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對華發動鴉片戰爭是哪一年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由於這次戰爭是英國強行向中國傾銷鴉片引起的,所以歷史上叫做鴉片戰爭。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國」思想,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外來的產品的需求很小。外國商人為攝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餘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泛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導致中國白銀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道光延續自雍正以來的禁煙政策,但鴉片走私不但不見收效,反而日益猖獗。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1839年3月抵達廣州,隨即開展禁煙,嚴查煙販,整頓水師,曉諭外商呈交鴉片。同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二萬余箱(200多萬斤)鴉片。中國的禁煙措施,遭遇英國政府的強烈反對。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餘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清軍武備廢弛、敵情不明、指揮紊亂,因此屢戰屢敗。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軍攻陷鎮江,切斷京杭大運河南北交通,繼而直抵南京城下。清政府已無力再戰。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軍的炮口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他規定中國割讓香港,賠償二千一百萬銀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城市對外通商,此外英國還享有協議關稅,而由於清政府官員長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國際關系,在隨後的《南京條約》兩個補充文件談判中遭受了進一步的利益損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的簽訂使英國得到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優惠國待遇和開設租界等特權。
⑵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間是1840年6月~1842年8月。
1,背景: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是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轉折點。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到了十九世紀,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大力發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於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入口,開始禁煙措施,虎門銷煙1840年(道光二十年)促使英國侵略者向處於封建社會的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
2,結果:中國被迫同英、美、法等國簽訂了《南京條約》、《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社會的性質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
(2)英國什麼時候組織鴉片擴展閱讀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社會性質變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同外國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中國的發展方向發生變化,戰前中國是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國,封建制度已經腐朽,在緩慢地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如果沒有外來勢力干擾,中國最終也會向西方大國那樣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鴉片戰爭後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獲得正常發展,中國也就不可能發展為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⑶ 第一、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的時間,分別是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1、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2、1856年10月,英殖民主義者利用「亞羅號事件」製造戰爭借口。「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船,曾為了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國當局注冊,但是已過期。10月8日,廣東水師在「亞羅號」上逮捕幾名海盜和有嫌疑的水手,按道理這純系中國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
但是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英國駐華公使、香港總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兩廣總督葉名琛,稱「亞羅號」是英國船,捏造中國兵曾侮辱懸掛在船上的英國國旗,要求送還被捕者,賠禮道歉。葉名琛據理力爭,態度強硬,而且不賠償、不道歉,只答應放人。
1856年10月23日,英軍開始行動,三天之內,連占虎門口內各炮台。英艦炮轟廣州城。29日,英軍攻入城內,搶掠廣州督署後退出。
12月,洋行夷館被毀,盡成灰燼。一艘自廣州開往香港的英國郵船遭劫。1857年1月,英軍焚燒洋行附近民宅數千家,後因兵力不足,為等待援軍而退出珠江內河。
(3)英國什麼時候組織鴉片擴展閱讀
1、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鴉片戰爭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1、政治上,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條約還為沙皇俄羅斯更多地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條件。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沖擊。
⑷ 帝國主義者是什麼時候把鴉片運到中國來的
鴉片作為嗜好品大量輸入中國,開始於17世紀。177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直接經營鴉片,揭開了真正鴉片貿易的序幕。
這種貿易以鴉片戰爭為界限,分為前後兩期。18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者向中國非法輸入鴉片的走私貿易和強迫中國承認的鴉片進口貿易。
鴉片貿易是近代西方殖民主義者為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而經營的毒品貿易。鴉片由罌粟之汁液加工而成,俗稱大煙。原產於南歐及小亞西亞,後傳到阿拉伯、印度及東南亞等地。
唐代已有少量鴉片流入,供葯用。明代以來,中國海關援例將鴉片列入葯材項下征稅。17世紀,吸食鴉片的方法從南洋傳入中國。鴉片含有大量麻醉性的毒素,一旦吸食上癮就不易戒除,會使人精神萎靡,骨瘦如柴,甚至死亡。
鴉片大量輸入,不僅使幾百萬中國人民感染惡劣的嗜好,在身體和精神上受到嚴重的毒害,而且也使中國的社會經濟和國家財政遭受重大的破壞和損失。
19世紀30年代後期,中國除少數在鴉片走私販運中獲利者外,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國內各階級都反對鴉片進口。
因此,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嚴厲執行禁煙諭旨。但是英商拒不接受中國方面的規定,最後英國政府還以遏制貿易、危害英國臣民為借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4)英國什麼時候組織鴉片擴展閱讀:
一、鴉片戰爭後的影響:
鴉片戰爭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五口通商後,清朝海關及稅率被英國控制,關稅主權受到破壞,進口貨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稅率,外國商品大量傾銷中國,無法保障中國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鴉片繼續銷售,白銀外流,銀價上漲,銀貴錢賤的情況更加嚴重。
英國輸入中國的貨品大增,1837年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價值為90多萬英鎊,到1845年已到達239萬4千英鎊。隨著外商在華投資建廠,刺激了國內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開始投資近代工業的慾望。
二、鴉片帶來的嚴重的災難:
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六百萬兩,令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出現通貨膨脹,令清廷財政枯竭,國庫空虛。
鴉片貿易嚴重更敗壞社會風尚,摧殘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時更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鴉片流毒甚廣,從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吸引者日眾,為害中國國人身心健康,軍隊也吸食鴉片,身體變得虛弱,失去作戰能力。
鴉片流毒中國,吸食者日眾,使廣大人民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由於把大量金錢消耗在鴉片上,人民日益貧困,社會購買力萎縮。
⑸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在幾年幾月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語:First Opium War;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滿清和英國就英國向滿清走私鴉片引發的一場戰爭,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商人在中國廣東海域走私鴉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林則徐於1839年在廣東強行銷煙,中英矛盾逐次升級,而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由此簽署的《南京條約》是近代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除賠款外,將香港島永久讓予英國,並使英國得到領事裁判權。
⑹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在哪一年哪一月
1840年到1842年 清朝戰敗,英國勝利清朝被迫簽訂南京條約,從此中國走進半封建半殖民社會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