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歷年gdp增速一覽表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王晨婷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中國一季度經濟「成績單」。
除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外,一季度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例如全球疫情持續、俄烏沖突、大宗商品與能礦資源緊張、全球高通脹引發新一輪加息潮等。
在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的當下,多家機構於近日公布了一季度GDP預測值。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0家機構對一季度GDP增速預測值在4.6%-5.4%之間,平均預測值為4.9%。
圖源:視覺中國
受國內疫情與地緣政治沖突影響,出口在一季度同樣受到一定沖擊。
受本輪疫情沖擊最大的上海港與深圳港分別佔全國集裝箱吞吐量的17%、10%。華創證券測算,假設上述港口出口增速下滑30%,將對3月出口負向拖累近9個百分點。
不過總體來看,光大證券認為,一季度出口依然能有力支撐經濟。1-2月的貿易順差達到1160億美元,同比增長19.5%,雖然進口增速有所回升,但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從貿易順差來看,1-2月貿易順差達到1160億美元,同比增長19.5%,達到了有數據記錄以來的第二高,僅次於2015年同期的1198億美元。
海關總署在4月13日發布數據亦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平穩開局,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13.4%。
參考2021年一季度凈出口對GDP的拉動達到了4.63%,光大證券預計今年一季度,凈出口也會對經濟帶來較大的正貢獻。
穩增長政策繼續加碼
疫情打亂復甦節奏,機構普遍預測,一季度GDP增速或降至4.9%左右。對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後續擴張性加碼的概率大幅上升。
一季度,一大批政策以「穩增長」為名全面鋪開。
貨幣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25個百分點。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此次降准為全面降准,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65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釋放長期資金5300億元,對穩定經濟增長和穩定股市皆具備重要作用,對實體經濟特別是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業是一場及時雨,屬重磅利好消息。」
同時,減稅降費也仍是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頭等大事」。
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撰文提到,今年繼續實施更大規模組合式減稅降費。中央財政周密設計總體方案和具體路徑,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退稅與減稅並舉,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強力支撐,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
基建投資在今年穩增長中角色持重。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3月29日召開的國常會亦再次強調,部署用好政府債券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補短板增後勁和經濟穩定增長;決定新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資源保障和防災減災能力。
對於下一步穩增長政策的發力方向,中信證券研報指出,二季度政策加碼的緊迫性明顯上升,預計穩增長政策從全面鋪開轉向集中發力,市場多項悲觀的經濟預期已經達到極致,二季度開始經濟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在減弱,預計二季度大概率呈現先抑後揚走勢。
","force_purephv":"0","gnid":"9de647e41f21968e4","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073d2b0ad978389.jpg","width":"816"},{"desc":"","height":"11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2ce9d62f03b140a.jpg","width":"1700"},{"desc":"","height":"11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a855799329b4ea8.jpg","width":"1700"}]}],"original":0,"pat":"mass_leader,piece_72time,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01056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ef7c4590df30722f","src":"時代周報","tag":[{"clk":"keconomy_1:gdp","k":"gdp","u":""},{"clk":"keconomy_1:cpi","k":"cpi","u":""},{"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時代周報","k":"時代周報","u":""}],"title":"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即將出爐:多家機構預測GDP增速4.6-5.4%信息一:2010 - 2014我國經濟發展基本數據年份項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GDP增長速度10.45%9.30%7.70%7.70%7.4%單位GDP能耗降幅0.... - :[答案] (1)從題型看,此題屬於分析說明題,要求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來說明一些問題.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從設問看... 通過對比,要麼找到成就要麼看到存在的問題.從第一欄GDP的增幅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增速放緩;從第二欄數據來看,單...
歷年中國gdp增長率: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13.40% 11.80% 10.20% 9.70% 8.8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7.80% 7.10% 8.00% 7.30% 8.00%2003 2004 20059.10% 10.10% 9.90%
2007年至2018年中國GDP增長率 - : 中國2007年至2018GDP年度增長率:2018年增長6.8%,其它年份如下供參考.
中國歷年gdp一覽表 - : 中國最近5年的GDP為:2019年14.34萬億美元,2018年13.89萬億美元,2017年12.31萬億美元,2016年11.23萬億美元,2015年11.06萬億美元.注: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1953 - 2006年中國歷年GDP增長率 - : 1953 15.6%1954 4.2%1955 6.8%1956 15.0%1957 5.1%1958 21.3%1959 8.8%1960 -0.3%1961 -27.3%1962 -5.6%1963 10.2%1964 18.3%1965 17.0%1966 10.7%1967 -5.7%1968 -4.1%1969 16.9%1970 19.4%1971 7.0%1972 3.8%1973 7.9%...
我國歷年GDP增長率是多少? - : 不知道你曉不曉得,每年國家統計局都會修正以前的經濟數據,並且全都是上調,所以,改革開放31年來,GDP年增長率在10%稍多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2005~2009年中國第二次經濟普查修訂數據,2007年增長率與1992年以來最高值持平...
中國2003~2013,10年的GDP增長率各是多少? - : 2003年 10.00%2004年 10.10%2005年 11.30%2006年 12.70%2007年 14.20%2008年 9.60%2009年 9.20%2010年 10.50%2011年 9.30%2012年 7.80%2013年 7.70%
中國GDP的各產業各個年份增長率 - : 中國各產業各個年份增長率 (單位:%;不變價,上年為100%) 年份 GDP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工業(第二產業) 建築業(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2013年 7.7 4.0 7.8 7.6 9.5 8.3 2012年 7.8 4.5 8.1 7.9 9.3 8.1 2011年 9.3 4.3 10.3 10.4 9.7 9.4 ...
2000——2008年中國GDP增長速度及世界排名前10: 08年 增長率 Rank Country GDP - real growth rate (%) Date of Information 1 Azerjan 26.40 2005 est. 亞塞拜然共和國 2 Angola 19.10 2005 est. 安哥拉共和國 3 Equatorial Guinea 18.60 2005 est. 赤道幾內亞共和國 4 Armenia 13.90 2005 est. 亞...
求中國1950年—2007 年各年GDP和增長率 - : 1950年-2006年gdphttp://node3.foto.ycstatic.com/200806/09/c/26517868.jpg2007年世界GDP前12位:(單位:百萬美元)1 United States 13,811,2002 Japan...
② 2020年gdp總量是多少
2020年GDP同比增長2.3%,GDP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億元。
2020年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20年,全球GDP總量達到583.3萬億人民幣/84.5萬億美元的規模。
③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國經濟負增長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今年一季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對各國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帶來重大影響,宏觀經濟數據反映的其實是微觀主體的冷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
一季度我國經濟負增長不具有歷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綜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嚴重抑制正常經濟活動,世界多國經濟已出現停擺半停擺狀態,國際經貿往來幾近停頓。疫情期間的經濟運行,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下的經濟運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並非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
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空前考驗。本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疫情沖擊,我們迅速果斷採取超常規的防控舉措,不僅在較短時間內阻斷了本土疫情傳播,也有力保障了14億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會秩序安全穩定。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難免要付出一定代價,但生命無價,相比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濟短期承壓這個代價是必須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當前經濟運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復。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程。從3月份以來的情況看,各項經濟指標正在逐步好轉。生產方面,用電量、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明顯恢復,3月份工業降幅比前2個月大幅收窄12.4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降幅收窄3.9個百分點,4月上旬用電量已同比增長1.5%。需求方面,內需正在不斷恢復,一季度投資、消費降幅分別比前2個月收窄8.4個、1.5個百分點。預期方面,3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回升16.3個、22.7個百分點,雙雙重回榮枯線以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指出,中國經濟出現的復甦趨勢令人鼓舞。
④ 我國一季度GDP達270178億元,中國經濟面臨著哪些挑戰
我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面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房地產市場捆綁了中國的經濟、普通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比較弱以及實體經濟的融資比較困難。
中國一季度的GDP已經達到了270,000億元人民幣,這對於中國來說依然創造了奇跡,因為一季度已經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國家依然能夠獲得如此好的成績。同樣中國的經濟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所以必須要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借項解決。
眾所周知,房地產市場已經捆綁了中國經濟,中國的經濟發展確實靠著房地產市場的推動,才能夠獲得現在的成績的,但是我們國家正在進行經濟的轉型,所以必須要減少對於房地產市場的依賴,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中國的經濟結構變得更健康。
中國的經濟發展所遇到的問題是非常明顯的,中國的問題是需要靠發展才能夠解決的,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也是需要靠發展才能夠解決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⑤ 一季度中國各地的GDP釋出 ,各地經濟的壓力在哪裡
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8%。地方層面,一季度新疆GDP同比增長7%,領跑全國;江西增長6.9%,位居第二;湖北和福建均增長6.7%,並列第三。增速6%以上的省份還有:貴州(6.6%)、山西(6.5%)、西藏(6.4%)、湖南(6%)、海南(6%)。
一季度的報告指出,全國共有23個省份的GDP,超過了全國的增速這個指標,盡管不是很好,但是在疫情當下還是值得表揚的。
大家可能會發現,我們生活中的一些東西也在慢慢的上漲,這些都是因為國際局勢而導致的,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國際局勢的變化正在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現在只能希望戰爭,趕快結束,否則的話,對於中國經濟來說壓力會越來越大。
當然我對中國的經濟還是非常有信心的,今年依然能夠實現穩步的上漲。
⑥ 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數據,我國的GDP有何變化
一、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發展基礎更加鞏固
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532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8402億元,同比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07154億元,同比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96611億元,同比增長11.8%,兩年平均增長4.9%。
二、生產形勢不斷向好,發展動力持續激發
二季度,夏糧夏油再獲豐收,生豬生產快速恢復,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5.5%。工業生產持續較快增長,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拉動經濟增長2.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6.4%,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佔GDP的比重為28.3%,比一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佔比回升態勢已延續三個季度。
上半年,工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以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較快,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15.9%、17.0%、21.0%、29.1%、13.6%和20.3%,合計拉動經濟增長9.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6.6%。
三、消費拉動作用明顯,投資凈出口協同發力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顯著。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1.7%,拉動經濟增長7.8個百分點。
投資需求拉動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上半年,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9.2%,拉動經濟增長2.4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4.4%。
凈出口需求延續增長勢頭。穩外貿成效繼續顯現,進出口增勢良好。上半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9.1%,拉動經濟增長2.4個百分點,兩年平均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
四、新動能助推經濟恢復,新業態釋放市場活力
新動能發展勢頭良好,新興產業表現活躍。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2.6%和22.8%,分別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7和6.9個百分點。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營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7.6%和28.3%。
夏糧生產再獲豐收 生豬產能持續釋放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 李鎖強
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農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毫不鬆懈抓緊抓實糧食生產,夏糧再獲豐收,為實現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生豬生產快速恢復;主要農產品市場供給充足,農產品價格總體平穩。農業經濟形勢總體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一、夏糧生產再獲豐收,增產59億斤
2021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16億斤,比2020年增加59.3億斤,增長2.1%;其中小麥產量2687億斤,增加52億斤,增長2.0%。
夏糧播種面積恢復性增長,扭轉了連續五年下滑勢頭。2021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3.97億畝,比上年增加398.2萬畝,增長1.0%;其中小麥播種面積3.44億畝,增加300.4萬畝,增長0.9%。
夏糧單產穩步提高,連續三年保持增長。2021年全國夏糧單產367.7公斤/畝,比上年增加3.8公斤/畝,增長1.1%;其中小麥單產390.9公斤/畝,增加4.2公斤/畝,增長1.1%。
二、畜牧業保持穩定增長,生豬生產快速恢復
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429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802萬噸,增長23.0%。豬肉產量快速增長,牛羊禽肉產量穩定增長,禽蛋產量有所下降,牛奶產量保持較快增長。
生豬產能持續釋放,存出欄同比大幅增長。二季度末,生豬存欄43911萬頭,同比增加9915萬頭,增長29.2%,比一季度末增長5.6%;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564萬頭,同比增加934萬頭,增長25.7%,比一季度末增長5.7%。上半年,生豬出欄33742萬頭,比上年同期增加8639萬頭,增長34.4%;豬肉產量2715萬噸,增加717萬噸,增長35.9%。
三、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體平穩,部分品種價格漲幅較大
二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0.1%,受生豬價格下降影響,漲幅比一季度回落7.7個百分點。
分類別看,二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呈「三升一降」的特點。其中,農業產品價格上漲11.3%,漲幅比一季度回落6.6個百分點;林業產品價格上漲4.7%,漲幅比一季度擴大3.2個百分點;漁業產品價格上漲17.3%,漲幅比一季度擴大12.9個百分點;飼養動物及其產品價格下降15.6%,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4.5個百分點。
工業升級態勢明顯 企業利潤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 江 源
2021年上半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持續鞏固,工業經濟繼續穩定恢復,產能利用率處於近年較高水平,出口保持快速增長,企業效益改善。
一、工業生產穩定增長,產能利用率水平較高
工業生產增長較快,增速高於疫情前水平。1月份至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增速較一季度回落8.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為7.0%(以2019年相應同期數為基數,採用幾何平均的方法計算),較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增速略高於疫情前水平。產能利用率處於近年來較高水平。1月份至6月份,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9%,較去年同期提高6.8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為近年來較高水平。
二、工業升級態勢明顯,新動能成長壯大
裝備和高技術製造業引領作用凸顯。1月份至6月份,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2.8%、22.6%,明顯高於其他行業板塊;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1.0%、13.2%,增速較一季度回升。電子和新興產品快速增長。受新建投產、價格上漲、國產化替代效應拉動,1月份至6月份,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電子元件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8.1%、41.7%、39.9%,部分電子器件產品生產增速達到近五年最高水平。另外,工業機器人、太陽能電池、電子計算機整機分別增長69.8%、52.6%、40.6%,兩年平均增速均在20%以上。
三、原材料生產基本恢復,消費品生產繼續改善
原材料行業平穩增長。1月份至6月份,原材料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兩年平均增長6.0%,接近疫情前水平。消費品行業持續恢復。1月份至6月份,消費品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兩年平均增長4.8%。
四、工業出口快速增長,重點商品出口強勁
工業出口交貨值快速增長。1月份至6月份,我國工業出口交貨值實現同比增長22.9%,兩年平均增速為8.1%。十大主要出口行業均實現15%以上的較快增長,其中汽車、專用設備、電氣機械、電子行業出口分別增長46.4%、33.7%、29.9%、17.6%,兩年平均增速均在10%以上。抗疫相關物資出口大幅增長。醫葯製造業出口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增長勢頭,1月份至6月份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53.5%;防疫用品所需原料海外需求旺盛,拉動化纖製造業出口交貨值增長51.8%。
五、工業企業盈利增加,經營狀況繼續改善
工業企業利潤較快增長。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3.4%。營業收入利潤率有所提升,1月份至5月份為7.11%,同比提高2.05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面持續縮小,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少29.6%。
能源供需穩定恢復 清潔能源佔比提高
⑦ 2021年中國gdp與美國差多少
同樣根據IMF預測,2021年中國GDP為8.2%,美國為3.1%,增速差回落到5.1%。
物價上漲,直接影響的就是消費,物價太高,消費自然就會萎縮。因此,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並不好。前幾日,美國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完成名義GDP為58189億美元,環比年化增長僅為2%,比二季度少了4.7個百分點,增長大幅下滑。
從美國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一季度GDP為53678億美元,同比增長0.3%;二季度GDP為57118億美元,同比增長12.6%。再加上三季度的數據,美國前三季度GDP為168985億美元,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同比增長5.7%。
拉動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是消費:
佔比高達70%。在2018年,美國消費支出創造的GDP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7%,美國是世界第一大消費國。因此,物價上漲對美國經濟發展很不利,直接影響到消費。如果在第四季度,仍然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脹率,那必然還會影響。
相比而言,中國則有所不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名義GDP為2909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換算成美元是44966.14億,比美國少13223億美元。增速比美國高一點,不過低於我國第一季度的18.3%,第二季度的7.9%。
⑧ 2022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這一成績屬於什麼水平
這個成績在國際上已經達到了前5名的水平了,中國屬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一季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我們國家的GDP的成績依然是非常亮眼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關注到了,我們國家的GDP在第一季度已經實現了超過270,000億元的成績,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的發展是非常具有潛力的,而且中國的經濟發展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最發達的一個國家,並且美國的GDP排名第一,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毫不遜色於美國。中國屬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每年所能夠獲得的GDP收入可以達到1,000,000億元。
總而言之,我們國家第一季度所取得的成績是非常不錯的,如果照此速度發展的話,我們國家今年能夠實現超過1,000,000億元人民幣的收益。中國會把更多的錢用於基礎設施投資的,畢竟我們國家發展的宗旨是為了普通老百姓服務的。
⑨ 2021年一季度gdp
202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兩年平均增長3.4%。目前,全國主要農區氣候條件總體有利,春耕春播進展順利,冬小麥總體長勢略好於常年。
GDP的特點
GDP一般指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中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出產的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理論上計算結果相同。
⑩ 2022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這一數據意味著什麼
2022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這一數據意味著什麼?
6、房地產行業被調控很長時間了,如果調控措施有意放鬆一點,對經濟的拉動就會立竿見影。所以,保持中國經濟適度增長,我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