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隆美爾拿什麼反英國坦克

隆美爾拿什麼反英國坦克

發布時間:2022-06-09 02:40:07

1. 德意兩軍是如何開展坦克戰反擊的

2日上午,德、意軍殘存部隊發動反擊,並設法堵住已達4公里寬的缺口,隨後展開了一場整個戰役中最激烈的坦克戰。越來越多的德軍和意軍坦克在大炮和反坦克炮支援下投入戰斗。英軍炮兵和沙漠航空隊轟炸機進行了有力的反擊。雙方傷亡都很大。經過兩個小時激烈戰斗,德、意軍的反擊失敗。北部戰線的嚴峻局勢,迫使隆美爾調集南部義大利「艾里特」裝甲師和炮兵部隊的大部兵力向北增援。於是,整個南段防線縮短。下午,隆美爾運用全部殘存坦克,對英軍進攻部隊的兩翼實施反突擊。由於缺乏空中掩護,在英國空軍的襲擊下,德軍損失慘重,大部分坦克被擊毀,有生力量只剩下1/3,坦克35輛。一天之內,德、意軍消耗彈葯450噸,但得到的補充只有190噸,而且是由驅逐艦卸在約500公里以外的圖卜魯克港。

當晚,隆美爾獲悉英軍正在把第二線的裝甲部隊全部集中在突破口,准備作最後的攻擊。鑒於抵抗無望,隆美爾遂決定將部隊後撤到阿萊曼以西96公里處的富卡,以免全軍覆滅。南線兵力撤回到8月底所佔陣地,第90輕裝師、非洲軍和意軍第20軍開始緩慢西撤。與此同時,隆美爾向希特勒報告了撤退情況。

2. 隆美爾攻擊英軍常用的手段是什麼

蒙哥馬利還研究了隆美爾攻擊英軍裝甲力量的常用手段,隆美爾常常是以少量裝甲部隊做誘餌,將英軍裝甲部隊引入預先設置好的反坦克陣地中加以消滅,或引誘英軍裝甲部隊孤軍深入,然後斷其退路,將其分割圍殲。

3. 為了對付英國的偵查隆美爾都做了哪些措施

這是隆美爾為迷惑英軍而想出的一條詭計。為了對付英國的偵察,他命令部下用木頭和紙板做了幾百輛坦克,有些做得十分逼真,其餘的是把原來的沃爾克式卡車裝飾了一番。卡車和摩托車在這些「坦克」之間繞來繞去,而真正的坦克,為了避開敵機拍照,早已井井有條地轉動著履帶開過了沙漠。

4. 隆美爾迷惑英軍而想出的一條詭計是什麼

第二天早上11點鍾,隆美爾和意軍駐北非總司令加里波等上將在政府議會大樓前舉行了軍事檢閱,一隊隊德國士兵身著新式熱帶軍服,頭戴鋼盔,在灼熱的陽光下雄赳赳地走過閱兵台。隆美爾向士兵致敬,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我們將向尼羅河推進,一旦局勢出現合適的轉機,就把這一地區重新奪過來。」樂隊奏起了德國和義大利國歌,隨後,轟隆的坦克聲震動了整個利比亞首都,士兵們徑直向東驅車而去。這是一支專業化的精銳部隊。幾天過後,第5輕裝甲師的主力第5坦克團在的黎波里登陸。威武的德國坦克轟鳴著滾過利比亞的首都。坦克的數量似乎總是沒完沒了。

這是隆美爾為迷惑英軍而想出的一條詭計。為了對付英國的偵察,他命令部下用木頭和紙板做了幾百輛坦克,有些做得十分逼真,其餘的是把原來的沃爾克式卡車裝飾了一番。卡車和摩托車在這些「坦克」之間繞來繞去,而真正的坦克,為了避開敵機拍照,早已井井有條地轉動著履帶開過了沙漠。

隆美爾命令瓊漢尼斯•施特萊徹將軍指揮的第5裝甲師從錫爾特出發,沿著海岸向東進行探索。一路上,竟然沒有發現英軍的任何蹤影。3月4日,隆美爾的部隊輕而易舉地到達了埃爾蒙格塔。

5. 隆美爾運用什麼實施了反擊

隆美爾運用全部殘存坦克,對英軍進攻部隊的兩翼實施反突擊。由於缺乏空中掩護,在英國空軍的襲擊下,德軍損失慘重,大部分坦克被擊毀,有生力量只剩下1/3,坦克只剩35輛。一天之內,德、意軍消耗彈葯450噸,得到的補充只有190噸,不僅是供不及需,而且還由驅逐艦卸在遠約500公里以外的圖卜魯克港。

當晚,隆美爾獲悉英軍正在把第二線的裝甲部隊全部集中在突破口,全力准備作最後的攻擊。由於對抵抗完全失去了信心,隆美爾遂決定將部隊後撤到阿萊曼以西96公里處的富卡,以免全軍覆滅。南線兵力撤回到8月底所佔陣地,第90輕裝師、非洲軍和意軍第10軍也開始緩慢西撤。與此同時,隆美爾向希特勒報告了撤退情況。

6. 二戰時期的防空炮可不可以用來打坦克

二戰中,對於德軍的88毫米防空炮讓大家記住的不是它的防空能力,而是它作為反坦克火炮所體現出的巨大威力。不是說88炮的防空能力不行,而是88炮射擊盟軍坦克的戰績太過於優秀,下面就看看88炮是如何在各個戰場虐殺盟軍坦克的。

射擊完畢的炮彈殼

薩拉姆戰役中,英軍在經過精心准備後,調集了240輛的坦克,准備對德軍發動致命的一擊。隆美爾在發現英軍的作戰企圖後,選定了英軍的必經之地海爾法亞隘口作為伏擊地點,德軍利用隘口的地形在山坡上偽裝了多處的88炮陣地,各個陣地之間可以達到相互支援。當英軍的坦克浩浩盪盪的向隘口發動沖擊時,德軍的炮手已經將炮口瞄準,面對88炮超高的射速和穿甲彈的配合,英軍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最後英軍損失了123輛坦克,其中三分之二都是88炮的戰果。

7. 隆美爾是如何在圖卜魯克戰役大勝的

1942.6.20——攻克托卜魯克要塞

托卜魯克是昔蘭尼加最具戰略意義的港灣,對德軍來說,托卜魯克是良好的補給基地。對英軍來說,托卜魯克是通往埃及的要塞。英德雙方,志在必得。英中東軍總司令韋維爾決定堅守托卜魯克。該要塞的防禦工事是意軍構築的,十分堅固。駐守在這里的英軍共計6個步兵旅,4個炮兵團、2個反坦克團,共36000人。
1941年4月11日,隆美爾包圍托卜魯克並發起進攻。但因為隆美爾兵力不及英軍一半,至5月9日,他仍然被擋在了堅固的托卜魯克要塞面前。
與希特勒不同,丘吉爾把「北非側翼陣地」看得幾乎與大英帝國本土一樣重要。當英軍被趕出昔蘭尼加後,不顧本土部隊裝備不足的事實,斷然決定增兵北非。
5月12日,得到增援的韋維爾在丘吉爾敦促下,決定對隆美爾發動大規模的反攻,行動代號為「戰斧作戰」。丘吉爾對該計劃的目標是雄心勃勃的:一是要在北非取得一場「決定全局」的勝利,二是要消滅隆美爾的部隊。而韋維爾則比較謹慎,他只希望這次進攻「最終將敵軍趕回到托卜魯克以西」。擔任這次進攻任務的是英第13軍,轄有第4印度師和第7裝甲師,擁有300輛坦克,246架飛機。而隆美爾的非洲軍轄有第5輕裝師和第15裝甲師,擁有150輛坦克,139架飛機,火炮數量也少於英軍。
隆美爾料到英軍會發動反攻,在被截獲的英軍電訊所再次得到證實。他抓緊時間加強了薩盧姆、哈勒法亞隘口、巴迪亞的力量。
6月15日凌晨4點,「戰斧作戰」行動。英軍兵分三路從利埃邊境向德軍陣地發起大規模進攻。右路,英軍坦克進攻哈勒法亞隘口外圍陣地,遭到了隆美爾部署在這里的4門88毫米高射炮的射擊,19輛進攻坦克有15輛被擊毀,右路英軍不得不撤退。從此英軍士兵把哈勒法亞隘口稱作「鬼門關」。中路,英軍以一個馬蒂爾式坦克團為先鋒,向卡普措堡挺進,一路沒有88毫米高射炮構成的「坦克陷阱」,德軍37毫米反坦克炮對馬蒂爾式坦克失去作用,德軍第15裝甲師第8坦克團在與英軍坦克進行激烈的對射中也敗下陣來。當日黃昏,中路英軍攻佔了卡普措堡。左路,英軍以裝備巡邏坦克的第7坦克旅打頭陣,企圖包抄德軍的翼側,卻在哈菲德嶺落入德軍的「坦克陷阱」,遭受重大損失後不得不退回原陣地。
6月16日,隆美爾先發制人,於拂曉開始反攻。第15裝甲師向卡普措堡猛烈反攻,同時讓第5輕裝甲師包圍英軍的左側。但奪占卡普措堡的英軍夜間加強了防禦工事,拚命阻止德軍坦克的突入。第15裝甲師的進攻沒有多大進展。決定性的戰斗發生在南線,第5輕裝甲師突破了左路英軍第7坦克旅的陣地。隆美爾立即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賭注,電令第15裝甲師只留下少數兵力扼守卡普措堡以北陣地,其餘全部撤離卡普措堡,與第5輕裝師一起插入英軍側翼,然後沖向哈勒法亞海岸。這樣既可解除英軍對哈勒法亞的包圍,亦可切斷英軍整個遠征軍的退路。
6月17日凌晨6點,第5輕裝師和第15裝甲師分別抵達了第一個指定目標,隨之擊敗了英第7裝甲師主力。隆美爾遂敦促兩個裝甲師大膽迅速地向哈勒法亞攻擊。德軍的行動完全出乎英軍的意料之外,英軍高級指揮官急忙下令部隊趕緊撤退。事實上佔領卡普措堡的英軍沒等總司令部下令,便先行撤出卡普措堡。他們燒毀了輜重,扔下傷兵不顧,幾乎是死裡逃生。英軍全線退回了埃及境內。
丘吉爾寄予厚望的「戰斧作戰」以失敗告終。此役英軍損失969人,坦克100輛。德意軍損失678人,坦克62輛,其中完全被擊毀的只有12輛。
「戰斧作戰」後,隆美爾被希特勒晉升為上將。他的非洲軍也升格為非洲裝甲兵團。韋維爾則被丘吉爾解除了職務,奧金萊克將軍接替他,為英中東軍總司令。
1941年11月18日,「十字軍遠征」行動。丘吉爾的計劃目標是徹底打敗隆美爾,將德意聯軍驅逐出非洲大陸。這次英軍進攻隆美爾誤認為是一次威力偵察,只讓第21裝甲師迎敵。19日,英軍攻佔了西迪雷澤格機場。11月20日晚,隆美爾意識到局勢的嚴重性。於是放棄進攻托卜魯克的計劃,立即命令克魯威爾的非洲軍於21日向西迪雷澤格前進,「殲滅向托卜魯克開進之敵」。22日,在88毫米高射炮的支援下,第21裝甲師擊潰了英軍第4和22坦克旅,重新奪回西迪雷澤格機場。在另一翼,第15裝甲師於晚間沖進英第7裝甲旅陣地,大敗該旅。
23日,雙方展開了最激烈的坦克戰。非洲軍軍長克魯威爾將坦克排成一字長蛇陣,大炮和88毫米高射炮與之一同前進,兩個步兵團則乘坐卡車緊跟在坦克後面。德軍坦克、大炮、步兵一齊向英軍迎面撲去,英軍的炮彈和子彈呼嘯著從他們頭頂上掠過,坦克遭到重創後仍拚命往前沖,步兵指揮官則筆直地站在卡車上以鼓舞士氣,當指揮官被擊中後馬上由下一級軍官接替,最後僅僅是一名上尉承擔了全團的指揮。英軍被這種無畏的氣勢震撼了,士氣開始低落。克魯威爾以蠻牛式的戰術最終殲滅了英軍第7裝甲師殘部和第1南非師大部。不過他自己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損失了坦克70餘輛。盡管英第30軍的損失比他大得多,但英軍有大量的後備可以用來恢復實力,德國人卻沒有。
24日,隆美爾決定對英第8集團軍的後方發動一次猛烈奔襲,迫使英軍全線潰退。隆美爾親率非洲軍主力越過利埃邊境向東挺進,以切斷英軍的退路。此舉引起了英軍的恐慌,第8集團軍司令坎寧漢准備下令全線撤退,但前來督戰的英中東軍司令奧金萊克將軍卻看到:「敵人在奪取局部戰術主動時曾獲得過暫時的成功,但戰略主動權仍操在我們手中,我們正在進攻,而他們正在潰敗,這種全面的主動必須不惜一切成本來保住」。他撤換了坎寧漢,任命里奇將軍為第8集團軍司令,指揮英軍繼續向西進攻。26日,英軍紐西蘭師重新佔領了西迪雷澤格機場,托卜魯克守軍也突破了封鎖線。代替隆美爾在後方指揮部指揮的威斯特發爾上校在聯系不上隆美爾的情況下,直接給第21裝甲師發電,令該師調頭向托卜魯克開進,攻擊紐西蘭師的後方。奧金萊克的決策挽救了第8集團軍,英軍的「十字軍遠征」結束。
27日,隆美爾回援後方。11月30日,重新奪回西迪雷澤格,托卜魯克又變成了一個孤城,但隆美爾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2月初他向希特勒報稱:已摧毀英軍814輛坦克和其他戰斗車輛,擊落127架飛機,俘敵9000人。德軍死亡473人,受傷1680人,失蹤962人。其中包括一師指揮官和16名其他軍官,同時還損失了142輛坦克和大批其他裝備。
隆美爾知道英軍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而他的補給狀況卻不斷惡化。12月4日至5日晚,隆美爾忍痛放棄了對托卜魯克長達242天的圍困,有組織地將部隊後撤。
1942年1月10日,隆美爾退回了他進入北非後的出發地卜雷加港,戰線暫時穩定下來。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希特勒加強了在地中海的海空力量,並從東線戰場抽出戰爭物資。於1942年1月5日給隆美爾卸下了50多輛坦克和2000噸燃油,使非洲裝甲兵團的坦克很快增加到150多輛。得到這些增援後,隆美爾悄悄進行反攻准備,他對自己計劃密而不宣,義大利人和英國人都以為他准備繼續撤退。
1941年1月21日早6點,希特勒電報隆美爾,宣布他的非洲裝甲兵團升格為非洲裝甲集團軍,並授予他橡樹葉獎章。隆美爾頓覺精神大振,興沖沖地趕往前線。
8點30分隆美爾發起進攻。英軍遭到突然打擊,匆忙應戰,英第1裝甲師第一次交鋒中就損失半數以上坦克。25日,隆美爾攻佔了姆蘇斯。接著,隆美爾佯攻邁基利,將英軍兵力吸引到邁基利,隆美爾卻猛攻班加西。29日攻陷班加西,隆美爾繳獲大批戰利品,其中包括1300輛急需的卡車。英第8集團軍司令里奇被迫防放棄邁基利,退往賈扎拉防線。
以後的三個月,戰線大致穩定在賈扎拉防線上。雙方都在加強力量,積極准備向對方進攻。經過補充後,隆美爾擁有560輛坦克、其中230輛是義大利過時的薄皮坦克。得到加強的英軍有849輛坦克,其中近400輛是新近裝備的美國格蘭特式坦克。此外還有420輛可派來增援的坦克。
1942年5月26日晚,隆美爾發布行動命令。當英軍的注意力被意軍吸引時,隆美爾率主力突擊部隊乘夜色掩護急速迂迴賈扎拉防線。盡管第一天隆美爾達成了戰術突然性。但隆美爾並未能如願以償沖到海邊,從而切斷賈扎拉防線上的那些師的後退。這天結束時,他離海邊仍有近40公里,卻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坦克。第二天,隆美爾繼續北進,進展很小,損失很大。天黑時,他速戰速決的企圖已經失敗,他只剩下150輛坦克可用了,而英軍手裡還有420輛。但英軍並未能抓住戰機將德軍打垮。第8集團軍司令里奇沒有集結起他的裝甲部隊,協同打擊共同目標,也沒花力氣打擊德軍的補給線。
危急中,隆美爾用88毫米高射炮的和反坦克炮阻止東面英軍的進攻,同時組織部隊向西面的西迪穆夫塔撤退,企圖在英軍雷陣中撕開一個缺口,恢復與從正面進攻的德意部隊的聯系,以便恢復一條供應自己部隊給養的主要路線。激戰至6月1日,隆美爾終於在賈扎拉防線上的西迪穆夫塔英軍陣地上撕開了一個寬10公里的缺口,打通了與後方的聯系。英國人妄圖堵住這個缺口,但里奇用兵過於吝嗇,只拿出一半兵力。6月5日,英軍發起進攻,但進攻重心未指向德意軍重兵集結地,卻誤入了其反坦克炮陣前,70輛坦克中有50輛被毀。鑒於英軍的攻勢已失去聲勢,隆美爾遂於當日下午發動了一次漂亮的反擊,將印度第10旅、英第22坦克旅的支援群及其後面的4個炮兵團包圍起來。6月6日,隆美爾對該敵的圍殲開始了,印第10旅,英軍4個炮兵團被全殲,只有英第22坦克旅得以逃脫。
接著,隆美爾於6月10日攻佔賈扎拉防線南端的比爾哈希姆,第二天從這里向北進攻。6月12日,德軍兩個裝甲師將英第2和第4坦克旅包圍。英第4坦克旅一開始就潰不成軍,英第2坦克旅和趕來增援的英第22坦克旅被迫撤退。激戰至黃昏,英軍損失了120輛坦克。6月13日,隆美爾乘勝進攻。到6月14日,只剩70輛坦克的里奇見大勢已去,被迫把英軍的殘余部隊拖出賈扎拉防線,向埃及邊界撤退。
6月17日,隆美爾的部隊進抵托卜魯克要塞前,該要塞曾是他1941年的「肉中刺」。這一次隆美爾的進攻計劃是:首先從西南面佯攻,吸引守軍兵力。主力則掃過托卜魯克,好向是准備向利埃邊界方向追擊一樣,然後來個回馬槍,集中在要塞的東南面,借夜色完成攻擊部署。果然,英軍對隆美爾的回馬槍毫無防備。6月20日拂曉,在炮兵和空軍的火力掩護下,德意部隊從東南面向要塞發起了突然進攻。當日下午,非洲軍攻佔了托卜魯克港並攻入城鎮。6月21日,要塞司令克洛普率3.3萬守軍向隆美爾投降,隆美爾還繳獲了足夠3萬人用上一個季度的物資和大量燃料。至此,隆美爾征服了整個昔蘭尼加。
托卜魯克是昔蘭尼加最具戰略意義的港灣,對德軍來說,托卜魯克是良好的補給基地。對英軍來說,托卜魯克是通往埃及的要塞。英德雙方,志在必得。英中東軍總司令韋維爾決定堅守托卜魯克。該要塞的防禦工事是意軍構築的,十分堅固。駐守在這里的英軍共計6個步兵旅,4個炮兵團、2個反坦克團,共36000人。
1941年4月11日,隆美爾包圍托卜魯克並發起進攻。但因為隆美爾兵力不及英軍一半,至5月9日,他仍然被擋在了堅固的托卜魯克要塞面前。
與希特勒不同,丘吉爾把「北非側翼陣地」看得幾乎與大英帝國本土一樣重要。當英軍被趕出昔蘭尼加後,不顧本土部隊裝備不足的事實,斷然決定增兵北非。
5月12日,得到增援的韋維爾在丘吉爾敦促下,決定對隆美爾發動大規模的反攻,行動代號為「戰斧作戰」。丘吉爾對該計劃的目標是雄心勃勃的:一是要在北非取得一場「決定全局」的勝利,二是要消滅隆美爾的部隊。而韋維爾則比較謹慎,他只希望這次進攻「最終將敵軍趕回到托卜魯克以西」。擔任這次進攻任務的是英第13軍,轄有第4印度師和第7裝甲師,擁有300輛坦克,246架飛機。而隆美爾的非洲軍轄有第5輕裝師和第15裝甲師,擁有150輛坦克,139架飛機,火炮數量也少於英軍。
隆美爾料到英軍會發動反攻,在被截獲的英軍電訊所再次得到證實。他抓緊時間加強了薩盧姆、哈勒法亞隘口、巴迪亞的力量。
6月15日凌晨4點,「戰斧作戰」行動。英軍兵分三路從利埃邊境向德軍陣地發起大規模進攻。右路,英軍坦克進攻哈勒法亞隘口外圍陣地,遭到了隆美爾部署在這里的4門88毫米高射炮的射擊,19輛進攻坦克有15輛被擊毀,右路英軍不得不撤退。從此英軍士兵把哈勒法亞隘口稱作「鬼門關」。中路,英軍以一個馬蒂爾式坦克團為先鋒,向卡普措堡挺進,一路沒有88毫米高射炮構成的「坦克陷阱」,德軍37毫米反坦克炮對馬蒂爾式坦克失去作用,德軍第15裝甲師第8坦克團在與英軍坦克進行激烈的對射中也敗下陣來。當日黃昏,中路英軍攻佔了卡普措堡。左路,英軍以裝備巡邏坦克的第7坦克旅打頭陣,企圖包抄德軍的翼側,卻在哈菲德嶺落入德軍的「坦克陷阱」,遭受重大損失後不得不退回原陣地。
6月16日,隆美爾先發制人,於拂曉開始反攻。第15裝甲師向卡普措堡猛烈反攻,同時讓第5輕裝甲師包圍英軍的左側。但奪占卡普措堡的英軍夜間加強了防禦工事,拚命阻止德軍坦克的突入。第15裝甲師的進攻沒有多大進展。決定性的戰斗發生在南線,第5輕裝甲師突破了左路英軍第7坦克旅的陣地。隆美爾立即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賭注,電令第15裝甲師只留下少數兵力扼守卡普措堡以北陣地,其餘全部撤離卡普措堡,與第5輕裝師一起插入英軍側翼,然後沖向哈勒法亞海岸。這樣既可解除英軍對哈勒法亞的包圍,亦可切斷英軍整個遠征軍的退路。
6月17日凌晨6點,第5輕裝師和第15裝甲師分別抵達了第一個指定目標,隨之擊敗了英第7裝甲師主力。隆美爾遂敦促兩個裝甲師大膽迅速地向哈勒法亞攻擊。德軍的行動完全出乎英軍的意料之外,英軍高級指揮官急忙下令部隊趕緊撤退。事實上佔領卡普措堡的英軍沒等總司令部下令,便先行撤出卡普措堡。他們燒毀了輜重,扔下傷兵不顧,幾乎是死裡逃生。英軍全線退回了埃及境內。
丘吉爾寄予厚望的「戰斧作戰」以失敗告終。此役英軍損失969人,坦克100輛。德意軍損失678人,坦克62輛,其中完全被擊毀的只有12輛。
「戰斧作戰」後,隆美爾被希特勒晉升為上將。他的非洲軍也升格為非洲裝甲兵團。韋維爾則被丘吉爾解除了職務,奧金萊克將軍接替他,為英中東軍總司令。
1941年11月18日,「十字軍遠征」行動。丘吉爾的計劃目標是徹底打敗隆美爾,將德意聯軍驅逐出非洲大陸。這次英軍進攻隆美爾誤認為是一次威力偵察,只讓第21裝甲師迎敵。19日,英軍攻佔了西迪雷澤格機場。11月20日晚,隆美爾意識到局勢的嚴重性。於是放棄進攻托卜魯克的計劃,立即命令克魯威爾的非洲軍於21日向西迪雷澤格前進,「殲滅向托卜魯克開進之敵」。22日,在88毫米高射炮的支援下,第21裝甲師擊潰了英軍第4和22坦克旅,重新奪回西迪雷澤格機場。在另一翼,第15裝甲師於晚間沖進英第7裝甲旅陣地,大敗該旅。
23日,雙方展開了最激烈的坦克戰。非洲軍軍長克魯威爾將坦克排成一字長蛇陣,大炮和88毫米高射炮與之一同前進,兩個步兵團則乘坐卡車緊跟在坦克後面。德軍坦克、大炮、步兵一齊向英軍迎面撲去,英軍的炮彈和子彈呼嘯著從他們頭頂上掠過,坦克遭到重創後仍拚命往前沖,步兵指揮官則筆直地站在卡車上以鼓舞士氣,當指揮官被擊中後馬上由下一級軍官接替,最後僅僅是一名上尉承擔了全團的指揮。英軍被這種無畏的氣勢震撼了,士氣開始低落。克魯威爾以蠻牛式的戰術最終殲滅了英軍第7裝甲師殘部和第1南非師大部。不過他自己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損失了坦克70餘輛。盡管英第30軍的損失比他大得多,但英軍有大量的後備可以用來恢復實力,德國人卻沒有。
24日,隆美爾決定對英第8集團軍的後方發動一次猛烈奔襲,迫使英軍全線潰退。隆美爾親率非洲軍主力越過利埃邊境向東挺進,以切斷英軍的退路。此舉引起了英軍的恐慌,第8集團軍司令坎寧漢准備下令全線撤退,但前來督戰的英中東軍司令奧金萊克將軍卻看到:「敵人在奪取局部戰術主動時曾獲得過暫時的成功,但戰略主動權仍操在我們手中,我們正在進攻,而他們正在潰敗,這種全面的主動必須不惜一切成本來保住」。他撤換了坎寧漢,任命里奇將軍為第8集團軍司令,指揮英軍繼續向西進攻。26日,英軍紐西蘭師重新佔領了西迪雷澤格機場,托卜魯克守軍也突破了封鎖線。代替隆美爾在後方指揮部指揮的威斯特發爾上校在聯系不上隆美爾的情況下,直接給第21裝甲師發電,令該師調頭向托卜魯克開進,攻擊紐西蘭師的後方。奧金萊克的決策挽救了第8集團軍,英軍的「十字軍遠征」結束。
27日,隆美爾回援後方。11月30日,重新奪回西迪雷澤格,托卜魯克又變成了一個孤城,但隆美爾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2月初他向希特勒報稱:已摧毀英軍814輛坦克和其他戰斗車輛,擊落127架飛機,俘敵9000人。德軍死亡473人,受傷1680人,失蹤962人。其中包括一師指揮官和16名其他軍官,同時還損失了142輛坦克和大批其他裝備。
隆美爾知道英軍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而他的補給狀況卻不斷惡化。12月4日至5日晚,隆美爾忍痛放棄了對托卜魯克長達242天的圍困,有組織地將部隊後撤。
1942年1月10日,隆美爾退回了他進入北非後的出發地卜雷加港,戰線暫時穩定下來。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希特勒加強了在地中海的海空力量,並從東線戰場抽出戰爭物資。於1942年1月5日給隆美爾卸下了50多輛坦克和2000噸燃油,使非洲裝甲兵團的坦克很快增加到150多輛。得到這些增援後,隆美爾悄悄進行反攻准備,他對自己計劃密而不宣,義大利人和英國人都以為他准備繼續撤退。
1941年1月21日早6點,希特勒電報隆美爾,宣布他的非洲裝甲兵團升格為非洲裝甲集團軍,並授予他橡樹葉獎章。隆美爾頓覺精神大振,興沖沖地趕往前線。
8點30分隆美爾發起進攻。英軍遭到突然打擊,匆忙應戰,英第1裝甲師第一次交鋒中就損失半數以上坦克。25日,隆美爾攻佔了姆蘇斯。接著,隆美爾佯攻邁基利,將英軍兵力吸引到邁基利,隆美爾卻猛攻班加西。29日攻陷班加西,隆美爾繳獲大批戰利品,其中包括1300輛急需的卡車。英第8集團軍司令里奇被迫防放棄邁基利,退往賈扎拉防線。
以後的三個月,戰線大致穩定在賈扎拉防線上。雙方都在加強力量,積極准備向對方進攻。經過補充後,隆美爾擁有560輛坦克、其中230輛是義大利過時的薄皮坦克。得到加強的英軍有849輛坦克,其中近400輛是新近裝備的美國格蘭特式坦克。此外還有420輛可派來增援的坦克。
1942年5月26日晚,隆美爾發布行動命令。當英軍的注意力被意軍吸引時,隆美爾率主力突擊部隊乘夜色掩護急速迂迴賈扎拉防線。盡管第一天隆美爾達成了戰術突然性。但隆美爾並未能如願以償沖到海邊,從而切斷賈扎拉防線上的那些師的後退。這天結束時,他離海邊仍有近40公里,卻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坦克。第二天,隆美爾繼續北進,進展很小,損失很大。天黑時,他速戰速決的企圖已經失敗,他只剩下150輛坦克可用了,而英軍手裡還有420輛。但英軍並未能抓住戰機將德軍打垮。第8集團軍司令里奇沒有集結起他的裝甲部隊,協同打擊共同目標,也沒花力氣打擊德軍的補給線。
危急中,隆美爾用88毫米高射炮的和反坦克炮阻止東面英軍的進攻,同時組織部隊向西面的西迪穆夫塔撤退,企圖在英軍雷陣中撕開一個缺口,恢復與從正面進攻的德意部隊的聯系,以便恢復一條供應自己部隊給養的主要路線。激戰至6月1日,隆美爾終於在賈扎拉防線上的西迪穆夫塔英軍陣地上撕開了一個寬10公里的缺口,打通了與後方的聯系。英國人妄圖堵住這個缺口,但里奇用兵過於吝嗇,只拿出一半兵力。6月5日,英軍發起進攻,但進攻重心未指向德意軍重兵集結地,卻誤入了其反坦克炮陣前,70輛坦克中有50輛被毀。鑒於英軍的攻勢已失去聲勢,隆美爾遂於當日下午發動了一次漂亮的反擊,將印度第10旅、英第22坦克旅的支援群及其後面的4個炮兵團包圍起來。6月6日,隆美爾對該敵的圍殲開始了,印第10旅,英軍4個炮兵團被全殲,只有英第22坦克旅得以逃脫。
接著,隆美爾於6月10日攻佔賈扎拉防線南端的比爾哈希姆,第二天從這里向北進攻。6月12日,德軍兩個裝甲師將英第2和第4坦克旅包圍。英第4坦克旅一開始就潰不成軍,英第2坦克旅和趕來增援的英第22坦克旅被迫撤退。激戰至黃昏,英軍損失了120輛坦克。6月13日,隆美爾乘勝進攻。到6月14日,只剩70輛坦克的里奇見大勢已去,被迫把英軍的殘余部隊拖出賈扎拉防線,向埃及邊界撤退。
6月17日,隆美爾的部隊進抵托卜魯克要塞前,該要塞曾是他1941年的「肉中刺」。這一次隆美爾的進攻計劃是:首先從西南面佯攻,吸引守軍兵力。主力則掃過托卜魯克,好向是准備向利埃邊界方向追擊一樣,然後來個回馬槍,集中在要塞的東南面,借夜色完成攻擊部署。果然,英軍對隆美爾的回馬槍毫無防備。6月20日拂曉,在炮兵和空軍的火力掩護下,德意部隊從東南面向要塞發起了突然進攻。當日下午,非洲軍攻佔了托卜魯克港並攻入城鎮。6月21日,要塞司令克洛普率3.3萬守軍向隆美爾投降,隆美爾還繳獲了足夠3萬人用上一個季度的物資和大量燃料。至此,隆美爾征服了整個昔蘭尼加。
6月22日,51歲的隆美爾被擢升為德國陸軍元帥,達到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頂點。

閱讀全文

與隆美爾拿什麼反英國坦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四大愛情故事是指哪些 瀏覽:278
伊朗使用什麼社交軟體 瀏覽:302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愛情國 瀏覽:332
寄印尼什麼快遞最好 瀏覽:349
印度的葯價多少錢一盒 瀏覽:368
阜新縣在越南哪裡 瀏覽:947
英國首相鮑里斯住哪裡 瀏覽:852
印度無電人口多少 瀏覽:585
現在中國開發的城市有哪些 瀏覽:260
中國燃氣公司哪個好 瀏覽:529
中國哪個省太漂亮了 瀏覽:6
義大利的哪個市長是個盲人 瀏覽:364
烏干達對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273
印度格列衛葯哪裡能買到 瀏覽:480
印度和沙特哪個面積大 瀏覽:822
現在想要去印尼怎麼辦 瀏覽:81
越南沒身份證怎麼辦 瀏覽:527
希臘和義大利哪個國家大 瀏覽:131
義大利赫茲和詩芬尼哪個好 瀏覽:738
越南為什麼叫廣北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