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戲曲還能堅持多久

中國戲曲還能堅持多久

發布時間:2022-06-14 13:52:29

A. 為什麼中國的戲曲可以流傳幾百年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這種綜合性是世界各國戲劇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國戲曲的綜合性特別強。 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它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的綜合性,使中國戲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詞、音樂、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用節奏統馭在一個戲里,達到和諧的統一,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國獨有的節奏鮮明的表演藝術。 中國戲曲中最重要的一點特徵是虛擬性。舞台藝術不是單純模仿生活,而是對生活原形進行選擇、提煉、誇張和美化,把觀眾直接帶入藝術的殿堂。 中國戲曲另一個藝術特徵,是它的程式性,如關門、上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戲曲中既有規范性又有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被恰當地稱為有規則的自由動作。 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是中國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徵。這些特徵,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B. 隨著老一輩人的離去,戲曲文化還能繼續傳承下去嗎

個人認為,隨著老一輩人的離去,戲曲文化可能不會繼續傳承下去,會出現斷檔現象。

長期以來,中國戲曲藝術的傳承主要依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在中國戲曲幾千年的傳承中,如果一部戲能夠長期保持繁榮,那麼一定有一代優秀的藝術家把自己的絕活傳給徒弟、學生和後人。大多數時候,戲曲的傳承情況基本相同。這就是為什麼演員需要向老師學習的原因。

今天的戲曲,如京劇,雖然充滿了一些著名演員的噱頭,但與“名演員”撐舞台的情況完全不同。因此,縱觀當今戲曲界,以“演員”為主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了!因為這些所謂的名人並不是各方面都合格的。我叫他們假名人。因此,這也是京劇、京劇沒有被關注重要原因之一。

C. 中國戲曲現狀怎樣

中國的戲曲藝術在清朝中後期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到民國、至於上世紀60年代,由於當時的藝術形勢沒有現在的多種多樣,所以戲曲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的主流。60年代中國各種政治上運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老藝術家被打成牛鬼蛇神,大批的劇種、劇目遭到禁演。如山東五音戲、河南二夾弦成為走資修封,被該行或解散。五音戲演員改唱呂劇、呂劇演員改唱京劇,自然可以唱的劇目只有樣板戲,8個或者是10個。可想而知當時的戲曲是怎麼樣一個境地。 改革開放以後,文化解禁,各個劇團紛紛恢復或成立,有過一段輝煌,但在經濟的轉型時期,人民的娛樂文化方式不僅只局限於戲曲,其他的各種文化娛樂紛紛被人們接受,戲曲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響;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戲曲人才的斷檔,老藝術家不可能青春永駐,新藝術家培養不出來,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所以文革給中國戲曲造成創傷幾乎是致命的。 現在,更多的人在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從政府到社會,各地電視台紛紛舉辦戲曲欄目,將戲曲推向更廣大的觀眾,如上海衛視、陝西衛視、河南衛視、山西衛視、安徽衛視等都有固定的戲曲節目。 過去戲曲劇團幾乎全被是有政府公營的事業單位,從體制上造成戲曲的滯後,現在更多的單位改制或者民營化,走市場經濟的路子,更適合市場的需求。 現在,有一些劇種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不過我認為,每個文化體都有他們的生命周期,如果它們不能適應時代潮流,沒有就沒有了,只要我們不人為的把它們消滅掉。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email protected]共同探討。

D. 中國戲曲為什麼不能再走下去

戲曲的鼎盛期已過,不在獨領風騷;現在娛樂方式多種多樣,電影、電視、網路、流行歌舞等等,戲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年輕人對戲曲缺乏了解,也難得沉下心去聆聽,他們對當代流行的東西更感興趣,所以戲曲很難再繼續下去。

E. 年輕人們更多的在追求流行音樂,戲曲傳承真的到此為止了嗎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喜歡流行音樂,喜歡戲曲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戲曲傳承真的到此為止的話,我並不覺得是這樣。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戲曲是我國的國粹,想要讓它到此為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現在年輕人不喜歡,我覺得國家也會大力發展戲曲的,也會保證戲曲不會被斷掉的。可能現在年輕人不怎麼喜歡,但是從事戲曲行業的人還是很多的,他們不怎麼在人們面前演出,但是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在歌唱的時候會帶有一點戲腔,這個我們觀眾也是非常喜歡的,而且我們聽眾也非常樂意看到有如此多中國戲曲的歌曲出來。

所以呢,想要中國戲曲繼續傳承下去,受年輕人的喜歡,我覺得創新是必須要的,不能夠一直去堅持以前的方法,這樣的話終究會被淘汰。

F. 中國戲劇還有多長的壽命

等現在40歲以上的人死干凈了,就結束了唄,沒人看了 自然就完蛋了。

G. 中國戲曲在21世紀可以怎樣生存

可以肯定的是,戲曲是不會徹底消亡的。考慮到中國人口基數大,雖然戲曲已經逐漸式微,但總有一些人在喜歡她,所以戲曲仍將長期存在。
目前來看,戲曲要進行大規模的改革,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比較成功的是越劇改革,所以現在很多劇種也都在借鑒越劇的經驗。京劇作為國劇,受到國家大力支持,雖然觀眾日益減少,但國家總會培養接班人的。一些大的劇種,靠著自力更生,也在勉強的維持著,如:黃梅戲、豫劇、秦腔、崑曲等。而大量的小劇種則是處境艱難,等不到政府支持,又無法靠演出賺錢,後繼無人,消亡是遲早的事。有很多劇種如果還想存在的話,就只能靠國家撥款了。

H. 你如何看待中國戲曲的衰落,戲曲以後將會怎樣發展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早在先秦就已經開始存在了,後來不斷的改善、進步,但是它卻終究跟不上時代,越來越衰弱了,現在當真是一個高科技的時代了。

但是,我堅持的一個觀點就是,中國戲曲一定要保存下來,不可以讓它消失。戲曲也是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的時代、一代又一代的人,它融合了多種元素、多種傳統樂器,那是現代科技創造不出來的東西,不能說,有電影、有電視劇、有4D了就不要戲曲了,我們中華兒女是一定要將它傳承下去的。

那麼我們要怎麼保護戲曲,讓它傳承下去呢?綜上所述,當然是要創建出一套全新的體系去展現戲曲,跟上時代的潮流。舊的體系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再根據新時代的需求,加入新元素,而不是讓很多戲曲的傳承人苦苦支撐,不斷往裡面砸錢來維持舞台的運轉。

I. 中國戲曲的傳承已經遭遇瓶頸期,我們真的要眼睜睜的看著他流失嗎

我認為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戲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必須要弘揚他,他是華夏兒女智慧的結晶,不應該眼睜睜地看著他沒落下去。

也許是現在社會風氣變了,年輕人基本上都不喜歡看戲曲,喜歡韓劇,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要真確的認識戲曲,發現戲曲的美,更好的弘揚他。

J. 試問中國戲曲能否延續至未來

不會失傳
,中國戲曲史祖國的文化瑰寶,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雖然現在歌曲,舞蹈是主流了好像。可是戲曲也在不斷改革,使民族文化再上新台階,學戲的人也很多,象京劇、豫劇都在進一步的發展,同事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相信戲曲不會就此失傳的,相反會更加使人關注。

閱讀全文

與中國戲曲還能堅持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路橋國外工資多少 瀏覽:537
英國atas什麼能出結果 瀏覽:693
義大利mgm電機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80
越南為什麼快速撤軍 瀏覽:612
從丹麥運生蚝到中國用什麼方式 瀏覽:419
去越南河內玩大概多少錢 瀏覽:462
義大利人為什麼喜歡吃葡萄 瀏覽:994
伊朗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 瀏覽:60
伊朗為什麼怕步伊拉克後塵 瀏覽:199
伊朗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瀏覽:95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3
印度電影有哪些是國語 瀏覽:850
越南重卡有哪些 瀏覽:833
東風5和印度烈火哪個先進 瀏覽:859
薩達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瀏覽:195
酸甜義大利面怎麼和面 瀏覽:921
中國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瀏覽:798
和平精英國際服白卡在哪裡使用 瀏覽:708
伊朗為什麼拒絕進口殲10 瀏覽:581
越南花卉市場都有哪些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