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第一個政黨是什麼黨
輝格黨和托利黨
輝格黨和托利黨是17世紀末在英國出現的兩個正在形成的政黨,當時,實際上它們還算不上是完全意義上的政黨。
「輝格」一詞起源於蘇格蘭的蓋爾語,意為馬賊。「托利」一詞起源於愛爾蘭語,意為不法之徒。1679年,當議會討論詹姆士公爵(即後來的詹姆士二世)是否有權繼承英國王位時,議員們展開了激烈爭論。贊成的人被對方稱為「托利」,反對的人則被對方稱為「輝格」。漸漸地,雙方各自都以此自稱。後來,雙方的觀點都發生了變化,輝格黨對君主的態度不再持完全的否定態度,因為「光榮革命」後英國君主的權力已經受到種種限制;托利黨也逐漸改變了堅決擁護專制君主制的立場,因為他們幾次恢復舊王朝的企圖都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而失敗。久而久之,國王發現,無論輝格黨或托利黨,當其中一個在議會中佔多數時,就最好任命這個黨的成員為內閣大臣,內閣就不會和議會鬧矛盾。18世紀上半期,輝格黨在政治上占優勢,是議會多數黨,故此,輝格黨執政近半個世紀。18世紀後半期,托利黨才得以執政。工業革命以後,兩黨的主張發生一些變化。大約19世紀30年代,托利黨改稱保守黨(也有人認為托利黨出現於19世紀60年代),輝格黨改稱自由黨。
❷ 英國政黨制度開始興起是在什麼時間
1679年。
在1679年議會討論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權繼承王位時,贊成的人則被政敵稱為「托利」。托利黨人參加了1688年的「光榮革命」。
1714年漢諾威王朝建立後的半個世紀中,托利黨在政治上一直處於在野地位。18世紀中葉,托利黨成為以土地貴族和上層英國國教徒為核心的政治派別。
1760年,逐漸成為執政黨。在法國革命時期,一批溫和的輝格黨人轉而支持在W.皮特(小)領導下的新托利黨。產業革命後,托利黨逐漸向資產階級保守主義轉變,以適應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該黨在教會和國家關系、保護關稅政策和反對天主教問題上仍然保持舊偏見。
到19世紀中葉R.皮爾內閣時期,托利黨發展成為保守黨。也有人認為,托利黨是於1833年改稱保守黨的。
❸ 世界上最早的兩個政黨是
是托利黨和輝格黨
輝格黨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英國的自由黨,托利黨則是現在保守黨的前身。這是經典保守主義時期。
托利黨 輝格黨
Tory
英國政黨。產生於17世紀末。19世紀中葉演變為英國保守黨。「托利」一詞起源於愛爾蘭語,意為不法之 徒。在1679年議會討論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權繼承王位時,贊成的人則被政敵稱為「托利」。托利黨人參加了1688 年的「光榮革命」。1714年漢諾威王朝建立後的半個世 紀中,托利黨在政治上一直處於在野地位。18世紀中葉, 托利黨成為以土地貴族和上層英國國教徒為核心的政治 派別。1760年,逐漸成為執政黨。在法國革命時期,一 批溫和的輝格黨人轉而支持在w.皮特(小)領導下的新 托利黨。產業革命後,托利黨逐漸向資產階級保守主義 轉變,以適應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該黨在教會和國家 關系、保護關稅政策和反對天主教問題上仍然保持舊偏 見。到19世紀中葉r.皮爾內閣時期,托利黨發展成為保 守黨。也有人認為,托利黨是於1833年改稱保守黨。
輝格黨和托利黨這兩個政黨名稱皆起源於1688年的光榮革命,一般認為他們是最早出現的資產階級政黨。
「輝格」(Whig)一詞起源於蘇格蘭的蓋爾語,意為馬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有人用它來譏諷蘇格蘭長老派。1679年,就詹姆斯公爵(後來的詹姆斯二世)是否有權繼承王位的問題,議會展開激烈爭論。一批議員反對詹姆斯公爵的王位繼承權,被政敵譏稱為「輝格」。他們也漸以此自稱。輝格黨人是指那些反對絕對王權,支持新教徒宗教自由權利的人。
而「托利」(Tory)一詞起源於愛爾蘭語,意為不法之徒。在1679年議會討論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權繼承王位時,贊成的人則被政敵稱為「托利」。托利黨人是指那些支持世襲王權、不願去除國王的人。
英國輝格黨(Whig)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政黨。1679年,因約克公爵詹姆斯(後來的詹姆斯二世)具有天主教背景,就詹姆斯是否有權繼承王位的問題,議會展開激烈爭論。一批議員反對詹姆斯公爵的王位繼承權,被政敵譏稱為「輝格」。。「輝格」(Whigs)的名稱可能是「Whiggamores」(意為「好鬥的蘇格蘭長老會派教徒」)一詞的縮語。輝格黨得益於1688年光榮革命帶來的政治變化。它於1714年之後長期支配英國政治,他也通過捍衛包括有限君主制和議會重要性在內的「1688年原則」而獲得不少支援。輝格黨與其說是一個統一的政黨,不如說是大致遵循上述原則的各種信仰的綜合體。該黨大部分領導人都是依靠政治庇護在議會內結成家族集團的大地主。輝格黨獲得金融界和商業階層中許多人的支持,那些為取得宗教寬容尋求保護(常常是找錯了對象)的不從國教派也是它的擁護者。1714年以後的半個世紀中,輝格黨一直在政治上占優勢,連續執政達46年之久。18世紀末、19世紀初一段時期,在政治上失勢。1830年重新掌權,到18世紀末期輝格黨勢力逐漸衰退。19世紀中葉,輝格黨勢力大增。在當時英國工業發展、經濟繁榮的條件下,輝格黨的政策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19世紀60年代,輝格黨土地貴族的代表、保守黨的羅伯特·皮爾派分子,以工商業資產階級為基礎組建自由黨。也有人認為,輝格黨是於1839年改稱自由黨的
❹ 英國形成兩黨制的時間
兩黨制最初產生於十七世紀的「英國」,當時在議會中有兩個政黨:一個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輝格黨(後改稱自由黨);一個是代表地主階級和封建貴族利益的托利黨(後改稱保守黨)。兩黨交替執掌政權,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制度,被美國等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採用。至今仍流行於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國。
以英國為代表的議會內閣制下的兩黨制
(1)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A:輝格黨與托利黨先後交替執政時期;B:托利黨和輝格黨演變成保守黨和自由黨;C:工黨取代自由黨的地位;
(2)英國議會內閣制中兩黨制的特點:A:兩黨的活動圍繞議會選舉展開,執政黨不僅掌握行政權,也掌握立法權;B:兩黨採取集中制。
❺ 英國是世界上最先出現現代政黨,最早建立兩黨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其最早的兩大政黨為 和
英國最早的兩大政黨是工黨和保守黨。
1、工黨:
工黨是英國議會第二大黨。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英國左翼政黨。1900年2月27日建立於倫敦,稱「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稱工黨。初期是工會組織與費邊社、獨立工黨和社會民主同盟之間的聯盟,只有集體黨員,沒有個人黨員,也沒有明確綱領,宗旨是在議會里實現獨立的勞工代表權。
以後費邊社和獨立工黨的社會改良主義在黨內影響不斷增長。工黨於1918年通過名為《工黨與新社會制度》的綱領和新黨章,將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的社會化列為自己的目標,並開始吸收個人黨員。
2、保守黨:
保守黨是英國議會第一大黨。保守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保守黨。保守黨在1979-1997年間曾4次連續執政18年。2015年5月英國大選後,保守黨獲單獨執政地位,卡梅倫組成保守黨政府。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
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減少公共開支,壓低通貨膨脹,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等。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歐盟制憲,不加入歐元區。
(5)英國的政黨什麼時候出現的擴展閱讀:
在1960年代與1970年代,保守黨曾一度熱心推動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然而,在撒切爾夫人任相期間,黨內對歐洲事務的分歧卻逐漸浮現,並且促使不少官員因意見不合而辭官。
當中,撒切爾夫人的副首相賀維爵士因歐洲問題而請辭以後,更某程度上導致了撒切爾夫人的下台。繼撒切爾夫人任相的梅傑,亦始終未能夠平息黨內在歐洲事務上的分化,而由於梅傑未能加快歐洲統合的進程,更使黨內的不和進一步爆發。
在1992年,保守黨黨內就有數名支持歐洲懷疑論,並在黨內有一定地位的議員,對梅傑的《馬城條約》投下反對票,結果使梅傑非常尷尬,也使到其管治威信大受打擊。
近年來有見英國獨立黨一類持歐洲懷疑論觀點的政黨在大選有明顯的進步,再加上工黨亦自覺無法從進一步的歐洲統合獲得正面利益,因此保守黨亦變得更立場明確地支持歐洲懷疑論。
❻ 英國政黨歷史 英國的政黨興起於19世紀中葉,從那時起直到20世紀20年代,一直是保守黨和自由黨交替統治著英
英國政黨歷史
英國的政黨興起於19世紀中葉,從那時起直到20世紀20年代,一直是保守黨和自由黨交替統治著英國的政治局面。
但是,1923年工黨在大選中獲勝,掌管了一段時間的政權。工黨代表的是由工會和各種社會黨組成的聯盟。
二戰期間,也就是1939年到1945年的時間里,英國政府處於三個政黨聯合執政的狀態。
從1945年戰爭末期開始,保守黨和工黨開始交替執政,一直到現在。
1988年,自由黨與新興的社會民主黨合並,形成了自由民主黨,成為英國的第三大黨。
這三個政黨也控制著英國在歐洲議會及蘇格蘭和威爾士權力下放政府的代表權。
北愛爾蘭在英國屬於一個特例,一個人與政黨的關系要看他/她的種族和宗教背景。自由民主黨和工黨不參加這里的選舉。保守黨倒是在競爭這里的席位,但是在最近的幾次選舉中都只是獲得了非常有限的支持。
❼ 政黨是在什麼時候出現,怎麼出現
政黨的產生
● 英國
1679年,英國議會出現了"輝格黨"和"托利黨",這是英國政黨最初的起源。到19世紀中葉,具有現代意義的英國兩大政黨正式形成。
● 美國
美國在18世紀獨立戰爭勝利後,國會中出現了"聯邦黨"和"反聯邦黨",這是美國政黨的萌芽。到19世紀南北戰爭期間,共和黨產生,它與民主黨一起輪流執政,標志著美國政黨制度正式形成。
三、政黨產生的歷史條件
● 是在政治領域的激烈對抗中產生的
● 是為了適應競選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 是資產階級民主制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黨的學說產生的客觀條件
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產業革命,在用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同時,也引起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革。其中一個重要結果,是造就了現代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對孿生子,又是天生的一對仇敵。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經歷了破壞機器的原始形式、有組織的經濟罷工等階段,到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就發展到進行獨立的政治斗爭階段。三大工人運動(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36年至1848年的英國憲章運動;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政治斗爭需要組織政黨,並以正確的建黨理論為指導。在這種形勢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學說便「應運而生」。
(二)黨的學說產生的主觀條件
革命理論的產生不僅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的思想條件。黨的學說的產生依賴於唯物史觀和關於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理論的確立。唯物史觀使黨的學說的基本原則建立在科學世界觀的基礎之上,然而僅僅掌握唯物史觀的一般原理是不夠的。黨的學說是要闡明無產階級政黨產生和發展壯大的一般規律,為此,必須形成關於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科學理論,必須對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對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作出科學的論證。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歷史發展的需要完成了這一任務,從而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創始人和黨的學說的奠基者。
19世紀40年代初,青年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參加工人斗爭和艱苦的理論探索,完成了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由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對無產階級的認識產生了新的飛躍。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表述了這些光輝思想:全人類解放的希望在於新興的無產階級,因為這個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使自己獲得解放;無產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的階級,由於它所處的經濟地位,使它能夠爭取本身的最終解放。
馬克思、恩格斯對於現代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認識,是他們建立無產階級政黨活動的直接出發點,也是他們建黨思想的萌芽。
❽ 西方傳統政黨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資產階級政黨,並最先確立和實行兩黨制的國家。
1679年英國就出現了:輝格黨的托利黨。輝格黨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主張限制王權,提高議會權力;托利黨代表地主貴族利益,維護君主特權。後來,逐漸形成兩大資產階級政黨,輪流上台執政。
❾ 英國責任內閣制和兩黨制哪一個形成時間早
內閣制起源於18世紀初的英國,由樞密院外交委員會演變而來,以後為許多國家採用.
內閣制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組織形式之一,總攬國家行政權力並對議會負責的政體形式.與總統制相對.由於內閣制政府具有對議會全權負責的特徵,故又稱責任內閣制、議會內閣制.
英國議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而政黨在英國直到17世紀末才出現.英國最早出現的兩大政黨實際上是議會中的兩派,當時忠於國王的集團被稱為宮廷黨,又名托利黨;其對立面被稱為鄉黨,又名輝格黨.托利黨代表議會中的保守勢力,是保守黨的先驅;輝格黨是議會中的激進派,是自由黨的前身.當時,兩黨僅僅是在議會中活動,還不能說已經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兩黨制.直到19世紀30年代以後,隨著一系列議會改革立法的實現,兩大黨的組織在全國范圍內得到發展.1832年,托利黨建立了「卡爾頓俱樂部」,次年改名為保守黨.幾乎與此同時,輝格黨改稱為自由黨,並於1834年成立了「改革俱樂部」.1867年保守黨又建立了「保守黨中央選區協會全國聯盟」,1877年自由黨成立了「全國自由黨聯盟」.到這時,現代英國兩黨制的基本特徵才具備.這些基本特徵是:(1)在合法存在的諸多政黨中,只有兩個政黨具備競爭議會中多數席位的實力;(2)兩大黨在議會內外,中央和地方都有永久性的組織,這些組織與選民不斷地互相影響著;(3)兩大黨都承認英國憲法並以通過議會選舉上台執政為活動目的;(4)反對黨得到憲法的承認並成為國家機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時間早
❿ 世界上最早出現政黨是在哪個國家
世界上最早出現政黨是在英國,起源於17世紀70年代英國的輝格黨和托利黨。
早發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多是因為某些重大的政治原則分歧而由政府內部的政治派別組合形成的。最初的政黨主要是掌握政權和監督政府,與普通大眾並無緊密關系。他們的活動也局限於議會和政府內部。直到現代選舉制度確立以及普選權的擴大,才出現了大眾性的政黨。
17世紀以後,歐洲國家產生了政黨,並在後來逐漸演變為近現代意義上的政黨。1640年英國議會就實行君主制還是共和制的問題而形成了宮廷黨(保皇黨)和民權黨兩大派系。
1679年,在關於王位繼承權的爭論中,支持宮廷黨的人被反對者斥為「托利黨」(Tory,意為歹徒,愛爾蘭罵人的話);支持民權黨的人被反對者斥為「輝格黨」(Whig,意為強盜,蘇格蘭罵人的話)。
(10)英國的政黨什麼時候出現的擴展閱讀:
1833年,托利黨正式定名為英國保守黨,輝格黨定名為自由黨,並形成了兩黨輪流執政的慣例。
直到1922年後英國工黨取代自由黨與保守黨輪流執政,而自由黨於1988年與原工黨分裂的勢力合並為英國自由民主黨,實力有所增加,目前與工黨和保守黨並列為英國三大政黨,2010年英國大選後保守黨和自民黨組建聯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