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留學讀碩士和國內讀碩士的區別
可以分條來解釋這個問題:
一、所需花費
國內:從2006年3所高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到2008年56所設研究生院高校研招不再區分公費自費,再到2010年碩士研究生培養自費比例進一步擴大,考研已經讓一部分學子望而卻步了。雖然大部分改革高校都採取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的方式資助優秀研究生,但總體來講讀研成本還是大幅上升。筆者查詢了部分大學自費研究生收費情況發現,一般年學費在6000元-10000元。另外,考研期間所需花費例如參加輔導班,買各種輔導材料,一般在2000元左右,如果考外地高校研究生,一般需要到校聽一些專業課,或者聯系導師等,這部分費用無法具體計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國外:出國讀研的費用根據留學國家不同有很大差別。總體來講人民幣對外幣匯率的走高使留學費用有所降低,工薪家庭留學不再是夢想。比如:德國目前對國際學生還可繼續享受同國民一樣免學費的待遇,留學生只需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就可以;如果去法國公立院校就讀,3年總花費(學費+生活費)不超過 20萬元人民幣;韓國一年總花費不超過 10萬元人民幣;俄羅斯讀研的性價比非常高,一般每年在5-7萬元人民幣;到荷蘭讀碩士的費用學費加生活費每年總共 10-13萬人民幣左右;澳洲讀研的費用現在僅為 12-18萬左右;紐西蘭的留學費用也降低到了8年前的水平;原來一向被認為最貴的英國和美國,由於匯率變動或物價下降等原因,留學費用也有所降低。
二、所需時間
國內:學制2-3年,以3年居多。
國外:國外研究生學制一般是1-2年,對大多數讀碩士學位的學生來說,1-2年課程設置非常緊湊豐富,沒有任何時間上的浪費。能早 1-2年就業,無疑將比同齡人領先一步。
三、成功難度
國內:一般考生從大三開始專注於考研考前准備,有些學生則一入校就開始做准備了。雖然碩士研究生的全國錄取人數已經從1999年的 6.5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46萬人,可是報考人數也由 1999年的31.90萬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140萬人,錄取率在30%左右。雖然目前復試權重在逐漸加大,不過筆試分數依然是必過的第一關,依然是「一考定終身」的模式。
國外:國外讀研一般都是申請制,只要具備本科學位,都可以申請。對語言要求很明確,英語系國家至少要有雅思、托福、GRE成績,去小語種國家也有考級要求,或者必須要讀夠一定學時的語言,具備這個國家的語言基礎。如果沒有語言成績,就需要到國外讀半年到一年的語言,這項花費不菲。海外大學比較注重本科階段的平均成績,一般好一點的國外大學要求中國重點大學學生的平均績點是 3.0,也就是平均每門功課的成績是80分以上,非重點大學的學生的績點是 3.5以上,也就是平均成績在88分以上。
四、職業競爭力
國內:近幾年,研究生也出現就業難的情況。用人單位已經越來越理智,能用高職生的絕不用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絕不用碩士生。
國外:金融危機導致失業率攀升的情況正在成為過去,同時,為吸引人才,目前很多國家放寬了移民政策。比如現在在德國畢業工作3年就可以申請長期居住、工作5年就可以申請移民;英國也放寬了留學生工作簽證的時間,由1年增加到2年,工作滿5年也可以申請移民。
② 在英國讀研究生和在國內讀研究生有什麼區別
國內碩士:
一般分為專碩和學碩兩類。專碩通常是兩年制,好的學校是三年。學碩一般都是三年制。不同的學校對研究生有不同的要求,目前有兩年、兩年半和三年這三種,可以申請提前或延遲畢業,所以畢業時間並不固定。
一般學校都會開設專碩和學碩課程。從理論上講,專碩更傾向於實踐,而學碩更傾向於研究。實際上沒有明顯的區別。因為僱主不會看重你是專碩還是學碩。所以現在選擇專碩的學生也比較多,因為可以早一年畢業。
英國碩士:
英國也是有兩種碩士學位:兩年制的研究型和一年制的授課型。所謂的授課類碩士課程,其實就是一種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對課程的學習,完成學科作業和考試來獲得學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類型的碩士就只需要學習課堂知識,這與本科的學習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研究型碩士是對某項課題進行專門的研究。如果學生想在選定的專業方向進行深入研究或計劃進入博士階段的學習,那麼研究型碩士便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學生打算在碩士畢業後就找工作的話,那建議選擇授課類碩士,因為授課型的碩士培養的是學生的研究能力、團隊合作和公開演講或調研的能力,會更符合就業的需要。
國內:
專碩概括:一般來說,研究生第一年上課時間較多,上課形式也主要分為小班、大班和講座三種,修滿學分即可,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到了第二年,課程減少,主要工作是准備畢業論文。
研究生有自己的導師,平常需要幫助導師做一些實驗,而剩下的時間可自由支配,只要在畢業前完成自己的論文即可。
學碩概括:研一上課,研二幫老師幹活,研三找工作寫論文。學習課程強度較低,全靠自己的主動性。
英國:
授課型碩士課程,教學時間一般為3個學期,每學期為3個月。由教授講課,課上小組討論的機會很多。學季內要交作業(course work)與專題報告(essay),年末要進行學科考試。每年大約10月初或9月底開學,隔年五六月會進行科目考試,到了九月要交碩士論文。
在一年的三個學期中,第一和第二學期開課較多,第三學期較少。英國這種一年制的碩士課程壓力稍大,要申請的小夥伴要特別注意。
英國還有一種以寫研究論文取得的碩士(Master by Research,也叫M.Phil- MasterofPhilosophy),需要一年到兩年時間,須寫報告及繳交四萬字論文。沒有學科考試,上課也不硬性規定。比起授課式的碩士,此種學位報告及論文所佔的份量很重,類似小型的英國博士課程,有意繼續深造博士學位者,此種課程也可以是英國留學生進修博士的第1年。
國內:
不同的專業和學校,授課時長也會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專碩普遍都是第一年授課,第二年寫論文。
英國:
每周授課時長為25-28小時。授課9個月,論文時長為3個月。說到這里,我需要提一句,學制兩年的國家一般每周授課時長為18-22小時,總共授課12個月-13個月。所以綜合來看,英國的總體授課時長與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學制是兩年的國家並沒有很大差別。只是差在了論文時間上。
國內:
國內考研是需要參加研究生考試,難度較高
英國:
英國需要提供平均成績、雅思成績和文書材料,有些專業還需要作品集,學校專業不同要求不同。
③ 英國碩士預科可以在國內讀嗎
供參考
④ 英國碩士預科在國內讀好還是去英國讀好
有條件還是去英國,但現在中國這么好就在中國讀書最好又少花錢。
⑤ 英國一年制碩士回國能讀博士嗎
可以,只要是正規的院校,且通過了國內的留服認證。
博士是一個學位稱呼,標志一個人具備出原創理論成果的能力或學歷的學位,是最高級別的學位(博士後並不是學位)。
研究型博士
對於學位制度,尤其博士學位,我們必須有清楚的認識和理解。在歐美國家,以美國為例,博士是最高的學位。但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學位絕不僅僅是博士(Ph. D)。
美國以及歐洲的高等學位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研究型學位(Research Degree),另外一種屬於職業型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為了避免中英文翻譯的誤差,本文將直接用英文名稱解釋這些學位。
⑥ 英國留學碩士預科只能去國外讀嗎
不一定非得在國外讀,目前國內也有大學開辦碩士預科,跟英國大學合開的,你也可以選擇在國內讀。當然有認認為在國外讀效果更好。
⑦ 英國一年制研究生國內承認嗎
英國一年制研究生國內承認,中國任何針對留學生的優惠政策,對一年制碩士都是一視同仁的。單位招聘,無論體制外外企、民企,還是體制內國企、央企、機關事業單位,都絕沒有把一年制碩士劃開在外、另立政策。
英國一年的碩士是授課型碩士,在競聘某些研究類崗位時、尤其是高校教師職位時,有時會有劣勢,畢竟這個一年制碩士在學術研究方面的訓練稍弱。其他的沒有影響。同學們在申請英國一年的碩士時,不要擔心學制對認可度的影響,不過最終能否在市場上得到認可,還是要看你的在校成績。
普通碩士該有的,英國一年制碩士一樣都沒缺。
包括:
修學分:就讀英國一年制碩士需要修滿對應學位的學分才能拿到畢業證,包括專業課、必修課和選修課。
課程學習:課程安排緊湊,均與所學專業相關,課程密度大,包括課前閱讀、課上討論、課後作業,需要閱 讀大量的文獻才能更好理解課程內容。
課程考核:每一門課程的考核形式並非單一的期末考試,而是以PPT演講、期中測試、課程論文和小組作業等為考核方式進行課程結業。如果非要說英國一年制碩士「缺」了啥,只有國內普通碩士學位的1.5-2年為在校實習時間以及「以畢業論文論成敗」的考核方式。
⑧ 英國讀碩士後回國能否繼續國內讀博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拿到英國授課式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就可以直接報考中國或者是英國的博士生考試。
英國研究生畢業是可以申請國內的博士的,只要拿到英國授課式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就可以直接報考中國或者是英國的博士生考試。中國對英國的授課式碩士研究生的學歷是承認的,因此,在國外取得了有效的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證件的,回到中國後,依然可以報名博士考試。
具備申請博士學位基本條件的同等學歷人員,應當在學位授予單位規定的期限內,向學位授予單位提交以下材料:
1.碩士學位證書;
2.最後學歷證明;
3.達到申請學校對博士生研究生要求的公開發表的有關學術論文,出版的專著,以及科研成果獲獎的證明材料;
4.申請人所在單位向學位授予單位介紹申請人的簡歷、思想政治表現、工作成績、科研成果、業務能力、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外語程度等方面情況的材料;
5.兩位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專家的推薦書,其中至少有一名博士生指導教師。
已經資格審查合格的申請人,按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參加考試。自通過資格審查之日起,一年內完成全部課程考試,且成績合格。未通過課程考試者,本次申請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