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的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
英國的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屬於中上層次,作戰能力比法國和俄羅斯要強,只要艦載機到位那麼綜合作戰能力與中國一同僅次於美國的一大票核動力航空母艦。下圖為和法國共同研發的CVA/PA2航母方案,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最理想設計,搭載彈射器和阻攔索,艦載機為F-35C+固定翼預警機,如果不是英國的財政問題被「割閹」,那麼「伊麗莎白女王」級的作戰能力將可以達到美國「小鷹」級的水平
⑵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為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型的航空母艦,正有兩艘於建造當中。一號艦伊麗莎白女王號(HMSQueenElizabeth)將於2014年服役,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HMSPrinceofWales)則將於2016年開始服役。
本艦大約65,000噸排水量,幾乎比現在無敵級航母大三倍.這也是英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船艦和除美國之外世界上最強航母,在英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聽證會時,海軍上將AlanWest使用美國海軍用過的方法解釋機艦間相互操作性;也就是航母尺寸大小和機隊火力打擊間的決定系數:
本艦特徵是採用兩個艦島在甲板上,不同於美軍單一大艦島配上兩飛機升降梯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本艦主要是操作短場起降戰機(STOVL)的角色.最初雖然配置滑跳式甲板,但是後續可以改裝成用彈射機和攔阻索的CATOBAR構型.可以在F-35服役20年後退役時進行此改裝讓航母用更先進的未來飛機.
目前決定不使用核能機組因為成本太高.航母將使用總體動力推進(IFEP)系統由勞斯萊斯MarineTrentMT3036MW燃氣渦輪引擎構成.
已經開始驗證放置動力系統的最佳位置,甲板下的大機庫下方是主要考慮位置.目前設計中兩具燃氣渦輪引擎單元,各放置在兩個艦島下(4號甲板右舷).一次加油可以航行10,000海里(18520km).
⑶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綜合戰鬥力究竟怎麼樣
是全世界前三強。「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綜合戰鬥力是僅次於「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的,並且該航母還採用了不少的新技術!
此外,「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技術革新點是全電推進和雙艦島,該航母採用2台36兆瓦的MT-30燃氣輪機+4台10兆瓦的柴油機作為發電裝置,不過由於輸出功率不足又加上艦上其它設備的用電,使得該航母的最大航速只有25節,所以電力推進即使該航母的先進之處又是不足之處;雙艦島的設計到底是好是壞,目前還不還說就不評論了!
⑷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的介紹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英國命這艘新航母,是採用二戰著名戰艦名字,這艘排水量為六萬五千噸的航空母艦,被命名為「伊麗莎白女王號」。「伊麗莎白女王」號是英國海軍史上兩艘最大的艦艇中的首艦,這兩艘航母排水量65000噸,母港為朴茨茅斯。
⑸ 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的簡介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是英國於1912年預算批准建造的4艘裝備新式15英寸(381毫米)口徑火炮的戰列艦,至次年批准再建1艘。共建造5艘,即「伊麗莎白女王」號、「厭戰」號(Warspite,也有譯作「戰仇」號)、「巴勒姆」號(Barham)、「勇士」號(Valiant)和「馬來亞」號(Malaya)。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標准排水量29,150噸,主機輸出功率75000匹馬力,最高航速每小時25節,主要裝備有8門15英寸口徑主炮、12門(最初14門)152毫米口徑副炮以及中小口徑火炮等。該型戰列艦是英國首批動力全部使用燃油鍋爐的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於1912年10月21日開工建造。1915年1月竣工。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在服役期間進行了兩次較大的現代化改裝。經歷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海軍為鞏固在戰列艦火力方面的優勢地位,在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的極力主張下,決定在伊麗莎白女王級上安裝15英寸口徑主炮取代原先的13.5英寸口徑。為了趕進度15英寸口徑主炮的試制與製造同時進行,出於保密原因實驗用大炮被稱為「14英寸炮」。幸好火炮性能良好得以及時裝艦。由於主炮重量較大以及威力提升,所以比以往英國建造的無畏艦減少了主炮數量(8門15英寸口徑主炮齊射的炮彈重量超過10門13.5英寸口徑主炮),雙聯裝主炮炮塔採用艏艉對稱布置。減少一座主炮炮塔節省艦體的空間和重量,用來加強動力系統,提高防禦裝甲的厚度。伊麗莎白女王級是英國首批動力系統全部使用燃油鍋爐的戰列艦,不但有助於航速提高,燃料補給十分簡便。航速超過25節,已經接近早期戰列巡洋艦的航行速度。在速度上佔有的優勢可以在海戰中搶佔有利位置。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無論是火力、航速還是防禦裝甲都比之前建造的戰列艦有顯著的提高。一號艦伊麗莎白女王號1912年10月21日開工。原來計劃伊麗莎白女王級安裝16門6英寸副炮,伊麗莎白女王號建成後發現位於後部炮塔艦體兩舷的4門炮位置比較低(炮位比其他6英寸副炮降低一層甲板),易受海浪沖刷而無法使用,完工不久就拆除了,其他各艦均未安裝。
⑹ 英國新建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與我國的遼寧號航空母艦有多大差距,求實求對比
伊麗莎白女王號是英國最新一級的常規動力航母首艦,相比於早出生幾十年的遼寧號,當然差距是存在的:
首先看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女王」號排水量達6.5萬噸,長280米,寬74米,僅甲板面積就達1.3公頃,可搭載40架短距/垂直起降的F-35艦載機和直升機,是英國歷史上最龐大的戰艦,僅次於美國航母。英國新航母採用的全新設計,與美法航母格格不入,其最大特點就在於其「雙艦島」設計:兩個位於右舷的獨立艦島各司其職,前者專司航行操控,後者以艦載機起降控制為主。「雙島」設計提升了航母的抗打擊能力,並減少了艦載機起降過程中的氣流干擾,可謂是一舉兩得。
遼寧艦的載機數量一直未有官方的數據,由於中國現有的艦載機是J15,體型較大,佔用甲板面積大,預計連機庫一起計算可以存放25-30架各型作戰飛機,相比於中型艦載機,持續作戰能力明顯偏弱;起飛的頻率也未有官方數據,但可以肯定與伊麗莎白級相當於9萬噸核動力航母的出勤頻次來比的話,應該是明顯處於下風的;
遼寧號的設計之初並未定性為遠洋航母,所以其持續作戰和續航能力上和伊麗莎白相差很大:遼寧艦3850海里(32節),8000海里(18節);
航電和自衛武器方面,遼寧號要明顯優於伊麗莎白級。
⑺ 英國瑪麗女王號戰列巡洋艦獲得了什麼榮譽
「瑪麗女王」號戰列巡洋艦原計劃是作為獅級戰列巡洋艦的三號艦建造的,瑪麗女王號是獅級的改進型,尺寸比獅級略大,航速更快,裝甲防護上也有少許改進。在外觀上很難將她與獅級進行區分,因此多把其劃歸到獅級中。
瑪麗女王號是英國皇家海軍唯一一艘裝備坡倫火控系統的主力戰艦。得益於該系統的精確控制,瑪麗女王號獲得了皇家海軍「最佳炮術戰艦」的榮譽。
瑪麗女王號1911年3月6曰在帕爾默船廠開工,1912年3月20日下水,1913年8月完工。服役後編入大艦隊第一戰列巡洋艦隊。
1914年8月28曰參加了赫爾戈蘭灣海戰。1916年5月31曰參加曰德蘭海戰,在戰斗中遭到德國戰列巡洋艦德弗林格爾號與塞德利茲號集中射擊,因主炮塔彈葯庫發生殉爆而沉沒。1266名官兵中只有20人被驅逐艦救起。
⑻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是什麼類型伊麗莎白女王號用的是核動力還是燃氣
燃氣輪機,用的是MT30型燃氣輪機
是羅伊斯羅爾斯公司的最新產品,質量絕對一流,在功率、耐用性和設計角度超過了世界上使用最多的LM2500燃氣輪機
憑借MT30的功率,女王級採用了全電推進設計
⑼ 英國現役幾艘航空母艦艦號分別叫什麼
「
伊麗莎白女王
」級2艘:「伊麗莎白女王」號、「
威爾士親王
」號(在建)還沒建好排水量未知有人說是6.7萬噸
有人說是
中型航母
你覺得6.7萬噸級的是中型航母么
我覺得是4萬噸級的
「無敵」級3艘:「無敵」號、「卓越」號、「
皇家方舟
」號(均已退役);
⑽ 英國皇家海軍高速戰列艦伊麗莎白號,為什麼會以女王名字命名
古往今來,戰艦艦名的由來無非就是六個主要來源:人名、地名、動植物名、有特殊寓意的名詞、形容詞、編號。一般來說驅逐艦、護衛艦、炮艦等小型軍艦由於數量較大,經常會比較應付地使用動植物名、同首字母名詞形容詞和編號來命名;而對於巡洋艦、戰列艦、航空母艦等大型艦船來說,起艦名就是一件比較講究的事了。
英國皇家海軍軍旗伊麗莎白女王級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1912年10月21日開工。同級艦5艘: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厭戰號(HMS Warspite)、巴勒姆號(HMS Barham)、勇士號(HMS Valiant)、馬來亞號(HMS Malaya)。馬來亞號的建造經費來自英聯邦自治領馬來亞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