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西城門位於哪裡

英國西城門位於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09 20:15:36

㈠ 蒲壯所城的各門介紹

護城門兩壁用塊石壘砌,內夯實土、碎石,門面北,面闊2.30米,通進深6.64米,外層拱券門用四排條石分三層並聯縱券對稱砌法,券頂高3.4米,拱券厚1.15米,券頂距城頂1.60米,內層拱券門用青磚粘白灰並聯錯縫拱券砌築,券頂高3.85米,面闊2.68米,拱券厚1.58米,於二層拱券門之間置一石橫梁,其兩端分別拴入城牆牆體,石樑寬0.48米,厚0.35米,距地2.08米,為原門戶之頂梁,現門戶已毀。東門瓮城內天井面闊14.90米,進深16米,瓮城檯面闊19.60米,進深26.90米。
東門城堞
東門城堞主要修築於瓮城檯面一周,用規則塊石壘砌,堞高1.80米,堞口高1.13米,寬0.42米,城堞厚0.35米,箭孔方形,邊長0.25米,各堞口相距2.00米。 護城河今已成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但河道各段寬度和深度不一,河泥淤積較嚴重,河道兩側原護坡堤破損。原架設於東門外的吊橋現改為水泥橋。東門外南側敵台構築已毀,遺址尚可辨認。北側敵台構築破損,基座闊10.70,進深6.20米,頂殘寬7.80米,殘高7.60米。敵台靠城牆而築,外壁用不規則塊石壘砌,內夯實土與碎石。敵台頂遺有古榕樹一株,濃蔭蔽日。
東城牆
城牆長達425米,其內外兩壁均以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保存完整,城牆基闊5.30一11米。頂寬4.50米一10米,牆高3.10—6.20米。 南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門面闊脊高0.60米,兩坡頂舉折平緩,蓋陰陽合瓦,勾頭不設滴水。
南護城河、吊橋及敵台
護城河至今流淌,已成為城外旱田灌溉河道,由於年久失修,河道淤積嚴重,其各處深度、寬度不一,兩側原河道護堤亦殘損嚴重。原吊橋遺址現已由三條石板拼鋪構成單孔石橋,橋長4.00米,寬1.00米,石板厚0.20米。橋之東側護城河上置一分水橋閘,使河道一側貫通東城門河道,另一側河道引水流沿河人海,增強排水功能。
南門外兩敵台均靠城牆而建。其中東側敵台基闊8米,深5.70米,殘高3.00米,外築塊石,內夯實土、碎石。西側敵台基闊8.50米,深10.20米,殘高2.00米,外築塊石,內夯實土與碎石。
南城牆
城牆長達5 30米,其內外兩側均以塊石壘砌,內夯以實土、碎石,保存完整。城牆內外兩側比較陡直,城牆基闊5130—10米,高3 00—6.00米,頂寬5—7米。 西城門原殘損嚴重,僅存城門兩壁牆,其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門面闊2.35米,通進深8.40米,頂部拱券結構和城樓久毀。2002年,已對頂部拱券結構作恢復性修建。
西護城門(挹仙門)
護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以實土和碎石,門面南,面闊2.14米,通進深5.55米。分內外二層拱券門合築,外層拱券用六條石分三節並聯對稱砌築,券頂高3.05米,拱券厚0.60米,券頂距城牆(殘)l.20米。內層拱券門用青磚粘白灰並聯錯縫拱券砌築,券頂高4.03米,面闊2.80米,券厚1.40米。於二層拱券門之間並橫二條石樑,其兩端分別拴入城牆體,二石樑合寬0.70米,厚0.35米,距地3.07米,系原門戶之頂梁,現門戶已毀。 護城河現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由於年久失修,河泥淤積嚴重,河道各處寬度、深度不一,河道兩側護坡堤殘損嚴重。原架設於西門外的吊橋已毀,今為單孔石板橋,西門外北側敵台構築嚴重殘損,但遺跡可辨,南側敵台構築尚存,其靠城而建,基闊6.80米,深4.80米,殘高5.20米,頂寬4.20米。敵台外側為不規則塊石壘砌,內夯實土與碎石。
西城牆
城牆長達5 80米,其內外兩壁均以塊石壘砌,內夯以實土、碎石,城牆保存較完整,頂部略有殘損,其基闊5.50一l1.20米,頂寬4.50—10.0米,殘高3.50—6.40米。 城內地表水由西城牆外滲入,順街巷形成各條大小水溝,經仕美亭附近向南轉向南門街,穿街向東,再轉向東北注入文昌閣大水溝,流向為弧形,與南門街形成弓與箭式的搭配,象徵堅不可摧之意。城內南北向平行的有二條大水溝,其中每段各長30多米,寬l.7米,深1.6米,逐段設閘儲水,以供軍民洗滌防火。二大水溝流經東西街時,有二座小橋,東面石橋板九塊,西面橋石板八塊,象徵九經八卦之意。東西橋旁,各設有天燈,傳供夜間巡邏士兵和更夫敲梆照明。城內的水系與護城河相通,流出東門外吊橋後匯入蒲江,注入沿浦海口即東海。

㈡ 波西亞時光西城門在哪

這個可以在官方的攻略上查找相關資料視頻來確定西城門的位置,然後到達即可。

㈢ 北京西城區有幾個街道

截至到2016年,西城區總共有15個街道:西長安街街道、金融街街道、牛街街道、廣安門內街道、廣安門外街道、椿樹街道、德勝街道、天橋街道、月壇街道、展覽路街道、白紙坊街道、大柵欄街道、什剎海街道、陶然亭街道和新街口街道,261個居民社區。

西城區政府地址為二龍路27號。

(3)英國西城門位於哪裡擴展閱讀:

西城區地理位置簡介:

西城區位於北京中心城區西部。東以鼓樓外大街、人定湖北巷、舊鼓樓大街、地安門外大街、地安門內大街、景山東街、南長街、北長街、天安門廣場西側為界與東城區相連;北以南長河、西直門北大街、德勝門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環中路、裕民路為界與海淀區、朝陽區毗鄰;西以三里河路、蓮花池東路、馬連道北路為界,與海淀區、豐台區接壤;南以永定門西濱河路、右安門東城根、右安門西城根為界,與豐台區相連。區境東西寬7.1千米,南北長11.2千米,總面積50.70平方千米。

西城區處於平原區中的「北京緩傾斜沖積平原區」內,地貌單元由古永定河、清水河、溫榆河聯合沖積而成,全區處於該地貌單元的中部。地面高程30至50米之間,由西北向東南緩傾,平均坡度為1.2‰至1.3‰。景山為原北京城區的制高點。

㈣ 英國的最大港口城市是哪個

南安普敦-英國最大的客運港
天然良港

在英吉利海峽北岸的中心,坐落著一個20萬人口的大港市——南安普敦。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北距倫敦只有120多公里,且有鐵路和高速公路相連,因而它又起著倫敦外港的作用。港口處於特斯特與伊欽兩河口灣和索倫特峽之間,港寬水深,南面又有懷特島屏障,風平浪靜,宜於碇泊,是個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這個港城每年裝卸貨物超過3100萬噸,是英國名列前茅的遠洋海港,在南部諸港中,吞吐最更是高居榜首。

船艦登陸

南安普敦是個歷史悠久的港城,早在羅馬時期,這里已有船隻停泊,並形成了居民點。中世紀時,該城是英國的主要港口。英王獅心理查率領的十字軍就從這里啟航遠征。百年戰爭時,亨利五世的軍隊也從這里啟程,前往法國作戰。然而,港口的大發展是在1840年通火車以後。那時,越洋郵船多以此地為終點*岸。旅客下船後再轉乘火車前往倫敦等地。1877年,中國第一位駐外公使郭嵩燾萬里而來,也是在這里踏上英國土地的,在他的日記中把這里稱為蘇士阿姆敦。他的上岸標志著中國踏入了國際社會。

今天南安普敦仍是英國最大的客運港,有輪渡與海峽群島、懷特島以及法國相通。一些大型豪華的旅遊客輪,如294米工,6萬噸級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號,也以此地為家鄉,因為這里的遠洋客運站(Ocean Terminal)堪稱世界最好的客運碼頭。如今,港口的重點在貨運,尤其是雜貨集裝箱運輸。西岸也設有油輪碼頭和煉油廠,並有輸油管道通往倫敦。

泰坦尼克紀念碑

出了中心火車站朝東去,過地道、跨天橋,越過滾滾車流,就進入了繁華的市區。市東大公園里,塑有泰坦尼克紀念碑(Titanic Memorial)。泰坦尼克是1912年建成的大型客輪。它載著2200餘人從此地啟程開始處女航,駛往美國,途中與冰山相撞而沉沒。消息傳出,舉世震驚。後來,遇救的旅客捐資修建了這座紀念碑。

城色素描

從熱鬧的商業大街Above Bar Street南行,老遠望見一座大城門(Bargate),上有宏偉的城樓。它建於1180年前後,現已成為該市的標志。過城門,在高街(High Street)附近有聖邁克爾教堂和都鐸老屋(Tudor House)等名勝。後者是半木結構的三層房屋,有多個尖頂,漆成黑色的木柱構成條形框架,白牆相嵌其間,黑白分明,富有特色。它是500年前都鐸朝建成的,因而起名都鐸老屋,現為地方史博物館。從這里再朝西,就是中世紀的西城牆了。它系石砌而成,有10米之高,西城門也還存在。城牆外舊日是檣帆林立的碼頭,如今已淤為平地,令人有滄海桑田的感覺。然而作為港口城市,南安普敦比中世紀更為輝煌。不過它的碼頭都已移向更為開闊的市南半島了.

㈤ 西便門屬於北京哪個區

一、西便門屬於北京西城區。

二、西便門是北京外城西南角城門,位於北京城牆西南端角樓旁邊,主要由城樓、箭樓、瓮城組成。西便門與東便門,是北京修建較晚的兩個城門,起名時叫「偏門」。後來叫亂了,又成了「便門」。

㈥ 公元1世紀的龐貝古城建築面積、周長、東西長、南北寬各是多少

當時的龐貝古城建築在一個面積約63公頃的橢圓形台地上,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700米,周長3800米。城牆用石頭砌成,磚石城牆長達3公里,四周共設8個城門,其中東、南邊各有2個,西邊1個,北邊3個;另有14座城塔。當時最重要的城門是離海較近的西城門,即瑪麗娜門,在義大利語中是「通向大海之門」之意。

龐貝古城

㈦ 歐洲中世紀城堡

牙利布達佩斯的多瑙河兩岸和布達城堡區
【名稱】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多瑙河兩岸和布達城堡區
【類別】世界遺產
【批准年號】1987年
【遺產原屬】歐洲著名的中世紀古城
【遺產現狀】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多瑙河兩岸和布達城堡區,文化遺產.
【簡介】
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多瑙河兩岸和布達城堡區,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佩斯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城市,具有濃郁的古老氣息。主要的遺跡集中於多瑙河右岸布達城堡山上,有羅馬城市式的遺址和哥特式的建築。另有兩處著名建築聖瑪麗亞教堂和造型別致的漁人堡。
布達佩斯是歐洲著名的中世紀古城,它位於風景如畫的多瑙河兩岸。河右岸多山,稱為布達,左岸地勢平坦,稱為佩斯,將布達與佩斯連為一體的是橫跨河上的8座大橋和穿越多瑙河底的一條現代化地下鐵道。布達佩斯最主要的歷史遺跡都集中於多瑙河岸那座海拔167米的布達城堡山上,可以說,布達佩斯的歷史主要就是布達城堡山的歷史。
據考古發現,公元前3000年前後,便有原始居民在布達這塊土地上居住,公元1-2世紀,這里是羅馬帝國潘諾尼亞行省的首府。公元896年,來自烏拉爾山的馬扎爾族人來此處定居,並將其王宮建於布達佩斯以北險峻的維舍格拉德的山頂上。1241-1242年韃靼人入侵後,國王貝拉四世終於決定在河右岸的山嘴上構築城堡,建築圍牆,這一年是公元1247年,也是城堡山的真正的得名之時,此後又用了幾十年的時間,這座城市才初具規模,這就是最早的布達佩斯。14-15世紀可以稱為城堡山的全盛時期,這里逐漸發展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工商業之發達和藝術之繁盛享譽全歐。1541-1686年間,這里被土耳其人所佔,淪入異族鐵蹄之下達145年,在此期間,各種古跡遭到嚴重破壞,18-19世紀得以重建,被毀的王宮改為巴洛克式建築,1872年,布達與佩斯正式合並。
布達依山而建,地處河岸台地和山坡之上,地形奇特,風光別致,這座狹長的古城長約1500米,寬約500米,只有3個城門可以通行,易守難攻。
全城共有4條平行的主要街道,大大小小的廣場是城內最獨特的景觀,這是當年居民們自由交易的場所。縱橫的街道和頻繁出現的小廣場反映了歐洲中世紀城市的特點,城堡區的中心是聖三神廣場,廣場上原有一座哥特式教堂,土耳其人佔領期間被毀,19世紀末得以重修。此外,聖埃蒂安國王的雕像和巴洛克式的聖三神圓柱是廣場上更亮麗的焦點,為整個廣場增色不少。坐落於西城門附近的是當年的市政大廳,即布達城最高行政長宮的府邸,整個建築分為5層,基座為石制,高聳的尖頂尤其引人注目。
城堡山另外兩處著名的景點是有700餘年歷史的聖瑪麗亞教堂和造型別致的漁人堡。
聖瑪麗亞教堂又稱馬加什教堂,這是由於1470年,匈牙利國王馬加什曾命手下將自己的王徽懸掛於教堂的南門上。這座教堂始建於13世紀中葉貝拉四世時,此後的幾百年間,眾多的國王在這里舉行加冕儀式,固此又稱為加冕教堂。此外,許多國王的婚禮,王室慶祝軍隊出征凱旋等儀式也多在這里舉行,可以說,聖瑪利亞教堂是布達佩斯歷史的見證。這座教堂從風格上來說屬哥特式建築,在穹形尖頂的西大門兩側有一高一低不對稱的兩尖塔,南塔高80米,帶有彩石花紋,是教堂外觀最美麗的部分,另一很矮很粗的貝拉塔,帶有4個角樓,拱頂都用彩色玻璃鑲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牆壁和牆角造型多變,給人靈巧而雅緻的感覺。教堂的聖瑪利亞門額上有描述聖母歸天的14世紀浮雕,教堂內部壁畫描繪了聖徒們的行事。教堂前聳立著一座八角形石塔,雕刻十分特別。這座教堂在土耳其人佔領時曾被改建為清真寺,布達城光復後又恢復為天主教堂,它現在的外觀是在1874-1896年修繕時定下來的,當時許多傑出藝術家參與了城堡的修繕。
白色漁人堡是在中世紀城牆的根基上建造的一段100多米長的白石牆。牆內沿階梯拾級而上,可看到寬敞的城頂和兩側半人高的護牆,城內還有烽火台似的圓塔樓。
此外,還有匈牙利末代皇帝和攝政王霍爾蒂的皇宮,這是一座巴洛克式的華麗皇宮,現已辟為博物館,匈牙利民族畫廊、城堡博物館和國家圖書館都設於皇宮內。
城堡山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還是一處獨特的自然景觀。美麗的多瑙河在這里形成一個半圓,城堡山就坐落在河套中間,山南端的橢圓形主峰聳立在多瑙河畔,俯視著佩斯城。從凹進去的對岸看,山水相映,城堡山巍峨壯麗。山後則是格列特山的巨大剪影,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畫。
佩斯雖然沒有布達那麼悠久的歷史和眾多的古跡,卻也是布達佩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佩斯地處平原,是全國的行政和工商業中心。這里林木繁茂,道路筆直。小林蔭道環繞的內城,是老佩斯的中心。內城有古老的王宮、博物館、科學院和大學區,也是政府機關和議會所在地。
位於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國民議會大廈,建於1884-1904年,是一座新哥特式建築,長268米,高96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河畔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它始建於13世紀,原是羅曼式建築,後改為哥特式。奧斯曼王朝時再次遭到破壞,至1739年重建完成。目前,這座教堂里仍有一個朝向麥加方向的壁龕室,標明它在奧斯曼王朝時期曾是一個清真寺。
布達佩斯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城市,悠久的文化使它具有濃郁的古老氣息。美麗的多瑙河穿城而過,又為它增添了迷人的自然色彩。再加上這里的保護工作十分得力,使布達佩斯這座古城一直象一幅迷人的畫卷一樣展現在世人面前。布達佩斯城堡山
布達佩斯城堡山(匈牙利)
城堡山是布達佩斯最早的舊城,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館,展示了布達
佩斯城市發展的歷史和匈牙利民族的過去。
城堡山的地勢險要,它坐落在瀕臨多瑙河岸的一座海拔167 米的山岡
上。選擇這樣的地方修建城堡,顯然是當年出於戰爭防禦的需要。這座狹長
的古城長1500 米,最寬處不超過500 米。城四周順著山坡高牆壁壘,只設有
3 個城門可以通行。這樣的地勢易守難攻。
城堡山始建於13 世紀,來自烏拉爾山的馬扎爾族人經過幾百年的游牧遷
移,終於在公元896 年定居在匈牙利這塊土地上。最初的王宮本來建在布達
佩斯以北險峻的維舍格拉德的高山頂上。韃靼人入侵之亂結束以後,國王貝
拉四世於1247 年決定在城堡山修建城堡,先後用了幾十年時間才使它初具規
模,這就是最早的布達佩斯。
14~15 世紀是城堡山的全盛時期,這個當時被稱作「布達」的山城成為
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1541 年土耳其人侵入匈牙利,首都布達落入
奧斯曼帝國之手,在外族人鐵蹄之下達145 年。在此期間,城堡山年久失修
並屢遭火災、地震和戰亂之患。匈牙利獨立後,於18~19 世紀重新城堡山,
被毀的王宮改為巴羅克式建築。此時的布達已大大地擴展,除城堡山外,山
下多瑙河右岸的許多地方也建起了街區。1873 年布達與多瑙河左岸的佩斯兩
城合並,成為統一的布達佩斯,這時的城堡山僅成為首都一角。
城堡山全城共有4 條平行的主要街道,若干橫向的胡同和叉道又將各主
要街道相互貫通。每隔不遠,街角上就有一個或大或小的廣場,這是居民當
年自由交易的場所。這樣的街道布局反映了歐洲中世紀古城的特點。
在西門附近,矗立著一幢石基座的五層大樓,那高聳的尖頂顯得格外壯
觀。它是當年的市政大廳,即布達城最高行政長官的府第。可以想像在幾百
年的歲月里,這里曾經戒備森嚴,冠蓋雲集,好不壯觀,只是今天已經事過
境遷,樓前廣場空空盪盪,往日的一切盛況都成了過眼煙雲,只有不遠處的
軍事歷史博物館還在默默地陪伴著它。這個博物館原來是個大兵營,現在展
示匈牙利在歷史上擁有過的各種兵器,其中還可看到幾門中國清朝的銅炮,
想來這該是參加八國聯軍的奧匈帝國軍隊掠回的「戰利品」。
城堡山最有名的景點是馬加什教堂(聖瑪麗亞教堂),它已有700 年的
歷史。這座哥特式的建築物精美絕倫,簡直是件藝術珍品。教堂牆壁、牆角
的造型多變,看上去十分協調雅緻。教堂的拱頂尤為壯觀,皆由彩色玻璃鑲
嵌而成,拼成美麗的圖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教堂兩側高聳若干尖塔樓,
其中最高的一個呈圓柱形。它下半部分的四周布有5 層尖拱頂的長窗,往上
猶如一段經過雕鏤的象牙塔,再往上陡然變細,好像插在那裡的一把利劍直
指青天。
這座教堂建於1255~1269 年,在以後的一個世紀中不斷得以完善。1470
年,匈牙利太平盛世時代的著名國王馬加什下令將自己的王徽懸掛在這個教
堂的南門上,馬加什教堂便因此而得名。在幾個世紀當中,這個教堂內舉行
過各種隆重的慶典,包括為國王加冕,國王舉行婚禮和王室慶賀軍隊出征凱
旋等。土耳其人佔領時期,它曾被改為清真寺,布達光復後又被恢復為天主
教堂。它現在的外觀是在1874~1896 年那次修繕後固定下來的。當時全國許
多傑出的藝術家參與了這次規模宏大的修繕工程。
馬加什教堂緊靠城堡山的另一處名勝——白色的漁人堡。這是本世紀初
在原中世紀城牆的根基上建起的100 多米長的白石牆。牆內沿階梯拾級而
上,城頂上相當寬敞,兩側築有半人高的護牆。城上每隔不遠,修有一座烽
火台似的圓塔樓,塔頂尖尖的,好似一頂頂白色斗笠。站在漁人堡的城上眺
望,多瑙河從腳下靜靜地流過,對岸的國會大廈、沿河各種建築物,鬱郁蔥
蔥的瑪爾吉特島和遠處的群山盡收眼底,使人心境豁然開朗。難怪人們公認,
漁人堡為城堡的景觀增色不少。
城堡山的南端被規模宏大的古王宮全部占據。只要看到至今尚未修復的
彈痕累累、搖搖欲墜的舊宮門,就可以想像這座歐洲聞名的宮殿在歷史上經
歷過的磨難。最早在這里建造王宮是在13 世紀,實際上那隻不過是個很簡陋
的築有高牆的堡中之堡,直到十五六世紀才逐漸形成具有三大庭院的哥特式
宮廷建築。後來幾經戰亂,又經歷了土耳其人的佔領,古王宮毀壞嚴重。1715
年,臨近多瑙河的最南端王宮首先被修復。1749~1770 年,在一批奧地利名
建築師的參與下又改建了王宮的其他部分。這項浩大工程竣工後,王宮面貌
一新,只是建築風格已由中世紀的哥特式改變為巴羅克式,建築布局也發生
了很大變化。從19 世紀奧匈帝國建立到1905 年,它進一步臻於完善,成為
歐洲最輝煌的王宮之一。在這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匈牙利的許多王室在這里
享受過豪華的生活,著名的希茜公主、匈牙利末代國王和攝政王霍爾蒂都曾
在這里居住過,不幸的是二戰的炮火又幾乎將它變成廢墟。
如今經過幾十年的修復,這座宮殿已向遊人開放,每天吸引著眾多的參
觀者。它的正殿已被辟為「民族畫廊」,在上下三層的巨型大廳里展示著匈
牙利歷代名畫家的大量繪畫和雕塑精品。配殿部分被辟為「匈牙利工人運動
博物館」和「布達佩斯歷史博物館」。全國最大的藏書地——塞尼亞國家圖
書館也設在這里。
王宮的庭院也格外氣派。在面對多瑙河的殿前廣場上,聳立著歐仁尼大
公騎馬的青銅塑像,他是1686 年匈牙利從土耳其人手中收復布達城的軍事首
領。塑像的那種橫刀立馬、威風凜凜的神態栩栩如生。院里還有一組群雕也
很吸引人,它描繪了馬加什國王與他的寵臣們外出打獵的情景。僅從王宮庭
院的眾多塑像中就不難看出,匈牙利在中世紀以後受文藝復興的影響,藝術
水平曾達到相當高的程度。
在宮殿的左側,原有一個很大的御花園,可惜現在只留下了一座鋪滿碎
石的空地。從御花園到王宮大門之間,還留有大片建築物廢墟。
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城堡山作為歷史古跡得到很好的修繕。可惜在二
戰期間,它再度受到嚴重損壞,王宮和一大片民宅被炸成一片瓦礫堆。1945
年開始重建,幾十年來從未停頓。目前除規模宏大的王宮尚未完全修復外,
城堡山的其他部分基本上再現了100 多年前的原貌。以自己濃郁的古風和民
族風格,引發著國內外遊人的思古之幽情。

㈧ 皇城四門分別是什麼門

皇城四門分別是: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1、天安門
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2、地安門
地安門,俗稱後門,是北京中軸線上的標志性建築之一,明清皇城北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樓以南。1954年拆除。
3、東安門
東安門,是明清時北京皇城的東門,皇城四個大門之一。其它三個大門為天安門(皇城南門)、地安門(皇城北門)及西安門(皇城西門)。
4、西安門
西安門是北京明清時期皇城的西門,位於西城區中部。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萬曆十四年(1586)重修,1950年毀於火災,形制類似於地安門。

㈨ 西城在順義的哪個方向

一、西城區在順義區的西南方向

二、西城區位於北京市中心城區西部。東以鼓樓外大街、人定湖北巷、舊鼓樓大街、地安門外大街、地安門內大街、景山東街、南長街、北長街、天安門廣場西側為界與東城區相連;北以南長河、西直門北大街、德勝門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環中路、裕民路為界與海淀區、朝陽區毗鄰;西以三里河路、蓮花池東路、馬連道北路為界,與海淀區、豐台區接壤;南以永定門西濱河路、右安門東城根、右安門西城根為界,與豐台區相連,全區東西寬7.1公里,南北長11.2公里,總面積50.70平方千米。2010年7月1日,宣武區並入西城區,成立新西城區,轄區設15個街道、255個社區。

三、順義區位於北京市東北方向,距市區30公里,北鄰懷柔區、密雲區,東界平谷區,南與通州區、河北省三河市接壤,西南、西與昌平區、朝陽區隔溫榆河為界。地理位置北緯40°00'~40°18',東經116°28'~-116°58',境域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30公里,總面積1019.89平方公里。

㈩ 西城門瓮城遺址怎麼樣

廣州明代西城門瓮城遺址 位於中山七路西門口的明代西城門瓮城遺址,是迄今發現廣州現存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唯一城樓基址,也是廣州城市發展的重要歷史實物依據之一,更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內容。城垣由紅沙岩條石包邊,牆芯以黃褐色土夯實。現存東西殘長18.45、南北寬18.15、基址殘高3.7米。據史志記載朱元璋滅元之後派朱祖亮到廣州,拆宋代三城,擴展成現在廣州舊城區的格局。今大東門、西門口、大北門、小北門等地名就是從此開始的。清代一直沿用明代的城牆,到民國時期,孫科任廣州市市長,對舊城進行破壞性建設,移平城牆和城門,並在一些地點沿城體建築馬路。如今在人民中路、越秀中路等路段仍可見到明城牆壓在路面下的跡象。1999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果沒有人介紹,你走過中山路,瓮城遺址的旁邊,可能會以為是什麼爛地呢。

閱讀全文

與英國西城門位於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和中國哪個國家強盛 瀏覽:926
成年英國鬥牛怎麼打理 瀏覽:143
印度人問候午飯怎麼說 瀏覽:263
為什麼印度訂單還在增加 瀏覽:433
義大利tec喇叭哪裡做的 瀏覽:298
英國授課型怎麼讀 瀏覽:439
印度高鐵哪裡造 瀏覽:553
500萬印尼盾英文怎麼說 瀏覽:792
越南清真寺有多少 瀏覽:350
越南人打疫苗要用什麼手續 瀏覽:157
有多少個國家暗中支持伊朗 瀏覽:253
泰幣和越南幣哪個值錢 瀏覽:80
越南寫中國字多少錢 瀏覽:194
印度如何吞並海得拉巴 瀏覽:468
涼拌的義大利面叫什麼 瀏覽:118
伊朗外長談話線路說了什麼 瀏覽:145
去印尼打工怎麼回國 瀏覽:690
越南語明天我去找你怎麼寫 瀏覽:900
印尼有什麼體育網站 瀏覽:569
越南人游中國怎麼樣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