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玉門在哪個省、市、縣
甘肅省的,是一個市,玉門市位於中國甘肅省河西走廊西部,面積1.35萬平方千米,人口17.72萬,漢族為主,另有回、裕固、哈薩克等20個少數民族。
㈡ 玉門關是現在的哪裡
玉門關是現在的甘肅省敦煌市。
一、簡介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是中國境內連通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之一,關城方形如盤,北、西兩面有門,北門外不及百米即到疏勒河,和西南的陽關同為當時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門戶,出玉門關的北道,出陽關為南道。玉門關在中國古代一直是文人墨客的詠嘆之地,唐代詩人王之渙就曾留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佳句。
二、名字由來
玉門關是漢朝西陲最重要的兩關之一,是古代絲綢之路進入西域北路的必經之道,是中原進入西域的門戶。西漢開國之初,歷經多年的戰亂,百廢待興,實力不如北邊的匈奴,只好採取與匈奴和親的策略得以休養生息。至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漢朝開始對匈奴進行反擊,派霍去病等將軍西征,趕走匈奴勢力,打通了河西走廊。為管理這些地區,設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河西四郡,並修建漢長城和玉門關、陽關,作為邊防設施,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玉門關的得名,是因為絲綢之路貫通以後,商人往來不絕,西域於闐(今新疆和田)的美玉經此關進入中原,故名玉門關。
㈢ 玉門關在哪裡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隨之設立。
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㈣ 玉門關在哪裡
玉門關遺址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在今甘肅酒泉敦煌市的西北。自古以來玉門關就是我國通往西域的重要關卡,它守護的是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所以在古代玉門關是中國西邊的門面工程。
㈤ 春風不度玉門關 的玉門指什麼地方
玉門關是中國漢代長城關隘及障塞烽燧(烽火台)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北境。史籍記載,漢武帝為抗禦匈奴,聯絡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辟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分段修築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築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築塞至玉門關。
㈥ 古代時期的玉門關是現在的哪裡
隋唐時期,玉門關遺址從敦煌西北部遷到敦煌以東的瓜州金昌縣。根據中國古代佛教法中衛世宗創始人玄奘所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記載,玄奘大師西行求經,於629年秋到達瓜州金昌城,後為甘肅安溪鎖陽城。玄奘渡過葫蘆河,在河上經過玉門關。所以一般認為隋唐時期的玉門關位於鎖陽以北30公里,即疏勒河上的雙塔堡附近,安溪縣以東50公里。隋唐時期的玉門關地址後來移到漢玉門關以東240公里,處於交通樞紐的位置,東連酒泉,西接敦煌,南接瓜州,西北接益州,地形險要。
今天去玉門關景區,可以欣賞無盡的戈壁風光和虛幻的海市蜃樓;戈壁上造型逼真的天然卧佛和沙生植物。這些景色,金色的沙漠和綠色的草地,襯著藍色的天空,構成了一幅廣闊而壯麗的神奇畫面。提到玉門關,首先要說一下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絲綢之路開通後,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日益繁榮。大約從公元前121年到公元前107年,漢武帝下令修建「兩個城門」,即「陽關」和「玉門關」。
㈦ 玉門關在哪裡屬於哪個省
玉門關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屬於甘肅省敦煌市。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
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漢班超久在絕域,年老思歸,上書曰:「臣不願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張岱《夜航船》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玉門關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㈧ 玉門在哪裡
玉門市位於中國甘肅省河西走廊西部,面積1.35萬平方千米,人口17.72萬,漢族為主,另有回、裕固、哈薩克等20個少數民族。
離漢代玉門關有上百公里,離清代玉門縣舊址約70公里,它高高地蹲伏在祁連山綿延重疊的余脈上,依靠著白雪皚皚的雪峰。市區有石油河流經,玉門鎮有疏勒河流過。
這里是誕生中國第一口油井的地方,這里是誕生中國第一個油田的地方,這里是誕生中國第一個石化基地的地方,這里是孕育大慶、勝利、克拉瑪依油田的地方,這里是養育和繁衍中國現代工業的地方,這里曾經激盪著整個民族的光榮與夢想。
玉門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除豐富的石油資源外,還有煤炭、芒硝、石膏、重晶石、金剛砂、金、鐵、錳等礦產資源。工業有電力、煤炭、石油、機械、化工、建材、服裝、食品等部門。土特產品有元明粉、羊毛、駝毛、蠶豆、花海瓜等。市內有昌馬石窟、昌馬岩畫、漢長城及烽燧、火燒溝遺址、干海子候鳥保護區、老君廟、孫健初紀念碑等名勝古跡。
玉門是我國石油工業的搖籃,"鐵人"王進喜的故鄉,石油工業已有65年的發展歷史。1955年建市,1957年建成全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1958年為了服務油田發展,原玉門縣從玉門鎮(現為玉門新市區)遷至老市區,與玉門石油管理局合並為地級市,1961年市局分家,玉門市改為縣級建制。1999年中國石油企業改制重組,將玉門石油管理局分設為玉門油田分公司和玉門石油管理局。2002年國務院批准酒泉撤地設市,玉門市被確定為甘肅省直轄市,由酒泉市代管。2003年玉門市政府駐地遷址獲得國務院、民政部、省政府、酒泉市政府批准,並付諸實施。同年玉門油田酒泉生活基地在酒泉市新城區奠基,石油企業"下山工程"正式啟動。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玉門市轄4個街道、4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南坪街道、北坪街道、新市區街道、玉門東鎮、玉門鎮、赤金鎮、花海鎮、下西號鄉、黃閘灣鄉、柳河鄉、昌馬鄉、清泉鄉、小金灣東鄉族鄉;國營飲馬農場、國營黃花農場。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玉門鎮,郵政編碼:735211,電話區號:093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8893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南坪街道10237 北坪街道 26676 新市區街道 21259 玉門東鎮 2979 玉門鎮 25015 赤金鎮 13508 下西號鄉 9432 黃閘灣鄉 8749 柳河鄉 9821 昌馬鄉 5531 花海鄉 12240 清泉鄉 4101 小金灣鄉 4137 國營飲馬農場 5206 國營黃花農場6682 官莊子企業公司1675 農墾建築公司1739 甘肅礦區19944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商至戰國為西羌地,秦至漢初為月氏、烏孫國和匈奴地。漢元狩二年(前121)始置玉門縣,隸酒泉郡。西涼置會稽郡,北魏置玉門郡,後屢有變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復置玉門縣 。1949年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玉門油礦,翌日解放玉門縣。1955年12月成立玉門市(省轄市)。1958年合縣、市為地級市,1961年改為縣級市,隸屬酒泉地區行署。2002年酒泉撤地設市後,玉門由酒泉市代管。
2003年4月4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03]63號),同意將玉門市人民政府駐地由解放路(南坪街道)遷至玉門鎮。
2003年?,轄4鎮、6鄉和4個街道辦事處:南坪街道、北坪街道、新市區街道、玉門東鎮、玉門鎮、赤金鎮、花海鎮、下西號鄉、黃閘灣鄉、柳河鄉、昌馬鄉、清泉鄉、小金灣東鄉族鄉等。境內分布著玉門石油管理局、玉門油田分公司、省疏勒河工程管理局、四〇四廠和農墾團場等10多家中央、省屬大中型企業。有漢、回、蒙、藏、東鄉等29個民族,總人口18.89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0.9萬人。
2006年,柳湖鄉掛牌成立。柳湖鄉是省疏勒河農業灌溉暨移民安置綜合開發建設過程中新建的鄉鎮,地處玉門市東北端,東、北鄰花海鎮,西連甘肅礦區,安置岷縣移民1390戶、6301人。2000年以前以示範點的形式由省疏管局組織建設,2001年成立玉門市畢家灘移民工作指揮部之後,正式大規模開發和安置移民。 [編輯本段]【農業情況】全市土地面積133.08萬公頃,其中耕地2.87萬公頃;水域1.22萬公頃,園林牧草8.75萬公頃,其它用地13.28萬公頃,未利用土地106.42萬公頃。農業以優化產業結構為目標,積極推進傳統農業向市場化和現代化轉變,開創了品牌農業發展的新階段。培育開發了啤酒原料、飼草、棉花、綠色保健食品等新興產業,建成了3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出了「草王」飼草、「綠峰春柳」酒花、「參樂」南瓜粉、「沁馨」甜玉米、「花季」孜然、「雅丹」紅花油等六大品牌產品。 [編輯本段]【工業狀況】主要礦產除石油外,還有煤、鐵、硌、銅、硫磺、石膏、芒硝等30多種。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為主及電力、建築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礦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153種石油製品中有30種產品榮獲省、部、國家優質產品獎。規劃建設中的電冶小區、開發區工業園區及玉門東鎮建化小區、老市區工業小區等五個小區,將成為玉門工業紐帶式聯合開發的重點區域。 [編輯本段]【人文景觀】玉門文物古跡眾多,名勝風景獨特。全市被省、地、市保護的景點104處。著名的有距今3700多年的我國最大、最古老的古代羌族文化遺址——火燒溝原始部落村、昌馬石窟、紅山寺、騸馬城、吾艾斯墓等文化遺址和干海子候鳥自然保護區、夢江南、玫瑰溝度假村及「中國石油第一井」、「鐵人」故居紀念館等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㈨ 玉門在哪個省
玉門是甘肅省酒泉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
玉門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東連嘉峪關市和金塔縣,西接瓜州縣,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為鄰,東西長114公里,南北寬112.5公里,轄區總面積1.35萬平方公里。
玉門地貌分為祁連山地、走廊平原和馬鬃山地三部分,綠洲215.6萬畝,戈壁855.9萬畝,山地689.4萬畝,荒地238萬畝。境內最高峰妖魔山,海拔4585米。
截至2019年,玉門總人口18萬,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東鄉族等29個少數民族。[10]
西部的玉門鎮片區位於昌馬河沖積扇地帶,扇腰以上為戈壁,以下為綠洲,綠洲外系扇原平原,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
名優特產
花鍋盔
玉門的花鍋盔做起來很講究,用上好的麵粉、清油、雞蛋、牛奶,加入香豆粉、花椒等等,而後在面盆大小的生面上用針描畫。
生面餅做好後,便放入燒鍋中用麥草點火燒烙,因為鍋子很小,每次只燒一個,往往一戶人家要燒半個月。
為了做成各種味道的花鍋盔,加入南瓜、紅曲、黃曲、姜黃、棗泥等,做成別具風味的鍋盔。
杏殼婁
原是玉門民間日常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別有風味。形似像義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
清泉羊羔肉
清泉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葯膳滋補價值,被國家工商局正式授予"清泉羊羔肉"商標。
㈩ 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玉門關,到底是我國哪個地方
撲朔迷離的歷史真相,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悲壯蒼涼的《涼州詞》傳誦了千年,讓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記住了玉門關這座古老的關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