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獨立以來不斷擴張領土,為什麼沒受到歐美國家的制裁
印度從獨立伊始,就經常以南亞霸主身份,對周邊國家的領土進行吞並整合。我們知道,當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等國際社會立刻介入。不過,印度在實施霸權的過程中,美英等歐美國家卻很少管。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二,兩個超級大國不願介入。
當時的國際社會,唯前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馬首是瞻。由於這兩個國家對印度吞並錫金的行為,表示沉默,因此國際社會自然也沒有及時出現具有影響力的反對聲音。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是作為冷戰對手的蘇美雙方,都想通過拉攏具有南亞重要戰略地位的印度獲得支持,並實現對南亞的控制和影響。蘇聯為了向印度示好,僅1955年,就曾向印度給予38億盧布的援助。當年印度邊界軍事沖突之際,蘇聯也是挺身而出,支持印度。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不可能為錫金和印度翻臉。
而把印度作為遏制中國重要棋子的美國,也將印蘇親密引起的不快擱置一邊,主動和印度增進溝通,加深交流,兩國關系迅速升溫。在印度邊境沖突時,美國更是積極支持,提供武器及技術援助。更不可能率先向印度發難。
⑵ 印度的武器裝備很差,為何多年來能一直擴張領土呢
印度人一般身體素質比較好,而且國家人比較多,在冷兵器時代可以靠著人數取勝擴張領土。
⑶ 二戰後,為什麼印度還敢不顧國際規則瘋狂擴張領土
應該說,自打二戰結束以後,肆無忌憚地擴張領土、瓜分世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而且同盟國簽署的《聯合國憲章》中明確規定:「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繫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就是說,不允許大國肆意吞並小國,小國間相互吞並,所以整個世界相對太平,領土格局的變化不像二戰前那樣大。然而,就是在二戰後,仍有一個國家不顧這些國際規則,不斷通過武力等手段公然進行領土擴張。這個國家就是我國的鄰國印度。
就這樣,在二戰之後,國際社會雖然有明確規則,但是印度仍然可以肆無忌憚地吞並鄰國領土,控制鄰國,甚至滅亡鄰國。而國際社會卻視而不見,無人過問。
⑷ 印度是如何贏得獨立的他獨立後經濟發展怎麼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顆最明亮的寶石」之稱的印度掀起了反英斗爭的怒潮。當時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助手的伊斯梅形容當時的印度像是一艘艙中載滿彈葯而在大洋中著了火的船,迫切的問題是要在大火燒到彈葯之前把火撲滅。狡猾的英國殖民者為了挑動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對立,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終於導致了印巴分治。1947年6月,蒙巴頓公布了「蒙巴頓方案」,根據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並讓一些王公土邦自行決定加入前者或後者。穆斯林聯盟和國大黨都表示接受。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實行分治。印度成為一個獨立國家。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印度獨立的代價是原有國家的分裂。
經濟發展
印度獨立60多年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1991年之前,印度的年均發展速度約4%。90年代後,印度加速發展,2000年之後,印度的年均發展速度為7.5%。獨立後,印度的農業有了巨大的發展,基本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印度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鋼鐵、汽車、信息、紡織工業比較發達。印度成為世界第11大經濟體。21世紀的印度是世界上一個有影響的大國,印度是多極化世界中的一極,是南亞地區的主導力量。尤其是其科技領域成就顯著,印度是世界信息技術軟體技術的主要生產研發基地。但是印度也存在著貧富分化嚴重。發展嚴重不均衡的問題。
⑸ 印度的國土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是因為英國的幫助嗎
印度,屹立於南亞大陸的一顆明珠!放眼整個南亞,或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印度匹敵。然而印度雖然成為南亞的霸主,但是它依然熱衷於領土的擴張!
回看百多年前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它還只是紛亂割據的土邦。隨後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逐漸整合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印度。即便今天印度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但是英國的殖民思想卻依舊深深烙印在印度上層精英人群之中!
今天,我們就從印度不斷的領土擴張~看百年前的英國殖民統治對印度精英階層的深刻影響!
印度吞並的錫金
結語
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第一大國,卻受到幾百年前的殖民思想影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舊熱衷於對外領土擴張。這在世界現代歷史上、乃至今天的國際形勢下,無疑是令人驚訝與憤怒的!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印度應該擔負起自己南亞霸主的責任。而不是一味的與周邊國家發生摩擦,來實現自己心中的擴張意圖!
最後提醒印度高層,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好戰必亡”。我也希望印度能夠早日懸崖勒馬,從被世界拋棄的殖民擴張思想中走出來!
⑹ 印度的國土是怎麼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的
可以說,印度的國土之所以能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進入喜馬拉雅山脈的四塊地方幾乎都是英國人的功勞。可以說在印度領土上,英國還是做了很大的貢獻。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次大陸從沒有被統一過,即使在莫卧兒王朝最強大的時候,南方還有很多邦是獨立的。而且南方和北方完全不同,無論是人種、文化、語言、風俗都不一樣。不過英國人到來之後,他們都被英國佔領了,就這樣在英國統治的框架下,印度竟然實現了第一次的統一。不僅如此,英國還不斷向北擴張。印度之所以能夠進入到喜馬拉雅山脈,都是英國統治時的功勞。
印度在擺脫幾千年的被奴役命運後,繼承了英帝國時期的領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暴發戶。也繼承了英帝國對領土的狂熱追求,雖然實力和野心不匹配,但在短短數十年內通過威逼、脅迫、戰爭等手段一步一步蠶食周邊地圖,到今天為止儼然成為了一個不容小覷的南亞大國。中國崛起的同時也許警惕我們的鄰居印度,卧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兩個大國之間直接接壤,沒有任何緩存帶,存在領土爭端,潛在戰爭因素已經埋下。
⑺ 初三歷史上冊第5章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擴張與掠奪
不知道樓主問的是意義還是影響?
影像是
①通過了掠奪獲得了無數的財富。
②英國人利用搶來的這些財富,發展國內經濟。
③這些殖民地也為英國工業生產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場,進一步刺激了工業發展,促使英國訊速成長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
對印度的影像是
①使印度變為英國殖民的地和巨大的商品市場,印度從此陷入貧困。
樓主,這是我的總結,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
但是我提醒樓主,這些在我們這里是不會考的,但是不知道你們會不會考,我估計不會怎麼考,因為這冊書的重點太多了,這一課不算重點了,對了,這一課,因定要記得首先三角貿易的是葡萄牙,後面販賣最厲害的是英國,英國後來居上,一定要記得啊,不是葡萄牙,這一般會考,就說這么多了,如果不對你可以加我好友問我哈。
⑻ 印度什麼時候建國的,軍事力量如何
准確的來說,印度是在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的,首任總統為拉金德拉·普拉薩德。
即使是到了這個時候,英國答應印度的要求並非是因為軍事能力不及,實際上是需要自我療傷和恢復。而這個時候印度的軍事能力也沒有恢復多少,始終還只是小打小鬧而已。
⑼ 印度是什麼時期獨立的獨立之後有了怎樣的發展
公元1947~1984年,印度才獨立。1947年8月15日凌晨,印度臨時政府代表尼赫魯庄嚴地宣布:「……在午夜鍾鳴之時,當整個世界還在沉睡的時候,印度醒來了,它獲得了新生和自由。」從此德里城堡上空升起一面國大黨三色旗,它意味著印度脫離了近2百年的英國殖民的統治,開始獨立起來。印度獨立之後,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與繁榮,印度的傳統文化在獨立的印度社會里得到了重視、繼承和發揚。
⑽ 印度是如何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
19世紀中葉印度出現宗教和政治改革運動,民族主義政治團體日益增多,1885年12月28日印度國大黨成立。1891年4月,英國殖民者製造阿姆利則慘案,致使聖雄甘地領導的國大黨發動了全國規模的不合作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1946年2月,印度水兵在孟買和馬德拉斯等地舉行反英起義。英國為擺脫危機,派使團訪印,並提出建立印度聯邦、召開制憲會議、成立臨時政府的計劃。 1947年6月3日,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把英屬印度按局民宗教信仰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巴基斯坦自指令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國和孟加拉國)。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誕生。印度人民經過長期斗爭,終於結束了英國在印度長達190年的殖民統治。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國。 領導人:甘地,全名為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人,1869年生。印度民族運動領袖,在印度被尊稱為「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