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中國跟英國簽訂了什麼條約

中國跟英國簽訂了什麼條約

發布時間:2022-06-03 23:16:36

❶ 中國和英國南京條約的內容

《南京條約》 是中國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由清政府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簽訂,是關於結束鴉片戰爭的條約。它是英國的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的結果。
中英《南京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是: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5、中國徵收英商貨物進出口關稅應由兩國協商。
6、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❷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和英國簽訂了什麼條約

中國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
(1)割讓香港島;
(2)向英國賠償軍費等白銀二千萬兩;
(3)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
(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
(5)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
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❸ 英國與中國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

1842.8.中英《南京條約》∶
· 割香港島給英國;
· 賠款2100萬銀元;
·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 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關稅稅率,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影響:
·它不但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而且使它成為英國侵略中國的基地。
·巨額賠款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不僅是對中國人民的無恥掠奪,而且開創了侵略者對中國勒索賠款的先例。
·五口的開放,使我國東南沿海的門戶被打開了,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世界的侵入。
·協定關稅的規定,使中國開始喪失了海關的主權,為外國侵略者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中國轉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943.中英簽定《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條約.英國從中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
3、1944.美國強迫中國簽定《望廈條約》。美國享有英國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同時還擴大了侵略權益。如美國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通商港口「巡查貿易」;美國人有權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等。
4、1944.冬,中法《黃埔條約》,法國享有美國在《望廈條約》中取得的一切特權,還規定,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墳地。
5、1858.分別與俄、美、英、法簽定《天津條約》∶
·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 增開牛庄、淡水、南京、漢口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 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外國人可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
· 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6、1960年,與英法分別簽定《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條約內容:
· 請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 增開天津為商埠;
· 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 准許華工出國;
· 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7、1885年《中法新約》規定: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在中越邊界開辟商埠;中國日後在廣西、雲南修築鐵路應與法國商辦;法國從基隆和澎湖撤軍。這樣,法國不僅達到了侵略越南的目的,還最先取得了在中國修築鐵路的特權。法國侵略勢力從此伸入我國雲南、廣西,中國西南的門戶被打開了。
8、1895.4.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 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 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
· 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到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這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一、台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這是日本繼俄國之後,對中國領土進行的一次嚴重的掠奪。它迫使台灣和祖國隔離,並且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此後,帝國主義各國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二、巨額的賠款,加劇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清政府無力償還,不得不大量舉借外債,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
三、新的通商口岸的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四、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其他列強援引「利益均沾」的條款。爭先恐後的在中國開設工廠,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廉價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9、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以及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國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主要內容有:
一、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二、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
三、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四、 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對反帝運動鎮壓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五、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六、修訂商約。清政府同意將各條約中通商行船的內容加以修訂,以便利帝國主義擴大對中國的侵略。
《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國造成了嚴重危害:
一、巨額的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模勒索;為支付這筆賠款,清政府加緊搜刮人民,使中國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凋敝。
二、在北京設立的「使館界」,實際上是「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使清政府完全處於軍隊的控制之下,便於侵略者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
三、按照條約規定,清朝官吏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幫凶。
四、該設外務部的規定,便於清政府能夠按照外國侵略者的意旨實行賣國的外交政策。
《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國家強加給中國的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列強除了窮凶極惡地對中國敲詐勒索外,還重新確立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繼續充當它們在華的代理人。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了。

❹ 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什麼

條約主要規定了中國開放新的通商口岸、割讓香港島、關稅協定等內容,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主權,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❺ 1840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1. 這句話不對。

  2. 歷史書上《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簽訂時間為1842年。1840年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間,戰爭在1842年中國和英國簽訂《中英南京條約》後才結束。《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

    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以口頭協議決定中英民間「訴訟之事」,「英商歸英國自理」;中國的司法主權開始受到侵害。

  3. 但實際上《中俄尼布楚條約》才是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因為清朝戰勝還要割地,特別是丟失了貝加爾湖在內的大片領土,面積在一百萬平方公里以上。

❻ 中國與英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哪些

中英《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共六個條約。

❼ 中國曾經和哪些國家簽訂過條約,內容是什麼

1、1843年中國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

割讓香港島;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

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

2、1858年中國與俄國簽訂的《璦琿條約》。

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准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

3、1858年中國與美國簽訂的《中美天津條約》。

主要內容:清政府倘准 許其他國家公使駐北京,應准美國一律照辦;增開潮州、台灣(台南)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潮州口岸設在汕頭);耶穌教教士得自由 傳教;擴大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即:清政府給其他國家的特權;確定領事裁判權。

4、1858年中國與俄國簽訂的《中俄天津條約》。

主要內容:俄國得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台灣、瓊州等七處口岸通商,若他國再有在沿海增開口岸,准俄國一律照辦;俄國得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並派兵船在這些口岸停泊;俄國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日後中國若給予其他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得一律享受。

5、1860年中國與英國簽訂的《中英北京條約》。

主要內容:清朝確認中英《天津條約》有效性;清朝割讓廣東新安縣(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給英國;清朝增開天津為商埠;增加中英《天津條約》的賠款至800萬兩;允許西方傳教士到中國租買土地及興建教堂;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苦力);

❽ 鴉片戰爭中,中國先後與英法簽訂三個不平等條約,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前,香港先後隸屬於番禺縣、寶安縣、東莞縣、新安縣管轄。雖然朝代更迭、建制更改,縣名更換,實際一直歸廣東省靠近深圳河的縣所轄。鴉片戰爭後,香港成為割讓給西方列強的第一塊珍貴的國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殖民地,因而也成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1842年,英軍兵臨南京城下,清道光皇帝派欽差大臣耆英與英侵華全權使臣璞鼎查在英國「康沃利斯」號軍艦上,簽訂了城下之盟,即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根據條約第三款規定,將面積75.6平方公里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1860年英法聯軍攻破北京,火燒圓明圓,強迫清咸豐皇帝簽訂《北京條約》。條約第六款規定,將面積11.2平方公里的九龍半島並歸英屬香港界內。至此,英軍完全控制了維多利亞港灣。

1898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西方列強競相在中國劃定勢力范圍,英國加快了瓜分中國的步伐,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專條規定,包括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龍半島北部面積為975.1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及附近235個島嶼租借給英國,租期為99年。租借的這片中國領土領海,被英國人稱為新拓展的地界,因此有了統一的新地名叫「新界」

❾ 中英歷史上簽訂的條約有哪些

中英南京條約》
(1842年)
①賠款2100萬銀元。
②割香港島給英國。Ia}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在通商口岸派駐領事。
④關稅由雙方共同協定。《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中英虎門條約》
(1843年)
①英國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
②「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中美、中英、中法
《天津條約》
(1858年)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拼廈門社區
②增開漢口、九江、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
③外國傳教士可以到內地自由傳教
④外國人可以在內地游歷、經商。
⑤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口岸自由航行
⑥賠償英法軍費各白銀二百萬兩,[賠償英商損失白銀二百萬兩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
①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
③割九龍尖沙嘴給英國。
④賠償英、法軍費各增到800萬兩。
《辛丑條約》
(1901年)
①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付清,本息合計9.8億兩白銀。
②懲辦曾支持宣戰的王公大臣,保證嚴禁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活動。
③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駐兵京津以及京山鐵路沿線。
④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列六部之首。|

閱讀全文

與中國跟英國簽訂了什麼條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有哪些比較好的葯 瀏覽:346
印尼東革阿里什麼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803
209元相當於多少伊朗元 瀏覽:27
伊朗怎麼還不開戰 瀏覽:29
國內打義大利怎麼打開 瀏覽:197
印尼為什麼這么排華 瀏覽:744
伊朗為什麼還漲油 瀏覽:965
義大利語必勝怎麼說 瀏覽:923
印度聖女得了艾滋病怎麼辦 瀏覽:928
英國內閣怎麼發展的 瀏覽:943
伊朗對菲律賓哪個台直播 瀏覽:34
印度怎麼沒有試射導彈 瀏覽:680
英國棋子價值多少 瀏覽:295
舒尼替尼多少錢一盒印度 瀏覽:463
義大利傢具用什麼做 瀏覽:780
脫歐後的英國該怎麼辦 瀏覽:210
越南和防城港邊界是在哪裡 瀏覽:541
義大利有哪些有助睡眠的東西 瀏覽:562
如何實現中國經濟穩定增長 瀏覽:674
為什麼不可以進口印度格列衛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