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錢學森使中國的導彈進步了多少年
由於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使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1956年錢學森起草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提出了我國火箭、導彈事業的組織方案、發展計劃和具體措施。周恩來總理授命錢學森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任命錢學森為第一任院長。
1960年11月5日,就在蘇聯專家撤走幾個月之後,我國第一枚仿製型導彈「東風1號」發射成功。
1964年7月9日,「東風二號」導彈發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⑵ 中國導彈研究了幾年
1956年初,彭德懷和陳賡在會見蘇聯軍事顧問時就提出了請蘇聯向中國提供火箭製造方面的圖紙資料問題。同年1月20日,彭德懷在主持會議時又說:「目前即使蘇聯不幫助,我們也要自己研究。蘇聯幫助,我們就去學習。」
這是中國「兩彈一星」計劃中有關導彈研究最早的記載。同年,在周總理、陳毅、聶榮臻元帥等主持下,制訂了《1956至195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更明確了這一點(研製導彈)。
從那時算起,中國對於導彈技術的研究至今已有55個年頭了。
⑶ 中國的防空導彈在世界是領先
60年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大力開展防空導彈的研製。防空導彈的發展從最初解決高射炮打不到的問題,到以後的提高作戰效率,擴大作戰范圍,打擊各種高中低、遠中近空襲目標,發展到今天的反導、反空間目標的區域防空武器。 60年來,防空導彈已經發展到三代以上,因此,現今把第四代後的導彈稱為新一代,以適應新的戰術、技術的變化。世界上近30個國家開展了防空導彈的研製,超過50個國家與地區購買裝備。防空導彈超過140種,現役裝備有80~90種,在研與開發的有近30種。 中國的防空導彈發展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走過了50年的艱苦創業歷程。現在的航天二院,就是由當初建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在1957年分別整合國內相關單位的專家與部隊組建起來,以後又經過型號歸口而承擔防空導彈的研究院。最早是從蘇聯引進和進行仿製與改進開始的;以後又廣泛引進了各主要研製國家的技術和資料,開展了大量的預先研究,逐步發展以自主設計為主,與吸取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的防空導彈。經歷了艱苦創業、迅速發展、基地建設,以及「文革」變遷後,十年反正與重整,使得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形成了高中低三個層次四個系列的多種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這就是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和攜帶型導彈。 目前,防空導彈研製部門都在奮發圖強,積極開拓。除了導彈武器的更新換代之外,重點開發的是按遠、中、近射程來完善武器體系。所謂遠程是指射程250km以上,中程為50~200km,近程則為30km以下,為實現今後信息化條件下的防空網路化作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第一代防空導彈和作戰紀錄 上世紀50年代末,在引進蘇聯SA-2的基礎上,一方面裝備部隊,一方面仿製生產並改進形成了第一代中高空防空導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一個作戰單位包括90輛以上車輛,在鐵路上運送時要佔據一列半貨運列車,相當於一個大型的地質探測系統。一枚導彈的重量超過2噸,要用3枚導彈才能確保摧毀一個機動性不大的飛機目標。但是,這樣一個系統在當時都是一個十分先進、真正能作戰,而且經過了實戰考驗的武器。我國空軍就利用這種武器(當時稱紅旗一號)及其改進型成功擊落了數架美製U-2高空偵察機,在世界軍事史上開創了防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先河。毛澤東主席揮手贊揚:「很好!向同志們表示祝賀!」此後,美蔣停止了對我國大陸的飛行侵犯,祖國大陸的神聖領空得到了有力的捍衛。 防空導彈是在對抗中不斷發展的。當時蘇聯提供的技術在作戰中只發揮了一次作用,而且中蘇關系的變故阻礙了技術更新引進,第二次以後擊落U-2飛機完全是靠我們對作戰方式與干擾技術的改進來完成的。這就促成了我國自主發展中國特色的防空導彈的決心。同時,積極掌握國外的發展動向,借鑒國外先進技術與作戰概念成了我們的一跨越發展的惟一途徑。 我國研製的第一代防空導彈紅旗一(二)號,具有中高空作戰能力。另外還有中低空作戰的紅旗六十一號和攜帶型防空導彈紅纓5號。它們都曾經是我國的重要裝備,隨著技術的發展都已走向退役,但其軍事上發揮過的作用,和技術上的基礎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國的第二代以後防空導彈 世界上的第二代防空導彈從上世紀50年代中就開始發展了,到70年代末就形成了作戰武器,由於「文革」等原因,中國在此時導彈武器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所以這時研製生產的其實是一代半,只是在70年代末才真正開展第二代防空導彈的研製。而此時國外卻已開始了第三代防空導彈的研製,因此,我們研製的是相當於國外的第二代加上部分三代技術的產品,稱之謂第二代以後(不再區分第三代)防空導彈比較合適。 第二代防空導彈的主要特點是具備低空作戰能力,導彈與系統小型化,導彈動力裝置固體化,電子設備小型與微型化,武器系統佔用的車輛數目大大減少。即由固體火箭取代液體火箭,使導彈的重量、尺寸減小,機動過載提高,從而提高了制導精度,使武器系統與第一代相比,車輛減少到原來的1/2~1/3
麻煩採納,謝謝!
⑷ 中國導彈發展史
1、東風-1為近程地對地戰略導彈,是中國根據蘇聯P-2導彈仿製的近程地對地戰略導彈。1958年4月開始仿製,1960年11月5日試射成功。導彈全長17.68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0.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攜帶1300公斤的高爆彈頭,該導彈沒有實戰部署過。
⑸ 我國導彈發展史
在從近程導彈到遠程導彈再到洲際導彈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先後突破了火箭發動機並聯技術、大推力發動機技術、先進結構技術、多級火箭技術、穩定與控制技術、高空發動機技術、再入防熱技術等關鍵難題。1966年12月26日,中程導彈進行首次試驗;1969年11月16日,中遠程導彈首次試射;1971年9月10日洲際導彈首次試射;1980年5月18日洲際導彈進行了首次全程試射試驗。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的研製成功,為中國航天運載技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第一種運載火箭「長征」1號是在中遠程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的,「長征」2號系列則是在洲際導彈基礎上改進的。直到目前,「長征」2號仍是中國「長征」系列火箭家族中的核心成員。
⑹ 中國導彈世界上能排第幾
中國全球導彈實力就在前三位,雖然我們的二炮很強,而且外國很重視,單就全球比較中國的導彈實力無論從庫存服役還是射程威力,在第一集團中還不能算是最強,畢竟外國才是火箭導彈的中心,為什麼我們聽說美國的試射的消息較少就是人家的導彈發展基本完成,科技研發的重心在別的武器上,而中國還在大力研製導彈,趕超美俄。二炮的成立就是一個獨立的遠程核打擊力量,為的就是遏制西方的核威脅,如果從作戰上說?二炮還是以防守為主要功能,因為中國不是個擴張性國家,由於中國大力的建設二炮可以算作中國的最強力量了,外國一直在研製反治導彈的方法,可見我們的二炮絕不是鬧著玩的。近幾年中國的武器全面發展,建設中心也逐漸加強到攻擊性武器上比如潛艇戰機等,搞的西方很害怕,但我國軍事力量的壯大使得中國有實力與任何國家對抗。
總體來說中國的彈道導彈還是比較先進的,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中國政府一向比較神秘,不願公開我們國家的軍事力量,但我感覺彈道導彈應該能排第三,中國的洲際導彈也可以覆蓋全美大部分的土地,再加上中國又有核武器,所以威懾力還是相當大的。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美國擁有世界上唯一的導彈防禦體系美國的導彈可以毀滅中國幾百次,但如果戰爭真的爆發,中國也可以毀滅美國的文明,世界的文明。無論是海基核力量還是陸基核力量,全都
仰仗彈道導彈,所以二炮應該代表中國的最強實力,特別是海基核力量,主要是彈道導彈核潛艇,中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世界領先,是中國海軍的一把利劍。
近年來,中國與其他超級科技強國相比,戰略導彈部隊在作戰、攻擊方面的能力都有相當大幅度的提升。在過去的10年裡,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有相當大幅度的提高。中國解放軍的所有的導彈裝備都能全部應用車載發射方式,從而可實現全道路機動、全地域發射、全方位控制和全天候突擊。中國解放軍的導彈部隊今年夏天在中國西北的沙漠地帶、東北地區的山區與河流地帶還有中國南部的叢林地帶現貨多次進行了發射試驗,並且都成功了。
二炮部隊的作戰能力進展非常迅速,而且其「精確打擊」的能力都在近年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近來,中國二炮部隊曾進行了一次「東風-41」洲際導彈的試射。「東風-41」的最大射程為1.4萬公里。
⑺ 中國火炮,導彈是不是一直都是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火炮肯定是世界先進水平了
發展最好的是火箭炮,從最早研發的107開始中國就自主研發火箭炮,目前中國火箭炮無論是射程,精確度(其實火箭炮不能這樣叫,概率吧),配套系統等都是世界先進甚至領先的。而且大量出口其他國家,目前世界上很多有沖突的地方都能見到中國火箭炮,最出名的是107呵呵,其實中國火箭炮從低端到高端都相當厲害。
身管火炮也可以,自行榴彈炮最新的盡管沒有公布具體數據,但是應該不會太差,因為中國出口型的榴彈炮都在國外的武器競標中擊敗了美國,俄國等國家的自行火炮而取得訂單,客戶用了一陣發現真好使,又訂了一批。
導彈,分好多種,有些放放方面中國還是很強的,但是即使最差的那一種估計也能到世界平均水平了。
當然武器是不是先進,光看數據是不行的,尤其是只看到公布出來的數據。要經過實戰檢驗,中國武器缺乏這方面的檢驗。107除外、。
⑻ 介紹下中國導彈技術
中國大陸的導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門類比較齊全,其中許多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導彈部隊是人民解放軍的一支威力巨大的尖兵.
戰略導彈:大陸一共發展了三代戰略導彈.第一代戰略導彈共6個類型,分別是:"東風"---1."東風"--2."東風"--3."東風"--4."東風"--5."巨浪"--1;第二代戰略導彈是:"東風"--21."東風"--25."東風"--31."東風"--41."巨浪"--2以及一個型號的中程巡航導彈:第三代戰略導彈主要是在彈頭上的改進.
戰術導彈:大陸的戰術導彈可以分為地空導彈,空空導彈,地地導彈以及反艦導彈等幾種.
地空導彈有"紅旗"--1."紅旗"--2."紅旗"--3."紅旗"--7."紅旗"--61.KS(凱山)--1."紅纓"."前衛"等.比較現代化的中高空防空導彈是KS--1;性能比較可靠的是"紅旗"--2,曾經多次在U--2偵察機施放干擾的情況下將其擊落;現代化和性能比較好的超低空防空導彈是"紅旗"--7
空空導彈有"霹靂"--1."霹靂"--2."霹靂"--3."霹靂"--5."霹靂"--7."霹靂"--9."霹靂"--10."霹靂"--10中程空空導彈是中國仿造義大利"阿斯派德"導彈研製而成的,屬於現代化的導彈,能夠滿足現代化空戰的要求.目前,"霹靂"--10是中國空軍導彈的主要彈種.
地地導彈主要是M--7.M--9.M--11.和M--18.M--7射程200千米,彈頭重量500千克,使用履帶車或者輪式汽車為運載發射工具,機動性好,適合於野戰.M--9導彈射程600千米(增程型射程高達1200千米),彈頭500千克,採用了末端制導技術,命中精度極高,具有隱形功能,突防能力強.M--18導彈射程1000千米,彈頭重量400--800千克,可以攜帶常規彈頭,也可以攜帶核彈頭.
反艦導彈有"鷹擊"."上游"."海鷹"以及超音速反艦導彈四個系列,其中"海鷹"--4."鷹擊"--8及其改進型.C--301超音速導彈("海鷹"--3)戰術性能較佳.C--101和C--301導彈飛行速度均超過兩倍音速.這兩種導彈在接近攻擊目標時能夠做不規則飛行,導彈本身還有隱身功能,突防能力比較強,是中國海軍的利器.
反坦克導彈已有三代.第一代為"紅箭"--73,第二代為"紅箭"--8,第三代為"紅箭--9."紅箭--9是世界上威力大,功能全,技術非常先進的反坦克導彈系統之一.它的射程遠,精度高,能機動作戰,全天候使用.
中國進幾年也從俄羅斯引進了不少世界一流的導彈,例如S--300("紅旗"--15),AA--12,"寶石"以及"日炙"反艦導彈等.S--300是世界著名的防空導彈,能有效摧毀各類來襲的空中目標.該型導彈的引進,使中國的防空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8月,兩架台軍的"幻影"戰斗機從新竹機場起飛,在台灣海峽上空3萬英尺高空執行巡邏任務時,被大陸S--300防空導彈直接鎖定,並在兩架"幻影"採取戰術規避動作後仍能牢牢將其咬住.像"寶石""日炙"這兩種反艦導彈是專門用來攻擊大型航母的,對付台灣歌類軍艦綽綽有餘.
中從俄羅斯引進的AA--12空空導彈,最大射程達90--100千米,性能在 些方面超過了美國新近賣給台灣的AIM--120空空導彈.
中國近幾年,尤其在海灣戰爭後加快了導彈的研製與開發力度,巡航導彈的研製就是其中一例.有消息稱,中國巡航導彈業已研發出了"紅鳥"--1和"紅鳥"--2型,後者具有1500千米射程,以衛星定位系統制導,精度可達5米范圍,其改進型射程將達到3000千米以上.
⑼ 我國現在最先進的武器,是不是在世界上也是領先水平為什麼
我國現在在世界上完全具備,一個發展中大國的稱號。因此經濟能力,以及軍事水平,都是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當然我國最先進的武器在世界上肯定是領先水平。我知道的就有好多比如東風-41導彈、殲-20隱形戰機、防彈衣、核武器、一些輕武器等等。
我們需要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並且我國一直秉持著一個原則,談合作我們都是熱情相擁,我國也是經常倡導和平,無論武器多麼先進,戰爭最終都不是好的事情,無論人與人,還是國家與國家都應該以和為貴。
⑽ 中國導彈的發展歷史
野人發明弓箭,後來發明沖天炮,最後變成火箭,。第一批導彈由喀秋莎火箭改裝,實驗成功後,擊落美國u2偵察機,後來參加珍寶島戰役,大獲全勝,。自衛反越全殲敵首,。中國導彈開始出名,美國用航天技術對換中國導彈技術,。蘇聯用核電站對換中國導彈,。強國紛紛仿製中國導彈,世界作戰方式開始改變,。