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年相比2019年,我國國際收支的貨物貿易有哪些變化(需要中國國際收支報告的數據)
摘要 這個是3月26號,官方出具的: 2020 年,國際收支延續基本平衡的發展格局,外匯儲備規模穩定在 3.2
❷ 在哪裡可以查得每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的數據,以及佔美國市場的份額
2019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統計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588.7億美元,下降15.3%。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1066.3億美元,下降11.3%,佔美國出口總額的6.5%,下降0.7個百分點;美國自中國進口4522.4億美元,下降16.2%,佔美國進口總額的18.1%,下降3.1個百分點。美方貿易逆差3456.2億美元,下降17.6%。
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化工產品和光學鍾表醫療設備,2019年分別出口272.0億美元、196.5億美元、131.0億美元和97.9億美元,變動幅度分別為0.4%、-29.0%、6.7%和-0.4%,占其對中國出口總額的25.5%、18.4%、12.3%和9.2%。運輸設備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04.6億美元,下降42.6%;車輛及其零附件出口91.4億美元,下降2.6%。
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2019年進口額為2173.9億美元,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8.1%,下降19.0%。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1254.0億美元,下降17.5%;機械設備進口919.9億美元,下降21.0%。傢具玩具、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製品分別居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二至第四位,2019年進口額為554.1億美元、372.2億美元和241.6億美元,下降14.6%、8.1%和14.2%,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12.3%、8.2%和5.3%。中國的傢具玩具和鞋靴傘等輕工產品佔美國進口市場份額的54.6%和53.1%,具有較大競爭優勢,中國產品的競爭者主要來自墨西哥、越南和義大利等國家。中國同時也是美國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賤金屬及製品、塑料橡膠和陶瓷玻璃的首位進口來源國。
201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統計
❸ 中國對外貿易的數據在哪查
這些數據最好的查詢途徑:
中國海關信息網
相關數據查詢網站:
1、國家統計局網站和海關信息網站(官方)
2、國際統計局查詢宏觀對外貿易數據。
3、海關信息網站查詢進出口數據、口岸、進出口量、進出口總額等數據。
4、工信部網站也有相關數據。
5、對外經貿網
登陸網站,可網路搜索統計局、海關信息、工信部,然後點擊進入,在最上面導航欄點擊統計數據,在年度數據中找到對外經濟貿易就可以了查詢了。可利用網站的搜索框搜索相關數據。海關信息網則需要輸入海關HS編碼來查詢。頁面提供的搜索框搜索。
(3)中國2019年進出口多少美元擴展閱讀
中國對外經貿關系
中國的對外貿易是全方位發展的對外貿易。中國堅持不分大小、貧富,與所有貿易夥伴發展務實合作和互利共贏的經貿關系。
中國與發達國家貿易持續穩定增長,實現了優勢互補和互惠互利。
中國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強勁,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十分重視雙邊和區域經貿合作的機制化建設。目前與中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150個。「大圖們倡議」等區域和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方針,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建立和發展多種形式的邊境經濟貿易合作。
中國積極主動參與並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中國深入參與和推動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努力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中國強調談判要有利於貫徹落實多邊貿易體制的公平、公正原則,體現多哈回合作為發展回合的目標。
中國在解決與貿易夥伴的爭議時兼顧各方利益,求同存異。在協商不能解決爭端的情況下,中國通過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妥善處理與貿易夥伴的貿易爭端,維護了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
❹ 近三年中國一年出口產品大概有多少億美金
近三年中國一年出口產品,
以2019年為例,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505億元。
其中,出口172342億元,
進口143162億元。
貨物進出口順差29180億元。
❺ 外貿進出口數據是多少
以美元計,2021年外貿進出口規模達6.05萬億美元。
在2013年首次達到4萬億美元的8年後,年內跨過5萬億、6萬億美元兩大台階,達到歷史新高。全年外貿增量達1.4萬億美元。以人民幣計,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9.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
與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實現穩定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更快。2021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比整體增速高2.2個百分點。
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佔比超過六成。2021年,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24.08萬億元,增長24.7%;加工貿易進出口8.5萬億元,增長11.1%。
外貿經營主體活力有效激發,民營企業進出口更加活躍。2021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企業56.7萬家,增加3.6萬家。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19萬億元,增長26.7%,佔48.6%,提升2個百分點。
2021年外貿出口的方向:
2021年,我國前五大貿易夥伴依次為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對上述貿易夥伴進出口分別為5.67萬億元、5.35萬億元、4.88萬億元、2.4萬億元和2.34萬億元,分別增長19.7%、19.1%、20.2%、9.4%和18.4%。
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比整體增速高2.2個百分點。
2013~2021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從6.46萬億元增長至11.6萬億元,年均增長7.5%,占同期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從25%提升至29.7%。
以上內容參考中央人民政府-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1.4%
❻ 中國2019年進出口貿易總額30萬億佔gdp多少
2019年我國gdp是99.0865萬億元。30萬的進出口總額,占當年gdp的大約30.27%。
❼ 中國女鞋出口哪些國家多
本文盤點了中國對外貿易十大國家名單,其中有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德國、荷蘭、英國、新加坡、加拿大、俄羅斯等,下面一起來了解下中國外貿出口國家排名!
美國
美國是中國主要出口國家之一,2018年對其出口總額47839581萬美元,增長8.6%,2019年對其進出口3.73萬億元。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商品基本上以代工商品為主,如電腦、玩具、電視、手機、顯示器、列印機等,除了聯想、大疆等少數自主品牌外,大部分都是美國的戴爾、惠普、蘋果,以及三星、索尼、博世等第三國的產品,中國的大部分品牌在美國的認知度較低。
日本
中國出口日本的主要產品有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賤金屬及製品,2018年對其出口總額14704868萬美元,增長5.5%;2019年1-11月對其出口商品總值為13072415.2萬美元,同比下降2.6%。在日本市場上,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雖然佔有較大優勢,如紡織品及原料、鞋靴傘和箱包等輕工產品,但同時還有來自美國、越南、泰國、台灣省、義大利等國的競爭。
韓國
中國外貿出口國家排名第三的為韓國,2018年中國對其出口總額10875614萬美元,增長8.8%;2019年1-6月對其出口541.0億美元,同比增長4.3%;1-9月,出口817.1億美元,增長2.4%。韓國自中國進口排名前三的商品為機電產品、賤金屬及製品和化工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傢具這類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國繼續保持優勢,但也有來自越南、印尼、日本等國的競爭。
越南
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2018年中國對其出口總額8387669萬美元。2019年1-10月中國對其出口商品總值為7840084.4萬美元,同比增長15.5%。2019年中越進出口總額達1168.7億美元,這是兩國貿易額連續第二年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對越南出口持續高速增長,越南市場備受中國企業關注,近年來中國企業赴越南投資設廠掀起熱潮。
印度
中國出口最多的國家自然不能忽略鄰國印度,2018年中國對其出口總額7667566萬美元,增長12.7%;2019年1-11月,中國對其出口商品總值為6797360.7萬美元,同比下降3.3%。中國對印度出口的產品以勞動密集型工業製成品為主,並開始向技術密集型產品轉變。未來隨著中印區域貿易安排或自由貿易談判的啟動和推進,中國在印度的基建工程、能源、綠色經濟等領域將扮演重要角色。
德國
中國出口哪個國家最多?中國出口最多的國家還有製造強國德意志。中國對德國的主要出口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傢具玩具雜項製品,其次還有賤金屬及製品、化工產品、光學鍾表醫療設備等。2018年,中國對其出口總額7748934萬美元;2019年上半年,中國是向德國出口產品最多的國家,對其出口額達到520億歐元,同比增長4%,荷蘭與美國緊隨其後。
荷蘭
2018年中國向荷蘭出口總額7283469萬美元。2019年1-11月中國從荷蘭進出口商品總值為7675364.1萬美元,同比下降0.9%;1-11月中國對荷蘭出口商品總值為6666490萬美元,同比增長0.2%。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荷蘭約六成的貨物貿易在歐盟區域內進行,荷蘭自中國進口最多的商品是機電產品,並且在該類產品上,中國是荷蘭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占荷蘭機電產品進口市場份額的36.5%。
英國
英國自然也是中國對外貿易十大國家之一,2018年中國對其出口總額5654298萬美元,增長8.2%。2019年中國對英國出口商品總值為6240638.3萬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584749.6萬美元,增幅為10.4%。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具有較大優勢,是英國傢具玩具和紡織品及原料的最大進口來源地,此外,中國也是英國鞋靴傘皮革製品的最大進口來源地。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在東盟的第四大貿易夥伴,機電產品是新加坡自中國進口的首位商品,其次是礦產品和賤金屬及製品。2018年中國向新加坡出口總額4903663萬美元。2019年1-7月中新雙邊貿易額485.5億美元,同比微增0.8%,其中,中國對新加坡出口290.0億美元,增長3.6%,自新加坡進口195.5億美元,下降3.1%;中國對新加坡貿易順差94.5億美元,增長79.4%。
加拿大
2018年中國對加拿大出口總額3515324萬美元,增長6.3%;2019年中國與加拿大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6507614.3萬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153397.1萬美元,增幅2.5%。作為中國對外貿易十大國家之一,2019年加拿大從中國進口最多的是機電產品,佔比45.3%,之後是運輸設備佔比4.6%,化工產品佔比2.8%,光學、鍾表、醫療設備佔比2.3%,還有各類大量勞動密集型產品,如傢具、玩具、陶瓷等。
俄羅斯
2018年中國對俄羅斯出口約4796527萬美元,增長8.6%,是俄羅斯進口來源第一大國。2018年中國在俄羅斯的機電產品、賤金屬及製品、紡織品及原料、傢具玩具雜項製品、塑料橡膠、鞋靴傘等輕工產品以及光學鍾表醫療設備七大類商品的進口市場上占據首位。2019年,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商品總值為4974160.5萬美元,較2018年增長176639.5萬美元,增幅3.7%。
澳大利亞
中國外貿出口國家排名在俄羅斯之後的是澳大利亞,中國對其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傢具玩具雜項製品,其次是賤金屬及製品、塑料橡膠和化工產品等。作為中國主要出口國家之一,2018年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總額4733006萬美元,2019年對其出口商品總值為4820490.1萬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86646.7萬美元,增幅1.8%。
墨西哥
2013-2018年中國和墨西哥雙邊貿易額逐年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占前三的國家是越南、俄羅斯、墨西哥,出口墨西哥的總值達1440億元(人民幣)。墨西哥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有機電產品,在墨西哥機電產品進口市場中,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美國。此外中國亦是墨西哥傢具玩具雜項類商品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❽ 中國出口額(美元)
201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4.16萬億美元躍居全球第一。
2014年社科院舉行中國社會科學論壇——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工業發展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工業發展論壇,並發布了《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報告指出:2013年,中國工業增加值從28274億元增加到249684億元,2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
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809億美元增加到4.16萬億美元,躍居全球第一。2013年,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變化,第三次產業比例首次超過了第二產業比例。
(8)中國2019年進出口多少美元擴展閱讀
《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對新型城鎮化的產業支撐進行了研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推進城鎮化必須堅持城市發展與產業成長「兩手抓」,實現城鎮化與工業化的協調。
近年來我國低收入地區(主要是西部地區)出現第二產業和工業比重提高的現象,這是工業化和工業化過程中的合理現象,第二產業和工業仍應當成為低收入地區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從產業支撐的視角,我國城鎮化主要存在「土地城鎮化」超前產業發展、半城鎮化問題突出、環境壓力嚴峻、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等問題。未來我國產業發展不僅要支撐城鎮化的推進,而且要有助於新型城鎮化的實現,產業要向更集約、更綠色、更低碳的方向轉型升級。
❾ 2019年上半年美國是中國的第幾大出口市場
第三
截至2019年6月,上半年的中歐貿易總額達到了3379.9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大出口貿易夥伴,對東盟的貿易總額達到了2918.5億美元,增長10%,相比之下對美國的進出口額達到了2583.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東盟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而美國降為第三名。
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1-6月進口額1051.4億美元,下降16.7%,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8.0%。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577.7億美元,下降15.6%;機械設備進口473.7億美元,下降17.9%。
傢具玩具、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製品分別居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二至第四位,1-6月進口248.6億美元、173.2億美元和125.1億美元,增減幅度為-9.7%、0.3%和-7.4%,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11.4%、7.9%和5.7%。
(9)中國2019年進出口多少美元擴展閱讀:
導致東盟和美國在中國貿易夥伴的易位原因
1、中美貿易摩擦持續不斷直接沖擊了雙邊貿易關系
一方面是中美貿易合作的成本增加,一些企業不得不尋求替代產品或改變生產地址;另一方面是中美貿易摩擦導致兩國工商業界對未來的合作信心大減,影響了雙方之間的投資與合作。
2、中國與東盟之間本身就有著良好的經貿合作基礎
2018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高達5878.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1%,增速超過中國對外貿易平均增速。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連續8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新聞辦就2019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
❿ 2010到2019年對外貿易依存度
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從2006年的64.2%下降到2019年的31.8%,變化減半。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97983億英鎊。進出口額29727億美元,按6.7的匯率計算為19917億美元。中國的經濟發展必須以國內市場和擴大內需為基礎。
第一,對外貿易依存度
對外貿易依存度又稱外貿系數(傳統外貿系數),是指一國進出口總額占其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其中,進口總額佔GNP或GDP的比重稱為進口依存度,出口總額佔GNP或GDP的比重稱為出口依存度。外貿依存度反映了一個國家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一個國家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一般可以用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來表示,這反映了其經濟增長對進出口貿易的依賴程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貿易一體化程度的主要指標。比
第二,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越好嗎
一般來說,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依賴程度就越大,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就越重要。影響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國際市場情況、國家政策等等。事實上,對外貿易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這個東西的改善和變化使中國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中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
綜上所述,從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可以看出,對外貿的依賴程度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為了保證出口增長,需要進口原材料等上游產品,所以這些國家對外貿的依賴度會更高。用戶國要大力發展經濟,才能使自己在國際中處於不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