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是世界第幾大經濟體排行第幾
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排行第二。今年疫情結束以後中國經濟體可能就是美國的百分之七十五。事實上中國的效率還是非常高的,能夠在世界經濟體里名列前茅可以說是非常棒的,去年中國的經濟總量都已經突破近百億人民幣,中國經濟總量占據了世界比重的百分之十七,我國增長是基礎,增長同時也是關鍵,也只有通過經濟的增長才能夠解決中國的所有問題,增長潛力是巨大的,結構性的變革也是突出的,同時,預計未來二十年後我國經濟體會排名世界第一,中國要處理這種收入不平等的問題,也是需要經濟的增長帶動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國際市場接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開放的經濟體制。對外開放主動打招呼,與國際接軌,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形成一個穩定的社會主義制度,為人民的幸福,人民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力量,同時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更好的實現第一的經濟體而努力。
Ⅱ 中國的經濟在世界排名第幾
目前來說,按照GDP排列,美國第一,中國第二。
(2)中國經濟世界排行多少位擴展閱讀:
根據2019年世界GDP排名預測(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排名第1,美國,$210244.2億美元;排名第2,中國,$142433.7億美元;排名第3,日本,$52053億美元;排名第4,德國,$40742.3億;排名第5,印度,$29262.4億美元。
2020年10月,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整體將萎縮4.4%。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各國「成績」如何,想必它們各自心裡都是有本賬的。
雖然2020年各國的具體數據還未出爐,但是通過已經公開的數據,主要國家2020年的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基調。
首先是中國。中國作為較早爆發新冠的國家,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做出了一系列嚴苛的防疫措施,更是拿出魄力實行全國停工減產。也因為疫情的影響,中國第一季度的GDP是呈下降趨勢的,同比下降了6.8%
到了第二季度,因為我國人民的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以及政府的宏觀調控,疫情得到了較為有效的控制,經濟也得以重啟。
所以當其他國家在第二季度處於疫情的第一波高峰期時,中國的工廠已經恢復了生產。生產的恢復也為中國經濟的復甦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力。我國第二季度隨著各項政策的穩步落地和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GDP在一個季度的「深蹲」後實現終於實現了「起跳」,GDP同比增長了3.2%。
在第三季度,全球其他國家與疫情的「戰斗」依然如火如荼,中國則是開啟了「以國內消費拉動內需為主,進出口貿易為輔」的「雙循環」經濟模式,經濟復甦勢頭得以延續。
這也使得中國在前三季度得以實現經濟「轉正」。前三季度,中國實際GDP約為10.338萬億美元,經濟同比增長0.7%。
從10月、11月公布的經濟數據上看,第四季度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非常大。
整體上看,2020年中國經濟實現增長已成定局,IMF預測中國或將成為2020年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GDP預計增長1.9%。經預測,2021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總量的三分之一。
接下來是美國。這個2019年GDP全球排名第一的國家,在2020年的抗擊疫情戰爭中可以說是全方面展示了何為「抗疫防疫的反面教材」,截至目前,美國的新冠感染人數已超1800萬人,儼然成了疫情的重災區。
目前美國要想戰勝疫情,恐怕只有寄希望於研發出來的新冠疫苗了。但即使如此,疫苗也不會讓美國的經濟產生「立竿見影」的增長。
Ⅲ 2021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幾
第二。
拓展資料:
與其他大國類似,今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俄羅斯經濟也實現了較為明顯的復甦!以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准,其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速被確認為10.5%,比初值的10.3%,又高了0.2個百分點。
整個2021年上半年,俄羅斯經濟增速提升至4.8%,是2008-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高增長水平。這一方面是由於去年同期新冠疫情造成的下跌,即「低基數效應」推動了今年的高增長。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俄羅斯與全球其他大國一樣,都採取了包括積極財政、貨幣政策在內的多項激勵活動。再加上疫苗的持續接種,全球經濟(特別是貿易)的積極回暖,帶動了俄羅斯經濟的復甦。
上半年,俄羅斯GDP排全球第13名。
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GDP為576241億盧布,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4.8%。按上半年盧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換算,約為7752.55億美元。
0.775萬億美元的成績,放在全球屬於什麼水平呢?答案是,第13名。不僅低於巴西,也被澳大利亞超越。從按本幣計算的經濟增速角度上看,澳大利亞為5.4%,與俄羅斯的4.8%的相比,領先程度並不高。
但澳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卻在今年上半年同比提升了17.3%,而俄羅斯盧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僅同比增長1%。匯率因素造成的巨大差異,使得澳大利亞的上半年GDP換算成美元後,增長得更加猛烈,排名因此升高至全球第11。
上半年,GDP前15強榜單成型。隨著俄羅斯上半年的成績公布後,全球GDP前15強榜單正式成型。其中,美國上半年GDP同比實際增長6.2%,完成的經濟總量超過了11萬億美元,依然在全球各國、地區中排第一名。
我國以超過8.2萬億美元的成績,繼續排第二名。但與其他各經濟大國相比,我國上半年經濟增速依然是最高的,並且是唯一一個經濟同比實際增速達到兩位數的國家,顯示了我國經濟發展仍然具備較強的活力。
第三名依然是日本,上半年GDP略微超過2.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9%;德國上半年的GDP正式突破2萬億美元,排全球第四名;第五名是英國,上半年的GDP超過1.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5%。第六名是印度,上半年GDP約為1.473萬億美元;法國以1.462萬億美元的成績,排第七名;義大利排第八,GDP超過了1萬億美元;加拿大以0.944萬億美元的成績,排第九名——按往年發展經驗推算,2021年全年有望突破2萬億。
第十到第十五名分別是韓國、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西班牙、墨西哥。其中,韓國和澳大利亞的GDP都超過了8000億美元,巴西、俄羅斯和西班牙都超過7000億美元,墨西哥為6300多億美元。
Ⅳ 2021年中國GDP超114萬億元,在世界排名第幾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增長8.1%,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在全球主要的經濟體系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達到了114.4萬億元,突破了11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我國總體的發展速度已經遠超西方國家,人民的年平均收入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接下來的每一年,我國都應保持著良好的發展趨勢且要立足發展新階段,通過我國人民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探尋多方面的發展方法來穩固我國的經濟增長。相信在2022年我國能有著更好的發展方向和更高的經濟排名,進一步增強我國在世界的地位和我國的綜合國力。
Ⅳ 中國人均收入排名世界第幾中國人均收入多少世界排
一個中國,四個世界」就是指因發展不平衡而把我國劃分為四個地區(或四個世界)。第一世界是佔全國人口2.2%的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這些地方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水平;第二世界是上中等收入地區,如佔全國人口21.8%的廣東、浙江、江蘇、遼寧,就是上中等國家的收入水平;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區,如佔全國人口26.0%的河北、東北、華北、中部一些地區;第四世界是佔全國人口50%的中西部地區,它相當於世界的低收入地區。據世界銀行2002年世界發展指標資料庫顯示,按人均購買力評價(PPP)國際美金(現價)計算,1978年中國人均總國民收入為340美金,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3.6%。到1995年上升為2650美金,開始進入到下中等收入國家,到2000年上升為3920美金,在世界排名第24位,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53%。中國的人均收入與世界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對差距由7.3倍縮小為1.9倍。中國還有一半人口仍處在低收入水平,仍屬於「第四世界」的國家。還需要花幾十年中國才能進入到所謂中等發達國家的收入水平。
根據聯合國計劃開發署《2002年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統計,1999年上海、北京和天津人類發展指標已經高於0.8,已屬於高人類發展水平地區,在世界的排位分別為第32位、第33位和第48位,廣東、遼寧、浙江和江蘇已高於0.75,都在世界前70位;而中西部地區還在世界第100位之後。
按照世界銀行計算的實際購買力平價人均GDP國際美金計算,中國人均GDP在全世界206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27位,已屬於下中等收入水平。按世界銀行劃分的四類人均收入,即低收入組(2000年人均GDP國際美金值為1980美金)、下中等收入組(4600美金)、上中等收入組(9210美金)、高收入組(27770美金)的標准來看,目前中國人生活水平和質量總體上達到的小康水平,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
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GDP)比2000年翻兩番,有可能超越法國、英國、德國,位列世界第三,這就意味著國內生產總值(GDP)必須從8.9萬多億增長到35萬億,按目前匯率折算,將超過4萬億美金,大體相當於目前日本的水平;這就意味著人均GDP必須從800美金發展到超過3000美金,大體相當於1973年的日本水平、1987年的韓國水平,接近目前中下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這就意味著從現在到2020年,我國GDP必須保持年均增長7.2%的速度。
中國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世界上排名第二,竟高達8.7萬美元!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位列世界第72名,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2018年1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略低於GDP增速,高於人均GDP增速。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2017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5)中國經濟世界排行多少位擴展閱讀:
我國居民收入情況: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比上年增長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6413元,增長7.6%,是平均數的92.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066元,增長9.2%,是平均數的89.4%。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5829元,比上年增長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6.1%;人均經營凈收入4852元,增長7.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7.2%;人均財產凈收入2379元,增長12.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4%。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9732美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國人均收入排名世界第幾? - : 第一世界是佔全國人口2.2%的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這些地方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水平;第二世界是上中等收入地區,如佔全國人口21.8%的廣東、浙江、江蘇、遼寧,就是上中等國家的收入水平;第三世界是...
中國的人均收入在全世界占第幾位. - : 根據2009的數據是排名109
中國人均收入排在世界第幾位? - : 快進前100了
中國人均國民收入排名世界第幾? - : 截至2009年,按人均收入計算,美國人只列全球前10名,落後於挪威、百慕大群島、阿聯酋、科威特和新加坡等國人.中國人排名第100位左右,不及阿爾及利亞、薩爾瓦多和納米比亞人.
中國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幾? - : 中國的人均收入 1 盧森堡 43,940 2 挪威 43,350 3 瑞士 39,880 4 美國 37,610 5 日本 34,510 6 丹麥 33,750 7 冰島 30,810 8 瑞典 28...
中國的人均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名是怎樣的? - : 生產總值最終有三個流向:政府、企業和居民,分別獲得稅收、利潤和勞動報酬.因此,一般來說,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越高,人均收入也會越高.根據財經博客北海居的數據,2016年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是76%,中國是66%.盡...
中國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第幾?? - : 世界的沒有,國內的行不行1--------東莞 22882--------廣東 2--------深圳 21494--------廣東 3--------溫州 20805--------浙江 4--------珠海 18908--------廣東 5--------上海 18645 6--------台州 18313--------浙江 7--------廣州 18287--------廣東 8--------北京 17653 9--...
中國人均收入排名世界第幾名?倒數第幾名? - : 中國人均收入排名世界第127 世界各國人均收入排名 國家 GDP/人(美元) 數據來源 1 盧森堡 48,900 2 美國 36,300 3 百慕達群島 35,200 4 開曼群島 35,000 5 聖馬利諾 34,600 6 挪威 33,000 7 瑞士 32,000 8 冰島 30,200 9 加拿大 29,300 10 愛爾...
中國人均收入排世界第幾?? - : 中國目前人均收入是 1092美元 排在世界第100位 同時提一下 房價是世界最高 學費是世界最高 物價是米國的好幾倍 所以親 收入再高 物價不降 也是白搭
我國人均收入在世界排第幾位 - : 100 China 3678美元 中國
Ⅵ 我國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幾位
我國gdp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
2021年1月18日,國新辦召開《2020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01.6萬億元人民幣,歷史上首次突破100萬億。2000年,我國經濟總量邁上10萬億元的台階,2012年突破了50萬億元,2020年又突破100萬億元。
20年內,經濟總量規模擴大至10倍,成就舉世矚目。按照目前測算的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7萬億美元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達到17%左右。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穩居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與高收入國家發展的差距繼續縮小。
核算方法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相同。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Ⅶ 我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幾
綜述:世界第二。
據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按照目前測算的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7萬億美元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達到17%左右。
GDP簡介: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GDP
Ⅷ 2000年~2011年 中國的GDP是多少美元 各年在世界中的排名是多少
一,2000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6位:10801億美元
2001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6位:11592億美元
2002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6位:12371億美元
2003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7位:14099億美元
2004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7位:16495億美元
2005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7位:18564億美元
2006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4位:26847.05億美元
2007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4位:30100億美元
2008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3位:39032億元
2009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3位:49089億美元
2010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2位:67983億元美元
2011年中國GDP世界排名第2位:78217.58億元美元.
二,實際上,GDP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庫茲涅茨(Kuznets)於1934年提出的。在此之前,還沒有GDP的概念。隨後,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GDP被正式確認為一國經濟總量的統計工具,它也成為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今天,GDP的概念已經經歷了80多年。它見證了大英帝國的衰落,美國的崛起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歷史經驗證明,大國的繁榮不是永久的,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不例外。1894年,美國的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當時還沒有GDP的概念。從那時起,美國在各個領域開始全面超越英國。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將美國確立為超級大國,特別是建立了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貨幣體系。
三,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信息,2000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過10萬億美元。隨著世界進入21世紀,美國也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當時,全球經濟為33.62萬億美元,美國佔30.4%,接近三分之一。在同一時期,我國正在經歷一段快速的經濟增長時期。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得到了全面發展,同時也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據公開資料顯示,200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2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佔全球經濟總量的3.5%。
Ⅸ 中國是世界第幾大經濟體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國之一,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目前全球十大經濟體的國家分別依次排名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印度、義大利、巴西、加拿大。
中國已經是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全世界超過2/3的高鐵軌道鋪設在中國,超過1/3的5G標准必要專利掌握在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穩居世界第一等等。從某些指標來看,中國的經濟總產出已經上升到僅次於美國的水平。
Ⅹ 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幾
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
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也是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2021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經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
中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類型,從南到北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溫度帶。
中國水資源總量占降水總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29萬立方米。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第6位,人均佔有量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