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代中國女性何時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什麼時候婦女得到解放
(1840
年鴉片戰爭後
,外國廉價棉織品湧入,中國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婦女
首先失業;近代企業出現,婦女走出家門就業(
應該是這個吧
⑵ 中國婦女解放過程,一些小故事
給您推薦您!您看看!
中國婦女解放與發展歷程回顧(ZT)
來自: 北海月2007-05-18 00:47:44
50年,我們走到了哪裡? ——中國婦女解放與發展歷程回顧
【內容提要】無論從婦女解放運動還是從婦女生活和婦女研究角度,近50年均可分為兩個階段:從1949年至1976 年的女性的「社會性解放」時期和從1977年至今的「女性意識」和「主體意識」的覺醒時期。經過近20 多年的探索,在走向女人、走向自主的個性化生活方面,中國婦女走出了自己的「本土」特色,同時也正在實現與現代化、與國際社會和國際婦女運動的接軌。
⑶ 關於婦女解放的歷史
婦女解放是婦女為爭取自身解放、實現男女平等而進行的斗爭。婦女解放是社會解放的天然尺度,同人口再生產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歷史上來看,多生多育使婦女負擔沉重的家務,經濟不能獨立,無法參加社會活動,地位十分低下。婦女地位的逐步改善,能夠推動從傳統的人口再生產向現代人口再生產的轉變。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計劃生育,使婦女擺脫家務的束縛,有更多機會參加工作和學習,從而有利於婦女的徹底解放;婦女地位的全面提高,又成為促進計劃生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婦女運動最初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十八世紀中葉,資產階級「女權主義」提出了為婦女爭自由、爭平等的口號,對我國早期的婦女運動也頗有影響。資產階級的女權運動在反封建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歷史功績,但它絲毫不觸動壓迫婦女的資本主義制度,因而不可能導致婦女問題的根本解決。
馬克思主義者把婦女解放運動看作無產階級革命的組成部分;因為男女不平等、婦女受壓迫的社會根源是私有制和階級剝削。無產階級如果不爭得婦女的完全自由,自己也就不能得到完全自由。
我國婦女解放運動發端於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是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不可能使婦女得到真正的解放。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只有在無產階級領導下,才能取得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婦女解放運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鏟除了男女不平等,婦女受壓迫的經濟根源。在我國的憲法以及有關選舉、勞動、教育和婚姻家庭等一系列法律、法令中,都貫徹了男女平等的原則,並且特別注意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問題。建國三十多年以來,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和家庭生活中,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由於歷史上造成的種種原因,男女兩性的實際地位還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從法律上的平等到事實上的平等還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過程。實現婦女的徹底解放仍然是我國人民的一項重要任務。
⑷ 婦女解放日是哪年哪月哪日
1909年3月8日
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爭取「男女平等」遊行集會以來,至今已走過了百餘年歷程。中國婦女和世界各國婦女一樣,都為國家獨立、解放、革命、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為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涌現出了數以萬計的巾幗英雄和「三八紅旗手」。黨和政府為維護保護廣大婦女的合法權益,制定了較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⑸ 在人類歷史上,女性解放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19世紀末是婦女解放運動的第一次浪潮,爭論的焦點是要求性別包括男女之間的生命全歷程平等,也就是兩性的平等,也要求公民權、政治權利,反對貴族特權、一夫多妻,強調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沒有區別的。最重要的目標是要爭取家庭勞動與社會勞動等價、政治權利同值,往往被稱作「女權運動」。
2、女性主義的第二次浪潮從20世紀60年代-70年代開始。人們認為,第二次婦女解放運動最早也起源於美國。這次運動一直持續到80年代。其基調是要強調兩性間分工的自然性並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要求忽略把兩性的差別看成是在兩性社會關系中,女性附屬於男性的基礎的觀點。要求分領域對相應適可公眾開放,等等。
⑹ 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
到了清末,聞風而起的多為知識女性,在爭取女權方面就主動多了。安徽才女呂碧城,起先是拿筆做刀槍,在《大公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時政、提倡女子教育。
她繼而受到翻譯大家嚴復的栽培、直隸總督袁世凱的賞識,年紀輕輕就做上了北洋女子師范學堂的監督(相當於校長);居住在杭州的滿族女子惠興,自己動手籌款興辦女子學堂,當看到辦學的錢遠遠不夠,就自殺明志,以自己的生命推動婦女教育。
這批首先覺悟的中國知識婦女,創辦了很多期刊雜志,宣傳婦女解放、性別平權等新思想,以啟迪同胞姊妹們共同斗爭。1899年,著名女宣傳家陳擷芬在上海創辦了《女報》,這是中國最早的婦女刊物。
⑺ 從什麼時候開始,女人才真正的解放自己
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簡稱「三八」婦女節)。今年慶祝活動的主題是「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共同進步」。
婦女節的確立伴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婦女約佔世界人口的半數,但幾千年來她們卻有著令人心酸的命運和遭遇。19世紀末,隨著工人運動不斷發展,覺悟了的女性擯棄長期以來歧視婦女的陳腐觀念,高舉起了爭取婦女自由平等權利的旗幟。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書記處書記、德國《平等報》主編克拉拉·蔡特金早在1889年「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就曾代表勞動婦女發出了有史以來首次要求平等權利的呼聲,開創了爭取婦女解放的國際婦女運動的先河。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為爭取自由平等,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工和示威遊行,提出獲得選舉權、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增加工資等政治和經濟要求。這次有組織的斗爭充分顯示了勞動婦女的力量,得到了國際上廣大勞動婦女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1910年8月,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在丹麥舉行,17個國家的100多名婦女代表與會。大會一致通過了蔡特金等提出的倡議:將每年3月8日作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以此加強國際勞動婦女的團結和爭取自由平等。
1911年,美國、德國、奧地利、丹麥、瑞士等國的勞動婦女首次舉行了國際勞動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從此,紀念「三八」婦女節的活動逐漸擴大到了全世界。
1924年3月8日,在中國著名婦女活動家何香凝的主持下,中國各界婦女在廣州第一次舉行紀念「三八」婦女節的集會,提出「廢除多妻制、禁止納妾」等口號。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
為喚醒國際社會對女性問題的關注意識,聯合國自成立以來為促進和保護女性權利做出了積極努力。1977年,聯大正式決定把3月8日作為「聯合國婦女權益日和國際和平日」。
今年是聯合國舉辦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5周年。為紀念這次大會通過的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聯合國將今年「三八」婦女節的慶祝活動主題確定為「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共同進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致辭中說:聯合國的使命是人人享有平等權利和尊嚴,其根本的核心就是實現男女平等和賦予婦女權利,否則我們所有的目標——和平、安全、可持續發展——均將受到損害。
⑻ 求婦女解放的歷史過程
中國婦女解放大事記中國婦女解放大事記
1900年1月8日大型百貨商業機構———先施公司在香港開張。公司採用西洋流行的女子售貨方式。
1900年2月20日台北天然足潮流興起,天然足會旨在勸導放足,革除纏足陋習。
1903年8月金一著的《女界鍾》由上海愛國女校發行。它是近代中國第一部論述婦女問題的專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權萬歲」的口號。
1907年3月8日女子教育合法化。
1907年7月15日女民主革命家秋瑾在紹興軒亭口就義,時年31歲。
1912年1月7日孫中山接見女子參政同志會代表林宗素等,允許女子有完全參政權。
1919年5月青海省循化縣女師學生鄧春蘭給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寫信,要求北大增設女生席位,允許女子進大學讀書,表示自己願為女界開創先例,從而成為中國第一個提出要求上大學讀書的女性。
1924年3月8日廣州的勞動婦女聯合了各界婦女在廣州第一公園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從這次紀念活動後,「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始逐漸普及到全國各大城市。
1927年3月西安首宗婦女離婚訴訟,西安女子師范學校學生肖桂潘提出離婚訴訟,庭審判離。
1928年5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中央委員、黨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向警予英勇就義,時年33歲。向警予被譽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1936年8月2日上海女學生李森參加了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11屆奧運會,這是中國首次派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會。
1949年7月新中國第一份全國性婦女刊物《新中國婦女》創刊。毛澤東朱德分別為它題詞。
1957年11月鄭鳳榮在北京以1.77米的成績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紀錄。這是中國運動員在田徑運動中首次創造世界紀錄。
1959年3月7日一艘900匹馬力港灣柴油機拖輪「婦女號」在黃浦江下水,這是中國第一艘由婦女擔任全部設計的船舶。
1981年11月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中國隊以七戰七勝的戰績奪得冠軍。其後幾年中,中國女子排球隊連續五次在世界盃賽、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比賽中獲得冠軍。
1986年我國衛生部、勞動人事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聯合下發的《女職工保健工作暫行規定》,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為女職工「五期」保健制定明確規定。
1992年4月3日全國七屆人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1995年9月15日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從卑賤到平等
⑼ 中國 女性的地位什麼時候解放的
中國女性至今也沒有得到解放 連男性都還沒有解放呢 何談女性
如果你只是看現在的女性可以出來工作 可以掙錢養活自己 甚至可以當官 做老闆 那好像是確實解放了 但本質上呢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 她們是被迫給解放的 歐美的女權運動是隨著國家民主進程的發展而由部分激進的女性自主推動的 而我們1949年後的所謂婦女解放完全是由國家主導強制進行的 於是女性被迫如男性一樣參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整個社會結構由此產生了重大變化 這種變化甚至比中國近百年來的幾次「大革命」更深刻的改變了當代和未來中國的社會面貌 這種女性強制無選擇性的進入社會體系個個角落的國家政策完全不是要解放婦女 而是給她們施加了更大的生存壓力 同時很大程度上混亂了當前的社會交往 人們的道德水平非但沒有因婦女的所謂解放而有進步 而且更趨下滑 因為坦白的說現代社會完全沒有必要去要求女性進入那麼多的社會工作領域 如今各種工作崗位上女性充斥 並非她們真的有這個能力 而是純粹的設崗養人 白白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 同時大大加劇家庭和社會的不穩定性 歐美包括日本韓國這些發達國家女性對社會的參與程度完全不能與中國相比(雖說婦女解放運動最早發端與歐美)但是在民主自由的政治體制下 她們的各種權力同樣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證 整個社會也處於一種和諧有序的狀態 反觀我國 讓人深思 國家政治性的強制婦女解放 完全罔顧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我們現在正在承受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惡果 如果不盡早改弦更張 未來情況只會更加嚴重!
⑽ 中國婦女是什麼時候解放的
全國解放的同時,婦女因同工同酬而得到了地位上的人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