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鐵雄心4沒有選舉的國家怎麼改變政體
每個國家都有三個陣營對應的影響者,在政治界面里可以選擇這些部長。
就是那個法西斯陣營(或民主或GC)支援XXXX的部長。
這些人會在國內改變支持人數,從而改變政體。
不過要注意,改變到一定程度之後有兩種方式會改變政體:
一種是內戰,就是全國隨機分成兩份,軍隊也分成兩份,軍用物資也一人一半開打,像西班牙內戰那樣。這種改變就算贏了也是國家元氣大傷。
另一種是政變或者選舉,這是和平改變政體,值得推薦。
由於出事件選擇的時候選項提示不太明確,所以萬一選錯了造成內戰還是讀檔吧
Ⅱ 為什麼英國不走上法西斯道路
第一,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君主是一個國家禮節性象徵,並不擁有行政首腦的權力,第二,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經濟發展迅速平穩,社會矛盾在本國內並沒有異常激化,法西斯主義沒有辦法利用民眾對政府的絕望來煽動革命,第三,英國是溫和的漸進式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光榮革命以不流血的皇家方式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改革事件,第四,我想更正樓上一點,法西斯分子和資本主義分子並不是兩個絕對對立的概念,法西斯主義是一種變相的民族主義或者說種族主義,和意識形態沒有關系。學術界曾經有人將斯大林和毛時代都定義為法西斯主義,這顯然是不科學的,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法西斯和資本主義的分離。
Ⅲ 鋼鐵雄心4法西斯主意內戰怎麼選
選不走法西斯路線的那一派,故意給法西斯派放水,讓AI法西斯派勝利,然後tag過去玩法西斯,這樣比較容易,還可以卡兩次工業國策和科研槽,造的東西也沒有浪費,全部作為繳獲白送給了勝出方,因為軍隊解散,人力也沒有損失,而勝出的法西斯派被默認成新國家,會失去原國家所有debuff和正面buff,很牛逼的,法西斯派贏了也有全部核心,人力池不會變化的。
Ⅳ 英國是如何決定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
英國長期對德實行「綏靖政策」,當德軍進攻波蘭時,政策破滅;但還抱有一線希望,以為德軍攻佔波蘭後會直接進攻蘇聯;當德軍進攻法國時,英國才真正緩過來了。
Ⅳ 鋼鐵雄心4美國怎麼法西斯化
「炮手就位」是DLC不是版本,目前版本是1.8.2,2月26日出新DLC「抵抗運動」。只有「炮手就位」的話還缺「喚醒勇虎」、「共赴勝利」、「死亡與恥辱」。
美國轉法西斯政體的話有兩種路線,「激進」與「緩慢」。最常用的「激進」路線,開局1936年國策點《戰爭計劃處》,一直點到《重申門羅主義》,中間千萬不要點你繼續羅斯福新政》,等到11月份總統大選,讓民主黨羅斯福下台,選共和黨執政,國策點《重建金本位制》,然後點《美國優先》,要保證點完《美國優先》之後有150政治點,《美國優先》完成後立刻讓政治顧問查爾斯·庫格林上台,加法西斯支持度,之後點《與銀杉軍結盟》,點到《與德美同盟合作》結束,等待內戰爆發,消滅民主政府就可以了。
「緩慢」路線與前半段一樣,但是不要點《與銀杉軍結盟》、《選民注冊法案》這兩個國策,依靠法西斯黨支持度的增加,緩慢等待政府完成法西斯政體轉型結束。
望採納~
Ⅵ 鋼鐵雄心4用納粹德國打法國快打敗了,發現怎麼法國剩下的領土怎麼變成英國的了
法國投降後,如果不開歷史國策,ai會有15%概率和英國合並,英國有九成會接受。可以打開游戲目錄/events的france.txt,搜索france.10,就可以看到決定概率的源代碼。
Ⅶ 二戰時英國是什麼原因在北非與法西斯德國開戰
義大利不自量力出兵11萬進軍北非,被英軍三個師打的落花流水,墨索里尼向希特勒求救,希特勒為了穩定這位盟友的戰斗意志,便派出了著名的非洲軍團,正趕上英軍有經驗的三個師被派往希臘,隆美爾率非洲軍團把英國人打出了400多公里去,英國人只能迎戰,而且北非戰略位置重要,英國在非洲又有殖民地,而且佔領北非後,可以以北非為跳板,進軍義大利,之後的龍騎兵戰役就說明了這點,總的來說,英國是被迫迎戰,而不是進攻,而非洲軍團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希特勒並沒把北非作為主要戰場,因而隆美爾得不到足夠的補給。
Ⅷ 鋼鐵雄心4怎麼爆發內戰
鋼4的內戰有很多種。
一種是西班牙內戰等設定好的內戰,不可避免的。不用做任何事都會爆發。
一種是外國支援政變,在外交選項里支援敵人某省進行某種主義的政變,成功時該省會產生新的國家並與原國家敵對。
一種是國家意識的主義改變造成的內戰,這是玩家自己造成的。比如說你選了阿根廷,原本主義是不結盟。你在部長裡面選了個推進法西斯的,結果一段時間後支援法西斯的人口比率就會上升。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問你走上層政變路線還是走下層民眾路線。後者是緩慢地改變稱法西斯國家,而前者就是在法西斯比率不高的情況下通過內戰強行改變稱法西斯主義。內戰時國土隨機分割成一人一半省份和一人一半軍隊開打,這種方式很不推薦,因為這中內戰必定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