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中國古代的戰爭中,陣亡的將領一共有多少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也是百家「兵家」的代表人物。他一出生,秦國國力強盛,秦國君主秦王趙翔不斷出兵奪取領土,野心勃勃要一統天下。
經過多年的戰斗,雖然征服了許多城市,但在秦軍中造成了許多傷亡。秦趙翔在招募時,更渴望勇敢的將軍。因此,他決定任人唯賢,大力推廣平民出身的勇士。而,則是隨後進入了秦王的視野。
秦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率軍攻打朝鮮和魏。鑒於敵人的安排,他沒有正面對抗敵人,而是帶領部隊到後方,讓他們措手不及。在田雷小小的勝利後,他變得更加勇敢。他率領軍隊進擊,對方正在逃跑。
Ⅱ 中國遠征軍陣亡的將軍
凌則民 陸軍少將,第96師288團團長、臘戌警備副司令,1942年4月,死於緬甸滿納
柳樹人 陸軍少將(追授),第5軍200師599團團長,1942年5月,死於緬甸
戴安瀾 (1904—1942)安徽省無為縣練溪鄉旗桿戴村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少將師長,1942年5月26日在緬甸茅邦村抗擊日軍的戰斗中犧牲。蔣介石電令務必將其遺體抬回祖國,終因天氣炎熱3日後被部下火化帶回中國。1942年7月6號,騰沖縣臨時縣長張文德,領騰沖縣數萬老少下跪迎接戴安瀾靈柩歸國。同年10月16日,民國政府追贈戴安瀾為陸軍中將。
閔季連 陸軍少將(追授),第36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死於雲南保山
胡義賓 陸軍少將,第5軍96師副師長,1942年6月27日,死於緬甸埋通
李竹林 陸軍少將,滇緬警備司令、遠征軍兵站參謀長,1943年夏,死於緬甸
陳范 陸軍少將,遠征軍司令長官部高參,1944年1月31日,死於緬甸
張劍虹 陸軍少將,第5軍高級參謀,1944年1月31日,死於緬甸
洪行 陸軍中將(追授),第6軍新39師副師長,1944年12月17日,死於雲南龍陵
李頤 (?--1944年)湖南省醴陵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1943任中國遠征軍第六軍預備第二師第五團上校團長。1944年,在騰(沖)龍(陵)戰役中犧牲。1944年11月29日,民國政府追任為陸軍少將。
覃子斌 ( ?-1944)湖南大庸人。陸軍遠征軍第54軍198師594團上校團長。曾建「華夏敢死隊」與日軍148聯隊第一大隊長吉原少佐「戰神沖鋒隊」於高黎貢山冷水溝對決。44年5月11日大反攻。渡江後助攻北齋公房時殉國。國民政府追贈陸軍少將。
Ⅲ 解放軍在歷次戰爭中陣亡的將領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抗戰陣亡將領名錄
以下陣亡烈士,雖然沒有軍銜,但是按照同時期國軍的軍銜標准來說,至少都應該是上校
左權1905年出生,湖南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兼任第二縱隊司令員,1942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山西遼縣麻田犧牲
[b]鄧振詢1904年出生,江西興國人,1927年出生時任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副書記,新四軍蘇南軍政委員會書記兼任行政公署副主任1943年八月三日在江寧縣犧牲 [/b]
彭雪楓 1907年出生,河南鎮平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師長,時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任淮北軍區司令員,1944年九月十一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於日軍作戰時犧牲。
楊靖宇 1905年出生,河南確山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任政治委員,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任政委,1940年二月二十三日,與日軍作戰時犧牲。
趙一曼 1905年出生,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被派往蘇聯學校,1930年回國從事地下工作,曾任哈爾濱工會代理書記,時任抗日聯軍第三軍第三團政委,1935年冬與日軍作戰時被俘,1936年八月二日在珠河縣犧牲。
趙尚志 1908年出生,遼寧朝陽人,黃埔軍校畢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時任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1942年二月十二日在鶴立縣作戰犧牲。
項 英 1898年出生,湖北武昌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時任中央東南局書記兼任新四軍副軍長。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與三月十三日被叛徒殺害
龍樹林 1911年出生,江西上饒人,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大學學習。回國後曾任紅軍教導總隊訓練處主任,時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挺進隊政治部主任,1939年五日,隨三支隊在度江北上江都縣犧牲。
田守亮 1916年出生。安徽六安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十五軍團師長,時任新西軍第三師第八旅旅長,1941年三月十六日在赴延安中,在連雲港北海面犧牲
朱文立 1900年出生,廣西百色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參謀長,時任新四軍第十五師十五旅副旅長,1942年一月在漢陽犧牲
劉別生 1915年出生,江西安福人,1927年參加紅軍,時任新四軍第四十八團長,蘇浙軍區第一支隊司令員,1945年六月四日,在浙江新登戰役中犧牲。
[b]劉宗英 1912年出生,江西興國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師政治部科長,時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六八五團長,1940年犧牲 [/b]
嚴昌英 1913年出生,湖北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長,時任新四軍第一師三旅七團團長,1943年九月在江蘇興化縣唐子鎮犧牲。
楊文翰 1896年出生,江西橫峰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縣委書記,時任游擊大隊長兼任政委,1940年被捕,九月犧牲。
李東光 1902年出生,吉林渾春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共產黨南滿臨時特別委員書記兼任宣傳部長,時任中國共產黨南滿省委組織部長,1937年七月六日在清源縣犧牲。
李延平 1903年出生,吉林延吉人,1932年參加救國軍,曾任抗日救國軍支隊長,後組織派往蘇聯學習,回國後,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代理軍長兼任第一任師長,1938年十月在與日軍作戰時犧牲。
巫恆通 1902年出生,江蘇句容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蘇南第五行政專員公署專員兼任新四軍新三團團長,1941年八月,在被日軍俘後壯烈犧牲
吳 琨 1910年出生,四川萬縣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長,時任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副團長,1939年九月在江陰犧牲。
[b]吳載文 1911年出生,福建寧化人,192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1年參加紅軍,曾任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三縱隊三團政委,時任新四軍第一師七團政委,1941年四月十六日,在江蘇鹽城犧牲。 [/b]
張學文 1915年出生,安徽霍丘人,1931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長,時任新四軍第七師游擊支隊副隊長,1943年七月二十四日在安徽盛家橋犧牲。
陳芳明 1909年出生,湖南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營長,時任新四軍第四十一旅三十一團副團長,1943年五月二十七人在安徽蒙城縣犧牲
陳翰章 1913年出生,吉林敦化人,1932年九月參加抗日救國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東北抗日聯軍師長,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1942年十二月在吉林鏡泊湖南湖頭戰斗中犧牲
范子俠 1908年出生,江蘇豐縣人,曾在國民黨隊任團長,九一八事變後投奔馮玉祥,1939年10月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改編為八路軍,時任太行軍區獨立第十旅旅長兼任六分區司令員,1943年三月十二日在沙河縣與日軍戰斗中犧牲。
[b]范欽洪 1906年出生,福建永定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加紅軍曾任永定縣書記,紅軍營教導員,時任新四軍第六師十六旅政委,1943年在反掃盪中犧牲 [/b]
林英堅 1908年出生,安徽金寨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二六三團長,時任新四軍第二師五旅十三團長
易元鰲 1904年出生,湖北紅安人,參加紅軍後堅持在豫皖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曾任手槍隊長,時任新四軍挺進縱隊獨立團長,1941年三月在安徽宿松縣許家嶺戰斗中犧牲
周樂生 1911年出生,江西樂安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團政委,時任新四軍六十十七團政治處主任,1942年在蘇南反掃盪中犧牲。、
周啟邦 1917年出生,江蘇銅山人,1937年參加革命,曾任新四軍團政委,時任新四軍第四師宿東游擊支隊政委,1942年四月二十三日在安徽靈壁縣犧牲
鄭行剡 1912年出生,湖北紅安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營教導員,時任新四軍淮南軍區獨立團政委,1941年十月在江蘇六合縣螞蟻山戰斗中犧牲
趙伊坪 1910年出生,河南堰城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共產黨豫東特委書記。時任中國共產黨西北區黨委秘書長。1939年三月五日犧牲
[b]鍾效培 1914年出生,江西興國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副部長,時任中國共產黨山東分局青工委書記,1942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反掃盪中犧牲[/b]
聶慶泰 1904年出生,湖北黃安人,192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空軍,曾任紅軍營政治教導委員,時任新四軍五師十四旅四十二團政治委員。1942年五月在漕河鎮犧牲
顧士多 1915年出生,河南羅縣人,1931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長,時任新四軍第四支隊九團團長,1940年安徽無為縣犧牲
桂逢州 1914年出生,四川省人1932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參謀長,時任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參謀長,1940年在安徽無為縣照明山犧牲
柴世榮 1894年出生,山東膠縣人,九一八事變後投奔東北救國軍,曾任東北救國軍第四路軍司令員,抗日聯軍第五軍軍長,時任蘇聯北野營八十旅四步兵營長,1943年犧牲
徐世奎 1911年出生,湖北禮山縣人,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三十九師師長,時任新四軍第四師七團政治委員,1940年九月在龍王山中犧牲
郭 敏 1912年出生,江西吉水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團政委,時任新四軍一師四團政委,1943年一月十七日在戰斗中犧牲
高捷成 1912年出生,福建廈門人,1931年參加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冀南稅務局總局長,時任冀南銀行總行長兼任政委,1943年五月犧牲
曹德輝 1913年出生,江西省人,1930年加入紅軍,曾任紅軍團政治處主任,時任新四軍第六師警衛團政治委員,1941年九月二十六在江蘇江陰縣和興街戰斗中犧牲
蕭輝錫 1917年出生,湖北陽新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團政委,時任新四軍第七師十五團政委,1942年五月在安徽無為縣犧牲。
2005-8-16 11:29 藍貓
黃 杉 1913年,安徽桐城縣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政治教導員,時任新四軍第七師副團長
黃金德 1912年出生,湖北通城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央鄂南中心縣縣委書記,時任新四軍鄂南獨立五團政治委員,1941年在鄂城犧牲。
梁雲天 1903年出生,江西吉安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營長,時任新四軍第五師三十八團副團長,1941年八月在湖北禮山犧牲。
曾仁文 1907年出生,江西吉水人,1931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師政委,時任八路軍後勤部參謀主任,1943年五月在山西前線犧牲。、
蔡 武 1917年出生,四川閬中人,1933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支隊政委,時任新四軍五師獨立團團長,1941年九月在河南信陽犧牲
[b]廖海濤 1909年出生,福建上杭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閩南紅軍第七支隊政委,時任新四軍第十六旅政委,蘇南軍政委員會主席,1941年一十月二十八日在江蘇犧牲
熊夢輝 1911年出生,江西興國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支隊長,時任四新四軍二支隊三團團長,1941年二月在安徽無為縣犧牲
馮達飛 1899年出生,廣東連縣人,黃埔軍校畢業,曾任紅八軍代理軍長,時任新四軍教導總隊長,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b]
朱 鏡 1901年出生,浙江覲縣人,日本帝國大學畢業,1928年五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共產黨上海局宣傳部長,時任新四軍宣傳教育部長,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許權中 1895年出生,陝西臨潼人,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曾任西安警備二旅副旅長,時任第四集團軍中將參議,1943年在陝西被特務殺害
[b]劉 英 1903年出生,江西瑞金人,曾任紅軍抗日先遣隊政治部主任,時任中央浙江省省委書記,1942年二月八日被捕,五月八日被殺害於永康縣 [/b]
劉一鴻 1906年出生,安徽馬鞍人,時任新四軍第六師四十六團副團長,1943年五月在蘇南犧牲。
劉治國 1915年出生,湖北棗陽人,1931年參加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新四軍第十九團參謀長,1942年十二月八日在江蘇漣水戰役中犧牲
劉群先 1907年出生,江蘇無錫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於博古結為夫妻,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長,時任中央長江局工會主任,1941年在莫斯科被德機轟炸犧牲
劉震英 1917年出生,廣西田東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長,時任新四軍第一支隊第六團政治處主任,1939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江蘇丹陽犧牲
杜印憲 1916年出生,湖北鍾祥人,時任新四軍第五師十三旅政治部主任,1943年九月在湖北凈山縣南山被殺害
李 復 1908年出生,江蘇宜興人,時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獨立第二團副團長,1940年在江蘇武進犧牲
李子芬 1910年出生,福建晉江人,1932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長,時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1942年五月在上饒集中營被殺害
李和輝 1915年出生,江西吉水人,1930年參加紅軍,時任晉察哈軍區第十九團團長,1940年八月三十一日因為參加戰斗病情加劇犧牲
李宗南 1913年出生,直隸人,時任新四軍豫皖挺進縱隊獨立團參謀長,1940年五月二十五日犧牲
鄒耀堂 1915年出生,湖北陽新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營長,時任新四軍第六師四十七團參謀長,194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江蘇犧牲
汪德安 1912年出生,河南商城人,1929年參加紅軍,時任新四軍淮南軍區定遠總隊副隊長,1942年一月二十九日在安徽定遠犧牲
張正坤 湖南瀏陽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長,時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1941年在上饒集中營被殺害
張有來 江西余幹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政治處主任,時任新四軍蘇北軍區濱海總隊政治處主任,1943年三月十八日,在赴延安途中犧牲
陳宗勝 1911年出生,湖北禮山縣人,1930年參加紅軍時任新四軍第哦師五旅十三團副團長,1943年八月十七人在江蘇六合縣犧牲
周子昆 1901年出生,廣西桂林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三軍軍長,時任新四軍參謀長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被叛徒殺害
趙伯華 1902年出生,湖南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廣東海陸豐地區紅二團團長,時任新四軍第六師十一團參謀長,1941年七月十五日在江蘇江陰犧牲、
胡 榮 1906年出生,湖南平江人,1927年參加紅軍,時任新四軍第三縱隊政治委員,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胡發堅 1908年出生,江西吉安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一軍團一師參謀長,時任新四軍一支隊參謀長,1939年三月十五日在江蘇武進縣犧牲、
姚澤洪 1915年出生,湖北黃安人,曾任紅軍軍工部部長,時任新四軍第五師四十四團參謀長,1943年五月在湖北黃崗犧牲、
袁國平 1905年出生,湖南邵陽人,黃埔軍校畢業曾任紅八軍政委,時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1941年一月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黃 誠 1914年出生,直隸安次縣人,曾任清華大學救國委員會主席,一二九運動中任清華東西遊行隊伍總領隊,隨後任北平學聯主席,時任新四軍政治部秘書長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黃 驊 1911年出生,湖北陽新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團長,時任冀魯邊區副司令員兼任第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副旅長,1943年六月在河北新海縣犧牲
黃 道 1900年出生,江西橫縫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共產黨閩贛省委書記,時任新是一軍駐贛辦事處主任,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書記,1939年五月二十三日在江西鉛山河被殺害
符竹庭 1913年出生,江西廣昌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一軍團第二師政治部主任,時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政委,濱海區政委,1943年在江蘇犧牲
彭 雄 1915年出生,江西永興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一軍第四師參謀長,時任新四軍第三師參謀長,1943年三月十七日在連雲港犧牲
魯雨亭 1900年出生,河南永城人,曾任國民黨軍法處長,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一大隊長,1940年四月一日在河南永城犧牲
熊桐柏 1920年出生,湖北黃安人,1932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營長,時任新四軍第五師四十二團團長,1941年十月在河南信陽青山店犧牲
李延平 1903年出生,時任東北抗聯二路軍第四軍代理軍長,1938年犧牲
陳翰章 1913年6月14日出生敦化縣,時任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1940年十二月八日於灣溝村犧牲
柴世榮 1894年出生,山東膠縣人, 時任抗聯二路軍第五軍軍長,1943年夏秋之際,柴世榮在執行任務中不幸犧牲。
王光宇 1911年出生,吉林德惠人, 時任抗聯第四軍副軍長,1938年12月,在五常縣九十五頂山與敵遭遇,激戰中,壯烈犧牲
陳錦秀,河南省固始縣人,1912年出生,時任115師344旅688團團長,1938年1月22日犧牲於河北省平山縣溫塘鎮
葉成煥,河南省光山縣人,1913年出生,時任129師386旅772團團長1938年4月16日犧牲於山西省武鄉縣長樂村
Ⅳ 二戰中國死多少將軍
佟麟閣上將 趙登禹上將 郝夢齡上將劉家麒中將 吳克仁中將 高志航空軍少將 夏國章中將 吳國璋中將 饒國華上將(自殺) 肖山令中將 姚中英少將 司徒非少將 劉震東中將 王銘章上將(追授) 鄒紹孟少將 趙渭濱少將 范庭蘭少將 劉桂五少將 周元中將 李必蕃中將(自殺) 黃啟東少將(自殺) 方叔洪中將 付忠貴少將馮安邦中將 林英燦少將 李國良中將張?行中將 王禹九少將 陳安保中將張唐聚五少將 韓炳宸少將 馬玉仁中將 丁炳權中將 鄭作民中將 關鍾毅中將(自殺) 張自忠上將(追授) 張敬少將 戴民權中將 王竣中將 梁希賢少將(自殺) 陳文杞少將 唐淮源上將 寸性奇中將 金崇印少將 石作衡中將 賴傳湘中將 朱實夫少將 李翰卿中將 武士敏中將 朱士勤中將郭子斌少將 戴安瀾中將 王鳳山少將胡義賓少將 張慶澍少將 周 復中將 張少舫少將 高道先少將 江春炎少將彭士量中將 許國璋中將(自殺) 孫明瑾中將 盧廣偉少將 李家鈺上將 陳紹堂少將 周鼎銘少將 王劍岳少將王甲本中將. 闞維雍中將(自殺) 陳濟恆中將(自殺) 呂旃蒙少將 齊學啟中將 胡旭盱少將
計206名將領為國犧牲。
Ⅳ 中國遠征軍陣亡了多少將軍具體姓名
1941年12月23日,中華民國政府與英國方面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 形成,中國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法西斯、並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組建了中華民國遠征軍。這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殉國將領:
齊學啟將軍,新38師副師長,墊後掩護主力轉移並沿途收容傷兵,被日軍偷襲,傷重被俘,後在仰光戰俘營被漢奸刺殺身亡。
洪行將軍中將(追授),第6軍新39師副師長, 1944年12月17日,雲南龍陵犧牲 。
閩季連將軍少將(追授),第36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雲南保山犧牲 。
胡義賓將軍少將,第5軍96師副師長,1942年6月,緬甸埋通犧牲。
吳一彬將軍少將,第5軍96師副師長,1942年6月27日,緬甸埋通犧牲 。
戴安瀾將軍中將(追授),第200師師長1942年5月26日,在緬甸茅邦村犧牲。
林澤明將軍少將(追授)第96師288團團長、臘戌警備副司令,1942年4月,緬甸平滿納會戰犧牲 。
柳樹人將軍少將(追授),第5軍200師599團團長,1942年5月,緬甸犧牲 。
李著林將軍少將,滇緬警備司令、遠征軍兵站參謀長,1943年夏,緬甸犧牲 。
陳凡將軍少將,遠征軍司令長官部高參,1944年1月31日,緬甸犧牲 。
張健洪將軍少將,第5軍高級參謀,1944年1月31日,緬甸犧牲 。
李懿將軍少將(追授),第六軍預備第二師第五團團長。1944年11月29日,在騰(沖)龍(陵)戰役中犧牲。
覃子彬將軍少將(追授),第54軍198師594團團長,1944年5月11日大反攻,北齋公房時殉國。
Ⅵ 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中國將領有哪些
1.張自忠陸軍二級上將,5戰區右翼兵團指揮兼33集團軍司令。行伍出身。
山東臨清唐園村人 ,1891年生,字藎忱。
1940.5.16 棗宜會戰中犧牲於湖北南瓜店。 2.李家鈺陸軍二級上將,36集團軍司令。南京軍官預備學校,四川陸軍軍官學堂3期
四川蒲江人,1890年生,字其相。
1944.5.21 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陝西陝縣秦家坡。3.郝夢齡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9軍軍長。保定6期
山東無棣人 ,1898年生。
1937.10.16 忻口戰役中犧牲於山西忻口南懷化。4.陳安寶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29軍軍長。湖北陸軍預備學堂,保定3期
浙江黃岩橫街鄉馬院村人,1891年生,字善夫。
1939.5.6南昌會戰犧牲於江西南昌去龍里張豐路。5.唐惟源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3軍軍長。雲南講武堂
雲南江川人,1884年生,字佛川。
1941.5.12中條山會戰自戕於山西縣山山頂。6.吳克仁 陸軍中將,67軍軍長。保定軍校.
1894年生,字靜山
1937.11.8淞滬會戰犧牲於上海松江。7.馮安邦 陸軍中將,42軍軍長。行伍出身。
山東無棣人,字化民,1884年生.
1938.11.3犧牲於湖北襄陽(按二級上將陣亡撫恤)。8.武士敏陸軍中將,98軍軍長。行伍出身。中央軍校高教班,韶關講武堂.
河北柴安懷溝堡人,1892年生,字勉之。
1941.9.29犧牲於山西沁水馬頭山。9.王甲本 陸軍中將,79軍軍長。雲南講武堂14(15?)期。
雲南富源人,1901年生,字立基。
1944.9.9豫桂湘會戰中犧牲於湖南山口鋪。10.王銘章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41軍副軍長兼122師師長。四川陸軍軍官學校3期
四川新都縣泰興場人,1893年生,字之鍾。
1938.3.17魯南會戰中犧牲於山東滕縣西門。11.鄭作民 陸軍中將,2軍副軍長兼9師師長。黃埔1期。
湖南新陽人,1902年生。
1940.2.3昆侖關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昆侖關。12.佟麟閣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29軍副軍長。行伍出身。陸軍巡閱使高級教導團.
河北高陽邊家塢村人,1892年生,原名凌閣,字捷三。
1937.7.28南苑之戰中犧牲於北平南苑大紅門13.饒國華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21軍145師師長。行伍出身。合川軍官傳習所
四川資陽東鄉張家壩人,1894年生,字弼臣。
1937.11.30廣德之戰中自戕於安徽廣德十字鋪。14.趙登禹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29軍132師師長。行伍出身。
山東荷澤趙樓村人,1898年生,字舜誠。
1937.7.28南苑之戰中犧牲於北平南苑。15.方叔洪 陸軍中將,51軍114師師長。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山東歷城人,1906年生。
1938.6犧牲於山東馮家場16.鍾毅 陸軍中將,84軍173師師長。韶關講武堂,陸大特2期。
廣西扶南縣長沙村人,1901年生,字天任。
1940.5.9棗宜會戰中自戕於河南蒼台。17.戴安瀾 陸軍中將,5軍200師師長。黃埔3期。
安徽無為縣仁皋鄉風和村人,1904年生,幼名衍功,學名炳陽,號海鷗。
1942.5.26緬甸之戰中犧牲於緬甸朗科密林。18.劉家騏陸軍少將追晉中將,9軍54師師長。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保定軍校。
湖北武昌人,1894年生,字錚磊,又字錫侯。
1937.10.16忻口之戰中犧牲於山西忻口南懷化。19.李必蕃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2軍23師師長。保定1期。
湖南嘉禾人,字子琪。
1938.5.14徐州會戰中犧牲於山東菏澤城南王莊。20.王竣陸軍少將追晉中將,80軍新27師師長。黃埔3期。
陝西蒲城縣東鄉繞堡人,1898(1902?)年生,原名王俊,字傑三。
1941.5.9(7?)中條山會戰中犧牲於山西中條山台岩。21.寸性奇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3軍12師師長。雲南講武堂。
雲南騰沖人,1895年生,字念潔。
1941.5.13中條山會戰自戕於山西縣山以北毛家溝。22.石作衡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9軍70師師長。北方軍校
山西渾源縣泉頭村人,1905年生,別號子玉。
1941.9 犧牲於山西絳縣溝東凹。23.朱世勤陸軍少將追晉中將,山東11行政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暫30師師長。
山東單縣人,1904年生,字儉堂。
1942.5.4犧牲於山東單縣王寨。24.彭士量陸軍少將追晉中將,73軍暫5師師長。黃埔4期,陸大11期。
湖南瀏陽人,1905年生,號秋湖。
1943.11.15常德會戰中犧牲於湖南石門新關以南岩門口。25.許國璋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44軍150師師長。行伍出身。
四川成都人,1897年生,字憲廷。
1943.11.22常德會戰中自戕於湖南桃源縣陬市沅江南岸。26.孫明瑾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0軍預10師師長。黃埔6期,陸大14期。
江蘇宿遷人,1905年生,號玉軒。
1943.12.1常德會戰中犧牲於湖南常德太平橋。27.闞維雍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31軍131師師長。廣西陸軍講武堂。
廣西柳州人,1900年生,號伯涵。
1944.10.9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桂林。28.朱耀華 陸軍少將,8軍18師師長。
1937.10.26淞滬會戰中自戕於大場。29.王鳳山 陸軍少將,34軍暫45師師長。山西太原軍官學校1期。
山西五台人,1904年生,字鳴歧。
1939.5.18(1942.6.28?)犧牲於山西萬泉縣張翁村。30.呂公良 陸軍少將,暫15軍新29師師長。
1944.5.1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河南許昌。31.洪行 陸軍少將,6軍新39師師長。
1944.6.10滇西反攻中出車禍犧牲於雲南龍陵。32.劉桂五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騎6師師長。行伍出身。
遼寧凌南縣八家子村人,1903年生。
1938.3.27犧牲於綏遠黃油乾子。33.盧廣偉 陸軍少將,騎8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東北講武堂5期。
遼寧鳳城縣人,1903年生,字濟吾。
1944犧牲於安徽潁上。34.夏國璋陸軍少將追晉中將,48軍174師副師長。清河陸軍軍官預備學校,保定9期。
廣西容縣沙田村人,1894年生,字超然。
1937.11.21淞滬會戰中犧牲於江蘇吳興。35.賴傳湘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0軍190師副師長。黃埔4期,高教班4期.
江西南康人,1903年生。字鎮之.
1941.9.24第2次長沙會戰中犧牲於湖南梁家?。36.齊學啟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6軍新38師副師長。美國西點軍校。
湖南寧鄉縣楊林鄉鏈羅村人,1900年生,字敦鏞,別號夢賚。
1945.3.7(5.9?)被日軍殺害於緬甸。37.羅策群 陸軍少將,66軍159師副師長
1937.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紫金山38.周元陸軍少將,48軍171(173?)師副師長。中央軍校南寧分校高教班畢業。
雲南人(廣西明江人?)。字凱之
1938.5.23(9?)徐州會戰中犧牲於安徽蒙城。39.林英燦 陸軍少將,152師副師長。保定6期。
湖北武岡人,1898年生,字子文。
1939.1犧牲於廣東清遠龍山市。40.梁希賢 陸軍少將,80軍新27師副師長。黃埔5期。
陝西同官縣人,1898年生,字哲生。
1941.6中條山會戰中投黃河。41.郭子斌 陸軍少將,暫30師副師長。
1942.5.4犧牲於單縣王寨。42.胡義賓 陸軍少將,5軍96師副師長。黃埔3期。
江西興國縣人,1906年生,字履冰。
1942緬甸之戰中犧牲於緬甸埋通。43.王劍岳 陸軍少將,57軍8師副師長。黃埔5期。
湖南澧縣人,原名王師。
1944.6.10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河南虢靈畢家寨。44.餘子偉 陸軍少將,62軍151師副師長。
1944.8.3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湖南衡陽雨母山。45.胡厚基 陸軍少將,7軍170師副師長。
1944.11.13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桂林兩路口猴兒隘。46.李翰卿陸軍少將追晉中將,74軍57師步兵指揮官,福建隨營軍校。
河南范縣人,1895年生,字墨林。
1941.9.25第2次長沙會戰中犧牲於湖南瀏陽春華山。47.陳紹堂 陸軍少將,36集團軍104師步兵指揮官。
1944.5.21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陝西陝縣秦家坡。48.姜玉貞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9軍196旅旅長。
山西陸軍第一混成旅幹部學校,中央軍校高教班。
山東荷澤人,1894年生,字連璧。
1937.10.10忻口戰役中犧牲於山西原平縣西南。49.鄭廷珍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獨立5旅旅長。行伍出身。
河南柘城縣北鄭樓村人,1893年生。
1937.10.16忻口戰役中犧牲於山西忻口南懷化。50.秦霖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48軍171師511旅旅長。
廣西講武堂畢業、黃埔軍校6分校高教班畢業。
廣西桂林丁字村人,1899年生,字松濤,原名同觀。
1937.10.25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灣宅。51.龐漢禎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7軍170師510旅旅長。
廣西陸軍講武堂(南寧講武堂2期??),中央軍校南寧分校高級班。
廣西靖西縣果樂鄉人,1899年生,字胤宗。
1937.10.23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陳家行。52.高致嵩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72軍88師264旅旅長。黃埔3期。
廣西嶺(岑?)溪縣謝鄉謝村人,1899年生,別號子晉。
1937.12.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中華門。53.趙錫章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9軍70師215旅旅長。清河陸軍預備學校,保定9期。
河北河間三十里堡人,1901年生,字榮三。
1938.2.21犧牲於山西隰縣川口鎮楊村堡。54.黃梅興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88師264旅旅長。黃埔1期。
廣東平遠(梅縣?)人,1903(4?)年生。
1937.8.13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虹口錢塘。55.蔡炳炎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8軍67師110旅旅長。黃埔1(4?)期,陸大特別班。
安徽合肥人,1900年生,字摯(潔?)宜。
1937.8.26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陸家莊。56梁鏡齋陸軍少將,34軍69師203旅旅長。清河陸軍預備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5(13?)期。
河北蠡縣人,1897年生,字鑒堂。
1937.9.28(29?)大同會戰中犧牲於山西雁門關茹越口。57.宮惠民 陸軍少將,4軍90師207旅旅長。黃埔4期,陸大。
廣東曲江縣馬壩圩人,1906年生,字劍豪。
1937.10.28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嘉定清水顯。58.劉啟文 陸軍少將,67軍108師?旅旅長。
1937.11.8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石湖盪。59.吳繼光 陸軍少將,74軍58師174旅旅長。黃埔2期。
江蘇盱眙人,1903年生。
1937.11.9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白鶴港。60.易安華陸軍少將,71軍87師259旅旅長。黃埔3期,南京中央軍官學校。
江西宜春西鄉澤溪人,1899年生,字福如,號濟沈。
1937.12.10南京保衛戰犧牲於南京中華門。61.朱赤 陸軍少將,72軍88師262旅旅長。黃埔3期。
江西修水縣人,1904年生,號新民。
1937.12.12南京保衛戰犧牲於南京雨花台。62.徐積璋陸軍少將,19軍70師205旅旅長。西北軍官學校(北方陸軍軍校?),陸大。
山西襄陵(汾?)縣人,1905年生。字耀堂
1938.2(12.4?)犧牲於山西聞喜縣將門台。63.扈先梅 陸軍少將,51軍114師341旅旅長。東北講武堂。
河南安陽人,1896年生,字仲卿。
1938.4台兒庄會戰中犧牲於山東台兒庄。64.馬威龍 陸軍少將,27軍46師?旅旅長。
1938.5豫東會戰中犧牲於河南蘭封。65.陳德馨 陸軍少將,55軍?旅旅長。
1938.8武漢會戰中犧牲於湖北東界嶺。66.馬秉忠 陸軍少將,騎兵?旅旅長。
青海人。
1939.8.9犧牲於河南淮陽。67.楊傑 陸軍少將,1軍1師1旅副旅長。黃埔4期。
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字子英。
1937.10.11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西塘橋。68.尉遲鳳崗陸軍少將,3軍7師21旅副旅長兼41團團長。步兵專門學校。
山西朔縣人,1903年生,字敏鳴。
1937.11平漢路作戰中犧牲於河北保定董村。69.李蘭池 陸軍少將,57軍112師?旅副旅長。東北講武堂7期。
遼寧錦西縣人,1898年生,字錦卿。
1937.12.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太平門。70.呂旃蒙 陸軍少將,31軍參謀長。黃埔5期,陸大13期。
湖南人。
1944.11.13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桂林兩路口猴兒隘。71.陳濟垣陸軍中將,桂林城防參謀長。南京中央軍校南寧分校高級班。
廣西岑溪人,1890(3?)年生。號崑山
1944.11.13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桂林兩路口猴兒隘。(自戕?)72.司徒非 陸軍少將,66軍160師參謀長。保定軍校。
廣東平遠縣人。
1937.12.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江蘇句容。73.姚中英 陸軍少將,83軍156師參謀長。黃埔2期,陸大8期。
廣西平遠縣人,1896年生,字若珠。
1937.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太平門。74.鄒慕陶 陸軍少將,41軍122師參謀長。
1938.3.17魯南會戰中犧牲於山東滕縣西門。75.趙渭濱 陸軍少將,41軍124師參謀長。
1938.3.17魯南會戰中犧牲於山東滕縣西門。76.黃啟東 陸軍少將,12軍23師參謀長。保定軍校1期
湖南平江人,1891年生,字霞鶴。
1938.5.14徐州會戰中自戕於山東荷澤。77.陳文杞 陸軍少將,80軍新27師參謀長。黃埔5期。
福建莆田縣人,1904年生。
1941.5.7中條山會戰中犧牲於山西岩砦。78.張少舫 陸軍少將,51軍113師參謀長。
1943.2.21犧牲於山東張家溜西南城頂山。79.江春炎 陸軍少將,51軍114師參謀長。
1943.7.4犧牲於山東鄒縣。80.王禹九陸軍少將,79軍參謀處長。浙江幹部學校,中央軍校高教班。
浙江黃岩縣人。
1939.3.27南昌會戰中犧牲於江西虯嶺。81.張慶澎 陸軍少將,蘇魯戰區高參。
1942.8犧牲在山東唐王山。82.陳范 陸軍少將,遠征軍司令部。
1944.1.31犧牲。83.張劍虹 陸軍少將,5軍軍部。
1944.1.31犧牲。84.周鼎銘 陸軍少將,36集團軍副官處長。
1944.5.21 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陝西陝縣秦家坡85.柴意新 陸軍少將,74軍57師169團團長。
1943.12.4常德會戰中犧牲於湖南常德府坪街春申墓。86.王潤波 陸軍上校追晉少將,25師75旅149團團長。黃埔3期。
四川開縣人,1905年生,字啟大。
1933.3.9長城抗戰中犧牲於河北古北口。87.張樹楨 陸軍上校追晉少將,72師208旅416團團長。行伍出身。
河北人,1898年生。
1937.8.22平綏路之戰中犧牲於河北懷來鎮邊城850高地。88.劉眉生陸軍上校追晉少將,14軍85師253旅510團團長。黃埔5期,步兵專門學校校官研究班。
貴州遵義人,1904年生,字天嘏。
1937.10.8忻口戰役中犧牲於山西洪山。89.毛岱鈞陸軍上校追晉少將,70軍預備9師35團團長。中央軍校長沙分校,中央軍校高級班5期。
湖南湘潭人,1902年生,號重威。
1938.8武漢會戰中犧牲於江西廬山。90.楊家騮 陸軍上校追晉少將,18軍60師360團團長。黃埔5期。
貴州荔波縣人,1905年生,字季良。
1938.10武漢會戰中中毒氣犧牲於江西麒麟峰。91.劉世焱陸軍上校追晉少將,暫8師?團長(新3軍新12師?團長),黃埔2期。
1941.9.27第2次長沙會戰中犧牲於湖南長沙。92.謝晉元 陸軍中校追晉少將,88師262旅524團團附。黃埔4期。
廣東蕉嶺縣同福鄉尖坑屯人,1905年生,字中民。
1941.4.24上海膠州路孤軍營被漢奸所害。93.李國良陸軍中將,軍訓部輜重兵監兼後方勤務運輸處處長、天水行營軍訓處處長。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1896年生,湖南長沙人,字兆彬。
1939.3.7犧牲於陝西西安。94.周復陸軍中將,蘇魯戰區政治部主任兼戰地特別黨部執行委員會書記長、
幹部訓練團教育委員、山東政府委員。 黃埔3期。
江西臨川人,1901年生,字旭人。
1943.2.21犧牲於山東張家溜西南城頂山。95.肖山令陸軍少將追晉中將,憲兵副司令兼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保定3期。
湖南益陽縣方山村人,1892年生,字鐵儂。
1937.12.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儀鳳門外江邊。96.蔣志英 陸軍少將,台州守備指揮部指揮。中央軍校潮州分校1期。
浙江諸暨縣人,字伯清。
1941.4.19犧牲於浙江台州。97.劉震東 陸軍中將,第5戰區第2路游擊司令。行伍出身。
山東沂水縣人,1893年生,字義(羲?)洲。
1938.2.23魯南會戰中犧牲於山東莒縣。98.唐聚五 陸軍中將,東北游擊總司令。東北講武堂6期
吉林雙城縣人,1891(8?)年生,原名福隆,字甲洲。
1939.5.18犧牲於河北遷安平台山。99.馬玉仁陸軍少將追晉中將,蘇魯戰區第1路游擊司令。
江蘇鹽城人,1875年生,字伯良。
1940.1.3犧牲於江蘇阜寧縣郊。100.范廷蘭 陸軍少將,第1戰區游擊4總隊總隊長。行伍出身。
河南溫縣人。
1938.3犧牲於河南修武五里源。101.付忠貴 陸軍少將,魯北游擊司令。
1938.9.23犧牲於山東。102.雷忠 陸軍少將,皖北軍事聯絡委員兼游擊副總指揮。黃埔6期。
湖南嘉禾縣人,1901年生,字霆均。
1938.10犧牲於安徽霍丘。103.韓炳宸 陸軍少將,山東第13行政區保安副司令。
1939.1.9犧牲於山東萊陽。104.高道先 陸軍少將,山東鐵道破壞總隊長。
1943.5犧牲於山東。105.范築先陸軍?將,山東第6行政區督察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長。
北洋陸軍第4鎮隨營學校,北洋陸軍講武堂。
山東館陶縣(今屬河北)南彥寺村人,1881年生,字竹仙,原名金標。
1938.11.15犧牲於山東聊城。
106.梅一平 海軍少將,海軍守備隊司令。
1938.9犧牲於湖北田家鎮要塞。107.高志航空軍上校追晉少將,驅逐司令兼4大隊大隊長。東北陸軍軍官學校,
法國莫拉諾高等航空學校,伊斯特陸軍航空戰斗學校。
遼寧人,1907年生,字子恆,原名高銘久。
1937.11犧牲於河南周家口機場。
108.稅梯青 少將 41軍124師副師長
1938.3.17 魯南會戰犧牲於山東滕縣109.鄧佐虞 少將 32軍139師師參謀長
1938.5 徐州會戰犧牲於安徽蕭縣.110.張鏡亮 少將 新3軍?師2(?)旅旅長
1938.11 武漢會戰放棄岳陽後自戕.111.陳鍾書 少將 60軍183師542旅旅長。
(1891?1938)雲南安寧人,字樹藩。雲南講武堂畢業。
1938年4月24日於台兒庄邢家樓陣亡。追贈中將軍銜。112.章亮基 中將 9戰區軍法執行總監,1941年被飛機炸死113.李石安 少將 3軍12師政治部主任
1941.5 中條山會戰中被日軍俘虜,殺害。114.曾憲邦 上校追晉少將 14軍83師249旅498團團長 黃埔4期
1937.7.13 宛平遼冀山
1903-1937 湖南桃江人115.張文衷 少將 13軍4師12旅旅長 黃埔3期
1937. 南口
1900-1937 安徽巢縣人
二 抗戰國民黨犧牲的校級軍官 共17,000校尉
(這里收錄的都是名姓番號職務和時間地點可查的.實際還有很多,需要大家補充)
1.淞滬會戰
姓名 軍銜 職務 殉國時間和地點 軍事教育
鄧? 中校 88師264旅參謀主任 37.8.13上海愛國女子中學
劉宏深 少校 88師?營長 37.8.17上海虯江路
吳垂昆 少校 36師106旅212團1營長 37.8.19上海舟山路華德路十字路口
李勇 少校 36師108旅215團2營長 37.8.19上海江山碼頭附近小巷
張培甫 少校 18軍67師201旅?團1營長 37.8.25上海羅店鎮陸家宅
李伯鈞 少校 18軍14師40旅79團3營長 37.8.27上海羅店鎮
姚子青 少校 79軍98師292旅583團3營長 37.9.5 上海寶山縣城黃埔6期
陳近曾 中校 4軍90師177旅353團團附 37.9.21 上海羅店金村
劉 少校 4軍90師177旅353團3營長 37.9.21 上海羅店金村
黃惠群 少校 4軍90師175旅349團3營長 37.9.21 上海羅店金村
張季麟 中校 19師57旅113團團附 37.10.17上海葛家牌樓
劉漢兢 少校 19師57旅113團?營長 37.10.17上海葛家牌樓
周發進 少校 1軍78師234旅467團1營長 37.10.21上海溫藻浜塘西宅
許紀章 少校 1軍78師232旅463團2營長 37.10 上海盛宅
丘之紀 稅警總團5團長 37.10.31 上海劉家宅
季韋佩 上校 61師183旅365團團長 37.11.2 上海吳家庫
王敬謀 少校 61師183旅365團?營長 37.11.2 上海吳家庫
趙成貴 少校 61師183旅365團?營長 37.11.2 上海吳家庫
王子隆 少校 62師186旅372團?營長 37.11.5 上海金山柘林
邵玉田 少校 67軍108師通訊營長 37.11.8 上海石湖盪
彭俊德 少校 36師106旅212團3營長 37.11 上海薛家庫
麥勁冬 36師106旅212團3營代營長 37.11 上海薛家庫
劉警民 少校 36師106旅212團2營長 37.11 上海薛家庫
王家駿 中校 18軍67師201旅402團團附 37.11 上海北新涇廳頭
李伯蛟 上校 63師187旅373團團長 37.11 上海青浦
廖樹東 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1大隊長 37.? 上海黃浦江
廖曙東 蘇浙行動委員會特種技術班大隊長 37.? 上海松江
Ⅶ 中國共產黨戰死的將軍
中國共產黨戰死的將軍有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因流彈擊中而死)等。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期,趙尚志在東北地區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之後,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游擊隊(中國工農紅軍36軍獨立師)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斗中身負重傷後犧牲。2009年,趙尚志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左權(1905年3月15 日——1942年5月25日),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一期生,是八路軍的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工農紅軍。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1934年參加長征,參與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斗。長徵到達陝北後,左權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紅軍東征。1936年,他擔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率部西征並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盪」,發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斗的勝利。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犧牲後,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為其舉行追悼會,並改遼縣為左權縣。左權一生軍事著作40多篇,對學習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對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檔案報》2012年5月25日) 。2009年,左權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彭雪楓(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原,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為了紀念彭雪楓,在安徽省宿州市、蒙城縣等地均建了彭雪楓紀念館,或以雪楓命名的公園或學校。
Ⅷ 在淞滬會戰中犧牲了多少國軍將軍這三個月包含那些重點戰役
我軍陣亡中將軍長1人 陣亡師長、副師長4人 陣亡團長28人。
一、中國軍隊圍攻時期
1937年8月13日上海戰事爆發,中國軍隊第9集團軍於次日完成圍攻准備,15日晨攻擊據守上海市區約1.5萬日軍,重點指向日海軍陸戰隊主力所在的海軍營房,但因日海空軍實力遠超中國軍隊,故我軍損失慘重,多次攻擊亦未能成功。由於中日戰爭逐漸擴大,日本准備派遣增援部隊,決定徹底摧毀淞滬守軍。
南京軍事委員會鑒於戰爭擴大,遂在8月20日頒發戰爭指導及作戰計劃,以達成持久戰的基本主旨,擬定攻守計劃,並分為五個戰區,其中淞滬地區屬第三戰區。在整體上,中國軍隊以一部集中華北,重疊配備設防,阻擊華北日軍沿津浦鐵路南下,同時以最小限度兵力守備華南沿海各要地。最後,中國軍隊主力應迅速掃盪淞滬日海軍根據地,成功阻止敵軍登陸,並確保了山東、山西,力求爭取時間以牽制消耗敵人。
8月20日晨,中國軍隊發起第四次攻擊,經一晝夜戰斗,攻抵匯山碼頭,因日軍增援部隊已到達,而且威脅淞滬守軍,中國軍隊攻勢乃告中止。23日晨,日軍一部於吳淞及其以東地區登陸;另一方面,淞滬中國軍隊也抽調部隊予以迎擊。但其後配有重炮與戰車部隊的日軍不斷增援,淞滬中國軍隊遂陷於苦戰。至9月11日,雙方對峙於吳淞──江灣──洋涇一線。
二、吳淞鎮瀏河口間地區反登陸作戰
8月23日晨,日軍增援部隊分別在吳淞、寶山、川沙口各附近登陸,奪取沿江各要點,其後日軍部隊陸續增加。同時,中國軍隊則以長江南岸守備部隊以及第9集團軍專負對上海市區作戰,吳淞鎮以南歸新編成的第15集團軍負責,中國軍隊空軍亦連日出動支持地面作戰。但日軍配備戰車及重炮的支持,加以沿海作戰,日軍可藉海空軍配合作戰,致使我軍傷亡慘重,激戰至9月10日,戰區重新調整部署,改取守勢。
三、中國軍隊守勢時期
中國軍隊調整部署後,張治中集團軍與陳誠集團軍分別在9月11日至14日退守瀏河鎮──羅店──蘊藻濱──江灣──洋涇之線。日軍自14日對該線發動全面攻擊,且集中火力於羅店附近。21日再發動攻擊,以重點指向中國軍隊左翼部隊,迫使中國軍隊退守蘊藻濱之線。此後日軍乘勝追擊,向蘊藻濱進行突破作戰。至10月26日,雙方已苦戰二十餘天,10月22日中國軍隊發動最後攻勢,遭受挫折,日軍並全面反擊,突破中國軍隊陣地。中國軍隊被迫撤退南移,至11月5日雙方對峙於瀏河鎮──羅店西方──蘇州河左岸至南站之線。
四、杭州灣北岸日軍登陸
上海戰事爆發後,我軍英勇奮戰,成功打亂日軍初期的部署,日軍增兵至15萬人,仍未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乃於10月中旬決定增派一個軍自杭州灣北岸登陸,以打擊中國軍隊側背。11月5日拂曉,日軍在金山衛附近正面登陸,擊破中國軍隊守備部隊後,繼以主力向松江進攻。此時中國軍隊在上海市外圍地區作戰之大軍側背受嚴重威脅,鑒於迫誘日軍主力轉用於華東地區目的已達到,指揮部下令各作戰部隊向吳福線轉進。
五、滬京(南京)地區持久作戰
11月8日戰區下達向吳福線轉進命令,中國軍隊兩個集團軍在10日夜開始沿京滬線兩側地區撤退,但遭敵機日夜轟炸,一路陷於混亂。在兩個固守新涇河西岸集團軍掩護下,戰區主力順利撤退,向吳福線轉進。日軍也向中國軍隊發動小規模攻擊,並在白茆口、滸浦口間登陸,企圖切斷中國軍隊主力退路,但作戰失敗。19日日軍正面追擊中國軍隊主力,迫使中國軍隊在吳福線決戰。結果,在金山衛登陸之日軍在19日陷嘉興,即沿太湖南側向吳興進擊。
蔣介石鑒於吳興、廣德地區戰略價值十分重要,親令第7軍向吳興挺進;並令川軍六個師,向廣德急進,以策應第7軍作戰。其後自20日激戰至26日吳興失陷。第7軍在第144、145兩個師掩護下,向孝豐轉進。此時日軍又派兩個師團進攻廣德,川軍五個師在長興──廣德間地區阻敵數日後,待錫、澄線守軍向南京轉進後,乃退至廣德以西山地,淞滬會戰至此結束。
Ⅸ 抗日戰爭中國犧牲了多少抗日將軍
犧牲了楊靖宇,張自忠,左權,彭雪楓,陳發鴻,趙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