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裡有琴書

中國哪裡有琴書

發布時間:2022-06-13 18:35:05

1. 曲藝的地域特色

京津地區主要有京韻大鼓、京東大鼓、王家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單弦、子弟書、北京琴書、天津時調、天津快板、數來寶、二人轉、樂亭大鼓(河北樂亭)。 北方地區主要有山東快書、山東琴書、河南墜子、大調曲子、河洛大鼓(洛陽)。

西北地區有二人台。南方地區主要有蘇州評彈(蘇州彈詞)、南京白局、海安花鼓、徐州琴書、揚州評話、淮安十番、揚州清曲、地水南音(廣東說唱)、鳳陽花鼓。東北地區主要有二人轉。說唱類則是相聲、小品、快板書、評書、獨角戲。

2. 「山東洋琴」是什麼地方曲目

「山東洋琴」是魯西南地區的曲種,由於地域關系,「山東洋琴」作為地方曲種,幾近失傳,反映地方特色的「山東洋琴」被評為了山東非文化物質遺產。

3. 有關徐州琴書的書有哪些

徐州民間音樂集成,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
徐州琴書概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柳琴劇曲調介紹,江蘇人民,1957
徐州文史資料,肯定有琴書資料。比如12集、36集
徐州文聯09文叢之一,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年

4. 我國曲藝的種類主要有哪幾種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

5. 中國曲藝分別有哪些

全國曲藝種類繁多,有說的,有韻誦的,有坐唱的,有立唱的,有半說半唱的,還有連唱帶舞的,各不相同。根據腳本特點、演出形式和音樂曲式,大體上可以歸納成評書、相聲、快板、鼓曲、說唱大書等五大類。

評書類

評書特點是只說不唱,由一個演員講故事。"評"是用評語評論的意思。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評書是"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評書一般都用普通話講述,也有使用地方方言的,如四川評書、湖北評書等。 著名的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闊如(1902-1971)說書時語重聲宏,說表做工自成風格,在評講方面見識獨到,勝人一籌。他擅長的書目有《東漢演義》、《三國演義》等。他生前經常在廣播電台播講,譽滿京都,曾有"千家萬戶聽評書,凈街凈巷連闊如"的贊語。 近年來,鞍山市曲藝團中年演員劉蘭芳說的評書《岳飛傳》,熱情真摯地歌頌民族英雄岳飛,無情地鞭撻奸臣秦檜等敗類,做到了老書新說,舊書新評,愛聽眾之昕愛,恨聽眾之所恨,受到億萬聽眾的歡迎。一個演員,一塊醒木,一把扇子,就產生了"全憑一張口,滿台風雷吼"的藝術魅力。

相聲類

相聲是從民間說笑話發展成的,具有輕松、活潑、滑稽、風趣的特點,又能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表演,增長群眾的知識,滿足群眾文化娛樂的要求。最常見的形式是一個人說的單口和甲乙二人捧逗爭哏的對口。三人以上的群口,已很少有人表演。南方的獨角戲(滑稽)、四川的相書都屬於這一類。 最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對革新、提高相聲藝術很有貢獻。他在三十年代曾向著名相聲演員朱闊泉、緒德貴等學藝,1939年在北京首次登台演出。四十多年來,在說、學、逗、唱中,他博採眾家之長,擅於學唱京劇和地方戲曲;在語言上力求生動、形象、簡練、純潔;提倡幽默風趣,反對貧嘴聒舌;講求提高相聲藝術的格調。他的代表作有《戲劇雜談》、《關公戰秦瓊》、《改行》等。侯寶林1979年退出了舞台,主要從事相聲藝術的研究工作。

快板類

快板包括快板書、對口快板(數來寶)、山東快書、天津快板、竹板書等曲種。它由一兩個演員韻誦,演出時用竹板、節子板、銅板(鴛鴦板)擊打伴奏。快板原是單純敘事的,沒有故事情節,干板垛字,節奏較快。增添了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後,發展成快板書。山東快書則是從竹快板書演變成的,主要說武松的故事。 著名的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高元鈞,解放前流落江南瀕臨絕境。解放初期參軍後,在部隊曲藝工作者的幫助下,致力於快書的整舊創新和普及工作,使快書在廣大戰士和工農群眾中得到較普遍的發展。三十多年來,他和別人合作創作了《一車高梁米》等十幾段新曲目,整理了十幾段傳統節目,並總結了創作和表演經驗。1982年出版的四十萬字的《高元鈞山東快書選》,反映了這位承前啟後的大師在快書藝術改革、創新、普及、提高等方面所起到的開拓作用。

鼓曲類

鼓曲音樂性較強,以演唱曲詞為主。曲藝中三分之二的曲種都屬這一類。概括一下,又可分成七種:

(1)彈詞 彈詞盛行於我國南方。一般是由兩個人彈唱,一人彈三弦,一人彈琵琶,有說有唱,稱為雙擋。也有一個人自彈自唱的。蘇州彈詞和揚州彈詞,演出形式完全相同,講究"說噱彈唱"。開書前所唱的"書帽兒"叫"開篇"。蘇州彈詞在創腔上流派紛呈,各有特色。當前主要的流派有蔣月泉的蔣調、朱雪琴的琴調、徐麗仙的麗調、侯莉君的候調、楊振雄的楊調等。

(2)大鼓 大鼓流行於華北、東北等地區。一般用三弦伴奏,演員打鼓演唱。也有的不用樂器伴奏,只打鼓演唱。它是黃河流域的產物,盛行於清末,是從民歌小調發展變化來的。北方大鼓最早的一種是犁鏵大鼓(即山東大鼓、梨花大鼓),它的曲調唱腔是從魯北農村中一種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民歌發展成的,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淳樸健康的鄉土氣息。 為什麼起名叫"大鼓"呢?這有幾種不同說法。一說大鼓是從農民的秧歌發展來的,農民們有時敲著大鼓來引歌、送歌。秧歌鼓本來是很大的,後來參照和尚道土所用的扁鼓,把它改成小鼓了。一說是,從前鼓詞,擅演大部頭書,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等,所以管大部頭的鼓詞就叫"大鼓書",簡稱大鼓。

還有一說認為打鼓是為招攬觀眾,把大家聚集起來,即"打鼓說書",後被訛傳成"大鼓書"。總之,無論怎樣解釋,大鼓都是從民間土生土長起來的,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全國二十幾種大鼓,多按地域起名。如西河大鼓、山東大鼓、京韻大鼓、樂亭大鼓、北板大鼓、京東大鼓、奉調大鼓,以及平谷、唐山、南陽、上黨、東北、安徽、河洛、湖北、太原、廣西、長沙、江西、膠東、淮南大鼓等。按樂器分有鐵片大鼓、木板大鼓、梅花大鼓、梨花大鼓、清音大鼓等。

6. 什麼是北京琴書

北京琴書,屬於中國北方曲藝曲種,已列入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琴書形成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種之一。北京琴書源於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區的五音大鼓,又名單琴大鼓、揚琴大鼓。以三弦、四胡、揚琴等樂器伴奏。唱腔借鑒京韻大鼓說唱轉圜自然的風格技巧,旋律簡潔,創造了多板式的不同節奏的唱法,形成了生動活潑的藝術特點。

北京琴書是北京地區鼓曲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種,形式是一人站唱,以左手敲擊鐵片,右手執鼓楗擊扁鼓,伴奏樂器為揚琴和四胡。它是「說似唱、唱似說」,唱腔中夾用說白,突出表現北京土言土語,板式有快、慢、架、散,極大豐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眾喜愛,並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教育價值。

早期的曲目以長篇大書為主,後來北京琴書大師關學曾與琴師吳長寶多年合作,唱腔借鑒京韻大鼓說唱轉圜自然的風格與技巧對北京琴書進行了改進,加入了多板式的不同節奏的唱調,有疾有緩。其曲目轉為短段,多以現實題材為主。

北京琴書的曲調接近平谷調,只是板式全用一板三眼。早期以說唱長篇大書為主,有《七國演義》、《回龍傳》等十餘部;短篇唱段有《楊八姐游春》、《鞭打蘆花》等;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以《考神婆》、《一鍋粥》較為有名。

7. 琴書大全的介紹

中國現存重要古琴文獻之一。全書共22卷,前20卷為論琴文字,後2卷為琴曲譜,計62曲,明萬曆間琴家蔣克謙輯。《琴書大全》:現存收錄古代琴學文獻最多的一部類書。經祖孫四代不斷積累,於明代萬曆庚寅年成書。全書共二十二卷。前二十卷收錄歷代有關琴學的記載,極為豐富,不少失傳的琴學專書、專論賴以保存。末二卷收琴曲六十二首,其中有一些獨特的傳譜。

8. 中國總共有多少地方曲藝分別叫什麼

據調查統計,我國仍活躍在民間的曲藝品種有400個左右,流布於我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蒙古曲藝:好來寶 烏力嘎爾 烏春 笑呵亞熱 評書 弦子 門樓調
江 蘇 省 地 方 曲 藝 -- 揚 州 彈 詞 蘇 州 彈 詞
廣東 粵曲、南音說唱
浙江省義烏市的義烏花鼓、義烏道情
河南省三弦書、河南墜子
說的如相聲、評書、評話;唱的如京韻大鼓、單弦牌子曲、揚州清曲、東北大鼓、溫州大鼓、膠東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似說似唱的(亦稱韻誦體)如山東快書、快板書、鑼鼓書、萍鄉春鑼、四川金錢板等;又說又唱的(既有無伴奏的說,又有音樂伴奏的唱)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恩施揚琴、武鄉琴書、安徽琴書、貴州琴書、雲南揚琴等;又說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轉、十不閑蓮花落、寧波走書、鳳陽花鼓、車燈、商 花鼓等。

9. 京城曲藝不為人知的故事

北京曲藝主要有北京琴書、單弦等。
1、北京琴書是北京地區鼓曲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種,屬於中國北方曲藝曲種。
北京琴書流傳於中國北方地區的傳統曲藝劇種之一,已列入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琴書形成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種之一。北京琴書源於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區的五音大鼓,又名單琴大鼓、揚琴大鼓。以三弦、四胡、揚琴等樂器伴奏。唱腔借鑒京韻大鼓說唱轉圜自然的風格技巧,旋律簡潔,創造了多板式的不同節奏的唱法,形成了生動活潑的藝術特點。
2、單弦源於北京,又稱單弦牌子曲。清乾隆、嘉慶年間興起,形成於清代末葉。演唱時用八角鼓擊節,其曲牌眾多,曲調豐富,反映現實生活,代表曲目有《胭脂》、《挑簾裁衣》、 《金山寺》等。自單弦票友隨緣樂以後,出現了德壽山、全月如、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等名家,他們推動了單弦藝術的發展。
2006年單弦被列為首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 山東琴書是什麼

中國曲藝曲種。清初產生於魯西南曹州(今菏澤地區)。流行於山東以及華東、華北等地。早期為民間自娛性演唱,稱「莊稼耍」。清末始有職業藝人。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揚琴,故稱「唱揚琴」,「山東洋琴」。1933年,定名為「山東琴書」。藝術流派分為南、北、東三路,以菏澤為中心。分布遍及魯西南、豫東,皖北、蘇北等地的南路琴書為最早,曲調雋美明快;以廣饒、博頭為中心,流行遍及膠東的東路琴書,曲調挺拔且抒情;以濟南為中心,流行於魯西北的北路琴書韻味深厚。山東琴書為坐唱形式,由1—5人演唱。伴奏樂器有揚琴、墜琴、箏、軟弓京胡、碟子、簡板等。演唱者均兼奏樂器。始為民間俗曲聯綴演唱,有曲牌200餘支,常用曲牌有[上河圖]、[鳳陽歌]、[疊斷橋]、[漢上垛]、[梅花落]等。常用書目有長篇《白蛇傳》、《秋江》、《包公案》等,中篇《雙鎖櫃》、《王天保下蘇州》等,段兒書《鞭打洛陽》、《尋妹》等。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裡有琴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拍賣玉璽多少錢 瀏覽:185
英國王子的房子叫什麼 瀏覽:320
印度的牛糞有什麼好處 瀏覽:446
義大利婚禮有哪些固定的傳統 瀏覽:535
英國首相入院後情況如何 瀏覽:730
伊朗有什麼好的學校值得留學 瀏覽:325
中國八大傳媒類學校哪個更好 瀏覽:217
越南服金幣可以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174
英國皇帝有名無實是在什麼時候 瀏覽:46
中國路橋國外工資多少 瀏覽:537
英國atas什麼能出結果 瀏覽:693
義大利mgm電機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80
越南為什麼快速撤軍 瀏覽:612
從丹麥運生蚝到中國用什麼方式 瀏覽:419
去越南河內玩大概多少錢 瀏覽:462
義大利人為什麼喜歡吃葡萄 瀏覽:994
伊朗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 瀏覽:60
伊朗為什麼怕步伊拉克後塵 瀏覽:199
伊朗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瀏覽:95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