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辛亥革命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區別
這個事情他並沒有那麼復雜,好好的理解一下他們之間的把這些區別呢要好學會用乾的話他肯定方法。
② 什麼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及區別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另一個是共和黨。雖然「民主黨」這個名稱是在安德魯·傑克遜(1829-1837)總統任期間所採用的,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瑪斯·傑弗遜於1792年創立的民主-共和黨,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政黨。自從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在1896年掌控民主黨以來,民主黨在經濟議題上的立場開始比共和黨更為左傾。自從1932年以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將他所提出的新政稱為「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民主黨以新政結合的政策主導了美國政府一直到1964年左右,民主黨也支持了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越戰則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干預的立場分歧,這種分歧並且一直持續至21世紀。自從1990年代以來,總統柯林頓轉變了民主黨的政策走向,民主黨的意識形態色彩逐漸淡化、並在美國政治光譜上傾向中間派立場,試圖以此吸引更多理念傾向共和黨的選民。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of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共和黨的前身為1792年成立的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組成國民共和黨,1834年改稱輝格黨。1854年7月,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別聯合組建共和黨。
1860年11月,共和黨領導人林肯當選為總統,該黨首次執政。南北戰爭中,共和黨領導北部軍民粉碎了南部奴隸主的叛亂,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聯邦的統一。戰後,該黨連續執政20年,先後由約翰遜、格蘭特、海斯、加菲爾德、阿瑟出任總統。1884年,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失利。1889年,共和黨的哈里森出任總統。在此後40多年的時間里,共和黨人麥金萊、羅斯福、塔夫脫、哈定、柯立芝和胡佛曾先後出任總統,執政達28年之久。胡佛之後,該黨連續在野20年。1953年至1961年,共和黨的艾森豪威爾連續擔任兩屆總統。1969年至1977年,共和黨人尼克松和福特先後出任總統。1981年,共和黨人里根上台執政,1985年連任總統。1989年,喬治·布希入主白宮,共和黨繼續執政。2001年,喬治·沃克·布希出任總統,共和黨再次執政。
共和黨沒有固定的政綱,只有適應每次大選需要的競選綱領。共和黨黨員多數是不固定的,凡在選舉中投票選舉該黨總統候選人的選民都被認為是該黨黨員。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主要工作是推選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通過黨的競選綱領,選舉黨的主席。共和黨的常設最高機構是全國委員會,由主席領導,每年召開兩次會議。各州有黨的州委員會,縣、市和基層選區均設地方委員會和選區委員會。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現任主席是邁克爾·斯蒂爾。共和黨的標記是象。
③ 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區別是什麼
美國共和黨較強硬,更關注實際利益.它代表大企業家的利益.很多軍火商都支持這個黨.
而民主黨相對較溫和,它更強調福利、環保等。
不過這都是相對的,兩黨都有強硬派、中間派、溫和派。兩黨雖然綱領不同,但在保證美國的利益上態度卻是一致的。民主黨雖較溫和,但有時比共和黨更厲害。比如,民主黨常常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指手劃腳。共和黨雖崇尚武力,但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得到很多好處,因此有時對中國還是比較溫和的。
④ 民主黨和共和黨哪個更牛皮
當然是我牛皮
⑤ 中國更喜歡共和黨還是民主黨
中國,既不喜歡共和黨,也不喜歡民主黨。更喜歡的是共產黨。
⑥ 共和黨與民主黨最根本區別是什麼
雖然主張口號不同,但近年來,有一點越來越趨同,就是寧可犧牲國家利益,也要滿足小集團利益。
當然因為要爭取選民,在主張上會有不同,但選民不是鐵板一塊,訴求不同,滿足了A選民,可能就得罪了B選民,就看哪個黨爭取的選民多了。各地支持的情況不一樣,一般來說,沿海地區以及大城市支持民主黨的比例高(相當於中國的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加上各省大城市),其他地區支持共和黨(相當於山西,河南,安徽,貴州等內地的小城市,縣鄉鎮)
還是說到正題上,民主黨大致有下面的主張,移民寬松(哪怕是非法移民),信仰平等(即使是有人認為有恐怖襲擊可能性比較大的人群),支持墮胎,支持禁槍(認為槍是導致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支持同性戀(你是同性戀,去上學找工作之類的事情,別人不太敢拒絕你,怕被指責歧視)和變性人(覺得自己是男的就去男廁所,正常男人不能反對),給黑人好處(黑人有特權),女權(強調女人和男人平等,而不是根據能力),大發福利(養的懶漢很多,當然是由願意努力工作的人承擔),反對死刑。支持全球化(不在乎全球化導致國家貧富差距拉大)。
共和黨基本反過來。因為相對保守。但很多共和黨人發現完全反對,會使得票受損,於是就慢慢遷就民主黨的主張。導致老百姓受夠了兩黨。特朗普雖然是共和黨的,但是旗幟鮮明的持保守思想,被視為黨內異類,更別說民主黨更對他深惡痛絕了。
⑦ 共和黨和民主黨各代表那些階級的利益
民主黨:左派,自由派,鴿派,民主黨群眾基礎主要是勞工、公務員、少數民族和黑人。代表中產階層,貧民階層和低收入階層的利益。
共和黨:代表了大財團、大農場主的利益。鄉村特別是南方力量強大. 主要支持者有宗教組織, 大企業, 退伍軍人, 白人特別是男性白人是共和黨最重要資源。重視內政, 環境保護,健康、保險與社會福利, 教育等領域。
(7)中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哪個好擴展閱讀:
一黨制政府、兩黨制政府和多黨制政府
在一黨制國家,只有一個政黨允許獲得實權。雖然有時候有其他的少數黨派,但是他們只能在法律上接受主要政黨的領導,例如中國。參見一黨執政。
有些國家受選舉制度影響,政治只由少數政黨輪流壟斷,例如多數兩黨制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和印度等。這些國家只有兩個主要政黨能取得組成政府的權力,在沒有改變制度的情況下,使其他小黨難以贏得選舉。
⑧ 對於世界而言共和黨好還是民主黨好
個人感覺都一樣啊。
民主黨是"左派""自由派", 代表中產階層和貧民階層, 城市力量較強,主要支持者是工會和知識分子, 及社會邊緣化勢力如移民, 女權主義, 少數族群, 同性戀團體,等. 政治上, 民主黨重視內政, 環境保護, 九 健康保險與社會福利, 教育等領域.
共和黨是"右派""保守派", 代表資產階層和社會保守勢力, 在鄉村特別是南方力量強大. 主要支持者有宗教組織, 大企業, 退伍軍人, 白人特別是男性白人是共和黨最重要資源. 政策上, 共和黨支持商界, 削減政府規模開支和福利計劃, 但保證軍力, 與民主黨對立, 後者強調政府投資同時削減軍隊把錢用於國內. 共和黨比較偏重外交, 特別是動用軍力干涉國際事物, 是所謂"鷹派", 與民主黨"鴿派"相對.
共和黨也稱為老大黨(GOP), 象徵是大象,現任領袖是美國總統喬治.布希. 民主黨象徵是驢子,現任領袖是其全國委員會主席霍華德.丁.
當代的民主黨與共和黨在政治理念上是對立的.
民主黨是"左派", "自由派". 共和黨是"右派", "保守派".
對外政策上, 民主黨強調外交, 共和黨主張武力.
政府管理上, 民主黨強調機構擴大, 共和黨主張機構精簡.
宗教文化問題上, 民主黨強調多元化, 共和黨主張保持基督教精神.
社會問題上, 民主黨強調多元化, 共和黨主張傳統責任道德.
經濟政策上, 民主黨強調保護主義, 支持工會, 共和黨主張自由貿易, 支持大公司.
人權問題上, 民主黨支持墜胎和人體基因研究, 廢除死刑, 共和黨反對墜胎和人體基金研究, 支持死刑.
僅供參考---
⑨ 民主黨,共和黨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
從思想取向層面來看,美國兩大政黨分別代表兩種差別極大的政治哲學:民主黨--自由主義;共和黨--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在不同的國家裡有不同的含義,即使在美國也有不下幾十種定義。一般說來,美國當代的自由主義理論推崇革新、容忍與社會平等,主張觀念、制度和法律應隨社會環境之改變而變遷;而保守主義思想則強調文化延續性,注重傳統價值、社會穩定與宗教之作用。
在具體政洽領域,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最大分歧莫過於「大政府」與「小政府」之爭。保守主義理論從維護個人自由這個基點出發,堅信政府權力之擴大即意味著個人自由之縮小。這種理論認為,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對社會問題的涉人必定會危及美國文明的根基-個人自由。更有甚者,保守主義理論還認為聯邦政府的社會福利、高開支、高稅收、及保護少數民族權益等政策均不同程度的造成或深化了美國的社會經濟問題,如生產率下降,通貨膨脹,中上階級收入減少,商企界投資熱情不高,懶人依賴政府救濟等等。
與此相反,自由主義理論認為,放任的資本主義經濟導致了嚴重的貧富不均、高失業與一系列其它問題,而高度發達的科技與經濟發展並沒有明顯改變美國社會不平等現象,如種族歧視,婦女權益得不到足夠保護等。因此,自由主義理論深信,美國社會的急迫問題不是個人權利受到侵犯,而是社會不平等沒有得到糾正。同時,自由主義理論還認為,美國諸多的社會經濟問題如此之嚴重,如此
之深刻,非得政府出面參與解決不可。換言之,自由主義理論堅信政府權力不是造成美國社會經濟問題的原因,而是消除這些問題之重要手段。
由於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對大、小政府持不同意見,近幾十年間,共和黨和民主黨在諸如撥款、稅收、政府調控經濟、民權保障、槍支管制、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明爭暗鬥,針鋒相對。美國兩大政黨關於政府權力大小之分歧在大選年顯得最為突出。 1980年,羅納德·里根以「小府」,作為其競選基調,猛烈抨擊民主黨的社會經濟政策,認為自由主義派的高開支,高稅收及「福利社會」政策導致了高速貨膨脹、高失業、高利率、高國債與低速增長。1988年,喬治·布希挾里根保守主義當權八年之餘威,再次祭起「小政府」旗幟,信誓旦旦地向全國選民證, "Read My Lips No New Taxes", 1992年,民主黨時來運轉,比爾·柯林頓利用美國經濟不景氣而布希政府應對無力之機,又向全國選民開出沉寂了十二年的「大政府」葯方,強調政府必須採取強有力措施,以幫助入們渡過難關。振興經濟,走出蕭條。從以上三例來看,,『大政府,,與「小政府」的葯方均為有效,因為美國兩大政黨在政府權力與作用問題上早已界線分明,只要社會條件與時機有利,爭得中間勢力同情,政治鍾擺的方向將會很明顯。
民主黨是"左派""自由派", 代表中產階層和貧民階層, 城市力量較強,主要支持者是工會和知識分子, 及社會邊緣化勢力如移民, 女權主義, 少數族群, 同性戀團體,等. 政治上, 民主黨重視內政, 環境保護, 健康保險與社會福利, 教育等領域.
共和黨是"右派""保守派", 代表資產階層和社會保守勢力, 在鄉村特別是南方力量強大. 主要支持者有宗教組織, 大企業, 退伍軍人, 白人特別是男性白人是共和黨最重要資源. 政策上, 共和黨支持商界, 削減政府規模開支和福利計劃, 但保證軍力, 與民主黨對立, 後者強調政府投資同時削減軍隊把錢用於國內. 共和黨比較偏重外交, 特別是動用軍力干涉國際事物, 是所謂"鷹派", 與民主黨"鴿派"相對.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另一個是共和黨。雖然「民主黨」這個名稱是在安德魯·傑克遜(1829-1837)總統任期間所採用的,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瑪斯·傑弗遜於1792年創立的民主- 共和黨,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政黨。自從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在1896年掌控民主黨以來,民主黨在經濟議題上的立場開始比共和黨更為左傾。自從 1932年以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將他所提出的新政稱為「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民主黨以新政結合的政策主導了美國政府一直到1964年左右,民主黨也支持了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越戰則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干預的立場分歧,這種分歧並且一直持續至21世紀。自從1990年代以來,總統柯林頓轉變了民主黨的政策走向,民主黨的意識形態色彩逐漸淡化、並在美國政治光譜上傾向中間派立場,試圖以此吸引更多理念傾向共和黨的選民。
http://ke..com/view/29043.htm
共和黨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共和黨的前身為1792年成立的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組成國民共和黨,1834年改稱輝格黨。1854年7月,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別聯合組建共和黨。
1860年11月,共和黨領導人林肯當選為總統,該黨首次執政。南北戰爭中,共和黨領導北部軍民粉碎了南部奴隸主的叛亂,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聯邦的統一。戰後,該黨連續執政20年,先後由約翰遜、格蘭特、海斯、加菲爾德、阿瑟出任總統。1884年,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失利。1889年,共和黨的哈里森出任總統。在此後40多年的時間里,共和黨人麥金萊、羅斯福、塔夫脫、哈定、柯立芝和胡佛曾先後出任總統,執政達28年之久。胡佛之後,該黨連續在野20年。1953年至1961年,共和黨的艾森豪威爾連續擔任兩屆總統。1969年至1977年,共和黨人尼克松和福特先後出任總統。1981年,共和黨人里根上台執政,1985年連任總統。1989年,喬治·布希入主白宮,共和黨繼續執政。2001年,喬治·沃克·布希出任總統,共和黨再次執政。
http://ke..com/view/65008.htm?func=retitle
⑩ 請問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根本區別在於什麼,越詳細越好,謝謝。
從美國南北戰爭後的政黨來解答這個問題(關於兩黨政策和政策思想分歧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或維基網路,因為政治和黨派政策及政策思想太過復雜,且提問者此刻需要的不是政黨歷史,因此在此不作詳細的描述):
按目前美利堅合眾國黨派主要分為<民主黨>和<共和黨>,其他諸如<美國綠黨>、<美國改革黨>、<美國共產黨>等,此處不作描述。
1、兩黨執政類型區別(注意,此處再次強調政黨派系傾向是指南北戰爭後至今,不包含將來):
<民主黨>傾向左翼,強硬激進派(當然,很多人喜歡理解成民主進步派);具體事例如醫療改革、教育改革、(環境改革這里不算,因為各黨都支持,美國人民覺得這是不需要爭議的)。
<共和黨>傾向右翼,現實主義保守派;具體事例如支持中產階級以上的政改,積極參與各國利益接壤的政策,有時會達成妥協。
2、兩黨執政核心理念區別:
<民主黨>傾向推行有利中產以下的政策,對外國事上先禮後兵。一般常說的「鴿」派作風,推崇美國民生發展。
<共和黨>傾向推行有利中產以上的政策,對外國事上先兵後禮。一般常說的「鷹」派作風,推崇美國核心發展。
-----以上簡單易懂的講,就是民主黨支持美國均衡發展,利用長處彌補短處,對外政策採用干擾及軍事控制手段。而共和黨支持美國核心力量的發展,各項政策大多與美國優秀人群和企業有關,對外政策採用軍事談判和軍事鎮壓。
以上兩點只是稍微覆蓋美國主要兩黨的執政中心思想,對於政黨來說,暫時的分析永遠只能是冰山一角。因為要理解政黨,不能像區分「好」與"壞"一樣來區分,而是根據政黨中推行的實時政策來由大多數人民來衡量其執行上的有利和可行性。
另外,認識黨派和黨派推行的政策、改革體系等;要清楚黨派與其國家永遠站在積極面,而非對立面。所有黨派的實施政策和改革都是希望推動國家發展的,只是對大多數人民來說,更喜歡選擇哪個黨派的實施政策,而支持哪個黨派作為執政黨來管理國家(這里為了糾正很多人,誤以為民主黨是參政黨,共和黨是執政黨;這樣理解是非常極端,不正確的。就像我們國家有的人看到日本人,咬牙切齒,失去理智。有的人看到日本人,虛心學習,好奇探索,但內心中立。因為無論好與壞,都只是生存與生意上的往來)。
此外,根據回答者:<平凡人的心願>有幾點說明,希望你能考究和查證現階段實際情況來正確的闡述自己的觀點。
對於,執政黨、參政黨。在美國政壇上,是沒有這個說法的。當然,也許就像我剛才說的,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共和黨上台,那麼共和黨是執政黨,民主黨和其他黨派是參政黨。而民主黨上台,則反之。
最重要的是,參政黨在現今,主要是指我國國內的政黨。當然,你懂的。我國也是多黨派的特色主義政黨體系,也是在我國非常可行的。是由共產黨執政,其他多黨派,包括民主黨,改革黨等黨派參政協助主要政黨執政。
另外,也分析一下回答者:<魂衛中華>的觀點。
回答得很簡潔,但是首先不說觀點正確與否。首先,單從美國的獨立宣言,到民族融合。再到現在的民主自由。這些政策和政黨執行的背景,都是在你所說的小政府和大市場上進行的。美國這個民族和政黨都很有意思,雖然沒有像實際那樣,實行民主自由,但在公民的權利上,是由公民納稅,這里簡稱納稅人。由納稅人提供的平台讓各政黨發揮想像力來執行親民政策。你最快最簡單的方式可以借鑒民主黨改革遭遇停擺,這件事情來了解。當部分納稅人拒絕當下實行的政策時,美國政府為了維持主要政治體系運轉,而進行聯邦政府停運。變為由州、縣、市政策獨立;單從這點來看,所謂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其根本意義上是沒有大小政府,大小市場之說的。
綜上所述,我作出個人總結:
不管是美國的政黨也好,其他國家的政黨也好。都是由不同的人組成,不同的人又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會由所在的高層採納,再由於他同樣思想或共同利益的群體支持或反對。因此,我們在對政黨進行剖析和區分時,應該是就當前政黨推出的政策進行區分,而不是政黨。
【後話小段子】:
1、政府不是天庭,而是國家機器和政客及行政職員組成的,而政客和行政職員是普通的人。
2、國家元首出席國家會議、出席商業、軍事等戰略合作,和出席人民公共場所、實行親民、與民相融合的目的是一樣的。
3、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信仰是很可怕的,有了信仰是很脆弱、無知的。
4、日本二戰侵略中國,是因為中國弱小,且佔地大,資源豐富,日本又離中國較近;且日本佔領西伯利亞後,被蘇聯痛扁。我們應該牢記歷史,而客觀積極面對現實。
5、當你穿著唐(滿洲)裝,損壞他人日產車輛,鄙視穿漢服的人是賣國賊時(漢服和和服非常相像,但有基本常識上的區別),說明你還太稚嫩。
6、當<來自星星的你>這部韓劇走紅、擁有大量粉絲的同時,奠定了將有很多悲慘的故事發生。這故事大多和年輕稚嫩有關,是被傷害與找個鄉下人嫁了的故事。
7、在書本上你可以學到,食物鏈的最高層是擁有智慧的人類。從現實里你可以強化補充這個知識點,並且學習一句英語「hunter or be hu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