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第一大金礦在哪
甘肅文縣陽山。
金礦床類型復雜多樣。主要有礫岩型、綠岩帶型、石英脈型、韌性剪切帶型、卡林型、斑岩型、淺成低溫熱液型、火山岩型,新生代砂礦等。
地球發展早期階段形成的地殼其金的豐度較高。因此,大體上能代表早期殘存地殼組成的太古宙綠岩帶。尤其是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火山岩組合,金豐度值高於地殼各類岩石,可能成為金礦床的最早的「礦源層」。
金在地球中,地核為2.6×10-6,地幔為0.005×10-6,地殼為0.004×10-6。金在地殼中的豐度只有鐵的1/1千萬,銀的1/21。地球上99%以上的金進入地核。
綜上所述,金在地殼中豐度值本來就很低,又具有親硫性、親銅性,親鐵性高熔點等性質。要形成工業礦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礦、富礦,金則要富集幾千、幾萬倍,甚至更高。一般認為,規模巨大的金礦一般要經歷相當長的地質時期,通過多種來源、地質構造演化和多次成礦作用疊加才可能形成 [1] 。
自然元素類礦物 自然金(Au),含Au>80%,Ag<20%。銀金礦(Au;Ag),含Au80%~50%,Ag20%~50%。金銀礦(Au;Ag),含Au50%~20%,Ag50%~80%。含鉑鈀自然金(Au;Pt;Pd),含Au84.6%~95.55%,Pt0~11.5%,Pd0~12.3%。銀銅金礦(Au,Cu,Ag),含Au67.7%,Ag12.8%,Cu9.2%,Pd4.2%,Rh4.3%。
❷ 「中國黃金第一礦」吉林夾皮溝金礦,每天能產多少金子
吉林夾皮溝公司目前每年的開采量約1噸。平均下來每天2.5千克左右!目前夾皮溝的成礦帶還有很大的找礦空間,開采潛力仍然很好。
❸ 中國金礦最多的地方在那
萊州已探明的黃金儲量達2000多噸,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黃金儲量第一市。萊州是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罕見的金礦富集區。
中國各省市區除上海外,都有金礦分布。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陝西、廣西、雲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我國主要黃金產區有四處,即膠東半島、小秦嶺地區、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區幾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東地區的金礦產量占居我國黃金生產的大部分,如今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而其它幾個主要產地的產金量近些年來雖不斷增長之勢,卻還難以形成對山東老黃金產區的絕對替代作用。
(3)中國最好的黃金礦產在哪裡擴展閱讀:
我國幾大金礦產地:
河南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整合勘查項目包括槐樹坪金礦、東灣金礦、七畝地溝金礦、磨溝金礦、上道回溝鉛礦、斬龍崗鉛礦、瓦房鉛礦和兩河口鉬礦8個探礦權。
新疆
新疆自治區北部以及阿爾泰山區的西南部脈金和東南地區的砂金。經過20年持續勘查評價,在新疆地礦局在新疆烏恰縣海拔3100米到4300米20平方公里的勘查范圍內,發現了21個金礦化帶,平均品位2.45克/噸,提交黃金資源量127噸,遠景資源儲量在200噸以上。
內蒙古
內蒙哈達門溝,2012年9月,內蒙古哈達門溝礦區一座國內罕見的單脈體特大型金礦被武警黃金一總隊二支隊發現。經專家初步認定,該礦脈金資源儲量近70噸,潛在經濟價值270多億元。
❹ 黃金礦產哪個國家
據報道,2019 年全球金礦產量為 3,463.7 噸,比上年下降 1%,這是自 2008 年以來產量首次同比下降。以下是 2019 年黃金產量最大的 10 個國家的更多詳細信息,首先是黃金的最大生產國和最大消費國中國。所有數據均來自世界黃金協會。
1. 中國 – 383.2 噸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最大的生產國,佔全球礦產量的 11%。然而,產量從去年的近 400 噸下降,連續第三年下降。下降趨勢主要是由於政府實施了更嚴格的環境政策。例如,對金礦氰化物使用的更嚴格控制迫使一些企業減產。
2. 俄羅斯 – 329.5 噸
歐洲 83% 的黃金來自俄羅斯,自 2010 年以來,俄羅斯的產量每年都在增加。俄羅斯領先澳大利亞成為世界第二大生產國——2019 年的開采量比上一年增加了 50 噸。俄羅斯是俄羅斯黃金的最大買家,俄羅斯政府購買了當地生產的所有黃金的三分之二左右。
3. 澳大利亞 – 325.1 噸
澳大利亞已連續七年實現產量增長,2019 年增長 4%。礦產行業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約占 GDP 的 8%。幾個礦山的產量增加以及摩根山和卡迪亞谷等項目的增加促進了產量的增加。
4. 美國 – 200.2 噸
美國黃金產量在 2019 年下降了 11%,結束了連續五年的增長。12 個州生產了這些黃金,價值約 89 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 6.1%。美國生產的黃金約有 78% 來自內華達州。如果該州被視為一個國家,它將在這份名單上排名第六,2019 年開采量為 173.6 噸。
5. 加拿大 – 182.9 噸
盡管 2019 年產量略有下降,但加拿大已連續三年位居第五。努納瓦特、育空地區和魁北克的新項目預計將支持 2020 年更強勁的產量。估計加拿大的金礦產量將增長2019 年至 2023 年的年增長率為 2.7%,達到 760 萬盎司。
6. 秘魯 – 143.3 噸
秘魯的黃金產量連續第四年下降,主要是由於對拉潘帕地區非法采礦作業的打擊以及減少開采低品位的金礦。
7. 迦納 – 142.4 噸
迦納是非洲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在 2019 年擊敗南非成為頭把交椅,還以其各種工業礦物的儲量而聞名。AngloGold Ashanti 和 Gold Fields 等行業巨頭已將注意力從南非轉移到迦納,那裡的礦床更便宜且更容易開采。這個西非國家擁有大約 1,000 公噸的黃金儲量,從去年的第 10 位上升到第 7 位。
8. 南非 – 118.2 噸
南非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但自 2008 年以來,每年都在放緩,但 2013 年產量增加了幾噸。該國正在努力應對不斷上漲的電力和勞動力成本,許多礦山因無利可圖而關閉。然而,南非仍然是世界上最深的金礦 Mponeng 金礦的所在地,它在地下延伸 2.5 英里。
9. 墨西哥 – 111.4 噸
盡管產量連續第四年下降,但墨西哥仍然是一個具有競爭力的黃金來源。產量從 2008 年的 50.8 噸增加到 2017 年的 130 多噸,是九年來增幅最大的一次。由於監管成本相對較低,墨西哥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采礦場所。2019 年的放緩歸因於當地社區與承包商之間的糾紛。
10. 巴西 – 106.9 噸
巴西的黃金產量比上一年多出 10 噸,位居榜單第 10 位。亞馬遜熱帶雨林中心的非法采礦活動在過去五年中急劇增加。總統賈爾·博爾索納羅 (Jair Bolsonaro) 已推動該國在經濟上發展亞馬遜並開發其礦產資源。
❺ 中國最大的金礦在哪裡
黃金儲量達308噸改寫了我國沒有200噸以上獨立金礦床的歷史
據人民網消息.日前.記者從武警黃金指揮部獲悉:在陝.甘.川三省交界的甘肅省文縣陽山.武警黃金部隊官兵奮戰10年.探獲一座亞洲最大類卡林型金礦.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8噸.改寫了我國沒有200噸以上超大型獨立金礦床的歷史.
專家預測.陽山金礦一旦開發.將成為甘肅省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對陝.甘.川三省的地緣經濟產生強烈的輻射作用.
探獲這座金礦的是素有[黃金勘探尖兵"之稱的武警黃金部隊第十二支隊.支隊長譚傑前介紹說.官兵們克服山高路陡.荊棘叢生.缺水少電的困難.連續奮戰10年.累計鑽探6萬余米採集礦樣.相當於8次穿透珠穆朗瑪峰.匯集原始數據100多萬組.先後發現含金礦脈96條.
據悉.此次展開重點地質勘查的礦區面積60平方公里.而他們通過預查圈定的[金異常"礦區總面積則達210多平方公里.目前.尚有2/3的礦區面積未勘查.隨著更進一步勘查.陽山礦區探明的黃金資源量很可能還會增加.
據有關專家估算.目前陽山已探獲的黃金資源量所潛在的經濟價值已高達500億元人民幣
❻ 中國的金礦都在什麼地方
中國各省市區除上海外,都有金礦分布。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陝西、廣西、雲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1、河南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整合勘查項目包括槐樹坪金礦、東灣金礦、七畝地溝金礦、磨溝金礦、上道回溝鉛礦、斬龍崗鉛礦、瓦房鉛礦和兩河口鉬礦8個探礦權。
槐樹坪金礦詳查野外工作已經完成,估算資源量超過30噸,達到大型規模,東灣金礦詳查工作已經完成,探獲金資源量6.3噸,平均品位3.24克/噸,達到中型規模,根據已有工程式控制製程度估算,兩礦區可提交金金屬量將近40噸,預計建成礦山後的服務年限為42年。
2、新疆
新疆自治區北部以及阿爾泰山區的西南部脈金和東南地區的砂金。
經過20年持續勘查評價,在新疆地礦局在新疆烏恰縣海拔3100米到4300米20平方公里的勘查范圍內,發現了21個金礦化帶,平均品位2.45克/噸,提交黃金資源量127噸,遠景資源儲量在200噸以上。
其中4號成礦帶寬度達85米、長4000米,平均品位2.57克/噸,局部最高品位達63.88克/噸,估算金資源量達98.33噸。成為目前新疆發現的資源量最大的金礦。
3、內蒙古
內蒙哈達門溝
2012年9月,內蒙古哈達門溝礦區一座國內罕見的單脈體特大型金礦被武警黃金一總隊二支隊發現。經專家初步認定,該礦脈金資源儲量近70噸,潛在經濟價值270多億元。
內蒙烏拉特中旗
從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獲悉,地質勘查人員近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探明一處超大型金礦,資源儲量為148.5噸,保有資源儲量130.4噸,探明資源儲量列自治區首位。
4、山東
東北北部砂金礦區。主要由黑河、呼瑪、烏拉嘎和樺川一帶的砂金礦,屬於河流沖積砂礦。在中生代侏羅紀火山岩一進入體中找到團結式原生金礦床。山東招遠一帶含金石英脈開采歷史悠久,有玲瓏金礦床等。
後來又發現蝕變花崗岩型,如三山島、焦家、新城等大型金礦床。這一地區的金礦床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煙台發現18處金礦開采後備基地,新增241噸黃金金屬資源儲量。截至去年底,煙台市保有黃金資源儲量1800噸,僅萊州市黃金資源儲量就超過600多噸。
5、其他地區
燕遼金礦區。包括吉林東部及河北東部的一些金礦床。大部分為產於前震旦紀的片麻岩、片岩及花崗閃長岩中的含金石英脈礦床,其中夾皮溝、金廣峪、五龍、張家口等金礦床。
東南地區金礦區。包括湘、桂的脈金,多為板溪系的礦化板岩和邊溪亞群中的含金石英脈。本地區金礦較多,但規模較小。湘西金礦石本區最大的金礦。
秦嶺-祁連山金礦區。本區以礦脈成群、品位高、多金屬共生為其特點。代表性的礦山有秦嶺、文峪、潼關等金礦。
西南地區金沙江流域及四川盆地的一些河流的階地砂金礦區。
台灣金礦區。金瓜石金礦是與第三紀火山岩有關的大型金礦。
西藏金礦區。分布於雅魯藏布江以南各支流兩側的階地之中。
❼ 中國最大黃金產地在哪
世界主要產金國主要分布於南非、前蘇聯、加拿大以及美國。
中國最大的黃金產地屬於山東省招遠市,招遠市是山東半島的沿海開放城市,統計為我國黃金產地最大的地區。
山東省招遠市縣內礦藏資源豐富,以金礦和銀礦為主,還有石英石、氟石、螢石、建築石料等。
金礦:黃金資源遍布全縣,藏量豐富。重點集中在東北部、北部、西北部和南部的群山之中。僅阜山、玲瓏山、羅山至金華山長達60餘公里的區域內,就分布有大小干余條可供開採的金礦脈,而且藏量多,品位高。與羅山主峰挨肩而立的玲瓏山,藏量最富,有「尖斗礦砂平斗金」之說。玲瓏金礦就座落在玲瓏山下。
❽ 中國的金礦主要分布在哪裡
中國各省市區除上海外,都有金礦分布。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陝西、廣西、雲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1、東灣礦區
地理位置嵩縣東灣礦區(小南溝-通峪溝金礦區)是中國黃金總公司嵩縣金牛公司重要采礦區之一,礦區位於華北地台、華熊台隆南側的區域性殼幔型深大斷裂-馬超營大斷裂北側的萬嶺斷裂組內,是一受斷裂、岩漿活動和蝕變帶控制的蝕變岩型金礦床。
礦體結構礦體嚴格受斷裂破碎帶控制,F59斷裂破碎帶為主要導礦、次級斷裂帶為容礦構造。 發現中型金礦2014年2月12日從有關部門獲悉,嵩縣發現一處大型金礦和一處中型金礦,分別為槐樹坪礦區和東灣礦區。
❾ 中國哪裡金礦多
我國的黃金產量1993年,達年產60噸,位於南非、俄羅斯、加拿大之後列第四位。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地如下: 黑龍江省的金礦。漠河金礦和呼瑪爾河金礦歷史悠久,在清朝歷史中就有記載。70年代發現了團結溝金礦,80年代發現了老座山金礦,並已大規模開發。黑龍江有大小金礦點約400多處,其中沙金礦300多處,脈石金70餘處。黃金產量穩步增長。黑龍江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瑪、愛輝、蘿北、樺南、穆棱和東寧等處,由北到南形成"金子鑲邊",聚積區面積一般為500-2000平方公里,最大為6000平方公里。 吉林省的金礦。吉林省的樺旬縣夾皮溝金礦歷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間,曾有記載日得黃金500兩的記錄,盛況空前。直到現在夾皮溝的金礦仍是吉林省的重要產金之地。目前有金礦產地16處,訐有沙金和礦山金礦點150餘個,重要的黃金產地有二道旬子、集安縣金廠溝、雙河鎮、夾皮溝、海溝、金城洞金礦、通化、鵓鴿砬子金礦、刺狷溝金礦和琿春河沙金礦等。 遼寧省金礦。遼寧省的黃金開采歷史悠久,全省有採金礦點200餘處。主要分布在遼東和遼西一帶。在靠近內蒙的昭烏達盟處,也有黃金出產,重要的大型黃金產地有五龍、四道溝、金廠溝梁等處,中小型金礦有北票、二道溝、寇半溝毛家莊、奈林溝等多處。 河北省金礦。該省的采礦歷史可上溯到隋唐時代,明清時河北省的黃金開采已頗具規模。全省的金礦主要在承德、唐山、張家口等地,共有採金礦點530多處,分布在7個地區的32個具內。特點是礦點多分散,且規模小。 山東省金礦。該省金礦開采至少可追溯到北宋時代。目前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黃金的總產值、產量、利潤、創外匯和黃金儲量,均居全國首位。國家投資新建和改建的焦家、新城、沂南、乳山四個大中型礦山,為山東省的黃金生產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現在,在全國10個重點金礦中,山東省就佔5個,其中有馳名中外的招遠金礦和三山島金礦。近幾年,山東省的群眾採金事業也發展很快,有煙台、臨沂等地區的採金礦點250多處。山東省的黃金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的招遠――掖縣一帶,產地較為集中,易於大規模開采。 山西省的金礦。該省金礦至少可追溯到元代。19世紀30年代,僅山西代縣張寺溝一地,淘金者就有約2萬人。山西省的金礦生產採用國營和民采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以民采為主。令人矚目的是,山西省的大塊自然金較多,從幾十克到70兩不等。目前該省至少有採金礦點85處,主要分布在恆山、五台山、狐堰山、塔兒山和中條山等地區。 陝西省的金礦。秦嶺之南、漢江兩岸是陝西省的黃金寶地。早在唐朝就已被列為貢金之地。地處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小柔嶺金礦,是一個特大型金礦。在恆口盆地也有一個大型沙金礦,品位穩定,埋藏淺,易於開采。同時在恆口沙金礦兩端又發現了兩個中型沙金礦。漢中盆地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目前又在漢中的陽平關發現了陽平關大金礦,礦體品位高而穩定,經濟價值和開采價值都極佳。 湖南省的金礦。湖南省的金礦開采比其他省都早,東周時期已有記載。古代的淘金場在衡陽以西燕水兩岸,連綿達數十公里,在洪羅廟、隆古堂一帶,古採金井竟有1000多個。湖南的金礦,經過2000餘年的開采,淺部高礦已經基本上開發殆盡,但地下的黃金資源仍然十分豐富。全省的伴生金礦有數十處,適於綜合開采。含金石熒脈,集中分布在湘中、湘東和湘西三個構造隆地區。 除上述產地外,還有四川、浙江、新疆、青海、內蒙、廣西、河南、台灣等黃金產量也相當可觀。
❿ 中國最大的黃金礦產地在哪裡
中國最有名的金礦是山東的膠東金礦,金礦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遠―萊州市地區,最主要礦區是玲瓏金礦。該礦區有悠久的開采歷史,建國以來引進現代采治技術,逐漸發展壯大,產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屬於這一類型的還有河北遷西縣金廠峪金礦、河南西部小秦嶺金礦等。
金廠峪金礦在清朝未年就已成為全國的三大金礦之一,其含礦岩系屬上太古界的遷西群,與成礦有關的岩漿岩是晚燕山期花崗岩,目前該礦已有日處理500噸礦石的選廠。小秦嶺礦金礦主要采區是文峪上官,含礦岩系屬上太古界太華群,賦礦層為一套斜長角閃片麻岩,科學家們發現金礦都產在脈岩中,稱作含金石英脈。迄今小秦嶺金礦田已發現含金石英脈1100多條,有30多條長度在千米以上,一般長達數百米,厚0.4-1.5米。吉林省的夾皮溝金礦主要產於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北西向構造擠壓帶中的含金石英脈。該礦從19世紀初開采。六十年代以來,又發現大中型金礦10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