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聖基茨和英國什麼關系

聖基茨和英國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6-01 07:47:30

Ⅰ 聖基茨國家怎樣

一、國家概況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The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簡稱「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位於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是一個由聖克里斯多福島(聖基茨島)與尼維斯島所組成的島國。於1983年9月19日獨立,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面積267平方公里。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全國人口約5.2萬(2016年),其中黑種人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4%,另外還有白人和混血種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貨幣為東加勒比元。2016年,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9.7億美元。 首都巴斯特爾位於較大的聖基茨島上,較小的尼維斯島位於聖島東南3公里處,兩者相隔一個被稱為「窄塹 (The Narrows)」的海峽。

4、需要經常全球飛行的人士

聖基茨護照可以免簽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申根區的任何國家都是免簽的,可以停留90天,去英國更是可以免簽停留6個月。

5、享受生活的人士

世界頂級高端度假勝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一直以來是好萊塢明星、歐美高端人士享受私人空間的、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這里的空氣、水質和度假設施都是國際一流水平,一度被評為「北美富豪的後花園」。

聖基茨護作為加勒比最老牌的護照項目,是全球護照項目的鼻祖,同時聖基茨承認雙重國籍,未與中國建交,而且性價比高,辦理簡單,集眾多護照優勢於一身。如果你有尋求第二身份的需求,聖基茨絕對是一個值得的選擇。

Ⅱ 為何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離不開國際援助

聯邦,聽起來就十分高大上的感覺。聯邦一般來說都是由多個小國組成,有自己專屬的聯邦制度,而這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英國聯邦和美國聯邦。今天要介紹的也正是聯邦之一,不過這個聯邦非常獨特,和其他聯邦有所不同。

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驢友們有什麼看法?或者你還見過哪些較為奇特的國家和地區,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說說自己的見解!

Ⅲ 聖基茨和英國是什麼關系

通過購買海頓度假酒店就可以快速移民聖基茨。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是54個英聯邦成員國中的一員。做為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公民,享有英聯邦國家公民的一切待遇,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護照的免簽待遇。聖基茨護照免簽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6個月,所有的歐盟國申根國3個月,亞洲香港、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主流國家1-3個月。通過購買海頓度假酒店的房產,即可輕松移民聖基茨。做為聖基茨的公民,還可以享受\「避稅天堂」般的稅收優惠,聖基茨無個人所得稅、資本利得稅、凈資產稅、遺產稅、贈與稅,無全球征稅,是世界著名的離岸稅務天堂。目前已經成為國內高凈值人士首選移民國家。

Ⅳ 聖基茨是英聯邦國家嗎

聖基茨屬於英聯邦國家。他的公民可以獲得英國海外居民的身份,可以享受絕大部分英國公民的權利。由54個主權國家(含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或附屬國。該組織元首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同時身兼英聯邦王國內的16國的國家元首。

英聯邦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前身是英帝國,由英國及其自治領和其他已獨立的前殖民地、附屬國組成:
英聯邦秘書處:
英聯邦沒有書面章程,也沒有中央政府。1965年,各成員國政府首腦決定在倫敦設立秘書處。英聯邦秘書處是英聯邦的行政機構,同時也承擔各成員國間交流和協商的工作。
主權國
各個主權國都是志願加入英聯邦的,也可隨時退出英聯邦。附屬國在獨立後可自行決定是以主權國身份(若得到其他成員國的承認)留在英聯邦還是退出英聯邦。
各個主權國都是由其民選政府管治,內政和外交完全獨立。
附屬國
尚未實現完全自治的領地成為附屬國。英國的附屬國基本上全部都在逐步走向全面自治,他們擁有獨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統。除了英國附屬國之外,還有一些受其他成員國管治的領地。
英聯邦成員共53個,分別為:
安地卡及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波札那、汶萊、喀麥隆、加拿大、塞普勒斯、多米尼加聯邦、甘比亞、迦納、格瑞那達、蓋亞那、印度、牙買加、肯亞、吉里巴斯、南非、賴索托、馬拉維、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諾魯、紐西蘭、奈及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基茨與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薩摩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史瓦濟蘭、坦尚尼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吐瓦魯、烏干達、英國、萬那杜、尚比亞、巴基斯坦、盧安達。
英聯邦組織機構:
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前身為帝國會議,1944年易名為英聯邦總理會議,1975年改現名。通常兩年舉行一次,以前一直在倫敦舉行, 1966年起輪流在成員國舉行,由東道國政府首腦主持。會議不通過決議,會議發表的總原則對與會國無約束力。
亞太地區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1978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討論共同關心的地區性問題。
英聯邦部長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的有教育部長會議,衛生部長會議、司法部長會議和電信部長會議;不定期舉行的有貿易和經濟會議、青年會議、工業合作會議、農業會議等。
英聯邦秘書處:1965年成立,負責組織成員國間的協商和合作、交流情況、組織會議等。秘書長每五年改選一次,可連任。
英聯邦基金會及其他組織:英聯邦基金會成立於1966年,1983年改組成一個國際基金組織,資金由成員國政府提供,用於推動英聯邦內專業及其他非政府間的更密切的合作。英聯邦研究所主要靠英政府資助,通過舉辦展覽、講座、放映電影、開放圖書館等活動促進人們對英聯邦的了解。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組織,如英聯邦議會協會、英聯邦新聞聯盟、英聯邦廣播協會、英聯邦青年交流理事會、英聯邦體育運動聯合會和英聯邦藝術協會等。
英聯邦的作用:
英聯邦是國際合作的一種獨特試驗,促進來自不同種族、文化和環境的民族之間的協作。各成員國享有平等地位,但在處理英聯邦事務上英國常扮演主角。
成員國在許多領域進行商討和合作,包括貿易、金融、國防、教育、技術、科研、法律、醫葯和農業。但是成員國享有的主要利益為各種貿易協議和資本投資配置帶來的經濟效用。
英國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員國是新加入或貧窮成員國工業發展的主要資本來源。援助計劃由英聯邦開發公司(CDC) 等機構執行。
有些成員國根據英聯邦特惠制互相實行關稅優惠,以促進互相之間的貿易往來。1973年,英國加入歐共體(今歐盟),退出了英聯邦特惠制。根據協定,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可以與歐盟協商特別的貿易協議。
詳情可以去:聖基茨投資服務中心官方了解。

Ⅳ 英聯邦國家都都有哪些他們是像北約成員國那樣的關系嗎

英聯邦(又稱共和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53個獨立國家組成,其中多為大英帝國的前殖民地,元首為
伊麗莎白二世,她同時是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
在英語里,因為歷史原因或為了將它從其他聯邦中區別時,它或會被表達為「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或「British Commonwealth」。

一、成員
英聯邦成員共53個,分別為:
安地卡及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波札那、汶萊、喀麥隆、加拿大、塞普勒斯、多米尼加聯邦、斐濟、甘比亞、迦納、格瑞那達、蓋亞那、印度、牙買加、肯亞、吉里巴斯、南非、賴索托、馬拉維、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諾魯、紐西蘭、奈及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基茨與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薩摩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史瓦濟蘭、坦尚尼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吐瓦魯、烏干達、英國、萬那杜、尚比亞、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曾於2007年11月22日被終止成員資格,2008年5月12日再次恢復英聯邦成員資格。

二、簡介
英聯邦旗幟英聯邦是英國對聯邦其他成員國在政治、軍事、財政經濟和文化上施加影響的組織。由英國和已經獨立的前英帝國殖民地國家或附屬國組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勢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紛紛要求獨立,便逐漸用英聯邦代替英帝國的稱號。英聯邦沒有設立任何權力機構。主要組織機構有: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亞太地區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聯邦財政部長會議及其他部長級專業會議。1965年起設立英聯邦秘書處,其職責是促進英聯邦的合作,籌劃英聯邦各級會議。秘書處設在倫敦。此外,還有一些英聯邦的聯系國和原英國直轄的屬地也包括在英聯邦之內。
英聯邦總人口約18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30%,總貿易額佔全球的五分之一。現有52個成員(2007年11月22日,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發表聲明稱,鑒於巴基斯坦「未能滿足恢復憲法等要求」,英聯邦決定中止巴基斯坦的英聯邦成員資格),其中32個為人口在150萬以下的小國。每年4月27日為英聯邦日。出版物有《英聯邦潮流》(雙月刊)、《今日英聯邦》和《英聯邦手冊》。自1930年以來英聯邦國家每四年舉辦一次綜合性的運動會:英聯邦運動會(現名)
英聯邦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中央政府。英王是英聯邦的名義元首。英聯邦不設權力機構,英國和各成員國互派高級專員,代表大使級外交關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英聯邦內部聯系越來越不穩定,如今,英國已不再是英聯邦的主宰,英聯邦也只是一個鬆散的、政治經濟磋商和合作組織。
2007年11月,印度駐英國高級專員卡馬萊什·夏爾馬,在坎帕拉舉行的2007年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當選為英聯邦秘書處自1965年成立以來的第五位秘書長。他將於2008年4月1日正式接替現任秘書長唐納德·麥金農。

三、歷史
英聯邦前身是大英帝國,由英國及其自治領和其他已獨立的前殖民地、附屬國組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懾於日益高漲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調整了同原英帝國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1926年「英帝國會議」的帝國內部關系委員會提出,英國和已經由殖民地成為自治共和國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是「自由結合的英聯邦的成員」,「地位平等,在內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隸屬,唯有依靠對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統一在一起」。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從法律上對此予以確認,英聯邦正式形成。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各自宣布獨立並加入英聯邦。1949年,印度成為共和國,選舉了自己的國家元首。從此英聯邦成員由需對英王效忠的原則演變為英聯邦成員「接受英王為獨立成員國自由聯合體的象徵」,英王是「英聯邦的元首」。

四、機構
英聯邦總部和常設機構均設在倫敦,其組織機構有:
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
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又稱英聯邦峰會,通常每兩年舉行一次,1966年以前在倫敦舉行,自1966年起輪流在成員國中舉行,由東道國政府首腦主持。會議討論對成員國有重大影響的國際問題,並制定相關的共同政策。但會議不通過任何決議,會議發表的總原則對與會國沒有約束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先後在辛巴威的哈拉雷、塞普勒斯的利馬索爾、紐西蘭的奧克蘭、英國的愛丁堡、南非的德班、澳大利亞的庫拉姆、奈及利亞的阿布賈和馬爾他的瓦萊塔舉行(辛巴威於2003年12月7日正式宣布退出英聯邦)。
在2005年11月馬爾他首都瓦萊塔舉行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包括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英國首相布萊爾在內的英聯邦53個成員國政府領導人就反恐、移民、反腐敗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2007年11月,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舉行,會議主題是「通過英聯邦社會轉型取得政治、經濟和人類發展」。會議發表公報,呼籲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談判中顯示出良好意願和靈活性 。
英聯邦下一屆政府首腦會議將於2009年在加勒比島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舉行。
亞太地區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
從1978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討論共同關心的地區性問題。
英聯邦部長會議
包括每年舉行的部長會議和不定期舉行各類會議等。
英聯邦秘書處
1965年成立,負責成員國間的協商和交流。
英聯邦基金會
成立於1966年。
此外,英聯邦還有一些專業性組織,如英聯邦議會協會、英聯邦新聞聯盟、英聯邦廣播協會、英聯邦青年交流理事會、英聯邦體育運動聯合會和英聯邦藝術協會等。

五、不屬於英聯邦的前英國領土和殖民地
美國
埃及
蘇丹
緬甸(1948年獨立)
愛爾蘭從英國獨立以後,曾經是會員國。1949年建立愛爾蘭共和國以後離開英聯邦。
南葉門(1967年獨立,統一後的葉門提出了加入的申請)
英屬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起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是20世紀最後一個脫離英聯邦的地區。
辛巴威在2002年時,被英國以該國執政者藐視人權並在大選中舞弊為由暫停該國在協會內的會籍一年,導致辛巴威政府憤而主動退出此組織。
斐濟在2006年12月發生軍事政變而被取消會籍。
南非和斐濟都曾退出(斐濟及後因軍事政變而被取消會籍),後又重新加入。巴基斯坦曾被中止成員國資格4年,2004年5月恢復,但又於2007年11月因緊急狀態事件被中止成員國資格,2008年5月12日再次恢復英聯邦成員資格。

Ⅵ 聖基茨這個國家是什麼情況

加勒比素來被稱為「歐美的後花園」,是最好的額度假聖地。有一種旅行就叫做「夏天去加勒比海」。其中一切的浪漫盡在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這里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移民聖基茨,你可以參觀島上的博物館,了解聖基茨的斑駁歷史痕跡;可以親吻海豚、沖浪,嘗試冒險刺激的水上體驗。

背景
位於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是一個由聖克里斯多福島(聖基茨島)與尼維斯島所組成的聯邦制島國,在1983年9月19日獨立,成為一個英聯邦王國,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約4.6萬,黑人佔94%,另有白人和混血種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貨幣為東加勒比元。首都巴斯特爾位於較大的聖基茨島上,較小的尼維斯島位於聖島東南3公里處,兩者相隔一個被稱為「窄塹 (The Narrows)」的海峽。該國的兩個主要島嶼均為火山島,島上中部地區叢林密布,有數條河流自此發源流向大海,人跡罕至,居民多居住於沿海地區。
國名
聖基茨與尼維斯聯邦(The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原國名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聯邦(The Federation of St. Christopher and Nevis)仍沿用。
面積
聖基茨與尼維斯面積267平方公里,其中聖基茨島174平方公里,尼維斯島93平方公里。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在十大世界國土最小面積里排第十位。人口⒌25萬(2006年)。黑人佔94%,另有少量英國人、葡萄牙人和黎巴嫩人。英語為官方語言。居民多為英國
人均壽命為72.66歲,男性69.81歲,女性75.69歲。2007年估計出生率為17.89‰,死亡率為8.16‰,人口增長率6.28‰。2002年全國有2.35萬部固定電話,5000部行動電話,10000戶網際網路用戶
首都
巴斯特爾(Basseterre),人口1.85萬。
【國家元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由女王任命總督代表。現任總督卡思伯特·蒙托威利·塞巴斯蒂安(Dr. Cuthbert Montraville Sebastian),1996年1月1日就任。
【重要節日】 獨立日:9月19日
自然地理
聖基茨與尼維斯位於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由聖基茨、尼維斯及桑布雷羅等島嶼組成,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26℃。年平均降雨量聖基茨1400毫米,尼維斯1220毫米。
聖基茨島(升克里斯托弗島)是狹長的火山島,島上多為海拔350米以下的低矮火山,主要有3列山脈。西北部為米瑟里火山,海拔1156米,為全國最高點。東南部和東南半島為平原和緩丘。尼維斯島為一座圓錐形的火山,其與聖克里斯托弗島之間為納羅斯海峽。桑布雷羅島為無人居住的石灰岩荒礁。
歷史地理
1493年哥倫布到達聖基茨島,1623年被英國佔領。此後法國一度佔領該島兩端。1783年根據《凡爾賽條約》,該島正式歸屬英國。尼維斯島於1628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83年9月19日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Ⅶ 現在的澳大利亞,馬來西亞都是英聯邦國家和英國有什麼關系

英聯邦國家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勢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紛紛要求獨立,興起民族解放運動,本土與自治領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劇,殖民體系漸趨瓦解。

為挽救頹勢,1926年,英國被迫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方面獲得獨立。自治領與宗主國以「共同忠於(英國)國王」而組成英聯邦,雙方權利平等,互不隸屬。

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決議,確定各英屬自治領都獲得完全獨立的主權,大英帝國名存實亡,英聯邦正式形成。英聯邦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中央政府。英國國王是英聯邦的君主與國家元首。英聯邦不設權力機構,英國和各成員國互派高級專員為外交代表。


(7)聖基茨和英國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英聯邦的作用

英聯邦是國際合作的一種獨特試驗,促進來自不同種族、文化和環境的民族之間的協作。各成員國享有平等地位,但在處理英聯邦事務上英國常扮演主角。

成員國在許多領域進行商討和合作,包括貿易、金融、國防、教育、技術、科研、法律、醫葯和農業。但是成員國享有的主要利益為各種貿易協議和資本投資配置帶來的經濟效用。

英國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員國是新加入或貧窮成員國工業發展的主要資本來源。援助計劃由英聯邦開發公司(CDC) 等機構執行。

有些成員國根據英聯邦特惠制互相實行關稅優惠,以促進互相之間的貿易往來。1973年,英國加入歐共體(今歐盟),推出了英聯邦特惠制。根據協定,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可以與歐盟協商特別的貿易協議。

Ⅷ 聖基茨是什麼樣的國家

聖基茨即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簡稱「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位於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是一個由聖克里斯多福島(聖基茨島)與尼維斯島所組成的島國。

位於加勒比海域的聖基茨是世界上十大國土面積最小的主權國家之一,全島面積僅267平方公里,人口僅5萬多且94%為黑人。

當地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英語是其官方語言,使用東加勒比元貨幣。聖基茨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26℃。因其國土面積較小,自然資源也很匱乏,僅有少量淡水資源和植物資源。

聖基茨的休閑娛樂:

聖基茨國土面積雖小,但卻是最佳蜜月地之一、新興旅遊熱點之一和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島嶼之一。擁有無敵的海天勝境和引人入勝的雨林覆蓋的火山,是真正的加勒比瑰寶。

當地人的生活豐富多彩,從生態旅遊、帆船、遠足,到豐富多彩的節日,聖基茨人口雖少卻異常活躍。在這里,一定不能錯過精英高爾夫、海底探秘、沙灘摩托、風箏沖浪等等新奇有趣的運動。

聖基茨的政治和經濟:

聖基茨是聯邦制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女王委派總督代為執行國家元首職責。該國政治體系穩定,是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同時還是聯合國和英聯邦成員國。

聖基茨個人均收入中等偏上,連續五年實現GDP的正增長,綜合水平高於加勒比其他國家。旅遊業是其支柱產業,政府也注重發展輕旅遊業和輕工業。

Ⅸ 聖基茨護照含金量有多高

一、教育

聖基茨屬於英聯邦國家,子女可享受英聯邦教育,而且可以免簽證在英國讀書。

有了海外身份,孩子在國內繼續讀書,大都能上復旦、清華、北大,因為中國大學都有吸引留學生的國際部,對外國人的要求總是低得多。相應的,如果去美國讀高中,一年的花銷大約是35萬~40萬元人民幣,而讀本科一年要花費25萬~30萬元人民幣。

「中國小孩自製力弱,一個人出去後可能成了『留學垃圾』。與其這樣,還不如選擇聖基茨護照項目,拿個海外身份,就當花錢買個清華、北大的入學名額。」某位在申請北美護照移民中的人士如此說到。
二、財富積累和配置

因為聖基茨無移民監,因此選擇移民聖基茨的人,在拿到身份之後,可以繼續留在國內忙事業,進行財富積累。

對於很多富人來說,移民聖基茨就像拿個境外「戶口」,免簽154個國家或地區,國內外往返極為方便。由於聖基茨是「稅務天堂」,無凈資產稅、資本利得稅、海外收益稅,無全球征稅,憑著這個「戶口」,可以享受免稅政策,還能夠把資產在全球進行規劃配置,較大程度上保全了資產。

三、融資

由於法人代表國籍變更後,可以獲得稅收、用地、用工等政策便利,甚至融資渠道也更加多樣化,因此聖基茨移民對企業家的誘惑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經濟下滑的時期,靠聖基茨移民爭得一口喘息的機會顯得尤為重要。

國內經濟形勢的特殊性導致許多擁有上市意願的企業無法達成上市目標,而聖基茨移民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便捷辦法。沒有繁雜的IPO審核程序,沒有漫長的等待時間,將民營企業變身外資企業,從而快速實現海外融資。

閱讀全文

與聖基茨和英國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寶馬二手車多少錢 瀏覽:687
越南語不聽話打你怎麼說 瀏覽:999
伊朗的什麼農業很著名 瀏覽:786
美國和伊朗打仗為什麼在伊拉克 瀏覽:980
印度洋瀕臨哪些海洋 瀏覽:302
印尼的字什麼樣 瀏覽:439
印尼富豪祖籍在哪裡 瀏覽:565
飯店的義大利面怎麼做很好吃 瀏覽:228
去哪裡買印度歌曲 瀏覽:706
美國和伊朗有什麼深仇大恨 瀏覽:78
伊朗買個口罩多少錢 瀏覽:433
印尼不能帶什麼回國 瀏覽:166
義大利斜體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67
英國遊客今夏增加了多少 瀏覽:55
印尼乳膠床墊多少錢一個 瀏覽:339
中國五大風水寶地在哪裡 瀏覽:99
如何用中國身份證 瀏覽:487
蔡司鏡頭在英國賣多少錢 瀏覽:639
你們的中國銀行信用卡額度多少 瀏覽:151
海口到越南多少公里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