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牛的種類
常見種類
1、普通牛,分布較為廣泛,數量極其多,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毛長過膝,能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及其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歐洲野牛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
5、黃牛,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1)英國有多少肉牛擴展閱讀
常見起源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於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時代開始馴化。
原牛的遺骸在西亞、北非和歐洲大陸都有發現。多數學者認為,普通牛最初馴化的地點在中亞,以後擴展到歐洲、中國和亞洲。亞洲是野牛原種的棲息地,迄今仍有許多在原地生活於野生狀態中,而在歐洲和北美則除動物園和保護區尚存少數外,野牛已絕跡。
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鑒定已有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此外,在東北的榆樹縣也發掘到原牛的化石和萬年前牛的野生種遺骨
⑵ 牛有哪些品種
牛的常見種類:
1、普通牛: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歐洲野牛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另外現代牛的生產類型可分以下4種:
1、乳用品種:主要包括荷斯坦牛、愛爾夏牛、娟姍牛、更賽牛等;
2、肉用品種: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穆贊牛、皮埃蒙特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紅牛、無角紅牛、格羅維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與普通牛雜交育成的一些品種,如婆羅門牛、婆羅福特牛、婆羅格斯牛等;
3、兼用品種: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門塔爾牛、瑞士褐牛、丹麥紅牛、安格勒牛、辛地紅牛、沙希華牛和中國的,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別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紅牛和新疆褐牛等;
4、役用品種:主要有中國的黃牛和水牛等。有的黃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國的南陽牛,秦川牛和魯西牛等。70年代前水牛在中國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此外,有些國家還培育成一種強悍善斗的鬥牛,主要供比賽用。除西班牙廣泛飼養外,其他一些國家如墨西哥、秘魯、葡萄牙等也有飼養。關於中國的黃牛品種其中南陽牛、晉南牛、延邊牛、秦川牛、魯西黃牛是我國五大名貴牛種。
(2)英國有多少肉牛擴展閱讀:
我國是世界上牛品種最多的國家:
我國肉牛主要為地方良種黃牛和雜交改良牛兩大類。黃牛是我國的特色資源,據品種資源調查及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核,我國黃牛有69個品種,其中地方品種52個,培育品種5個,引入品種12個,是世界上牛品種最多的國家。
秦川牛、晉南牛、南陽牛、魯西牛、延邊牛被譽為我國五大良種黃牛,自農耕文明以來,我國的養牛業一直以役用為主,因此牛的後軀普遍不發達、產肉率較低、生長速度慢,目前正逐步向肉用方向改良。
為了改良肉牛品種,我國先後從國外引入了一大批優良肉牛品種,主要有和牛、安格斯、利木贊等國外著名肉牛品種,培育出了」秦寶牛「、」雪龍黑牛「、」長白山黑牛「、」大地黑牛「、」遼育白牛「等優良肉牛。
⑶ 牛都有什麼品種,看圖
牛是一種已產肉為主的牛品種,它們有著增重快、體格豐滿、產肉量大、肉質細嫩鮮美的養殖優點。除了鮮食牛肉外,也可以製成牛肉乾等副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歡。近年來,肉牛養殖的人越來越多,可供選擇的養殖品種也在增加
1、西門塔爾牛
西門塔爾牛是肉牛中比較常見的品種,原產自瑞士、法國、奧地利、德國等地。西門塔爾牛的外形非常壯實,體格比較大,肌肉十分豐滿,是一種產奶和產肉量兼得的好品種。一般一頭成年的西門塔爾牛的重量能夠達到兩千千克,母牛的話稍微輕一點。西門塔爾牛的產奶量比一般的肉牛要高一些,但是產肉率不比其他品種的肉牛低。
現在我國有很多地方養殖的肉牛品種就是西門塔爾牛,因為它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常見於內蒙古、東北、山東等地。不過,四川、廣西等地也有養殖,長勢要慢一些。
2、夏洛萊牛
夏洛萊牛是一種大型的肉牛品種,產自於法國的涅夫勒省和夏洛萊地區,是一種臀部肌肉豐滿、胸部寬而深的肌肉牛。
夏洛萊牛一般飼養一年就可以長到五百千克,體重增長非常快,產肉性能也比較好,肉質細嫩並且瘦肉居多。該品種的牛養殖起來也有一定的優點,抗病性強、耐粗飼料、抗寒能力好,但是繁殖能力比較弱,常出現難產的現象。
現在我國河南、遼寧等地養殖的比較多,夏洛萊牛與黃牛雜交的品種更適合我國的養殖環境,所以也受歡迎一些。
3、利木贊牛
利木贊牛產自於法國的利木贊省,也是大型肉牛品種中的一種,它們的毛色深淺不一樣,背部毛色深,公牛的角粗一些,母牛的角細一些。利木贊牛產肉率也比較高,尤其是產瘦肉,所以是肉牛養殖總較受歡迎的品種。利木贊牛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對飼料不挑剔,也可以放牧飼養,難產率雖然有,但是比夏洛來牛低一些。
4、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是英國出產的一種小型肉牛品種,它們有著發達的前胸肌,非常豐滿,四肢比較短,是非常典型的肉牛體格。
海福特牛是肉牛產肉率稍微低的品種,一般出肉率為百分之六十作業。該品種的肉牛產的牛肉肉質非常新嫩,味道也很鮮美,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海福特牛是一種增重快、抗病能力好、早熟的肉牛品種
⑷ 英國出口到中國的牛有些什麼品種
安格斯牛
安格斯牛的特徵是黑色無角肉用牛。起源於蘇格蘭東北部的阿佰丁,金卡和安格斯郡,是英國古老的肉用品種之一。
西門塔爾牛
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並不是純種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種。但由於西門塔爾牛產乳量高,產肉性能也並不比專門化肉牛品種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種。而且此品種在19世紀之前就被引進英國。
⑸ 世界肉牛都是怎麼排名的
1、西門塔爾牛
西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並不是純種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種。體格大、生長快、肌肉多、脂肪少西門塔爾牛公牛體高可達150-160厘米母牛可達135-142厘米。肉品等級高,肉色鮮紅、紋理細致、富有彈性、大理石花紋適中、脂肪色澤為白色或帶淡黃色、脂肪質地有較高的硬度、胴體體表脂肪覆蓋率100%。普通的牛肉很難達到這個標准。
在強度飼養條件下,周歲牛體重達500公斤以上,最高的日增重為1.88公斤。成年體重,公牛為1200公斤,母牛為800公斤。屠宰率為60-65%。胴體脂肪少,瘦肉多,肉質細嫩。
4、神戶肉牛
神戶牛肉是日本特產,主要產區是日本但馬地區,但並非所有神戶出產的牛都可以叫做「神戶牛」。真正的神戶牛要求非常嚴格。首先它血統必須很純正;其次,入選的牛必須是處女牛,否則吃起來會有輕微的乳臭;此外,還要經過脂肪混雜率、顏色、細膩度等項目的評定,四五級以上的才有資格稱為「神戶牛肉」。
⑹ 安格斯牛是哪個國家的
安格斯牛是英國的。
原產地及分布安格斯牛屬於古老的小型肉牛品種。原產於英國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並因地得名。育種工作從18世紀中後期開展,肉用性狀著重在早熟性、肉質、屠宰率、飼料利用率和犢牛成活率等方面進行選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現代肉牛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862年英國開始安格斯牛的良種登記,1892年出版良種登記簿。自19世紀開始向世界各地輸出,現在世界主要養牛國家人多數都飼養這個品種牛。
它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兩蘭和阿根廷等國的主要牛種之一。近幾十年來,美國、加拿人等一些國家育成了紅色安格斯牛。我國1974年開始陸續從英國、澳大利亞引進紅安格斯牛,與本地黃牛進行雜交。
目前,安格斯牛主要分布於新疆、內蒙古、東北、山東、陝西、寧夏等北部地區以及湖南、重慶等地。體型外貌安格斯牛體型較小,體軀低矮,體質緊湊、結實。成年公牛體高1308厘米,成年塒牛體高118.9厘米。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無角為其重要特徵,故也稱其為無角黑牛。該牛頭小而方,額寬,頸中等長、較厚,體軀寬深,呈圓筒形,四肢短而直,全身肌肉豐滿,具有現代肉牛的典型體型。紅色安格斯牛新品種。
與黑色安格斯牛在體軀結構和生產性能方面沒有大的差異。國外以黑色為主。3體重和體尺安格斯牛犢牛平均初生重25~32千克。成年公牛平均活重700-900千克,成年母牛500~600千克。
安格斯牛肉嫩度和風味很好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用品種名稱作為牛肉品牌名稱的肉牛品種。屠宰率一般為60%~65%,哺乳期日增重0.9-1千克。育肥期日增重(1.5歲以內)平均07~09千克。該牛適應性強,耐寒抗病,性情溫和易於管理,在國際肉牛雜交體系中被認為是最好的母系。
⑺ 牛有幾個品種
最早馴化的牛以役用為主。
以後,特別是18世紀以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消費需要的變化,除少數發展中國家的黃牛仍以役用為主外,普通牛經過不斷的選育和雜交改良,均已向專門化方向發展。如英國育成了許多肉用牛和肉乳兼用品種;歐洲大陸國家則是大多數奶牛品種的主要產地。英國的兼用型短角牛傳入美國後向乳用方向選育,又育成了體型有所改變的乳用短角牛。實驗牛品種的選取一般根據試驗需要進行,沒有專門的試驗用牛品系。
現代牛的生產類型可分以下4種:
(一)乳用品種
主要包括荷斯坦牛、娟姍牛、更賽牛等。
(二)肉用品種
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紅牛、無角紅牛、格羅維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肉牛與普通牛雜交育成的一些品種,如婆羅門牛、婆羅福特牛、婆羅格斯牛、聖赫特魯迪斯牛、肉牛王、幫斯瑪拉牛和比法羅牛等。
(三)兼用品種
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門塔爾牛、瑞士褐牛、丹麥紅牛、安格斯牛、辛地紅牛、沙希華牛和中國的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別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紅牛和新疆褐牛等。
(四)役用品種
主要有中國的黃牛和水牛等。有的黃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國的南陽黃牛、郟縣紅牛和魯西牛等。20世紀70年代前水牛在中國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此外,有些國家還培育成一種強悍善斗的鬥牛品種,主要供比賽用。
⑻ 安格斯牛在我國推廣情況
鑒於安格斯牛完美的肉質表現和飼養條件,中禾恆瑞重點打造了「貴牛」品牌。「貴牛」品牌旗下的牛肉,全部來自貴州畢節大方縣20多個智能現代化育種養殖場,為澳大利亞進口安格斯牛所繁殖,其飼養過程嚴格執行中國/歐盟雙重評級標准。「貴牛」旗下牛肉系列,涵納B2B產品、B2C產品、牛排產品、牛腩產品等全系牛肉品類。「貴牛」正在成為當地乃至全國優質安格斯牛品牌。
世界四大牛肉之一的安格斯,肌理緊致,花紋均勻,肉味醇厚多汁富有嚼勁,在世界八百多種肉牛品種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網紅」牛肉。
安格斯牛是英國古老肉牛品種,為當今世界四大頂級牛肉之一,起源於英國蘇格蘭東北部,因安格斯郡而得名,19世紀開始向世界各地輸出,是英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和阿根廷等國的主要牛種之一。尤其是澳大利亞安格斯牛,更是聞名世界,其用平衡營養高能量的方法進行飼養,包括穀物、植物蛋白、粗飼料、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幾種飼喂使脂肪含量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