199-1216)

㈤ 英國國王(哪個時期是哪個國王)

諾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魯弗斯 (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約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國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諾曼底王朝國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他在位期為1189年至1199年。
3、約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4、亨利三世 (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蘭國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雖然他的在位時間相當長,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無名的國王之一。

5、愛德華一世 (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蘭國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愛德華二世 (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蘭國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愛德華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蘭國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8、理查二世 (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約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蘭國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蘭開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 (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蘭國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蘭卡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 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蘭卡斯特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約克王朝
1、愛德華四世 (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蘭國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愛德華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約1483年),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都鐸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Henry VlI ,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蘭國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於1491年6月28日–卒於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

3、愛德華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國國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簡·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蘭女王。她在位僅於1553年內數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爭論(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國女王)。

5、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6、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斯圖亞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國國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並成為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Charles I,無頭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3、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復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 (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漢諾威王朝
1、喬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喬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國及愛爾蘭的國王,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喬治二世的孫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終年81歲。

4、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7年~1901年在位)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愛德華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溫莎王朝
1、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個月)

3、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喬治·溫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4、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於1926年4月21日,1952年2月6日即位),全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㈥ 歐洲歷史上英法等國的國王分別叫什麼

英國國王:
諾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魯弗斯 (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約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國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諾曼底王朝國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他在位期為1189年至1199年。 3、約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4、亨利三世 (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蘭國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雖然他的在位時間相當長,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無名的國王之一。 5、愛德華一世 (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蘭國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愛德華二世 (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蘭國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愛德華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蘭國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8、理查二世 (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約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蘭國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蘭開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 (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蘭國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蘭卡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 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蘭卡斯特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約克王朝
1、愛德華四世 (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蘭國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愛德華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約1483年),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都鐸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Henry VlI ,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蘭國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於1491年6月28日–卒於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 3、愛德華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國國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簡·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蘭女王。她在位僅於1553年內數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爭論(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國女王)。 5、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6、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編輯本段]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斯圖亞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國國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並成為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Charles I,無頭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3、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復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 (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漢諾威王朝
1、喬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喬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國及愛爾蘭的國王,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喬治二世的孫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終年81歲。 4、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7年~1901年在位)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愛德華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溫莎王朝
1、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個月) 3、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喬治·溫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4、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於1926年4月21日,1952年2月6日即位),全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法國國王: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偉大的國王,在繼位之初,為了獲得國內天主教民眾的支持,於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順利進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數法國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擊敗天主教派領袖馬延公爵,摧毀了天主教聯盟,結束了內斗。1598年,將西班牙干涉軍逐出法國,同年頒布南特敕令,給予新教徒相當大的自主權,結束了宗教戰爭。1609年,亨利四世與英國、荷蘭、義大利結盟,准備再次與西班牙開戰,但一年後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繼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瑪利亞攝政,1614年親政。後與其母發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內戰,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戰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親信律因病死,瑪利亞及其親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權。黎塞留勵精圖治,努力加強王權。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後一個堡壘拉羅舍爾,自此法國新教徒不再擁有軍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敗了太後瑪利亞企圖推翻他的陰謀,迫使太後及反對派首領逃往國外。後黎塞留使法國加入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反對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沒能等到戰爭結束就於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繼黎塞留之後死去,幼子路易繼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歐洲著名帝王,號「太陽王」,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繼位後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攝政。法國繼續參與三十年戰爭,並多有勝利。1648年,戰爭結束,法國獲得了阿爾薩斯、凡爾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滿首相馬薩林統治的巴黎法官發動了第一次投石黨運動,但不久即與王室妥協。1651年,發生了以大貴族為首的第二次投石黨運動,其領袖是三十年戰爭中的名將孔代親王。最終迫使安娜罷免馬薩林。但在後來的權力角逐中,孔代喪失了民心,被迫於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馬薩林東山再起。隨後,孔代率西班牙軍攻入法國,戰爭持續到1655年,最後法西議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國。1661年,馬薩林死,路易十四親政,任命柯貝爾為財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後法國與荷蘭、西班牙、帝國發生了多次戰爭,法軍屢戰屢勝,獲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銷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離法國。1686年,帝國、西班牙、荷蘭、瑞典等國組織大聯盟共同反法,戰爭持續了十一年之久,法軍雖佔有優勢,但在戰後簽訂的和約中獲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國王病死,遺命其外孫即路易十四之孫菲利浦繼位,引起了各國的極大不滿,戰事再起,英國加入反法聯盟,西班牙則支持法國。但由於缺乏良將,法西軍屢敗,西班牙在尼德蘭和義大利的領地喪失殆盡,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國奪走。1713年雙方達成和約,菲利浦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承諾法西永不合並,自此波旁家族進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義大利的領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孫路易繼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奧爾良公爵攝政。1717年,為解決財政困難,任用蘇格蘭冒險家約翰建立銀行、公司多家,約翰的金融業曾輝煌一時,但終於三年後失敗,使很多中小市民傾家當產。1726年路易十五親政,先後參加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但均遭失敗,造成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為英國奪走。1768年,從熱那亞購入科西嘉島。1774年死後由其孫路易繼位,此時的法國已是危機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繼位時法國財政問題十分嚴重,所以立刻著手解決,但連續撤換了多位財政大臣,都無法解決問題。又於1778年加入美國獨立戰爭,耗費了大量經費。1789年,被迫召開三級會議,以尋求解決財政問題的辦法。 但資產階級提出的條件無法為國王接受,路易十六試圖逮捕其首領人物,但遭到失敗。巴黎人民隨即發動起義,建立了共和國。1791年,路易十六試圖逃出法國,但遭到失敗。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攻下杜伊勒里宮,國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其正在獄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黨人擁立為國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並沒有繼位就死在了監獄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路易遂成為王位繼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聯盟擁立復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幫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國王復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繼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極端反動,1825年頒布賠償法,要求賠償法國貴族在大革命時期的損失,引起全國上下極大不滿。1827年又解散國民自衛軍。1830年頒布敕令五條,妄圖進一步加強專制,巴黎人民隨之發動起義,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繼任為攝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較傾向資產階級,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佔領了安特衛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佔了多處殖民地。1847年,全歐爆發了經濟危機,法國國內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國外。波旁王朝徹底滅亡,共計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結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屬於波旁家族,並一直延續至今,這恐怕是當初路易十四沒有想到的。

㈦ 英國歷代的國王是誰

英國歷代國王一覽表
(一)英格蘭王國 ENGLAND
Egbert 埃格伯特 802 - 839
Ethelwulf 艾特爾沃爾夫 839 - 855
Ethelbald 艾特爾鮑爾德 855 - 860
Ethelbert I 艾特爾伯赫特 860 - 866
Ethelred I 艾特爾雷德一世 866 - 871
Alfred(The Great)阿爾弗烈德大帝 871 - 899
Edward(The Elder)愛德華一世 899 - 925
Ethelstan 艾特爾斯坦 925 - 939
Edmund I(The Magnificent)埃德蒙一世 939 - 946
Edred 埃德雷德 946 - 955
Edwy(The Fair)埃德威格 955 - 959
Edgar(The Peaceful)埃德加一世 959 - 975
Edward(The Martyr)愛德華二世 975 - 979
Ethelred II(The Unready)艾特爾雷德二世 979 - 1016
Edmund II(Ironside)埃德蒙二世 1016.4-1016.4
Canute The Great 卡紐特大帝 1016 - 1035
Harlod Harefoot 哈羅德一世 1035 - 1040
Hardicanute 哈迪卡紐特 1040 - 1042
Edward(The Confessor)愛德華三世 1042 - 1066
Harode II 哈羅德二世 1066 -1066
William I(The Conqueror)威廉一世 1066 - 1087
William II(Rufus)威廉二世 1087 - 1100
Henry I Beauclearc 亨利一世 1100 - 1135
Stephen 斯蒂芬 1135 - 1154
Henry II(Curtmantle)亨利二世 1154 - 1189
Richard I(The Lion-Hearted)理查一世 1189 - 1199
John(Lackland)約翰 1199 - 1216
Henry III亨利三世 1216 - 1372
Edward I(Longshanks)愛德華一世 1272 - 1307
Edward II愛德華二世 1307 - 1327
Edward III愛德華三世 1327 - 1377
Richard II理查二世 1377 - 1399
Henry IV 亨利四世 1399 - 1413
Henry V 亨利五世 1413 - 1422
Henry VI 亨利六世 1422 - 1461 及1470 - 1471
Edward IV 愛德華四世 1461 - 1470及1471 - 1483
Edward V 愛德華五世 1483.4-1483.6
Richard III理查三世 1483 - 1485
Henry VII(Earl of Richmond)亨利七世 1485 - 1509
Henry VIII亨利八世 1509 - 1547
Edward VI 愛德華六世 1547 - 1553
Mary I(Mary Tudor)瑪麗一世 1553 - 1558
Elizabeth I 伊麗莎白一世 1558 - 1603

(二)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GREAT BRITAIN
James I 詹姆斯一世
(James VI of Scotland) 1603 - 1625
Charles I 查理一世 1625 - 1649
Charles II 查理二世 1649,及
1660 - 1685
James II 詹姆斯二世 1685 - 1688
William III and Mary II 威廉三世

和瑪麗二世 1689 - 1702

1689 - 1694
Anne 安妮 1702 - 1714
George I 喬治一世 1714 - 1727
George II喬治二世 1727 - 1760
George III 喬治三世 1760 - 1820
George IV(Sailor-King)喬治四世 1820 - 1830
William IV 威廉四世 1830 - 1837
Victoria 維多利亞 1837 - 1901
Edward VII 愛德華七世 1901 - 1910
George V 喬治五世 1910 - 1936
Edward VIII(Duke of Windsor)
愛德華八世 1936 - 1936
George VI 喬治六世 1936 - 1952
Elizabeth II 伊麗莎白二世 1952 -

㈧ 英國歷代國王和女王都是誰

列表:

一、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爾沃夫(839-858在位)

3、埃塞爾巴德(858-860在位)

4、埃塞爾伯特(860-866在位)

5、埃塞爾烈德一世(866-871在位)

6、阿爾弗烈德大帝(871~899在位)

7、長者愛德華(900-924在位)

8、埃塞爾斯坦(924-940在位)

9、愛德蒙一世 (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殉教王愛德華(975-978在位)

14、埃塞爾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16、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

17、哈羅德二世(1066在位)

二、丹麥王朝(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麥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麥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羅德(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麥王兼) (1040-1042在位)

三、諾曼底王朝(1066—1154年)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蘭國王1066-1087在位)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蘭國王1087-1100 )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蘭國王1100-1135)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蘭國王1135-1154)

四、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蘭國王1154-1189在位)

2、理查一世(獅心王)(1157-1199)(英格蘭國王1189-1199)

3、約翰王(失地王)(1167-1216)(英格蘭國王1199-1216)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蘭國王1216-1272)

5、愛德華一世(1239-1307)(英格蘭國王1272-1307)

6、愛德華二世(1284-1329)(英格蘭國王1307-1327)

7、愛德華三世(1312-1377)(英格蘭國王1327-1377)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蘭國王1377-1399)

五、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蘭國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蘭國王1413-1422)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蘭國王1422-1461,1470—1471)

六、約克王朝(1461—1485年)

1、愛德華四世(1442-1483)(英格蘭國王1461-1483)

2、愛德華五世(1470-1483)(英格蘭國王1483)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蘭國王1483-1485)

七、都鐸王朝(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蘭國王1485-1509在位)

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蘭國王1509-1547)

3、愛德華六世(1537 – 1553)(英格蘭國王1547-1553)

4、瑪麗一世(1516—1558)(英格蘭女王1553—1558)

5、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蘭女王1558-1603)

八、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蘇格蘭國王1567-1625,英格蘭國王1603-1625在位)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蘭國王1625-1649)

九、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查理二世(1630-1685)(蘇格蘭國王1651-1685,英格蘭國王1660-1685在位)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蘭國王,蘇格蘭國王1685-1688)

3、瑪麗二世(1662-1694)(英格蘭女王,蘇格蘭女王1689-1694)

4、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蘭國王1689-1702)此時為瑪麗二世與威廉三世共同加冕英國國王。

5、安妮女王(1664-1714)(英格蘭.蘇格蘭女王1702-1707,聯合王國女王1702-1714)

十、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1、喬治一世(1660-1727)(聯合王國國王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1683-1760)(聯合王國國王1727-1760)

3、喬治三世(1738-1820)(聯合王國國王1760-1820)

4、喬治四世(1762-1830)(聯合王國國王1820-1830)

5、威廉四世(1765-1837)(聯合王國國王1830-1837)

6、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聯合王國國王1837-1901)

十一、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

1、愛德華七世(1841—1910)(聯合王國國王1901-1910在位)

2、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在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喬治五世為了安撫民心,舍棄了自己的德國姓氏,將王室改稱「溫莎」,1910-1917年作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國王)

十二、溫莎王朝(1917-至今)

1、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1894-1972)(聯合王國國王1936)

3、喬治六世(1895-1952)(聯合王國國王1936-1952)

4、伊麗莎白二世(1926-)(聯合王國國王1952-至今)

(8)古代英國的國王叫什麼擴展閱讀:

國王(女王)資料:

1、愛格伯特

愛格伯特(Egbert,又稱Ecgbehrt或Ecgbert,約770年-839年)為8世紀時不列顛島韋塞克斯(Wessex)王國的國王。

在位期間,他征服了不列顛島上其餘六個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國,結束七國時代,基本統一了英格蘭,成為英格蘭王國威塞克斯王朝的第一任君主。

2、克努特

克努特(995—1035年),英格蘭國王(1014—1035年在位),丹麥國王(1018—1035年在位),挪威國王(1028—1035年在位)。

丹麥歷代王者所發展起來的海盜帝國,終於在克努特手裡達到了頂峰。他是哈拉爾藍牙王之孫,斯凡八字鬍須王之次子。

斯凡八字鬍須王在1014年征服了英格蘭大部,成為第一個被英格蘭人承認為國王的丹麥人。

3、征服者威廉一世

征服者威廉一世(William Ⅰ the Conqueror,1027—1087),即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1066 —1087)。本是法國諾曼底公爵。

號私生子威廉,表親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大貴族哈羅德被擁立。威廉以曾救過哈羅德,哈羅德為報救命之恩,答應如有朝一日當上英格蘭國王,便讓賢於威廉之事,渡海侵入英國。

1066年10月,在黑斯廷斯與英國國王哈羅德二世決戰(黑斯廷斯戰役),獲勝後,威廉直取倫敦,年底自封為王,稱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有時叫「雜種威廉」(William the Bastard)。

威廉一世重用並分封土地給諾曼人,壓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強令領主效忠;編制《末日審判書》,是歐洲中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君主之一,影響包括統治者的改變,對英語的改變,社會和教會的上層等級的變化,並且採用了一些大陸上教會改革的觀點。

4、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英文: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她的父親是亨利八世,母親是凱瑟琳王後(阿拉貢的凱瑟琳),丈夫是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

瑪麗一世在其同父異母弟弟愛德華六世死後,廢黜並處死了繼任的簡·格雷。1553年10月1日,瑪麗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

瑪麗一世是極其虔誠的天主教徒,即位後在英格蘭復辟羅馬天主教(舊教),取代她父親亨利八世提倡的英國新教。

為此,她下令燒死約300名反對人士。於是瑪麗一世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後來,Bloody Mary在英語中就成了女巫的同義詞。

1558年11月17日,瑪麗一世逝世,時年42歲。

瑪麗一世死後,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繼任者伊麗莎白一世所顛倒。

5、安妮女王

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又譯為安女王。她是大不列顛王國女王、愛爾蘭女王(1702~1714年在位)、英國斯圖亞特王朝最後的國王。

安妮女王是1688年光榮革命時被推翻的英國天主教國王詹姆斯二世之女,瑪麗二世的妹妹,英國國王、荷蘭執政威廉三世的小姨子。

1702年,她的姐夫威廉三世死亡,安妮以斯圖亞特家族的身份繼承王位。她在位期間對法國發動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4年讓英國佔領了法國的盟國西班牙的直布羅陀,控制了地中海到大西洋的貿易。

1714年,安妮女王駕崩,無嗣。英國議會為了防止天主教教徒繼位,選出詹姆斯二世之祖父詹姆斯一世的外孫女索菲亞的兒子漢諾威選帝侯路德維希繼位,稱喬治一世。英國的漢諾威王朝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結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王室

㈨ 英國國王為什麼有叫愛德華有叫亨利

在英國歷代國王中,會出現很多不同的名字,其中有一些是原先他們自己的名字,有些具有特殊的寓意。愛德華這個名字源於盎格魯.撒克遜英語形式eadweard,指的是財富、幸運和繁榮。其中weard指的是守衛者和保護者。歷史上英國名叫愛德華的國王至少有八位,因為這個名字蘊含著某些含義,與對聖.愛德華的崇拜有著密切的聯系。亨利原先是陽性名詞,源於古法語henri,它來自於古代法蘭克語heimeric,來自普通的日耳曼語heimariks,意思就是家和統治者。在古代高地德語中,這個名字與haginrich連用,意思就是,「圈佔地」和「富有的統治者」,變成heinrich的形式。這個是古代高地德語第一次記錄,源於八世紀。實際上,英國國王的名字在中世紀時期簡寫為harry,這個形式在英國比較盛行。可以知道,英國國王起這些名字,實際上他們剛出生就叫這個,原因主要是有著特殊的寓意和對家族長輩名字的稱呼有著關系,很多時候,祖父,父親和兒子起同樣的名字並不奇怪,這也是西方人家族的傳統習慣。英國國王繼位後,原先的名字是不變的,只是需要加上相應的數字。

閱讀全文

與古代英國的國王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高鐵多少錢一架 瀏覽:600
義大利十年後回國有什麼發展 瀏覽:942
義大利情侶哪個視頻是真的嗎 瀏覽:814
旅遊完中國各大景點需多久 瀏覽:281
義大利位於什麼山脈以南地中海 瀏覽:224
印尼手機怎麼交費 瀏覽:616
印度的萬國是怎麼造的 瀏覽:865
印尼屬於什麼半島 瀏覽:224
伊朗紙幣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101
伊朗粉紅清真寺現在長什麼樣子 瀏覽:719
越南傢具廠多少錢 瀏覽:255
伊朗紅花喝了有什麼好處 瀏覽:207
伊朗為什麼要殺美國特工 瀏覽:18
給伊朗匯款一次最多能匯多少 瀏覽:810
如何轉變中國廚師 瀏覽:342
中國聯通wap是什麼意思 瀏覽:436
犯罪逃到越南怎麼辦簽證 瀏覽:124
伊朗玻璃瓶多少錢 瀏覽:142
印度什麼宗教多 瀏覽:615
伊朗邊境線是什麼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