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洲最早的海關是
最早的外國海關機構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古希臘城邦雅典。11世紀以後,西歐威尼斯共和國成立以「海關」命名的機構即威尼斯海關。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各國除繼續在沿海、沿邊設置海關外,在內地水陸交通要道也設置了許多關卡。資本主義發展前期(17-18世紀),海關執行保護關稅政策,重視關稅的徵收,並建立一套周密繁瑣的管理、征稅制度。19世紀,為發展對外貿易,歐洲各國先後撤除內地關卡,廢止內地關稅,並且基本停止出口稅的徵收。海關歷史悠久的發達國家有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德國、日本和美國等。
B. 有英國簽證可以去哪裡
1.翡翠島國—愛爾蘭:擁有英國「C」類短期簽證且已入境英國的遊客可以免簽前往。持英國永居或其它超過6個月的長期簽證者反而不免簽。
2.海外屬地—直布羅陀:靠近西班牙,是很受英國人喜愛的海濱度假勝地。擁有12個月以上的英國簽證,或者至少6個月的多次簽證,或者7天以上的申根簽證就能直接去。當地沒有中國使館,請拿好證件。
3.皇家屬地—澤西島:離法國更近。面積不大,持英國簽證者可自由出入。
4.山水小國—黑山共和國:地中海邊的多山小國,擁有英美加簽證者單次入境可免簽7天。
5.國中國—聖馬利諾:被義大利環抱的小國,單次入境免簽90天。但它沒有自己的機場,因此你還需要申根簽證進入義大利。
6.多明尼加:持有效的英美加或申根簽證的中國公民,只要在多明尼加機場購買旅遊卡就可以免簽30天。
(2)英國海關設在哪裡擴展閱讀:
一、英國個人旅遊簽證所需資料:
2,四張半年內的兩寸白底彩色照片;
3,填寫完整的英國簽證申請表;
4,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需復印正反面);
7,申請人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
8,申請人名下房產證及汽車行駛證原件及復印件;
9,申請人在本國或其他國家無犯罪記錄的詳細信息(如有);
11,赴英酒店或機票預定信息單據;
12,此次申請的具體行程安排;
13,如果是父母帶18歲以下兒童簽證,需要提供兒童出生證明復印件及原件,並且戶口在一個戶口本上;如果是父母其中一方帶孩子旅遊,則不去旅遊的一方,需要寫明委託書!
二、英國商務簽證所需資料:
英方需要提供的材料:
1,英方對中方的商務邀請函原件;
2,英方與中方往來合作協議的復印件;
C. 海關都設在什麼地方
海關是依據本國(或地區)的法律、行政法規行使進出口監督管理職權的國家行政機關。英語Customs一詞,最早是指商人販運商途中繳納的一種地方稅捐,帶有「買路錢」或港口、市場「通過費」、「使用費」的性質。這種地方稅捐取消後,Customs一詞則專指政府徵收的進出口稅,the Customs是徵收進出口稅的政府機構,即海關,是對出入國境的一切商品和物品進行監督、檢查並照章徵收關稅的國家機關。
海關一般都設在擁有大型海運,擁有海運運輸條件,國家市級相關直轄省市級的地方
D. 什麼叫海關
編輯本段海關 customs
依據本國(或地區)海關法律、行政法規行使進出口監督管理職權的國家行政機關。(英語customs一詞,最早是指商人販運商途中繳納的一種地方稅捐,帶有「買路錢」或港口、市場「通過費」、「使用費」的性質。這種地方稅捐取消後,customs一詞則專指政府徵收的進出口稅,the customs是徵收進出口稅的政府機構,即機關。
沿革
最早的外國海關機構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古希臘城邦雅典。11世紀以後,西歐威尼斯共和國成立以「海關」命名的機構即威尼斯海關。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各國除繼續在沿海、沿邊設置海關外,在內地水陸交通要道也是指了許多關卡。資本主義發展前期(17-18世紀),海關執行保護關稅政策,重視關稅的徵收,並建立一套周密繁瑣的管理、征稅制度。19世紀,為發展對外貿易,歐洲各國先後撤除內地關卡,廢止內地關稅,並且基本停止出口稅的徵收。海關歷史悠久的發達國家有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德國、日本和美國等。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布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這些國家曾經長期遭受殖民主義國家的侵略和剝削,經濟比較落後。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與海關,除向發達國家發展各種方式斗爭外,還對本國現代海關制度進行開發和科技運用。
中國海關歷史悠久,早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古籍中已有關於「關和關市之徵」的記載。秦漢時期進入統一的封建社會,對外貿易發展,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在合浦等地設關。宋、元、明時期,先後在廣州、泉州等地設立市舶司。清政府宣布開放海禁後,於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四年(1684-1685),首次以「海關」命名,先後設置粵(廣州)、閩(廈門)、浙(寧波)、江(上海)四海關。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喪失關稅自主權、海關行政管理權和稅款收支保管權,海關變成半殖民地性質的海關,長期被英、美、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控制把持,成為西方列強掠奪中國人的一個重要工具。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人民政府接管海關,宣告受帝國主義控制的半殖民地海關歷史結束,標志著社會主義性質海關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原海關機構和業務進行徹底變革,經歷曲折的發展過程,逐步完善海關建制。
職責
各國政治、經濟情況不盡相同,海關職責也有差異,即使同一國家,各個歷史時期海關職責也有變化。但以下幾項職責是絕大多數國家海關基本相同的:①對進出口貨物、旅客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出境運輸工具,實施監督管理,有的稱作通關管理,有的稱作保障貨物、物品合法進出境。②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許多國家海關除徵收關稅外,還在進出口環節代征國內稅費,例如增值稅、消費稅和石油稅等。有些國家海關,還徵收反傾銷稅、反補貼稅和進口商品罰金等。③查緝走私。各國海關部對逃避監管、商業瞞騙偷逃關稅行為進行查緝,尤其對走私禁止和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特別是毒品,每一個國家海關部加大查緝力度。其他是部分或個別國家海關具有的特殊職能:如編制對外商品貿易統計、保稅管理、沿海巡邏警戒、管理航行一級保護版權和專利權等。21世紀初,有些國家除對傳統的有形貿易(實物)監管外,還對無形貿易(服務貿易)進行監管。許多國家政府指令本國海關履行國際出口管制制度,即對高科技產品、導彈技術產品、核相關雙重用途產品、生化武器、常規武器、環境污染物質和有毒廢料、瀕危物種、文物等進行管理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規定,中國海關職能有4項:監管、征稅、查私和編制海關統計。
編輯本段中國海關
一國在沿海、邊境或內陸口岸設立的執行進出口監督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它根據國家法令,對進出國境的貨物、郵遞物品、旅客行李、貨幣、金銀、證券和運輸工具等實行監管檢查、徵收關稅、編制海關統計並查禁走私等任務。
海關,是國家的進出關境監督管理機關。這個定義表明海關的權力授自國家,是代表國家在進出關境環節實施監督管理的機關。《海關法》規定,國務院設立海關總署,統一管理全國海關。海關機構的設置一般分為海關總署、直屬海關和隸屬海關三級。海關實行垂直領導的體制,即隸屬海關由直屬海關領導,向直屬海關負責;直屬海關由海關總署領導,向海關總署負責。海關按照《海關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在國家賦予的職權范圍內自主地、全權地行使海關監督管理權,不受地方政府(包括同級黨的機構)和有關部門的干預。
中國海關的基本職能是:監管進出境的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是國家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實行垂直管理體制,在組織機構上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海關總署;第二層次是廣東分署,天津、上海2個特派員辦事處,41個直屬海關和2所海關學校(上海海關學院和秦皇島海關學校);第三層次是各直屬海關下轄的562個隸屬海關機構。此外,在布魯塞爾、莫斯科、華盛頓以及香港等地設有派駐機構。中國海關現有關員(含海關緝私警察)48000餘人。目前,共有國家批準的海、陸、空一類口岸253個,此外還有省級人民政府原來批準的二類口岸近200個。
海關總署是中國海關的領導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正部級直屬機構,統一管理全國海關。海關總署機關內設15個部門,並管理6個直屬事業單位、4個社會團體和3個駐外機構。中央紀委監察部在海關總署派駐紀檢組監察局。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中國海關主要承擔4項基本任務:監管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根據這些任務主要履行通關監管、稅收征管、加工貿易和保稅監管、海關統計、海關稽查、打擊走私、口岸管理等7項職責。
中國海關實行「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工作方針和「政治堅強、業務過硬、值得信賴」的隊伍建設要求。
中國海關實行關銜制度。關銜設五等十三級。分別為一等:海關總監、海關副總監;二等:關務監督(一級、二級、三級);三等:關務督察(一級、二級、三級);四等:關務督辦(一級、二級、三級);五等:關務員(一級、二級)。
編輯本段海關教育
上海海關學院
上海海關學院由原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升格而來,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是全國唯一一所系統設置海關類課程和專業的本科院校。
中國海關高等教育已有近百年歷史,1908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稅務學堂(後更名為稅務專門學校,並遷址上海),該學堂是世界上最早從事海關高等專業教育的學校之一。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上海海關學校設立;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上海海關專科學校;1996年更名為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 2007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設立上海海關學院。
學院現設有海關管理系、海關經濟系、海關法律系、海關外語系、公共基礎教學部等五個教學系(部);設置了分屬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等四個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和專科專業。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684人。學院的主要任務是立足海關,培養符合海關事業發展要求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面向社會,培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經貿、物流、報關專業人才;並積極開展海關理論研究和國際交流。學院同時承擔海關系統中、高級幹部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和業務培訓等任務;並根據世界海關組織(WCO)的分工和亞太區域國家和地區的要求,逐步承擔該區域海關人員培訓任務,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40餘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3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38%,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為63%。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較高。學院設有海關管理研究所和海關國際問題研究中,公開出版《上海海關學院學報》。緊密結合海關改革發展和雙邊、多邊、區域海關國際合作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科學研究,科研經費以年均35%的幅度增長。
學院綜合素質教育、准軍事化管理貫穿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實行綜合測評制度,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近年來,學院以教學、培訓、科研為中心,始終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根本任務,在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實施以德育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教育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等方面不斷深化改革,力求培養海關與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學院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佔地面積521畝。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院設置標准,學院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圖書館和先進的ATM校園網,教室都具備多媒體授課的條件;並建有數碼閱覽室、視聽室、文娛活動綜合樓、網球場、游泳館、體育館等配套設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院辦學條件優良,建有電算化會計、ERP沙盤模擬、世界海關組織(WCO)遠程教育等實驗室;建有H2000通關系統、海關商品歸類、海關緝私教學(在建)、現代國際物流與電子通、報關模擬模擬等實訓室和模擬法庭。擁有海關信息資料中心、海關管理研究所、海關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世界海關組織(WCO)亞太地區中國培訓中心等科研機構,教室全部具備多媒體手段授課的條件,並建有數碼閱覽室、視聽室、文娛活動綜合樓、網球場、體育館、室內游泳池等配套設施。校園環境優美,綠化面積佔地50%以上,被評為「浦東新區社會事業十大景觀」之一。
學院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海關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不斷改善的辦學條件為保障,進一步提高學校在海關事業發展、海關能力建設和海關國際交流合作中的參與度,培養國家海關事業、外經貿事業和社會事業發展近期需求的專門人才,把學校建成具有中國海關特色、國際化的海關本科學院。
按照立足行業、服務地方、社會,面向世界的辦學思路,努力構築職前、崗位、職後的海關及外經貿專業人才終身教育體系,適應中國海關建立現代海關制度人力資源開發配置的需要和客觀要求,為上海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地方經貿提供海關管理、物流通關等應用復合型人才儲備。同時,根據世界海關組織的要求為亞太地區各成員海關的能力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培訓地區海關官員,不斷提高我院的辦學層次和效益,努力把我院建成具有中國海關特色,在國際海關組織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中國海關高等教育的本科學院。
學院實施以德育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教育,根據《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測評條例》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能、軍、行為禮儀、法紀廉潔、團隊精神、心理健康、誠信意識、環保節約、創新意識」等14個方面的內容實施綜合測評。對學生實行准軍事化管理,根據海關總署《海關院校準軍事化管理辦法》要求學生做到「內務衛生有序化、隊列動作整齊化、服裝穿著標准化、一日生活規范化」。
法學(海關法方向)、稅務(關稅方向)、物流管理(海關監控與貿易安全方向)等本科專業培養面向海關及社會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面向海關就業和面向社會自主擇業相結合。學生畢業後如報考海關系統公務員招考職位,必須嚴格遵循國家錄用公務員考試政策的程序和標准,從筆試成績、面試、體檢和考察結果都合格的人員中綜合考慮、擇優確定。
報關與國際貨運及應用英語(經貿英語方向)等專科專業培養面向經貿企事業單位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面向社會自主擇業。
秦皇島海關學校
秦皇島海關學校1983年4月籌建,是海關總署黨組決定建立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學校於1985年開始招生,同時,逐漸開始承擔各類培訓任務。2002年學歷教育停止招生,2003年經過改制,更名為「海關總署秦皇島培訓學校」。主要承擔總署組織的處、科級幹部、關銜晉升、業務尖子、技術能手的中長期系統化培訓任務。
學校佔地總面積98.8畝,建築面積37700平方米。包括教學樓、圖書館、辦公樓、學員宿舍、餐廳等建築。有佔地1000平方米的拓展訓練場地,可以開展攀岩等11個項目的生存訓練。目前,學校正在進行的基本建設工作已接進尾聲,新建教學綜合樓、學員宿舍、餐廳,將增加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並於 2005年10月交付使用。
學校建校20年,培養中專畢業生3487名,其中:海關專業畢業生3286名,報關專業201名。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110期,培訓學員5552名。其中:處級幹部培訓38人、科級幹部培訓1772人、緝私警察培訓2172人、部隊轉業幹部培訓442人、崗前教育培訓745人、其他培訓383人。
目前圖書館藏書6.8萬冊。學校擁有較完備的教學設備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實現課堂教學、模擬教學。整個校園已聯通海關業務網、政府專網,基本實現了傳輸網路化、終端智能化、辦公自動化。校園服務設施齊全,為培訓學員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學習、工作條件。
E.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的歷史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此部門的前身分別為英國稅務局及海關,於2005年4月18日正式合並。
F. 關於英國的海關
葯品如果不多,可以隨身攜帶。成板的也可以
隱性眼鏡的葯水,如果瓶子容量不超過(是瓶子的容量,不是裡面有多少)100毫升可以隨身帶
減肥葯如果多,可以托運。
G. JinKou customs在英國哪個城市
你想問的是湖北的金口海關么?
H. 英國海關
關於海關的問題,我幫你答一下吧。基本上不會問很難的問題,應該沒啥問題,能聽懂的。經常性的問題就是你來的目的是什麼,你住誰家之類的。當然如果真有個別問題你聽不懂,工作人員會重復一下,或者會叫別人來幫忙的。放心好了,我過來時候有些年紀大些的阿姨啥的根本呢不會講英文,工作人員就吼「有沒有會講英文的中國人來過幫忙一下」。放心好了,一架飛機上出來的乘客肯定有不少中國人會幫忙的。關於香煙的問題,看下英國給的那個小冊冊吧,關於遵守英國法律的,裡面應該寫了啥東西不讓帶或者限量啥的。
補充一下,下面的朋友講到國際旅行健康檢查證明書的問題,這個你是短期簽證待一個月就回來的,可以不用辦這個。這個證明書是在英國准備待半年以上的人必須有的。這是我親耳聽到海關人員說的,因為我不幸被拉到health control center去了,我的簽證是兩年三個月的。半年以下都不需要這個證明。
I. 海關的歷史發展
外國
最早的外國海關機構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古希臘城邦雅典。11世紀以後,西歐威尼斯共和國成立以「海關」命名的機構即威尼斯海關。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各國除繼續在沿海、沿邊設置海關外,在內地水陸交通要道也設置了許多關卡。資本主義發展前期(17-18世紀),海關執行保護關稅政策,重視關稅的徵收,並建立一套周密繁瑣的管理、征稅制度。19世紀,為發展對外貿易,歐洲各國先後撤除內地關卡,廢止內地關稅,並且基本停止出口稅的徵收。海關歷史悠久的發達國家有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德國、日本和美國等。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布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這些國家曾經長期遭受殖民主義國家的侵略和剝削,經濟比較落後。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與海關,除向發達國家發展各種方式斗爭外,還對該國現代海關制度進行開發和科技運用。
中國
中國海關歷史悠久,早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古籍中已有關於「關和關市之徵」的記載。秦漢時期進入統一的封建社會,對外貿易發展,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在合浦等地設關。宋、元、明時期,先後在廣州、泉州等地設立市舶司。清政府宣布開放海禁後,於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四年(1684-1685),首次以「海關」命名,先後設置粵(廣州)、閩(福州)、浙(寧波)、江(上海)四海關。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喪失關稅自主權、海關行政管理權和稅款收支保管權,海關變成半殖民地性質的海關,長期被英、美、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控制把持,成為西方列強掠奪中國人的一個重要工具。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人民政府接管海關,宣告受帝國主義控制的半殖民地海關歷史結束,標志著社會主義性質海關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原海關機構和業務進行徹底變革,經歷曲折的發展過程,逐步完善海關建制。 海關管理權的喪失
鴉片戰爭後,中國已失去關稅自主權,但海關行政仍由中國管理。1853年9月,上海小刀會起義,佔領上海縣城,遷設租界外灘的江海關被群眾搗毀。英、美兩國駐滬領事遂擅行公布船舶結關暫行條例,因外國商人反對,未能施行。這時,外商船舶自由出入上海港,江海關受外國勢力阻撓無法恢復征稅工作。1854年夏,英領事阿禮國(1809~1897)提出一個中外合組海關的方案,兩江總督怡良(? ~1867)派蘇淞太道吳健彰(約1815~約1870)於 6月29日和英、美、法三國駐滬領事會晤,規定:三國領事各提名一人,由中國任命為稅務監督,與中國共同管理江海關的征稅事宜1858年清政府與英、美、法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後條款》對這一辦法作了修改:「任憑總理大臣邀請英(美)人幫辦稅務,毋庸英(美)官指薦干預」,並「各口劃一辦理」。1859年江海關英籍稅務監督李泰國(1832~1898)被委派為總稅務司,負責募用外國人在各口岸任稅務司,從此,外籍稅務司管理中國海關便成為制度了。1861年起,廣州副稅務司英人赫德任總稅務司(初為代理),一直管理中國海關近半個世紀。
海關機構
在中國當時的政府系統中,1861年起海關由新設的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1902年改為外務部)統轄;1906年改隸專設的稅務處;1928年後改由財政部關務署統轄。海關的最高機關是總稅務司署,設總稅務司、副總稅務司,下設六個辦事文案。1896年上諭總稅務司兼辦郵政,赫德遂兼總郵政司,並設郵政局總辦、副總辦。又同文館的教習也在總稅務司署編制。1901年同文館合並於京師大學堂,1911年郵政為郵傳部接管,二者脫離海關。中華民國建立後,總稅務司署組織改為五科三處,旋又改為九科二處。總稅務司署直轄全國各稅務司署,亦即各口海關。19世紀80~90年代,隨著邊疆危機和列強分據租借地,又有邊境海關(邊關)、租界地海關的設立。這些海關受到有關列強或租界地當局的轄制,享有特惠、減稅權利。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通商口岸50里內的常關改歸海關管理,總稅務司署的征稅權力又擴大了。海關事務主要為征稅和船鈔兩大部門。征稅分內班(處理商人報關、征稅)、外班(查驗過關商貨)、海班(巡水緝私)。船鈔民國以後改稱海務,主管船政和港務事宜。人員最多時為兼辦郵政時代,1910年有19169人;1911年郵政脫離後,降至7230人;以後大體在八九千人之間。其中洋員約佔1/6,國籍最多時達20餘國,而以英人占絕對多數。海關要職都由洋員擔任,華員僅任中下級職位;華洋關員生活待遇懸殊,形成洋員統治華員局面。
收回海關管理權的斗爭
終清一代,海關管理征稅,稅款的保管則由清政府任命的海關監督掌握。辛亥革命爆發後,總稅務司夥同北京的外交團把海關稅款分存於匯豐、德華、道勝三家外國銀行的總稅務司帳戶。從此,稅款保管權也落入外國人手中,甚至連償債、賠款剩下的關余,中國政府也無權動用。1917年,孫中山領導的軍政府成立於廣州,從1918年起,要求按比例分取關余,與外交團、總稅務司進行了長期的斗爭,並逐步發展為要求關稅自主、收回海關管理權的群眾性運動。1924年開始的國民革命推動了這一運動1926年10月,廣州革命政府外交部公布《徵收出產運銷物品暫行內地稅條例》,成為第一次撇開帝國主義控制的海關,自行徵收產銷稅的行動。隨後,各地方勢力也趁機徵收貨物附加稅。海關外籍稅務司制度受到了打擊。
J. 我想問一下,去英國不能帶什麼東西
1、違禁品和限製品主要有:
動植物、蔬菜、肉製品、管制葯品、淫穢物品、假冒和盜版產品、模擬槍械、毒品、彈葯、爆炸物等
2、未滿17周歲者不得攜帶煙草製品和酒精飲料進入英國。
3、攜帶以下物品時必須向海關申報:
價值1萬歐元以上的現金;超過免稅限量或限額的自用品;用於商業目的的物品;違禁品或限制入境的物品。
(10)英國海關設在哪裡擴展閱讀:
自非歐盟國家入境英國,每人可免稅攜帶以下自用物品入境:
200支香煙(或等量的100支小雪茄、50支雪茄或250克煙草);1公升酒精含量超過22%的烈性酒(或2公升酒精含量低於22%的酒精飲料);總價值不超過145英鎊的其他物品(含香水和紀念品)。
中國公民入境英國時,要隨身攜帶有效護照、簽證、機票,以及與入境目的有關的入學通知書、邀請函、資金證明或在英聯系人住址、聯系方式等文件證明,以便邊境移民官員查驗。切勿將這些材料放在托運行李中。
在辦理入境手續時,應如實回答英國移民官員問詢;如不懂英文或不能正確理解移民官提出的問題,可以請求英方提供中文翻譯;如認為受到不公正對待,應當向英移民官當面表達意見,同時要求與中國駐英國使、領館聯系。
英國入境移民口岸設有3種通道:英國護照通道(British Passports)、歐盟國家通道(EU Countries)和其他護照通道(Other Passports)。中國公民應當選擇「其他護照通道」辦理入境手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領事服務網-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