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美聲cd70000怎麼樣

英國美聲cd70000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31 08:36:38

『壹』 英國音樂傳真a5.5推美聲753音箱怎麼樣

音樂傳真a5.5功放,淘寶二手貨,8歐250瓦,9500元。
美聲753音箱,淘寶二手音箱。5000元。
阻抗6歐,功率50-150瓦。
音樂傳真功率8歐250瓦,6歐350瓦太大,價格太貴,9千五百塊錢不劃算,還是二手貨!
建議配全想a9功放,8歐120瓦,4歐200瓦,6歐170瓦。淘寶3300元,新功放!

配美聲6歐150瓦剛剛好!
全想a9功放帶藍牙優盤,買功放送優盤裡面有千首無損音樂,媲美cd音質。
這個功放好過進口6千元功放。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買來對比進口6千塊錢功放(朋友的),如果比不過,可以退貨退款,賣家承諾!

『貳』 推薦音質好的CD播放音響品牌

世界上有12大音箱品牌,按風格來分主要是美國,英國和丹麥的音箱最為有名。美國的音箱品牌主要有JBL、BOSE(博士)、INFINITY(燕飛利仕)等。美國音箱的重放特點是動態范圍較大,表現音樂的力度和動態較好,非常適合家庭影院和好萊塢電影的要求。
ProAC(貴族)、B&W、MISSION(美聲)、KEF等則是英國的主要音箱品牌。英國音箱的重放特點是對音樂細節的表現細膩,製造工藝精細,較適合播放古典器樂和交響樂。
丹麥的音箱則以製造工藝精細,重放能表現音樂內涵而著稱。丹麥的主要音箱品牌有AVANCE(皇冠)、DYNAUDIO(丹拿)、DALI(達尼)、JAMO(尊寶)等。
目前,一般的國外大品牌音響的性價比比較低,而國產的音響價格便宜但是質量一般。買音響就是感受震撼的音效和身臨其境的影院感受。目前,很多國際的大品牌音響都在台灣代工,如寶華,丹拿,貴族等高品質的HIFI音響廠家。可以在網上找找有台灣代工的大品牌音箱性價比會比較高。
選購上,建議您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盲目地聽店主的推薦和介紹,買這種東西絕對不可以心急。最好之前樓主多去一些音響論壇先去具體了解些音響知識。個人建議樓主去高級別的鑽石賣家購買,與賣家多聊聊,還可以通過聊天軟體向曾經購買者那裡了解些實際使用狀況,這樣總比被單方面地聽店主忽悠強。

『叄』 請介紹一下英國的古典音樂唱片品牌。

請參見:http://forum.taobao.com/forum-176/show_guide---guide-5872281-.htm

其中提到——

EMI Classics:
前身是唱片工業的鼻祖伯利納創立的英國留聲機公司和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1931年,為了在經濟大蕭條中求得生存,這兩個本是競爭對手的公司合為一家,並吞並了一些小唱片公司,形成了當時最大的唱片出版集團EMI。EMI的前身英國留聲機公司使用的品牌是「主人之聲」(HMV),英國哥倫比亞公司的商標則是「哥倫比亞」,在合並成EMI後仍分別使用。在戰後的日本和美國,EMI一直使用Angel(小天使)商標,直到90年代才統一為EMI Classics。

由於資格最老,EMI擁有最為龐大的歷史錄音資料庫。在這里,各個時期最傑出的演奏家都留下了錄音,小提琴家克萊斯勒、阿道夫·布希、雅克·蒂博、海飛茲、米爾斯坦、西蓋蒂、梅紐因、吉奈特·內弗、奧伊斯特拉赫、帕爾曼、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費爾曼、杜普雷、托特里埃;指揮大師富特文格勒、克倫佩勒、卡拉揚、切利比達凱、比徹姆、朱里尼、穆蒂、滕斯德特、揚松斯、鋼琴家科爾托、魯賓斯坦、施納貝爾、里帕蒂、埃德文·費希爾、吉賽金、所羅門、科瓦賽維奇、歌唱家卡魯索、吉利、夏里亞平、卡拉斯、比約林、施瓦茲柯普夫、卡娜娃等等。近年來推出的新人更是層出不窮,韓國女小提琴家張莎拉、女大提琴家張漢娜、指揮家西蒙·拉特爾、威爾舍—莫斯特……往日的無比輝煌在新一代演奏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完美的延續。

在整理再版老唱片時,EMI使用的數碼處理技術十分成熟,先進的CEDAR程序更能減少老錄音中的雜聲而對音質毫無損害。日本東芝的2088技術也是近年來開發的新技術,用20比特分析力、88.2千赫的采樣頻率處理母帶,改善了老錄音的音色和動態。在近期再版的老錄音CD 上,ART(意為「艾比路錄音室技術」是常見的標識,告訴我們這張CD上的錄音經過了艾比路錄音室工程師們的精心處理。目前EMI正陸續推出的「世紀偉大錄音系列」是其世紀末的重頭戲,曲目和版本均經過精挑細選,大師薈萃,很有收藏價值。

Deeca:
1929年在英國成立的Decca唱片公司的品牌。1940年,它開發出了當時最先進的全頻帶錄音,簡稱FFRR。這一技術本來是應海軍部的要求開發的,目的是辨別英國潛水艇和德國潛水艇間的區別。1944年,Decca公司將此技術運用到唱片上,使音質有了長足的進步。從那以後,Decca公司的錄音質量始終居於領先地位。它尤其精於大場面(如歌劇)的錄音,音場寬廣,空間感強烈,音色流暢,令他人望塵莫及。它旗下的藝術家陣容雖不如DG和菲利普強大,但也毫不示弱:指揮家索爾蒂、卡拉揚、安塞梅、蒙特、克爾泰茲、梅塔、杜圖瓦、小提琴家鄭京和、里奇、阿莫亞爾、鋼琴家巴克豪斯、柯曾、阿什肯納奇、博萊特、魯普、希夫、歌唱家德莫納柯、帕瓦洛蒂、薩瑟蘭、苔芭爾迪,均為公認的世界級名家。London(倫敦)和 L『oiseau—Lyre(琴鳥)也是該公司的商標。後者專用於「原本主義」的演奏錄音,也就是在古樂器上用復古的演奏手法表現作品原貌。霍格伍德是「 琴鳥」旗下最為活躍的指揮家。隨著寶麗金集團被「環球集團」收購,Decca、DG、Philips三大歐洲古典音樂品牌現在都已歸入「環球唱片集團」。

Hyperion:
希臘神話中一位巨人的名字。成立於1980年的英國唱片品牌Hyperion堪稱英國唱片界的驕傲。它的規模很小,目前僅12人,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古典音樂界的影響己絲毫不下於那些唱片巨頭,有「英國最閃亮的唱片品牌」之稱。Hyperion的錄音曲目范圍極廣,雖然重點在於英國音樂和早期音樂,但並不局限於此。上至12世紀的早期音樂、下至本世紀的先鋒派、從合唱到獨唱、從室內到大樂隊的演奏,無所不包。在開發新曲目方面,Hyperion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走在許多大公司前面。

1996年1月,HyPerion取得了一項世人矚目的成績:在法國嘎納國際音像博覽會(MIDEM)上擊敗眾多競爭對手,榮獲「年度最佳品牌」大獎。這標志著整個唱片界對Hyperion的肯定。現在,Hyperion的目錄上共有超過一千種唱片,每年推出將近80張新片,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1994年,Hyperion的銷量為90萬張,佔英國古典唱片,市場3.9%的份額。

在Hyperion的上千種唱片中,最具歷史意義的要數鋼琴家萊斯利·哈沃德的「李斯特鋼琴作品全集 」(49張CD)以及鋼琴伴琴家格拉姆·約翰遜製作的「舒伯特藝術歌曲集」(共31張CD)。這兩套唱片都被公認為錄音史上的里程碑。從1991年開始錄制的一套「浪漫派鋼琴協奏曲集」(包括帕德列夫斯基、莫斯科夫斯基、索爾、沙文卡、梅特納等人的作品)也廣受佳評。HyPerion最熱銷的CD則是「哥特之聲合唱團」表演的「上帝呼吸中的羽毛」,屢獲大獎,售出25萬張之多。

和大多數獨立唱片品牌一樣,為了維護質量,Hyperion唱片的價格不低。面對「拿索斯」等廉價品牌的競爭,1996年,它效仿Philins、DG、Decca的做法,推出了一套廉價雙片系列,名為dyad,只賣一張正版CD的價格,包裝精美,尤其引人注目。

Chandos:
1979 年成立的小型英國唱片公司,致力於推廣出版英國作曲家的作品。八十年代,這個品牌發展迅速,以優異的數碼錄音、新鮮的曲目、高水準的演繹贏得廣泛好評。羅傑斯特文斯基、希考克斯、尼姆·雅爾維、鮑羅丁三重奏等許多優秀音樂家為它灌過唱片。該品牌近來在國內市場上開始出現,雖然價格不菲,但總體錄音質量十分優良,音色清麗透明,獨具一格,是對英國音樂有偏好的樂迷的首選。

Nimbus:
英國影響很大的古典音樂唱片公司,人數很少,但成就非凡,以「自動鋼琴系列」、「聲樂大師系列」、「世界音樂系列」等享譽唱片界,同時也是英國最早推出CD的唱片公司。「自動鋼琴系列」收入了大量本世紀早期鋼琴大師們製作的自動鋼琴紙帶。通過唱片我們能欣賞到霍夫曼、帕德雷夫斯基、布索尼、沙爾文卡、格蘭傑、拉蒙德等傳奇大師在近百年前的演奏。「聲樂大師系列」更是Nimbus的絕活兒,至今已出版了l00張,幾乎囊括了本世紀初美聲藝術黃金時代前輩歌唱大師們的經典錄音,而且經過 Nimbus的獨家處理後音質大為改善,勝過其它公司的同類CD。在「世界音樂系列」中,世界各國的民族音樂應有盡有,從中國、巴西、阿根廷、愛爾蘭到東南亞、古巴、伊朗、中東……是研究世界民族音樂的最豐富寶藏。

除了這三大系列外,老一輩鋼琴家切卡爾斯基(Shura Cherkassky)、佩勒姆特(Vlado Perlemuter)、小提琴家舒姆斯基(Oscar Shumsky)、維也納三重奏、青年鋼琴家馬丁·瓊斯、我國留學英國的青年小提琴家胡昆等都為它留下了精彩的錄音。英國作曲家蒂佩特親自指揮自己作品的唱片也是Nimbus的看家寶貝之一。

Teldec:
1929年由德律風根公司和Decca合資創建,現已並入華納集團。它的資料庫中有部分前輩演奏大師的錄音,如指揮家門格爾柏格、老克萊伯、小提琴家庫倫坎普夫等。馬澤爾、馬舒爾、梅塔、克萊莫、巴倫伯伊姆、豐特奈三重奏、鮑羅丁四重奏等當今名手都為它製作過唱片。現在,它旗下最出風頭的演奏家無疑是小提琴新秀文格羅夫。這位青年演奏家在1994年被《留聲機》雜志評為 「年度新人」,備受樂壇矚目。此後他推出的幾張CD都大受好評,奠定他當今最優秀青年小提琴家之一的地位。此外,鋼琴新秀貝列佐夫斯基、黃海倫(華裔)等也正備受樂壇關注。

Virgin(維爾京)
維爾京經典(Virgin Classics)的創建者是英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is)。1950年出生的布蘭森,16歲時便創建過一份名為《學生》的雜志,17歲時建立了一個學生咨詢中心,來幫助年輕人。1970年,他創辦了維爾京公司,開展唱片郵購業務,不久又在倫敦的牛津大街上開辦了唱片店。1972年,他建立了一個錄音室,錄制了維爾京的第一張唱片——邁克·奧德菲爾德(Mike Oldfield)的《管鍾》(Tubular Bells),並於次年開始發售。由此維爾京開始起飛,發展成為「維爾京音樂集團」(Virgin Music Group)。它最成功的一張唱片,發行到500萬張。一些英國的名門給予它很多支持,使得它很快成為世界第六大唱片公司。1988年4月,布蘭森創立新的古典音樂商標「維爾京經典」(Virgin Classics)。1992年,布蘭森將維爾京音樂集團,包括唱片商標、音樂出版、錄音室,以 10 億美元出售給 EMI 。維爾京古典也隨之歸 EMI 所有,其總部現在在法國巴黎。此後,布蘭森的維爾京集團改向其他方面發展,包括音樂零售、網際網路、圖書和軟體出版、影視編輯設備、俱樂部、旅遊、旅館和影院,甚至航空公司。目前它在全世界23個國家中擁有100多個公司。

1998年,在台灣成立了維爾京中國公司(Virgin Chinese),這是維爾京在亞洲的第一家分公司。

維爾京古典的目標是製作那些被大公司忽視的非一流古典作家的作品,諸如德國小提琴家、作曲家馮·比貝爾的小提琴奏鳴曲,英國作曲家約翰·卡斯肯的管弦樂作品,英國作曲家約翰·塔文納的作品,捷克作曲家亞納切克的鋼琴作品、小提琴奏鳴曲,尼爾森的小提琴奏鳴曲,英國早期作曲家威廉·勞斯的作品等,大都是世界首次錄音。維爾京古典名下並沒有特別著名的人物,位它非常注重年輕藝術家的演奏,如丹尼爾斯(David Daniels)、讓斯(Véronique Gens)、德賽(Natalie Dessay)、普雷特涅夫、李頓、長野健,以及 EMI 時代的挪威大提琴演奏家默克(Truls Mork)、年輕的指揮帕沃·耶爾維(Paavo Järvi)等。由於堅持了自己的特色,使維爾京的品牌成績斐然,迅速在唱片界建立了自己的形象,獲得了包括留聲機唱片大獎在內的各種唱片獎項,20多張唱片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

『肆』 關於挑選古典音樂CD的問題 謝謝

如果你愛上了古典音樂,想較為系統地購買一批CD收藏及欣賞,如何入手才是捷徑呢?如今是商品空前豐富、供大於求的時代,跑進唱片行,只見各種牌號、各種價格的古典音樂CD琳琅滿目,令人有無所適從之感。如果瞎買一氣,很可能將來後悔。筆者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向剛開始收集古典音樂的朋友們做如下建議:
第一步,著手建立基礎曲目CD庫
不要單憑雜志書刊的零碎推薦無系統地亂買一氣。所謂基礎曲目,也就是歷來最受歡迎、音樂廳演出次數最多、灌錄CD次數也最多的那些經典曲目,如貝多芬、勃拉姆斯、老柴的交響曲、4大小提琴協奏曲、10大鋼琴協奏曲、歌劇「茶花女」、「卡門」,等等等等。這些最經典的曲目還是喜歡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必備的,即使你現在覺得不喜歡某位作曲家,但他最偉大的作品還是應該收藏的。即使您覺得沒必要收藏,很有可能,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心智的成熟,你終究還是會愛上他!
在這里需要補充的是,不要盲目的輕易購買一些不是很熟悉的作品,尤其是在你並不熟悉這個作品的作者,指揮及演奏的情況下,因為這樣很有可能你買來就會發現其實它根本就不適合你,而且更慘的是它絲毫沒有收藏的價值。
建立基礎曲目庫時,我的建議歸納成一句話就是:買大牌唱片公司的「廉價雙片系列」或者拿索斯的CD,以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覆蓋面。曲目最好全面地覆蓋巴洛克、文藝復興,古典過渡時期、晚期浪漫派時期、民族樂派,經典歌劇等等古典音樂的各個發展時期的各種風格。
所謂「廉價雙片系列」,是指大牌唱片公司推出的廉價系列CD,如德國唱片(DG)的雙子星系列、荷蘭菲利浦公司的DUO系列、小天使系列等。這些系列的CD都是一套兩張,只賣一張正版CD的價錢,它們之所以便宜,一是因為裡面的錄音都是已出版過的老版本,版權費相對較低,所以廠商的利潤比較容易滿足;二是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大家知道,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不同,往往老是錄音反而比新近的更精彩。特別是一些經過時間考驗被證明是優秀的經典版本,出現在「廉價雙片系列」中時,尤其值得購買收藏,比化大錢買新近的錄音合算得多。
前面提到的各個大牌唱片公司的「廉價雙片系列」大致來說水準都是很高的,指揮家、演奏家和樂隊也大多為名家,保險系數很高,說得再詳細一些的話,DG的特色是德、奧作曲家的曲目,而且它的演繹幾乎都是德、奧學派的演奏家、指揮家和樂隊,但總的來說DG的錄音素質不算超群。荷蘭菲利浦的DUO系列錄音水準超卓,音色精美、氣氛親密,最精彩的要算小編制的室內樂,幾乎張張都夠得上精品。室內樂愛好者應該多關注DUO系列。DECCA的特長是大場面的音樂以及歌劇,其60年代的錄音有音效傑出而聞名,喜歡大型交響樂和歌劇的朋友可以把注意力多放在Double Decca上。EMI的錄音效果比較中庸,多半是溫暖厚實的風格,Forte系列裡寶貝很多,演繹、曲目都比較經典,雖然價格比其他公司的「廉價雙片系列」貴一些,但還是物有所值。
最廉價的拿索斯CD要專門說說
許多樂迷、特別是部分資深樂迷對拿索斯CD一向存在某種偏見,認為演奏家和樂團都沒有什麼名氣,錄音也參差不齊,還不如買大牌公司的廉價雙片。我也同意這些顧慮不無道理,但總的來說,拿索斯近年來的錄音地素質是越來越好了,凡是1992年後製作的較新的錄音,水準許基本可以放心,很少敗數,尤其是小編制的作品,精品不少,大編制的大型交響音樂相對來說稍差一些,但也有不少成功之作,可以參考英國權威性的《企鵝唱片指南》里的評價,凡被評為三星級的,一般都不會失望。
至於演奏家,大家要知道,拿索斯CD之所以便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依靠尚未出名,但水準優良的演奏家和樂團。他們的要價比大牌明星低得多,但很多時候藝術水準並不在大腕之下。很多崇拜大腕明星的樂迷只聽大腕的表演,還沒有聽,明星效應已經先入為主地對他做了「大師的演奏一定精彩」的心理暗示,結果即使大師發揮得不好,他也會肓目叫好。如果撇開心理暗示,不帶任何偏見地去聽一些拿索斯CD的精彩演繹,我們應當承認,拿索斯里確實有不少好東西!
買拿索斯CD系列前一定要搞一本拿索斯的CD目錄,因為裡面很詳細地註明了每張CD獲得的評價和獎項。這些信息是選擇購片的重要指南和參考。畢竟在精品為主的群體范圍之內也會存在著一些不為人所爽之處。
建立基本曲目庫時,還要特別當心那些包裝很花哨歷數萬千精品於一身的所謂「精選集」 (Best of XXXX)。不是說這種「精選集」不能買,而是要注意鑒別。很多精選集CD里的曲子確實很經典,但它是把每部作品裡抽取一小段,如一個樂章,有的甚至一個樂章也不全,拼揍成一張曲目似乎很多、似乎內容很豐富的大雜燴。這種斷章取義式的「精選集」我不建議買,因為幾乎可以肯定你將來會後悔、會把它丟在一邊。即使有自己很喜歡的曲子,為了那一倆首曲子來花一大筆資金也是投資過大,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得不償失。
古典音樂的欣賞是講究完整性的,把每部作品裡抽出一段(往往是最好聽的一段)拼湊在一起,初看好像很濃縮,很適合「初聽者」,但初聽者肯定是要成長的,肯定是要成熟起來的,不會永遠停留在對古典音樂不求甚解的初級階段上。一旦初聽者成熟起來,他就必然要知道作品的完整全貌,必然要聽整部作品。那時,這些七拼八湊的「精選集」就失去了價值,只能被打入冷宮了,豈不浪費很得?倒不如一開始就買比較完整的「精選集」,這樣,這張CD將來還是有價值,還是有欣賞的機會。
所以我推薦大家購買的,是那些收集完整曲目的「精選集」。菲利浦DUO系列這點做得很好,裡面有很多Best of XXXX的CD收的都是完整的作品,而且選曲非常精密,反映出唱片製作人的水準,值得稱許。
第二步,也歸納成一句話就是:縮小范圍。
在古典音樂的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大家知道,在建立基本曲目庫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接觸到古典音樂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很多作曲家的東西,同時也會對很多一流的樂隊、指揮家、演奏家和演唱家有所了解。只要做個有心人,聽的同時作些心得記錄,並參考一些介紹音樂家和音樂史的輔助書籍讀物,不必是很艱深的專業讀物,只要淺顯的入門書籍即可,就會在建立基本曲目庫的過程中逐漸熟悉各位作曲家作品的特色,以及表演藝術家們的演奏特色,以便從中選擇你所喜歡的作品及演繹,避免你所不喜愛的。一本筆者十分推薦的經典讀物是已故的楊民望編著的《世界名曲欣賞》 (上海音樂出牌社)。
慢慢地,你就會把古典音樂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發展線條串起來:從洋溢著勃勃生機的復調風格佔主導地位的巴洛克時期(巴赫、亨德爾),到淳樸典雅的早期古典時期(海頓、莫扎特),到開辟出一個新天地的樂聖貝多芬,再到優美清新的早期浪漫派全盛時期(舒曼、李斯特),發展到19世紀末的鋪張絢麗的晚期浪漫派(瓦格納、布魯克納和馬勒)與回復古典風格的勃拉姆斯之間的兩大陣營的對峙……你不可能喜歡所有這些,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盡快從中找到最合乎自己性格的那一部分。這樣,以後的購片和欣賞就可以大大縮小范圍。
慢慢地,你還會知道,樂團的風格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德國樂團的風格是厚重、沉穩、大氣,善於表現德、奧經典曲目,法國樂團和義大利樂團風格比較散漫自由一些,或者說「浪漫」一些,美國樂團豪放粗獷,偏向熱烈外向,不如歐洲頂尖樂團細膩、講究音色(但也有例外如波士頓交響樂團)。慢慢地,你還會分辨海菲茨、斯特恩、格魯米歐等小提琴大師音色和演繹差別,魚賓斯擔、里赫特、塞爾金、肯普夫、布倫德爾們的鋼琴藝術的不同……。
雖說欣賞古典音樂是欣賞作品本身,從道理上講演奏家應該是次要的,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演奏家的魅力歷來一直是吸引樂迷的重要因素。很多時候,樂迷們、特別是有經驗的資深樂迷們,不僅要聽作品,還對演奏家特別地講究。近年來,一些世界知名的演奏家紛紛來國內演出,特別是北京和上海兩地的音樂廳,已留下了帕爾曼、朱克曼、斯特恩、穆特、鄭京和、夏利、迪圖瓦等指揮名家的足跡。當這些大牌演奏明星來訪舉辦音樂會時,你說是沖著演奏曲目而去聽的樂迷多,還是沖著演奏家而去的樂迷多呢?
隨著對音樂演奏家熟悉程度的漸漸提高,你還會懂得一個道理;沒有一樂團、一個指揮家、一個小提琴家是全能的,能完善地表現所有的古典音樂。每個音樂家、每支樂團都有自己的特長——魯賓斯擔彈奏的肖邦遠比他的貝多芬有魅力、海菲茨拉浪漫派時期的作品好於他拉古典樂派、欣賞傅聰的鋼琴藝術基本上只能聽莫扎特和肖邦、美國作曲家的作品最好還是聽美國樂隊演奏……等等。知道了這些,你在挑選同一曲目的不同演繹版本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找出演繹較好的版本。當然,諸如《企鵝CD指南》之類的讀物在這個方面也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第三步,也就是在第二步的基礎上,有目的性地選購「由你所喜愛的演奏家表演的你所喜愛的作曲家的作品」。
到了這時,購買CD應該已經成為一種方向性很明確的行為,不再像第一步「建立基本曲目庫」時那麼盲目。因為你對古典音樂作品、古典音樂演奏家都已經有所了解,知道什麼合乎自己口味、什麼不合自己胃口,也知道誰適合演奏誰的作品。就以我自己為例,小提琴家中,我特別喜歡海菲茨、米爾斯坦、格魯米歐等幾位早已作古的前輩大師,所以就有選擇性地買他們各自最擅長的曲目——如海菲茨演繹的勃拉姆斯、維尼亞夫斯基、格拉祖諾夫、格魯米歐拉的莫扎特、巴赫、貝多芬、米爾斯擔表演的古典樂派作品等等。
注意一點,我不推薦買某位演奏家的「海菲茨全集」、菲利浦出品的「格魯米歐全集」等,除非你錢多得用不掉,或者對某位演奏家的已達到狂熱的程度。原因很簡單:沒有一位演奏家是全能的,全集錄音中必然只有一部分精彩的演繹,必然包括一些「雞肋」。
最後希望初入古典音樂殿堂大門的朋友們能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在購買唱片的時候能夠少走彎路,祝大家永浴在古典音樂的長河中!

『伍』 英國NAIM銘前後級112X十150X,配美聲753音箱合適嗎

英國Naim銘112+150,淘寶沒有,不知道參數。
只看到一款30000元這個牌子合並功放,輸出功率8歐80瓦x2。
只有推80瓦書架箱。
美聲753落地音箱,6 歐150瓦功率,低音好,需要150瓦大功率功放推!
建議全想a9功放推:8歐120瓦,4歐210瓦,2 歐260瓦,
接6歐音箱,有180瓦額定功率,推美聲753,就是最佳組合,
而且全想功放帶藍牙,優盤播放無損音樂,買功放送優盤裡面有千首無損音樂,媲美CD音質!還節約買cd和碟子幾千塊錢!
這個功放功率,功率音質好過你說的那個英國功放!
你可以同時買兩個功放(買753音箱),對比音質!
如果比不過,淘寶可以退貨退款(賣家承諾)

『陸』 對音響有研究的發燒友們,幫忙看下先鋒藍光機,天龍功放,美聲音響如何

天龍X500是家庭影院的功放,帶一對書架音箱不配,你選專業的功放會好點,推薦安橋,天龍,馬蘭士的效果會很好。
不推薦所謂的專用音響。

『柒』 美聲780老款和新款比較

Mission(美聲)是英國最早獲得ISO認證的喇叭廠,同時也是極為少數全自動生產的大規模音響製造商,研發設計與生產製造的能力都高人一等。以適宜的售價,要求Mission 780這對書架型喇叭有多亮麗精緻的外觀似乎有點勉強,但78系列造型獨特的前障版,加上平滑高雅的木皮,已經有足夠的賣相。Mission的設計師很聰明,78系列全部採用類似的結構,高音單體在下,低音單體在上,黑色有曲線的前障板大小相當,只是越高級的型號下面多了讓低音迴旋的音箱空間。

Mission 780使用一_軟高音與五_的低音,不大的低音反射孔在背板上方,有Bi-Wire喇叭端子,方正的音箱因為體積小而顯得扎實緊密。通常這種小喇叭的音場重現能力都不錯,定位也很好,Mission 780不例外的可以在擺位正確情況下有接近消失的本事。不過受限於音箱容積與單體尺寸,Mission 780的低頻延伸可以到80Hz左右仍很清晰,量感卻是不太足夠。筆者先後搭配過兩部擴大機,Denon PMA-1500R II綜合擴大機的價位與Mission門當戶對,它的強大驅動力把780的低頻多擠了一點出來,氣勢與規模感都不錯,唯獨音質不夠細致婉約。另外以全套Quad 99系列的CD唱盤/前後級搭配,中低頻的量感減少了,但中高頻的質感則相對華麗嬌艷。



如果想得到更平衡的聲音,建議可以將Mission 780靠牆擺,藉以增加低音的豐沛感,這樣既能擁有平滑的音質,又能讓聲音增加一些彈性與柔軟度。

『捌』 ,安橋,天龍,和馬蘭士哪個功放好美聲音響怎麼樣兩萬內的價格

你好,由於你沒有明確哪類型功放。另外美聲就不討論了。以上品牌的發跡史網上有不用我說了。

先說安橋,現時的安橋算不上是個好東西了。安橋現在已在日本普通民用音響四大品牌(馬蘭士、天龍、安橋、雅馬哈。這個說法比較多人認可,另外也有馬蘭士、天龍、安橋、先鋒的說法。)的邊緣了。其產品特色主要聲音較為中肯,若你要求不過分,可以要台好點的AV功放來放CD玩玩。其他方面的產品真的沒什麼特色。哦忘了說,安橋不是每年都有新產品。

再說天龍,天龍的AV功放在業屆是相當可以的。我指的可以是最高端那三款。其他什麼1521/1621/1620/17開頭的型號,價錢上會合適你,效果比同價錢的其他品牌都可以。但是兩萬的價格就建議你買2開頭或者3開頭型號了。功率是你要注意的問題。天龍的Hi-Fi兩萬可以買很好的了。但是我有兩萬買純功放的話,我會買力士(不是洗頭水,是音響品牌)這是個人意見,可以忽略。還是你要注意的就是功率。其品牌特色就是厚聲一點

馬蘭士,馬蘭士是個柔聲功放,而且說點題外的馬蘭士、天龍已經被美國公司並購了,僅僅是保留品牌,至於技術嘛,或多或少都會有點一致。其品牌特色就是柔聲一點,如果細致有些機型你會發覺聲音有點假。哦,忘了說以上說的是馬蘭士的純功放。馬蘭士的AV功放的話力量差了點,尤其在爆炸、槍戰的時候,這個缺點很突兀。

基於上述。個人意見:看電影買AV功放就來天龍。
純聽CD就來台馬蘭士。

閱讀全文

與英國美聲cd70000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和平精英國際服又出來了什麼模式 瀏覽:355
兩千年中國看哪個城市 瀏覽:629
phd是什麼學位英國 瀏覽:640
清朝時稱越南叫什麼 瀏覽:196
什麼是中國簡體數字 瀏覽:90
中國金州古鎮有哪些 瀏覽:962
短義大利面怎麼弄好吃 瀏覽:626
南寧到越南廣安怎麼坐車 瀏覽:981
中國移民外國有多少 瀏覽:72
越南轉口貿易生產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63
上海到英國的商務艙機票多少錢 瀏覽:64
越南考研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義大利和瑞士邊境哪個車站好 瀏覽:62
印度停止送親多少 瀏覽:455
伊朗什麼時候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 瀏覽:803
中國哪個鐵路學校好 瀏覽:835
印度怎麼賠償 瀏覽:622
印尼珍多冰用什麼做石榴米 瀏覽:175
印度人游泳池在哪裡 瀏覽:267
印尼哪裡的燕窩最便宜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