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博大的中國文化在哪裡

博大的中國文化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15 20:44:17

1. 能被稱得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有哪些

在我國傳統文化的概念裡面,有古典文化和民間文化兩大類,在這兩個大類的文化當中,有許多博大精深的,也有許多雅俗共賞的,還有一些為現代社會所不能接受的糟粕。那麼除去我們大家可能所熟悉的道家周易文化算得上是我們國家博大精深的文化之外,歷朝歷代還有很多這樣古人智慧的結晶。

三、紅學文化

紅學也就是關於文學名著《紅樓夢》的研究,也許在大多數人眼裡,它只是一部簡單的愛情小說。但是如果讀了三遍以上,你就會發現其中對於王朝興衰以及人情物理的描述,堪稱古代小說之最。在這里就如同是清明上河圖一般,將明清時期的社會風貌描述在內了,每多讀一次就會多發現一點歷史學曾經被忽略的痕跡。最後無論是哪種文化,無論他是否博大精深,只要它對我們發展有益,都值得我們學習。

2. 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之處是

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漢字是生命的奇跡

漢字從殷商甲骨文距今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漢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也是注重審美形象的文字。漢字的信息量與某些不確定性和爭議性無與倫比。在中華民族的整合與凝聚方面,在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和身份方面,在源遠流長、一以貫之而又充滿機變以擺脫困境方面,漢字功莫大焉。

二、漢字與中華文化密不可分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這些文化的承傳、發揚,最好的媒介就是文字。漢字不只是語言的記錄,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存亡與榮辱,也承載人民的血淚和歡樂。日本、韓國、越南因使用漢字,深受中華文化薰染。

三、一個漢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的組合,來表達語言的聲音,字義來自聲音。若語言聲音改變,字義隨之改變,所以字母本身並沒有獨立的意義。

但一個漢字可有不同的念法,山東人有山東人的念法,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念法,台灣人有台灣人的念法,而意義卻是一樣的。漢字有這樣的特色,所以能凝聚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種族形成了中華文化。

拼音文字只是一個符號,意義隨著聲音和環境而改變。而漢字是一幅圖畫,圖中的每一部分都是有意義的。隨著時代的不同,解讀的意義也會有所差異。

但基本上,漢字筆劃的意義是穩定的,不會隨聲音、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些筆劃當中,可以看到造字時代的社會情況、經濟活動、文化思潮等等,所以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就是一個故事。

中華文字九大原則:

1、保留原字輪廓:如龜(龜)、慮(慮)。

2、保留原字部份特徵省略其他:如聲(聲)、醫(醫)。

3、改換筆劃較簡之偏旁:如擁(擁)、戰(戰)。

4、形聲字改用簡單的聲符:如驚(驚)、護(護)。

5、相通字合並:如「里」和「裏」相通,以較簡的「里」為合並字。「余」和「餘」相通,合並字為「余」。

3.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體現在什麼地方啊

表現:1.獨樹一幟,獨領風騷,集中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獨特性,具體有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等.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地域性, 3.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民族性 因此,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獨特性,地域性,,民族性..

希望採納

4.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奠基是在哪個朝代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奠基是在夏商周時代。

經歷了漫長的遠古時代以後,我國古代社會大約在跟今4000年左右進人到文明時代。相傳在堯、舜、禹的時代,實行原始的民主傳賢制—禪讓制度。從大約公元前2070年開始,禹之子啟繼承父位,正式建立夏朝,從此,貴族世襲製取代民主傳賢制,開始了「家天下」的局面。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至大約公元前1046年,武王代紂,建立周朝。夏商周時代,又稱三代,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更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文化的許多重要范疇、觀念正是在三代奠基、形成的。

(4)博大的中國文化在哪裡擴展閱讀:

盡管夏人「政尚忠朴」,但夏朝的許多制度、禮儀、文化等對後世都有深遠影響。孔子就以自己懂得夏代禮俗為榮耀,不僅對夏代以來流傳的「韶」樂十分欣賞,認為它已經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甚至主張實行夏代的歷法。

殷人尊神事鬼,先鬼後禮,表明殷人雖已有禮,但居文化主導地位的是鬼神和巫術,人道之禮必須屈從鬼神之意、巫卜之辭。因此,尊神、重巫、尚鬼使殷文化的顯著特點。

周人尊禮,雖事奉鬼神,但敬而遠之,表明禮在周人的文化體系中佔主導地位,因此,尊禮、重民、尚德是周文化的顯著特點。

總之,夏人愚野質朴、民智未開,帶有濃厚的蒙昧時代的色彩,殷人浪盪不靜、求勝無恥,保留著野蠻時代的印跡;周人遠神近人、文質彬彬,顯示出禮樂文明的時代特點。

5. 我國文化獨特在哪裡它有什麼特點呢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華夏兒女,我們都會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感到自豪,為我們的文化感到驕傲。那,我國文化獨特在哪裡?它有什麼特點呢?


所以,我國文化豐富多樣,淵遠流長,兼容並蓄,博大精深。我國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是世界文化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我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重要力量!不知道在面對我們國家文化獨特在哪裡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呢,不妨也說出來跟我們一起來交流吧。感謝各位網友的閱讀,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你留言評論,如果覺得本文好也可以分享給您的朋友閱讀。

6.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像一顆參天大樹一樣,它的根在哪裡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我覺得我們的文化的根源和道教文化之間關系很密切,如果沒有道教文化,我們的文化可能底蘊就沒有那麼深厚了。和佛家文化不同,道教是由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和其他的思想不同。


道教並不是在我們歷史上的一個時期突然出現的,而是在我們人類發展的歷史文化中早有端倪,並在漢代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所以道教文化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根,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對它傳承發展下去。有了道教文化,我們的文化才能更加熠熠生輝。

7.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現在三個方面(1)中國的文字藝術、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在世界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即獨特性)
(2)中華文化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各地文化各有特色又互相交融。(即地域性)
(3)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即民族性)
(二)(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除了它的獨特性、地域性、民族性外,還得益於中化文化我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並蓄。能與其他民族文化和諧相處,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以,增加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2)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當中。

附參考資料: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目前,熱衷於學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和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和聯系日趨廣泛、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企業來中國投資辦廠,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中國工作和旅遊。
與此同時,到世界各地留學、經商、旅遊的中國人也迅速增加。漢語作為各國公眾了解中國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許多國家的政府及教育機構的重視。在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中,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中國周邊國家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比較接近,同時它們同中國的交往也比較多,因此,這些國家學漢語的人最多。同時,越來越多的歐美等國家的人也認為學習漢語是明智的選擇,德國明斯特大學學生施可婷用嫻熟的漢語說:
「現在,在中國有很多機會,德國公司紛紛到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德國同中國的商業關系越來越緊密。所以我覺得學漢語對找工作會有幫助。」
據了解,現在世界上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學漢語的目的,有的是出於就業方面的考慮,也有不少人是出於對中國的文化、歷史感興趣而學習漢語的。
為滿足這種需求,中國採取了許多措施,比如,成立了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加大經費編寫、出版形式多樣的漢語教材,加大漢語教師的培養力度,並在世界各地開設開展漢語教學和傳播中華文化的孔子學院。
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王石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對當今世界具有積極意義。他說:
「我們感覺到中國的文化對於人類未來的一些難題的解決,可能會提供一些靈感。比如說,在過度開發資源的情況下,在競爭走向掠奪性的情況下,在人與人關系偏向疏離和人文精神低落的社會情景下,中國文化所講的利他主義,講究以和為貴和講究重視人的精神生活,這樣一種溫和的態度和思想。還有,中國文化講究適可而止,不要過頭,講究天人合一,和自然和諧相處等等。以上這些對後現代社會的思想都能提供一些靈感。」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中華文化的競爭力,使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我們應該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把中華文化推向世界,共同推動世界文化多樣化的發展。
中國的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之一,我們的文化之所以能夠流傳到今天,是由於它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文化精神所決定的。這種特點可以體現在六個方面。
第一:中國很早就進入到農業文明,由於農業文明精耕細作,它就產生了中國人講究質量,追求完美,求真務實這么一種文化傳統;
第二,中國人特別安於自己的居住地,有自尊自信、講究誠信、崇尚友情的這么一種文化傳統;第三,中國人穩重謙和、不擴張、但原則問題上也不讓步,捍衛自己的國土,保衛自己的國家,不畏外強這樣一種精神;
第四,中國人對自己的生存環境非常的熱愛,崇尚自然,熱愛家園,在古代,人們就非常崇尚天人合一這樣一種境界;
第五,中國人講究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中國人講究和為貴;不但有利與自己,也有利於他人;中國有位學者提倡「一分為三」,就是這個道理,對任何事情要看到它的各個方面,要分析它的全面的內容和實質。
第六,中國非常講究精神境界和道德品德的修養的培養,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教育大國,很注重精神境界和道德品德,注重對人的綜合培養和教育。對人的品德和人的才能兩方面的培養。
那麼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接下來我們連線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山東煙台大學副校長江林昌先生,他說:
「中國文化對整個世界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這不僅是中國的學者這樣認為,很多外國的學者也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在世界的文化背景下,中國古代文化對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寫了一本書叫《東方的搖籃》,他提出整個世界是由東西兩個文化組成的,中國的文化就是東方文化的搖籃。這說明中國文化的重要性。
幾千年來,中國文化不斷豐富發展,向東南亞和東北亞輸出文明,並且傳播到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的一些國家,至今還非常崇尚中國的儒家文化,可以說它已經滲透到東南亞的政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是長期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和交流的結果。
環太平洋的文化圈,有原生態和次生態之分。中國的文化是整個環太平洋文化圈的主流,也就是說我們的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這些都是原生態的。」
中華文化在當今世界依然在發揮著很大的作用。為此,江理事說:
「今天我們在學習西方先進經驗和先進文化的同時,萬萬不能忘記自己的文化。我們要讓我們的年輕人了解中國的文化。我們既要學習國外優秀的東西,也要把我們的文化進一步的傳播出去,使中華文化根深葉茂,永葆青春。」
中華文化歷來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和情操。這就是說,一個人要努力加強思想修養,提高道德水平和總體素質,不僅要對自己、對家庭負責,更要為社會、為國家服務。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其對民族和社會的貢獻。因此,中華民族始終傳承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懷和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中華文化具有凝聚力的精髓所在。
中華文化歷來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以此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與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相當契合。所以,在完成工業化的東亞、歐美地區才會興起「新儒學」,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新認同。
正如專家所說,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在人類歷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它的深廣內涵和它對現代社會的意義還遠沒有被充分發掘和認識。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讓世界領略到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恆久魅力是完全必要的。
中華文化由於具有特別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應當對全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們應當深入研究和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功能,使它在現代社會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應盡的責任。
文章來源《李國旺工作室》 http://www.lgwlncy.com/mod3/show_article.asp?id=225805

8.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哪些內容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續不絕,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生活。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客觀要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實需要。全面、系統地挖掘、整理和介紹中華傳童文化,則是中國學者義不容辭的光榮任務。有鑒於此,幾十位對於傳統文化素有研究的學者通力協作,編纂了這部《中華傳統文化大觀》,奉獻給各位讀者。
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和實際活動的方式及其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由於人們生活實踐的復雜多樣,文化也相應地具有不同的內容、形式和層次。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數千年以前,中國就以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而聞名。其後,經過炎黃子孫長期的創造和積淀,中華文化愈豐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響,舉世罕見。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各種文化形式之間相互貫通,相互影響。只有在比較全面了解中華文化各個門類形式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對其總體特徵與實質獲得較深入的理解。事實上,整體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國歷史上的許多傑出人物都是在眾多領域均有重要建數、樹的文化全才。世界級文化大師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智慧,而且還具有出色的文字表達能力、政治管理經驗以及藝術、體育、軍事等多方面的技藝。孔子本人正是這樣一位全面發展、多才多藝的偉大人物。作為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孔子對於音樂等藝術領域、射御之類技能甚至烹飪與服飾的原則等,都曾提出過非常精妙的見解。中國古代傑出人物對於文化的全面追求,啟發本書作者將不同門類的知識融匯貫通,集為一帙。
本書內容涉及的時間范圍因門類而略有差別,一般說來,上起原始社會,下至近現代。面對浩如煙海的歷人物、汗牛充棟的古代典籍、星羅棋布的文物遺存,本書沒有採取編年體的中國文化大事記的寫作手法和按詞條分門分類的文化詞典的編纂形式。大量人物、著作、術語、事件的簡單堆砌並不能揭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蘊。在有限的篇幅內,本書為讀者奉獻的是系統的而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

9.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國文化的內涵包括多個方面。中華文化也存在著非常厚重的底蘊。包括服飾文化,茶文化等。

10.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體現在哪些方面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等,共同組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與「精深」在哪裡?我以為就在於《易經》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用陰陽兩種符號的不同排列組合模擬各種事物的變化規律,是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思想的總源頭。《易經》的奧妙並不在於那些帶有神秘色彩的卦象,而在於它是一種哲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成為人們觀察世界、解釋世界的工具。提供了一個系統認識和理解自然萬物變化關系和發展趨勢一種哲學方法和思維方式,探討宇宙人生變化發展規律的模型。

《易經》不但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思想文化觀念和人文性格,也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唐朝宰相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不知易,何以為醫」,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政府規定,不懂「易「者,不得入閣。在韓國、蒙古國的國旗上;在新加坡、安哥拉空軍的機徽上;在美國研製的世界第一台計算機商標上;1949年歐洲哲學權威C?G捷恩為英文版《易經》所寫的序言中談到:「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二進制、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現代科技的誕生,其思想與《易經》不謀而合。《易經》和生物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易經》猶如一個大而深厚的寶藏,有待後人更多地發掘、開采吸取其中精華。

《易經》的辯證思維(「言、象、意」的象數思維體系)其深刻之豐富不亞於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的辯證法。最能表達《易經》哲理的太極圖,它藉助「言、象、意」所構造概念性和綜合性的系統模型,最能表述事物的運動狀態和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狀況。促使人們掌握系統的、辯證的思維,從而解決辯證法長期留下的問題。即西方哲學大師黑格爾所說:「從來造成困難的總是思維,因為思維把一個對象的實際上聯系在一起的各個環節彼此隔開來考察」。同時,也解決辯證法理論本身的完整性與敘述辯證法理論方式的矛盾。

黑格爾曾經感嘆道:《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乃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我以為,哲人黑格爾如果悟出《易經》哲理,相信會修正對儒家和中華文化的「造就了幾千年燦爛的謊言文明——輝煌的廢墟」的看法。

諸子百家中,老子和孔子兩位智者常被人們認為是中華文明的共同的代言人。因為老子的思想偏重《易經》的陰陽之「道」的哲學思想。孔子偏重《易經》卦象之「器」的「德」方面。所以,常被人們認為老子代言中國哲學,孔子代言中華文化。

為什麼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孔子,老子卻排在孔子後,並不代表老子思想比孔子思想不重要。「道德」互為一體,道還排首位。「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無法用語方表達,境界太高,無形的東西不易理解。孔子教人入世,「德」或「器」就容易表達和理解。如孔子的《論語》開頭就告訴你「做人要快樂」,比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德經》更容易理解、體會、接受和實踐。

《易經》原本是中國人的宇宙觀,在周文王以後轉向人類社會學,以卦辭.爻辭解釋社會現象,至孔子時成為儒學的哲學和理論依據。

這里特別要指出,「知易者不言占,言占者不知易」。孔子的最偉大之處,是把《易經》從一本用來占卜算卦的書,上升為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的高度。為《易經》做了《十翼》(也稱《易傳》),從而使周易成為一部思想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哲學著作,列群經之首成為中華文化的活水源頭。

閱讀全文

與博大的中國文化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從哪個朝代開始紀年 瀏覽:70
英國的見面禮是多少 瀏覽:231
健康國際碼英國手機怎麼填寫 瀏覽:788
義大利機油質量怎麼樣 瀏覽:422
中國最好的臍橙是哪個 瀏覽:259
中國什麼泡麵好吃 瀏覽:566
為什麼伊朗拒絕美國會談 瀏覽:608
義大利面怎麼做才好吃最簡單的 瀏覽:682
在哪裡兌換印尼盾 瀏覽:319
伊朗內陸機票怎麼買 瀏覽:577
伊朗哪個國家最好玩 瀏覽:309
疫情有什麼國家幫助中國 瀏覽:780
印尼小胖子來自哪裡 瀏覽:303
印尼幣1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5
中國第一條超級公路在哪裡 瀏覽:237
中國姓李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809
中國一流哲學家有哪些 瀏覽:990
怎麼炒黑胡椒義大利面 瀏覽:813
為什麼印尼的快餐有腳臭味 瀏覽:842
義大利古代建築有哪些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