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利監理資格取消了,現有水利監理工程師何去何從
監理工程師何去何從
無獨有偶,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也於近日印發《關於優化本市建設單位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自3月1日起部分社會投資項目、公用事業工程和住宅小區工程可不聘用工程監理。
1998年起,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借鑒國外經驗建立起工程監理制度,與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共同組成工程建設的基本管理體制。隨著《建設工程監理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於工程監理法定地位的強化,工程監理企業和監理工程師逐步擔負起國家強制性監理任務。
而強制監理制度延伸了部分政府監督職能,帶有較濃的行政干預色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優勝劣汰」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也是導致監理手段單一、人員素質較低、職責履行缺位、行業魚龍混雜的重要因素。
自2014年深圳市掀開強制監理制度改革的序幕以來,至今已有深圳、上海、北京、廈門、成都、廣州六市先後發文明確不再強制要求部分工程項目進行工程監理,《山東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刪除「按照規定應當委託監理的工程已委託監理。建設單位提供經備案的建設工程監理合同」、《雄安新區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試行)》明確「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也被視為地方取消強制監理的政策信號。
1
取消強制監理路徑分析
各地政策中,小型社會投資項目是深圳、上海、廈門、成都、廣州五地首選的取消強制監理試點對象,北京市則先於2018年6月起取消了部分公用事業工程、住宅小區工程和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強制監理要求,後於2020年3月起新增部分社會投資項目可以不聘用工程監理的規定。
這體現了取消強制監理背後的市場化改革思路:從與市場關系最為密切的社會投資項目開始,將其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逐步推動工程監理回歸市場,為監理行業的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此外,逐步擴大非強制監理范圍,也是以深圳、北京為代表的先行城市的普遍思路。無論是深圳自社會工程至政府工程,還是北京先民生工程後社會工程,都旨在先為監理企業轉型拓展市場空間,而後引導監理市場發揮作用。另外,六地先在規模較小、總投資較少、質量與安全風險程度較低的工程建設項目中取消強制要求,事實上也打開了監理企業最為青睞的細分市場的大門,這將倒逼監理企業走出「舒適區」,提高核心競爭力以應對市場挑戰。
整體而言,六地的取消強制監理路徑體現了「政策引導,市場運作,試點先行」思路,是以行政手段破除行政壁壘的積極之舉。
2
強制監理替代方案分析
取消強制監理,並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各地政策普遍要求建設單位落實項目管理首要責任,具體將由誰來承擔工程監理的法定責任和義務,各地則提出了不同的替代方案。
六地的管理模式可以概括為五類:具備工程項目管理能力的建設單位可實行自管模式(上海、北京、成都、廣州),具體可配置具備類似項目管理經驗的技術人員(成都)或聘請具有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內部工程師(廣州)履行監理職責;自主聘請外部監理單位(廈門、廣州),廣州市還同步試行了政府購買服務委託監理,建設單位需在住建局確定的10家監理單位中選擇;選擇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創新管理模式(北京、廈門);實行建築師團隊對施工質量進行指導和監督的新型管理模式(上海);通過購買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由保險公司委託風險管理機構的方式對工程建設實施管理(北京)。
具體而言,建設單位自管模式體現了強化建設單位主體責任的改革初心。建設單位自主聘請監理模式回歸了制度初心:由工程監理提供工程技術咨詢服務,而不僅僅是依據監管部門和建設單位的需要對建設項目工程進行質量、進度、造價控制,附帶後來補充追加的履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法定職責。此外,全過程工程咨詢制、建築師負責制、工程質量潛在缺陷制度則接軌國際慣例豐富了工程質量管理模式,也為監理行業轉型升級指引了方向。
3
取消強制監理意義深遠
取消強制監理發出了工程監理市場化的強烈信號。盡管取消強制監理並不意味著取消監理行業,但取消來自行政監管的外部約束,交由市場自主選擇是否聘用監理、採用哪種形式監理並結合實際情況自主決定監理在工程建設全過程中的角色,將全面強化監理服務的市場屬性。
對於工程監理企業而言,取消強制監理是存續挑戰,更是轉型機遇:一方面,通過優化技術、管理、咨詢服務提高核心競爭力,可以將自身打造得更具「合理性」;另一方面,通過向更具技術咨詢服務特徵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商、更能凸顯專業優勢的質量風險管理機構轉型,也能獲得更多「可能性」。監理工程師也可以向建築師轉型,在工程建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gs.yd119.cn
而對於工程建設行業而言,取消強制監理後的銜接制度也向工程質量拋出了管理新命題:如何維持工程質量在原有水平甚而至更高水平?這一方面要求監管部門強化原有的「施工單位自檢、建設單位抽檢和政府監督相結合」行政手段,另一方面也啟發監管部門創新思路,如北京市《關於優化本市建設單位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便化質量管理問題為風險管理問題,引入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制度為質量風險兜底。
取消強制監理大勢所趨之下,工程監理行業應回歸初心:質量和安全是一切工程的生命線,因此無論是行政命令還是市場選擇,工程質量管理這一需求都將長久存在。工程監理企業也應以不變應萬變,以專業能力求得生存,以技術服務謀得發展。
『貳』 取消省監理工程師之後
從政策背景、執業環境與市場轉型,分析工程監理的存續與發展-工保網
工程質量安全保險
除監理巡查服務、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參與「工程質量安全保險」的風險管理服務同樣是監理行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
工程質量安全保險,是一種轉移在工程建設和使用期間由可能的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引起的經濟責任的「一攬子」保險。依據廣州市住建局2020年12月3日印發的《小型低風險工程試點工程質量安全保險工作方案(1.0)》,工程質量安全保險由轉移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的一系列保險產品組成,包括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建築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建築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職業責任險(法人、自然人)、建設工程質量保證保險。
事實上,此前雄安新區、北京市都提出過運用保險手段對工程建設實施管理,以代替工程監理的管理作用。但其採用的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主要圍繞「質量控制」一項,廣州提出的工程質量安全保險則是通過多個質量、安全險種的組合,更全面的發揮保險在「質量」與「安全」兩大控制任務方面的風險管理作用。
但無論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還是工程質量安全保險,其風險管理服務都必須藉助擁有綜合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能力的專業人才力量支持,這就為監理行業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同時,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服務機構以獨立的第三方角色存在,服務費用由保險公司支付,服務標准由政府監管機構與行業協會嚴格指導把控,有效避免了此前監理服務面臨的各項難題。
從整體上來看,監理制度與行業發展正經歷著無可避免的轉型發展陣痛。大多數監理企業都在一面竭力維持原有監理市場的業務經營,另一面在監理服務之外尋找新的轉型發展機會。監理市場轉型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市場競爭已從行業內部蔓延至行業上下游。2021已至,建築業經濟發展持續加速,建築業市場改革不斷深化,監理行業發展環境快速變化,「工程監理」只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規范參與市場競爭,主動抓住行業轉型機遇,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角逐中不被淘汰。
『叄』 監理工程師證可以取消嗎
2020建築業改革大潮,保險力量持續為建築業發展注入活力!-工保網
3、構建新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2020年,國內建築業發展迎來了包括建企資質、行政審批、質量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改革浪潮。這些行業變革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樣也潛藏著大量的風險挑戰。
1
如取消施工圖審查,國家提出「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或縮小審查范圍),實行告知承諾制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這一方面為了取消冗長的行政審批流程,優化建設審批程序;另一方面則為了強化相關建設活動主體(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的主體責任,實現施工圖審查從行政審查到市場自審的機制優化。
2
再如取消強制監理,國家提出「不再強制要求部分工程項目進行工程監理」,其主要目的在於解決項目管理過程中,建設監理「失效」問題,探索構建全新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客觀來說,在目前國內建築市場環境下,無論取消施工圖審查機制還是取消強制監理,都將為建設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生產造成不可忽視的風險威脅。
全新工程質量保障體系
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簡稱IDI保險,是近年來國家在政策上大力推進的工程質量險種,其以建築工程質量潛在缺陷為保險標的,保險責任范圍既包括「地基基礎與主體機構工程」的質量缺陷問題,同時也包括房屋住宅常見的「保溫與防水工程」質量缺陷。IDI保險的保險期間最長可達十年。
除保障責任范圍與保險期間外,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還創新引入的TIS質量風險管理服務,通過專業的質量風險管理服務機構,對建築工程的實施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服務,建立覆蓋建築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風險防護。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實現了保險力量參與工程質量建設,構建了全新的工程質量保障體系。
全新安全生產保障體系
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簡稱安責險,同樣是近年來國家在政策上大力推進的安全生產險種。安責險是基於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與僱主責任保險兩大險種優勢特點,創新研發的全新安全生產險種。
相較傳統安全生產險種,安責險不僅擴大了保障目標范圍,收窄了保險除外責任,令保險保障功能更全面,形成更有效的施工安全風險保障。同時,安責險還突破了傳統安全生產險種局限於發揮事後保險補償功能的瓶頸問題,創新引入了「事故預防功能」,令各類施工安全風險在萌芽階段即被發現,進而採取有效防範與應對措施。通過有效的事故預防機制,構建全新安全生產保障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紛紛擴大保險責任范圍,支持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參保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建築業順利復工復產。
近年來,我國建築業發展經歷了多方面的發展考驗,同樣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發展成果。在國家持續推進建築業改革,同時鼓勵支持保險業參與工程建設的整體背景下,保險力量日益成為推動我國建築業平穩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肆』 江蘇省什麼時候取消強制性監理
自2021年7月1日起取消。
根據國發7號文,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直接取消部分工程資質審批,其中包括工程造價資質。在造價資質全國范圍內取消的同時,招標代理、工程咨詢等資質也已經被取消。隨著這些資質的取消,工程監理將成為唯一具有企業資質的工程咨詢企業。
工程建設監理改革創新經驗實施內容:10000平方米以上的工業類建設項目,建設單位除通過招標方式確定監理公司方式外,可自主選擇工程建設監理責任主體的發包方式,或由具備項目管理經驗和能力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單位來承擔項目工程建設監理全部的法定責任和義務,也可投保建築工程保險。
『伍』 中國建設工程監理制度的發展有哪些
2、創新深化工程監理行業發展
隨著「取消強制工程監理」在全國的試點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各地區積極探索取消「強制工程監理」後的代替方案,目前主要包括建設單位自營模式、外部聘請監理單位模式(政府購買服務委託監理)、實施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管理模式、購買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模式。
建設單位自營模式
在自營模式下,由建設單位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內部工程師,履行監理職責。實際履行監理職責的相應人員,屬於建設單位的內部員工,而非單獨的一方責任主體,其只需對建設單位(業主)負責,不承擔政府賦予的責任。原有的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
這符合近年來,國家不斷壓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的政策意見,能夠倒逼建設單位主動重視項目監理工作的規范性與合理性,改變過往「五方責任」制度下責任邊界不清晰,質量安全事故多由監理單位「買單」的情況,有利於促進監理行業的良性發展。
外部聘請監理單位模式
取消強制工程監理後,建設單位還可以通過委託外部監理單位的方式對項目工程進行監理服務。目前這種方式主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託監理,即地方住建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確定若幹家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如需聘請外部監理單位,需通過政府網站申請,從上述監理單位中進行選擇。
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即是避免了過往工程監理投標中的不健康低價中標問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統籌安排,確保監理單位的資質能力,規范監理執行。同時,由於監理服務費用經由住建部門按程序向財政部門提請支付,避免過往建設單位以監理費「挾制」監理單位的不規范市場現象發生。在這種監理模式下,工程監理人員有著較好的監理環境,能夠有效保證監理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與合理性,有利於監理行業的良性發展。
全過程工程咨詢與IDI保險
除了建設單位自營模式與外部聘請模式外,部分地區還提出以「全過程工程咨詢」與「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代替工程監理對工程質量、進度和造價進行有效控制。
從形式上來看,全過程工程咨詢與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是我國接軌國際慣例,在建設工程領域創新應用的全新工程管理模式,與工程監理制度是代替與被代替的關系。但從監理行業發展來看,無論全過程工程咨詢還是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都是國內新興的工程管理行業,客觀上極為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這就為監理行業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發展機遇。
以全過程工程咨詢為例
工程監理的本質即為一種工程咨詢管理服務,理論上的監理職能更是覆蓋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的咨詢管理,但礙於國內監理制度發展定位模糊,監理職能的發揮往往局限於施工階段,並未完全體現出監理行業的原本價值。
監理行業向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升級,能夠重新塑造監理行業價值,真正發揮工程監理在項目建設全過程中的咨詢管理功能,有效拓展工程監理的縱向業務延伸。
此外,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中的TIS質量風險管理服務,同樣具有覆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質量監管特徵,且作為獨立的第三方質量管理服務機構有著良好的質監環境條件,不受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影響,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監理原有的質量安全監管功能。
近年來,國家對於工程監理制度的改革動作不斷,引發了部分行業人員的危機與恐慌,但危機之中同樣孕育著生機。目前,工程監理行業發展逐漸趨向市場化運作,各地在取消強制監理後創新探索的各項代替模式,有利於監理行業的良性發展,促進著監理行業的全新轉型升級。
『陸』 強制監理范圍以外的工程是否可以委託監理為什麼
強制監理范圍以外的工程可以委託監理。強制監理范圍以外的工程採用了第三方工程監理,更有利於確保工程質量、進度、造價的有效控制。只要甲方願意支付監理咨詢費用,任何工程均可以實施工程監理。
『柒』 建設工程取消強制監理什麼時候開始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築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築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台,也有助於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於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捌』 監理資質現在是取消了嗎
沒有取消。
住建部監理資質:
取消水利水電工程、公路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等專業資質,其資質要求執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規定。
取消農林工程監理資質,建設單位委託農林工程監理業務時,不再作資質要求。
上述4個監理專業資質取消後,相關企業可以換發相近專業同等級監理專業資質。
監理專業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原丙級資質並入相應專業的乙級資質。取消事務所資質。
『玖』 雲南省是否有文件說明那些工程不需要強制進行監理
這個不需要監理的項目,國家下的文件,各省不可能在這方面調整。剩下的強制監理是建築法定的,各省不會更改
『拾』 強制監理的建築工程的范圍由什麼規定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築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築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台,也有助於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於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